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9.63KB ,
资源ID:2421286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21286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西省南昌市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西省南昌市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1、江西省南昌市二中学年高一上学期入学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2023届高一入学考试语文试卷2020-08-28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1.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 褶皱(zh) 羁绊 残垣断壁(yun) 戛然而止B. 眼拙(zu) 搭讪 淹淹一息(yn) 振耳欲聋C. 狡黠(xi) 嗤笑 重蹈覆辙(f) 开卷有益D. 戳穿(cu) 撺掇 一抔黄土(pu) 人情事故【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音的识记能力。分别考查对形近音同(或音异)、形异音同(或音异)、多音多义的汉字读音的辨识。注意“多音读次音,形声莫套读,方言要纠错”的原则。B项,zu应为zhu,“振”

2、应为“震”; C项,xi应为xi;D项,cu应为 chu,“事”应为“世”。故选A。2. 下列句子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沈星舍己救人的高风亮节,既展现了当代中国军人的风采,也引发了人们关于人生意义的深度思考。B. 近阶段,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令公众惴惴不安。C. 雅安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十分关注灾情,全力援助灾区,众志成城,显示出中华民族巨大的凝聚力。D. 磁湖沿岸,繁花似锦,绿柳如烟,湖光山色,令人心旷神怡。【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首先明确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辨析正误。对实词的辨析

3、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意侧重点、词语的词意的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要在具体语境中辨析词语的“同中之异”。A项,高风亮节:形容人品格高尚,有坚贞的节操。结合“沈星舍己救人”分析,使用正确。B项,雨后春笋:意思是指春天下大雨后发出来的竹笋,而且一下子就长出来很多。比喻新生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形容“毒生姜、铬大米、毒淀粉等食品安全问题”的出现,使用对象不当,使用错误。C项,众志成城:指万众一心,一起面对困难。意思是大家齐心协力,就像城墙一样的牢固。比喻大家团结一致,就能克服困难。结合

4、“全国人民和海外同胞”分析,使用正确。D项,心旷神怡:意思是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语境讲磁湖景色带给人的感受,使用正确。故选B。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交通研究所研制的能净化低标号柴油废气的过滤器,为环保作出了贡献。B. 为贯彻实施教师法,万寿县于三八节前夕已报销了所有拖欠教师的医疗费。C. 木材加工厂的厂长汇报了他们如何引进先进技术,积极改进本厂设备,发动职工努力学习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从而推出了一系列新产品。D. 商店公然出售盗版软件,对这种践踏出版法的行为,我们必须严厉打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此类试题答题时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

5、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结构混乱,中途易辙,两个句子主语不一致,“为环保作出了贡献”的应当是“交通研究所”,可将“研制的”改为“研制出”。 B 项,语序不当,“所有”放到“教师”的后面 。 C 项,成分残缺,“汇报”缺宾语,可“使用方法”后面加上“的做法”。故选D。4. 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_,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2)远眺群山环抱,_;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藏绿,松竹并茂。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白云缭绕,层林叠翠;层林叠翠,白云缭绕;A. B.

6、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的能力。题干要求“选出依次填在横线上恰当的一组是”,此题考查句子的排序。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另外,还要注意内在的句子的联系,音韵的和谐等。具体分析,句选择的关键在于“俯瞰”是属上句还是属下句,而原文横线以后的句子均是“俯瞰”的宾语,选择句即可形成都是整齐的四字句,音节和谐;两句的区别比较明显,原文第一句“远眺群山环抱”,接着向远处眺望,由层林写到白云,比较顺畅;同时,句的“绕”与原句中的“茂”两字都处于句末,同一韵部的字相押,读来上口。故应选。故选D。5. 对下列各句修辞方法分析

7、,判断正确的一组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他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剥削阶级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A. 借喻 明喻借代借喻B. 借喻 拟人借喻借代C. 借代 拟人借代借代D. 借喻 明喻借代暗喻【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修辞方法的辨析和运用能力。首先要了解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设问、反问等,然后通读整句,了解句意,抓住关键信息,辨析所用的修辞方法,最后辨析各项修辞是否正确,用排除法选出分析正确的选项。本题要求选出“各句修辞方法分析,判断正确的一组”。本题主要考查了比喻和借代修辞,比喻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8、博喻等。句,用“风流”来比喻“英雄人物”,只出现了喻体,是借喻;句,把“他”比作“蛹”,本体、喻体、比喻词都有,是明喻;用“墨水”代指“知识”,是借代;把“剥削阶级”说成“毒蛇猛兽”,没出现比喻词,“剥削阶级”是本体,“毒蛇猛兽”是喻体,此句是暗喻。D项的判断是正确的。故选D。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一) (4分)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小题。后游唐杜甫寺忆曾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注释:后游:这里指重游修觉寺。曾:一作“新”,一作“重”。怜:爱。有待:有所期待。烟光:云靄雾气。暄:暖。复何之:又去往哪里呢?6. 下列对诗歌

9、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写诗人带着游修觉寺的回忆跨过小桥再次登山访古刹。B. 颔联则转人写此地山水草木也都对诗人有情,正是人有意,物有情。C. 颈联诗人在概述了江山花柳之情后,又具体描绘晚景的画面。D. 尾联表面看来好像仍是赞美此处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7.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采取倒装句式,将宾语的“寺”和“桥”提到谓语动词“忆”与“怜”前,突出游览的处所,将对最物的深厚感情和盘托出,点出重游时感情上的深进。B. 领联是很含蓄的,它透露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弦外之音是大自然是有情的、无私的,而人世间却是无情的、偏私

10、的。C. 本诗采用散文句式,极为平顺自然。这一创新,对后世尤其是宋代诗人的影响颇大。D. 这首诗写得表面沉郁,实则豁达,只是以顿挫委曲之态来表现这样的情感。【答案】6. C 7. D【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学生需要认真阅读并翻译诗歌,结合重点字、词、句,分析人物形象,结合意象意境和关键句子,理解诗歌情感主旨。C项,“又具体描绘晚景的画面”错误,“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意思是:清早薄如轻纱的晨曦,滋润着大地,原野像浸透了酥油;傍晚滞留大地的余晖,迟迟不退,沙地闪闪发光。可见,是描绘了早景和晚景。故选C。【7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学生赏析诗歌的能力,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

11、能力、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审题,即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要注意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逐句翻译诗句,接着把握诗歌的意象,分析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了怎么样的思想情感,思考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再对照选项一一确认,得出答案。D项,“这首诗写得表面沉郁,实则豁达”错误,“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表面看来好像这仍是赞美此处风景绝佳,其实,这正是诗人心中有愁难解,强作豁达之语。杜甫流落西南山水间,中原未定,干戈不止,山河破碎,民生多艰,满腔愁愤,无由排解,只好终日徜徉于山水之间,所以减愁两字是以喜写悲,益增其哀。因此

12、,应为“表面豁达,实则沉郁”。故选D。【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二) (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

13、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囚,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8. 下列句

14、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 夜缒而出: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B. 越国以鄙远:边邑C.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同“供”,供给D.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使缺,损害:9. 分别比较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越国以鄙远 敢以烦执事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西封A.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不同 B.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不同C. 两个“以”相同,两个“封”相同 D. 两个“以”不同,两个“封”相同10. 对烛之武这个人物性格的分析评价,最恰当的一组是( )怀才不遇,牢骚满腹能言善辩,智能过人 深明大义,顾全大局巧舌如簧,挑拨离间 无中生有,拨弄是非A

15、. B. C. D. 11.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答案】8. B 9. B 10. B 11. (1)因为郑国对晋国没有礼貌,且对楚国有二心。(2)何必用使郑国灭亡来增加邻国的土地。【解析】【8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实词类题目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解答此题要注意上下文,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之,应该很容易判断出来。B项,“越国以鄙远”,意思是“越过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国家当做自己的边邑”。鄙:名词意动用法,把当做边邑。故选B。【9题详解】本题考查

16、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以及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越国以鄙远,意思是“越过别的国家来把远方的国家当做自己的边邑”。以:目的连词,来。敢以烦执事,意思是“冒昧地拿(亡郑这件事)麻烦您手下的人”。以:介词,拿。因此两个“以”字不同。既东封郑,意思是“已经在东面使郑国成为了边界”。封:名词使动用法,使成为边界。又欲肆其西封,意思是“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封:边界。因此两个“封”字不同。故选B。【10题详解】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鉴赏能力。分析人物形象首先应结合着文中叙述性的语

17、句,从身份、地位、修养、气质等总体上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然后根据小说中描写这个人物的言行举止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的语句直接提取或概括即可,即列举文中反映该性格特征的事例。本题可采用排除法来做。烛之武开始的推辞之词“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只是对自己不得重用稍有不满,并非牢骚满腹,且最后他“许之,夜缒而出”,可知怀才不遇,牢骚满腹错;烛之武劝说秦君时说“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这并非挑拨离间,这是救郑国的策略,可见巧舌如簧,挑拨离间错;这段话说

18、的晋国与秦国的恩怨是真实情况,可见无中生有,拨弄是非错。排除这三项。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翻译注意直译,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本题关键词有:(1)以,因为;无礼于晋,状语后置句,对晋国无礼;贰,数词作动词,有二心。(2)焉,疑问代词,哪里;亡,使动用法,使灭亡;以,目的连词,来;陪,增加。【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

19、,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晋文公、秦穆公出兵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郑国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国家很危险了!如果派烛之武去见秦国的国君,秦国的军队必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辞谢说:“我在壮年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无能为力啊。”郑公说:“我不能早早用你

20、,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你也有所不利啊!”深夜,烛之武用绳子吊出城墙,他见到秦穆公,说:秦国与晋国围攻郑国,郑国已明白自己将会灭亡。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越雄厚,您就越薄弱。如果饶恕了郑国,并且把它做为东边大道上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晋惠公)答应把焦、瑕两地给您。可是,晋惠公早晨渡过河去,晚上就筑城来防备您,这是您知道的。晋国,哪

21、里有满足的时候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穆公很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那里,自己就回去了。(三)名篇名句默写(8分)12.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沁园春长沙这首词上半阕着重写景,写景的角度多样,远看是_,_;近观是_,_。(2)沁园春长沙中,诗人旧地重游,引起诗人对往昔不平凡岁月回忆的过渡句:_,_。(3)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从视觉角度看,色彩鲜明,红白映衬的两句诗是:_,_。【答案】 (1). 看万山红遍 (2).

22、层林尽染 (3). 鹰击长空 (4). 鱼翔浅底 (5). 携来百侣曾游 (6).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7). 纷纷暮雪下辕门 (8). 风掣红旗冻不翻【解析】【详解】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本题,考生若是熟练背诵写错的字不会多,但若不理解,就会把“翔”“携”“峥嵘”“稠”“辕”“掣”等字写错;古诗文默写考查的就是考生不添字、漏字、改字的能力。考生要

23、不折不扣地做到精准背诵,精准书写。三、现代文阅读(31分)(一) (1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二十年以后欧亨利纽约的一条大街上,一位值勤的警察正沿街走着。一阵冷飕飕的风向他迎面吹来。已近夜间10点,街上的人已寥寥无几了。在一家小店铺的门口,昏暗的灯光下站着一个男子,他的嘴里叼着一支没有点燃的雪茄烟。警察放慢了脚步,认真地看了他一眼,然后,向那个男子走了过去。“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警官先生。”看见警察向自己走来,那个男子很快地说,“我只是在这儿等一位朋友罢了。”男子划了根火柴,点燃了叼在嘴上的雪茄。借着火柴的亮光,警察发现这个男子脸色苍白,右眼角附近有一块小小的白色的伤疤。“这是20年前定下

24、的一个约会。如果有兴致听的话,我来给你讲讲。大约20年前,这儿,这个店铺现在所占的地方,原来是一家餐馆”男子继续说,“我和吉米维尔斯在这儿的餐馆共进晚餐。哦,吉米是我最要好的朋友。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你在西部混得不错吧?”警察问道。“当然啰!吉米的光景要是能赶上我的一半就好了。啊,实在不容易啊!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又是一阵冷飕飕的风穿街而过,接着,一片沉寂。他俩谁也没有说话。过了一会儿,警察准备离开这里。“我

25、得走了,”他对那个男子说,“我希望你的朋友很快就会到来。假如他不准时赶来,你会离开这儿吗?”“不会的。我起码要再等他半个小时。如果吉米他还活在人间,他到时候一定会来到这儿的。就说这些吧,再见,警察先生。”“再见,先生。”警察一边说着,一边沿街走去,街上已经没有行人了,空荡荡的。男子又在这店铺的门前等了大约二十分钟的光景,这时候,一个身材高大的人急匆匆地径直走来。他穿着一件黑色的大衣,衣领向上翻着,盖到耳朵。“你是鲍勃吗?”来人问道。“你是吉米维尔斯?”站在门口的男子大声地说,显然,他很激动。来人握住了男子的双手。“不错,你是鲍勃。我早就确信我会在这儿见到你的。啧,啧,啧!20年是个不短的时间啊

26、!你看,鲍勃!原来的那个饭馆已经不在啦!要是它没有被拆除,我们再一块儿在这里面共进晚餐该多好啊!鲍勃,你在西部的情况怎么样?”“哦,我已经设法获得了我所需要的一切东西。你的变化不小啊,吉米,你在纽约混得不错吧?”“一般,一般。我在市政府的一个部门里上班,坐办公室。来,鲍勃,咱们去转转,找个地方好好叙叙往事。”这条街的街角处有一家大商店。尽管时间已经不早了,商店里的灯还在亮着。来到亮处以后,这两个人都不约而同地转过身来看了看对方的脸。突然间,那个从西部来的男子停住了脚步。“你不是吉米维尔斯。”他说,“20年的时间虽然不短,但它不足以使一个人变得容貌全非。”从他说话的声调中可以听出,他在怀疑对方。

27、“然而,20年的时间却有可能使一个好人变成坏人。”高个子说,“你被捕了,鲍勃。在我们还没有去警察局之前,先给你看一张条子,是你的朋友写给你的。”鲍勃接过便条。读着读着,他微微地颤抖起来。便条上写着:鲍勃:刚才我准时赶到了我们的约会地点。当你划着火柴点烟时,我发现你正是那个芝加哥警方所通缉的人。不知怎么的,我不忍自己亲自逮捕你,只得找了个便衣警察来做这件事。13. 下列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鲍勃对警察说“这儿没有出什么事”,表现了他在和老友见面前的紧张心情。B. 鲍勃说“这些年来,我一直不得不东奔西跑”,反映出他负罪在逃窘迫之状。C. 鲍勃给警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

28、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D. 鲍勃读便条时微微颤抖,表现了他当时惊愕、恐慌、尴尬等复杂的内心活动。14. 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15. 小说中的鲍勃具有什么样的性格?请简要概括。16. 小说描写了警察吉米和通缉犯鲍勃“二十年以后”赴约的故事,在“情与法”的冲突中,两个人都面临艰难的抉择。有人说鲍勃值得同情,有人说他罪有应得;有人说吉米忠于职守,有人说他背叛了友谊。你的看法呢?请就你认同的一种观点加以探究。【答案】13. C 14. (1)第一次,烘托环境,为展开情节铺垫背景氛围,具有暗示作用;(2)第二次,渲染气氛,转换情节,烘托吉米失望的心理。 15. (1)重

29、视友情,信守诺言;(2)乐观开朗,心直口快;(3)企图逃避法律。 16. (1)鲍勃值得同情,因为他重情守信;(2)鲍勃罪有应得,因为他是通缉犯;(3)吉米忠于职守,因为他不徇私情;(4)吉米背叛了友谊,因为他抓捕了朋友。【解析】【13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如本题“对小说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错误。该项兼对小说情节和人物语言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从文中来看,鲍勃见走过来的警察并没有逮捕他的意思,心情就放松了。他给警

30、察讲述他和朋友约会的缘起,是为了缓解与陌生人(警察)在一起的尴尬,也表现了他心直口快的性格特点,并不是“为了缓解他害怕被逮捕的紧张心理”。再结合“我俩都是在纽约这个城市里长大的。从小我们就亲密无间,情同手足。当时,我正准备第二天早上就动身到西部去谋生。那天夜晚临分手的时候,我俩约定:20年后的同一日期、同一时间,我俩将来到这里再次相会”分析,也突出他的重情守信。故选C。14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句段以及环境描写的作用。从题干的要求来看,本题问的是“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然后要到文中找到这两处描写,结合具体的情境分析作用。常见作用有,为后面的情节发展作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交代

31、人物活动的环境,刻画人物性格等。“一阵冷飕飕的风”在小说中,无非是与小说的环境、氛围以及小说的情节相联系。小说中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就要找出其在文中的位置,对此作具体分析。从文中来看,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第一次出现在开头一段,点明故事发生的环境在一个很冷的晚上,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人物的出场作铺垫。烘托了环境的幽冷、夜晚的凄清,成为情节展开的标记;第二次出现在鲍勃和吉米一番对话之后,渲染了一种沉寂尴尬的气氛,也成为情节转换的标志。这两处景物描写,以完全相同的文字,构成了一个平行的叙述,两相映照,其作用是非常明显的。这如同影视作品中的背景音乐一样,对故事的发生发展具有暗示或标识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