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9.72KB ,
资源ID:2420161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2016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文言文专题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文言文专题教案.docx

1、文言文专题教案文言文专题教案 掌握正确的阅读文言文的步骤 由于考试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它具有不准借助任何工具书,只能独立解题的特殊性,不少考生心理上比较紧张,常常是读完一篇就去选,事实上这是极不正确的,一般来说,文言试题解题阅读可分三步走: 第一步:整体阅读。 要求 1、集中心思稳住神,浏览或跳读一遍。 2、能大概明了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能懂六七成即可。 第二步:细读题目 要求1、一一落实要求答题的字、词、句、段所在,一般来说,运用所学的知识,较易题可以在这一步基本完成,要充分利用所给选项,运用比较法、排除法根据是非准偏,选出正确项。 2、利用好最后那道题(还有11

2、实词解释题和14题句子翻译题) 因为此题相当难,但命题往往说有一项不符题意,那么就是说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就是有一项错误也往往是个小问题。那么通过看最后一题,就会马上了解全文内容,再去读一遍,往往事半功倍,全文内容马上会成竹在胸。 第三步:重读全文。 从更高的层次上认知全文。这一步大致相当于精读研读的水平;同时也能对前两步出现的偏误作纠正,因此是一个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 特别提示:有些学生在读文言段时,对自己要求太高,第一遍没读懂就心急火燎,在个别语句上纠缠,非要字字句句弄个水落石出不可,结果反而难以明其大意,学生当中这种情况存在非常普遍。教师必须要让学生明白,高考所选文言语段一定不会容易到一

3、看即懂的地步,第一遍看不大懂是很正常的。所以一定要让他们保持良好心态,调动各种手段,借助各种力量,善于前后推导,一步步走完解读过程。在解决个别难点和正确把握文意、准确翻译文句时。要善于借助字形分析和邻里相推,来正确判定实词词义,观照语言环境掌握虚词用法。要有排除干扰的意识,例如古今异义的干扰,防止望文生义,以今释古。高考文言段不会脱离课本知识另起炉灶,所以要善于知识迁移,联系已有知识尤其是常用词的常用义项和常见虚词的一般用法来推出新知。 另外,从以往高考来看,不少考生在做文言题时丢分往往丢在不注意审题上,例如问的是“全都直接表现某某人热爱国家、不畏强敌的言行的一组是哪项”,有些考生往往忽略“直

4、接”或“言行”这样的重要词语,造成所答非所问。或者是平时训练多了,造成一种心理定势,当出现“间接表现了”或“反衬出”之类要求时,又不能进行正确答题了。因此,在做文言练习时,教师要多加引导,切实完成文言应试阅读步骤注意审好题,使学生能多积累一些考试经验。 应该说文言解题的三步阅读法是经过许多学子高考实战检验而总结出来的一条科学有效的应试方法,复习当中必须让学生加以掌握和运用。可以少走很多弯路。切记! 实词答题技巧 1、 字形推断法(形训法) 汉字属于表意体系的文字,且形声字占80%以上,“形旁”给我们推断词义带来有利的条件。常见形旁的词义指向: 形旁从钅(金)、木、氵(水)、(火)、土者词义与五

5、行有关; 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者与兵器有关, 从马、牛、羊、豕 、犭、 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从(言)、辶(走)、刂(心)、彳(行)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其它还有:禾-五谷、贝-金钱、 皿-器具、 纟 -丝麻、宀-房舍、 求-毛皮、隹(zhu )-鸟雀、冖-笼罩、 歹-死亡、 月-肉、 页-首、 自-鼻、 目-眼、 尸 -身体 如念奴娇“樯橹灰飞烟灭”中的“橹”:木制的船具。 “不刊之论”“自怨自艾”中的“刊”“艾”从形旁上看均应该与“刀”有关; 再如“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一句中“造”字的意义。“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

6、应该是“到”“去”的意思,“造”的其它意义“制造”“成就”显然与文意不符。“过”也同理,也可译为“拜访”之义。 有许多学生对2001年春季北京卷试题中“袖空牒窃印”中的“牒”字不理解,而实际上“牒”字是形声字,“片”是其形旁,甲骨文中取“木”之右半为“片”,本义就是“木片”,众所周知,古代发明纸张之前人们都把字写在木片或竹片上,所以“片”又被引申为“文件、文书”之义,因此凡是以“片”为形旁的字如“版”“牌”“牍”等都有“文件、文书”的意思。学生如果能有从字形去分析判断的意识,问题往往就能迎刃而解了。 2、语境推断法。 高考考查的实词90%以上是具有多义性的,因此在翻译时要紧紧抓住上下文,理解推

7、断。 如:93年六省一市高考试题13题要求选择文末“子访得之”的“访”字的意思: A、咨询 B探望 C、寻求 D、访问 联系上下文内容,李衡临终告诉儿子,自己生前曾购置有“千头木奴”,只有“寻求”一义合适,其余三个义项均不合文意。 99年试题13题“资产巨富,在郡多有出息”的“息”也有六个义项 A、气息 B、休息 C、熄灭 D、子息 E、利息 F、出息 3、课文迁移法 试题中出现的一些实词解释,其实课文中已出现过,可联系课文相应迁移。 如:94年高考“扬州辟从事吏”同课文的“连辟公府不就”中的“辟”;97年高考“飞骑因番请见,先涕泣不自胜”同课文的“沛公不胜杯杓”中的“胜”;上海卷中“不肖人也

8、,不足爱也”同课文“向使六国各爱其地”中的“爱”;“既有令名,复求寿考”同课文的“便言多令才”。2001年仿真卷第五篇25题B项中“伐其功”跟课文屈原列传中“平伐其功”中的“伐”均是“夸耀”之义。 4、 成语印证法 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联系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 举例说明: 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务农,从事) 势拔五岳掩赤城(出类拔萃,超出) 腥操并御,芳不得薄兮(日薄西山,接近) 括号内词语加点字的意义是我们平时熟悉的,借助熟悉的词义,就能推断文言语句中加点的词义。 又如:95年试题12题 “在官清恪,未尝闻私”中的“恪”是“谨慎而恭敬”意,同成语“恪守不渝”中的

9、“恪”同. “吾亦望汝副其心”中的“副”与成语“名副其实”中的“副”同(符合) 16题“或妄嗔怒”中的“妄”与成语“轻举妄动”中的“妄”义同。(胡乱),文句翻译题解题时可用代入成语的方法检验一下。 5、 对句判断法(语言结构推断法)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行判断。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B、 追亡逐北(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C、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以,对应用,被任用) D、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E、

10、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族”字义同“灭”字) 又如:91年18题“顽鲁者亦当矜怜”中的“顽鲁”义: A、愚笨而鲁莽 B、固执而粗鲁 C、顽皮而愚蠢 D、愚昧而愚蠢 孤立地看似乎都讲得通,但由于这句话同下面“贤俊者自可赏爱”构成整句。因此,你只需了解“贤”“俊”是在古文中是“有才能”之义,就很容易能选出D项这一正确的答案。 6、 语法分析推断法 根据汉语语法知识,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充当,状语是由副词充当。根据词在句中的语法地位来推断它的词性,进而推知它的词义。 如:鸿门宴中“范增数目项王”中的“目”字,它前有

11、状语,后带宾语,用如动词,既不能理解成“眼睛”,也不能仅理解为“看”,应该理解为“用眼睛示意” 促织中“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中“高”字上带宾语,用如动词,联系原文,可推断为“抬高”。 2000年试题13题“取樵炊灶”中的“樵”前跟动词,因此应是名词,译为“柴薪” 除了以上一些常见的方法之外,一些参考书上还列出了“”通假推断法“词语结构推断法”“比较推断法”等 。 翻译文言实词要特别注意同形异义现象和通假现象。 文言文翻译方法 翻译文言文,既要做到内容忠实于原文,又要做到文字通顺流畅。翻译的基本方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 落实。即落实原文每个词、每句话的确切意义。要通观全篇

12、,仔细钻研字、词、句、篇。例如:桃花源记中的“男女衣着,悉如外人”一句,有人把“外人”译为“外国人”有人译为“世外之人”,理由是“桃花源是陶渊明空想的乌托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从桃花源记全文来看,后面还有“此中人语云:不足以外人道也。”“此中人”即桃花源中人,“外人”即桃花源以外的人。 二. 保持。即审慎地辨别原文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保持原文的语气。例如陈涉世家中的“王候将相宁有种乎”,句末的“乎”相当于现代的“吗”,似乎像疑问句。但是细审句子的语气,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表示陈胜愤慨的激情。 三. 调整。 即对句子中的个别词序作必要的调整。古汉语的语法与现代毕竟有所不同,有时就要调整词序。如郑人

13、买履中的“何不试之以足?”需要调整为“何不以足试之?”然后再译作“为什么不用脚试试鞋呢?” 四. 增补。 即翻译时要注意把原句中省略的字、词补充完整。如登泰山记:“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要译成“泰山的正南面有三座山谷。当中一座的水道绕过泰安城的外边,那就是郦道元书里提到的环水。”这样就便于读者理解。 五. 省略。即文言文中的有些虚词或客套话,现代汉语中没有相应的词语,而且也用不着,这就可以省去不译。例如公输中的“子墨子”,不必译为“我的老师墨先生”,译成“墨子”或“墨翟先生”就可以了。又如曹刿论战中的“夫战”,“夫”为助词,用于句首,无实际意义,不必翻译,译成“

14、打仗”或“作战”就可以了。这样既可使文字简洁,又符合现代汉语习惯。 六、翻译要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表面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但测试的重点可能还是在于某一实词、虚词或者文言句式,其中又以考查把握多义实词的能力为主,涉及面广,因此说,对文言译句的复习,当是以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复习为基础。 不管什么样类型的考题,都应该把确定重点词语和翻译时联系上下文作为解题的两个关键环节,打通了这两个环节,任何类型的考题都会迎刃而解。译好后务必审查,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3、 千万别漏了文段中或文段后的任何一个注解(有时题目的答案就隐含在注解中,如87年高考题) 七、 文言翻译的原则

15、 1、 译文做到“信”“达”“雅” 2、 翻译时做到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八、 文言翻译的方法 由于高考中采用直译的方式,因此,翻译句子应该着重以直译为主进行训练 1、 对照翻译 。文言单音词对译为现代汉语双音词或多音节词 如:“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 信物 亲近 2、 换成今语 。主要是一些古今同形异义词、通假字 如:“祖父”“妻子”“受业-授业”“尺寸之地”中的“尺寸”译为“一点点” 3、 照录不译 。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地名、国名、年号、朝代、官职、典章制度等。 4、 删掉不译 如:句首发语词、陪衬语素、结构助词、个别只起语法作用的连词。 5、 补充省略 6、 调整语序 (以上六种

16、方法视具体语境来运用,不可生搬硬套) 摭谈高考古文今译的标准与技巧 一、要准确翻译好每一个字,无论是实词还是虚词,要尽量做到字字落实,即合乎“信”。一般高考翻译的句子总是有几个重要词语,如“其李将军之谓也?”的“其”,如果翻译不出,就直接影响翻译的效果。有些省高考阅卷组甚至规定,把这些重要参与作为采分点,不翻译出来就直接扣分。如下面这些句子,有哪些是重要词语必须翻译准确的呢? 1、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2、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庖丁解牛) 3、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祭十二郎文) 4、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石钟山记) 5、余亦悔其随之而

17、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上面这五句,每一句都有重点词语。如 “心动”意义为内心恐慌,“极”则是尽情享受。我们在平时积累文言知识和做考试题目时候,要注意两类词语。实词中要注意多义词,尤其是古今异义词,如“恨”在文中意义为“遗憾”;虚词意义往往不固定,如3、5两句的“其”,前一个在句中起揣测强化语气的作用,后一个表示自己,“焉”则有兼词“于之”和句末语气词两种用法,第2句意为“从中”。如果抓住这些点,句子翻译就可以迎刃而解。 二、翻译的句子要通顺,要合乎现代汉语语法,即合乎“达”。古代汉语有些句式与现代汉语相距太远,如省略句、定语后置句、被动句和状语后置句,就需要按照现代汉语的习惯来翻译

18、。如: 6、今以钟磬置水中(石钟山记) 7、激昂大义,蹈死不顾(五人幕碑记) 8、大阉之乱,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五人幕碑记) 这三个句子分别是省略句、被动句、定语后置句。文言省略的成分有介词、动词,缺少句子主语宾语的必须补充完整。被动句有的有被动标志“见”“于”“受”等,有的没有,如第7句就要根据句意补充。定语后置句要把后置句的定语放到前面,如第8句应该译成“能够不改变他们志向的高官”。状语后置句也应该调整语序,如第2句应该译为“从中得到养生之道了”。而有些句子还要考虑语言环境,将句子蕴涵的语气体现出来,如第6句必须把假设的句意译出来,为“假如现在把钟磬放在水里”,这才通

19、顺。 三、对一些用了修辞方法的句子,还要译出原文的风格来,即合乎“雅”。常用的方法是补充成分、明确内容。如: 9、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10、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欤?(季氏将伐颛臾) 第9句用了比喻,语言简约,翻译时要符合语境恰当增加成分,而不能就文直译,应译为“人家是屠刀和砧板,我们是(砧板上)的鱼肉”。第10句用了借代,翻译时可以把“虎兕、龟玉”分别翻译为“猛虎、珍宝”;又如第8句的“四海”也应该翻译为“天下”,这样才真正体现古文今译的标准。此外,对采用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古文,也要注意。 掌握了“信、达、雅”的标准,可能还不能翻译好一个句子,有时候

20、会遇到一些“难字难句”。这时候就要根据“据文断义”的技巧,根据文章的语境来推测“难字难句”的意思。如2003年北京春考: 昔者弥子暇见爱于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罪至刖。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这则短文写了弥子对母亲和君主的尊重,正因如此,卫君才认为弥子“孝”和“爱”。这是对传统美德的歌颂。许多考生理解不了“不尽而奉君”,或者对“忘其口而念我”感到可意会而不可言传,是没有从整体上理解古文的缘故。文章讲了两个故事,根据上下文内容,“不尽而奉君”是指“没有吃

21、完(桃子)就献给卫君”,为什么不另外摘一个呢?因为弥子吃这个桃子的时候感到特别甜。而“忘其口而念我”是卫君在这样的情况下说的,他没有批评弥子,而是替弥子找了一个台阶:“这是尊重我啊,他忘了自己的口味而想到了我!”这样上下文联系,文字就可以疏通了。许多考生就是用“据文断义”的方法,将2002年春考的“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一句中的难点“多”字译成“称赞”。 另外,我们复习的时候要注意,高考古文今译的字、词、句,都是常见常用的,因此平时要多在常见的字、词、句上下功夫,不要一味求难;偶尔遇到难的,我们也不要心慌,要善于联系学过的知识点,结合文章内容来推测,相信一定可以做好古文今译题。

22、文言“互文”的翻译 古文中,有些结构相同或相似的短语、句子,处在对应位置上的两个或三个词语中可以近义互释、异义互补,结合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这种修辞方式称为互文。互文有同义对应和异义对应两种情况。下面就来谈谈它们的翻译。 1. 同义对应 (1)触风雨,犯寒暑,(捕蛇者说) 译:冒着狂风暴雨和严寒酷暑, (2)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过秦论) 译:率领着疲惫不堪且仅有几百人的队伍,转过来就进攻秦朝。 (3)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译:在军事失利、形势危急的时候,(我)接受了先帝的任命。 (4)遂通五经,贯六艺。(张衡传) 译:于是贯通了五经和六艺。 (5)处若

23、忘,行若遗。(答李翊书) 译:静处或行动时都好像遗忘了什么。 (6)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货殖列传序) 译:天下的人熙熙攘攘,都为利而来,为利而往。 (7)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沁园春雪) 译:北国的风光,在千万里辽阔的疆土上,都是冰封雪飘。 从上面的翻译看出:同义对应的两个词可以互相解释,翻译时往往两词连用,如“遗忘”“贯通”“熙熙攘攘”“千万里”;或取共同义,如“触”“犯”译为“冒着”,受任、奉命译为“接受的任务”,“率”“将”译为“率领”。 2. 异义对应 (1)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陋室铭) 译:谈笑和来往都是博学的人,而没有无学问的平民。 (2)朝辉

24、夕阴,气象万千。(岳阳楼记) 译:早晨和傍晚有晴有阴,景象千变万化。 (3)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出师表) 译:秦汉时的明月和关隘,长期出征万里的人没有回来。 (4)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译:枝枝叶叶相覆盖,相交错。 (5)地也,你不知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窦娥冤 译:天地啊!你不分好歹、颠倒贤愚,真不配做天地啊! 从上面翻译看出:对于异义对应的句子,翻译时把两词连用即可,如“谈笑和来往的”“早晨和傍晚”“秦汉时”“枝枝叶叶”等。 表官职变动的文言词语分类例释 文言人物传记中,表官职变动的词使用多且复杂,弄清这些词义有助于准确理解文意。 一、授予、提

25、升官职类: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拜:授予官职。 例如张衡传中:“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 、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指南录>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升:升官。元史贾鲁传:“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元史贾鲁传:“

26、擢户部主事。”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李白与韩荆州书:“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二、调动官职类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汉书王尊传:“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改:改任官职。宋史王济传:“改刑部详覆官。” 三. 兼职、代理类: 兼:兼任。指南录后序:“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领:兼任。晋书袁乔传:“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行:代理官职。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太祖行奋武将军。” 署:代理、暂任。汉书王尊传:“太守奇之

27、,署守属监狱。” 权:暂代官职。刘公嘉话:“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四、降职、罢免类: 贬:降职。宋史唐介传:“帝怒益甚,贬(介)春州别驾。” 谪:被罚流放或降职。范仲淹岳阳楼记:“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出:京官外调。白居易琵琶行(并序):“予出官二年。” 左迁:降职。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即司马。” 罢、免:罢除、免去官职。此义同现代汉语。(例略) 黜:废,贬退。柳宗元封建论:“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五、就任类: 视事:任职。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 下车:刚刚上任。“下车伊始。” 古代年龄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孩提 年幼:总角 儿童:垂髫

28、女孩子七岁:龆年 女孩子12岁:金钗之年 女孩子13岁:豆寇年华 女孩子15岁:及笈之年 女孩子16岁:碧玉年华 女孩子20岁:桃李年华 女孩子24岁:花信年华 女子出嫁:摽梅之年 男孩子8岁:龆年 男孩子15岁:束发(成童) 男子20岁:弱冠 30岁:而立之年 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命之年 60岁:花甲、耳顺之年 70岁:古稀之年 80岁:杖朝之年 80-90岁:耄耋之年 100岁:期颐 礼仪习俗 总角 古代儿童未成年时束发为两结,形如角 祭妹文:必梳双髻。 弱冠 男子二十岁,结发戴冠,以示成年 子路侍生冠者五六人。 加笄(簪子) 女子十五岁,始梳发成髻,以示成年。 孔雀东南飞:结发为

29、枕席。 婚姻 六礼 纳采、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礼具备,婚姻关系始告成立 刘兰芝再嫁太守家。 归宁 女子出嫁后回家省亲,但娘家不接,不得随便归省 项脊轩志:吾妻归宁。 于归(归) 女子出嫁叫于归或归 诗经:之子于归,宜室宜家;项脊轩志:吾妻来归。 丧葬 棺,(柩) 装尸用,是棺外的套棺,总称柩 祭妹文:今予殓汝葬汝。 殓 将尸体装入棺中叫殓(入殓) 殡 停棺 出殡即将棺抬出。 葬 埋棺于墓穴中 今予殓汝葬汝。 窀穸 墓穴 坟 埋土隆起 王昭君之青冢即坟 俑 埋葬的人形殉葬品 秦始皇兵马俑 挽歌 出殡时所唱的歌 陶潜自写挽歌(见记念刘和珍君) 墓地著庐 古人死后,晚辈或后学有的在墓地建庐服丧

30、守护 颜回于孔子死后,曾造庐守护于墓地。游褒禅山记: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崩(驾崩) 指帝王死 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 薨 指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 丧服 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而穿不同丧服和穿着时间的长短。一般穿白色丧服。 之战;晋文公死后,其子晋襄公墨衰绖,晋于是始墨 祭祀 宗庙(太庙、祖庙) 是皇帝供奉祖先的地方。古代把宗庙看作是国家的象征。国君认为君权神授,是承袭祖先而得,所以天子诸侯必有宗庙。国家大事必告于宗庙,以示尊敬 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即秦代七代祖先之宗庙 。伶官传序:少牢告庙,请其矢。 社稷 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祭祀土神、谷神叫社稷,祭祀的地方

31、也叫社稷,社稷也是国家的象征 祭品:天子用太牢(牛、羊、猪各一);诸侯用太牢,卿用特牛(一牛),大夫用少牢(羊、猪各一) 。 祖 古人上路前祭路神是祖 荆轲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酹 祭奠时,洒酒于地,以慰天地 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封禅 古代帝王祭天地最隆重的礼节叫封禅。一般都是由帝王亲自到泰山主持。在泰山极顶祭天曰封;在泰山脚下祭地曰禅。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霍去病追敌到狼居胥山,封山而还。 斋戒 古人祭祀前,主祭人要用数日更衣、独居、素食、戒酒、每天沐浴等,使心地清静,叫斋戒 廉颇蔺相如列传:秦王度之,终不可强夺,遂许斋五日。 牺牲 祭品如牛、羊、猪叫牺牲

32、 曹刿论战:牺牲玉帛弗敢加也。 神器 古代帝王所用之物,如符玺(印章)一类的东西,是帝位象征。 谏太宗十思疏:人君当神器之重。 坐向 大堂上坐北朝南的位置为尊,内室靠西面东位置为尊 何不按甲束兵,北面而事之? 亚父南向坐。(最尊)项王东向坐。(也是尊位) 礼仪 坐姿 古人席地而坐,席小筵大,筵上再铺席,人坐于席上。坐姿是膝跪在席上,臀坐于脚跟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长跪(跽) 跪时,臀离开脚跟,挺直了腰板 府吏长跪告 顿首 跪而头碰地后再抬起 顿首 稽首 较顿首礼节更重,头碰地时停留的时间长 稽首,首至地,臣事君之礼(左传) 再拜 跪而用手碰地(头不碰地)为拜,拜了又拜为再拜 谨使张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 尚右 古代左、右两字表示地位尊卑不同。周、秦、汉代尚右,以右为上。左迁表示降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