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31.36KB ,
资源ID:2417580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1758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防雷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防雷考试试题及答案.docx

1、防雷考试试题及答案防雷考试试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30分)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的总合。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电火花。电磁兼容:设备或系统具有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按系统的接地型式接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线),称为保护接地。浪涌保护器:具有非线性特点的、用以限制线路中传导瞬态过电压和引起电涌电流、且具有非线性特点的一种器件。1残压:在放电电流流过SPD期间或放电电流通过后的瞬间端子间出

2、现的电压峰值。2.信息系统:建筑物内电子装置的总称。信息系统:建筑物内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装置等的统称。3.滚球法: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或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位就得到了接闪器的保护。滚球法:是以hr为半径的一个球体,沿需要防直击雷的部位滚动当球体只触及接闪器和地面,而不触及需要保护的部位时,则该部位就得到接闪器的保护的计算方法。4.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5.雷电防护区:根据被保护设备做在位置,所能耐受的电磁强度及要求相应采

3、取的防护措施而划分的防护区域。6.雷电电磁脉冲:是一种干扰源。指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防雷装置和建筑物附近说引起的效应。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如:雷电流或部分雷电流被雷击击中的装置的电位升高以及电磁辐射干扰。雷击电磁脉冲: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防雷装置或建筑物附近时,引起的电磁效应。7.共用接地系统:将防雷装置,建筑物主要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设备保护接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和信息设备逻辑地等相互连接到一个或多个导通的接地装置的金属装置。8.接地基准点:一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与共用接地系统之间唯一的那一连接点。9.等电位连接:将分开的装置、诸导电物体用等电位连接导体或电涌保护器连

4、接起来一减小雷电流在它们之间产生电位差。直击雷: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防雷装置:接闪器,引下线,接地装置,电涌保护器及其它连接导体的总合。信息系统:建筑物内部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计算机,通信设备,控制装置等的统称。雷击点:雷击接触大地、建筑物或防雷装置的那一点。雷电感应: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电火花。接闪器:直接截受雷击的避雷针、避雷带(线)、避雷网以及用作接闪的金属屋面和金属构件等。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等于40天的日数。共用接地系统:一建筑物接至接地装置的所有互相连接的金属装置

5、,包括防雷装置。电磁兼容:设备或系统具有在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且不对环境中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干扰的能力。残压:在放电电流流过SPD期间或放电电流通过后的瞬间端子间出现的电压峰值。浪涌保护器:具有非线性特点的、用以限制线路中传导瞬态过电压和引起电涌电流、且具有非线性特点的一种器件。保护接地:将电气装置正常时不带电的外露导电部分按系统的接地型式接保护线(PE线)或保护中性线(PEN线),称为保护接地。工作接地:将电气装置导电部分任何一点(通常是电源的中性点)的接地,称为工作接地。二填空(30分)1、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 30 m;二类建筑物为 45 m;

6、三类建筑物为 60 m。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5x5 m 或 6x4 m;二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10x10 m 或 12x8 m ;三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20x20 m或 24x16 m 。2、所谓信息系统是指建筑物内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 计算机 、 通信设备 、控制装备 等的统称。3、屏蔽是减少 电磁干扰 的基本措施。4、对SPD的基本要求:能承受预期通过的电流 ; 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 和 有能力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 。5、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建筑物 和 房间 的外部设屏蔽措施,以 合适 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6、信息系统接至

7、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是: s 型等电位连接网; m 型等电位连接网。7、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 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的 监督检查,禁止使用未经任可的防雷产品。8、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规定,各级 气象 主管机构应当加强对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组织管理。安装的雷电灾害防御装置应当符合 国务院 主管机构规定的使用要求。9、国家鼓励和支持雷电减灾的科学技术研究和开发,推广应用防雷科技研究成果,提高 防雷技术 水平,开展 防雷减灾 科普宣传,增强 全民 防雷减灾意识。10、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实行等级管理制度,资质等级分为丙 , 乙 , 甲 三级。1、外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 接

8、闪器 、 引下线 、 接地装置 组成。2、内部防雷保护系统主要由 电磁屏蔽 、等电位连接 、共用接地和安装SPD 组成。3、高层建筑的防雷接地原则上应采用 共用接地系统 为主。5、用滚球法计算避雷针保护范围时,其滚球半径,一类建筑物为 30 m;二类建筑物为 45 m;三类建筑物为 60 m。一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5 m X 5 m或 6 m X 4 m;二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10 m X 10 m或 12 m X 8 m;三类建筑物避雷网格 20 m X 20 m或 24 m X 16 m。6、所谓信息系统是指建筑物内许多类型的电子装置,包括 计算机 、 通信设备 、控制装备 等的统称。7、屏蔽

9、是减少 电磁干扰 的基本措施。8、对SPD的基本要求: 能承受预期通过的电流 ; 通过电流时的最大箝压 和 有能力熄灭在电流通过后产生的工频续流 。9、防雷区界面处的最大电涌电压,即SPD的最大箝压加上其 两端引线的感应电压 应与所属系统的基本绝缘水平和设备允许的最大电涌电压协调一致。为使最大电涌电压足够低,其两端的引线应做到 最 。宜为 0.5 m。10、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宜采取以下的基本屏蔽措施: 建筑物 和 房间 的外部设屏蔽措施,以 合适 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这些措施宜联合使用。11、请写出图一中雷电流的分配比例:分配在信号线、各种管线上和电力线上的雷电流总和的 50 %

10、;分配在接地装置上的雷电流为 50 %。12、请注明信息系统接至共用接地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的基本方法。如上图二中,是 S 型等电位连接网;是 M 型等电位连接网。13、屏蔽层仅一端做等电位联结,另一端悬浮时,它只能防 静电感应 ,防不了磁场强度变化所感应的电压。14、防雷产品的使用,应当接受 的监督检查,禁止使用未经任可的防雷产品。15、等电位连接的目的 减少设备之间或设备与其它金属导体之间的电位差 。16、电磁屏蔽的目的 减少电磁干扰 。17、第一类、第二类、第三类防雷建筑物首次雷击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200 KA、 150 KA、 100 KA。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 20 KA/s、 1

11、5 KA/s、 10 KA/s。 后续雷击雷电流幅值分别为 50 KA、 37.5 KA、 25 KA。雷电流陡度di/dt分别为 200 KA/s、 150 KA/s、 100 KA/s。18、GB50057-1994规范(2000版)第六章 6.3.4条 上规定,要子各防雷区界面处做等电位连接。19、环行接地体和内部环行导体应连接到钢筋或金属立面等其它屏蔽构件上,宜每隔 5 m连接一次。20、利用混凝土柱内二根对角线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时,其直径不应小于 10 毫米。21、内部防雷的主要手段是 等电位连接 、 屏蔽 和 安装SPD 。22、电子计算机房应采用下列四种接地方式:交流工作接地、 安

12、全保护接地, 直流工作接地 、和 防雷接地 。23、引下线是连接 接闪器 与 接地体 的金属导体;接地装置是 引下线 和 接地体 的总合。24、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雷设计规范采取防雷措施,电子计算机房电源进线应采用 地下电缆 进线。当不得不采用架空线时,在低压架空电源进线处或专用电力变压器低压配电母线处应装设 低压 避雷器。25、中国气象局3号令防雷减灾管理办法第十一条规定,防雷装置的设计审核由当地 气象 主管机构授权的单位承担。26、建筑物防雷设计,应在认真调查地理、土壤、 气象 环境等条件和 雷电活动 规律以及 被保护物 的特点的基础上,详细研究防雷装置的形及其布置。

13、27、独立避雷针的杆塔、架空避雷线的端部和雷网的各支架处应至少设 1 根引下线。对 用 金属 制成或有焊接、 捆扎 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28、进出建筑物的各种金属管道及电器设备的装置,应在进出处与 防雷装置 连接。29、计算机房的安全分为 A 类、 B 类、 C 类三个基本类别。30、采用多根引下线时,为了便于测量接地电阻,以及检验引下线接地的连接状况,宜在各引下线距地面的1.8米处设置 断接卡 卡。在易受机械损坏的地方,地上的 1.8 米至地下 0.5 米的一段接地线(引下线)加保护措施。31、雷击在输电线路上感应出的 雷电侵入波 过电压能够沿 线路 进入建筑物,危及

14、建筑物内的 信息系统 和 电气设备 。为了保证 信息系统 与 电气设备 的安全,需要在在输电线路上装设过电压的拟制设备,这类设备就是 避雷器 。32、防雷建筑物的分类是根据其 重要性 、 使用性质 、发生雷电事故的 可能性 和 后果 ,按防雷要求分为 三 类。33、在GB50057-94中规定,装设在建筑物顶上避雷网的尺寸要求是:第一类防雷建筑物 (m),第二类防雷建筑物 (m),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m)。34、接地按作用分为两类:保护性接地和功能性接地。保护性接地又分为如下四种:即保护接地 、 防静电接地 、 防雷接地 和 放电蚀接地 ,功能性接地也可为四种即 工作接地 、 逻辑接地 、 屏

15、蔽接地 和 信号接地 。三判断题(15分)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1999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 k )2、防雷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 k )3、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动,可以不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批准。 ( x )4、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按规定取得资质证书后,即可以从事一切防雷工程的专业设计或者施工。 ( x )5、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不负责对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甲级资质的单位进行初审。 ( x )6、等电位连接网络的主要任务是消除建筑

16、物上及建筑物内所有设备间危险的电位差并减小建筑物内部的磁场强度。 ( x )7、接地基准点是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与公共接地系统之间唯一的那一个连接点。( k )8、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受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 x )9、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周长不超过25米,且高度不超过40米,可只设一根引下线。 ( k )10、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应在LPZ1与LPZ2区的界面外做等电位连接。( k )11、接地不过是以地电位作为参考电位的一种等电位连接。 ( x )12、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可用于较大的机房,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

17、可用于较小大的机房。 ( x )13、为了更保险更安全,应在总配、分配负载前安装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同一参数的SPD。( x )14、雷击电磁脉冲是一种干扰源,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 ( k )15、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按规定取得资质证书后,即可从事所有防雷工程的专业设计或者施工。1、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于1999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自2000年1月1日起施行。 ( K )2、防雷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 ( K )3、外国组织和个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的其他海域从事防雷减灾活动,可以不经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的批准。 (

18、X )4、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按规定取得资质证书后,即可以从事一切防雷工程的专业设计或者施工。 ( X )5、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主管机构不负责对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甲级资质的单位进行初审。 ( X )6 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乙、丙级资质审批合格后须报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复审。(K )7、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资质证在有效期内应当接受年度检查。 ( K )8、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经销的单位,不得申请防雷工程专业设计资质。 ( K )9、防雷工程的施工单位应当按照经审核批准的设计文件进行施工。 ( K )10、经计算后,建(构)筑物符合确定的防雷等级要求,其中(构)筑物在接闪器的保护

19、范围以内,该建(构)筑物不会遭受直击雷袭击 ( X )11、等电位连接网络的主要任务是消除建筑物上及建筑物内所有设备间危险的电位差并减小建筑物内部的磁场强度。 ( X )12、接地基准点是系统的等电位连接网络与公共接地系统之间唯一的那一个连接点。( K )13、GB50057-94(2000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适用于天线塔、共用天线电视接受系统、油罐、化工户外装置的防雷设计。 (X )14、在独立避雷针、架空避雷线(网)的支柱上严禁悬挂电话线、广播线、电视接受天线及低压架空线。 ( K )15、双支等高避雷针的保护范围在避雷针高度h小于或等于hr时的情况下,当两支避雷针的距离D大于或等于

20、 时,应按单支避雷针的方法确定。 ( K )16、移动通信基站的供电系统,应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方式。 ( X )17、为确定各部分空间的不同的雷击电磁脉冲的严重程度和明确等电位连接位置,将雷电区划分为三级。 ( X )18、防雷区的划分是以建筑物室外和室内作为划分标准。 ( X )19、侧击雷实质上是直击雷的一种。 ( K )20、避雷带支架间距应不小于3米。 ( )21、第三类防雷建筑物周长不超过25米,且高度不超过40米,可只设一根引下线。( K )22、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应在LPZ1与LPZ2区的界面外做等电位连接。( K )23、接地不过是以地电位作为参考电位的一种等电位连接。

21、 ( X )24、S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可用于较大的机房,M型等电位连接网络可用于较小大的机房。(X )25、为了更保险更安全,应在总配、分配负载前安装同一品牌,同一型号、同一参数的SPD。( X )26、雷击电磁脉冲是一种干扰源,绝大多数是通过连接导体的干扰。 ( K )27、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施工单位按规定取得资质证书后,即可从事所有防雷工程的专业设计或者施工。 ( X )2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 K ) ( x )四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15分)1、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几次/a,且小于或

22、等于几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D )A N0.6次/a; B. N0.3次/a; C. 0.012次/aN 0.6次/a;D. 0.06次/aN 0.36次/a。2、避雷针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避雷系统实际上是一种( c )。A 防雷系统 B 避雷系统 C 引雷系统 D 消雷系统 E 避雷针系统3、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 b )米。A 20m B 40m C 60m4、LPZ1 ( b ) A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得到衰减。B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C 可

23、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5、等电位联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联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大于或等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 a)mm2的铜线;内部金属装置与等电位联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小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 d )mm2的铜线。A 16; B 25; C 50; D 6; E 10; F 206、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是( abd )。 A 建筑物或房间的外部屏蔽措施B 设备屏蔽C 静电屏蔽D 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7、用滚球法确定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需要了解( abcd )数据。A 建筑物的防雷类别B 防雷

24、装置的高度C 被保护物的高度D 被保护物至防雷装置的水平距离 8、雷电过电压波是持续时间极短的( c )。A 方波 B 正弦波 C 脉冲波 D 谐波9、对从事防雷装置检测、防雷工程专业设计或施工的单位实行:( b )A资格管理制度B资质管理制度四多项选择题(有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1、 预计雷击次数大于或等于几次/a,且小于或等于几次/a的住宅办公楼等一般性民用建筑物应划为第三类防雷建筑物?( D )A N0.6次/a; B. N0.3次/a; C. 0.012次/aN 0.6次/a;D. 0.06次/aN 0.3次/a。2、避雷针及其衍生的各种室外避雷系统实际上是一种( C )。A 防雷系统

25、B 避雷系统 C 引雷系统 D 消雷系统 E 避雷针系统3、测量接地电阻时,为保证有零电位区间,应使电流回路的两极有足够大的间距,一般为( B )米。A 20m B 40m C 60m4、LPZ1 ( B ) A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得到衰减。 B 不可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这取决于屏蔽措施。 C 可能遭到直接雷击,本区电磁场可能得到衰减。5、等电位联接带之间和等电位联接带与接地装置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大于或等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A)mm2的铜线;内部金属装置与等电位联接带之间的连接导体,流过小于25%总雷电流的等电位联接导体,则采用( D )mm

26、2的铜线。A 16; B 25; C 50; D 6; E 10; F 206、对低电压电涌保护器的使用,当电源采用系统时,从建筑物内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必须采用(E)系统。A TT; B IT; C TN-C; D TN-C-S; E TN-S;7、在TT系统中,UC不应小于( C );在TN和TT系统中 UC不应小于( E );在IT系统中UC不应小于( G )。A 1.8UO; B 1.5UO; C 1.55UO; D 1.45UO ; E 1.15UO; F 1.25UO; G 1.15U (UO =220V U为线间电压)8、一般情况下,当在线路上多处安装SPD时

27、,电压开关型SPD与无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D ),限压型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宜小于( B )。 A 3m; B 5m; C 6m; D 10m; E 15m; F 20m;9、第二类防雷建筑物每根防雷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不应大于( A )欧姆。A 10; B 20; C 30; D 40;10、当第一类防雷建筑物所具有的长金属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过渡电阻大于时( B )时,连接处应用金属线跨接。 A 0.05欧姆; B 0.03欧姆; C 0.1欧姆; D 0.3欧姆;11、为减少电磁干扰的感应效应,应采取的基本措施是( ABD )。 A 建筑物或房间的外部屏蔽措施B 设备屏蔽C 静电屏蔽D 以合适的路径敷设线路,线路屏蔽12、用滚球法确定防雷装置的保护范围,需要了解( ABCD )数据。A 建筑物的防雷类别B 防雷装置的高度C 被保护物的高度D 被保护物至防雷装置的水平距离 13、接闪器可采用下列材料制成(ABCD )。A 避雷针长1-2m时,圆钢直径为12mm,钢管直径20mm,B 避雷带(网)用圆钢不小于8mm,扁钢截面不小于48mm2,厚度不小于4mm,C 架空避雷线用截面不小于35mm2的镀锌钢绞线D 钢管壁厚不小于2.5mm,但钢管、钢罐一旦被雷击穿,其介质对周围环境造成危险时,其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