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1 ,大小:35.75KB ,
资源ID:241601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1601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案例问答题三级汇总最新.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案例问答题三级汇总最新.docx

1、案例问答题三级汇总最新三级问答题汇总一、确定或诊断求助者心理问题时的几个问题 一郭念峰的判断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的三原则 1.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2.精神活动的内在统一性原则3.个性的相对稳定性原则二具有典型症状与特异行为三是否主动求医 神经症具有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重性精神病很少主动求医。四有无自知力 神经症具有自知力,重性精神病无自知力。根据以上四点可判断一般心理问题和严重性心理问题二、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举例:对该求助者的诊断是:一般心理问题。诊断依据:1.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协调、一致,个性稳定,有自知力,主动就医,并且没有表现出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

2、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由于工作失误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而体验到不良情绪,如后悔、自责、紧张、焦虑。3.不良情绪持续满1个月不能自行化解。4.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的理智控制下,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基本维持正常生活、学习、社会交往,但效率有所下降。5.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引发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鉴别诊断:1、与精神病相鉴别 2、与严重心理问题相鉴别 3、与主要症状的神经症相鉴别或参考如下答法:一般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须满足条件:现实因素激发、持续时间较短、不严重影响社会功能、情绪反应没有泛化。1现实因素激发原

3、因由于现实生活、工作压力、处事失误等因素而产生内心冲突,并因此体验到不良情绪。 (常形冲突)2持续时间较短时间不良情绪不间断持续满一个月或不良情绪间断地持续两个月仍不能自行化解。 (不是心理冲突持续)3社会功能常态程度不良情绪反应仍在相当程度理智控制下,人格没有明显异常,始终能保持行为不失常态,生活、学习、社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所下降。 (情绪认知人格行为社会功能各项均正常)4反应没有泛化自始至终,不良情绪的激发因素仅仅局限于最初事件;即便是与最初事件有联系的其他事件,也不引起此类不良情绪。要点1. 三原则 自知力 主动求医 无幻觉妄想,排除精神病2. 对照症状学标准3. 严重程度标准 无

4、回避泛化,社会功能未造成严重影响4. 病程标准5. 除外标准 不严重,时间短6. 根据以上依据诊断为一般心理问题三、严重心理问题的诊断依据举例:诊断:严重心理问题。诊断依据: 1、按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排除精神病。2、症状表现: 主要心理症状是:内心痛苦、情绪低落、心烦、后悔、委屈、气愤、兴趣下降、注意力不集中。 主要躯体症状是:食欲下降、入睡困难、头昏脑胀。3、症状由婚姻问题引起,属于强烈现实刺激。4、精神负担重,存在内心痛苦,但由于现实性冲突所引起。5、病程:症状持续时间长,半年左右。6、严重程度:求助者的症状影响了社会功能,有泛化、回避出现。7、症状不是由躯体疾病所致。 或参考如下答法:诊

5、断为严重心理问题,必须满足如下条件:强烈刺激、时间持久、反应强烈、反应泛化。1强烈刺激原因引发原因是较为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求助者体验着痛苦情绪。 (没有引发心理冲突,而是直接导致痛苦情绪)2时间持久时间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时间在两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最长不可超过一年)。3反应强烈程度遭受的刺激强度越大,反应越强烈。(1)多数情况下,会短暂地失去理性控制; (2)在后来的持续时间里,痛苦可逐渐减弱,但单纯依靠自然发展或非专业性干预难以解脱;(3)社会功能受损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一定程度影响。4反应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

6、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情绪反应对象被泛化。诊断程序要点1.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根据有无自知力,根据有无主动求医行为,是否存在逻辑思维方面的异常症状等,判断是否是精神病。2. 根据求助者表现出的症状,内心痛苦的程度,对社会功能影响情况,有无泛化和回避,以及病程,判断是否是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样心理问题。3. 参考心理测验结果4. 最终作出诊断诊断的依据1、 根据病与非病的三原则,该求助者的知情意是统一的、一致的。对自己的心理问题有自知力,有主动求医的行为,无逻辑思维的混乱,无感知觉异常,无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的症状,因此可以排除精神病。2、 根据求助者紧张、害怕、注意力不集中等心

7、理问题持续时间较长,为 x个月,已经出现回避和泛化,已经影响了社会功能,已经不属于一般心理问题,所以考虑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3、 心理诊断支持本诊断4、 最终诊断结果 严重心理问题四、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即可疑神经症,还没有把握诊断是还是不是神经症,但可以给予可疑诊断。神经症性心理问题从五个方面诊断:心理冲突、持续时间、精神痛苦、症状泛化、功能受损。1变形冲突原因非现实非道德性因素引发内心冲突,即引发原因只涉及生活中不太重要事情且不带有明显道德色彩。 (变形冲突)2持续时间时间痛苦情绪体验持续时间为两个月,未超过三个月。 (超过三个月即神经症)3功能受损程度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

8、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神经症诊断标准。 (神经症:影响心理功能与社会功能)4内容泛化痛苦情绪不但能被最初的刺激引起,而且与最初刺激相类似、相关联的刺激,也可以引起此类痛苦,即心理冲突内容泛化。五、神经症的临床评定方法1、心理冲突的常形特点(心理问题性质):与现实处境直接相联系,涉及大家公认的重要生活事件;有明显的道德性质;2、心理冲突的变形特点(神经症性性质):与现实处境没有什么关系,或者它涉及的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简直不值得为它操心,或者使不懂精神病学的人感到难以理解;不带明显的道德性质。许又新的神经症诊断标准:神经症评分标准1分2分3分病程小于3个月3个

9、月-1年1年以上精神痛苦程度可以主动摆脱靠别人帮助或处境的改变才能摆脱几乎无法摆脱社会功能轻微妨碍工作交往显著下降不能工作学习 完全回避社交总分4-5分:可疑神经症 总分=6分:神经症(病程3个月)六、有关压力及压力源压力源和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行为体验过程。压力源的种类1生物性: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生存与种族延续的事件。包括躯体创伤or疾病、饥饿、性剥夺、睡眠剥夺、噪音、气温变化。2精神性:直接阻碍和破坏个体正常精神需求的内在和外在事件。包括错误的认知结构、个体不良经验、道德冲突及长期生活经历造成的不良个性心理特点(如易暗示-多疑-嫉妒-自责-悔恨-怨恨)。3社会环境性:直接阻碍和破坏

10、个体社会需求的事件,包括:A、纯社会性的:如重大社会变革、重要人际关系破裂(失恋、离婚)、家庭长期冲突、战争、被监禁等。B、由自身状况(如个人心理障碍、传染病)造成的人际适应问题(如恐人症、社会交往不良)等。现实中多数压力源都涵盖两种以上因素,特别是精神和社会压力源,有时是浑然一体。总之,三者关系不可分割。压力的种类。可以按性质分,但按强度分更有意义,分为:1一般单一性生活压力:努力适应,不足以使我们崩溃。后效有积极意义。2叠加性压力:极为严重和难以应付的压力,危害很大a同时性:若干压力事件同时发生四面楚歌;b继时性:若干压力事件相继发生祸不单行。3破坏性压力:又称极端压力PTSD。a包括:战

11、争、大地震、空难、遭受攻击、被绑架、被强暴等;b表现:沮丧为主。自罪、易激惹、暴怒、痴呆、记忆丧失等;c干预:早期催眠暗示;后来与健康人or其他受害者一起。d灾难症候群:强大自然灾害后的心理反应。惊吓期失魂落魄;恢复期后怕、见人就说;恢复期重回平衡。从压力源到临床相的逻辑过程逻辑流程(一) 对压力的响应阶段客观上发生的事件,并不是都可以成为压力源。只有被个体察觉,与个体生活相关并引起响应的事件,才对个体构成压力。(二) 中介系统的增益或消解过程1、认知系统的具体作用(1)认知、评估:首先评估压力性质和对自己利弊,进而评估自己能否战胜压力,确定对待压力的方式,逃避、消灭、努力适应。正确评估,可使

12、事件强调降低,否则相反。评估能力因人而异。1984-拉扎鲁斯,认知影响压力的方式有三种:A、认知结果是两可的。压力-要求自己适应;无威胁-无需应对;B、对客观事件严重性的评估。过高增加焦虑;C、当事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过低增加焦虑。(2)调节控制:不可控强度增加;可控强度减弱。控制类型有:A、行为自我控制:压力下,对自己行为有无主动权;B、认知的控制:压力下,对自己的思维活动有无主动权;C、环境的控制:压力下,对环境的改变是否有主动权。(3)人格的影响。内控型比外控型体验的压力强度低。外控型人格:生活的主导力量是外力,自己无能为力;内控型人格:生活事件的根源在自己,成功-努力,失败-失误2、社

13、会支持系统。良好的,可使压力强度降低,否则相反。具体地支持当事人:物质帮助,增加应对压力的物质条件;给当事人精神支持:出谋划策、有难同当3、生物调节系统。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最主要)。它们功能良好,可防止或降低应激后果的躯体化症状。(三)临床相阶段(1)及时型症状:响应压力-中介处理,迅速表现出的临床症状;(2)滞后型症状:响应压力中介处理认知系统对事件性质和意义评估模糊作为潜在模糊观念积存起来类似事件积存的模糊观念被激活并赋予它新的意义明朗化、再次发生效用。其他问题:一、在对该求助者进行心理咨询时,如何确定谈话的内容和范围?(三级技能P56)1.该求助者主动提出的求助内容。2.

14、心理咨询师在初诊接待中观察到的疑点。3.心理咨询师可以依据心理测评结果的初步分析发现问题。4.上级心理咨询师为进一步诊断而下达的谈话目标。二、在咨询中应避免出现的不恰当的提问方式是什么?(三级技能P1213)1、避免提问“为什么”的问题。2、避免多重选择性问题。3、避免多重问题。 4、避免修饰性反问。 5、避免责备性问题。 6、避免解释性问题。 三、与该求助者进行谈话时,对会谈内容的选择应把握什么原则?(三级技能P13)1.可接受:适合求助者的接受能力,符合求助者的兴趣。2.有效:对求助者的病因有直接或间接的针对性;对求助者的个性发展或矫正起关键作用;对深入探索求助者的深层病因有意义;对求助者

15、症状的鉴别诊断有意义;对帮助求助者改善认知和正确理解问题有帮助。3. 积极:对改变求助者的态度有积极作用四、与该求助者进行摄入性谈话时,要注意些什么?(三级技能P13)1.心理咨询师的态度必须保持中性。2.提问中避免失误。3.心理咨询师在摄入性谈话中,除提问和引导性语言之外,不能讲任何题外话。4.不能用指责、批判性语言阻止或扭转该求助者的谈话内容。5.在摄入性谈话后不应给出绝对性的结论。6.结束语要诚恳、客气,不能用生硬的话做结束话,以免引起求助者的误解。五、如何对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进行定性分析?(三级技能P2526)1.根据判断正常心理活动与异常心理活动的三项原则,可知该求助者的心理活动在形

16、式和内容上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符合统一性原则;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协调一致;其个性相对稳定,故其心理活动在正常范围。2.从求助者的“求医行为”来判断,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表现出强烈的求治愿望而主动求医。3.从求助者对“症状”的“自知”程度来分析,可知本案例中求助者能认识到自己的心理行为异常,也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希望通过一定的方法来解决。三级咨询技能部分(知识题)六、在咨询时,怎样和求助者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三级技能P52)1、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开展心理咨询的前提条件。2、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咨询达到理想咨询效果的先决条件。3、咨询关系的建立与维护受心理咨询师和求助者的双重影响。4、建立与维护良好的咨询

17、关系是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双方共同的责任和任务。5、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是心理咨询的核心内容之一。6、建立良好关系的途径与方法是:(1)尊重(2)热情(3)真诚(4)共情(5)积极关注七、共情(三级技能P6364)(一)、共情的含义:1、咨询师通过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与思维。2 、咨询师借助知识和经验,把我求助者的体验和精力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深刻理解求助者的心里和具体问题的实质。3、咨询师运用资讯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表达对求助者内心世界的体验和所面临问题的理解,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二)、共情在心理咨询中的意义:1, 咨询师通过共情能够设身处地的、准确理解求助者,把握求

18、助者的内心世界。2, 咨询师通过共情使求助者感到自己是被理解接纳的,从而促进良好咨询关系的建立。3, 咨询师的共情鼓励并促进了求助者进行深入的自我探索,促进了自我表达,促成了求助者深入,全面的认识自我,也促进了双方彼此的理解和更深入的交流。4, 咨询中某些求助者迫切需要理解、关怀,迫切需要情感倾诉,咨询师的共情可以直接起到明显的助人效果。(三)、缺乏共情的表现和后果:1、 求助者可能感到失望,由于反到自己不被咨询师所理解,而较少甚至停止自我表达,也因此减少或者丧失了继续咨询的信心。2、 求助者可能觉得受到伤害,因为缺乏共情,咨询师可能对求助者不理解,或者理解的不深入,不准确,或轻视求助者面临的

19、问题,进而表现出冷淡,反感,不耐烦,甚至对求助者批评指责,从而使求助者受到伤害,3、 影响求助者进行自我探索,自我探索是求助者心里成长的重要过程,但由于咨询师缺乏共情,忽视求助者的自我探索,不对其自我探索进行鼓励,则可能影响求助者的自我探索和对自身的深刻了解。4、 影响求助者对咨询师的肯定:因为缺乏共情,咨询师可能不能真正体验求助者的内心,因而做出的反应可能偏离了求助者的问题,或缺乏针对性。(四)、咨询师正确理解、使用共情、需在咨询中理解和掌握的要点?:正确理解和使用共情,应当注意?1、 咨询师应从求助者,而不是自己的角度来看待求助者及其存在的问题。2、 咨询师的共情不是要求必须有与求助者相似

20、的求助感受,而是能设身处地的理解。3、 表达共情引人而异4、 表达共情应把握时机,共情应适度5、 表达共情要善于把握角色。6、 表达共情要善于使用躯体语言。7、 表达共情要考虑求助者的特点与文化特征8、 咨询师应验证自己是否与求助者产生共情。八、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 (三级技能P6880)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目标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根据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按照属于心理学范畴的、积极的、具体(量化)的、可行的、可评估的、双方接受的及多层次统一的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目标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当求助者与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时,以求助者的意见为主。5咨询师应对咨

21、询目标进行整合。6最终制定的咨询目标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7咨询目标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九、心理咨询师怎样就咨询目标的有效特征与求助者商定咨询目标?(三级技能P7275)咨询目标由心理咨询师与求助者共同商定1. 具体或量化的2. 可行的3. 积极的4双方接受的5属于心理学范畴6可以评估的7. 多层次统一的。咨询目标可以进行修改,但需双方重新商定。十、有效咨询目标的基本要素包括哪些内容?(三级技能P7275)1.具体的 2.可行的 3.可以评估的 4.积极的 5.双方接受的 6.属于心理学范畴 7.多层次统一的 十一、针对该求助者的咨询,应怎样划分咨询阶段,并说出其主要内容。(

22、三级技能P8182)1、诊断阶段:(1)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2)进行心理诊断(3)确定咨询目标,制定实施方案2、咨询阶段:帮助求助者改变其不适应的认知,情绪或行为3、巩固阶段:(1)布置家庭作业(2)商定下次咨询的主题和时间等(3)做好咨询的回顾总结(4)巩固咨询成果(5)做好追踪研究十二、怎样和该求助者商定咨询方案?(三级技能P8283)1首先向该求助者介绍咨询方案的内容及制定的原则。2按照咨询目标、原理与方法、评估、双方的责权利、时间与次数的安排、费用的估计及其他等项内容逐一商定。3咨询方案是双方商定的,不能由咨询师或求助者单方制定。4最终制定的咨询方案以文字或口头形式固定下来。5咨询方案

23、制定后,经双方认可,可以进行修改。十三、咨询时与求助者商定的咨询方案主要包括什么内容?(三级技能P8283) 包括以下内容:1、咨询目标2、双方各自的特定责任、权利与义务3、咨询的次数与时间安排4、咨询的具体心理学方法或技术的原理和过程5、咨询的效果及评价手段6、咨询的相关费用7、其他问题及有关说明十四、请说出面质技术的定义和求助者的常见矛盾。(三级技能P107108) 1、面质技术又称质疑、对质、对峙、对抗、正视现实等,是指咨询师指出求助者身上存在的矛盾,促进求助者的探索,最终实现统一。2、常见矛盾有:(1)理想与现实不一致(2)言行不一致(3)前后言语不一致(4)求助者、咨询师的意见不一致

24、十五、请说出面质技术的注意事项。(三级技能P109)1、以事实依据为前提。2、避免个人发泄。3、避免无情攻击。4、要以良好咨询关系为基础。5、可用尝试性面质。十六、在本案例中,应用面质技术的目的是什么? (三级技能P108)1协助求助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信念、行为及所处境况的深入了解。2激励求助者放下自己有意无意的防卫心理、掩饰心理来面对自己、面对现实,并由此产生富有建设性的活动。3促进求助者实现言语和行动的统一、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4使求助者明确自己所具有二又被自己掩盖的能力、优势,即自己的资源,并加以利用。5通过咨询师的面质给求助者树立学习、模仿面质的榜样,以便将来自己有能力去对他人

25、或者自己作面质。十七、请写出阳性强化法的工作程序。 (三级技能P125126)1、明确目标行为2、监控目标行为3、设计干预方案,明确阳性强化物4、实施强化5、追踪评估二十二、简述阻抗的表现形式。(三级技能P161163)1、阻抗是求助者在心理咨询过程中对自我暴露与自我变化的抵抗,其意义在于增强自我防御。2、表现形式:(1)讲话程度上的阻抗,包括沉默、赘言等。(2)讲话内容上的阻抗,包括交谈、情绪发泄、谈论小事、假题问题。(3)讲话方式上的阻抗,包括健忘、顺从、控制话题、最终暴露等。(4)咨询关系上的阻抗。二十三、阻抗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三级技能P163164)1阻抗来自于成长的痛苦,旧行为的

26、结束和新行为的开始都将使该求助者产生痛苦,进而产生防御与抵抗,形成阻抗。2阻抗来自于功能性的行为失调,阻抗的产生源于失调的行为弥补了某些心理需求的空白,该求助者从中获益,也来自于该求助者企图以失调的行为掩盖更深层次的心理矛盾与冲突。3阻抗来自于对抗咨询或咨询师的心理动机,其一,该求助者只具有想得到咨询师的某种赞同意见的动机。其二,该求助者具有想证实自己与众不同或咨询师对自己无能为力的动机。其三,该求助者并不具有发自内心的求治动机。二十四、对本案例进行效果评估,心理咨询师应该选择哪些维度或指标?(三级技能P171172)咨询结果的评估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进行:1、求助者对咨询效果的自我评价(自评)

27、。2、求助者社会功能恢复的情况。3、求助者周围人士特别是家人、朋友和同事对求助者的评定(他评)。4、求助者咨询前后心理测量结果的比较。5、咨询师的观察与评定。6、求助者某些症状的改善程度。二十五、结合本案例,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和方法如何把握? (三级技能P172)1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时间:(1)在开始1次或几次咨询后进行评估;(2)在咨询结束前评估;(3)在咨询后追踪复查时评估。2对咨询效果评估的方法:(1)对照咨询前后心理测验的结果进行评估;(2)根据该求助者自我报告进行评估;(3)根据该求助者家人、朋友、同事的报告进行评估;(4)根据该求助者社会生活适应状况的改变程度进行评估;(5)根据咨

28、询师对该求助者各方面的观察进行评估。二十六、本案例中,心理咨询师使用多种方法,其有效性的共同因素是什么?(三级技能P175)1、咨询师与求助者之间建立的和谐、信任的咨询关系,这是最基本的共同点。2、求助者的强烈求治动机、积极态度,自己探索改变的信心和自觉性。3、有一套双方都相信的理论和方法。4、咨询师本身的特征。5、促进求助者的认知改变、情绪调节、行为改善。二十七、心理咨询的效果通过何种机制起作用?(三级技能P175)1、宣泄疏导求助者的情绪而缓解压力。2、鼓励求助者倾诉内心痛苦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3、探寻求助者的潜意识并使求助者领悟。4、协助求助者改进认知结构,学会合理思维。5、通过学习与训

29、练建立积极、合理、有效的行为模式。6、帮助求助者排除心理障碍,促进自然复愈与成长。二十八、咨询对象一般应具有的特征有哪些? (三级技能P177)1、动机正确2、人格正常3、信任度高4、行动自觉5、匹配性好6、智力正常7、年龄适宜8、内容合适二十九、如果心理咨询师缺乏帮助这类求助者的经验,在转介时需注意什么?(三级技能181)1、 应当事先征求求助者的意见并说明理由。2、 咨询师应该向求助者介绍新咨询师的基本情况,尤其是其专业特长3、 在转介时可向新到额咨询师详细的介绍求助者的情况,提供自己的分析和看法,但不宜泄漏求助者出于对自己的信任而提供的隐私,否则就是对求助者不尊重。4、 如有必要,原咨询师可以与新咨询师交流。案例相关问题(三级部分)三十、对该求助者可选用什么心理测验并说明理由?(三级技能P14)1对该求助者可选用MMPI测验,用来了解其病理人格特征,也可以作为鉴别精神病的依据。2对该求助者可选用EPQ测验,用来了解其人格特征。3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CL-90测验,用来了解其在躯体方面的自我评价以及程度。4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AS测验,用来了解其焦虑情绪及程度。5对该求助者可选用SDS测验,用来了解其抑郁情绪及程度。三十一、还应收集该求助者哪些方面的资料?(三级技能P15-17)1该求助者的出生情况及婚恋情况。2该求助者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