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4 ,大小:29.18KB ,
资源ID:2415599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15599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抓分精练 散文阅读四.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抓分精练 散文阅读四.docx

1、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抓分精练 散文阅读四2014年高考二轮专题复习抓分精练:散文阅读(四)一、 一、阅读下列文本,完成文后问题。 旧信重读黄静芬被精心保留下来锁在抽屉中的一叠信件,似一块拒绝融化的冰,当你涉过时间的千山万水,于一个偶然,目光重新投回起点,你惊奇地发现,你所经历的一切仍伫立在奔腾不息的河川上,像一角冰山,通透、晶莹,不曾因为年深月久和日晒雨淋而消融。于是,你停下急匆匆旅行的脚步,择一处临水的草地坐下,重读一封一封旧日友人为你写下的文字,字里行间,细密阳光闪烁。什么样的一个友人交付给你的这份情谊?什么样的情怀下产生了这些文字?什么样的一盏灯照过你,或甜或苦或激动或平静地读着它们?你又怎

2、样斟字酌句写了回信?过去已经消失,说过的话语随风而逝,青春的风铃不再摇响,只有信件记录了当时。当时,是多么热衷于在信纸上文采飞扬语句优美地与友人对话呀:比赛着写信,看谁写得厚谁写得薄;探讨着问题,你来我往唇枪舌剑;倾诉着秘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还有,初恋时心慌意乱的情愫,热恋时激情满怀的幸福,失恋时天昏地暗的欲哭无泪经过种种,皆如幻梦成空,直面的一切,许多冲动已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电话普及,拨几个烂熟于心的号码,千里之外友人的声音招之即来;或者上网,键盘一敲,电子邮件发出,回应之讯立马现于眼前,且字字工整句句珠玑。然而,那些字体清晰或狂舞、象征友人个性的来信呢?那些等待青鸟衔鸿飞来的盼望日子呢

3、?那些读信如读一本书的亦喜亦悲的情感起伏呢?人之老,不是从肢体开始老起,而是从心开始老去。心老的标志就是,前瞻的时候少了,回头的时候多了。一步三回头,身后可看可触可抚的有什么?范仲淹说,“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其实,何止南来北往的大雁,一介凡人的人生本来就是去留无意的风。因此,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席地而坐,重新展读纸笺已经微微发脆的旧信,会有一种美好的情感在心中暗暗滋生。旧信能够一个一个细节提示你,你所经历的,刻骨铭心永生不忘的也好,微小如蚁稍纵即逝的也罢,所有清晰如昨。逝去的岁月不是空心的,逝去的岁月丰满得像一枝秋天的麦穗,你像一个守望金黄田野的农人,当你重读旧信的时候。1

4、5.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A.本文第段在全文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上文精心保留下来的“一叠信件”,又引出下文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及人生感悟的抒发。B.在文章第段中,作者运用排比修辞,列举了旧信中承载的美好回忆,或激情澎湃,或恬静似水,满载了青春的酸甜苦辣,让人感慨。C.本文主要通过记叙重读旧信,表达了对过去与友人书信来往的日子的留恋,对如今与友人交流手段改变的无奈,对有信来往的日子不复存在的惋惜。D.作者认为人生匆匆老去的旅程根本不以人的意志而改变,因此,我们重读旧信能让我们找寻人生的记忆,体味人生存在的价值。E.作者批判了现代社会由科技手段发达而导致人类情感缺失的

5、现状,表达出作者对人类社会各式各样社会顽疾的深切忧虑。16作者为什么把保留下来的信件比作“一块拒绝融化的冰”?(4分)17第段中画线的句子在语言表达上有哪些特色?请分析其艺术效果。(6分)18本文以小见大,作者从重读旧信这样一件生活小事联想到人生,进而表明“在急促的生命途中择机而歇”的观点。你如何看待作者观点?生活中有许多不显眼的事物已经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它们又能使你联想到什么呢?请撷取其一,说说你的看法。(60字左右)(6分)参考答案:15.C、E(C项,本文主要的表达方式是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而不是记叙;E项,作者批判的不是科技手段,也不可能对“各式各样”的社会顽疾产生忧虑。)

6、16“冰”透明晶莹,在这里比喻信件记录的情谊是纯洁而珍贵的;(2分)“拒绝融化”即拒绝消失,保持留住。因为信件记录下的过去不会被时间湮没,是永恒的。(2分)17(1)善用比喻,将无形的岁月写得真实可感(生动形象),表明重读旧信时,“逝去的岁月”不会沦为虚无,因为信件的记录,它会充实地存在着。(2)运用第二人称抒情,通过人称的变化,更真实亲切,将“你”比作农人,表现了重读旧信时收获往日美好情感的欣慰与喜悦。(3)运用倒装句式,强调重读旧信的好处存在感和收获往日美好的喜悦。(每点2分;语言特点、效果各1分)18(选物恰当,得1分,能表达看法且有一定的哲理性得3分,语言有文采得2分,字数明显不足相应

7、扣分)二、阅读下列文本,完成文后问题。记忆的版图林清玄一位长辈到大陆探亲回来,说到他在家乡遇到兄弟,相对地坐了半天还不敢相认,因为已经一丝一毫都认不出来了。在他的记忆里,哥哥弟弟都还是剃着光头,蹲在庭前玩泥巴的样子,这是他离开家乡时的影像,经过四十年还清晰一如昨日。经过时间空间的阻隔,记忆如新,反而真实的人物是那样陌生,找不到与记忆的一丝重叠之处。更使他惊诧的是,他住过的三合院完全不见了,家前的路不见了,甚至家后面的山铲平了,家前的海也已退到了远方。他说:“我哥哥指着我们站立的地方,说那是我们从前的家,我环顾四周竟流下泪来,如果不是有亲人告诉我,只有我自己站在那里的话,完全认不出来那是我从童年

8、到少年,住过十七年的地方。”这使他迷茫了,从前的记忆是真实的,眼前的现实也是真实的,但在时间空间中流过时,两者却都模糊,成为两个丝毫不相连的梦境。在此地时,回观彼处是梦,在彼地时,思及此处也是梦了。到最后,反而是记忆中的版图最真实,虽然记忆中的情景已然彻底消失了。这位长辈回来后怅惘了很久,认为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注】的缘故,才让他难以跳接起记忆中沦落的事物,其实不然,有时不必走太远,不必经过太久的时光,我们也可以感受到这种怅惘。我有一个朋友,他每次坐在台北松江路六福客栈的咖啡厅时,总会指着咖啡厅的地板,说:“你们相不相信,这一场块是我小时候卧室的所在,我就睡在这个地方,打开窗户就

9、是稻田,白天可以听到蝉声,夜里可以听到青蛙唱歌,这想起来就像是梦一样了。”那梦还不太远,但时空转换,梦却碎得很快。记忆的版图在我们的心中是真实的,它就如同照相机拍下的静照,这里有我走过的一条路,爬过的一座山;那里有我游过泳、捞过虾的河流;还有我年幼天真值得缅怀的身影。这版图一经确定,有如照相纸在定影液中定影,再也无法改变,于是,当我们越过时空,发现版图改变了,心里就仿佛受到伤害,甚至对时间空间都感到遗憾与酸楚了。两相对照之下,我们往往否定了现在的真实,因为记忆的版图经过洗涤、美化,像雨雾中的玫瑰,美丽无方,丑陋的现实世界如何可以比拟呢?其实,在记忆中的事物原来可能不是那么美好的,当时比现在流离

10、、颠沛、贫困,甚至面临了逃难的骨肉离散的苦厄,但由于距离,觉得也可以承受了。现在的真实也不一定丑陋,只是改变了,而我们竟无法承担这种改变。1112我们在生命中所经验的一切,无非都是一些形式的展现。记忆的版图,乃是从前的现实;现在的生活,终将成为未来记忆的版图。在这一过程中,我们真实的自我始终没有改变。【注】“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语出李煜词,在文中意为离乡时间久,距离远。17结合语境,解释第段中加点词“梦”的含义。(2分)那梦还不太远,但时空转换,梦却碎得很快。18第段中:“我环顾四周竟流下泪来”,结合上下文看,“我”流泪的原因有哪些?(6分)19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很有表现力,请加以赏

11、析。(4分)两相对照之下,我们往往否定了现在的真实,因为记忆的版图经过洗涤、美化,像雨雾中的玫瑰,丑陋的现实世界如何可以比拟呢?20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作者为什么以“记忆的版图”为题?(4分)21联系材料,比较两位作家所表达的人生感悟有什么不同。(6分)【链接材料】就让路途当中出现阻塞吧,让它出现好了!有障碍,才有生活;要是没有的话,水便会毫无生气地流入大洋了,就像不明不白的生命离开毫无生气的机体一样。(节选自普里什文林中小溪)参考答案:17示例:朋友记忆中的美好生活的情形(或:朋友童年生活的美好记忆)。(2分)18示例:为记忆中家乡清晰、真实的印象消失而留恋;为现实中家乡的巨变而感到惊诧;为记

12、忆中的家乡与现实中的家乡毫不相干而伤感;为找不到记忆中的家乡而感到迷茫。(答到三点即可,6分)19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经过洗涤、美化的记忆比作雨雾中的玫瑰,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记忆中的版图的美丽(1分),表现人们对记忆的版图的留恋及对现实世界的否定(2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20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结构精巧;提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容易引起记者的共鸣,联想到“版图”是记忆中的,或许现实与现实不同,抒写人们今不如昔的遗憾之情;引发作者客观看待生活变化,并从中发现自我的人生感悟。(答到2点即可,4分)21示例一:林文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变化;

13、普文告诉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林文要我们在生活的变化中看到真实的自我;普文要我们勇敢地对待生活中的困难,迎难而上。(意思对即可)示例二:林文:现实与记忆或许差别很大,我们应该客观对待这些变化,并从中看到自己,看到自己的成长。普文:生活中有障碍,生命才会有生气。(意思对即可)(6分)三、阅读下列文本,完成文后问题。 季羡林的缺憾人生先生的学海浮槎,记录了他中学生活的一个细节,读后,令我眼前一亮。“在学习方面,我现在开始买英文书读。买英文书,只有一个地方,就是日本东京的丸善书店。每次接到丸善书店的回信,我就像过年一般地欢喜。我立即约上一个比较要好的同学,午饭后,立刻出发,沿着胶济铁路,

14、步行走向颇远的商埠,到邮政总局去取书,当然不会忘记带上两三元大洋。走在铁路上的时候如果适逢有火车开过,我们就把一枚铜元放在铁轨上,火车一过,拿来一看,已经轧成了扁的,这个铜元当然就作废了,这完全是损人而不利人的恶作剧。要知道,当时我们才十五六岁,正是顽皮的时候,不足深责的。”少年的天真、活泼、顽皮,在这里表现得充分无遗,假若季羡林能以这种心态度过他的青春岁月,呈现在我们今天面前的,将会是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形象。可惜,那只是短暂的返璞归真。须知,这是在济南城,不是在老家官庄,这是寄身于叔父的家,不是依偎在自己父母的膝下,环境变了,季羡林的个性也随之发生改变。怎么变?朝哪一方向变?季羡林晚年总结,

15、他说:从我小时候的作风看,我本是一个外向的人,然而,后来怎么就转成了内向呢?这个问题,过去从未细想,现在回顾在济南那段生活,忽然有所感触,也就顺便给它一个解答。我认为,“三字经”中有两句话:“性相近,习相远”,可以作为参考,古人说得对,“习”是能改造“性”的。我六岁离开父母,童心的发展在无形中受到了阻碍。试想,我能躺在一个父母之外的人的怀抱中,撒娇打滚吗?不,不能,这是难以想像的。叔父当然对我好,但他“望子成龙”,要求十分严格。课余除了抓学习,还是抓学习,偶尔有一点示爱,比如给我从乡下带回几只小兔,也让人感到距离,那种只能身感,不能言传的距离。说到婶母,我不能说她虐待我,那样说不真实;但在日常

16、生活中,小小的歧视,在她可能是不经意,在我却是看在眼里,记在心头。叔父有个女儿,我叫作秋妹的,她和我的待遇明显不一样。比如说,做衣服,有时就给她做,不给我做。偏心自己的亲生女儿,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实事求是地说,拿一个母亲的标准去要求一个叔婶,本来就是不现实的。话又说回来,要一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大人的开通,这是不可能的。一件两件,我也许不放在心上,三件四件五件,经得多了,难免潜移默化,影响到自己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季羡林的终生遗憾,是在母亲去世之前,整整八年,他没有回家看望一次。八年啊,八年!这期间,他读完初中,上高中,停学一年,再读,娶妻,生女,高中毕业,上大学,寒暑假回济南如此漫长的过

17、程,如此曲折精彩的变化,竟然没有抽出一些日子,回家看看。季羡林事后捶胸顿足,懊悔不迭,可以说,他一辈子浸泡在悔恨里。终生遗憾,应该还有婚姻。且慢,季羡林在寸草心中,不是对妻子评价很高吗?请看他文章开头的叙述:“我因为是季家的独根独苗,身上负有传宗接代的重大任务,所以十八岁就结了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自不在话下。德华长我四岁。对我们家来说,她真正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一辈子勤勤恳恳,有时候还要含辛茹苦。上有公婆,下有稚子,丈夫十几年不在家;公公又极难侍候,家里又穷,经济朝不保夕。在这些年,她究竟受了多少苦,她只是偶尔对我流露一点,我实在说不清楚。”注意,这里说的是妻子的为人,那是一位典型的贤

18、妻良母,也正因为这一点,季羡林对她十分敬重。敬重是一回事,疏离隔膜又是一回事。不信,再请看下列事实:季羡林1929年结婚,次年离家上清华,1934年毕业,回济南教书,1935年赴德,一去就是11个春秋。1946年回国,进北大,按说,他应该把家属接来同住的,那时一没有户口障碍,二没有经济之虞,但是他没有!直到1962年,德华才迁来北京。算算看,从结婚到再度聚首,夫妻分居竟长达31年!人生有憾,至少是不完满。朱光潜先生说:“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季先生是大明白人,对一切早已参透,所以他有一篇随笔,题目就叫“不完满才是人生”。10.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

19、与概括,正确的两项是(4分)A文章第二段写季羡林少年时期在到邮局取书时把铜钱放铁轨上让火车轧,目的是为了说明他是一个“损人而不利人”的捣蛋鬼。B作者评价季羡林先生如果一直保持天真、活泼、顽皮的性格,就会成为另外一种“形象”,不能成就今天人生辉煌。C童年时期的季羡林生活在济南城叔父家中,不是依偎在父母的身边,环境的改变,使季羡林的个性也随着发生了改变。D婶母对自己亲生女儿的偏心对季羡林的价值取向以至性情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季老对此耿耿于怀。E季羡林与妻子一生分多聚少,晚年回忆中季羡林对贤妻良母的妻子怀有深深的敬重和愧疚之情。11.季羡林的人生遗憾有哪些?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4分)答:_1

20、2.简要分析文章第三段在全文结构上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_13.朱光潜先生的话“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和季老说的“不完满才是人生”,你是如何理解的?请联系实际作简要探究。(6分)答:_参考答案:10.CE(A项错,“说明了他是一个损人而不利人的捣蛋鬼”,是为了表现他的天真、活泼、顽皮的少年生活。B项无中生有,“不能成就今天人生辉煌”在文中没有依据。D“耿耿于怀”错误,因为季老说这是“人之常情,不足为怪”。)(该题答对一项得两分,如果选A项酌情给1分。)11.人生遗憾:童年没有在父母膝下欢娱,寄居在叔父家中,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整整八年没有回家

21、看望母亲,母亲去世,懊悔不迭。夫妻聚少离多,对不起自己的妻子。(三个要点,能说出两点得满分4分)12.作用:文章第三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季老少年时代天真、活泼、顽皮个性,下启季老一生中三件遗憾之事。13.人生总有缺陷、不完美,因此才能敦促人去追求。朱光潜先生的“缺陷”说和季羡林先生说的“不完满”,都说明了人生是有缺陷的。既然有缺陷就需要去努力填充生活的“缺陷”,就需要去奋斗,这样人们在生活中就有希望、有想象的余地。我们所处的世界是最完美的,就因为它是最不完美的。假如世界是完美的,人类所过的生活往好的一方面说,是神仙的生活;往坏的一方面说,就是猪的生活,呆板单调至极,因为倘若件件事都尽美尽

22、善了,自然没有希望发生,更没有努力奋斗的必要。人生最可乐的就是奋斗成功而得的快慰。世界如果完美,我们如何能尝创造成功的快慰?这个世界之所以美满,就在有缺陷,就在有希望的机会,有想像的田地。换句话说,世界有缺陷,可能性才大。(意思相近即可,不要求与答案完全一致)四、阅读下列文本,完成文后问题。 乡村的瓦冯杰乡村的瓦大都呈蓝色,那种蓝不是天蓝也不是海蓝,是近似土蓝;我们乡下有个词说得准确“瓦蓝”。这个词属于瓦的专利。在我的印象里,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瓦更像是乡村房子披在身上的一面带羽的蓑衣,在苍茫乡村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的雨的清气里漂浮。若在雨日来临时刻,瓦会更显出自己独到的神韵与魅力

23、。雨来了,那一颗颗大雨珠子,落在片片房屋的羽毛上,胆子大的会跳起,多情的会悄悄滋润到瓦缝;最后才开始从这面蓑衣上滑落,从屋脊上,再过渡到屋檐。浩浩荡荡穿越雨瓦的通道,下去,回归大地,从而完成一方方瓦存在的全部意义。瓦有对称之美,任何人看到乡村的瓦,都会想到一个成语,叫“鳞次栉比”,如观黄河的鱼鳞与母亲的梳篦。瓦在骨子里是集体主义者,它们总是紧紧地扣着,肩并肩,再冻再冷也不松手。在冬天它们能感到彼此的体温,像肌肤相亲的爱人,贴得密不透风,正团结在月亮缓缓上升的乡村里。当瓦还没有走上屋顶时,生命里的“籍贯”一栏早就填上了,是两个粗拙的字,叫“乡村”。像一个孩子或者老人用颤巍巍的笔所写。是的,瓦更是

24、一种对乡村的坚守。在瓦的记忆里,所有的飞鸟都是浪子与过客,都是浮云与苍狗。籍贯属于乡村的瓦有一天走进城市,它晕头转向,无所事事,毫无用途。城市里的幻影夜色与镭射霓虹拒绝它。有一片瓦迷路了,它被开往城市里的一辆大卡车用来垫上面的器物,最后被拉向城市,当它完成自己的使命时又被远远地抛弃在公路边。城市人就爱过河拆桥,瓦看看身上“籍贯”一栏,早已被风的手擦模糊了。瓦上的风景只有一种,那就是“瓦松”,我们那里叫“蓝瓦精”。这称呼多气派啊!那些一棵棵站在瓦上的小小生灵,因为听风观雨的缘故,已经一位位聪明成精了。且慢,它们还是“乡间郎中”呢。乡村药谱如是说:瓦松,又名天蓬草、瓦莲草、向天草,清热解毒。我小时

25、候得过恶性疟疾,久不见愈,姥姥就从旧屋顶上采到几棵瓦松,炖汁连服,止住了。小时候我常在梦里想到,那些瓦松站在我外祖母的屋脊上,跷着脚丫,在我不知不觉的夜半时刻,正一颗颗摘星呢。那一柄北斗七星的长勺低低地垂落下来,一如在汲瓦松上一颗颗透清的露珠。终于,一不小心,有两颗最大的掉下来,缓缓地,落在我的眼角。当我的灵魂有一天回归大地,就请瓦在上面扣上小小的一方,有你瓦的余温,还有你瓦的纹络。这一方故乡的小房子,泥与水组合的小房子,草气上飘摇的小房子,你罩着我。像谁夜半耳语:“睡吧,孩子。这叫归乡。”12.请用两个词概括第段中瓦的特点。(3分)13.文中说,“瓦是童年的底片,能冲洗出乡村旧事”,请简要分

26、析这句话的含义。(3分)14.文章第段说,“有一片瓦迷路了”,请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迷路”的理解。(4分)15.文章为什么要写外祖母采“瓦松”给我治病的事?(4分)16.本文语言典雅优美且富有情感,请结合文章最后两段内容作赏析。(不少于80字)(6分)参考答案:12.对称团结(写出1点得1分,写出2点得3分)13.瓦真实记录了我的童年生活,能勾起我对童年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14.瓦是属于乡村的,它离开了乡村,就不能找到自己的用途和归属,成了被丢弃的对象。让我们联想到,一个人背弃了乡村,结果又被城市拒绝和抛弃。作者似在暗示我们,现代人在追求现代生活时不要丢掉过去的传统的美好事物。(或者,表现了现

27、代人追求新生活时的困惑)15.(1)瓦松是瓦上唯一的风景,写瓦松是为了写瓦,丰富了有关瓦的内容。(2)外祖母采瓦松给我治病的事是我童年乡村生活的一部分,对应了上文的“瓦能冲洗出乡村旧事”一句,表达了我对童年乡村生活的怀念。16.参考示例:(1)如“小小的一方”,“小小”用了叠词,声韵优美,“一方”用语典雅,既是量词,又形象地表现了瓦片古朴方正的形态。(2)第二人称的运用,“你瓦的余温”“你瓦的纹络”,给人亲切温暖的感觉。(3)比喻手法的运用,把瓦比作小房子,“泥与水组合”,“草气上飘摇”,充满了乡村气息。(4)“睡吧,孩子。这叫归乡。”运用短句,写出了夜半耳语的切切,给人以回家的温情。(有要点

28、,有分析,每一方面可得3分。其他言之有理的,也可得分。)五、阅读下列文本,完成文后问题。 怀念一种声音聂鑫荣画家的梦似乎与一种声音有关。这种声音叫作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粗粗细细,高高低低,疏疏密密。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那样的雨气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关于雨的诗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上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在无数次的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

29、,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上的雨点,因晾晒衣服的脚步磨亮了楼梯地板,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听见潺潺的流水声了,那声音来自高高低低的屋檐边的木笕。木笕节节相连,一直把水导到天井边;溜筒(打通的大楠竹)竖着与木笕相接,水便畅快地流入地下的阴沟。老屋的下水道纵横交错,水声急促犹如金鼓轰鸣。古城有句俗语:“下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

30、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雨声中,他长大了,考上美术学院了;雨声中,他成家了,做了父亲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中最奇诡的底色。突然有一天,这一大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旧城改造成了最时尚的口号。他怅然携家人搬进了世纪花园。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那个地方建起了一条商业街,广告牌和霓虹灯,点缀着白天和黑夜。只有季节不会改变,下雨的日子依旧存在。但他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妻子上班去了,儿子念书去了。从画室走到露台的檐下,从露台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