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机场轻轨测量方案1728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TJ01合同段)测 量 方 案编制: 审核: 审批: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项目经理部二0一七 年 一 月 九 日目录第一章 工程概况 41.1 工程概况 41.2编制依据 5第二章 准备工作 62.1测量技术准备 62.2 施测原则 62.3 准备工作 62.4 任务要求 72.5 施工测量的组织 72.6人员组织及仪器配备 8第三章 控制测量 93.1 平面控制网测量 93.1.1导线控制点布设 93.1.2导线网观测 93.1.3平差计算 123.2高程控制网测量 123.2.1水准点的选点布设 123.2.2高程控制点加密方案
2、 133.2.3高程控制网的观测 133.2.4内业数据处理 143.3控制网加密测量 14第四章 施工测量 164.1基坑测量 164.2主体结构施工测量 174.3路基段施工测量 174.4填方路段 18第五章 竣工测量 19第六章 测量误差及精度控制 206.1图纸误差复核 206.2 保证控制网布设精度的控制 206.3 控制点精度措施 206.4 测量精度控制措施 206.5技术保证措施 21第七章 测量工作注意事项 22第八章 施工测量保证措施 231. 测量管理及资料编制 232. 施测安全及仪器管理 233. 测量成果管理 244. 测量控制点的保护 245. 施工测量质量保证
3、措施 25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工程概况北京轨道交通新机场线一期工程TJ01合同段,途经礼贤镇的祁各庄、紫各庄两个行政村,计划开竣工日期:2017年2月1日2018年3月31日,总工期:14个月,共分为三个施工工区。分别为:(1)总长1260.917m的(K8+042.753 K9+303.67)路基第一工区,包含:路基、U型槽、闭合框架结构。(2)总长1285.753m的(K6+757K8+042.753)明挖第二工区,包含:闭合框架、U型槽结构。(3)总长1849m的(CK0+000 CK1+850)出入场线第三工区,包含:路基、U型槽、闭合框架结构。详见下图所示:1.2编制依据1、城市
4、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3、北京市工程测量技术规程DB11/T 339-20064、交桩资料5、图纸 6、国家现行其他测量规范、强制性标准第二章 准备工作2.1测量技术准备首先对业主提供施工区域控制点位置的基本资料(平面控制点的坐标、水准控制点的高程)复测,并与邻近标段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网点进行贯通联测,做好工程测量的相互衔接,将复测成果书面上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接收点位时,应同时检查测量标志的稳定情况及铭文的清晰程度,移交后的点位须在施工过程中妥善加以保护,防止任何损坏和位移,如果损坏及时报告监理和业主并加以恢复。平面及高程控制点的复
5、核加密需满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中精密导线测量要求。2.2 施测原则1.严格执行测量规范;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先确定平面及高程控制网,在控制网复核无误后,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工程各部位的定位放线。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验的工作制度。4.测量方法要简捷,仪器使用要熟练,在满足工程需要的前提下,力争做到省工省时省费用。5.明确为工程服务,按图施工,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2.3 准备工作(1)了解设计意图,掌握工程总体布局
6、、工程特点、施工部署、进度情况、周围环境、现场地形、定位依据、定位条件。(2)做好内业计算工作,并经过专人复核,重要部位还要经过总工检核,以保证内业数据准确无误。(3)进行测量仪器的检定,检校,保证测量仪器在检定有效期内使用;准备测量资料和表格。(4)建立定位依据的坐标控制点与场地平面控制网和标高控制网及平面设计图之间的对应关系,进行核算。(5)测设场地平面控制网点和标高控制网点在外围稳固地点上,做好控制桩并做出明显标记,妥善保护。2.4 任务要求本工程的施工测量任务有平面控制测量、高程控制测量、各分项施工过程中的验收测量、各分项施工过程中的监测、竣工测量以及提供各分项工程的测量资料和竣工测量
7、资料。2.5 施工测量的组织项目部内部建立施工队、项目部二级复核制度,施工队完成测量工作并对其测量成果自检合格后,报项目部验收,项目部验收合格后再报监理。2.6人员组织及仪器配备测量控制是贯穿工程施工全过程的十分关键的工作。为此,项目部成立专门测量放样小组,由具有理论和实际施工经验的有测量员证的工程师负责,控制测量根据工程各部位特点由专职测量队员实施,并及时做好有关施测纪录。测量工作是一项集体性的行为,观测、记录、持尺人员要相互协作,紧密配合,确保测量精度。人员配备:测量主管:1人测量员:5人测量配备:名称型号规格数量精度备注全站仪莱卡TCR1201+R400111mm+1.5ppm合格有效水
8、准仪苏一光DSZ222mm 合格有效钢卷尺50m2合格有效钢卷尺5m2最小刻度1mm合格有效水准尺5m塔尺4刻度误差0.2mm合格有效精密水准仪DINI0310.3mm/km铟钢尺3m20.1mm对讲机4km6工程车1计算器Fx-58002第三章 控制测量3.1 平面控制网测量 3.1.1导线控制点布设 一布设原则根据业主提供的控制点,在施工场地范围内加密布置施工测量导线控制点。测量点位布置要求如下:1. 精密导线网应沿线路方向布设,并应布设成附合导线、闭合导线或结点导线网的形式。2. 附合导线的边数宜少于12个,相邻边的短边不宜小于长边的1/2,个别短边的边长不应小于100m;3. 导线点的
9、位置应选在施工变形影响范围以外稳定的地方,并应避开地下构筑物、地下管线等;4. 在线路交叉及前、后期工程衔接的地方应布设适量的共用导线点;5. 应充分利用现有城市控制点标石。二、现场加密方案根据交给的控制点,结合场地平面布置图及施工组织设计,拟在基坑内底板及垫层上加密控制点。三、控制点埋设控制点标志采用购买的专业测量标志栓,外加褡扣式测量标志保护筒用以保护测量控制点。控制点埋深大于1.5m,采用混凝土浇筑。3.1.2导线网观测 加密导线观测采用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08中精密导线网测量要求执行。相关指标如下:1. 精密导线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中的规定。表1精密导线
10、网测量主要技术要求平均边长(m)闭合环或附合导线总长度(km)每边测距中误差(mm)测距中相对误差测角中误差( )水平角测回数边长测回数方位角闭合差全长相对闭合差相邻点的相对位中误差(mm)级全仪级全站仪、级全站仪3503441600002.546往返测距各2测回5n1350008注: 1 n为导线的角度个数,一般不超过12; 2 附合导线路线超长时,宜布设结点导线网,结点间角度个数不超过8个; 3 全站仪的分级标准见下表。全站仪分级标准级别测角中误差()测距中误差(mm)级11+1*D级23+2*D级65+5*D注:D是测距边长,以千米为单位。2. 外业观测仪器采用徕卡TCR1201+R40
11、0(精度11mm+1.5ppm)全站仪及配套棱镜组进行观测。全站仪级别按一级全站仪相关指标执行,仪器在检定期内。3. 导线点上只有两个方向时,其水平角观测应符合以下要求:A、应采用左、右角观测,左、右角平均值之和与360的较差应小于4;B、前后视边长相差较大,观测需调焦时,宜采用同一方向正倒镜同时观测法,此时一个测回中不同方向可不考虑2C较差的限差;C、水平角观测一测回内2C较差9;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6。4. 在精密导线网结点或卫星定位控制点上观测水平角时应符合以下要求:A、在附合导线两端的卫星定位控制点上观测时,宜联测两个卫星定位控制点方向,夹角的平均观测值与卫星定位控制点坐标反算夹角之差
12、应小于6;B、方向数超过3个时宜采用方向观测法,方向数不多于3个时可不归零;C、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的技术要求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方向观测法水平角观测技术要求()全站仪等级半测回归零差一测回内2C较差同一方向值各测回较差级全站仪696级全站仪81395. 附合精密导线或精密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不应大于下式计算的值。 W=2mn式中m精密导线网测量主要技术中的测量中误差()即2.5; n附和导线或导线网的角度个数。6. 精密导线网测角中误差按下式计算: = MO=(1/N)*(f*f)/n式中 f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方位角闭合差;n附合导线或导线环的角度个数;N附合导线或闭合导线环的个数。7
13、. 精密导线网测距时应符合下表要求 距离测量限差技术要求全站仪等级一测回中读数间较差单程各测回间较差往返测或不同时段较差级342*(a+bd)级46注:A、(a+bd)为仪器标称精度,a为固定误差,b为比例误差,d为距离测量值(以千米计);B、一测回指照准目标一次读数4次。8. 测距时应读取温度和气压,测前、测后各读取一次,取平均值作为测站的气象数据。温度读至0.2C,气压读至50pa。9. 精密导线网边长应按下列要求进行改正: A、气象改正,根据仪器提供的公式进行改正;也可以将气象数据输入全站仪内自动改正。 B、仪器加、乘常数改正,应按下式计算: SS0+S0k+C 式中 S0改正前的距离;
14、 C仪器加常数; k仪器乘常数。C、高程归化改正精密导线控制网测距边归化到城市轨道交通测区平均高程面上测距边长度应按下式计算:D=D0*1+Hp-Hm/Ra式中,D0测距两端点平均高程面上的水平距离(m); Ra参考椭球体在测距边方向法截弧的曲率半径(m);Hp现有城市坐标系统投影面高程或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平均高程(m);Hm测距边两端点的平均高程(m)。D、投影改化精密导线网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投影长度,按下式计算:DZ=D1+Ym2/2/Rm+Y2/24/Rm2式中,Ym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平均值(m);Rm测距边中点的平均曲率半径(m);Y测距边两端点近似横坐标增量(m)3.1.3平差计算 精密导线网外业观测数据满足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