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 ,大小:20.43KB ,
资源ID:2412566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1256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外合作办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ocx)为本站会员(b****4)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外合作办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docx

1、中外合作办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中外合作办学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与传统教育相比,中外合作办学具备培养创新人才的优势。但实践过程中的问题阻碍了优势的发挥。围绕创新人才培养,分析了我国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和途径。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创新人才;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2-0003-0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重要动力。人类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不断地创造和创新。创新人才匮乏正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国际竞争力,深刻影

2、响着国家长远发展,这已经引起了全社会对我国教育的全面反思。西方发达国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积累的经验有目共睹。中外合作办学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由于其形式为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合作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核心目的在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因此,在学习借鉴发达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经验做法上应该具备优势。但是,中外合作办学现状中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却阻碍了这种优势的发挥。本文拟通过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就如何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引进借鉴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培养创新人才发表一点管窥之见。 一、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对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解简单化、狭隘化 中

3、外合作办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通过鼓励在国内急需、薄弱和空白的学科领域与外国高水平大学以及具有优势学科的大学开展合作办学,缩短我国教育与外国发达国家在诸多领域的差距,通过培养国家及地方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紧缺人才,进而促进国家社会发展和区域平衡协调发展。1但是,目前国内不少举办中外合作办学的高校却对“中外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理解简单化、狭隘化,认为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不过是在培养方案、课程设置中引进了多少门外方课程、采用了多少本外方教材、有多少外方教师承担了多少门课程多少学时的教学任务而已,而对引进借鉴国外先进的办学理念、育人理念、教学管理方法和质量评价体系等却没有给予足够的

4、重视。 2.仍然囿于中国传统的育人模式 中西方育人模式存在很大差异。中国的育人模式注重基础和知识的获取与传承,西方的育人模式注重创新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两者间具有互补性,若能够有机结合,则能够创造出更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育人模式,这也正是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但现实中的中外合作办学状况却不尽如人意,“两张皮”现象比比皆是:一方面外方课程多采取集中授课形式,在较短时间内由外籍教师突击授课,外语为教学语言,采用外方教材或课件;另一方面,在中方教师的课堂上,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仍占主导地位,内容以书本知识为主,缺少与学科前沿的结合和与边缘学科的交叉,理论与实践脱节,师生间缺乏互动,西方教育所倡

5、导的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主动性、创新思维、科学精神、团队合作的情景式、问题式、研讨式、实践式、项目式等教学活动形式并未得到学习借鉴。 3. 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实践型教学内容被严重挤压 创新源于实践。“知识为本”与“能力为本”是中西方教育理念的重大差异之一。许多中国留学生在留学之初都有这样的感受:与国外学生相比,多数中国学生理论课上游刃有余,但做起实验来却常常不知所措,缺乏基本的动手能力。“学科本位”的课程思想使我们的课程设置处处体现着“知识为本”,灌输式的理论讲解挤占实验课时,实践型的教学活动被不断弱化。这种状况在中外合作办学中也概莫能外。当然,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相当一部分中外合作办学

6、的学生也停留于不加选择和怀疑地接受知识,按“标准答案”背死书,应付考试,缺乏创新动力,忽视实践能力。由于思想认识、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外语水平所限,对外方教师上课有抵触,外方教师擅长的启发式、讨论式、研究式等教学活动也不得不大打折扣。 4.缺乏一支具有先进理念的教学与管理队伍 中外合作办学能否成功,学生创新能力能否得到培养还取决于有没有一支既具有先进教育理念、又具有较强执行力的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毋庸讳言,目前在从事中外合作办学的教学管理队伍中,除了少数人接受过西式教育外,大多数人生于斯长于斯,长期受着中国传统教育理念、模式的熏陶,很难跳出传统思维模式的条条框框。一是盲目地坚持所谓的“教育主权

7、”,因循守旧,固步自封;二是“旧瓶装新酒”,西方所谓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不过是讲在口头上、写在文章里,实行起来还是老一套;三是拿来主义,生搬硬套。显然,这样的教师队伍与管理队伍是远远不能适应中外合作办学要求的。 二、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促进创新人才培养 西方发达国家的教育资源整体比较先进,其尊重学生个体、鼓励学术自由、倡导个性发展的教育传统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更是独具特色,积累了丰富经验。美、英、澳大利亚等国的高校在现有的中外合作办学外方合作者中占据绝大多数。中外合作办学应发挥“近水楼台”的优势,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办学理念和办学模式以及他们的文化传统、价值观念、行为方

8、式等,进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 1.转变观念、以引进优质教育资源为核心 提高认识,牢固树立“中外合作办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办学指导思想。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要把引进优质资源放在中外合作办学的首位,二是要全面理解“优质教育资源”。“培养什么样的人”和“如何培养人”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的内容和特点。美国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特色可概括为坚持一个“中心”、三个“结合”:以学生为中心,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教学与研究相结合。2英国教育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特色则体现在注重训练学生的独立思考、开放性思维和批判性思辨能力,教学内容注重多学科知识交叉,强调教育的实践目的。有效

9、利用和借鉴国外优质教育资源与成功经验,通过融合中国传统教育的精髓而整合出富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将引进的国外大学课程中的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嫁接到我国现行的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和专业课程体系中,整合出富有中国特色并与国际先进教育理念、人才培养规格接轨的课程体系,促进创新人才培养。所有相关人员,包括教育主管部门、学校的行政管理人员、教师、学生乃至家长都应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目的有清醒认识,并积极配合参与其中,使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能够真正落实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2.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教学内容与方法 中国传统教育受儒家教育思想影响颇深,以“传道、授业、解惑”为教学的首要任务,这决定了“以教师为中

10、心”,学生是知识接受者的角色定位,严重阻碍了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独立性、创造性,与创新教育寻求思维的开发与能力的发展相违背。与此形成对照,西方教育在文艺复兴时期就产生了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注重人的自由、理性,重视现实世界。20世纪初以来,现代教学思想的首要特点就是强调学生地位,把学生视为教学的主体,而不仅仅是塑造的客体;尊重学生兴趣、爱好、需要和个性差异;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3起源于西方的认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都强调了学习者是认知的主体,唯有学生的兴趣和主动参与才能形成知识的内化,产生有意义的学习。因此,“以学生为中心”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问题式、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小组活动是教

11、学方法的有机组成部分。 中外合作办学要充分发挥班级规模较小、教学条件较好、引进原版教材,外方专业课教师承担教学任务的优势,从与外教的经常性近距离接触中感悟西方“教与学”的文化,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理念、内容方法。以上海电力学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外方教师授课为例,外教的课堂教学呈现以下特点:尊重认知规律,从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其主动性出发进行教学设计;内容理论联系实际,与时俱进,例证丰富、实用性强;教学方式灵活多样;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并用,有效发挥媒体技术在创设情境,帮助学生全方位、多角度感悟理解新知识方面的优势和作用等等。上述特点都值得我们研究、学习借鉴。要用好班级规模较小的优势,积极关注学生个性

12、差异和个体需求,因材施教,鼓励发掘潜能张扬个性;要把以“授业”为主的教学方式转变为以启发学生对知识主动追求为主的教学方式,根据学科和教学内容,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发散性思维、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精神落实在教学过程中。 3.走出去、请进来,培育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教学管理队伍 一支拥有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国际化视野的教学与管理队伍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保障。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要用足用好外方合作院校的条件和资源,培育队伍。 一是“走出去”。针对项目应成立由合作办学相关专业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人员组成的项目工作组,尽早组织安排工

13、作组成员到对方学校轮训、进修学习、参与课题研究,力争使他们在较短时间内对合作方相应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课程设置、教学大纲以及核心课程的教学内容、实践环节、考核评价体系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使他们有机会亲自体验感悟其办学理念,运作与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和异国文化。国外的经历会引发他们对“什么是优质教育资源?”“为什么要引进?”“如何引进?”等一系列问题的观察思考,育人理念、管理理念得到更新和升华。通过学习借鉴与融合,必将带来教学内容方式方法、学生管理与评价的变革,形成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育人环境。经过“走出去” 的洗礼,这样一批人将成为倡导并实践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中坚力量。 二是“请进来”。聘请合作方在

14、国内外有影响、有重大研究成果的专家学者担任中方学校的兼职教授、承担教学科研任务、指导带领科研团队,直至担任院系行政领导。对此,学校人事部门要按国际惯例创新师资队伍聘用机制,从突破制约人才流动的体制、机制入手,在完善合同制管理的基础上,尝试项目聘用、兼职管理等多样化的聘用形式,从人事制度上为外籍知名学者的“请进来”开绿灯。 三是通过“助教制”培育新人。外方每学期都会根据双方合作协议,就约定的引进课程委派专业课教师前来授课。选派好学上进的青年教师担当外方教师的助教,协助开展教学活动,已成为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普遍做法。实践表明,通过较长时间的跟班听课,探讨问题交流协作,中方助教对外方教师的敬业精神与

15、科学态度、教学理念与管理方法、个人知识结构、科研项目密切结合企业需求等等印象深刻,受益颇多。可以说,“助教制”也为教师开阔视野、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方法搭建了平台,有利于激发思考问题、形成改革传统教学的动力,并最终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养。 4.调整实验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实践创新能力 翻开外方课程的教学大纲,大部分课程都包含了实验室工作,且在总学时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学生在具备一定的学科基础知识后,许多时间都泡在实验室里。这在相当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中国学生动手能力、实践精神不如人,以至对其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都产生了不利影响。因此,要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资金相对充裕的优势

16、,在引进先进的实验仪器设备的同时,更应注重引进借鉴实验教学的理念和方法,对于那些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开放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教学项目要重点引进,消化吸收,尽快纳入实验教学大纲。在实验形式上,可采用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指导完成、学生分组完成等不同实验任务模式,使学生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设计制作调试、分析解决复杂多变的问题,达到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5.丰富课余活动,课内课外相结合培养创新能力 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搭建各种平台,使第二课堂成为第一课堂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延伸。主要活动形式包括:举办学术讲座、创新创业论坛;组织实践技能大赛、数学建模竞

17、赛、英语应用能力竞赛等竞赛活动;组织以探究问题、项目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加强与企业的联系合作,为感兴趣有想法的学生创造利用寒暑假赴企业实习实践的机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更要用好外方专家学者来校访问的机会,邀请他们举办学科前沿讲座,激发思考,拓展视野、培养学术兴趣。邀请前来授课的外教指导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共同研讨问题。与此同时,还可通过与外方协商,组织学生赴对方学校游学、参加夏令营,通过亲身体验国外大学的学习生活、异国他乡的社会文化,“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从独特的社会实践经历中获得感悟,收获成长。 参考文献: 1林金辉,等,中外合作办学与高水平大学建设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15-20. 2张晓鹏.美国大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6,(3). 3田本娜.外国教学思想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83. (责任编辑:刘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