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华南理工大学改版后自然辩证法考点总结1、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产生:1、新兴科学的哺育2、机械的广泛使用3、新哲学体系的提炼主要观点:1、物质观:认为一切物体都可以还原为最小的粒子原子,一切物体都是由原子在粒子间力的作用下,按力学规律形成的,因而也具有原子的基本性质。这种原子论的物质观是经典力学世界图景的理论基础。2、时空观:“绝对的、真正的和数学的时间自身在流逝着,而且由于其本性而在均匀地、与任何其他外界事物无关地流逝着,它又可以名之为延续性”。“绝对的空间,就其本性而言,是与外界任何事物无关而永远是相同的和不动的。” 3、运动观:认为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体具有匀速直线运动的固有性质,并以惯
2、性运动作为全部理论的出发点。4、因果观:认为可以把经典力学的因果关系推而广之,用力学模型和规律描述所有运动形式和自然现象的因果关系 5、相互作用观:认为物质粒子之间或由它们构成的物体之间存在着万有引力,引力相互作用在空间中以直接的瞬时超距的形式传递,并支配着各种天体的运行。6、人类统治自然:自然被当作奴隶来统治和压迫 人类企图代替上帝的地位,充当宇宙的统治者和创造者特点:1、唯物主义:世界是物质的从自然本身来理解自然拒斥目的因2、形而上学:恩格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陷入不可解决的矛盾,因为它看到一个一个的事物,忘了它们的相互联系;看到它们的存在,忘了它们的产生和消失;看到它们的静止,忘了它
3、们的运动;因为它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3、机械论:浅薄的机械论 :把万物都看成机器 拉美特利 深层的机械论:一切现象都可以用力来解释 牛顿4、决定论:对于自然界中同一类结果,必须尽可能归之于同一原因 5、还原论:牛顿:“在自然科学里,应该像在数学里一样,在研究困难的事物时,总是应当先用分析方法,然后才用综合方法。用这样的分析方法,我们就可以从复合物论证到它们的成分,从运动到产生运动的力,一般地说从结果到原因,从特殊原因到普遍原因,一直论证到最普遍的原因为止。”局限性:静止、片面、孤立、绝对。无法解释演化问题,最终不得不回归神学的上帝,因此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割裂了不同运动形式之间的联系,无法
4、认识到运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自然科学基础:18世纪后期及整个19世纪:1、星云假说:德国哲学家康德1775年提出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2、地质渐变论:3、生物进化论4、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5、细胞学说6、原子论与元素周期律真谛:坚持从自然本身解释自然现象的唯物主义精神。坚持从演化、和整体联系的角度理解自然。面对科学技术发展而开放的自然观。主要特征:坚持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天然自然与人类自然的统一,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2、系统自然观定义:系统的定义可以确定为处于一定的相互关系中并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要素的总体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5、1系统的组成系统的所有组成元素的集合。单一组成元素不能构成系统。不同的组成元素会形成不同的系统。基本组成:对研究目的来说,显得特别重要的或无须再分解的那一个层次的组成。2系统的结构系统诸组成元素之间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总和,是系统诸组成元素相互结合的方式。结构与元素的关系3系统的环境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又不属于这个系统的所有事物的总和。环境对系统的作用:环境为系统提供生存条件,控制系统的发展变化;环境会诱发或迫使系统的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改变系统的功能。4系统的功能系统在与环境的相互联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总体的行为、特征、能力和作用的总称。系统的功能是系统本身所固有的,但要在与环境的相互作用中才表
6、现出来。系统整体与部分关系:具体来说,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又表现为加和性与非加和性两个方面:1.在系统中,整体和部分之间存在有质的承续性和量的守恒性加和性关系2系统整体中的各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会造成部分中旧质的消失而在整体中产生出新质。因此,在系统中,整体与部分之间又存在着质的间断性与量的不守恒性非加和性关系(整体突现性关系)(1)当各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2)当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小于部分功能之和。系统结构与功能关系: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如下:1. 结构是功能的内在基础,功能是结构的外在表现结构功能规律;结构决定功能;2. 功能又
7、有相对的独立性,甚至功能的发挥还会反作用于结构。为什么说系统的结构决定其功能?A、环境只是系统功能存在和实现的条件,而不是决定其功能的内在依据;B、组成元素是系统具有某种功能的物质基础和物质载体,而不直接决定系统的功能(单从组成元素无法必然地推导出系统具有某种功能) C、系统整体的功能是组成元素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而这些组成元素间的作用即系统的结构)自然界里普遍存在的同素异构因而同素异性的现象也说明了结构决定功能的特点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上的应用:第一,特定的结构产生特定的功能。第二,系统的性状功能又有相对独立性。第三,在不同的环境和边界条件下同一结构会产生不同的功能生态自然观
8、对人与自然关系的反思:(1)人与自然的对象性关系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2)人改造自然是人的内在尺度与自然的外在尺度的统一(3)人类既是自然的消费者,又是自然的调控者和协同进化者。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源:1. 生态环境恶化的人口根源 :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将造成有限的土地、淡水、矿产、森林、草原等自然资源和有效的环境承载能力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庞大的人口,对住房、食品、住房、就业、教育、医疗保健、公共交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需求总量造成极大的负担,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2.、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技术根源: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大规模的工业生产,必然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人类在进入工业社会后的三百年间,由
9、于以前所未有的规模与速度消耗自然资源,产生了严重的资源枯竭问题。同时还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废渣、废气、废水,这些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界里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3.生态环境恶化的观念根源: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已经隐约感觉到全球性问题的出现都与人的问题有关。伴随全球性问题的加剧,促使人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思考。这其中最重要的思考,就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众多学者的研究归纳起来造成这么多全球性问题的根源就是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自然观观点与特征主要观点:(1)人是自然界的普通成员,人对自然负有道德责任:要把人类的角色从大地共同体的征服者改造成大地共同体的普通成员与公民。它不仅暗含着对每一成员的尊重,还暗含着
10、对这个共同体本身的尊重。(2)大自然不但具有工具价值,还具有内在价值: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传统的观念认为,人是价值的中心,是惟一的价值主体。某一事物是否有价值,看它对人类是否有用,是否符合人的利益,能否满足人类的需要。大自然之所以具有价值,是因为它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用。(3)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整体主义思想看待自然指的是把自然界及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都看作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事物构成的整体,认为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事物都是相互依存的。整体主义思想是环境伦理学中生态中心主义的重要思想特征。 核心思想:(1) 生态系统是一个统一整体。生态系统是由其组成要素(包括生物和非生物)
11、通过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构成的一个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生物圈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自然界又可划分成大小不同的各种生态系统。无论是大的生态系统还是小的生态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2)人是生态系统中的普通成员。人不是处于生态系统之外,而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中,是与生态系统的其他成员息息相关的一个组成部分。人不是处于生态系统之上,不是生态系统的征服者和统治者,而是生态系统中普通一员,人与其他生物在生态上是平等的。(3)生态系统的利益包含并高于人类的利益。人类只是生态大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系统整体的利益高于部分的利益,从长远来看,只有在整个生态系统的利益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人类这个子系统
12、的利益才有保证。(4)维护生态系统的繁荣稳定是人与自然关系的最高伦理原则。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完整、美丽的行为就是正确的,一切破坏生态系统的和谐与稳定的行为都是错误的。生物的多样性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完整与繁荣,因此,人类必须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人类对大自然负有道德义务和道德责任。(5)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
13、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专指那种首先考虑生态代价、环境代价,既兼顾生态上的可持续性和人口、经济增长的需要,而又不给环境带来破坏的发展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 发展 发展的可持续性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原则:公平性原则:强调发展应该追求两方面的公平:代内公平和世代公平。 代内公平是指同代人之间的横向公平,意即当代一部分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另外一部分人的发展为代价。它是可持续发展公平原则在空间维的要求。 代际公平是指人们世代之间的纵向公平,意即当代人要公正地对待后人,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为代价。它是可持续发展公平原则在时间维的要求持续性原则:持续性原则为核心思
14、想是指人类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持续性原则包括:自然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 社会可持续发展共同性原则: 由于世界各国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的差异,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不可能是唯一的。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目标,必须遵从共同性原则,争取全球共同配合行动,促进人类之间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3、科学与技术的内涵与本质特征:科学的本质特征:科学是求真、求实的活动就科学活动的成果而言,科学是由概念、规律和理论等组成的关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具有通用性、共享性。就科学活动本身而言,科学是一种以探索客观世界规律为目的的、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
15、动。具有探索性、创造性、预见性。就科学成果的社会应用而言,科学是一种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力量,具有一般生产力的特点。技术的本质特征:技术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技术是对自然规律的运用。技术的目的总是为了满足人们的社会需要,技术的应用明显地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军事、教育、民族传统等社会条件的影响。主体要素与客体要素的统一技术的主体要素是指人类在技术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主体活动能力,包括经验、技能、技术知识和理论。技术的客体要素主要指以工具、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为标志的客观性技术要素。-技术在本质上反映了人与自然的能动关系,是人对自然界有目的性的变革。物质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 作为活动方式的技术手段
16、,除了物质因素外,还有精神因素。人类在运用技术变革自然的实践活动中同时还改变着自身,特别是使人所特有的思维能力得以不断的变化。本身有一个从潜在形态到现实形态的发展过程人们在社会各种因素的制约下发挥创造力,运用各种知识、经验、从各种相互矛盾的条件中寻找实现技术目的的最佳方案,通过原理和方案的构思,形成构想和设计形技术, 再通过试验与研制,最终将潜在的技术转化为现实的技术。科学发展的模式:归纳主义 逻辑实证主义 证伪主义科学的发展模式及动力:1、在纵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科学发展的渐进性主要指科学进化的形式:在原有的科学框架下的理论推广、局部规律的发现等;科学发展的飞跃则指“科学革命
17、”的形式:科学理论的大综合、原有理论框架的突破、核心理论体系的建立等。2、在横向上,科学发展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20世纪以来,自然科学发展的突出特点就是在高速分化的基础上的高度综合。大量出现的新兴学科属于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它们都兼有分化和综合的双重功能。3、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而创新则是科学的灵魂,也是继承的必然趋势与目的。技术发展的内部矛盾:1、技术实践与技术规范的矛盾技术实践:发明、设计、试验、推广应用技术规范:技术过程的模式、行为方式、流程、准则、技能等。技术实践是技术规范的基础,技术规范是技术实践的
18、总结,是技术实践的保证和指南。两者并不总是相互适应,经常会出现技术规范落后于技术实践的情况。2、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的矛盾技术目的:人们进行特定技术活动所追求的直接目标,是为这种活动设定的结果只想和要达到的功能要求。技术手段:是指为实现特定技术目的所使用的工具、机器设备以及操纵它们的方式、方法、措施和途径等。技术手段为技术目的服务,技术目的的设定以技术手段为条件。3、技术结构与技术功能的矛盾技术结构:技术系统中各种单元技术相互联系、相互组合的形式。技术单元:技术系统中以独立形态存在的技术。技术功能:技术结构在外部所表现出来的作用和能力。技术结构决定技术功能,技术功能取决于技术目的,新的技术目的和
19、功能引起技术结构的变化。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在不同的动力机制作用下,技术体现出以下发展模式 科学理论导向型社会需要导向型现象发现导向型日常改进型技术发展的模式及动力:1. 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2. 技术目的与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3.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动力科学与技术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纵观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的方法可以看到技术并不是科学的应用或应用科学。技术在自身的进化中发展出相对独立的、并区别于科学的知识体系与社会规范:1、研究目的不同 :科学的首要目的乃是“求知”,它探求真理,尝试认识自然界或现实世界的事实与规律,以获得人类知识的增长。
20、技术的基本目的是“求效用”,它通过设计与制造各种人工事物,来达到控制自然、改造世界的目的 所以当我们考察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价值的时候,不能够用统一的、僵化的标准来衡量。从技术“求用”的价值来看,对技术进行成本与效益的分析是合理的。因而在评价科学认识的价值时,不必苛求科学家去创造财富。像宇宙起源、天体物理和基本粒子等的研究对于科学知识的增长来说要比许多物质利益都更为重要,不能只用简单、经济的原则来衡量科学的经济效益。2、研究对象不同:科学的研究对象是自然界。科学需要研究自然界的规律,帮助人们理解和解释各种自然现象。技术的研究对象是人工自然系统,如 人工物理系统、人工化学系统和人工生物系统以及社会组
21、织系统等等。可以说,技术改变,甚至挑战了自然,将大自然没有赋予人类的许多东西引入了人类世界,自然没有给我们提供面包与火车,但是,人类却借助技术的活动创造出它们。3、研究核心不同:科学追求万物之理,科学的理论与规律告诉我们事物是“如何的”。科学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理论化的知识,与实验研究密切相关。 关于技术的知识则告诉我们“如何做”,应当怎么做 。技术与经验知识有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人类学会使用工具,制造人工物品,大多得益于经验、实践的积累 注意: 人们通常把技术看作是科学的应用或应用科学,在这背后可能是因为科学与技术之间存在相通之处,并且科学发现常常诱发技术革新,但是科学知识与科学发现并不能为
22、技术体系由潜在到现实过渡提供解释,二者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逻辑通道。技术发明不能简单归之于科学发现的发展和应用,知道“事物是怎样的”与知道“如何去做”并不是同一回事。4、社会规范不同:科学是无国界的,它的知识是公有的、共享的,属于全人类的。而技术有专利,有知识产权,泄漏技术秘密、侵犯他人的专利与知识产权是不道德的,甚至是违法的。技术是有国界的,未经公司或政府的许可是不能输出的。 联系:现代科学与技术的协同进化表现在:一方面,重大的技术革命多半由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带来的;科学对技术的推动:科学理论导向型的技术发展为我们理解科学对技术的推动了提供了很好的说明。来自科学理论研究的突破,为技术问题的解决
23、、技术发展了提供重要的推动。另一方面,以应用研究为目的的研究推动了基础研究的发展,技术发展为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条件与工具。技术对科学的促进:其一,技术发明为科学提供可观察材料和实验手段,从而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其二,出于解决技术问题的需要引发了相关的科学研究,从而推动了科学的发展。4、归纳法与演绎法归纳法:定义:是从个别事物概括出一般原理的方法。它是在考察某类事物部分对象的基础上,抽取其共性并推广到该类的全体,从而形成关于该类对象的一般性认识。特点:从个别 推出 一般 结论是未经证实的,具有或然性归纳在科研实践中的合理性:归纳是我们用来预测事件进程的一种策略,尽管这种策略不能保证人们一定获得真
24、理,但它的合理性在于:它是人们为获得真理所能采取的诸多策略中的最佳策略;并且,归纳是一个自我修正的过程,它让过去的经验决定对未来的预测,并且让新的经验修正、否定虚假的信念。如果我们始终一贯地坚持归纳策略,我们最终总会达到真实的归纳结论。如何对待归纳法:(1)归纳推理是一种或然推理。因此,对归纳结论一定要小心,必须要对它进行严格的检验,尤其是要经实践检验。 (2)归纳推理能为我们提供一种可能性的结论。虽然归纳结论不是必然性结论,但毕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选择,一种可供参考的意见,大大减少了工作的盲目性。 (3)在科学认识中,科学工作者不是单独地使用归纳方法,他们往往把归纳法和其他科学方法结合起来使用
25、,这样可克服单独运用归纳法带来的局限。演绎法:定义:所谓演绎推理,就是从一般性的前提出发,通过推导即“演绎”,得出具体陈述或个别结论的过程.特点:归纳和演绎的相互关系:归纳是演绎的基础,归纳获得的结论可以成为演绎的前提;演绎是归纳的指导,演绎得出的结论可以成为进一步归纳的事实来源。恩格斯:“归纳和演绎,正如分析和综合一样,是必然相互依赖着的。人们不应当牺牲一个而把另一个捧到天上去,应当设法把每一个都用到该用的地方,而人们要能够做到这一点,就只有注意它们的相互联系、它们的相互补充。”观察和理论的关系观察渗透理论:观察并非只是感官对观察对象“刺激”的消极反应,而是受到观察者的理论影响和支配的。1,
26、观察不仅是接收信息的过程,同时也是加工信息的过程。2,特定观察者的背景理论知识 特定时期的科学发展3, 理论渗透在观察陈述的表达之中。观察陈述是用语言表述的,而语言总与特定的科学理论联系着。实验与理论的关系:最近兴起的科学实验哲学提出,实验有自己独立的生命力,实验并不是理论的附属品。在科学发展中,基于科学实验的实践性,实验比理论具有更加基础的地位,实验的新发现不断推动理论的进步;当然,理论一旦建立,也会规范着实验,为实验的设计提供指导,使得实验更具理性色彩。观察的客观性问题:观察的客观性只是指观察陈述要真实地反映实验结果,即真实地反映在一定的认识条件下,客体所表现出来的性质与规律。如何保证观察
27、结果的客观性?:1)观察过程和结果可以重现2)消除可能影响观察客观性的各种主观因素的影响3)尽可能使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观测技术。科学仪器在科学认识中的作用:技术思维的特点:第一,具有更强的实践性。科学方法中,有很多是为科学认识活动中进行科学抽象、逻辑推理的思维操作提供的规则或模式。而在技术方法中,更多的则是为技术实践活动提供的严格意义上的实践操作规则和模式第二,更强的社会属性。技术本身就具有两重性,即它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技术方法作为实现技术目标、规范技术创造活动的手段,必须符合于技术本身的属性。所以在技术方法中,不仅包含着对自然规律的应用,而且包含着对社会规律的应用。对技术方法的选择不能不
28、考虑到各种社会因素。第三,更强的综合性。自然科学的是在绝对纯化和理想化的条件下研究自然事物,绝对理想你给的模型是它的研究对象,而工程技术的研究对象则是特定的人工自然物,在技术研究中必须把那些原来在科学研究中被舍弃的因素和关系一一恢复起来,加以综合考虑。技术方法的综合性还有另一层含义,技术方法常常是多种自然科学原理的综合应用,并且还要综合运用社会科学的成果。5、科学技术与社会变迁:(一)变革和调整生产关系科学技术的发展乃至科技革命的发生,极大的提升了生产的社会化和专业化,增强了各行业各部门之间的依赖性,为适应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社会生产力的新特点,每个国家都需要对生产关系进行一系列的调整。所有制关
29、系的新特点、阶级和阶层的分化、分配方式、社会结构等方面都在发生着适应这种生产力特点的变化(二)增进人类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人类最终走向自由、解放的杠杆的科学技术,能够增进人类精神生活的丰富性和自我发展能力,有助于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三)使人类社会走向新的发展阶段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各个方面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在生产力方面,生产技术从手工化、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走向信息化和智能化。在生产关系方面,促进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调整: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寄生阶层、蓝领阶层、中产阶层等社会阶层及其关系呈现;科学技术的政治功能得到加强,专家治国、网络民主凸现出来。在生活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
30、时代的游动迁徙和农业经济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走向工业经济时代的商品经济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呈现出新的特征。在交往方式方面,交往手段的变革发生了巨大飞跃,特征之一就是交往手段的符号化转向数字化的趋势。在思维方式方面,从渔猎经济时代的直观思维方式,农业经济时代的形象思维方式,工业经济时代逻辑思维方式或分析性思维方式,走向整体性思维方式。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与社会形态的变革与文明的转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科学技术与人类发展:马克思一方面充分肯定了技术在社会中,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中发挥的巨大作用,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技术的运用所产生的异化现象技术成为一种异己的力量,既压榨、剥削、奴役
31、工人,又压榨、剥削、奴役自然,成为人自由发展的桎梏。然而,马克思并没有因此把技术本身当做罪恶之源,而是把批判的锋芒指向资本主义社会制度。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技术异化的根源并不在于其自身或其物化,而在于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的逻辑,它使得技术的使用成为资本家阶级攫取利润、霸权的工具。马克思对技术异化现象的批判是彻底而现实的,不是单纯就技术本身展开分析, 而是把对技术的人本主义批判和生态批判,同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社会批判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是技术异化现象得以产生的深刻的社会历史根源。西方马克思主义发扬马克思的反资本主义精神,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和现代社会进行了反思,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 科学共同体、技术共同体主要是从事智力劳动的职业,具有特殊的社会责任、社会角色、价值观念,是在一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下开展他们的工作的。科学和技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价值取向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和研究伦理:1942年默顿提出科学活动的规范结果普遍主义、公有主义、无私利性、有条理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