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20.34KB ,
资源ID:2407444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0744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香菇风味物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香菇风味物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docx

1、香菇风味物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香菇风味物质形成机理研究进展 摘 要:本文概述了香菇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呈味物质形成机理的研究进展,以期为香菇的精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香菇;风味物质;形成机理 中图分类号:S567.3+9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5)06-0145-03 Study on Formation Mechanism of Flavor Compounds in Lentinus edodes Wang Wenliang, Sun Qing, Cao Shining, Gong Zhiqing, Sun Hua, Chen Xiangyan* (In

2、stitute of Agro-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do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Jinan 250100, China) Abstract The main flavor compounds in Lentinus edodes were summarized. Their formation mechanisms were studied. They provided more theoretical basis for deep processing of Lentinus edodes. Ke

3、y words Lentinus edodes; Flavor compounds; Formation mechanism 香菇(Lentinus edodes)又名香蕈、山珍,是我国食用量最大的珍贵食用菌,味道鲜美,香味浓郁,含有多糖、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显著药理滋补作用,能够抵抗疲劳、提高机体免疫机能、延缓衰老,被称为“山珍之王”。随着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香菇制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1。我国对香菇的研究起步较晚,对风味物质的研究更少,主要集中在香菇加工制品的风味组成上,而各种成分对整体风味的贡献以及加工过程中风味变化规律、形成机制的研究鲜有

4、报道。本文对香菇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和形成途径进行概述,以期为香菇风味物质的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1 香菇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 香菇的风味主要指滋味和香味2,滋味指品尝感受到的味道,如鲜味和甜味,主要取决于香菇所含的一类相对分子量较低的水溶性物质,包括游离氨基酸、核苷酸、有机酸及碳水化合物等,其中氨基酸和核苷酸是主要的呈鲜物质。香菇中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丙氨酸等含量丰富,其中天冬氨酸、谷氨酸贡献较大。谷氨酸在食盐存在的情况下能形成L-谷氨酸钠,呈味阈值0.03%,是味精的主要成分,能呈现出较强的鲜味,因此人们在烹饪食用菌时可加少许盐,有增鲜的作用3。丙氨酸是甜味物质,与谷氨酸、鸟苷酸等鲜味物质

5、配合能发挥鲜味相乘作用,还可引出肉类、鱼类、果实类的鲜味成分,有相互助鲜的特点。核酸分解酶催化底物核酸生成的核苷酸物质是香菇中另一大类鲜味物质,其中 5-鸟苷酸含量最为丰富,是香菇风味的关键鲜味成分,5-腺苷酸次之。氨基酸类鲜味物质含量在阈值以下时其鲜味是潜在性的,只要添加少量5-核苷酸,就能使其提到阈值以上,具有强烈的增鲜作用4。 香菇的香味主要来自挥发性物质,包括八碳化合物、含硫化合物以及醛酸酮酯类等5,这些物质对食品风味的贡献主要取决于其含量及阈值大小。八碳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是香菇香味的重要组分,干香菇中八碳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占到香味组分的59.57%,鲜香菇中达到65.66%6。八碳挥

6、发性化合物主要包括 1-辛烯-3-醇、3-辛醇等。含硫化合物主要包括二甲基二硫醚(DMDS)、二甲基三硫醚(DMTS)、4-甲基-甲硫基甲基二硫醚(SDMDS)、1,2,4-三硫杂环戊烷、1,2,3,5,6-五硫环庚烷(香菇精)等。1-辛烯-3-醇有(-)和(+)两个旋光活性异构体,(-)构型有一种强烈的蘑菇风味,被称为“蘑菇醇”,是自然界内蘑菇主要挥发性物质,风味阈值为0.1 mg/L,但稳定性不高,容易被加热干燥破坏。3-辛醇气味阈值为0.018 mg/L。1,2,4-三硫杂环戊烷具有强烈的大蒜味。1,2,3,5,6-五硫环庚烷在水中的阈值为0.270.53 mg/L,稳定性不高易分解。二

7、甲基二硫醚和二甲基三硫醚均具有鲜洋葱的气味,气味阈值分别为12 g/L和0.01 g/L7。 以醇类为主的八碳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种类和含量上的差别导致了干、鲜香菇表现出很大的香味差异性。安晶晶等6的试验表明,鲜香菇的挥发性成分中八碳化合物含量为44.13%,含硫化合物为21.53%,主要成分为1-辛烯-3-醇(23.07%)、3-辛醇(11.43%)、3-辛酮(3.17%)、二甲基三硫醚(5.20%)、甲基(甲硫基)甲基二硫醚(4.90%);干香菇中八碳化合物含量为10.28%,含硫化合物为49.29%,主要成分为1-辛烯-3-醇(4.77%)、二甲基二硫醚(6.98%)、二甲基三硫醚(11

8、.81%)、双(1-(甲硫基)乙基)二硫醚(13.88%)。芮汉明等8检测了不同加工阶段香气成分的变化过程,鲜香菇50干燥至40%含水量时香味组分减少,种类比较单一,14种挥发物质中主要组分为含硫化合物(74.74%),其中二甲基二硫醚39.29%,二甲基三硫醚23.52%;50和70分别干燥至13%含水量时香味组分增多,但多为小分子物质,且前者以酸类物质和含硫化合物为主,后者酯类物质和含硫化合物为主。不同部位的香气成分也有差异,邓建仙等7从香菇菇伞和菇柄中分别鉴定出64和42种挥发性组分,其中1-辛烯-3-醇的含量分别为2.13 mg/L和0.53 mg/L。 2 香菇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 在

9、加工过程中,香菇先后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风味,由初期浓重的蘑菇香到强烈刺鼻的大蒜味,最后形成香菇特有的炒香味。对这一过程中各种香菇风味物质的形成机制一直没有统一明确的论断,目前主流的说法是主要经历了酶促反应和美拉德反应。以亚油酸和亚麻酸为主的不饱和脂肪酸在O2存在的条件下,经自身脂肪氧合酶、氢过氧化物裂解酶的连续作用生成八碳化合物,八碳化合物尤其是1-辛烯-3-醇的存在使香菇表现出特有的蘑菇香;但干燥对这类物质破坏很大,因此加工过程中特有的蘑菇香逐渐消失,同时随着温度和水分活度的变化,-谷氨酰转肽酶和半胱氨酸亚砜裂解酶被激活,作用于香菇酸产生含硫杂环化合物,形成强烈的大蒜味;温度进一步升高和水分活

10、度的进一步降低导致香菇内酶活降低、大分子物质断裂和美拉德反应加剧,逐渐形成干香菇特有的炒香味912。 2.1 八碳化合物反应机理研究13 1-辛烯-3-醇等八碳化合物可由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酶催化氧化以及多不饱和脂肪酸的裂解等方式生成,其中酶催氧化是最主要的途径。Tressl14和Wurzenberger15等都认为1-辛烯-3-醇是由前体物质亚油酸经过脂肪氧合酶和氢过氧化物裂解酶连续作用生成的,但是在形成的中间体上存在差异。Tressl等认为亚油酸经过脂肪氧合酶作用生成9-HPOD和13-HPOD,再经氢过氧化物裂解酶和乙醇脱氢酶作用生成1-辛烯-3-醇和2-辛烯醛。Wurzenber

11、ger等则认为油酸经过脂肪氧合酶作用生成10-HPOD,然后在氢过氧化物裂解酶作用下生成1-辛烯-3-醇和10-ODA。Assaf等16的研究表明,1-辛烯-3-醇和13-HPOD来自两个不同的反应途径,并且存在两种不同的氧化酶,一个催化13-HPOD的生成,另一个直接负责1-辛烯-3-醇的反应,有利地支持了Wurzenberger的论点。 2.2 含硫化合物的生成机制1720 香菇酸是一种结合-谷氨酰胺肽的S-取代L-半胱氨酸亚砜,它在-谷氨酰转肽酶(-GTP)作用下水解-谷氨酰胺肽键,释放出半胱氨酸亚砜前体物质蘑菇糖酸,然后经过S-烷基L-半胱氨酰亚砜裂解酶(C-S lyase)催化生成香

12、菇精,香菇精对热不稳定,裂解为具有洋葱风味的二甲基二硫醚、二甲基三硫醚。-GTP酶活力的变化和大蒜气味的形成在时间上具有同步性,此过程是大蒜气味的主要来源,含硫呈味物质尤其是1,2,4-三硫杂环戊烷等杂环化合物的形成机理与上述过程相似,也不排除其他生成途径。 2.3 美拉德反应21 香菇干燥后期的美拉德反应是干香菇香气形成的重要过程,由于温度的升高和水分含量的降低,香菇中的蛋白氨基酸以及含硫非蛋白氨基酸等与多糖以及分解产物的美拉德反应加剧,同时伴有糖的裂解、Amadori重排、Strecker降解、类脂的氧化、纯醛化反应等其他反应途径。生成酸、酮、酯、烷烃、醛类等起调和或互补作用的风味物质,如

13、2,6-二甲基吡嗪具有芳香的炒食香气,2-戊基呋喃具有甘草味或果香味,十六醛具有花香气;许多酯类化合物具有水果的芳香和陈酒的醇香味等。 3 展望 尽管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在香菇风味物质的形成机理方面做了不少研究,并取得很大进展,确定了风味物质的主要成分及大体的形成途径,但是在形成机理方面仍没有形成统一明确的共识。随着科技手段和仪器的改进,相信香菇风味物质形成机理的研究将加快,从而为拓宽香菇的深加工提供理论依据。 参 考 文 献: 1 张莹. 几种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D. 合肥: 安徽农业大学, 2012. 2 陈凤真. 香菇风味化合物研究进展J. 生物学教学, 2013, 38(10): 3-5

14、. 3 温泉, 王锡昌. 食用菌风味物质的研究及应用进展J. 长江大学学报, 2006, 3(4): 211-213. 4 王小红. 食用菌中核苷酸的提取及调味品开发研究D. 南京: 南京农业大学, 2009. 5 薛梅, 杨文建, 胡秋辉. 香菇风味物质形成过程的研究进展J. 食药用菌, 2013, 21(6): 349-353. 6 安晶晶, 王成涛, 刘国荣, 等. 鲜香菇与干香菇挥发性风味成分的GC-MS分析J. 食品工业科技, 2012, 33(14): 68-71. 7 邓建仙, 丁霄霖. 福建香菇风味的检测J. 无锡轻工大学学报, 1995, 14(2): 102-108. 8

15、芮汉明, 贺丰霞, 郭凯. 香菇干燥过程中挥发性成分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9, 30(8): 255-259. 9 郭凯, 芮汉明, 周礼娟. 香菇热风干燥过程中香气形成机理初探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07, 33(10): 62-65. 10芮汉明, 郭凯. -GTP对香菇热风干燥香气形成的影响及其性质研究J. 食品工业科技, 2008, 29(1):153-155. 11杨铭铎, 龙志芳, 李健. 香菇风味成分的研究J. 食品科学, 2006, 27(5): 223-226. 12张书香. 香菇香味分析及香菇香精的热反应制备工艺D. 北京: 北京工商大学, 2010. 13Emilie C, Janey H, Daniel C, et al. Eight-carbon volatiles in mushrooms and fungi: properties, analysis, and biosynthesisJ. The Mycological Society of Japan and Springer, 2006, 47: 317-326. 14Tressl R, Bahri D B, Engel K E. Form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