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史上最全化验单解读教程和医学影像诊断方案报告及快速读懂(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史上最全化验单解读教程和医学影像诊断报告及快速读懂心电图(1)红细胞计数英文缩写:RBC增多:可见于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肺心病、肺气肿、高原缺氧等。 降低:见于各种贫血、血液稀释等。 (2)血红蛋白(也叫血色素)测定英文缩写:Hb或HGB 增多:生理性增多:见于高原居民、胎儿和新生儿、剧烈活动、恐惧、冷水浴等;病理性增多:见于严重的先天性及后天性心肺疾患、血管畸形及携氧能力低的异常血红蛋白病等;也见于某些肿瘤或肾脏疾病。 减少:生理性减少:老年人由于骨髓造血功能逐渐降低,可导致红细胞和血红蛋白
2、含量下降。病理性减少: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如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纤维化所伴发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叶酸及维生素B12缺乏所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因红细胞膜、酶遗传性的缺陷或外来因素所致红细胞破坏过多而导致的贫血,如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地中海性贫血、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异常血红蛋白病、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心脏体外循环的大手术或某些生物化学性因素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急性或慢性失血所致的贫血。 (3)白细胞计数英文缩写:WBC 增多:常见于急性细菌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严重组织损伤、急性出血、中毒(如糖尿病酸中毒,尿毒症)、恶性肿瘤、白血病及手术后等。 降低:常见于某些传染病(伤寒、疟疾、病毒感染等)
3、、某些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性休克、脾功能亢进、恶病质、放疗或化疗后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4)白细胞分类计数英文缩写:DC检测各类白细胞所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例。 白细胞分为5类: 中性粒细胞英文缩写:N 增多和减少与白细胞计数相同。 嗜酸性粒细胞英文缩写:E 增多:常见于过敏性疾病(支气管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食物过敏、神经性鼻炎及由曲霉菌芽胞引起的肺炎等)、 寄生虫病(急性血吸虫病、钩虫病、绦虫病、旋毛虫病、肺吸虫病等)、某些皮肤病、某些恶性肿瘤(霍奇金病、淋巴系统恶性 疾病等)。 减少:常见于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时,也可见于大手术及某些传染病的早期。 嗜碱性粒细胞
4、英文缩写:B 增多:常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嗜碱粒细胞白血病、骨髓纤维化及某些转移癌。 淋巴细胞 英文缩写:L 增多:常见于某些病毒或细菌所致的传染病(麻疹、风疹、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病毒性肝炎、结核病等)、传染性淋巴细胞增多症、某些慢性感染和结核病恢复期及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白血病性淋巴肉瘤等。 减少:常见于接触放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抗淋巴细胞球蛋白治疗、淋巴细胞减少症、免疫缺陷病、丙种球蛋白缺乏症等。 单核细胞英文缩写:M 增多:常见于某些感染(如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急性感染的恢复期、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活动性结核病、淋巴瘤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 减少:无重要临床意义。 (5)血
5、小板计数英文缩写:PLT增多(大于400109升):骨髓增生综合征:见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真红细胞增多症等。急性反应:急性感染、失血、溶血等。其它:脾切除术后。 降低(小于100109升):生成障碍: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破坏过多:见于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亢。消耗过多:见于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巨大血小板综合征。 如何看尿常规化验单尿常规化验包括尿的颜色、透明度、酸碱度、比重、有无蛋白和糖等。在一张化验单上,如果一些项目后面写了“+”号,这在医学上叫做阳性结果;相反,“”号就叫阴性结果。阳性结果通常是泌尿系统疾病的标志。 NIT代表尿中的亚
6、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的多少常与食物的种类有关。如经常超过正常,提示有尿结石或有尿路感染的可能。 PH代表酸碱度。正常结果为6.0。酸碱度增高常见于频繁呕吐,呼吸性碱中毒等。酸碱度降低常见于酸中毒、糖尿病等。 GLU代表尿糖。正常结果为阴性。患糖尿病时尿糖可达23个加号,甲亢、肢端肥大症、脑肿瘤等均可导致尿糖升高。 PRO代表尿蛋白。正常结果为阴性或微量。阳性见于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动脉硬化、多发性骨髓瘤和高热等。 BLO代表隐血。正常人尿隐血为阴性。 KET代表酮体。正常结果为阴性。酮症酸中毒时尿酮体为阴性,常见于糖尿病患者饥饿、呕吐、腹泻时。 BIL代表胆红素。如果是阳性,提示有黄疸,需进行检
7、查。 WBC代表白细胞。正常结果为阴性,尿液中WBC增多见于肾盂肾炎、膀胱炎、尿道炎及前列腺炎。 SG代表比重。尿比重增高见于脱水、高热、心功能不全等;降低见于慢性肾小球肾炎和肾盂肾炎等。 URO代表尿胆元。正常结果为阴性或弱阳性。在病毒性肝炎早期黄疸出现前,尿胆元增高,溶血性黄疸时阳性或强阳性。 乙肝检查结果解读“两对半”不同组合模式的意义 正常情况: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五项乙肝的血清标志均为阴性。 异常: HBsAg,HBsAb,HBeAg,HBeAb,HBcAb 五项乙肝的血清标志常联合检测,称之为乙肝“两对半”试验,它们的组合模式如表。 常见的
8、组合模式(18) 血清标志1 2 3 4 5 6 7 8 HBsAg+ + + + HBsAb+ + HBeAg+ HBeAb+ + HBcAb+ + + + + 少见的组合模式(920) 血清标志910111213141516171819 2021 HBsAg+ + + + + + HBsAb + + + + + + HBeAg+ + + + + HBeAb+ + + + + HBcAb+ + + + + + 意义: 1.感染乙肝病毒,病毒不断复制, 有强传染性 。 简称“三阳”。 2.病毒复制,有传染性;如由“三阳”转变而来,提示病毒复制趋于停止,传染性小。 3.乙肝急感染早期;乙肝病毒携
9、带者;由“三阳”转变而来,提示病毒复制趋于停止,传染性小;病毒核心部分与人体肝细胞核心部分整合为一体,无传染性。 4.病毒复制 停止 ,或有一定程度复制,无传染或传染性相对转小。 5.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已清除, 无传染 性,且有免疫力;注射乙肝疫苗后已获得免疫力。 6.7.8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已清除,故无复制与传染性,且具有免疫力。 9.乙肝病毒感染早期,传染性强。 10.乙肝恢复期 或慢性携带者,血清标志易转阴 11.病毒感染趋于恢复;慢性携带者。 12.不同亚型的乙肝 病毒二次感染, 不典型乙肝病毒感染早期。 13.14.15.乙肝病毒感染早期。 16.不典型急性感 染(提示非A非B
10、型肝炎) 17.18.不典型感染 19.乙肝急性感染中期。 20.感染恢复期。 21.既往感染过乙肝,现在仍有免疫力,属于不典型恢复期,也可能为急性乙肝感染期。 如何看懂糖尿病“化验单”得了糖尿病免不了要和各种化验单打交道,因此,学会看化验单就成了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基本功。 下面就逐一介绍与糖尿病相关的各项检查及其结果判读。 尿糖(UG L U) 正常情况下,尿液中只含有微量的葡萄糖,尿糖检查呈阴性。当血糖增高到一定程度(891 OO毫摩尔升)时,肾脏的肾小管就不能将尿液中的葡萄糖全部回吸收,尿糖就会增高呈阳性,化验单上用“+号表示。 一般情况下,尿糖可以反映出血糖的情况。但尿糖还受许多其他因
11、素的影响,有时血糖与尿糖并不完全一致,例如:当患者有肾脏疾病时,由于肾糖阈增高,患者尽管血糖很高,尿糖却往往阴性;再如,妊娠期妇女肾糖阈往往减低,尽管血糖不高,尿糖也可呈阳性。因此,尿糖结果仅供参考,而不能作为糖尿病的诊断依据。 血糖(B S) 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浆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FPG),是指隔夜空腹(至少8-1 0小时除饮水外未进任何食物)于早餐前抽静脉血所测的血糖,它间接反映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餐后2小时血糖(P2hPG)则可间接反映胰岛细胞的储备功能。 空腹血糖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2小时血糖1 11毫摩尔升即可诊断为糖尿病;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尔升为空腹血糖受损(I
12、 FG),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毫摩尔升为糖耐量受损(I GT)。空腹血糖受损和糖耐量受损统称为糖尿病前期。 作为糖尿病患者,理想情况下血糖应控制在:空腹血糖61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8O毫摩尔升。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 健康人在一次食人大量葡萄糖后,血糖浓度仅为暂时性轻度升高,2小时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此谓人体的耐糖现象。给受试者测定空腹血糖后,口服7 5克葡萄糖,之后分别在半小时、l小时、2小时及3小时采血测血糖,并画出相应的血糖一时间曲线,即为口服葡萄糖耐糖量试验。 正常值:空腹血糖39-61毫摩尔升,血糖在口服葡萄糖05-1小时达高峰,峰值889毫摩尔升,2小时后血糖78毫
13、摩尔升,3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 葡萄糖耐量试验对糖尿病具有很大的诊断价值。对空腹血糖正常或可疑升高,及餐后2小时血糖可疑升高等疑有糖尿病者,均须依赖葡萄糖耐量试验才能做出最后诊断。但葡萄糖耐量试验不能用于评估糖尿病控制情况。 糖化血红蛋白(H bA 1 c)和糖化血清蛋白(G S P) 血糖水平受饮食、运动量、情绪、药物的影响而经常波动,因此,化验一次血糖只能反映采血那一刻的血糖水平,不能反映采血前一段时间内的平均血糖水平。而糖化血红蛋白可以反映采血前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46。我国糖尿病指南要求,糖尿病患者应将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65以下。糖化血清蛋白反映的是此前2-3周内的平均
14、血糖水平,其正常值为1524毫摩尔升。对于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了解其平均血糖水平更有意义。但糖化血红蛋白不能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也不能用糖化血红蛋白和糖化血清蛋白化验结果来指导每日降糖药物的用量。 胰岛功能测定试验 主要用于了解胰岛细胞的功能状态,协助判断糖尿病类型并确定治疗方案。通常包括: 胰岛素释放试验:口服75克葡萄糖或馒头2两,测定餐前及餐后血浆胰岛素水平。空腹正常胰岛素值为5-25微单位毫升,服糖后1小时上升为空腹的 5-10倍,3小时后恢复至空腹水平。1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餐后胰岛素分泌也无明显增加,胰岛素释放曲线呈无反应型或低平曲线。2型糖尿病早期,空腹及餐后胰岛
15、素水平可正常甚至略高,但胰岛素分泌高峰往往延迟至2-3小时后出现;2型糖尿病晚期,由于患者胰岛细胞功能趋于衰竭,其胰岛素分泌曲线可与1型糖尿病相似。在指导用药方面,如果胰岛素分泌量不低,说明主要问题是胰岛素抵抗,治疗上应控制饮食、加强锻炼、减肥,选择改善胰岛素抵抗的药物(如双胍类或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等);如果胰岛素分泌严重缺乏,则应及时加用胰岛素治疗。 C肽释放试验: C肽是胰岛素原最后生成胰岛素时的等分子离解产物,因此,测定C肽可以间接反映自身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健康人空腹血浆C肽值为O84O微克升,餐后12小时增加45倍,3小时后基本恢复到空腹水平。本试验的意义与胰岛素释放试验相同。血清C肽测
16、定可以排除外源性胰岛素的干扰,能更准确地反映患者自身胰岛细胞的分泌功能。 尿微量白蛋白(UAER) 糖尿病患者常易并发肾脏损害,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会逐渐发展为尿毒症。早期糖尿病肾病,尿常规检查尿蛋白常为阴性,易被忽略,待尿常规中出现尿蛋白时,肾脏病变往往已不是早期。尿微量白蛋白测定是反映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尿微量白蛋白超过3 O毫克24小时,或20微克分钟,则提示有早期肾损害。此时如能严格地控制血糖、血压并配合其他治疗,肾功能多半可以恢复正常。 血、尿酮体 重症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素严重缺乏及糖利用障碍,造成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并在血中堆积,引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如不能及时发现和救治,可危
17、及患者生命。尿酮体检查是筛查试验,结果阳性也可能是由于不能进食或呕吐造成的;结果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酮症,故准确性较差。可靠的试验是测定血中的一羟丁酸含量,超过O5毫摩尔升,就提示有糖尿病酮症。 糖尿病相关抗体 包括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 A)、胰岛细胞抗体(I C A)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等,主要用于糖尿病的分型。健康人以及2型糖尿病患者这三种抗体均呈阴性。1型糖尿病多呈阳性,其中,谷氨酸脱羧酶抗体诊断价值最高,其阳性率高达90且可持续多年。 血脂 糖尿病是一种代谢紊乱综合征,除血糖高以外,往往还同时伴有血脂代谢异常等,共同构成了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高危因素。 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应比一
18、般人更加严格,我国糖尿病学会要求,糖尿病患者血脂应控制在:总胆固醇45毫摩尔升,甘油三酯l1毫摩尔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5毫摩尔升。 心肺未见异常两肺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清晰,无增粗 增多 变行;两肺门无增大 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隔面光滑,肋隔角清晰锐利;其他未见异常。两肺纹理增多两肺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清晰,增粗 增多 模糊;两肺门无增大 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隔面光滑,肋隔角清晰锐利;其他未见异常。符合高血压病改变,请结
19、合临床心影呈主动脉型增大,心尖部向左下增大,两侧肺野透过度稍减低;两肺纹理稍增多 增粗 模糊;两肺门稍增大 增浓 模糊;双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纵隔居中 无增宽;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心肺未见明显异常两侧胸廓对称,所见骨质未见异常;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两肺纹理略增粗 增多 模糊;两肺门无增大 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其他未见异常。主动脉硬化主动脉扩张 迂曲 延长,主动脉结向左突出;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明确变影;两肺纹理无增粗 增多 变形;两肺门无增大 增
20、浓;,两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如常,其他未见异常。主动脉粥样硬化主动脉扩张 迂曲 延长,主动脉结向左突出,见弧状钙化影;两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明确变影;两肺纹理无增粗 增多 变形;两肺门无增大 增浓;,两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如常,其他未见异常。右侧肺不张右侧肺野呈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右侧移位,右隔升高,隔影及心影不清;左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左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 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右肺中叶综合征正位片示右下肺野见一底靠右心缘三角形密度增高影,上界清晰,下界模糊;侧位:呈底向前胸壁,尖向肺门三
21、角形阴影;左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左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 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右侧斜裂叶间积液右侧中下肺野见边缘模糊,大片状密度增高影,侧位片,右侧斜裂呈梭状增宽,边缘清晰;两肺门无增大 增浓;,两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如常,其他未见异常。右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右下肺野外带见沿侧胸壁见一弧形凸出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晰,呈上窄下宽状。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左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 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 无增大;其他未见异常。左侧胸腔包裹性积液左下肺野外带见沿侧胸壁见一弧形凸出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晰
22、,呈上窄下宽状。右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右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 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 无增大;其他未见异常。右侧胸腔大量积液右下肺野外带见沿侧胸壁见一弧形凸出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晰,呈上窄下宽状。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左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 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 无增大;其他未见异常。左侧胸腔大量积液左下肺野外带见沿侧胸壁见一弧形凸出阴影,密度均匀,边缘清晰,呈上窄下宽状。右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右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 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
23、无增大;其他未见异常。右侧胸腔少量积液右侧肋隔角变钝,模糊;右侧余肺野未见异常;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左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他未见异常。左侧胸腔少量积液左侧肋隔角变钝,模糊;左侧余肺野未见异常;右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右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他未见异常。右侧胸腔中度积液右侧第3前肋间以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上缘稍模糊,呈外高内底凹面向上弧状,右隔 右心缘及右中下侧胸壁被遮盖;余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左
24、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 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 无增大;其他未见异常。左侧胸腔中度积液左侧第3前肋间以下肺野见大片状密度增高阴影,上缘稍模糊,呈外高内底凹面向上弧状,左隔 左心缘及右中下侧胸壁被遮盖;余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右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 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 无增大;其他未见异常。肺炎右侧肺野呈均匀一致性密度增高影;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右侧移位,隔升高,隔影及心影不清;左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左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右肺上叶非膨胀不全右上叶体积缩小。呈
25、折扇形密度增高影;右肺门上移,水平裂外侧部上移,气管向右移位;左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双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1.右肺下叶肺膨胀不全,2.右肺中 上叶代偿性肺气肿右下肺野见一尖端与肺门相连,基底位于隔肌之三角形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见内收肺纹理;右隔面及右心缘模糊,右中上肺野透光度增强,肺纹理稀小;侧位:右肺下野内收呈双翼状密度增高影,斜裂向后移位,右隔中后部模糊;左侧肺野透过度正常,未见异常密度增高影;左肺纹理清晰,无增粗 增多 变形,肺门无增大 增浓;左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 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 无增宽;两侧胸
26、廓对称 所见骨质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右肺中叶综合征正位片示右下肺野见一底靠右心缘三角形密度增高影,上界清晰,下界模糊;侧位:呈底向前胸壁,尖向肺门三角形阴影;左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左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无增大;其他未见异常。左侧肺野膨胀不全正位片见左上 中肺野内 中带见大片状密度增高影,阴影下部密度渐低,边缘模糊,气管左移,左上纵隔边缘不清;右侧肺门未见增大 增浓;双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其他未见异常。两肺肺气肿胸廓前后径增加 肋间隙增宽,呈桶状;两肺野透过度增高,双肺纹理稀疏变细;心影狭长,两隔低平
27、,位于第11后肋处;两侧肺门稍增大 增浓;纵隔居中 无增大;其他未见异常。两下肺感染两下肺纹理增多 增粗 紊乱;两下肺野见网状及小点状密度增高影及斑片状密度增高 边缘模糊;两肺门无增大 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隔面光滑,肋隔角清晰锐利;其他未见异常。右侧包裹性夜气胸右上肺野外带沿侧胸壁见一突向肺野囊状阴影,上部窄长,为透亮气体影,下部见一夜平面,内侧见被压缩肺组织之外侧缘;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两肺门无增大 增浓;心影大小形态如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隔面光滑,肋隔角清晰锐利;其他未见异常。右侧肺底积液右侧见假横隔征,假隔明显升高,顶点外移至外13处,侧位;
28、右后肋隔角变钝;仰卧位透视见,右侧肺野透过减低,胸廓外侧部见带状密度增高影,正常隔影显示清楚;左肺野未见明确实变影;两侧肺门未见增大,增浓;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两隔面光滑,肋隔角清晰锐利;其他未见异常。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两肺纹理增多 增粗,紊乱 模糊,以两下肺明显;两下肺野见网状及小片状密度增高影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边缘模糊;两侧肺门影增大 增浓;双隔面光整,肋隔角清晰锐利;心影大小 形态正常,主动脉未见异常;纵隔居中 无增大;其他未见异常。慢性支气管炎伴肺气肿两肺纹理增多 增粗,模糊,结构紊乱,间有点状及网状阴影;两肺野透光度增高;两隔低平,位于第10后
29、肋间处,肋隔角增大;心影狭小,未见明确增大现象;两侧肺门增浓 增大右下肺动脉稍增宽;胸廓呈桶状胸,肋呈稍水平走向;纵隔居中 无增大 ;其他未见异常。1慢性支气管炎并肺气肿,轻度肺动脉高压;2肺源性心脏病(早期)两肺纹理增多 增粗 模糊,紊乱,上肺纹理比下肺纹理增多 增粗;两肺野透光度增高,见网状及小点状密度增高影,以两下肺明显;两侧肺门影增大 增浓,右下肺动脉增粗 大小约为1.6cm;两隔肌低平,位于第11后肋以下,肋隔角增大;心影呈二尖瓣型,右心室轻度增大,左心尖部稍圆隆 上翘,肺动脉段隆突,心胸比率约0.52;纵隔居中;胸廓近似桶状,肋骨呈水平走向,其他未见异常。1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 肺气肿;2 两侧胸膜肥厚两肺纹理增多 增粗 模糊 结构紊乱,以两下肺明显;两肺野透光度增高,见网状及小点状阴影及点片状密度增高 边缘模糊影,以两下肺也明显;两侧肺门增大 增浓;两隔低平,位于第10后肋见以下,双隔面见幕状粘连 突起,肋隔角开大;心影狭小;纵隔居中;胸廓近似桶状,肋骨呈水平走向;其他未见异常。慢性支气管炎并感染肺气肿两肺纹理增多 增粗,紊乱 模糊,以两下肺明显;两下肺野见网状及小片状密度增高影及斑片状密度增高影 边缘模糊,两肺门影增大 增浓;两隔低平,位于第10后肋间以下,肋隔角增大;心影狭小,未见明显增大;纵隔居中;胸廓近似的桶状,肋骨呈水平走向;其他未见异常。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