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93.65KB ,
资源ID:240451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0451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docx

1、青岛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教案青岛版(五四制)科学一年级下册全册教案一、学情分析:通过半年来的科学课的自主学习和科学探究,学生已掌握许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具有一定的学习科学的兴趣,喜欢动植物,能参与课堂学习,动手实践操作,但观察的注意力不集中,没有目的的观察,不会从动手操作中总结经验,学生的合作交流也不强,喜欢单独行动。本学期在学生在以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并通过主动探索知识发生和发展的过程,发展他们对科学的理解、思维能力、创造能力以及多方面的科学素养。二、教材分析科学教材是以学生生活经验圈的不断扩大逐步展开教学内容的。按照“家庭学校家乡与祖国地球和宇宙”的脉络,随着学生成长过程中生活经验

2、圈及视野的不断扩大,逐步扩展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体现多学科知识的整合。突出了以科学探究为核心,注重探究学习活动安排,尽可能让学生投入科学探究的过程中,从而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提高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素养,获取一定的科学知识。注意了体现科学、技术和社会的相互关系,以利促进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和科学素养的逐步形成。教材实用性、可操作性强。每个阶段设计了相对独立的研究内容,如种凤仙花单元,分别设计了播种(认识植物的种子)、观察茎叶的生长(认识植物茎叶的特点)、研究凤仙花的花(认识植物花的构造)、对“结果”的观察研究(认识植物果实的特点及存放种子的方法)、对凤仙花一生的生长情况进行整理(了解生

3、物的生命周期),而且,每一课有较丰富的教学内容和研究活动,便于教师操作。同时,这些内容又是相关联的,它们是根据植物自然生长过程有机编排的,在教学实践中,有利于教师针对植物生长阶段的最佳时机,调整实施教学过程。第一单元单元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空气。知道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明、会流动的。知道什么是观察。知道借助空气可以让纸风车转起来。了解空气是怎样流动的。了解生活中的风车有什么用途。了解空气和水的不同点。2、科学探究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一些简单的器材,知道我们周围存在空气。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多种感觉器官认识空气的特点以及和水的不同。在教师指导下,小组合作制作纸风车,并知道

4、怎样让风车转得更快。3、科学态度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空气的特点;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通过观察,认识不同物体的基本特点。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意识到人与大自然要和谐相处。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有简单的保护空气,保护环境的意识。单元教学重点:空气的特点,空气是怎样流动的,空气和水的不同点。单元教学难点:会做纸风车,知道怎样让纸风车转得更快。教具与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学具袋。课时安排:1、找空气1课时2、认识空气1课时3、纸风车1课时第二单元马尾长,兔尾短,松鼠尾巴像把伞。蜂采蜜,羊吃草,动物特征仔细找。4 常见的动物教学目的:1、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

5、特征来认识动物。 2、在对动物进行特征描述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了解。 3、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动物,观察描述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依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行简单的比较和分类;知道进行科学研究,先要选择并确定研究的题目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出示动物图片,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150 万种。,今天就带大家走进动物的王国。2、你们认识哪些动物呢?3、我们又认识哪些常见的动物呢?4、导入新课,板书题目。二 、教学新课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动物 1、分小组交流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强调常见 .2、学生汇报。 3、你想知道把你知道常见的动物

6、的哪些知识呢?(小组讨论汇报)三、回顾总结: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研究,你们学到了什么? 活动二:猜动物 。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 2、用语言描述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3、老师描述学生集体猜,再由一个人猜,最后小组说其他人猜。看看那个小组猜得对猜的多。四、拓展延伸 它们有哪些不同?(出示课后图片,学生交流)5 动物的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的意义。(2)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及其特点。(3)归纳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2.能力目标(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学习,培

7、养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2)通过“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探究活动,知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逐步培养分析处理资料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特点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延续的意义。2. 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 难点: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教学方法:发现教学法、探究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几种方法在一节课中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初识动物的行为。1.要求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预习课本。2.提出问题:(1)什么是动物的反应?(2)按照对动物所起的作用,你知道动物的反应有哪些类型?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动物的反应这一节,并思考。二.预习反馈,学习动物的行为,区分动

8、物行为的类型 。1.倾听同学们对预习题的解答。2通过图片和视频补充、强调、介绍动物的行为和类型。3.表格总结动物行为的类型,举例,作用。学生:1.交流预习成果,回答上述两个问题。2.认真观看图片和视频,了解动物的行为,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三、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 1.提问:探究实验的一般步骤。2.根据实验步骤:提出问题。3.要求学生做出假设,把全班分为四人一小组,进行讨论,合作实验。四、交流展示金鱼的觅食行为。学会分析、思考、评价,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恰当的描述。拓展活动要下雨了,观察动物有什么反应。(出示课后图片,学生交流)6 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

9、各系统的联系。2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三、教学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四、教具准备搜集一些各种动作运动的画片。五、教学过程1、观看录像、直接导课教师首先播放有关猎豹、狮子等捕食斑马、羚羊、仙鹤起舞、鸟儿高飞、鱼翔浅底、运动员的竞技表演等内容的录像

10、资料,最后将画面指向运动员凸起的肌肉和猎豹奔跑时强劲收缩的后肢肌肉;然后教师出示人体运动模型或直接用自身作标本,用自己的体态语言示屈肘的动作,让学生注意观看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教师: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学生:胳膊上的肌肉鼓起来了。学生:发生了一种动作。3、教师:是的。但这种动作是怎么发生的呢?再请大家来看看这个模型(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我现在用手牵引着它的手骨,结果,大家看,它怎么了。学生:胳膊绕着肩关节(或肘关节)发生了运动。教师:很好。大家答得完全正确。那么,我要不牵引它呢?能动吗?教师的这几个设问答案是很明显的。但答案本身不

11、是设问的目的,设问的目的是要引出“运动的结构”。最终使学生认识:运动是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系统是由关节、骨和骨骼肌组成的。其中,关节是运动的支点;骨是运动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为了强化这一认识,教师可用劳动工地上的大吊车、挖掘机等画片或影像资料,与人的运动的画片或影像资料在多媒体上播放,让学生充分理解:关节是运动中的支点、骨是运动中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中的动力。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本的讨论问题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和以上知识让学生用自备的硬纸板、松紧带、图钉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简易模型。从而巩固了以上所学知识,也使学生在认识运动的结构的基础上,尝试模拟制作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1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使学生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善于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发散、创新的思维能力。模型展示,体态语言,引申新课内容首先,教师用青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装在实验仪器上,让学生注意观察针刺激肌肉时,指针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停止刺激,指针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理出: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引,因为骨骼肌具有一个收缩的特性。然后,结合学生观察自备猪、羊的关节(带些肌肉能示关节组成),进一步理解关节的组成并观察骨骼肌的组成。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

13、分别连在不同的骨上。从而认识:当骨骼肌受刺激收缩时,就牵引着附着的骨发生运动。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屈肘下蹲、蛙跳等动作。这样做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4、亲身体验,发生联想,提高认识接着上面的活动,教师接着让学生做一个屈肘动作,维持一段时间,学生会给出一个结果:老师,我胳膊上的肌肉酸胀;支撑不住了;累了。此时教师恰好抓住酸、累这一感觉引出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联系,进而引出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例如:教师可以如下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噢!你累了,怎么就知道困了、累了?学生:我感觉到的。教师:哦,是感觉到的。那你知道感觉由哪个系统完成?假如我们今天一上午都是体育课,那你还会有什

14、么样的感觉?学生可能会答出:饿了、出汗、脸红、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疲劳等等。教师应及时抓住各系统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引导。比如:教师:饿了,你要干什么?学生:吃饭。教师:与哪个系统有关?这个系统出现什么生理变化?学生:消化系统。这个系统将会如此,引导学生联系各大系统,让学生能够阐明各类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除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参与配合。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并使学生确立全面综合,辩证统一看待事物的人生态度。5、观看录像,小结训练,结束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正在猎食的狮、豹等动物的奔跑画面、正在亡命逃奔的斑马、瞪羚的画面和其他

15、动物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过程的画面,引导学生认识并总结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时内容,突出重、难点,强化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认识。六、探究技能1、通过动物运动会,理解排序。2、想一想,它们在做什么。7小动物找妈妈一、教学目标:1、体验动物离开妈妈后难过的心情。2、喜欢小动物,愿意保护小动物。二、教学重点:理解小鸡和妈妈故事情节内容,萌发对生命的热爱之情。三、教学准备:搜集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的图四、教学过程:1、教师讲述故事小鸟和妈妈,引出讨论的话题。老师有感情地讲述小鸟和妈妈的故事。老师:小鸟为什么不吃不喝,总是低着头?老师:妈妈为什么在大树上不飞走?小鸟为什么看着妈

16、妈哭?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不能相聚的悲伤。教师:小心把小鸟放出来后,小鸟和妈妈怎么样了?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相聚后的快乐的心情。2、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老师:你离开过妈妈吗?找不到妈妈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老师:妈妈找不到你,妈妈会怎样?(3)幼儿看图片,举“心情卡”感受图片中人物的心情。小结:小朋友离开妈妈会特别伤心,妈妈丢了孩子也非常难过,小鸟也像小朋友一样和妈妈在一起最快乐。所以,小朋友应该爱护小动物,不要让它们和妈妈分开。五、拓展活动动物妈妈和它们的孩子。1、老师将剪好的一些小动物和它们妈妈的图片分别贴黑板上,让学生找。2、帮助小动物找妈妈,引导幼儿将动物宝宝贴在和妈妈比较近一些的

17、地方。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第三单元 和植物握个手桃花红,梨花白,春天一来百花开。页有形,茎多态,要把植物辨明白。8 我们周围的植物教学目标1、在观察活动中,能够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述常见植物的特征,会依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比较;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字。3、知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教学准备:观察周围的花草树木教学过程:一、 认识周围的植物1任务的布置阶段不能简单的理解为教师直接说出活动名称,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情境设计下明白活动是要干什么、怎么干,只有准备充分了,接下来的活动才有意义。 “树皮很粗糙”、“桂花真香啊”、“辣椒的果实有红的、青的”说明要观

18、察植物的哪些特征,其中“粗糙”是手的感觉、眼睛获得的信息;“香”是鼻子感觉到的信息;“红青”等颜色信息则是眼睛获得。手、眼、鼻都是感觉器官,这里是教学生学习用感觉器官认识物体。教师操作时不需要拘泥于教材给予的是哪一种植物,反倒要主动把本地的常见植物结合到教学中。如:没有桂花,可用其他有气的植物。2活动是以实验组为单位进行还是自由组合,教师要有规定,建议以实验组为单位开展活动,有利于组内同学的感情交流,还能促进组内学生之间形成合作意识。当学生组内无法得到答案时,教师不要急于回答,把发言权留给其他组的同学。3教材提供的学生的活动记录表只是一个记录方式的案例,表格这样设计是考虑到学生的写字速度和识字

19、量,让学生直接记录在书上的方式能避免这样的麻烦,使教学环节更紧凑。这个记录表的设计是开放式的,下面的空间是特意留给需要的学生和老师的,只要你认为需要纪录的都可以补充在下面。二、学生自由活动,交流认识的植物三、拓展活动到野外里看一看,认识更多的植物。9 看花认植物一、教学目标1、组织学生观察、比较植物花的异同,了解认识某些植物2、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仔细比较的能力、表达能力和质疑问难的能力。二、活动准备:观察周围植物的花。三、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新课:师:花是一株植物最美丽的部分,它是植物发育成熟的标志。关于花,你想知道什么问题?生举手发言,提出问题。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板书课题:看花

20、认植物。(二)、学习新课1、认一认植物的花出示几种花学生观察,交流是什么植物的花。2、这些花有什么不同/师将各组的研究结果投影出来,同时加以补充说明。3 、师:自然界中花的种类是不一样的,你们认识哪些植物的花?学生互相交流 三、拓展活动 1、 看 起来大家都很喜欢花,花是美丽的,可以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调节人们的心情。你打算怎样赞美花呢? 学生讨论汇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赞美花吧。四、总结: 今天时间有限,我们可以在下次的活动中来交流我们知道的一些其他的有关于花的知识。好吗?五、拓展活动认一认多种多样的菊花。10 看花认植物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树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树的叶具有共同的基本特

21、征。2、叶也是有生命的,叶从叶芽开始生长,到最后衰老死亡,完成了一生。教学重、难点开展观察植物的叶的活动,建构起叶也是有生命的科学概念。教学准备观察周围常见植物的叶。教学过程课件出示:温馨提示 1. 上课认真听讲,身体坐端正,手放平;2积极发言,声音洪亮;3小组合作活动时手脑并用,要保持安静。一、辅助环节:课件出示:各种植物的叶师:欣赏完这些植物的叶,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它们呢?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的叶多种多样。师: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植物多种多样的叶吧。出示并板书课题:10. 看花认植物(一)统计学生收集到的叶师: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大树下、校园里,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叶。师: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收

22、集一些落叶,谁来说说,你捡到了几片叶?请把你认为最美的一片叶展示给大家。(二)观察植物的叶1摆一摆,说一说师:老师知道大家都很喜欢植物的叶,所以给每小组带来了一些叶子(出示课件),看大屏幕,先仔细观察叶子,想一想哪些叶子是同一种植物的?为什么?温馨提示:小组同学合作要保持安静。2比一比,看一看(学生互相介绍自己带来的树叶。)(三)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1、我们可以根据叶的形状、颜色等来认识植物。2、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义务。二、小结:师:学习了这节课,以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身边的植物呢?生:爱护它,不破坏它。师:植物是我们有生命的朋友,我们要爱护花草树木,不要随意

23、摘树叶。三、拓展活动 不同种类的牵牛花叶子有什么不一样?11 看茎认植物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问题猜想设计实验验证实验获得结论表达与交流”的过程,自行探究茎的作用。2、尊重证据,体验到合作与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教学重点;掌握并了解茎的作用活动准备:观察周围植物的枝干。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检查学生课前的准备活动状况,进行恰当的评价。开展探究活动1、你们看见过哪几种形状的茎?(学生自由活动) 引导学生讨论:看到这些植物的茎你有什么发现?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作用?(让学生回答)(植物的茎内有“导管”,它起着运输水分的作用。展示示意图,让学生观看体会。)2、自由活动,互相交流了解的内容。二、

24、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学生交流回答,然后教师小结。(我们可以通过茎的形状、颜色等来认识植物。)三、学生描述认识的茎四、拓展活动 注意观察了解,认识更多的植物。板书设计:植物的茎(茎内有导管)各种各样形态各异体会与反思:一、提出研究的问题是科学探究的良好开端二、合理的猜测是科学探究的原动力三、设计实验方案是科学探究的保障四、探究发现是学习的重要目的第四单元 土壤与动植物小草根,土里扎,春来破土发新芽。小蚯蚓,土里爬,土壤里面来安家。12 土壤与植物教学目标: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2、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并做好记录。3

25、、愿意在观察土壤与植物的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交流,体验其中的乐趣。4、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教学准备:搜集一些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的图片。教学过程:一、出示学习目标: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上生长着的植物,初步认识土壤与植物的关系。2、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上生长的植物,并做好记录。活动一:自学指导:小组内互相交流搜集的土壤上生长的植物的图片分组讨论:提出猜想与假设,并做好记录。应用各种方法来证明自己的猜想与假设。汇报讨论结果。活动二:自学指导:1、交流搜集有关不同土壤对植物生长有影响的资料 。2、“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影响?”小组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设计实验方

26、案,将预测结果记录下来,并讨论方案的可行性。无论学生提出的实验方案是否可行,教师都应给予肯定,鼓励学生动脑思考,让学生选择自己可以验证的方案,预测实验结果,以备与实际实验结果相对照,长时间观察。3、学生试着汇报科学推断。4、展示教材上的资料卡。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信息量。二、自由活动: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赞美土壤。如,诗歌、唱歌、演讲、绘画等等。也可以合作进行。2、评价活动自评与互评来进行评价,主要从搜集资料 ,方案设计、猜想与预测、表达与交流等方面进行。拓展活动:继续观察、记录实验情况。(课后作业)这个实验需要较长时间来观察,要坚持不懈。13 蚯蚓的家教学目标:1、知道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

27、初步认识动物和土壤的关系。2、在老师的指导下,能设计简单的对比实验,研究蚯蚓喜欢的生活环境。3、能在研究蚯蚓喜欢什么样的家的过程中表现出探究的兴趣,养成用事实说话的意识,愿意倾听,乐于表达,在探究中体会到合作、交流的乐趣。4、关爱生命,爱好身边的动物。教学准备:蚯蚓图片、干土、湿土。教学过程:一、观察蚯蚓,知道其外形特征。1、图片导入:小朋友们,图上有什么?(蚯蚓。)师: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泥土里。)2、观察蚯蚓的外形特征。师:你说的太对了。蚯蚓长得是什么样的呢?(蚯蚓的身子是长长的。)3、教师小结:蚯蚓的身体又圆又长,像细细的管子,而且身体滑滑的,软软的有许多节组成。它与其它动物不一样,没

28、有眼睛、鼻子、耳朵,也没有脚,它靠身体一伸一缩向前蠕动的,有时还会把身体卷起来。二、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及生活环境。师:我们知道了蚯蚓的样子,小朋友,你们知道蚯蚓生活在什么地方吗?(蚯蚓生活在泥土里。)师:蚯蚓为什么喜欢这个地方呢?(蚯蚓喜欢泥土里,因为泥土潮湿。)三、了解蚯蚓与人类的关系。1、师:我们知道蚯蚓生活在哪里,它对我们有没有什么作用呢?(蚯蚓喜欢在土壤中钻洞,能帮人们松土,它是松土能手呢!)(它的粪便是好肥料,能使庄稼会长的壮。)2、师:蚯蚓真了不起,它还有许多本领呢!用蚯蚓能干什么?教师引导幼儿回答教师小结:蚯蚓还可以做中药为人们治病,解除病人痛苦。它还是鸡、鸭等许多小动物的饲料。

29、蚯蚓还能做许多食品呢,蚯蚓饼干,蚯蚓罐头,蚯蚓菜肴等。3、师:蚯蚓太了不起了,它的本领可真大呀!我们应该怎样做呢?(教育幼儿如何保护蚯蚓。)四、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提问学生学到了什么?五、拓展活动雨后去观察蚯蚓,说一说有什么发现。14 土壤中的小动物教学目标: 1.观察并描述周围的土壤中生活着的动物,初步认识土壤和动物的关系。 2. 在教师指导下,利用感官或借助简单工具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并做好记录。3、在研究土壤中的小动物的活动中,体验到合作、交流的乐趣。 4、关爱生命,珍惜土壤资源,热爱大自然。课前准备:搜集土壤中小动物的图片。教学过程: 一、导言:小小的蚯蚓,泥水里有,花鸟市场有,渔具商店

30、有,甚至饭桌上也会有,人们用它来喂鸡、喂鱼、做药,直至人类的食品。可见它与人类关系密切,是人类的朋友;此外,蚯蚓在生物演化史上还占有一席之地,它的许多形态结构在更高等的动物身上,都得到了很好的反映,因此,研究蚯蚓和生活习性,学习有关蚯蚓的知识,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章我们学习土壤中的小动物,就是以蚯蚓为代表的。 二、提出主题,指出探究领域。 1、蚯蚓是大家熟悉的小动物,它生活在土壤中,是不是土壤中只生活着蚯蚓?2、 学生小组合作,汇报结果.注意引导组间交流。 师生共同归纳土壤中生活着哪些小动物。三、寻找小动物1、谈话:土壤中生活着许多小动物,我们要不要去找一找?怎么找,要注意什么?2、学生汇报交流。拓展活动:到不同的地方去观察土壤中的小动物。第五单元 我们的产品小番茄,自然长,人工做成番茄酱。小挂钩,我设计,动手制作当巧匠。15 番茄与番茄酱教学目标:1、知道植物、动物、河流、海洋等构成了自然世界,建筑物、纺织产品、交通工具、家用电器、通信工具等构成了人工世界;知道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