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3 ,大小:30.16KB ,
资源ID:240325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0325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docx

1、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和调整对象一、劳动法的概念(广义和狭义)二、劳动法的调整对象(一)劳动关系1、劳动(1)劳动的一般概念、作用 劳动是指人们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2、劳动法中劳动的概念及特点(1)概念劳动法意义上的劳动是专指职工为谋生而从事的,履行劳动法规、集体合同和劳动合同所规定义务的集体劳动。(2)特点A 主体特点:它是以职工或雇工身份所从事的劳动。而现役军人的军工劳动、罪犯的劳役劳动、家庭成员的家务劳动、个体劳动者和合伙人的劳动不在此列。B 目的特点:是作为谋生手段的劳动,具有有偿性。C 性质特点:是履行劳动法律义务的劳动。D

2、 形式特点:是以用人单位名义从事的集体劳动。3、劳动关系(1)劳动关系的概念(2)劳动关系的特点A、内容特定是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以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为核心。B、主体特定劳动者(劳动力所有者和支出者)和用人单位(生产资料占有者和劳动力使用者)C、主体地位平等性质和隶属性兼有D、具有人身属性和财产属性双重性(3)劳动关系的种类(二)与劳动关系有密切联系的其他关系 1、管理劳动力方面的关系(与劳动关系产生有关)2、社会保险方面的某些关系(基于原劳动关系而产生)3、处理劳动争议所发生的一些关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合法性而产生)4、工会与单位行政之间的关系(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而产生)5、监督

3、劳动执法而发生的关系(维护劳动关系的合法性而产生)三、劳动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一)劳动法与民法1、调整对象不同2、法律关系的主体不同3、调整原则不同(二)劳动法与经济法1、调整对象不同2、任务不同(三)劳动法与行政法1、调整对象不同2、法律关系主体不同3、法律关系产生的根据不同四、 我国劳动法的体系和劳动法学的体系1、我国劳动法的体系其由十一大法律制度构成2、我国劳动法学的体系五、我国劳动法的适用范围(一)空间适用范围(二)时间适用范围(三)对人的适用范围1、中国境内的各种企业、个体经济组织与 劳动者之间适用2、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劳动者在特定情况下适用劳动法(有三种情况)另:

4、劳动合同法增加了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作为劳动合同法的适用主体。3、适用的除外第二节 我国劳动法的本质和作用一、我国劳动法的本质是社会主义的劳动法二、我国劳动法的作用1、是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保障2、是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合法权益、实现社会稳定的保障;3、保障劳动力市场有序发展4、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六、劳动法的渊源1、宪法中的有关规定2、法律3、行政法规4、部门规章5、其他法律规范中有关劳动问题的规定6、地方性法规和经济特区法规7、地方规章8、国际法律文件9、国际惯例10、法律解释第三节 我国劳动法的基本原则一、基本原则(一)劳动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利的原则(强调全面保护和平

5、等保护)(三)劳动法主体利益平衡原则要求尽量实现国家利益、用人单位利益和劳动者利益三方利益的平衡。二、劳动者的劳动权利(一)含义(广义和狭义)(二)内容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1)劳动就业权(2)平等就业权(3)自主择业权2、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1)报酬请求权(2)报酬支配权3、获得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8、结社权9、集体协商权10、民主管理的权利三、劳动者的基本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的义务2、提高职业技能的义务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的义务4、遵守劳动纪律和职业道德的义务第二章 劳动法的历史

6、第一节 劳动法的产生和发展一、劳动法的产生(一)产生的前提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分别归属于不同的主体,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前提条件,也是劳动法产生的前提。(二)劳动法产生的原因1、是工人阶级长期斗争的结果、是协调劳资关系的需要。2、是发展生产力的要求3、是维护自由竞争条件的需要,以平等限制资本家的剥削。(三)劳动法产生的过程1、产生阶段国家对劳动关系的法律调整(1)“劳工法规”调整阶段(资本主义 原始积累阶段)“劳工法规”实际是反劳工法规,不是劳动法的起源。(2)“工厂立法”与“民法”同时调整阶段学徒健康与道德法是劳动法产生的标志。二、劳动法的发展(一)资本主义劳动立法的发展1、自由竞争阶段的劳动立法(

7、发展和缺陷并存)2、私人垄断阶段的劳动立法(大发展和波动同存)3、国家垄断阶段的劳动立法(新进展和 逆流并存)(二)社会主义劳动立法的发展1、前苏联的劳动立法2、东欧各国和朝鲜的劳动立法第二节 我国的劳动立法一、建国前的劳动立法二、建国后的劳动立法及各期的特点(一)建立和形成时期(19491956)(二)短暂复苏到低谷时期(19571976)(三)恢复和大发展时期(1976现在)第三章 国际劳动立法一、国际劳动立法范围1、国际劳工组织的章程、公约和建议书2、联合国和区域性的公约3、国与国之间的双边协议二、国际劳动立法的开端伯尔尼公约是世界上最早的国际劳工公约三、国际劳工组织(一)成立(1919

8、年6月成立)(二)性质及特点1、性质:是普遍的官方的国际劳动立法组织2、特点:“三方性原则”3、主要机构(三)其指定公约和建议书的主要依据1、二战前是国际劳动宪章的9项原则2、二战后是费城宣言中的原则四、国际劳工组织与中国(一)中国是该组织的创始国(1919年)(二)中国1944年成为常任理事国(三)1983年69届国际劳工大会恢复了中国在该组织的合法席位(四)我国批准的国际劳工公约1、我国重新承认建国前国民党政府批准的14个国际劳工公约2、19832002年又新批准9个公约第四章 劳动法律关系一、劳动法律关系的涵义和特点(一)涵义 (二)劳动法律关系与劳动关系1、联系2、区别(1)所属范畴不

9、同(2)内容不同(3)形成前提不同(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1、主体地位的平等性和隶属性2、国家意志的主导性和当事人意志的主体性3、在社会劳动过程中形成和实现二、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一)劳动法律关系主体1、概念2、范围和条件:一方是劳动者,其条件是必须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另一方是用人单位,其条件是必具备用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3、劳动者的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特点(1)二者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2)二者必由劳动者本人实现(3)某些劳动者的这两种能力受到一定限制4、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特点(1)二者的统一性和不可分割性(2)用人单位行使该能力必符合法律法规(二)劳动

10、法律关系的内容1、概念2、特点具有统一性和对应性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4、用人单位的权利和义务(三)劳动法律关系的客体1、概念2、范围(1)完成一定工作成果的行为(2)提供一定劳务活动的行为3、特点其客体具有单一性,即客体就是劳动行为三、劳动法律事实(一)概念(二)种类1、行为(1)合法行为(2)违法行为2、事件只有合法行为能引起劳动法律关系的产生第五章 劳动就业一、劳动就业的涵义1、概念2、特点(1)规定了主体的就业资格(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的人)(2)具有合法性(3)具有有偿性 (4)具有自愿性 3、失业的概念、类型(1)概念 失业是指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就业的劳动者找不到工作的一种社会现

11、象。实质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2)类型A 摩擦性失业(刚进入劳动力市场或职业、工作变换造成,属正常失业)B 结构性失业(劳动者技能结构与现有岗位结构错位、失业与空岗并存)C 周期性失业(经济不景气造成)D 隐形失业(政府行政干预的结果)E 其他类型(如季节性失业、技术性失业自愿性失业)二、我国劳动就业制度的模式分析中国就业制度的变迁(一)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力资源行政配置的就业模式(19491978)1、在城镇实行重工业优先发展导向的政府统分统配就业模式(如固定工制度)、在农村实行广泛的农村集体就业制度(二)双轨制下的就业模式()其特点为保留了计划就业,逐步扩大市场化就业范围。(双轨经济具

12、有计划和市场的双重特点)、在城镇是实行“三结合”就业方针;企业实行固定工到年全员劳动合同制的转变、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转移(三)国家政策指导下的劳动力资源市场配置模式(现在)、在城镇现代企业制度是隐性失业显性化,要注意速度问题和前提问题,已建立失业保障机制,公开失业率控制在。实行企业自主用工、劳动者自主择业及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行新“三结合”方针。、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三、劳动就业原则、国家促进就业原则(是国家的基本职责)、平等就业原则、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相互选择原则、劳动者竞争就业原则、照顾特殊群体人员就业原则、禁止未成年人就业原则四、目前我国劳动就业形式、职业介绍机

13、构介绍就业、自愿组织就业、自谋职业、少量的国家安置就业五、解决劳动就业途径、发展生产,节制生育、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办好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扩大就业安置、发展职业培训事业,提高就业素质、采取多种方法分流富余人员、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六、劳动力市场管理(一)管理体制(二)劳动力市场准入、劳动者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条件、用人单位招用人员的禁止规定(点)(三)招用外国劳动者的条件和程序(四)劳动力市场中介职业介绍机构的管理、境内职业介绍机构分为营利性和非营利性两种。、境外职业介绍机构(五)劳动就业服务企业、概念、特点、企业管理(管理机构、劳动管理)七、劳动就业服务(一)概念(

14、二)管理体制1、国家就业服务管理机构2、地方就业服务管理机构(分三级)3、部门(行业)就业服务机构(三)主要内容1、就业登记2、职业指导3、职业介绍4、生产自救和以工代赈5、就业前培训八、劳动就业服务企业1、概念2、特征(1)以安置城镇失业人员就业为主(2)国家和社会扶持(3)具有生产经营自救的特点(4)资本合作和劳动合作相结合第六章 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第一节 劳动合同一、劳动合同的概念和特征1、概念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形式2、特征(1)主体的特定性(2)内容权利义务的统一性和对应性(3)客体的单一性(4)诺成、有偿和双务性(5)继续性(通过当事人持续不断履行权利义务才能达到目的)(6)合同会涉及第三人的利益二、劳动合同的法律性质1、劳动合同不是完全私法意义上的合同,而是一种在“契约自由”原则基础上渗透国家公权力必要干预的以社会公共利益为本位的合同。2、劳动合同从民事合同中剥离的原因(1)二者有重大区别(主体种类、地位不同)(2)强调“意思自治”形式平等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