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32.17KB ,
资源ID:2401526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401526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docx

1、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对重庆谈判一些问题的探讨映在第二天发出的中央关于双十协定后我党任务与方针的指示中。这份毛泽东起草的指示说:“和平基本方针虽已奠定,但暂时许多局部的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仍不可避免”;“解放区问题未能在此次谈判中解决,还须经过严重斗争,方可解决。这个极端重要的问题不解决,全部和平建国的局面即不能出现”;为此,“解放区军队一枪一弹均必须保持,这是确定不移的原则即将来实行编整时,我方亦自有办法达到一枪一弹均保存之目的”。在国民党内部,对这次谈判是有很大急诊的。现在虽未见到台湾方面公布有关档案,但根据中共方面当时了解的情况,谈判期间CC派就指责政学系是“联共坍党”。10月8日,国民党

2、中常会讨论会谈纪要,多数人表示反对,后来邵力子说是总裁倡导的,才得以通过。这些情况如果属实,国民党内对重庆谈判持肯定态度的只占少数,而对国共和谈不满的情绪是相当普遍和严重的。在台湾方面公布的史料中,恐怕没有什么比蒋介石本人写的十几篇日记更能说明问题了。这些日记清楚地显示,谈判期间蒋介石对共产党的仇恨是与日惧增。谈判开始时,他指责“共毛”“要求无厌”,“不可理喻”。谈判中途,他便说“目前最重大的问题,为共毛问题,国家存亡,革命成败,皆在于此”。谈判进入最后阶段,当国民党被迫不得不做出一些让步时,蒋介石更是恼羞成怒地在日记中大骂“共党反盗为主”,“到重庆在军事政治上作各种无理要求”,“要将国民政府

3、一切法令与组织根本推翻而代之以共党之法令与组织,必使中国非依照其主张受其完全控制,而成为纯一共党之中国,不甘其心”。他不厌其烦地列举了十几项所谓“中共之罪恶”,称中共为“变相之汉奸”、“第一罪魁祸首”,并咬牙切齿地发誓说:如不予以惩治,“实无以折服军民,澄清国本”。这表明“双十协定”还未签署,蒋介石就开始考虑“秋后算账”了。国共双方得失比较如果把国共两党在谈判中的得失加以比较就可以看出,这种不同评价几乎是必然的。尽管国共双方在谈判中都未能实现自己预定的目标,但重庆谈判对毛泽东可以说是一个重大胜利,而对蒋介石却几乎是个彻底的失败。从中共的角度来看,虽然在它最重视的三个问题中,和平仍是一个未知数,

4、军队和解放区问题也没有解决,但毛泽东仍有理对谈判的结果感到满意。原因在于通过毛泽东亲赴重庆,中共把“和平、民主、团结”的旗帜牢牢地抓到自己的手里,在争取人心的斗争中收获很大,取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军队和解放区问题虽没有解决,但并没有任何实际损失,而这两个问题原先就估计到是很难一下子解决的,至于答应退出江南8个解放区,毛泽东说明是因为“这些地区不可能保持”。总的来看,通过重庆谈判,中共在全国的政治地位和影响力都大大提高了;从下一轮斗争的角度来看,双方达成的协议也基本上是有利于中共方面的。从国民党的角度来看,谈判的结果是令人沮丧的。蒋介石打算一次整个解决中共问题的设想完全落空了。在国际国内形势对国

5、民党都相当有利的情况下,蒋介石预先拟定的三个目标只达到了实孙意义最小的一个,即象征性的中共对国民政府法统的承认。在军队问题上,蒋介石拟定的整编中共军队数量的底价一再被中共突破。在解放区问题上,未能达成任何协议,这意味着除军事手段之外再没有任何办法可以遏制中共解放区的发展,而从舆论和政治上看,在双方达成协议之后,立即大规模使用武力对处在中央政府地位上的国民党是很不利的。蒋介石一心想削弱共产党,结果他未能朝这个方向挪动一步。重庆谈判对历史进程的影响重庆谈判发生在中国历史的转折关头,谈判的参加者是国共两党的最高领袖,人们对它的预期是很高的;但事实上,重庆谈判并未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和

6、平与内战的问题并没有解决,中国的历史发展方向也因而是不确定的。就其有限的影响而言,如果说,在蒋介石和毛泽东这两个掌握着中国命运的人物会面之妆,两人出于不同考虑,在不同程度上还抱着避免内战,缔造和平的意愿;那么,在这次会面之后,无论他们是否意识到了,在国共两党政策的相互作用之下。和平实际上已变得更为遥远。这是重庆谈判的一个没有写在纸上的结果。重庆谈判结束后,国共军事冲突立刻变得激烈起来。这是因为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双方都具备了发动较大规模战役的能力。事实上,重庆谈判对国共双方来说都算不上是为发动军事进攻争取时间或是打掩护,原因在于谈判过程中,双方都是全力以赴地和不加掩饰地进行军事准备,较大的冲突

7、没有更早一点爆发完全是日本投降时的战场态势所决定的。上党战役不过是一系列类似战役的开端,此后又接连爆发了邯郸战役、缓远战役、津浦路徐州济南段战役等。大规模军事斗争的出现不仅是战场态势发生变化的结果,更主要的,它是重庆谈判后国共两党调整各自政策的结果。在国民党方面,以政治方式解决“中共问题”的尝试在它认为形势相当有利的情况下仍遭到失败,这使国民党的大部分领导人从此对政治解决不抱希望。尽管在短时期内蒋介石仍需要政治解决的外衣,但他的政策重新回到以军事解决为主的轨道上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在中共方面,中共领导人认为,解放区问题悬而未决使和平缺乏基础。尽管毛泽东认为和平是会到来的,但他同时也认为,此前会有

8、一个不可避免的大规模军事斗争阶段,中共的对策是在和平到来之前尽可能扩大解放区的范围。简而言之,中共领导人信奉的是通过坚决的武力对抗来求和平的政策。他们想念,要实现和平,就必须尽快使自己的力量与国民党的力量达到平衡,斗争得越坚决、越有力,和平就可能到来得越早,和平实现后中共所处的地位也更为有利。重庆谈判还生动地展示了国共美苏四方的复杂关系和各方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从现在了解的情况中可以十分清楚地看到,是各方政策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美苏两国的意志决定了战后中国局势的演变,中国事态的发展在本质上是中国人自己决定的。不过,这一点人们当时认识得并不很清楚。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那个时代,国民党把中共视为苏联的傀

9、儡,中共把国民党视为美国的代理人,双方都高估了外国势力对自己对手的影响力和控制力。会谈前夕,蒋介石和毛泽东都表现出某种比较乐观的情绪,共同的原因在于两个人都认为,站在自己对手背后的那个大国会向自己的对手施加压力,使其作出足够的让步以便双方能够达成妥协。但是,在谈判过程中,当发现自己的对手的所作所为与被视为是它后台的那个大国先前所作的允诺并不相同时,蒋介石和毛泽东首先怀疑的是站在自己对手背后的那个大国在捣鬼。事实上,于四方各有不同的目标,在中共处理与苏联的关系时,在国民党处理与美国的关系时,两党都尽可能地利用与自己关系密切的那个大国对华政策中有利于己的一部分,而对于不利的一部分尽量抵制。这使美苏

10、两国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在实际上变得相当有限。抗战结束时,正是美苏两国特别是美国对中国的影响即将达到顶点的时候,一旦当中国人认识到大国能操纵中国命运只是一个神话,它们控制中国事态发展的能力必然迅速下降。无论如何,重庆谈判结束后中国的前途仍旧是不确定的。和平虽未章百家 20XX年06月03日10:41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号事件,距今已的半个世纪。近十年来,国共双方先后公布了一批有关重庆谈判的档案,加上美国方面的档案以及其他文献,有关资料已比过去充实了许多。时间的流逝、各方档案的公布,为客观分析这一历史事件,解开以往研究中的部分疑点,提供了较好的基础。一、重庆谈判的背景重庆

11、谈判发生在抗日战争结束向战后时期转变的关键时刻,以往对重庆谈判的论述大多以这个短时期为背景。但是,正象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一样,重庆谈判的背景是复杂的和多层次的;仅了解短期情况很难对国共两党在这场谈判中各自的动机目的和政策策略作出准确的判断和分析。笔者打算回溯得更远一些,把眼界放得更开阔一些;一方面,便于说明与重庆谈判有关的各种线索;另一方面,可以以双方政策的长期发展脉胳作为分析短期情况的基础。战时国共谈判与战后重庆谈判的联系重庆谈判涉及的重要问题大都是在抗战期间提出的或出现的。关于战时国共谈判与战后重庆谈判之间的联系,这里简略地指出以下三点:首先,与人们一般所知的情况不同,蒋介石与毛泽东会面的

12、问题并不是在抗战结束时才提出来的;事实上,早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蒋介石和毛泽东就设想过他们二人直接会谈,以解决国共矛盾问题。1942年8月14日,蒋介石在重庆约见周恩来,提出他打算在西安约毛泽东一晤。毛泽东得知后十分积极,愿出面与蒋会谈,以取得“将国共根本关系加以改善”。不过,周恩来认为,毛与蒋会面的时机尚不成熟,安全也缺乏保障。中共中央决定,先派林彪与蒋见面,以判明其意图。此后,林彪赴渝达半年之久,蒋迟迟未提与毛会谈之事。另据张治中回忆,1943年夏,在林彪即将返回延安时,蒋介石突然写了一封信托张交林转毛泽东,再次表示要邀请毛来重庆面谈一切;但此时国共关系再次恶化,中共方面未作答复。尽管

13、蒋介石与毛泽东在抗战期间始终未能会面,但这个问题的提出为战后重庆谈判打下了重要的伏笔。其次,在毛泽东前往重庆与蒋介石举行会谈时,美国提供交通便利和安全保证问题也是在抗战期间提出的。1944年下半年,美国开始直接插手国共谈判。9月,赫尔利以总统私人代表的身份来华。11月上旬。他在延安与毛泽东举行会谈。在这次会谈中,双方签署了以建立联合政府与联合军事委员会为核心内容的五点协议草案。赫尔利还主动提出,如果蒋介石表示愿意会见毛主席,他愿意陪同毛主席去见蒋;不管会谈成败如何,他将以美国的国格来担保毛主席及其随员在会谈后能安全返回延安。毛泽东回答,他很久以前就想见蒋先生,过去情况不便未能如愿;现在有美国出

14、面,赫尔利将军调停,如果蒋能同意这次会谈所达成的五要点,他即可与蒋见面。虽然赫尔利的这次斡旋活动很快就失败了,但美方为毛泽东与蒋介石的会谈提供安全保障一事却此而来。最后,重庆谈判与战时国共谈判有明显的连续性,这两次谈判面临的实质问题是相同的。概括地看,战时国共谈判围绕着三个基本问题,即:中共军队问题、敌后解放区政权问题和两党关系问题。双方的基本分歧是:中共方面要求国民政府承认中共领导的抗日军队的地位,根据抗战需要、抗战成绩及现有军队实数加以整编;要求承认解放区民选政府为地方政府;要求承认中共及一切抗日党派的合法地位。国民党方面则以军令政令必须统一为,试图尽量缩减中共军队的数量,拒绝承认解放区政

15、权,并表示只有在中共交出武装和解放区政权的条件下才能给予中共合法地位。这三方面的分歧也正是战后重庆谈判试图解决的。抗战后期,国共双方对战后问题的设想抗战后期,国共双方设想的战后政策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对中国政治前途的设想,另一部分是如何处理两党关系,这两个部分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首先,在中共方面。抗战期间,在考虑战后问题时,毛泽东的头脑中有两条不同的思路:一条思路是国共两党长期合作,实现和平建国;另一条思中是准备应付国共关系破裂,内战爆发。这两条思路一直伴随着国际上美苏关系和国内国共关系或紧或松的状况交错发展。虽然中共始终做着两种准备,但总的来看,力争第一种前途是中共政策的主导方面。

16、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不久,毛泽东就提出,中共的方针是“极力团结国民党,设法改善国共关系,并强调战后仍须合作建国”。1942年7月7日,中共中央发表为纪念抗战五周年宣言,首次指出:“战后的中国应当是各党派合作经过人民普选的民主共和国战后中国的新秩序的建立应当依据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国民党的抗战建国纲领和中国共产党的施政纲领与社会政策”。宣言还强调,国共两党在抗战胜利后应继续团结,承认蒋介石“不仅是抗战的领导者,而且是战后新中国建设的领导者”。这些内容可以说是抗战结束后中共提出的“和平建国”方针的雏型。尽管此后国共关系时有起伏,但到了抗战末期,随着自己力量的发展,中共力争战后和平民主的方针变得更明确

17、了。1945年4月下旬,中共七大开幕时,毛泽东提出,在国际上英美苏三大国的团结是主要的,是统治一切的和决定一切的;于存在着这一有利的国际条件,国民党有可能做出让步,与中共取得妥协;战后中国可能此走上和平统一道路,废止国民党一党统治,实行民主改革,建立包括各党派在内的联合政府,以逐步达到在全国实现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目标。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一个长期的路线方针,而不是一个短期的策略。在国民党方面。在处理国共关系时,蒋介石的一贯考虑是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削弱乃至消灭共产党,以确保战后在维持国民党一党统治的前提下“实施宪政”。无论他是否真的相信国民党有能力消灭共产党,但从抗战后期他的所作所为来看,蒋介石力

18、争的目标至少是要把中共削弱为没有独立武装、不掌握根据地政权、在政治上无足轻重的小党派。为此,他准备使用“军事解决”和“政治解决”两种手段,并把军事解决的办置于首位。1945年5月下旬,国民党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蒋介石在会上带头指责“中共要发动内乱”,声称他的责任是“要巩固本党的基础,制止共产党篡窃的阴谋”。这次会议通过的文件诬蔑中共“一贯坚持其武装割据,借以破坏抗战”,提出联合政府是“企图颠覆政府,危害国家”,强调与中共的斗争无法妥协,国民党的“急务”在于取得对中共斗争的“优势与环境”。虽然这次会议对外宣称,对中共问题“坚主以政治方式力求解决”;但4月上旬蒋介石已下达命令,要各战区在7月以

19、前“集中全力以消灭奸匪之组织及武力”,这是他把军事解决置于优先地位的明显证据。表示怀疑。赫尔利回国是为参加国务院关于远东政策的讨论,而重庆谈判的结果很可能直接影响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20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俄国对共毛之袒护,几乎以此为奇货,预备制造其傀垒,美国蒙昧,且为之保证,殊为可叹!此时俄国是否因此籍口毁灭其盟约义务?促使蒙疆内侵与久踞东北?又美国舆论与政策,是否因之改变,弃绝我国不再予以接济乎?中共因之叛变,其能有成乎?”在国内,如果重庆谈判最终未能达成任何协议,执政的国民党必然要承担主要的政治责任,受到各方面舆论的抨击。国际国内两方面因素都迫使蒋介石不敢继续向中共施加压力,并不得

20、不作出一些让步姿态。事实上,22日赫尔利与国共双方的谈话结束之后,国民党方面已意识到要迫使中共做出更大让步是不可能了。23日,赫尔利在离华前致美国国务卿的最后一份电报中说,国共双方在政治方面已就5个主要问题达成一致;在中共军队的数量问题上双方接近达成一项协议;难以解决的问题是共产党要求有权在某些省份任命省主席和市长。他最后国共双方的谈判人员,他们试图解决太多的枝节问题,如果双方能就总的基本原则达成一致,那么根据这些原则,细节问题就能迎刃而解。这封电报表明赫尔利迫切希望看到国共双方能达成某种协议,即使这个协议不能完全满足蒋介石的要求。这一点对中共显然更为有利。同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长吴国桢向美国

21、驻华使馆公使衔参赞罗伯逊递交了一份备忘录。这份看来是国方草拟的公报稿声称,国共双方代表“在友好和协的气氛中举行了一系列讨论”,已就5个问题达成一致结果。这份备忘录表明国民党当时并未打算停止谈判;更重要的是,它表明蒋介石原先拟定的“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不得分期或局部解决”的谈判方针破产了,国民党不得不改变方针,首先解决政治问题。25日在国民参政会举行的宴会上,张群主动向周恩来表示要继续谈判。他说,军队问题基本有了结论,现在商量政治问题与解放区问题。9月27日,周恩来、王若飞将中共方面在谈判中已处于有利地位的情况电告延安。最紧张的一个阶段过去了。签署会谈纪要与毛泽东和蒋介石的最后会面从9月2

22、7日至10月10日是谈判的最后阶段,也是达成协议的阶段。其间,共举行了四次会谈,重点讨论军队整编问题、解放区问题和政治会议问题;最后,双方又就会谈纪要专门讨论了一次。在谈判即将结束时,国民党内一部分人对发表公报比较积极。两党代表讨论通过会谈纪要之后,张治中对毛泽东说:“不发表这个东西不行,你既然这么大的面子来了,就总的搞个什么。”不过,国民党内也有不少反对意见。会谈纪要原稿为“政府和国民党代表”,最后,把“国民党代表”几个字删掉了。10月10日下午,中共代表周恩来、王若飞与国民党代表王世杰、张群、张治中、邵力子在桂园客厅签署了国民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这个历史性的文件常被称作“双十协定”。这

23、份会谈纪要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两党谈判的结果,内容共12条;其显著特点是既记载了双方的一致之处,又记载了双方的不一致之处。鉴于谈判最后阶段的情况以往的研究已比较充分,不再赘述。在重庆的最后三天,毛泽东和蒋介石又有几次会面,并于9日和10日长谈两次。这两次谈话的中心问题还是军队和解放区。据毛泽东讲,蒋介石在谈话中说了一番“肺腑之言”。他说,共产党最好不搞军队,如果你们专在政治上竞争,那你们就可以被接受。为表示拉拢,蒋介石还说,国共两党不可缺一,党都有缺点,都有专长,只要我们二人能合作,世界就好办,十年之内总要搞个名堂,否则对不起人民。毛泽东说,对解放区的努力应该承认和帮助,并表示赞成军队国家化,军队

24、只为国防服务,党则全力办政治。最后,蒋介石带着悲观的神情说,这次没谈好。毛泽东回答,很有收获,主要是方针,确定了和平建国的路线,我们拥护。蒋介石在日记中所记的情况与毛泽东所说有很多不同。按蒋介石所记,谈话内容涉及政治协商会议、国民大会召开的日期和解放区问题。毛泽东提出,政治协商会议以缓开为宜;蒋则表示,如政协会议能在本月底召开,则国民大会可考虑改期召开。关于解放区问题,蒋介石一口咬定:政府决不能再有迁就。10月11日上午9时45分,毛泽东偕王若飞在张治中陪同下离开重庆。尽管此后国共谈判还继续了一段时间,周恩来一直留在重庆,王若飞也很快从延安返回,但人们一般所说的重庆谈判至此就结束了。四、重庆谈

25、判的影响和后果经过43天的谈判,国共两党终于签署了会谈纪要;但国共双方究竟如何看待这次谈判及其成果,打算如何调整自己的政策,这是决定此后国共关系演变和中国历史发展方向的关键,也是重庆谈判的真实影响和后果所在。中共和国民党对重庆谈判的不同评价在中国共产党方面,返回延安的当晚,毛泽东和王若飞向中共中央政治局作了全面汇报。主要有三方面内容:首先,毛泽东对谈判的结果表示比较满意,并指出在谈判的各项问题中“对我们重要的是和平与解放区”,但解放区问题未能解决。他说,会议纪要是蒋介石提议,周恩来起草,根据国方意见略有修改,内容共12条。这个东西,第一个好处是采取平等的方式,双方正式签订协定,这是历史上未有过

26、的;第二,有成议的六条,都是有益于中国人民的。王若飞补充说,这次我们在政治上取得了阵地,实际推动了民主运动;我们没有被国民澡套住,国民党有些东西被我们抓信了。几天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毛泽东再次肯定:“这次谈判是有收获的。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和人民的某些民主权利,承认了避免内战,两党的和平合作建设新中国。这是达成了协议的。”其次,毛泽东认为,经过重庆谈判和平的可能性增加了。通过一段直接的接触,毛泽东说:我看蒋介石凶得很,又怕事得很。他没有重心民主或独裁、和或战。最近几个月,我看他没有路线了。只有我们有路线,我们清楚地表示要和平。但他们不能这样讲。这些话,大后方听得进去,

27、要和之心厉害得很,但他们给不出和平,他们的方针不能坚决明确。我们是路线清楚而调子很低,并没有马上推翻一党专政。我看,现在是有蒋以来,从未有之弱。兵散了,新闻检查取消了,这是18年来未有之事。说他坚决反革命,不见得。王若飞也补充说,与我们谈话的人都不是死硬派,国方代表都承认解放区的力量,认为国共不能打,一定要和,他们是倾向民主和平方面的。刚从重庆返回时,毛泽东对前途的估计是相当乐观的。他说:“总而言之,表现一点,实行独裁的劲不大,象灰尘一样可以吹掉的。”不过,几天之后,面对国民党直接用于进攻解放区的80万军队,毛泽东就没有这样乐观了。他开始强调:写在纸上的“和平建国”和事实是矛盾的,“要把纸上的

28、东西变成实际,还要靠我们的努力”。最后,毛泽东认为,实现和平还需要经过严重斗争。这一点突出反党方面则坚持认为旧代表资格仍旧有效。事实上,对于中共方面提出的11点意见,国主在答复中仅对“拥护蒋主席领导地位”一点表示满意,说了些“承明白表示,不胜赞佩”之类的客套话;其余10项,国方代表或提出附加条件或认为根本无从讨论。谈判的第一阶段既是普遍交换意见的阶段,也是双方互相摸底的阶段。这种摸底不仅通过双方谈判的直接对话,也包括其他手段。情报工作无疑是最重要的。从国民党情报系统呈蒋介石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在谈判刚开始时,国民党方面已经了解中共不愿发生内战,希望通过这次谈判使国民党承认现状,采取民主办法解决国

29、共矛盾问题;中共方面愿作出重要让步,并对谈判前途持比较乐观的态度。同样,中共南方局的情报人员也很快摸清了国民党的底牌,包括:蒋介石确定的谈判方针,国民党在军队问题上最后可能让至16个师,所谓允许中共参加政府是考虑在中央各院增设一名副院长,省主席之说是如毛泽东愿意可任命为新疆省政府主席,国民大会则要保证国民党代表占710以上等。尽管这些情报在细节上可能有所误差,但总起来看都具有惊人的准确性。边谈边打从9月4日起,谈判进入第二阶段,两党代表开始就实质问题进行商谈;至22日,共举行了八轮会谈。于国民党方面缺乏准备,双方所持立场又距离很大,谈判时断时续,形势复杂微妙。在第一轮谈判中。国共双方首先把焦点

30、问题即军队和解放区问题提了出来,但未能进行深入讨论。此后,休会四天。8日复会,双方继续谈判。经过几天的接触商谈,国共双方对彼此的立场都有了清楚的了解,双方都认为对方缺乏诚意,提出的条件与自己的期望相距甚远;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结果是双方都加紧从战场上向对方施加压力。在国民党方面,蒋介石和何应钦密令各战区印发了多年前围剿红军时编篡的剿匪手册。蒋介石甚至考虑了还都南京后再迁都北平的方案,以便依靠华中华南的基础,直接控制华北,切断中共与苏联之间的联系。国民党军队受命全力与共产党争夺华北。共产党也决心采取“打得蒋痛,才能逼他让步”的办法。9月8日,中共代表团在致中央的电报中说:;国民党表面上招待很好,

31、天天有人出来请宴会,报纸上不写刺激文章,对新华日报的检查也较放宽,在社会上造成一种政府力求团结的气象,但“实际上对一切具体问题不放弃削弱我,以至消灭我的方针,求得在有利于他的条件下解决问题他们只要求我们认识和承认他的法统及承认军令政令要统一,但反过来他们却不愿认识与承认我们抗日军队与解放区民选政府长期存在的事实,不愿认识与承认两党都有武装长期对立的事实,不愿从事实出发解决问题,只取一概否认的态度”。故他们“特别抓紧的是军队国家化问题,对于政治民主化问题不感兴趣”。据此,中共中央军委通令全军:“重庆谈判,蒋介石毫无诚意”;“为着促进谈判,推迟蒋军深入华北、东北、争取全部占领察、热,争取东北优势,

32、我必须布置几个有力战役,打退顽军气势。”“边谈边打”是战后初期国共斗争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重庆谈判从一开始就是在这种模式下进行的。在“边谈边打”的情况下,不确定的前景使双方的军事行动和政治提案都明显地带上了两重目的近期的和下个阶段的。采取军事行动,一方面是为了直接向对手施加压力,好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另一方面,又是为下个阶段的斗争,无论是和平的或是战争的,作出战略上的准备。同样,谈判桌上的提案目的也是双重的,一方面是为了寻求近期内政治、军事上的某种妥协;另一方面,又是为下个阶段的斗争谋求政治上和军事上有利的至少是有保障的地位。在以这种形式进行的斗争中,任何一方的军事或政治行动都很容易引起对方的疑虑,寻求短期内的妥协与谋求长期斗争中的优势这一无法解决的矛盾驱使双方的关系陷入恶性循环。和平即使能够侥幸实现,它的前提也必然是双方的军事力量能够达成某种相对稳定的平衡;全面内战不至一下爆发出来,而呈现出一个逐步升级的过程。国共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