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06.94KB ,
资源ID:239653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9653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成果编制的完整性.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成果编制的完整性.docx

1、成果编制的完整性成果编制的完整性、合理性的措施与方法1.图纸、资料搜集方案 收集资料是地名普查的重要环节,要着重抓好以下几方面工作:(1)全面收集资料按管理部门划分,资料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收集地名管理部门资料。包括已公开出版的有关地名信息的图、录、典、志和其他记载或反映地名渊源的书刊,以及第一次地名普查和地名补查的成果资料,特别要注意收集近年来民政部门地名数据库资料、区划地名手册、政区大典等。二是收集其他部门资料。包括地名普查成员单位有关资料,特别注意收集有关部门的专项普查资料。1.1前期资料搜集,搜集内容如下: 1)、本市“一普”和补调更新形成的地名档案资料; 2)、地名资料汇编、地名志、地

2、名图及历年地名命名更新资料; 3)、县志、史志等地方各行业、单位志书等文史资料; 4)、当地2014年度统计年鉴及各有关单位统计资料,数据资料截止到2014年底; 5)、当地政区图、城区图、地名图及交通图、规划图、水利图、水系图、旅游图、文物图等各种专题图; 6)、家谱、族谱、碑刻、考古、遗址等资料; 7)、第二次土地调查基础影像资料及1:0000、1:5000、1:2000等不同比例尺地图; 8)、各相关单位平面图,标清边界、四至、四邻及主体建筑层数、名称等; 9)、各村镇内部街路巷名称及分布图; 10)、第二次地名普查登记表;1.2 其他资料提供:民政局负责提供外调时需要的介绍信及其他日常

3、协调工作。1.3 承担单位负责工作:主要负责技术培训、协助资料搜集、内业整理、外业采集、成果制作、质量检查、成果验收。 11)、其他相关资料;(2)编制登记表利用收集掌握的地名信息资料,制作地名调查目录和地名登记草表,并按地名类别或所在行政区域进行分类,分发给普查单位、普查员进行调查和核对。(3)关于数字化表格和矢量图在搜集资料时,就要开始用到数字化的地名登记表。由省里统一编制数字化表格发给各地使用,规范属性资料的填报。要认真编写好调查目录及地名登记表。省普查办向国家领取1:10000矢量图和影像图,由专业人员进行两图叠加形成工作底图,并发给各县市。按照国家统一要求,需要打出纸质工作底图。2.

4、图纸、资料的整理和整合方案(1)清点按本对资料进行清点,清点后分类做好记录,方可继续处理。(2)拆分将装订成本的资料拆分为单页。拆开资料时一定注意不能损坏,保证整体的完整性。(3)扫描1)对档案资料进行图像扫描时采用彩色扫描方式,扫描分辨率不低于300 dpi,若纸张不清楚则会增大扫描分辨率。2)扫描图像保存为JPG文件,图像压缩(或品质)选项设置不小于0.95。3)扫描图像应完整、清晰,与水平位置夹角小于1度。4) 对于资料幅面为32K,扫描设备会使用A4幅面平板扫描仪或书刊扫描仪,保证扫描图像不变形。5)在扫描中不会采用扫描软件中的“校正”、“加强”等选项,以免造成干扰。6)扫描图像文件“

5、横向”显示保存。(4)图像处理1)为确保每一幅扫描图像的清晰、不失真,采用自行研制的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加工处理。扫描后图像进行后期处理,避免重张、倾斜、模糊等图像质量问题。利用软件去除扫描过程中造成的图像杂点和脏点;进行图像纠偏处理,图像偏度不大于1度,以达到视觉上基本不感觉偏斜为准。对于资料校正后,进行整合。2)对于个别有破损的资料,宜先修复再行扫描。对于破损严重难以修复的资料,建议暂不进行扫描。(5)质量检查要对图像清晰度、图像页数和页码检查,图片的歪斜、颠倒、扭曲变形、黑边与污点处理、资料完整性的检查等,应避免重张、倾斜、模糊等图像质量问题。3.工作总结(技术部分),地名信息成果输出、装订

6、方案(1)地名普查表格普查的地名,包括地图上增加的地名、删去的地名和更改的地名,县级地名普查办应按照本规程要求,填写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志登记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等表格。(2)地名成果表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成果表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系统中自动生成,以县级政区为单位,按地名分类(11大类)分别打印,装订成册,签字、盖章。(一)地名代码,是地名的唯一识别码,根据国家地名数据库代码编制规则编制。代码有20位数字,分为四段。第一段由6位数字组成,表示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代码,执

7、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260-2002)。第二段的3位代码执行国家标准县以下行政区划代码编制规则(GB/T10114-2003)。第三段由5位数字组成,表示地名属性类别,执行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2001)。第四段为6位数字,表示附加码,具体代码段为 000000-999999,用以区分同一类别并且是同一行政区的地名并进行排序,如果前13位编码可以确定此地名的唯一性,则第四段代码用000000表示。(二)类别名称,按照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的地理属性分类,为地名分类与类别代码编制规则(GB/T 18521-2001)中“地名地理属性类别代码”中的类别

8、名称。(三)标准地名,指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书写,并经过官方认可的地名全称。(四)罗马字母拼写,指地名的汉语拼音字母书写。(五)民族文字,指少数民族语地名的民族文字书写。(六)所在(跨)行政区,指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所位于(跨)的行政区。(七)简称,指经过官方认可或约定俗成的地名的简单称谓。(八)别名,指某一地理实体标准地名及其简称以外的其他现行名称。(九)地理位置,指地理实体的地理坐标(经纬度)。(十)语种,指地名的语言种类,如汉语、藏语、蒙古语等,表中只填少数民族语种。(十一)地理实体概况,概述地理实体的相关信息。(十二)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包括标准名称及其别名、曾用名、简称等名称的

9、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地名的历史沿革要追根溯源,详细考证。(十三)资料来源,指地名的来历、含义及历史沿革和地理实体概况等信息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十四)多媒体信息,指普查期间采集的照片、图片、录音、录像等资料。(十五)备注,指对一些在上述栏目中无法填注又必须加以说明的问题,在备注一栏中填注。(3)地名目录汇总资料时应填写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内容包括:序号、地名代码、标准地名、类别名称等。地名目录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系统中自动生成,以县级政区为单位,按地名分类(11大类)分别打印,装订成册,签字、盖章。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目录样式见附件5。(4)地名标志登记表地名标志登记表在国家地名和

10、区划数据库系统中自动生成,以县级政区为单位,按地名分类(11大类)分别打印,装订成册,签字、盖章。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志登记表样式见附件3。(5)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通过地名外业调查和查考有关资料,对存在的未经国家审定的地名专用字和地名专读音,应进一步理清其形成的来源及缘由,确需沿用的,填写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按现行有关规定办理。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用字读音审定申报表样式见附件6。(6)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汇总资料时应填写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地名标准化处理统计表,内容包括:序号、地名代码、类别名称、标准地名、罗马字母拼写、所在(跨)行政区、原用名称、原罗马字母拼写、

11、批准时间、备注等。以县级政区为单位,按地名分类(11大类)分别打印,装订成册,签字、盖章。4.地名调查目录方案以工作图图载地名信息为基础,结合收集到的相关地图、资料,编写地名调查目录,标注所收集信息资料的来源和出处,并造册登记。5.地名信息坐标测量方案地理实体、地名标志的地理坐标,在普查工作用图上能准确判定位置的,可采用图解法确定坐标。在普查工作用图上不能准确判定位置的,应到实地测量。图解法测量,首先在普查工作用图上确定地理实体或地名标志的点位,然后量取该点位的地理坐标,图解坐标精度表示到秒。实地测量,首先在实地确定点位,再采用GPS确定地理坐标,在保证位置相对准确的前提下,测量误差小于20米

12、。地理坐标的测量要求见下表:类 别定位点符号类型地理坐标测量(填写)要求行政区域各级各类行政区驻地位置点状经纬度四至群众自治组织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居委会)村委会、社区居委会(居委会)所在位置点状经纬度非行政区域矿区,农、林、牧、渔区,工业区、开发区,边贸区、口岸,地片,区片驻地位置或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四至居民点城镇居民点,农村居民点,工矿点,农、林、牧场点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交通运输设施锚地、船闸(升船机站)、渡口、长途汽车站、收费站、火车站、道口、公共交通车站、停车场、道班、检查站、环岛(路口)、加油站、灯塔(导航台)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公路、铁路、管道、道路(街巷)、有轨交通线路、大型桥梁、

13、大型隧道中心线线状经纬度四至大型河港、大型航空港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四至水利、电力、通信设施井、泵站、涵洞、发电站、输变电站、通信基站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水库、蓄洪区(泻洪区)、灌区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四至灌溉渠、排水沟、渡槽、河堤(湖堤)、大型闸坝、大型拦河坝、运河中心线线状经纬度四至纪念地、旅游景点人物、事件、宗教纪念地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大型公园、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四至建筑物房屋、亭、台、碑、塔、广场、体育场、城堡、墙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单位党政机关、民间组织、事业单位、企业、军事单位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陆地水系河流中心线线状经纬度四至湖泊,面积较大的洲、岛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四至瀑

14、布、泉、矶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陆地地形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脉、湿地(沼泽)、苔原、草原、森林、沙漠、戈壁、绿洲、台地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四至山峰、山口最高点或几何中心点状经纬度 6.地名登记表填写、整理方案(1)预填地名登记表根据地名调查目录,整理、查阅和考证相关资料,预填地名登记表(地名登记表可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中按地名分类打印或按普查内容印制)。按照类别属性分类填写造册,并分发至普查责任部门(单位)或普查员。(2)调查、采集地名信息,标注工作草图根据地名普查目录、地名登记表、工作图和职能情况,普查责任部门(单位)采取分类调取资料、发放调查表、分片调查收集、召集当地群众座谈、走访知情人

15、、现场踏勘等方式调查地名信息,到实地对照、核实、采集地名信息,以及相关的影像(音)信息、坐标经纬度等,并将采集到的地名名称实地标注到工作草图上。(3)整理地名登记表地名登记表的填写重点做到:采集信息准确、规范,填写的要素齐全、完整。暂不能到实地调查的地名,应进行室内资料收集整理,正式填写地名登记表,核准工作草图。检查无误后将登记表、草图和实地采集的有关记录、照片、录像、录音等上报普查办。普查责任部门(单位)应同时将登记表内容准确填写到特定格式电子表格里,一并上报普查办。(4)地名信息审核各职能部门负责本部门普查地名信息的初审工作,各级地名普查办公室实行层级审核,经考证有疑问或不能确定的可以由地

16、名专家或上级普查办评判。审核内容主要包括:在“数量”的方面主要检查有无漏查现象,与普查范围内的实际数量是否相符;从“质量”的方面主要检查数据项填写是否齐全,填写的内容是否准确规范,图表名称是否相符等。审核要以搜集的有关地名档案、资料为依据,坚持与历史相符的原则。审核不合格的要退回原普查单位重新采集更正后再行上报。普查办对上报的实地采集的记录、照片、录像、录音等进行检查、整理、编撰,数字化处理为标准内容,分类保存备用。7.工作底图标绘方案(1)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在地图上的定位及符号类型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在地图上的定位点分为几何中心、中心线、最高点和驻地位置等,符号类型包括点状和线状。各类地理

17、实体在地图上的定位点及符号类型见附件1。(2)工作图地名标注普查工作图上所有地名都要使用0.3mm以下红、蓝两色中性碳素笔进行标注,地名注记的修改、增删一律使用红笔标注,其他用蓝笔标注。文字注记要字体正规、字迹清晰、用字规范、位置准确、图面整洁。(3)工作图地名位置符号的标绘工作图上用直径3mm 的“”符号表示地名所指代的地理实体在图上的位置,圆圈内的中心点为定位点。(红色符号)代表实测坐标点位,符号位置在工作图上为示意性表示,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矢量图上根据实测坐标准确表示点位。(蓝色符号)代表图解坐标点位,符号位置在工作图上表示为准确点位,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矢量图上根据工作图标绘的点

18、位量取坐标。(4)工作图标绘整饰工作图上地理实体名称及其位置没有变化的,用蓝色笔在地名注记文字下划横线。如: 马家角 (蓝色下划线表示马家角这个地名名称及位置没有变化)。实地有名而工作图上没有标注的,用红色笔将地名标注在工作图定位点适当位置,如: 马家角(表示实测坐标点位,增加实地地名马家角)。如图上标注不开,可采用编号代替,并在图外采用相应编号注明,如: 1(表示图解坐标点位,增加实地编号为1的地名),图外适当位置标注1马家角。马家角工作图上有地名而实地没有的,用红色笔圈上此地名,并在圈内划45度斜线。如:(图上无马家角这个地名)。 马家角工作图上的地名与实地地名不符的,用红色笔圈上图中的地

19、名,圈旁标注确定的标准地名。如:马加角(将马家角地名改为马加角)。8.多媒体信息采集方案根据地名普查目录、地名登记表、工作图和职能情况,普查责任部门(单位)采取分类调取资料、发放调查表、分片调查收集、召集当地群众座谈、走访知情人、现场踏勘等方式调查地名信息,到实地对照、核实、采集地名信息,以及相关的影像(音)信息、坐标经纬度等,并将采集到的地名名称实地标注到工作草图上。其中,照片文件要求为JP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万像素;录音文件要求为MP3格式;录像文件要求为MP4格式。地名语音采集。标准地名的发音,应制作语音文件存入普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语音文件可采用合成音或人工发音两种形式。合成音

20、可由普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自动报读,报读与实际发音不一致的(如多音字、生僻字等),应录制人工发音文件。少数民族语地名的原生读音、地方的地名专用字和方言读音,应在实地录制,确保清晰准确,制作语言文件存入普查数据库管理信息系统。9.地名标志采集与测量方案地理实体及地名标志位置测量。地理实体、地名标志的地理坐标,在普查工作用图上能准确判定位置的,可采用图解法确定坐标。在普查工作用图上不能准确判定位置的,应到实地测量。图解法测量,首先在普查工作用图上确定地理实体或地名标志的点位,然后量取该点位的地理坐标,图解坐标精度表示到秒。实地测量,首先在实地确定点位,再采用GPS或者北斗等定位设备确定地理坐标,在

21、保证位置相对准确的前提下,测量误差小于20米。(1)地名标志标准地名标志按照GB 177332008地名 标志国家标准和地名标志管理试行办法(民地标20061号)设置。(2)、地名标志分类(一)自然地理实体地名标志1)水系地名标志,包括河流、河源、河口、湖泊、陆地岛屿(包括河岛、湖岛等)、冰川(包括冰斗、冰川谷等)、瀑布、泉等的地名标志。2)地形地名标志,包括平原、盆地、高原、丘陵、山脉、山口、山谷、山峰、火山、草原、森林、沙漠、戈壁、绿洲等的地名标志。(二)人文地理实体地名标志1)居民地地名标志,包括街、巷、区片、小区、门、楼、楼单元、楼层和村等的地名标志。2)行政区域地名标志,包括省级(省

22、、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别行政区)地名标志、地级(地级市、自治州、地区行政公署和盟等)地名标志、县级(县、县级市、市辖区、自治县和旗等)地名标志、乡级(乡、镇、民族乡等)地名标志。3)专业区地名标志,包括矿区、农业区、林区、牧区、渔区、工业区、边贸区、开发区、自然保护区等的地名标志。4)设施地名标志,包括火车站、汽车站、地(城)铁站、海港、河港、渡口、飞机场、桥梁(例如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城镇内的立交桥和过街桥等)、隧道(例如公路隧道、铁路隧道、城镇内的地下通道等)、环岛等具有地名意义的交通设施的地名标志,池塘、海塘、水库、蓄洪区、灌溉渠、堤坝、运河等具有地名意义的水利设施的地名标志,发电站、输变

23、电站等具有地名意义的电力设施的地名标志。5)纪念地和旅游地地名标志,包括风景区、公园、人物纪念地(例如陵园,人物纪念馆、纪念堂等)、事件纪念地(例如古战场等)、宗教纪念地(例如寺、庙、教堂等)等的地名标志。(3)设置更新地名标志根据实际需要,对重要地理实体增设地名标志。对原设地名标志区域进行查漏补缺,更新已损坏的地名标志。(4)地名标志普查登记新设置的地名标志以及此次地名普查前独立设置的、目前仍使用的地名标志均要测量标志位置,实地拍摄标志照片,填写地名标志登记表,将数据录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地名标志登记表主要内容:标志代码、标准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民族文字、所在(跨)行政区、标志位置、设置

24、单位、设置时间、生产厂家、材质、规格、标志照片文件名和标志照片等。标志代码指地名标志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中的代码,由地名代码加2位数字组成,2位数字表示同一个地名设置的标志的个数,从01至99顺序排列。标志照片文件名指设置的地名标志实地照片的文件名称,文件格式为JPG,文件名由该标志的标准地名加2位数字组成,2位数字表示标志照片的顺序,如灵山01。10.各种数据入库方案在计算机上对实地采集的文字、照片、录像、录音等进行检查、整理、编撰,并导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1)建立数据库省、市、县统一使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本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2)行政区域界线标绘县级行政区域界

25、线和已勘定的乡级行政区域界线,标绘到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15万矢量图上。标绘的界线中间不可中断,标绘时可将矢量图放大到最大,以利于标绘时选取、检查定位点。(3)地名信息录入将审核合格的地名登记表、地名标志登记表中的内容逐条录入到地名数据库中,或将电子表格数据直接导入数据库。(4)地名的修改、整饰对照工作图,对有变化的地名,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图形数据中进行标绘和修改。(一)删除不存在的地名。(二)对变化的地名进行位置、名称、属性的修改。(三)通过“地名信息”中图库匹配的功能,逐个检索标准地名,添加新增地名。利用图上标注或输入地名经纬度对其具体位置进行标注。(四)对相互叠加的注记进行方位或显示

26、级别的调整。(5)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匹配1)通过“地名信息”中图库匹配的功能逐项、逐个检查地名是否建立连接关系。2)对于没有建立连接关系的地名逐个进行匹配,具体如下:通过自动匹配使图上名称与属性名称完全相同的地理实体自动建立连接关系。通过地名的关键字检索、定位查询进行地理实体的半自动匹配。(6)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将普查工作形成的有关文件、资料等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扫描数据,导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将地名标志照片、普查中产生的音像等数据按标准处理后,导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11.修改、整饰矢量图方案(1)地理实体的修测(一)修测对象:国家地名数据库矢量地图上新增或变化的地物,只选择与地名有

27、关的重要地物进行修测,如铁路,公路,主要街道等。(二)修测方法:实地测量地物的起止点和拐点,在工作图上示意性用红色直线表示并注记地名名称,在室内根据实测坐标用相应图式符号和标准地名注记标绘到矢量图上。在保证位置相对准确的前提下,测量与标注误差小于20米。(2)矢量图及成果图上表示的地名(一)将录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的11大类地名的标准名称,标绘在矢量图上。(二)根据图面承载情况,将11大类地名每类中的重要地名标注在普查成果图上,其他的地名尽量标注。未在普查成果图上标注的地名,也要填写地名成果表。(3)地名在矢量图上文字注记的位置地名在矢量图上注记的位置,点状地理实体的地名按定位点的右、上、左

28、、下顺序选位注记,线状地理实体的地名按地理实体走向散列式注记,面状地理实体的地名在范围内或中心处注记。注记不能压盖地名位置图式符号。(4)绘制地名普查成果图根据地名普查工作图和地理实体坐标,利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中的标注工具,将现今地名和相应的图式符号标绘在数据库矢量图上,对矢量图进行图外整饰,制作成地名普查成果图,签字、盖章。图外整饰内容包括:图例、成果图名称、标绘者、检查者、验收者、时间、密级、编号、单位、单位负责人等。整饰地名普查成果图要求:名称统一为“省XX县(市、区)地名普查成果图”;普查单位设为“省XX县(市、区)地名普查办公室”;密级设为“秘密”;其他内容按实际填写。地名普查成

29、果图绘制格式下表:12.地名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挂接、整合方案(1)建立数据库省、市、县统一使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管理系统,建立本级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2)行政区域界线标绘县级行政区域界线和已勘定的乡级行政区域界线,标绘到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15万矢量图上。标绘的界线中间不可中断,标绘时可将矢量图放大到最大,以利于标绘时选取、检查定位点。(3)地名信息录入将审核合格的地名登记表、地名标志登记表中的内容逐条录入到地名数据库中,或将电子表格数据直接导入数据库。(4)地名的修改、整饰对照工作图,对有变化的地名,在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图形数据中进行标绘和修改。(一)删除不存在的地名。(二)对变化的

30、地名进行位置、名称、属性的修改。(三)通过“地名信息”中图库匹配的功能,逐个检索标准地名,添加新增地名。利用图上标注或输入地名经纬度对其具体位置进行标注。(四)对相互叠加的注记进行方位或显示级别的调整。(5)图形数据与属性数据匹配(一)通过“地名信息”中图库匹配的功能逐项、逐个检查地名是否建立连接关系。(二)对于没有建立连接关系的地名逐个进行匹配,具体如下:1)通过自动匹配使图上名称与属性名称完全相同的地理实体自动建立连接关系。2)通过地名的关键字检索、定位查询进行地理实体的半自动匹配。(6)多媒体数据的处理和存储将普查工作形成的有关文件、资料等进行数据处理,形成扫描数据,导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

31、据库。将地名标志照片、普查中产生的音像等数据按标准处理后,导入国家地名和区划数据库。13.行政区划界线测绘方案边界线调查研究是制定联合勘界工作实施方案的基础性工作,包括查阅历史档案资料、收集现势资料、走访调查、实地踏勘、归纳整理、研究论证等。(1)查阅、收集资料l)、各级政府划定或者核定边界线的有关文件、协议及地图。2)、毗邻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调查资料。3)、各级政府或有关部门关于处理边界地区资源权属问题的有关资料。4)、国家基本比例尺的地形图和行政区划图。5)、其他有关边界线的文件、地图及有关资料。6)、平面及高程控制网点的资料等测绘成果。(2)走访调查向边界地区的基层政府和有关人员了解边界地区管辖情况,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年发生边界争议的时间、地点、原因、边界线长度、争议面积等,争议地区的人口分布、民族情况、政权建制、户籍管理、自然资源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