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6 ,大小:26.14KB ,
资源ID:2395216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95216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笔记版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3版知识点整理.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笔记版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3版知识点整理.docx

1、笔记版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3版知识点整理 【笔记版】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3版)知识点整理 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第 3 版) 知识点整理班主任专业基本功班主任专业道德第一章 专业理念 第二章 职业道德 第三章 礼仪修养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班主任专业知识班主任工作的基本规范 班级管理 班级德育 班级文化班主任专业技能第八章 教育资源整合能力 第九章 主题班会设计与实践能力 第十章 人际沟通与交往能力 第十一章 专业自主发展能力1.2012 年 11 月,上海、江苏、浙江、安徽“首届长三角地区中小学班主任基本功大赛” 。 笔记:1第一章 专业理念班主任专业道德是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核心,是班主任

2、专业化的重要标志。 班主任老师的专业理念是指班主任 “在对待教育工作本质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关于教育的观念 和理性认识” 。 它主要体现在对待职业、对待学生、对待教育教学和对待自身发展四个方面的正确 观念和信念。 第一节 班主任是一个重要的专业性岗位 1.班主任的地位、作用: 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指出“中小学班主任 是中小学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中小学生健康成 长的引领者,是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和社区的桥梁,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 量。 ” 2.班主任的任职条件:应由取得教师资格,思想道德素质好、业务水平高、身心健康

3、、乐于奉献的 教师担任。 3.班主任专业化的现实诉求:时代发展的强烈呼唤;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结果;改变班主任工作 现状的迫切需要。 4.1952 年 3 月,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暂行规程(草案) 规定“每班设班主任一人” ,标志着我 国中小学已从级任制转向班主任制。 5.班主任专业化的含义: 班主任专业化就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基础, 以专业的观念和要求对班主任进 行选择、培养、培训、管理和使用的过程。 主要包括: 在职业道德上,从一般的道德要求向专业精神发展; 在专业知识和能力上,从“单一型”向“复合型”发展; 在劳动形态上,从“经验型”向“创造型”发展。 6.班主任专业化的内容:深化专业认知;增

4、强专业能力;提升专业道德。 第二节 班主任是学生的主要精神关怀者 哲学家雅思贝尔斯认为“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的过程。 ” 1.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认 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2.精神关怀是班主任工作的核心内容; 班主任教育劳动的主要目的是育人, 主要内容是关怀学生的 精神生活、促进学生精神成长。 精神关怀是班主任的首要任务和根本要求。 3.班主任精神关怀的重要意义:教育以人为本的必然要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价值取向;促进班 主任专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4.班主任精神关怀的具体要求: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

5、; 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班主任是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人生导师 1.班主任全面关心学生发展的内涵:关心学生的全面发展,关心学生的终身发展,关心全体学生的 发展。 2.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学生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学生的现有水平,另一种是学 生可能的发展水平。 两者之间的差距就是最近发展区。 3.素质教育理念是班主任必须树立和坚持的最基本教育理念。 4.【补充】心理发展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人类的只能至少可以分成九个范畴语言、数 理逻辑、空间、身体-运动、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存在。 第四节 班主任是学生发展的重要他人21.美国社会学家米尔

6、斯在米德的自我发展理论的基础上首先明确带了“重要他人”的概念,即指对 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2.学生的重要他人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互动性重要他人;偶像性重要他人。 3.班主任承担的角色:家长代理人、学生楷模、心理保健者、学生的朋友和知己。 4.班主任成为学生重要他人的原则:以高尚的人格濡染学生;以渊博的学识吸引学生; 以出色的能力折服学生;以真挚的情感打动学生。 5.班主任岗位是具有较高素质和人格要求的重要专业性岗位。 第五节 班主任是学生合法权益的保护者 1.侵害学生权益的表现:侵害学生的受教育权;侵害学生的人身自由权; 侵害学生的人格权;侵害学生的隐私权。 2.教师的权利

7、:教育教学权;科研权;管理学生权;获得报酬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 3.教育教学权、进修培训权不仅是教师是权利也是教师的义务和职责。 4.教师的义务: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 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义务; 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义务;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义务; 保护学生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的义务; 提高政治觉悟和业务水平的义务。 笔记:3第二章 职业道德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明确提出要“以提高师德素养和业务能力为核心,全面加强 教师队伍建设” 。 第一节 教师职业道德及其重要意义 1.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 “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

8、 者和接班人。 ” 2.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的立身之本、立教之本,是加强和改进青少年学生 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保证。 3.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要求的崇高性、意识的自觉性、行为的示范性、内容的时代性。 3.教师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促进 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 第二节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 1.现行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 年修订)的内容为: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这六条基本内容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 征。 而“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

9、和灵魂。 2.【补充】 “罗森塔尔效应” :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 、 “人际期望效应” ,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 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3.教书育人是教师最核心的职责与任务。 4.教书育人的基本要求: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5.教育要适应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循序渐进地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教育也要适应青少年身 心发展的阶段性,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 6.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升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 以开发人的智慧和潜能, 弘扬人的真善

10、美本性 为基本内容, 以促进人的积极主动发展, 形成人的健全个性, 实现人的潜在价值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7.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元的,教师应树立科学的评价观,从多维度评价学生,以合格及特长的标 准对学生进行评价。 促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学习。 第三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1.新时期师德建设的内涵: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引领; 以关爱学生、严谨笃学、淡泊名利、自尊自律为核心内容; 2010 年 7 月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 (2010-2020 年) 以教育教学实践为基本途径; 以立德树人、教书育人为根本目标。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

11、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3.关爱学生是教师特有的职业情感;严谨笃学是教师职业的基本特征; 淡泊名利是教师职业的崇高美德;自尊自律是教师职业的内在要求。 4.师德是教师职业的灵魂。 教书是教师职业的主要特征,育人是教师职业的根本目的。 立德树人是 师德建设的根本目标。 立德的根本目的在于树人。 4第三章 礼仪修养第一节 礼仪的作用与原则 1.礼仪的作用:礼仪是道德的示范;礼仪是行为的准则; 礼仪是交往的枢纽;礼仪是文明的标志。 2.礼仪的原则:尊重原则、适度原则、真诚原则、自律原则。 3.八礼

12、四仪: “八礼”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 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 “四仪”7 岁入学仪式、10 岁成长仪式、14 岁青春仪式、18 岁成人仪式。 第二节 教师礼仪的特点与意义 1.教师礼仪的特点:教师礼仪要求的先进性;教师礼仪行为的示范性; 教师礼仪内容的整体性;教师礼仪影响的深远性。 2.教师礼仪的意义:有助于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 有助于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有利于优良校风的形成; 有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第三节 教师礼仪的基本要求 1.教师礼仪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分为:个人礼仪、教学礼仪、集会礼仪、交往礼仪四个方面。 其 中,教师个人礼仪是最重要、

13、最基本的,是教学礼仪、集会礼仪和交往礼仪的前提和基础。 2.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2008 年)中要求教师做到“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 3.教师个人礼仪的基本要求:谈吐文明,准确优美;举止从容,风度优雅; 仪态端庄,稳重大方;衣着朴素,整洁得体。 4.教师教学礼仪可分为:组织教学礼仪,课堂语言礼仪。 5.教师集会礼仪可分为:升降国旗礼仪、典礼礼仪、节庆礼仪、会议礼仪。 6.教师交往礼仪可分为: (1)与学生交往的礼仪: (2)与同事交往的礼仪:以礼相待;尊重同事;注重办公室礼仪。 (3)与家长交往的礼仪: 家长座谈会的礼仪:服饰庄重,举止文雅;尊重家长,语言礼貌;珍惜时间,讲究

14、效率; 家访礼仪:选好时机,预约前往;衣帽整洁,庄重大方;用语合理,避免责难;举止稳重, 温文尔雅。 迎访礼仪:收拾门庭,做好准备;热情待客,礼貌周到;微笑送客,心境愉快。 7.在教师与家长交往中,家长会和家访是最主要的形式。 笔记:5第四章 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规定: “要完 善学校的班主任制度,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选派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奉献精神强的优秀教 师担任班主任。 2.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明确提出,班主任是中小学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 实施者,是中小学生健康成长的引领者,班主任要努力成为中小学生

15、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是中小学 的重要岗位, 从事班主任工作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教师担任班主任期间应将班主任工作作为 主业。 第一节 班主任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1. 班主任的职责要求: (1)从学校教育工作出发的工作职责:教育引导工作;班级管理工作;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组织、协调工作。 (2)从工作对象出发的工作职责:个体发展指导;集体教育工作。 2.班主任的工作内容: (1)目标导向: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目标导向; (2)教育理念:注重公平,面向全体; 以人为本,全面关心; 尊重学生,平等互信; (3)工作要点:建立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开展班级文化建设; 指导学生

16、参加社会实践活动; 整合各种教育力量; 实施发展性教育评价; 3.班主任履行工作职责的途径:从大局出发,配合学校工作整体安排; 协调各方教育力量,形成班级教育合力; 加强制度建设,建立班主任工作的学校支持系统。 4.班主任工作的学校支持系统包括:校园安全的预警系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系统、学生心理健 康教育系统、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等。 第二节 班主任的工作原则 1.班主任的工作原则: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学生;正面教育,积极引导学生;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2.所谓班级中的学生非正式群体, 是指班级中没有经过班主任及学校其他组织任命, 学生间根据兴 趣、爱好、情感等因素自发

17、形成的群体。 它是相对于班委、团队、学习小组等正式群体而言的。 3.班主任如何利用非正式群体: 引导并发挥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的感情基础,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借助非正式群体成员间畅通的信息管道,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对班级管理的一些意见和建 议; 培养非正式群体的领导者,形成强而有力的班干部队伍。 4.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前提条件。 热爱学生意味着班主任要有四心:爱心、真 心、公心、慧心。 5.苏霍姆林斯基: “教师成为学生道德上的引路人,并不在于他时时刻刻都在讲大道理,而在于他 对人的态度(对学生、对未来的公民的态度) ,能为人表率,在于他有高度的道德水平。 ”

18、6第五章 班级管理第一节 班级常规管理与学生行为规范养成 1.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是做好班级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 也是保证良好教育教学秩序的需要。 班级 常规管理是班主任最基础的工作,也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基本功。 2.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对中小学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也是班主任开 展班级日常管理的主要依据。 3.班级日常管理的内容:教学常规管理、行为常规管理、安全教育、偶发事件处理等。 4.偶发事件是指在教育过程中遇到的事先难以预料、出现频率较低,但必须迅速作出反应,加以特 殊处理的事件。 5.偶发事件的特点:偶然性;突发性;爆炸性;紧迫性。 6.处理偶发事件的方法:控制感情,沉着

19、冷静;了解情况,掌握分寸;依靠集体,尊重学生。 7.班主任的角色定位: 班级的组织者和领导者; 学校实施管理工作的助手; 联系各科任教师的纽带; 沟通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的桥梁。 8.班级常规管理的特点:教育性、广泛性、细致性、多样性。 9.班级常规管理的实施:加强班级规章制度建设、培养学生自主管理能力。 10.苏霍姆林斯基: “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 ” 11.中小学阶段是青少年良好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期, 也是道德品质和文明习惯养成的最佳年龄期。 12.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国家明文规定、国家和社会对学生道德素质和文明行为的基本要求。 13.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途径与

20、方法: (1)说理教育法:对有关内容的课堂讲解、报告、讲座、演讲、讨论等。 (2)活动强化法:专项训练法、榜样示范法、班级活动教育法 (3)评价激励法 (4)环境陶冶法 (5)教学渗透法 (6)三位一体法:学校、家庭、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第二节 优秀班集体的创建 1.班集体的形成应具备以下条件:有集体成员认同的共同目标;有坚强的领导核心; 有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有健全的规章制度。 2.如何创建优秀班集体(如何创建班集体是班主任进行班级工作的中心环节。 ) : (1)确定班集体建设目标:长期目标 中期目标 近期目标(具有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 (2)选拔和培养班干部:民主选拔班干部(是优

21、化管理,加强班集体建设的关键) 积极培养班干部 (支持、 鼓励并发挥其特长是使用班干部的主要方法) (3)形成集体规范和舆论氛围:以科学的班级规范管理人 以正确的集体舆论引导人善于运用奖励和惩罚 重视正确的集体舆论导向 3.班规:班级中经常进行的相对稳定的工作内容和工作制度,它不以教师、班集体领导机构和班级 学生的更换而变动,是一种对班级起管理作用、师生共同自觉遵守的班级制度。 4.坚持集体舆论导向是培养良好班风的一个重要步骤。 集体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 就会形成一个班 的班风。 5.重视正确的舆论导向(班主任如何发挥班集体舆论的导向作用) : 注意舆论倾向,正确加以引导;7有目的、有意识地组

22、织和吸引学生参加各种集体活动; 充分运用舆论阵地,诸如班会、团队活动、墙报、黑板报、思想评论栏等形式; 把握住学生自我教育的时机; 用榜样的力量感召人(班风建设的首要问题是教师的师德作风建设。 ) 第三节 面向全体的发展性评价 评价本身具有导向、诊断、教育等重要功能。 1.全面发展的评价理念的具体体现:将学业评价与非学业评价相结合; 评价形式的多样化(分析性、综合性、考查、调查评价等)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班主任、 家长、 任课教师、 自我评价等) 2.自我评价实际上是学生自我认识与自我反省的有效途径。 3.中小学常用的评价方法:成长记录袋评价、素质报告单、学生操行评语。 笔记:8第六章 班级

23、德育第 一节 学校德育的功能定位学校德育的创新实践: (1)学校德育的创新思路: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重视理想教育,用理想点亮学生的人生; (2)学校德育创新的方法手段:开发和利用德育资源; 德育活动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途径。 开发德育校本课程; 第二节 班级常规德育工作的开展 1.班级德育的核心是引导学生如何做人的教育。 2.班级常规德育工作的内容:制定班级思想道德教育的目标;重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 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3.我国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4.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

24、设的若干意见 对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建设的主要任务规定如下: 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 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未成年人的全面发展。 5.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习惯可以从以下五个层面着手:找准教育的着眼点; 建立基本的行为要求框架; 确立行为习惯坐标点; 活动育人,寓教于乐; 螺旋上升、表彰奖励。 6.培养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方法:明理激情法;自我教育法;榜样激励法;环境熏陶法。 7.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往往要经历四个阶段:他律阶段; 他律、互律阶段; 他律、互律、自律

25、相结合阶段; 进入自由境界“随心所欲不逾矩” 。 8.自我教育途径:自我激励、自我认识、自我调控、自我实践 第三节 学生身心健康教育指导 1.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内容:学习辅导、人格辅导、生活辅导、职业辅导。 2.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法:讨论法、情景剧法、总动员法。 3.个体心理辅导是针对有特殊问题和特殊需要的学生实施的,一般是不包括病理性心理障碍的。 4.个体心理辅导的对象包括:受学业成绩困惑的学生,生理有缺陷的学生,人际适应不良的学生, 家庭处境不利的学生,品德不良行为的学生等等。 第四节 网络德育的新探索 网络时代班主任工作的创新艺术:用影像记录学生成长;创建班级网络管理平台;媒介素养教育

26、。 笔记:9第七章 班级文化第一节 班级文化的构成及影像因素 1.班级文化是班级的灵魂。 (狭义的)班级文化,是班级全体成员共同创造出来的独特文化,是班 级成员在班主任引导下,朝着班级目标迈进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2.班级文化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3.班级文化的作用:教育功能、激励功能、制约功能。 4.班级文化的构成要素:青少年文化、同辈文化、教师文化、教育文化。 5.班级文化的影响因素:社会文化(有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分) 、家庭文化、学校文化。 6.杜威: “家庭中正常关系的失调,是以后产生精神和情绪的各种病态的肥沃土壤。 ” 第二节 班级物质文

27、化的优化 1.班级环境布置的原则:彰显班级个性;凸显班级文化主题; 强化学生主体作用;发挥激励作用。 2.如何营造班级物质环境:营造整洁、美观的环境;建立生物角,培养学生责任意识; 建立图书角,营造书香氛围;墙面布置,凸显学生主体意识。 第三节 班级制度文化的建设 1.(班规的概念在第五章)班规以制度的形式存在,主要包括班级组织机构、承包责任制、奖惩制 度和班级的日常常规(如班级公约、一日常规、一周常规、一月常规) 。 2.惩戒原则:公开公正原则;尊重事实原则;有错必纠原则; 人文关怀原则;适度处罚原则;及时处罚原则。 处罚违纪学生要做到“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惩前教育,惩后疏导。 ” 3.班级

28、规范的作用:价值导向作用;规范约束作用。 4.如何制定班规:确立班主任的主导地位;分析班级情况;班规应体现民主性、规范性、发 展性。 5.如何执行班规:解读班规;重视检查和评比;运用奖励和惩罚;协调班级教育环境。 第四节 班级精神文化的塑造 1.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 2.班级精神是班级文化的主导价值取向,是班级成员共同的行为准则。 3.塑造班级精神的途径与方法:设计班级标志物(如班训、班歌、班徽) ;榜样示范; 开展集体活动;运用电子媒介; 利用传统节日;师生的情感交流。 4.在冲突与融合中铸造班级精神。 笔记:10第八章 教育资源整合能力第一节 整合班级教育资源 1.对于班主任而

29、言,可资利用的教育资源包括:班级教育资源、家长教育资源、社会教育资源。 2.整合班级内部教育力量:学生;班级组织(班委会、少先队和共青团、非正式群体) 第二节 整合家庭教育资源 1.家访和家长会是传统的家校合作的主要形式。 2.家校合作新载体包括班级博客、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长委员会等等。 3.根据家访目的进行类型: 一般性家访、慰问性家访、表扬性家访、沟通性家访、 防微杜渐性家访、 纠正不良家庭教育的家访。 4.家访的步骤:明确家访目的;分析家访对象;预测可能遇到的问题并制定策略; 选择合适的家访时机;建立“家访记录卡” ; 进行后期追踪。 第三节 整合社会教育资源 依托社区教育委员会;建

30、立校外教育基地;网络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笔记:11第九章 主题班会的设计与实施能力第一节 主题班会的设计 1.班会的类型最常见的有两种:固定班会(如周会、晨会等班级例会) 、主题班会。 2.主题班会作为实施班级德育和开展班级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 被列入国家课程计划, 作为与必修 课同等重要的课程板块。 3.主题班会是班主任综合素质和教育实践智慧的集中体现。 主题班会最重要的目的在于对学生进行 思想品德教育,主题班会要实现的是德育功能。 4.主题班会的德育功能体现在: 主题班会具有导向作用; 主题班会是对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有效方式; 主题班会具有情感感染的功能; 主题班会可以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主题

31、班会可以引领班级的集体舆论,形成良好的班风; 主题班会可以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5.主题班会的原则:计划性、针对性、整合性、创新性原则。 第二节 主题班会的实施 组织实施主题班会应当正确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处理好静态预设与动态生成的关系; 处理好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 处理好情感体验与价值引领的关系; 处理好遵循规范与开拓创新的关系。 第三节 主题班会的评价 1.主题班会的评价标准:主题具有思想性、内容具有真实性、形式具有新颖性、氛围具有感染性、 师生具有互动性。 2.班主任在主题班会中的主导作用: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通过班会实施过程的动态掌控实现主导作用; 重要环节的适时介入上。 3.好的主题班会课的标准:好的主题、好的设计、好的效果,即内容、形式、效果三个方面都好。 4.班会课主题的确定有的是服从于学校整体工作安排,有的是往往来源于班主任对学生特点的把 握,以及学生当下现实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5.主题班会的影响因素:班主任关于主题班会设计和实施的教育理念; 班主任平时相关知识和素材的积累; 班主任在主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