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22.24KB ,
资源ID:2389204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89204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docx

1、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十一章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单元特征】 总体特征:国共两党以合作为基础,以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为形式进行了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取得了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本单元内容可以归纳为: 一条战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两个战场: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互相配合; 三个阶段:抗日战争的防御、相持、反攻三个阶段; 四种力量:中国共产党、中国国民党、日本帝国主义、英美等反法西斯同盟国。【知识梳理】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至1945年8月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是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时期。(1)抗日战争的防御阶段:从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日本大举侵华,分路深入中国

2、领土,企图以速战灭亡中国,侵略态势达到顶点。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互相配合。【考点清单】1抗日战争的爆发和国共联合抗日:(1)七七事变;(2)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3)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解析】七七事变、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是历年高考的重点;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近年来出题频率在增加。 对“七七事变”应突出其全面侵华和全民族抗战的特征; 对“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实现”应掌握其主要步骤与实现的标志; 对“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应了解课本上的三大会战及主要战役并分析片面抗战路线。一抗日战争的爆发(一)七七事变和第二次国共合作实现1卢沟桥事变 (1)时间:1937年7月7日夜(2)

3、简况: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搜查,遭中国守军拒绝,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3)影响: 日本全面侵华开始; 中国全民抗战开始。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四大步:号召、确定、初步、正式)(1)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发出号召,组织抗日;(2)华北事变后,中共确定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八一;瓦窑堡会议;毛的报告)(3)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统一战线初步建立;(4)七七事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中共抗日通电; 蒋介石庐山谈话;(准备抗战) 国民政府自卫宣言;(抵抗暴力)红军接受改编;(八路军、新四军) 国民党公布合作宣言正式建立(1937年9月)(二)正面战场的抗战1背景:日军占领平津后,向华北和华

4、东两个方向发动进攻,企图速战速决,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类似德国“闪电战”);国民政府在正确战场组织多次战役,抵抗日军侵略。2概况:(总共四大会战高中课本未含武汉会战)(三场会战、两城失守、一大屠杀)(1)淞沪会战:日军意图;战争结果打破日军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计划(2)太原会战:配合正面战场(共)115师平型关,120师雁门关,129师阳明堡; 正面战场战役(国)忻口战役。国共合作抗日的典范(3)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30多万人,谷寿夫,松井石根,杀人游戏(4)徐州会战:台儿庄大捷 川军王铭章部(5)武汉、广州失守:1938年10月,防御阶段结束。3评价国民政府抗战初期功过(1)功:粉碎

5、了日军速战速决企图,促使抗战相持阶段到来。(2)过:由于实行片面抗战路线(只依靠政府和军队),无力阻止优势敌人的疯狂进攻,中国丧失了华北、华中、华南大片领土。(三)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1路线:1937年 洛川会议 全面抗战路线2行动:挺进敌后,独立游击,建立根据地,开辟敌后战场(洛川会议以后才有“敌后战场”)3分布:(口诀)一一五呢绒净茶几,(一一五师,聂荣臻,晋察冀根据地)一二O合龙关静水,(一二O师,贺龙、关向应,晋绥根据地)际遇(冀豫)加上俊(晋)和努(鲁),一二九刘邓猛如虎,(一二九师,刘伯承、邓小平,晋冀豫和冀鲁豫根据地)陈毅苏南皖东张,陕甘宁是总后方。(四)毛泽东论持久战的发表1背

6、景:抗战初期,亲日派散布“亡国论”,亲英美派宣扬“速胜论”。2目的:向全国人民指出抗日战争的正确道路。3内容:分析中日特点,驳斥两种论调,预见战争持久,指出正确道路。4意义:(1)它是马列原理同中国抗战实践相结合的典范,是中华民族抗日战争的战略纲领;(2)它驳斥了不利于抗战的论调,对坚定信心、争取胜利,有极大的动员和指导作用。(2)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从1938年10月至1945年8月初。日本把军事进攻的重点指向敌后战场,对国民政府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进攻为辅。国民政府由抗战初的积极抗日转向消极抗日、积极反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与敌伪顽强斗争。【考点清单】2日本帝国主义残暴的殖民统治:(1)汪

7、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2)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3)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解析】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野蛮的经济掠夺,是历年高考的重点;奴化教育、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是历年高考的相对冷点。 对“汪精卫集团建立伪政权”应突出抗战相持阶段到来的原因和日本侵华策略的改变; 对“野蛮的经济掠夺和奴化教育”应熟悉经济掠夺的总方针和掠夺的方式并了解奴化教育的手段与目的; 对“日伪的残暴统治和沦陷区人民的反抗斗争”应了解残暴统治的手段及人民反抗的斗争事例。二日本帝国主义在沦陷区的殖民统治(一)汪精卫建立伪政权(以华制华)1抗战进入相持阶段:(1)标志:1938年10

8、月,日军占领广州、武汉。(2)原因:日本:战线太长力量不足;抗日根据地的严重威胁。中国:中国人民还需长期斗争才能取胜。2日本改变侵华方针:(1)原因:抗战相持阶段到来(“速战速决”计划改变,陷入长期战争泥潭)。(2)方针:集中主要兵力进攻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对国民政府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3)影响:日本诱降;(“近卫三原则”) 英美劝降;(推动日本进攻苏联)国民党内部分裂;(蒋、汪亲英美派和亲日派) 根据地面临严重困难。(日军扫荡;国军封锁)3汪伪政权建立:(1)时间、地点:1940年3月,南京(2)性质:日本帝国主义推行侵华政策的产物和工具。(二)野蛮的经济掠夺(以战养战)1总方

9、针:把沦陷区经济变为日本的附庸经济。2主要方式:(1)农业:强占耕地,低价收购农产品;(2)工矿交通:推行“统制事业”;(统一控制)(日本公司专营,满足战争需要)(3)金融:抢战银行,掠夺金银和现款。(三)推行奴化教育1内容:(1)学校教育:加大初等教育比重;消磨民族反抗意志。(2)社会教育:进行反动宣传,查禁进步书籍。2目的(特点或实质):实现民族同化。(四)残暴统治与人民反抗1残暴统治:华北“治安强化运动”;华中“清乡运动” (肃清沦陷区内的抗日力量)2人民反抗:组织领导(中共);斗争形式(工人罢工,农民暴动)【考点清单】3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1)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和皖南事变;(2)相持

10、阶段的正面战场。【解析】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是近年来的高考重点;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和皖南事变,是近年来高考的相对冷点。 对“国民政府的对内政策和皖南事变”应掌握国民政府政策转向反动的原因和恶果并了解皖南事变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对“相持阶段的正面战场”要突出两大战役和溃败原因并指出抗战时期的外交成果。三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一)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1标志: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时间:1939年初)(1)背景:武汉失守以后,国民党领导集团反共投降倾向日益滋长。(2)内容:确定“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3)影响: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由积极抗日

11、到积极反共)不久,国民党顽固派掀起第一次反共高潮。(1939年冬至1940年春 )2后果:国民党政策转向反动(1)实质:两面政策在抗日和反共问题上两面飘摇。(2)两面政策的原因: 对日本:日本政治诱降蒋想投降;日本灭亡中国的方针未变不放弃抗日; 对中共:蒋的阶级本质蒋要反共;中共力量可以利用来抗日不敢彻底决裂。(3)两面政策的恶果:削弱、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使国民政府处在十分孤立的地位;导致正面战场大溃败的局面;埋下了国民党败亡的伏笔。3斗争:中共巩固统一战线的斗争(1)提出斗争方针:在顽固派军事进攻前,提出“三坚持三反对”,继续争取维持合作,巩固扩大统一战线。(2)进行坚决回击:面对顽固

12、派的军事进攻,中共领导抗日军民坚持回击,打退了第一次反共高潮。(二)皖南事变 (时间:1941年初;地点:安徽南部茂林地区)1背景:(1)方针改变: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后,顽固派开始实行积极反共路线;(2)二次阴谋:第一次反共高潮被打退,又谋划第二次反共高潮;(3)贻误良机:中共中央早就指示新四军军部应尽早北移,但项英等人行动迟缓,贻误良机。2概况:强令北移,遵令北上,突遭袭击,血战牺牲,军长被扣,副军长被杀。3围绕事变的斗争:(1)蒋介石诬蔑威胁;(宣布新四军为叛军,声称将叶挺送交军事法庭审判)(2)中共的坚决回击;(重建新四军军部;揭露顽固派阴谋周恩来题词)(3)国内民主人士声讨;(4)国际

13、舆论强烈谴责。(英美态度?)4结果:打退了第二次反共高潮,民主党派要求与共产党积极合作。(三)正面战场形势恶化1枣宜会战:(1940年5月)(1)背景:日军为逼迫国民政府投降,向华中华南正面战场发动局部进攻。(2)结果:张自忠壮烈殉国,日军占领宜昌。2豫湘桂战役:(1944年4月初至11月底)(1)背景:1944年初,日本在太平洋战场逐渐失利,它与南洋的海上交通线被美军切断,迫切需要打通中国大陆的交通线。(2)规模:抗战时期日军向国民党正面战场发动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3)败因:国民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造成的恶果。3外交成果:废除治外法权。(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四)独裁统治和经

14、济掠夺1独裁统治 (特征: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2经济掠夺实行统制经济政策;加强经济垄断地位;官僚资本急剧膨胀。(统制:用政治手段统一控制经济活动)归纳:相持阶段国民政府的内外政策:(1)对内:积极反共,独裁统治,经济掠夺;(2)对外:消极抗日,废除治外法权。(3)抗日战争的反攻阶段:从1945年8月初到9月初。国际反法西斯力量联合斗争加速了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进程。日本法西斯由最后挣扎到无条件投降。国共两党就中国命运展开了新的斗争。【考点清单】4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胜利(提法上一、四节联系):(1)毛泽东的论持久战;(2)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3)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

15、(4)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5)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对“毛泽东的论持久战”应了解其背景、内容和意义; 对“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应注意洛川会议并对应人物与根据地; 对“百团大战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应强调百团大战的意义和敌后军民的斗争方式; 对“抗日根据地的建设和中共七大”应注意巩固根据地的四方面措施(军事、政治、经济、思想)并明确中共七大原内容与意义; 对“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应突出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四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一)百团大战1概况:1940年下半年,彭德怀指挥八路军一百多个团,在华北发动的一次大规模对日作战。2背景:(1)日本改变侵华方针;(日本诱降

16、) (2)英美加紧劝降活动;(英美劝降)(3)反共投降日益滋长。(汪已降蒋欲降)3目的:振奋抗日精神,克服投降危险,争取形势好转。4涉及根据地:晋察冀、晋绥、晋冀豫5意义:打击日军气焰,提高中共和人民军队的威望,坚定人民信心。(缺点:过早暴露实力)(二)敌后军民的艰苦斗争1日军的“扫荡”(1)目的:消灭抗日根据地,巩固占领区,把中国变成太平洋战争的后方基地。(2)手段:集中兵力进行大扫荡,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施放毒气、细菌,制造无人区。2根据地反“扫荡”(1)战略:基本的游击战,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2)战术:民兵积极配合正规军、地方游击队作战,创造出地雷战、地道战、麻雀战、破袭

17、战等游击战术。(3)少数民族抗战:蒙古抗日游击队、回民支队3根据地的严重困难局面(1)原因:日军的残酷扫荡,国民党军队包围封锁,严重的自然灾害。(2)表现:面积缩小、人口减少、经济困难。(三)抗日根据地的建设1军事:反“扫荡”斗争意义:为根据地建设提供了相对安定的环境。2政治:“三三制”原则(政权)(1)性质: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2)意义:加强了各阶层人民的团结,巩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3经济:两减两交的土地政策和大生产运动(1)两减两交的土地政策依据: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意义:“减租减息”减轻了地主的封建剥削,提高了农民抗日和生产的积极性;“交租交息”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地主

18、的利益,有利于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2)大生产运动模范:八路军三五九旅(开垦南泥湾)意义:使根据地度过了严重的经济困难时期,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4思想:整风运动(1942年延安)(1)内容:反对主观主义(学风)、反对宗派主义(党风)、反对党八股(文风)。(2)意义:党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思想基础。(3)性质: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一次普遍的马克思主义教育运动。(4)不足:对敌情过分估计;过干部过火斗争。(四)中共七大的召开(1945年春,延安)1背景: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胜

19、利的前夕。2内容:(1)毛作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 (2)提出党的任务;(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3)确立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4)选举中央委员。(毛泽东为首)3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作了重要准备。(民主革命时期最重要的一次中共党代会)(五)日本无条件投降1反攻阶段到来:第一种观点:1944年春(局部反攻)1945年8月(全面反攻);第二种观点:1945年8月初到9月初。2日本无条件投降:(1)国际形势:日本孤立:欧洲战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日本孤立无援;苏联参战: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摧毁了日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美国投弹: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20、,加速了日本投降。(2)国内形势:毛发声明: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 蒋下命令:蒋介石命令人民军队“原地驻防待命”,命令国民党军队积极推进,命令日军只能向国民党军队投降; 共军行动:八路军、新四军及其他人民军队,遵照朱总司令的命令,坚决消灭拒绝投降的敌人。(3)日本投降: 8月15日宣布投降;9月2日正式投降。3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1)回顾过去:是近代历史上中国人民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它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2)展望将来: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为民主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3)放眼全球:它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4)提高地位:它使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昔日“东亚病夫”令人刮目相看)4抗战胜利的原因 (1)统一战线:在中共倡导下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重要)(2)国共合作: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配合抗日;(3)路线方针:中共提出了全面抗战路线,制定了持久战方针和一整套正确的作战原则,中共领导的人民军队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4)国际配合:海外华侨和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国家的支持、配合,加速了抗战胜利的进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