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0 ,大小:717.24KB ,
资源ID:238851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8851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docx

1、第6章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第6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细菌侵入宿主后,进行生长繁殖,释放毒性物质,引起不同程度的病理过程,称为感染(infection)。能使健康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致病菌或病原菌(pathogenic bacterium, pathogen)。不能造成宿主致病的细菌称为非致病菌或非病原菌(nonpathogenic bacterium, nonpathogen),它们可能是宿主正常菌群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有些细菌在正常情况下并不致病,但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如宿主免疫防御机制受到损害时)可以致病,称之为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或机会致病菌(opportuni

2、stic pathogen)。致病菌入侵后,在建立感染的同时,能激发宿主免疫系统产生一系列免疫应答。其结局根据致病菌致病性和宿主免疫力强弱而定,可不形成感染;感染形成但逐渐消退,患者康复;感染扩散,患者死亡。第一节 人体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一、正常菌群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着大量的不同种类的微生物。人类与自然环境接触密切,因而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生殖道等)中寄居着不同种类和数量的微生物,通称正常菌群(normal flora)或正常微生物群(normal microbial flora)。一个健康成年人大约由1013个体细胞组成,而全身定植的正常微生物总数高达101

3、4。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对宿主不表现任何致病作用。1正常菌群的组成 正常菌群在宿主出生后,即在体内建立并持续存在,可分为两大类:(1)常居菌群(resident flora) 亦称原籍菌群(autochthonous flora),是由相对固定的细菌组成,有规律地定居于特定部位,成为宿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表6-1)。表6-1 人体常见的正常菌群部 位重要菌类较重要菌类皮肤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铜绿假单胞菌、非致病性奈瑟菌、丙酸杆菌、不动杆菌、白假丝酵母口腔甲型链球菌、变异链球菌、类杆菌、梭杆菌、放线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产黑色素普氏菌、葡萄球菌、丙型链球

4、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乳杆菌、消化链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螺旋体、白假丝酵母鼻咽喉甲型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丙型链球菌、肺炎链球菌、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支原体胃乳杆菌、幽门螺杆菌*肠道双歧杆菌、大肠埃希菌、脆弱类杆菌乳杆菌、乳酸链球菌、消化链球菌、产气肠杆菌、肺炎克氏菌、变形杆菌、梭杆菌、粪肠球菌、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产气荚膜梭菌、破伤风梭菌、艰难梭菌、白假丝酵母尿道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支原体阴道乳杆菌、大肠埃希菌*、B群链球菌*消化链球菌、产黑色素普氏菌、阴道加德纳菌、甲型和丙型链球菌、脆弱

5、类杆菌、类白喉棒状杆菌、白假丝酵母、溶脲脲原体外耳道葡萄球菌、类白喉棒状杆菌、铜绿假单胞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眼结膜表皮葡萄球菌、干燥棒状杆菌、丙型链球菌、奈瑟菌*:不属于正常菌群,但是医学上重要的定居菌。(2)过路菌群(transient flora) 亦称外籍菌群(a11ochthonous flora),是由非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所组成,来自周围环境或宿主其它生境,可在皮肤或粘膜上存留数小时、数天或数周。如果宿主免疫功能受损或常居菌群发生紊乱,过路菌群可在体内定植(colonize)、繁殖和引起疾病。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宿主相互关系的学科称为微生态学(microecolog

6、y)。其研究范畴包括微生物与微生物、微生物与宿主,以及微生物和宿主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侧重研究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eubiosis)、生态失调(dysbiosis)和生态调整(ecological adjustment)。2正常菌群的生理作用 正常菌群对构成微生态平衡(microeubiosis)和保持内环境稳定起到重要作用,主要有:(1)生物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在宿主皮肤粘膜表面特定部位粘附、定植和繁殖,形成菌膜屏障,通过空间争夺、营养争夺和产生代谢产物(如乳酸、不饱和脂肪酸、细菌素、过氧化氢、抗生素等)等机制,抑制并排斥外籍菌的入侵和定植,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研究发现

7、,以鼠伤寒沙门菌攻击小鼠,需10万个活菌才能引起感染;若先给予口服链霉素,抑制正常菌群,则10个活菌就可引起感染。可见,如果正常菌群受到抑制,将大大增加宿主对外籍菌的易感性。(2)免疫作用:正常菌群能促进宿主免疫器官的发育,刺激宿主产生免疫应答,产生的免疫分子对具有交叉抗原组分的致病菌有一定程度的抑制或杀灭作用。正常菌群能激活巨噬细胞,增强其吞噬能力,并释放多种细胞因子,有助于抵御外籍菌的入侵。(3)营养作用:正常菌群参与宿主的物质代谢、营养转化和合成。例如,肠道内正常菌群,如双歧杆菌、乳杆菌、大肠埃希菌等能合成B族维生素、维生素K等,并参与糖类和蛋白质的代谢,帮助肠道的消化吸收。若宿主肠道正

8、常菌群发生严重紊乱,则可能出现维生素缺乏症。(4)排毒作用:双歧杆菌能使肠道过多的革兰阴性杆菌下降到正常水平,减少内毒素的释放量,并可产生酸性产物,保证肠道酸性环境,维持肠道的正常蠕动,利于各种毒素、致癌物等排泄。双歧杆菌可将食物中胆固醇转变为胆甾烷和粪烷,从粪便中排出。此外,正常菌群还具有抗肿瘤和抗衰老作用。二、条件致病菌在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之间、正常菌群与其宿主之间始终处于一个动态的生态平衡状态。正常菌群转化为条件致病菌的条件主要有:(1)宿主免疫功能下降:宿主有先天或后天免疫功能缺陷,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肝硬化、结核病、糖尿病、肿瘤等),烧伤或烫伤,接受介入性诊治操作、外科手术、放疗

9、、化疗和器官移植,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免疫力普遍下降,易发生内源性感染。(2)菌群失调(dysbacteriosis):亦称比例失调,是指在宿主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比例发生较大幅度变化而超出正常范围的状态,特别是原籍菌的数量和密度下降,外籍菌和环境菌的数量和密度升高。严重的菌群失调可使宿主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称之为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microbial selection and substitution)。严重的菌群失调可导致二重感染(superinfection),即在抗菌药物治疗原感染性疾病过程中,造成体内菌群失调而产生的一种新感染。正常情况下,正常菌群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而维持动态平

10、衡。但是,当较长期或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后,宿主正常菌群中的敏感菌株大部分被抑制,而体内原处于劣势的或来自外界环境的少数耐药菌则趁机定植和大量繁殖,引起疾病。例如,不恰当的应用抗生素将使肠道微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寄居在肠道的艰难梭菌趁机大量生长繁殖,引起假膜性肠炎。引起二重感染主要以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如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氏菌等)和白假丝酵母菌为多见。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消化道感染、肺炎、尿路感染、败血症等。二重感染的致病菌常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加以人体抵抗力因原发感染和(或)原发病而显著降低,因此,二重感染常难以控制,呈急性状态,病情凶恶,病死率较高。若发生二重感染,除立即

11、停用正在使用的抗菌药物外,需对临床标本中优势菌类进行药敏试验,以选用敏感药物治疗。同时,亦可使用微生态制剂,协助调整菌群类型和数量,加快恢复微生态平衡。(3)定位转移(translocation):是指正常菌群由原籍生境转移到外籍生境或本来无菌生存的位置上的现象。正常菌群在原籍生境通常是不致病的,如果转移到外籍生境则可能致病。例如,大肠埃希菌原籍生境为肠道,但当呼吸道的正常菌群受到抗生素抑制后,可经口腔转移到呼吸道,引起医院获得性肺炎。大肠埃希菌亦可侵犯泌尿道,引起尿路感染。又如,当拔牙或插鼻胃管时,寄居在口腔或鼻咽部的甲型链球菌可侵入血液,引起菌血症。如果宿主心瓣膜有病变或是人工瓣膜,甲型链

12、球菌可在瓣膜上定植和繁殖,引起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机制细菌引起宿主疾病的能力称为致病性(pathogenicity)。细菌的致病性具有宿主特异性,有的细菌仅对人类有致病性,有的只能引起某些动物疾病,有的两者均可。细菌的致病性还具有种的特异性,如伤寒沙门菌对人类引起伤寒,而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致病菌的致病性强弱程度称为毒力(virulence)。各种致病菌的毒力常不一致,并可随不同宿主而异,即使同种细菌也常因菌型、菌株的不一而有一定的毒力差异。致病菌的致病机制包括感染过程的启动和疾病体征与症状的产生机制。致病菌侵入宿主能否引起感染和疾病,主要取决于细菌的毒力强弱、侵入机体

13、的数量和侵入部位,以及宿主免疫力强弱。此外,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对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有明显影响。一、细菌的毒力致病菌侵入人体引起疾病,通常需要:粘附并定植于某种细胞、组织;适应宿主特定环境进行增殖,并向其他部位侵袭或扩散;抵抗或逃避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释放毒素(toxin)或诱发超敏反应,引起机体组织器官损伤。通常将前三项统称为细菌的侵袭力(invasiveness),侵袭力和毒素构成细菌的毒力。毒力是细菌致病的关键因素,是由多基因决定的。毒力基因的表达间接受到宿主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的调控。毒力及毒力相关因子能有序地与特定宿主细胞相互作用,最终建立感染。(一)侵袭力致病菌突破宿主的防御机制

14、,侵入机体并在体内定植、繁殖和扩散的能力,称为侵袭力。侵袭力由菌体表面结构和侵袭性物质等决定。1粘附与定植 细菌一旦进入宿主体内,通常必须首先牢固地粘附于呼吸道、消化道或泌尿生殖道等粘膜上皮细胞,否则将被呼吸道的纤毛运动、肠蠕动、粘液分泌、尿液冲洗等活动所清除。之后,细菌在局部定植和繁殖,产生毒性物质,或者继续侵入细胞和组织,直至形成感染。可见,粘附是绝大多数细菌感染过程的第一步(图6-1)。细菌粘附至宿主细胞主要由粘附素(adhesin)介导。粘附素是细菌表面的蛋白质或多糖。革兰阴性菌的粘附素通常为菌毛,不同种或型的细菌可产生不同类型的菌毛;革兰阳性菌的粘附素是菌体表面的毛发样突出物(表6-

15、2)。粘附素受体一般是靶细胞表面的糖蛋白或糖脂(表6-2)。图6-1 细菌粘附与侵入宿主上皮细胞示意图细菌粘附素与宿主上皮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具有高度特异性,这就决定了感染的组织特异性。因此,感染不同宿主或不同部位的细菌可能需要不同的粘附素。例如,致腹泻大肠埃希菌借助型菌毛与小肠粘膜上皮细胞的受体D-甘露糖结合;而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没有D-甘露糖介导的粘附,但具有P菌毛,可粘附于泌尿道粘膜上皮细胞的P血型抗原;又如,脑膜炎奈瑟菌常侵犯血管内皮或脑膜,而与之生物学性状相近的淋病奈瑟菌则选择泌尿生殖道或眼结膜。很多致病菌可表达多种粘附素,参与识别不同的宿主细胞,例如,大肠埃希菌有多种粘附素,能

16、引起脑膜炎、腹泻和尿路感染等疾病。有的细菌通过生化反应使细菌粘附于人体组织,如口腔中变异链球菌能利用蔗糖合成不溶于水的葡聚糖,使变异链球菌和乳杆菌等彼此粘连,并粘附于牙齿表面形成“菌斑(plaque)”,乳杆菌则在菌斑中分解葡萄糖,产生大量乳酸、甲酸和乙酸,造成牙釉质中钙、磷离子的丢失,形成龋齿。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和某些甲型链球菌通过表面糖蛋白和脂磷壁酸等介导,可牢固地粘附到人体内植入的人工器官(如人工关节、人工心脏瓣膜)、导管的内部和表面,大量繁殖后,分泌胞外多糖(exopolysaccharide)蛋白复合物,将自身包裹其中,形成生物膜,引起难治性感染。表6-2 部分细菌粘附

17、素及其受体粘附素产生细菌靶细胞受体菌毛粘附素普通(型)菌毛致腹泻大肠埃希菌D-甘露糖定植因子抗原(CFA,CFA)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GM-神经节苷脂P菌毛尿路致病性大肠埃希菌P血型抗原X-粘附素(S、M)致肾盂肾炎大肠埃希菌P血型抗原N-甲基苯丙胺-菌毛淋病奈瑟菌GD1神经节苷脂N-甲基苯丙胺-菌毛铜绿假单胞菌GM-神经节苷脂非菌毛粘附素脂磷壁酸(LTA)金黄色葡萄球菌纤维粘连蛋白(fibronectin)LTA-M蛋白复合物A群溶血性链球菌纤维粘连蛋白表面蛋白质B群链球菌N-乙酰氨基葡糖P1、P2、P3蛋白梅毒螺旋体纤维粘连蛋白表面血凝素衣原体N-乙酰氨基葡糖丝状血凝素(FHA)百日咳鲍特菌

18、整合素、N-乙酰氨基葡糖、肝素、硫酸糖脂P1蛋白肺炎支原体唾液酸藻酸盐铜绿假单胞菌粘蛋白外膜蛋白淋病奈瑟菌跨膜糖蛋白CD46血型抗原结合粘附素(BabA)幽门螺杆菌Lewisb血型抗原2侵袭 一些致病菌(如白喉棒状杆菌、霍乱弧菌、幽门螺杆菌、百日咳鲍特菌、肺炎支原体等)感染仅局限于皮肤粘膜表面,不播散至全身。但是,大多数致病菌需要侵入宿主细胞组织内(图6-1),引起疾病。有些致病菌(如肠致病性大肠埃希菌)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即可启动侵袭过程;有些致病菌的侵袭过程可能涉及一系列基因的表达、通过型分泌系统直接将效应蛋白注入宿主细胞内、细菌与宿主细胞之间发生信号转导、宿主细胞膜表面结构改变、细

19、胞内细胞骨架重排、致病菌内在化(internalization)等。例如,志贺菌通过M细胞的转运,穿越肠粘膜上皮细胞层,到达粘膜下固有层。志贺菌产生和分泌侵袭性质粒抗原(invasion plasmid antigen,Ipa)Ipa B、Ipa C、Ipa D等侵袭性蛋白,侵入吞噬细胞中形成吞噬小泡(phagocytic vesicle),并迅速逸出,诱导吞噬细胞凋亡。之后,位于上皮细胞基底膜的志贺菌产生侵袭素(invasin),粘附并侵入上皮细胞内,并向邻近上皮细胞扩散,大量繁殖后产生毒素,导致细胞死亡,造成浅表组织产生炎症或损伤。有的致病菌(如脑膜炎奈瑟菌、伤寒沙门菌等)能穿过粘膜上皮细

20、胞或通过细胞间质,侵入深层组织或血液中,导致严重的深部感染或全身感染。有的致病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布氏菌等)被吞噬细胞吞噬后不被杀死,随着吞噬细胞转移至淋巴结和血液中,可扩散至宿主全身,引起全身感染。当致病菌在感染原始部位向四周扩散时,必然要受到宿主屏障作用的限制。但是,有些致病菌能产生降解组织细胞的侵袭性酶,协助细菌扩散。例如,A群溶血性链球菌产生的透明质酸酶、链激酶和链道酶,能降解细胞间质透明质酸、溶解纤维蛋白、液化脓液中高粘度的DNA等,有利于细菌扩散至邻近组织。3抵抗宿主防御机制 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可通过不同的机制来抵抗或逃避宿主的免疫杀伤,称之为免疫逃逸(immune escape)

21、。(1)抗吞噬和消化作用:一些致病菌能引起吞噬细胞凋亡。例如,葡萄球菌杀白细胞素和溶素、链球菌溶素O、肺炎链球菌溶素O、炭疽毒素等能杀伤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一些致病菌(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奈瑟菌等)具有荚膜,能抵抗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此外,A群链球菌的M蛋白、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以及淋病奈瑟菌的菌毛等亦具有抗吞噬功能。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能使血浆中的液态纤维蛋白原变成固态的纤维蛋白,沉积于菌体表面,阻碍吞噬细胞的吞噬。有些胞内菌(如结核分枝杆菌、布氏菌、嗜肺军团菌、伤寒沙门菌、衣原体等)虽被吞噬细胞吞噬,但能抵抗杀伤作用,在吞噬细胞中生存和繁殖。其逃避免疫杀

22、伤机制可能有:产单核细胞李氏菌等能避免进入吞噬溶酶体(phagolysome),逸入无杀伤物质存在的吞噬细胞胞质内;结核分枝杆菌、伤寒沙门菌等阻止吞噬体(phagosome)与溶酶体(lysosome)的融合,在吞噬体内生存;嗜肺军团菌能抑制吞噬溶酶体酸化,以不寻常的“卷入吞噬作用”(coiling phagocytosis)方式进入吞噬细胞,不引起呼吸爆发(respiratory brust),免受因呼吸爆发产生的反应性氧中介物(reactive oxygen intermediate, ROI)等强氧化物质的杀伤;结核分枝杆菌和麻风分枝杆菌细胞壁含有腊质D,对溶酶体酶、反应性氧中介物、防御

23、素等具有高度抗性,并能产生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岐化酶,有效地清除H2O2、OH-和O2-,因而可在吞噬溶酶体中存活(参见本章第三节)。(2)产生IgA蛋白酶: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淋病奈瑟菌能产生IgA蛋白酶,水解宿主粘膜表面的sIgA,降低机体的防御机能,增强致病菌在粘膜表面生存能力。几乎所有产生IgA蛋白酶的致病菌同时需要荚膜作为毒力因子。(3)抗原变异:可协助某些致病菌逃避宿主特异性免疫反应。例如,淋病奈瑟菌感染的保护性免疫主要针对菌毛和外膜蛋白P抗原。由于该菌菌毛和外膜蛋白P不断改变其抗原性,使原有特异性抗体失效。此外,细菌超抗原及脂多糖可激活多种免疫细胞,诱导产生过量的TNF-、

24、IL-1、IL-6等细胞因子,导致宿主免疫功能紊乱。铜绿假单胞菌分泌弹性蛋白酶,可灭活C3a、C5a等,抑制调理作用和趋化作用。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能形成生物膜,抵抗免疫细胞和杀菌物质的渗透和杀灭作用。(二)毒素致病菌损害宿主细胞组织的方式主要有:由细菌毒素和侵袭性酶引起的直接损害;由超敏反应或宿主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等介导的间接损害。根据来源、性质和作用机制等不同,细菌毒素可分为外毒素和内毒素两种。1外毒素 产生菌主要是革兰阳性菌,如破伤风梭菌、肉毒梭菌、白喉棒状杆菌、产气荚膜梭菌、A群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某些革兰阴性菌如痢疾志贺菌、鼠疫耶氏菌、霍乱弧菌、肠产毒型大肠埃

25、希菌、铜绿假单胞菌等也能产生外毒素。大多数外毒素是在菌体内合成后分泌至菌体外;也有少数存在于菌体内,待细菌死亡裂解后才释放出来,痢疾志贺菌和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的外毒素属此。表6-3 外毒素的种类和作用外毒素产生菌分子结构作用机制疾病:症状和体征神经毒素痉挛毒素破伤风梭菌AB阻断上下神经元间正常抑制性神经冲动传递破伤风:骨骼肌强制性痉挛肉毒毒素肉毒梭菌AB抑制胆碱能运动神经释放乙酰胆碱肉毒中毒:肌肉松弛性麻痹细胞毒素白喉毒素白喉棒状杆菌AB抑制靶细胞蛋白质合成白喉:假膜形成、心肌损伤、外周神经麻痹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葡萄球菌单肽链激活过量的T细胞,诱生大量细胞因子毒性休克综合征:发热、皮疹、休克表

26、皮剥脱毒素葡萄球菌单肽链表皮与真皮脱离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表皮剥脱性病变致热外毒素A群链球菌单肽链破坏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猩红热:发热、皮疹百日咳毒素百日咳鲍特菌AB阻断参加细胞通路调节的G蛋白,激活腺苷环化酶百日咳:支气管痉挛,阵发性咳嗽志贺样毒素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AB抑制靶细胞蛋白质合成出血性肠炎:血性腹泻肠毒素霍乱弧菌AB5激活腺苷环化酶,增高小肠上皮细胞内cAMP水平霍乱:上皮细胞内水分和Na+丢失、腹泻、呕吐肠产毒型大肠埃希菌AB5不耐热肠毒素同霍乱肠毒素,耐热肠毒素使细胞内cGMP增高腹泻:同霍乱葡萄球菌单肽链作用于呕吐中枢食物中毒:以呕吐为主溶细胞毒素葡萄球菌溶素葡萄球菌单肽链细胞膜穿

27、孔,细胞裂解化脓性炎症:组织损伤链球菌溶素OA群链球菌单肽链细胞膜穿孔,细胞裂解化脓性炎症:组织损伤外毒素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易被蛋白酶分解破坏,绝大多数不耐热。例如,白喉毒素在5860经12小时,破伤风痉挛毒素在60经20分钟可被破坏。但葡萄球菌肠毒素是例外,能耐100 30分钟。外毒素的毒性作用强。例如,1mg肉毒毒素能杀死2亿只小鼠,对人的最低致死量为0.1g,其毒性比KCN大1万倍,是目前已知的化学毒和生物毒中最毒的物质。不同细菌产生的外毒素对宿主组织器官具有选择性毒性作用,引起特殊的病变。外毒素按其作用机制和所致临床病理特征,可分为神经毒素、细胞毒素、肠毒素和溶细胞毒素四大类(表6-3

28、)。(1)神经毒素(neurotoxin):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和(或)外周神经,通过抑制神经元释放神经介质,引起神经传导功能异常,导致神经肌肉麻痹或神经持续兴奋与骨骼肌痉挛。例如,肉毒毒素能阻断胆碱能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眼和咽肌等麻痹,引起眼睑下垂、复视、斜视、吞咽困难等,严重者可因呼吸麻痹而死。(2)细胞毒素(cytotoxin):通过作用于靶细胞的某种酶或细胞器,致使细胞功能异常而死亡,引起相应组织器官炎症和坏死等。如白喉毒素对呼吸道粘膜上皮细胞、外周神经末梢、心肌细胞等有亲和性,通过抑制靶细胞蛋白质的合成,导致假膜形成、外周神经麻痹和心肌炎等。图6-2 细菌毒素作用机制示意图(3

29、)肠毒素(enterotoxin):可引起胃肠道各种炎症、呕吐、水样腹泻、出血性腹泻等局部或全身性症状。例如,霍乱肠毒素可激活小肠粘膜上皮细胞内的腺苷环化酶,超量合成cAMP,造成靶细胞生理功能紊乱而引起腹泻;志贺毒素可直接损伤肠粘膜上皮细胞,引起肠粘膜组织炎症、溃疡、坏死、出血等;葡萄球菌肠毒素随食物进入胃肠道,再吸收入血,到达中枢神经系统,刺激呕吐中枢,导致以呕吐为主要症状的食物中毒。(4)溶细胞毒素(cytolytic toxin):利用膜损伤机制导致细胞裂解,可攻击各种器官组织细胞,使宿主出现诸如贫血、白细胞减少、毛细血管出血、皮肤坏死、化脓性炎症、心肌坏死等症状。根据作用部位的不同,

30、外毒素可分为膜表面作用毒素、膜损伤毒素和细胞内酶活性毒素(图6-2)。根据肽链分子结构特点,外毒素又可分为两大类(表6-3):(1)A-B型毒素(A-B type toxin):多数外毒素属于此类,是由两种不同功能的肽链(或亚单位)A链和B链构成完整毒素(图6-2),其中A链执行毒素生物学活性,即毒性中心,决定毒素作用方式及致病特点;B链负责识别靶细胞膜上特异性受体并与之结合,介导A链进入靶细胞,决定毒素对宿主细胞的选择亲和性。A链与B链之间一般通过二硫键或共价键相连接,必须保持完整的分子结构才能发挥毒性作用,若AB链分开,则对宿主无致病作用。A链具有激活或修饰细胞内靶位的酶活性,目前至少已发

31、现腺苷二磷酸核糖(ADPR)转移酶、葡萄糖基转移酶、脱嘌呤酶、锌内肽酶、腺苷环化酶。(2)单肽链毒素(single-chain toxin):只有一条肽链,不被水解成A链和B链,也无相当于A、B链的独立功能区。这类毒素能损伤细胞膜(图6-2),主要有二种类型:膜穿孔(pore-forming)毒素:毒素的单体或聚合物插入靶细胞膜中形成跨膜孔,致细胞内容物外泄而裂解。例如,金黄色葡萄球菌溶素和产气荚膜梭菌毒素通过在靶细胞上形成孔而损伤细胞;脂酶类毒素:如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和水肿梭菌毒素是磷脂酰胆碱酶,可水解细胞膜的磷脂酰胆碱,破坏膜结构而导致细胞溶解。细菌外毒素中,有一类具有超抗原(superantigen)作用。超抗原性外毒素主要是葡萄球菌肠毒素AE、毒性休克综合征毒素-1、链球菌致热外毒素AC、链球菌M蛋白等。与普通抗原(conventional antigen)相比,细菌毒素超抗原具有以下显著特点:能刺激强烈的初次免疫应答,可激活的T淋巴细胞的数量比普通抗原多达数千倍,且没有初次和再次免疫应答的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