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3 ,大小:467.50KB ,
资源ID:2387006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87006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河南省豫北名校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河南省豫北名校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联考试题解析版.docx

1、 河南省豫北名校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河南省豫北名校联盟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联考试题解析版考生物联考试题解析版 河南省豫北名校联盟高二下学期联考二 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关于科学家方法与结论判断都正确的一项是 科学家 方法 结论 A 孟德尔 假说演绎法 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 DNA B 萨顿 类比推理法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 摩尔根 假说演绎法 基因在染色体上 D 艾弗里 同位素标记法 DNA是遗传物质 A.A B.B C.C D.D【1 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主要涉及到的知识点有遗传物质的发现过程、孟德尔的杂交实验等知识点,回忆相关实验的科学家、实验过程

2、、原理、方法和结论等,据此答题。【详解】A、孟德尔利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采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A 错误;B、萨顿运用类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B 错误;C、摩尔根利用果蝇为实验材料,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 正确;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采用同位素标记法,D 错误。故选 C。2.某对正常夫妇,生了一个色盲男孩,该男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中含有 A.条 X 染色体,一条 Y 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B.条 X 染色体,一条 Y 染色体,两个色盲基因 C.两条 X 染色体,两条 Y 染色体,一个色盲基因 D.两条 X 染色体,两条 Y 染色体

3、,两个色盲基因【2 题答案】【答案】B【解析】【详解】色盲是伴 X 隐性遗传病,男性色盲患者的基因型是XbY,则该男孩的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基因型为 XbXbYY,由于着丝点没有分裂,所以该细胞中只有一条 X 染色体和一条 Y 染色体,但是有两个色盲基因,故选 B。3.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A、a 和 B、b),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将 2 株圆形南瓜植株进行杂交,F1 收获的全是扁盘形南瓜;F1 自交,F2 南瓜表现型及其比例是扁盘形圆形长圆形=961。据此推断,如果 F1 扁盘形南瓜与长圆形南瓜杂交,则子代南瓜所有表现型及其比例是()A.扁盘形圆形长圆形=121

4、 B.扁盘形圆形长圆形=211 C.扁盘形长圆形=31 D.全是圆形【3 题答案】【答案】A 【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南瓜的扁盘形、圆形、长圆形三种瓜形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符合基因自由组合规律。F2获得 145 株扁盘形、96株圆形、16 株长圆形南瓜,比例约为9:6:1,属于自由组合定律的特殊情况。【详解】由题意可知,F1收获的南瓜全是扁盘形,可知扁盘是显性,F2 获得的南瓜中扁盘形:圆形:长圆接近 9:6:1,两对等位基因的现象基因用 A、B 表示,F1 基因型为双杂合子,为 AaBb,F2基因组成是 A_B_:A_bb:aaB_:aabb=9;3;3;1,其中

5、 A_B_表现为扁盘形,A_bb 和 aaB_表现为圆形,aabb 表现为长圆形,则 F1 与长圆形南瓜测交后代的基因型是 AaBb:Aabb:aaBb:aabb=1:1:1:1,表现型是扁盘形:圆形:长圆=1:2:1。故选 A。4.在果蝇杂交实验中,下列杂交实验成立: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相关基因用 H 和 h 表示。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暗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 B.实验中亲本的基因型是 XHY、XHXh C.实验中子代暗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结果与实验的相同 D.实验子代中雌性暗红眼与雄性朱

6、红眼杂交,产生的朱红眼个体都是雄性【4 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杂交实验朱红眼(雄)暗红眼(雌)全为暗红眼,可知朱红眼为隐性性状;根据杂交实验暗红眼(雄)暗红眼(雌)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 (1/2),说明这对性状的遗传与性别相关联,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详解】A、根据杂交实验亲本为相对性状,子一代均为暗红眼,可判断暗红眼对朱红眼为显性,A 正确;B、根据分析可知,朱红眼为隐性性状,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由实验暗红眼(雄)暗红眼(雌),子代雌性全为暗红眼,雄性中朱红眼(1/2)、暗红眼(1/2),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是 XHY、XHXh,B 正确;C、

7、实验亲本的基因型是 XhY、XHXH,子代果蝇的基因型是XHXh、XHY,实验中亲本基因型为 XHY、XHXh,由于实验 中子代暗红眼雌雄个体的基因型与实验亲本的基因型相同,所以实验中子代暗红眼雌雄个体随机交配,结果与实验的相同,C 正确;D、实验中亲本基因型为 XHY、XHXh,子代雌性暗红眼基因型及比例为 1/2XHXH、1/2XHXh,朱红眼基因型为 XhY,故子代中雌性暗红眼与雄性朱红眼杂交,产生的朱红眼个体既有雄性 XhY、也有雌性 XhXh,D错误。故选 D。5.“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实验过程如下:标记噬菌体32P 标记的噬菌体与细菌混合培养搅拌离心检测放射性高低

8、。对此过程的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为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应进行长时间的混合培养 B.进行搅拌和离心的目的是为了使 DNA 和蛋白质分离 C.搅拌和离心后只可能在沉淀物中才会有放射性物质 32P D.选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主要原因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 DNA【5 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1、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 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2、T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该实

9、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详解】长时间培养会使大肠杆菌裂解,导致子代噬菌体被分离到上清液中,增加上清液中的放射性,使实验结果不准确,A 错误;搅拌的目的是使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与大肠杆菌分开,离心的目的是使上清液中析出质量较轻的 T2 噬菌体颗粒,而离心管的沉淀物中留下被感染的大肠杆菌,B 错误;搅拌不充分,可能会使未来得及侵染的亲代噬菌体被分离到上清液中,使上清液中出现少量放射性,C 错误;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物质组成简单,便于实验研究,D 正确。故选 D。6.如图是 DNA的一个片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 DNA 片段具有 10 个氢键

10、 B.的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 C.如果处于 DNA 的末端,则端 DNA双链中的左链末端是脱氧核糖 D.图示为 DNA的平面结构模式图【6 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图,是胞嘧啶,是腺嘌呤,是鸟嘌呤,是胸腺嘧啶,是脱氧核糖,是磷酸基团,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是碱基对,是氢键,是一条脱氧核苷酸链。【详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该 DNA 片段有两个 G-C 碱基对和两个 AT 碱基对,每个 G-C 碱基对和 A-T 碱基对分别含有三个氢键和两个氢键,所以该 DNA 片段共含有 10 个氢键,A 正确;B、中的碱基是 T,所以的名称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B正确;C、含有磷酸基团的一

11、端为 5端,所以如果处于 DNA 的末端,则端左链是 5端,C 错误;D、该图中的两条脱氧核苷酸链没有螺旋化,所以为 DNA 的平面结构模式图,D 正确。故选 C。7.如图所示是基因表达的某个阶段,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该图表示的是翻译,核糖体会沿着 mRNA 移动 B.该图表示的是翻译翻译进行的方向是从左向右 C.图中四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个蛋白质分子的合成 D.该过程中密码子和反密码子要发生碱基互补配对【7 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题图分析:一条 mRNA 分子上结合着四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四条多肽链的合成,因此,少量的 mRNA 分子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蛋白质,进行蛋白质的高

12、效表达。【详解】AB、从该图的模板以及场所(核糖体)可知,该图所示的过程为翻译,翻译过程中核糖体沿着模板(mRNA)移动,再根据正在合成的肽链的长度可知,核糖体应是从左向右移动,AB项正确;C、图中的四个核糖体各自合成一个蛋白质分子,而不是四个核糖体共同完成一个蛋白质分子的合成,C 项错误;D、该过程发生于核糖体,属于基因表达过程中的翻译,mRNA上具有密码子,tRNA 上具有反密码子,翻译过程中密码子和反密码子要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 项正确。故选 C。8.培育无籽西瓜、青霉素高产菌株、袁隆平杂交水稻的原理依次是()染色体变异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A.B.C.D.【8 题答案】【答案】A 【解

13、析】【分析】几种育种方法:杂交育种 诱变育种 单倍体育种 多倍体育种 基因工程育种 植物细胞工程育种 方法 杂交自交选优 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 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操作步骤包括:提取目的基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表达等 操作步骤包括:用酶解法去掉细胞壁、用诱导剂诱导原生质体融合、将杂种细胞进行组织培养等 原理 基因重组 基因突变 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详解】生产上培育无籽西瓜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即;培育青

14、霉素高产菌株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即;袁隆平杂交水稻属于杂交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即;故依次是。故选 A。9.狮子鱼多栖息于温带靠海岸的岩礁或珊瑚礁内,但在马里亚纳海沟 7000 米以下的深海环境生存着一个通体透明的新物种超深渊狮子鱼。该环境具有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件。研究发现,该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这些遗传变异共同造成了这一物种的奇特表型和对超深渊极端环境的适应能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海底漆黑环境的诱导下,超深渊狮子鱼的眼睛应已退化 B.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海岸分布的狮子鱼一定不能交配成功 C.在自然选择作用下,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

15、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 D.在深海环境中,超深渊狮子鱼个体间在斗争过程中相互选择,共同进化【9 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根据题干信息,超深渊狮子鱼的眼睛退化的原因是“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高压、终年无光等特殊极端条

16、件只是进行了自然选择,A 错误;B、题干信息可知,超深渊狮子鱼是一个新物种,故超深渊狮子鱼与温带靠海岸分布的狮子鱼存在生殖隔离,可能交配成功,但不能产生可育后代,B 错误;C、因自然选择,超深渊狮子鱼基因组中与色素、视觉相关的基因发生了大量丢失,使得超深渊狮子鱼种群与温带靠海岸狮子鱼种群的基因库不同,C 正确;D、共同进化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而超深渊狮子鱼是一个物种,D 错误。故选 C。10.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说法,正确的是()A.氨基酸、性激素、抗体和消化酶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血糖的含量有关 C.因感冒而持续高

17、烧不退时,应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性质是保持不变的【10 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内环境又称细胞外液,是细胞的生存环境,包括血浆、组织液、淋巴等。【详解】A、氨基酸、性激素、抗体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消化酶位于消化道,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A 错误;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 错误;C、因感冒而持续高烧不退时应该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等措施,C 正确;D、正常情况下,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处于动态之中,但都保持在适宜范围内,而不是保持不变,D 错误。故选 C。11.以下关于胰岛素、甲状腺激素作用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需

18、借助体液运输 B.在代谢时能够提供能量 C.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 D.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11 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1)微量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详解】ACD、胰岛素、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属于体液调节,其作用的特点有:需借助体液运输、发挥作用后就被灭活,作用于特定的靶器官、靶细胞,ACD 正确;B、激素对生命活动起调节作用,不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错误。故选 B。12.图表示某雄性哺乳动物雄激素(睾酮)产生的调节过程,表示有关生理活动过程。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睾酮由睾丸产生,与下丘脑和垂体无关 B.图中各激素只作

19、用于有相关受体的细胞 C.图中、过程体现了睾酮分泌的分级调节 D.图中和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12 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1、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工作的效果,反过来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做反馈调节。2、激素调节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详解】A、据图分析,睾酮由睾丸产生,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分级调节,A 错误;B、激素调节特点:微量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即图中各激素只作用于有相关受体的细胞,B 正确;C、睾酮分泌受下丘脑和垂体的共同调节,故图中、过程体现了睾酮分泌的分级调节,C 正确;D、睾酮激素含量增多,会反过

20、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故图中和过程体现了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D 正确。故选 A。13.人体每天都要从饮食中获得水和各种无机盐,同时又要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一定的水和无机盐,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关于人体水盐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饮水不足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渴觉中枢兴奋 B.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也是呼吸中枢所在区域 C.当人失水过多时,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增强,尿量会减少 D.某同学珍惜学习时间很少喝水以便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该做法不值得提倡【13 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

21、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详解】A、饮水不足会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导致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A 正确;B、下丘脑是水盐平衡的调节中枢,而呼吸中枢在脑干,B 错误;C、当人失水过多时,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会增强,尿量会减少,C 正确;D、某同学珍惜学习时间很少喝水以便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该做法不值得提倡,因为该做法可能使体内水的平衡遭到破坏,导致尿

22、量过少会使代谢废物不能随尿排出而引起中毒,损害人体的健康,D 正确。故选 B。14.如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刺激处,e 能产生反应,该过程不属于反射 B.突触前神经元只有在兴奋后才能合成神经递质 C.若在处进行电刺激处理,则该处出现大量钠离子内流 D.图中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14 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b 上有神经节,故 b 是传入神经,则 a是感受器,c 是神经中枢,d 是传出神经,e 是效应器。【详解】A、刺激传出神经上的处,效应器 e 能产生反应,该过程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故不属于反射,A 正确;B、突触前

23、神经元只有在兴奋后才能释放神经递质,但没有兴奋时也能合成神经递质,B 错误;C、若在处进行电刺激处理,则该处膜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出现大量钠离子内流,产生兴奋,C 正确;D、图中是突触,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D 正确。故选 B。15.长津湖战役中志愿军战士曾在零下 3040 摄氏度的严寒中与敌人作战。与常温条件下比较,健康战士在零下低温条件下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细胞呼吸强度、尿量的变化依次是()A.减少、减少、增加 B.增加、减少、增加 C.减少、增加、增加 D.增加、增加、增加【15 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

24、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低温条件下,机体散热增加,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机体通过分级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促进细胞呼吸,物质氧化分解加强,增加产热,由于机体代谢产生的水分增加,而通过出汗排出的水分减少,因此尿量增加,即 D 正确,ABC 错误。故选 D。16.2020年 6 月 16 日,中国医药集团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研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疫苗组接种者均产生高浓度抗体。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接种的疫

25、苗刺激 B 淋巴细胞分泌抗体 C.接种疫苗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与新冠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结合 D.多次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16 题答案】【答案】D【解析】【分析】体液免疫过程为:大多数病原体经过吞噬细胞等的摄取和处理,暴露出这种病原体所特有的抗原,将抗原传递给 T 细胞,刺激 T 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少数抗原直接刺激 B 细胞,B 细胞受到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开始一系列的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小部分形成记忆细胞。抗体可以与病原体结合,从而抑制病原体的繁殖和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详解】A、免疫活性物质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功能的物质,包括

26、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疫苗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属于抗原,A 错误;B、B 淋巴细胞受疫苗(本质是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分泌抗体,B 错误;C、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后产生的抗体与新冠病毒在内环境中结合,C 错误;D、机体多次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使机体产生更多数量的抗体和淋巴细胞,D 正确。故选 D。【点睛】17.如图所示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侵入机体后,体液中HIV 浓度和 T 细胞数量变化曲线。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内并非是所有的免疫细胞都能识别 HIV B.人体一旦被 HIV 侵入就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 C.HIV增殖速率与 T 细胞的增殖速率不是一直成反比 D.艾滋病病

27、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17 题答案】【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表示 HIV 浓度与 T 细胞浓度的关系,HIV 进入人体后,攻击 T 细胞,随着 HIV 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 T细胞,使 T 细胞数目下降,从而使人体的细胞免疫能力丧失,体液免疫能力降低,最终使人体免疫能力全部丧失。【详解】A、HIV主要攻击人体内的 T 细胞,因此主要是 T 细胞识别 HIV,并非是所有的免疫细胞都能识别 HIV,A 正确;BC、图中表示 HIV 与 T 细胞之间的消长关系,初期 HIV 攻击免疫系统时,T 细胞受到刺激增殖,T 细胞增多,HIV 浓度降低;HIV攻击 T 细胞后

28、,T 细胞大量死亡,HIV 浓度随之增长,HIV 增殖速率与 T 细胞的增殖速率不是一直成反比,由此可看出,HIV 刚侵入人体时,机体仍有细胞免疫功能,B 错误,C 正确;D、当 T 细胞被 HIV 攻击大量减少时,免疫功能被破坏,其他病原体乘虚而入,最终导致机体死亡,因此艾滋病病人的直接死因往往是由其他病原体引起的,D 正确。故选 B。18.下列有关人体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系统可对已经衰老而被破坏的细胞进行监控和清除 B.在神经调节中完整的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 C.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过程中均涉及信息分子 D.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

29、液定向传递着各种信息【18 题答案】【答案】D 【解析】【分析】1、人体内的免疫系统的功能主要有:防御功能-保护机体不受损害,帮助机体消灭外来的细菌、病毒以及避免发生疾病;清除功能-不断清除衰老死亡的细胞,保持体内的净化更新;监控功能-及时识别和清除染色体畸变或基因突变的细胞,防止癌瘤的发生。2、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之间的关系有:一方面,不少内分泌腺本身直接或间接地受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另一方面,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素也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详解】A、免疫系统监控并清除体内已经衰

30、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A 正确;B、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活动的完成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B 正确;C、神经细胞释放神经递质、内分泌细胞释放激素、免疫细胞释放淋巴因子,这些分子均属于信息分子,C 正确;D、内分泌腺没有导管,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非定向传递着各种信息,D 错误。故选 D。19.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缺乏氧气不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 B.生长素只分布在植物生长旺盛的部位 C.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D.生长素运送到作用部位会对代谢起催化作用【19 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1、生长

31、素的运输包括:极性运输、成熟组织中韧皮部的非极性运输以及根尖和茎尖部位的横向运输。其中极性运输不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一直可以进行,而横向运输会受到光照的影响,会由向光一侧朝背光一侧运输;同样重力也会影响根和茎部位的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的分布。2、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最活跃的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的种子;生长素大部分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如:胚芽鞘、芽和根的顶端分生组织、发育的果实和种子等处。生长素生理作用:促进生长、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促进果实的发育。【详解】A、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主动运输,缺乏氧气能量供应不足,会影响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A 错误;B、生长素 在植物体各器官中都

32、有分布,但相对集中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分,B 错误;C、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可由色氨酸在植物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变而来,C 正确;D、生长素没有催化作用,D 错误。故选 C。20.茶农适时摘除茶树上的顶芽,其目的是 A.促进光合作用 B.抑制呼吸作用 C.解除顶端优势 D.提高侧芽生长素浓度【20 题答案】【答案】C【解析】【分析】1、植物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即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2、顶端优势是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侧芽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详解】顶端产生较多的生长素,生长素由顶端向下运输,导致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升高,离顶端越近的芽生长素的浓度越高,这种 高浓度的生长

33、素抑制了侧芽的生长,而顶芽处则由于生长素向下运输,生长素的浓度较低,所以生长的较快,这样就出现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侧芽生长素浓度高抑制了生长,这种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抑制生长的现象,叫做顶端优势。因此,茶农适时摘除茶树上的顶芽,其目的是解除顶端优势,使侧芽发育成枝条,提高产量。故选 C。21.如图分别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为小麦与杂草 B.为大小两种草履虫 C.为大豆与根瘤菌 D.为细菌与噬菌体【21 题答案】【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中分别表示捕食、种间竞争、共生和寄生关系。【详解】A、小麦与杂草之间是竞争关系而不是捕食关系,A 错误;B、大小两种草履虫属于不同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为争夺营养和空间而发生种间竞争关系,B 正确;C、大豆与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对双方都有利,C 正确;D、细菌与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噬菌体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