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262.08KB ,
资源ID:238661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8661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莆田市城市文化建设及未来十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莆田市城市文化建设及未来十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docx

1、最新莆田市城市文化建设及未来十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莆田市城市文化建设及未来十年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报告前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是城市的灵魂所在。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重要战略地位,国家“十二五”规划设“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单独为篇,提出了“建立健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等伟大目标,对“十二五”时期中国文化发展作出了总体部署;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将“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从长远着眼谋划文化立国战略”

2、,进一步明确了推动文化改革发展已成为一种政治责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已经成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活力源泉,文化发展战略在提高国家及区域整体竞争力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日益突出。“十二五”时期是莆田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湄洲湾港口城市崛起,实现“跨越发展,宜居港城”总体目标的关键时期。这一系列宏伟蓝图的实现,有赖于文化的引航和支撑。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统筹考虑文化建设中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制定莆田市文化发展战略规划(2011-2020)(以下简称“规划”)对于落实国家和福建省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服务莆田建设宜居港城的城市发展目标,实施文化强市战略,指

3、导全市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规划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的精神,立足莆田市文化资源、经济社会条件,在回顾总结莆田文化建设成就的基础上,阐明未来十年莆田文化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组织政策保障,并提出一批重大文化工程,为“十二五”期间推进全市文化发展和安排重大项目建设与投资提供基本依据。规划基期2010年,规划期为20112020年。本规划参照依据如下: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经

4、济政策的通知国务院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化产业振兴规划文化部关于支持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金融支持文化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福建文化强省纲要福建省“十二五”文化改革发展专项规划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莆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湄洲湾港口城市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莆田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30)宜居莆田建设规划(2010-2020)第一章 基础条件与总体要求 一

5、、文化资源和基础条件莆田市古称“兴化”,历史悠久,人文璀璨,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美称,自古是闽中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同时也是全国知名的“戏曲之乡”、“民间绘画之乡”、“摄影之乡”、“木雕之城”、“银饰之乡”和“古典工艺家具之都”。1983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设立莆田市,现辖仙游县、荔城区、城厢区、涵江区、秀屿区和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湄洲湾北岸开发区。陆域面积4131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12万平方公里。全市现有汉、回、畲、壮、苗等33个民族,截至2011年末总人口326万人,是海峡西岸经济区一座正在崛起的港口城市。近年来,莆田市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立足实际、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乘势

6、而上,积极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推动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为“十二五”时期文化建设的繁荣与跨越奠定了基础。(一)文化资源底蕴深厚莆田在近一千五百年的历史变迁中孕育了种类繁多、风格独特的民间工艺和民俗文化,构成了文献名邦、妈祖文化、莆仙戏曲、祈梦文化、工艺美术文化、南少林文化、宗亲文化等重要文化脉络,留下了众多文化名胜。莆田市现保存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重要文物点共计800多处,包括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49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4处;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项、国家级7项、省级19项。自然景区资源优势明显,山海俱得,风光旖旎,现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2个、

7、国家级森林公园1个、全国水利风景区1个、全国生态农业旅游示范区1个、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1个。上述文化资源与自然景区资源共同构成了莆田文化资源体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四大文化序列:1、妈祖文化序列。妈祖信俗作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范围广及四海,以其独有性、不可复制性的绝对优势成为莆田最重要的文化符号,构成了莆田文化资源体系中的第一梯队。2、传统工艺序列。莆田木雕传统技艺、仙作古典家具、商业油画、金银珠宝首饰在资源发展现状、资源发展潜力、市场消费需求及资源投资价值方面占据突出的经济优势,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同时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联动能力,构成了莆田文化资源体系中的第二梯队。3、民俗文化序列。

8、南少林文化、九仙祈梦文化、莆仙戏曲、春节元宵习俗等民俗文化在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维度具备一定的单体资源开发价值,共同构成了莆田文化资源体系中的第三梯队。4、文献名邦序列。以黄滔、徐寅、蔡襄、郑樵、刘克庄、林兆恩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在福建、全国乃至世界上有影响的文化名家创造的累累文化硕果,与存留至今的众多塔、陂、桥、观庙寺楼以及府第民居等灿烂的文物古迹共同奠定了莆田文化特别繁荣发达的坚实基础,构成了莆田文化资源体系中的第四梯队。(二)文化事业发展现状1、文化体制改革成效显著。自2002年起,莆田市立足实际、先行先试,通过持续的探索和积极实践,在文化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及整体转企改制等改革及创新工作

9、中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并于连续两次荣获中宣部、文化部、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表彰的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先进地区的荣誉。2、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初具雏形。全市现有1座市群众文化艺术馆、2座县区文化馆,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莆仙大剧院于2011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市级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等新场馆正在加紧建设中,改变了以往标志性文化设施薄弱的面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级文化室、农家书屋、“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等基层文化阵地建设成果突出,初步形成了覆盖县区、镇街、村居的公共文化阵地,增强了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的能力。3、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持续增强。全市120多个莆仙戏民营剧团长年活跃在农村,并通过加

10、演莆仙戏文明小戏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现代文明风尚,文明小戏加演活动入选中宣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百个案例选编;通过“情满乡村电影公映”、“村村乐”百场电影进农村巡映等各种形式的电影下乡活动送“文化大餐”到农民家门口,丰富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4、文学艺术创作繁荣发展。近年来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家和文学作品,以官司(集结号)、突围等作品为代表的文学力量正在产生全国性的影响,对莆田地域文学创作的带动效应明显;莆仙戏江上行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文化部“文华新剧目奖”;春草闯堂获国家文化部首批18台“优秀保留剧目大奖”,现代文明小戏搭渡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资助项目;音乐、舞蹈、书法、

11、美术等创作方兴未艾,歌曲两岸一家亲入选“唱响中国”十强;通过举办莆田文学节、全国摄影艺术节(展)、第十四届福建省运会开闭幕式等大型活动,设立百花文艺奖、文艺突出贡献奖、云里风文学奖、林光霖摄影奖、真好书法奖等各种奖项的评颁活动,活跃了莆田文学艺术的创作与交流,提升了文艺创作的整体水平,展示了文献名邦的当代风采。(三)文化产业发展现状1、文化产业发展规模进一步扩大。据统计,2011年,莆田全市共有文化产业单位数3829个,比增16.3%,位居全省第五;资产总计128.97亿元,比增25.0%,居全省第五位;主营业务收入253.33亿元,比增46.0%,增幅居全省第一位;共有从业人员5.64万人,

12、比增4.0%,居全省第五位。全年共创造文化产业增加值80.85亿元,比增49.0%,增幅位居全省第二位;占当年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7.7%,同比增长1.1个百分点,领跑我省九地市。2、基本形成莆田特色文化产业体系。以工艺美术、文化旅游、印刷发行、演艺娱乐等产业为重点门类带动文化产业整体发展,其中工艺美术产业共有从业人员近35万人,生产企业包括作坊约4000家,33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创造产值183.04亿元,总产值达到400亿元;2011年莆田全年旅游接待人数创历史新高,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019.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7.12亿元;现有出版物发行单位215家,印刷复制单位431家,年产值

13、逾32亿元,体量在全省排名第五;广播电视服务业2011年总收入1.2亿元,综合实力居全省市级前四名;截至2011年,全市共有莆仙戏剧团120多个,演职人员3500多人,年创产值5300多万元。3、初步构建特色鲜明、重点突出的发展格局。大力推进旅游景区建设与开发,在持续提升湄洲岛国家旅游度假区基础设施、加快湄洲岛发展的同时,进一步整合港里妈祖祖祠、妈祖阁等文化资源规划建设妈祖新城,拓展了妈祖故里的景观格局,为做大做强妈祖文化品牌奠定了良好基础;深入挖掘“中国梦文化之乡”内涵,以九鲤湖风景区开发建设为龙头,带动菜溪岩、麦斜岩、仙水洋、九龙谷一线旅游资源开发,初步形成以九鲤湖、九龙谷为中心、台湾农民

14、创业园为特色的复合型旅游景区新布局;以创建滨海宜居城市为契机,大力推动中心城区壶山兰水景观、荔林水乡特色、南少林武术文化、名人文化等文化资源向旅游产品转化,初步提升了城市的旅游度假休闲功能,优化了城市的旅游度假休闲环境。充分发挥“中国木雕之城”、“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中国银饰之乡”等区域品牌效应,全力推动木雕、古典工艺家具、玉石雕、金银珠宝、油画框业等工艺美术门类的产业集聚,依托荔城区迎宾路木雕、黄石青石雕、玉雕产业集聚区建成国内最大的工艺品交易市场莆田工艺美术城,依托秀屿区上塘银饰、下郑草竹编产业集聚区建成继深圳、义乌之后的全国第三大银饰交易市场和国内最重要的金银珠宝首饰产业基地上塘珠

15、宝城,依托仙游坝下木雕、古典工艺家具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仙游工艺产业园,依托涵江区集友油画产业集聚区规划建设海西文化创意产业城,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四)文化发展环境分析1、竞争优势。一是文化资源特色明显,妈祖文化、传统工艺美术文化、民俗文化等文化序列资源与经济的可渗透性良好,可开发程度较高,为莆田市发展文化产业奠定了一定的比较优势,随着文化建设的逐步推进,这些内蕴厚重的资源将会极大地释放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为文化发展建设提供资源支撑;二是对台文化交流优势明显,莆田作为妈祖文化发源地,对台湾民众有特殊的凝聚力和影响力,是新时期推动两岸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三是交通区位优势明显,莆田有着优

16、越的区位优势,位于福建沿海中部,与台湾隔海相望,拥有天然深水良港湄洲湾,福厦铁路与向莆铁路在此交汇,是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江西、湖南两省最便捷的出海通道,既能接受长三角和珠三角的经济辐射,又能成为中西部地区对台贸易的重要通道和前沿平台,具有接受外部产业和资本转移的优越环境;四是后发优势明显,当前国内文化产业的发展已经进入从资源型发展到创新型发展的战略调整阶段,莆田在抢抓机遇、超越创新方面具有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战略崛起的可能,可通过运用最新技术武装产业内容,大力发展科技含量高、知识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业链高端文化产品,实现跨越式发展。2、竞争劣势。一是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不高,

17、文化制造业所占比例过大,文化服务业比重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现象较为突出,大部分文化产业门类开发不足且产业链不健全,作为莆田市产值规模最大的文化产业门类工艺美术产业尚停留在生产制造环节而没有向附加值更高的产品设计、品牌营销等环节延展;文化旅游业整体开发尚显滞后,创造的产值和影响力与资源禀赋并不相符;新闻服务、广播、电视、电影服务等产业由于受众和市场规模的限制,发展速度缓慢;二是人才、技术制约明显,目前优秀的文化产业经营管理人才和技术创新人才缺口较大,不能适应文化产业尤其是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要求,科技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与提升效应不明显,不能满足文化产业领域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和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三是发展

18、文化产业的政策环境、市场环境有待优化,管理部门和从业者传统观念束缚较重,创新意识不足,“以文化企业为中心、市场为导向,政府培育环境”的发展机制尚未形成,文化市场体系有待健全。3、发展机遇。一是国家战略的历史选择,在当前推动科学发展、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作用进一步突出,在加快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进程中,政策、资金、关注度对文化产业的重点倾斜程度将不断提高,文化产业大发展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外部发展机遇;二是海西发展的战略选择,伴随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西经济区作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

19、、东部沿海地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我国重要的自然和文化旅游中心”, 建设“科学发展之区、改革开放之区、文明祥和之区、生态优美之区”的战略目标为莆田文化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三是莆田自身发展的推动需求,一方面当前莆田经济和社会发展正呈现奋力赶超趋势,湄洲湾港口城市建设进入了持续提升、蓬勃崛起的新阶段,“跨越发展,宜居港城”宏伟蓝图及一系列目标的实现,有待文化引航并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莆田市人均GDP已超过4000美元,进入消费迅速增长、消费结构加速变化的时期,文化消费日益成为社会消费的重要部分,文化产业发展具有极大的市场潜力。4、面临挑战。在当今激烈的文化区域竞争

20、中找准自身定位,是莆田实现错位发展、后发崛起与跨越提升的主要挑战。一方面,莆田文化产业发展基础薄弱,在省内赶超福州、厦门等文化产业先进城市的发展压力较大;另一方面,受福州、厦门及泉州等周边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带来的虹吸效应,莆田在资源、资金和人才等竞争方面处于劣势,能否合理规划产业布局,实现错位发展将是莆田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巨大挑战。二、 指导思想和规划原则(一)指导思想1、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报告及十七

21、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指示,提高全市文化软实力及文明素质,努力建设“文化莆田”。2、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持从新的高度、以新的视角不断深化对先进文化建设地位、目标任务和发展规律的认识,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紧密围绕“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总体目标,按照建设“富裕莆田、和谐莆田、文化莆田、生态莆田、幸福莆田”的总体要求,深入挖掘莆田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禀赋,找准并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创新文化发展模式,繁荣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

22、,以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文化需求,为促进莆田经济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提供良好的文化条件、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二)规划原则1、文化发展与城市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文化发展战略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与建设“跨越发展、宜居港城”的城市建设目标相一致,与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相适应,与其他相关规划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文化战略发展目标需紧密结合莆田市现有的经济实力、区位条件、文化资源等诸多基础条件,确保文化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相适应,充分发挥文化在莆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湄洲湾港口城市崛起的进程中应有的支撑及引领作用。2、涵养城市与助推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23、坚持以文化涵养城市,将历史文化积淀和现代城市发展有机结合起来,对现有历史文化资源进行科学保护、深入挖掘、合理开发、有效利用,促进历史、文化、生态的有机融合,全方位、多渠道、深层次提升城市文化品位,复兴城市文化生态;注重文化要素和文化理念的先导性,在产业发展、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都融入文化元素,着力以文化提升城市特色,增强城市创新力、凝聚力和竞争力;充分发挥文化的导向、凝聚和辐射功能,从不同层面推进社区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3、资源盘活与产业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梳理莆田市历史文脉,挖掘莆田市现有文化资源,立足产业维度,把握文化市场需求,以优

24、势核心资源为基础,确定莆田市文化资源的开发重点和开发序列,实现重点突破与均衡发展相结合,大力推进区域、城乡文化协调发展,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文化发展新格局。充分发挥优势核心资源的集聚力与辐射力,以创新思维、盘活资源、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促进文化与经济、科技相融合,培育一批有竞争力的文化品牌。4、繁荣事业与发展产业相结合的原则。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加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着力提高公共文化产品生产供给能力,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文化需求,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莆田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采取政府引导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

25、方式不断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快步迈上新台阶,形成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互促互助的良好局面。5、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原则。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弱化政府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直接参与,强化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产业政策引导、市场培育及监管、城市形象传播等方面的组织引导作用;同时紧密结合国际国内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积极性与创造力,从现代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依托莆田雄厚的民间资本,着力培育文化产业主体,实现产业的规模化与市场化效益。6、全民共建与全民共享相结合的原则。建立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相统一、多层次、多元化的文化建设管理体制,最大限度激发全社会参与文

26、化建设的热情,努力形成多方共建的强大合力,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归宿点,切实改善文化民生,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改革发展成果,提高文明素养。第二章 发展目标与实施步骤一、 发展定位与目标(一)发展定位依托现有基础和资源,加快实施文化强市战略,不断创新文化发展理念、创造文化产业发展新模式、增强莆田文化吸引力及影响力。1、世界妈祖文化中心。发挥妈祖文化发祥地优势,以保护、传承、弘扬妈祖文化为核心,探索建立科学有效的妈祖文化遗产保护体系、研究体系、传播体系,全面提升妈祖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建设国家级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深入挖掘妈祖文化、海洋文化内涵,统一规划

27、、深度策划一批重大文化、旅游、生态、休闲项目,整体提升莆田城市文化、生态价值,将莆田打造成为全球范围内妈祖文化源流中心、朝拜中心、学术中心、活动中心及交流中心。2、东方工艺美术之都。立足莆田特色工艺美术文化,融合中华传统工艺美术文化精髓与国际工艺美术文化风尚,推动中国传统工艺美术文化传承、创新与发展,将莆田打造成为有东方特色的工艺美术文化衍生中心;以产业集聚、产业链拓展、平台搭建、品牌培育、人才支撑为主要抓手,促进工艺美术产业创新升级与跨业融合,拓展国际市场,将莆田打造成为全球重要工艺美术制品检测中心、研发中心、生产中心、交易中心、物流中心,不断提升莆田工艺美术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3、海峡

28、两岸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区。借助“五缘”优势,拓展莆台两地妈祖文化、祖地宗亲文化、工艺美术文化、民俗文化、宗教文化交流,推动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共生,维护和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增强两岸同胞民族情感融合与文化认同;构建完善的全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增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营造开放繁荣的文化艺术氛围,提升莆田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推动莆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创新。(二)发展目标到2020年,形成特色鲜明的莆田文化体系,文化在城市综合实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全市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市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市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各项主要文化指标居

29、全省前列;树立莆田市文化事业发达、文化产业强大、文化生活丰富、文化氛围浓郁、精神家园和谐的整体文化形象。围绕这一战略定位与目标,规划期内莆田城市人文精神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及文化产业发展三个不同层面的发展目标分别为:1、创建公民文化素养建设示范区。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着力弘扬莆田人重教兴学、崇文尚武、吃苦耐劳、勇闯天下的人文传统以及妈祖立德行善、大爱和合的普世价值,持续加强城市人文精神建设;促进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合创新,培育催生莆田特色的文艺现象和文艺流派;提高文化传播能力,构建现代传播体系,全面提升城市文化形象。2、创建国家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新新时期公共文化管理的手

30、段、方式、方法和工作机制,促进区域文化发展方式转型,争创全面贯彻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战略部署的先进典型;增加农村文化服务总量,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实现全市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全覆盖,增强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深入落实公民文化权益;培育一到两个具有创新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项目;做好国家级和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保护及开发工作,大力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工程。3、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构建要素健全、结构合理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打造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园区,培育一批在全国处于龙头地位并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文化产业集团、骨干企

31、业,引进和培养一批文化大师级人才,形成一批优势文化品牌。到2015年末,实现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并争取国家级文化产业园区的突破;到2020年,全市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8.5%,实现2-3家文化企业上市,培育1个产值超百亿、10个以上产值超十亿的重点文化企业,文化产业税收额度占税收总额的前三位,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支撑引领经济转型。二、实施步骤(一)第一阶段(2011年-2015年)全面部署规划实施,深入策划一批优质文化项目,以重大项目滚动储备和持续建设为文化事业繁荣与文化产业发展做好布局谋篇工作,夯实文化建设基础。大幅提升

32、妈祖文化生态保护区、祈梦文化体验区、荔林水乡休闲区的特色优势、综合竞争力和集聚辐射能力,以培育文化产业知名品牌为工作重心,积极构建文化产业品牌体系。本阶段重点任务为:1、设立海峡两岸妈祖文化经贸合作试验区,争取国家有关部委支持将湄洲岛作为两岸事务重要协商地,全力打造世界妈祖文化中心。2、以“一心两翼四个一批文化项目”为核心载体,全力塑造莆田文化品牌、产业品牌、园区品牌。3、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以人力支撑、资源整合、产业创新、品牌拉动等方式共同推进莆田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初步形成产业优势突出、产业整体竞争力明显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4、以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发展目标,培育一到两个具有创新性、带动性、导向性、科学性的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5、激发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热情,努力形成多方共建的强大合力,大力推进文化内容形式创新,努力推出更多更好的优秀文化产品,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发展氛围,为创建公民文化素养建设示范区做好充分准备。(二)第二阶段(2016年-2020年)在前期文化发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