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办学情况报告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办学情况报告创建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好处在于,可以有效整合有限的教育资源,保证九年义务教育方针的贯彻执行,缩小城乡差距,使贫困山区的孩子也尽可能享受到应有的良好教育。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办学情况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办学情况报告1】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工程。为全面了解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和运行情况,3-5月,市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会同市教育局,深入20余所乡镇学校开展了调研。一、现状及成效全市现有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440所,学生
2、人数56.82万人,寄宿学生16.7万人,教职工3.35万人。近年来,各级党政高度重视寄宿制学校建设,办学条件逐步改善。一是教育资源得到整合,基础设施不断加强。全市抓住国家对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有利契机,加大项目争取,优化学校布局,共投入教育专项资金5.42亿元,改扩建寄宿制学校126所。二是后勤保障有所加强,学校管理日趋规范。寄宿生吃住条件得到较大改善,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机制基本建立,配备了专兼职安保人员和食品安全监管员,校园安全管理得到加强。三是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注重学生全面培养。教师培训、师资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等机制逐步建立,教师结构得到一定优化,素质能力不断提升。校园文化建设初具规
3、模,课外活动和体育锻炼丰富多彩,心理健康教育开始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二、存在的问题(一)基础设施不完善。一是宿舍和食堂面积仍不达标。全市农村寄宿制中小学,生均宿舍面积按省颁标准仍差41.84万,食堂面积差5.2万。部分学生食堂是社会资金建设,仍由承建商出租经营。个别学校项目资金分配到位却因土地问题无法落地建设。二是配套设施不全。多数学校食堂宿舍用项目资金建好后,内部设施严重缺乏,还有个别学校用木柴在新食堂内烧饭。学生床大多质量差、年久失修,有的2-3人一床。厕所基本是旱厕,蹲位不足,污物直排。所有学校都无洗浴设施,无热水和开水供应,二次供水安全隐患大。三是课余活动设备严重不足
4、。音、体、美、图书阅览等设备差,无法满足学生在寄宿期间的课外娱乐活动。(二)资金缺口较大。一是2020年底要达到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基本满足学生寄宿需求,全市所需经费缺口近80亿元。二是寄宿制学校在管理、设备购置、水电费用等方面开支增大,而生均公用经费寄宿生和非寄宿生均标准一样,导致寄宿生越多的学校资金运行越困难。(三)教职员工缺乏。学校多年未进教辅人员,各学校都没有校医,食堂、宿舍、实验室管理、安保等教辅人员大都是临时工且数量不足。寄宿生的管理工作主要由教师负责,超负荷的工作量,不利于寄宿生的安全管理,又严重影响教师的正常教育教学。(四)管理不够规范。一是学校在管理上重视不够,校园安全
5、意识不强,对提升寄宿生管理水平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校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不健全。二是学生的心理问题被忽视,寄宿生管理是“教学”与“看管”简单叠加,心理健康教育未落实。三是安全管理亟待加强。门卫和宿管员管理能力不强,执行制度不力。食堂安全监管不到位。学生往返学校交通存在安全隐患。未按标准规定设立卫生室,无专兼职医务(保健)人员,常见病、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存在隐患,必需的急救器材和药品缺乏。三、对策与建议(一)各尽其责,办“人民满意的学校”。新义务教育法明确义务教育的责任在各级人民政府,推进寄宿制学校建设,政府要建立和完善相关部门经常性的工作协调机制,定期研究解决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的有关问
6、题,特别是土地和资金等问题。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主管”职责,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督促检查和指导工作,主动帮助学校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保证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健康运行。学校要尽最大努力加强内部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切实保证学生在校内的健康和人身安全,让家长和全社会放心,努力将寄宿制学校真正办成“人民满意的学校”。(二)加大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力度。要抢抓国家实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计划”、“ 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等机遇,认真研究政策,科学编制规划,积极争取项目和资金,争取到2020年末全部建成标准化寄宿制学校。二是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落实好“以县为主
7、”的管理体制,兑现中央和省关于教育投入“三个增长”和“三个确保”的规定,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设施建设、设备配备及更新维护纳入财政预算,增加寄宿制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督导部门要将农村寄宿制学校经费保障纳入督导评估内容,确保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改善。三是加大对寄宿制学校经费倾斜力度。在国家尚未提高寄宿制学校公用经费标准的情况下,各县级财政应适当安排资金解决寄宿学校的水、电费及宿舍聘用员工工资社保、寄宿制学校教师补助等。四是引导社会力量捐资助学。制定捐助资金管理办法,鼓励社会力量捐建寄宿制学校食宿设施设备,资助困难学生。(三)完善设施,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一是加强硬件建设。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8、要求,科学规划寄宿制学校容量,满足学生特别是留守学生入住学校的需求。抓住制定“十三五”规划的有利时机,争取更多建设项目进入国家库,基本实现寄宿制学校“五有配套”,提升后勤保障能力。要配合建设项目编制好用地规划,纳入每年用地指标予以落实。简化学校建设审批程序,减免建设工程收费项目和标准。二是完善配套设施。按照农村寄宿制学校生活卫生设施建设与管理规范完善学生宿舍和食堂的配套建设,着力解决个别学校用柴火做饭、无餐桌椅、无自来水等问题;加快澡堂建设,大力推广寄宿制学校安装太阳能,让学生用上热水。加大“旱厕”改造力度,防止污水直排。建好“留守儿童之家”,设立医务室和心理咨询室,配齐必要的设施设备,加强对
9、留守儿童和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疏导。三是加强学校安全监管。进一步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增强生活教师和后勤人员的责任心,做到校园管理无死角,制度建设无盲区。广泛开展安全知识教育,完善校园监控系统。宿舍管理人员要坚持24小时值班,并做好各种登记,落实“班主任清查、值周领导巡查、政教室专管”制度;学校食堂原则上不承包经营,坚持“专人管理、保本经营”的方式,严把食品卫生关,建立健全食品采购、存放管理等一系列食堂管理制度和卫生安全措施;教育、卫生、公安、食药管理等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寄宿制学校安全、食品卫生等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限期整改。四是加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建立联防机制,及时排查学校各
10、种安全隐患,杜绝安全事故发生。(四)健全队伍,确保后勤服务质量。一是完善用人机制,加大教辅人员的配置。探索推行“县管校用”的教师管理机制,推进县域内教师资源均衡配置。合理设置寄宿制学校教辅人员的配置比例,落实好编制和聘用办法,加大空岗补员力度。后勤人员可从符合安置条件的转业人员中安排,也可探索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解决。少于600名学生的学校校医可聘卫生院医生兼任,实行双向考核,将医务室履职情况作为个人年度考核和职称晋升依据。定岗向社会和医学院校聘用全科医生专职从事校医工作,将专职校医的职称评定纳入卫生技术人员职称评定序列。二是加强人员培训,提升学校教学管理能力。整合现有师资力量,多途径加强农村寄
11、宿制中小学的师资培训;把教辅人员的培训纳入“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逐步提高教辅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各级卫生主管部门将校医纳入社区医生管理范畴,主动承担起继续教育和培训工作,促进学校卫生工作规范化。三是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稳定教职工队伍。制定寄宿制学校教师工作补助政策;完善有利于农村教师成长、向农村教师倾斜的职称评审标准条件,在职称评聘、评先选优上向农村寄宿制学校教师倾斜;加大教师周转房建设,切实改善教职工工作环境。(五)打造校园文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一是重视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创设影响学生成长的德育情景,因地制宜打造校园文化,使环境与学生相融合,让校园成为陶冶、塑造学生身心和谐发展
12、的最佳场所。二是设立课外兴趣小组,通过赛诗会、运动会、歌唱比赛、书画作品展示等活动丰富寄宿生的课余生活。三是加大文体设施的配备,完善音、体、美、阅览室的功能,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保证活动的多样性,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办学情况报告2】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是农村教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基础工程,是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成果的重要措施。按照年初工作安排,近期市政协教工委会同市教育局和部分乡镇对我市农村义务教育寄宿制学校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建设情况上世纪80年代后期,为贯彻落实国家刚刚颁布的义务教育法,我市开始全面部署启动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工程。其间正值全
13、市小学、初中学生入学高峰期,校点最多时达到635所(小学618所、初中17所),学生83375人(小学72609、初中10766),基本符合普及初等教育的要求。到了90年代、特别是新世纪,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以及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学龄儿童人数逐步减少,我市农村地区办学规模小、教学点分散的问题显得较为突出,由此导致教育资源浪费、办学条件得不到改善。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农村人口不断减少,留守儿童增多。老百姓追求优质教育的希望值越来越高,许多农村人口移居乡镇和县城所在地,增加了这些地方学校的入学压力。为此,我市在国务院、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对农村部分中小学进行布局结构调整,
14、在有条件的地方创办寄宿制学校缓解入学压力。从我市农村教育现状来看,加强义务教育寄宿制建设意义重大。一是适应了农村人口变化,促进了学校布局结构调整。1990年以来,我市不少农村学校特别是小学教学点的学生骤减,如黄钟、魏家等一些乡镇一个教学点只有十几个学生,甚至几个学生。通过科学论证,在满足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到2000年底,全市小学由592所(含教学点)调减为247所(含教学点),撤并6所乡级单设初中,共建设九年一贯制学校25所,撤并8个乡初中部与本学区单设初中合并,使有限的教育资源得到整合。目前,按照全市0-20周岁人口统计,预计到2015年全市年级人均数将由2000年的12000人稳定在7
15、000人左右,学生人数的进一步减少必然导致教育资源的重新组合,使学校服务的覆盖范围增大,学校所数进一步减少并向集镇集中,寄宿生比例将进一步提高。二是优化了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提高了农村教育质量。建立寄宿制学校可以在原有校舍设备的基础上,进行改建和整合,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有资源,这既缓解教育经费的不足,又使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学校更利于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开设课程,对学生进行系统教育和规范管理。三是改善了育人环境,促进了留守学生健康成长。将留守生集中在一起,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待在学校这一教育环境里,既能保证充分的学习时间和学习质量,又能树立集体主义精神和培养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二、经验成绩
16、1、办学条件大为改善。为办好寄宿制学校,市委、市政府成立万源市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主管教育的副市长任组长,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发改局等相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定期召开联席会议,集中协调商讨解决寄宿制学校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整合危房改造资金、校舍维修改造资金、布局调整专项资金、初中校舍改造资金、“5.12”灾后重建、校安工程专项资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计划专项资金、社会援建资金,争取中央、省留守儿童寄宿制工程专项资金等多种方式,专项用于寄宿制学校的基建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据统计,2007年至今,全市累计投入资金16888万元,建设教学用房56371平方米(其中新建395
17、52平方米,加固16819平方米)、学生宿舍43375平方米(其中新建35980平方米,加固7395平方米)、学生食堂44585平方米(其中新建35980平方米)、厕所3635平方米。目前,全市已建成寄宿制学校61所,有住校生15831人(其中初中生10888人,小学生4943人)。以竹峪中学、河口中学、草坝中学、虹桥小学、曹家小学等为代表的一批基础设施规格高、学校服务档次高、家长学生满意度高的寄宿制学校得到了社会认可。罗文小学、草坝小学、河口小学、鹰背学校、大竹小学等学校千方百计解决学生饮用水,将饮水费全部纳入公用经费开支范围,不向学生收取,让学生喝上了免费直饮水。2、教育经费得以保障。一是
18、提高了农村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我市农村学生人均公用经费基本标准,2007年小学190元、初中240元,2013年提高到小学580元、初中800元,其中足额配齐了地方配套资金(20元/生.年,初中40元/生.年),农村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的提高,缩小了城乡学校办学条件的差距。二是提高了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标准。我市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补助费标准,2007年小学250元/生.年、初中375 元/生.年,2013年提高到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为1250元/生.年。2010年以来共拨付贫困寄宿生助学资金4761.2万元,惠及学生45859人次。更多相关文章:1.20XX乡镇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2.20XX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3.小学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汇报4.开展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情况调研汇报5.关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汇报6.关于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校办学情况报告7.20XX年学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自查报告8.20XX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工作情况自查报告9.20XX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自查报告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