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3 ,大小:37.13KB ,
资源ID:23839541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83954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碳纤维生产技术及应用调研报告完美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碳纤维生产技术及应用调研报告完美版.docx

1、碳纤维生产技术及应用调研报告完美版(此文档为word格式,可任意修改编辑!)2016年4月目 录第一章 碳纤维概述 31、 碳纤维定义 32、 碳纤维性能 43、 碳纤维应用 4第二章 碳纤维生产工艺 51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52、沥青基碳纤维 63、粘胶基碳纤维 64、活性碳纤维 75、气相生长碳纤维 86、碳纤维的产品形式及制造工艺 107、碳纤维的技术难点1171、原丝制备和CF(碳纤维)生产一体化 1272、重视CF及其制品回收再利用 13第三章 国内外碳纤维市场分析 151 国内碳纤维行业的状况 162、国外碳纤维市场分析 183、国内生产厂家 204、碳纤维盈利分析 21第四章 总结

2、 23第一章 碳纤维概述1、 碳纤维定义碳纤维是先进复合材料最常用的也是最重要的增强体。碳纤维是由不完全石墨结晶沿纤维轴向排列的一种多晶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化学组成中碳元素含量达95%以上。碳纤维可分别用聚丙烯腈纤维、沥青纤维、粘胶丝或酚醛纤维经碳化制得;按状态分为长丝、短纤维和短切纤维;按力学性能分为通用型和高性能型。通用型碳纤维强度为1000兆帕(MPa)、模量为100GPa左右。高性能型碳纤维又分为高强型(强度2000MPa、模量250GPa)和高模型(模量300GPa以上)。强度大于4000MPa的又称为超高强型;模量大于450GPa的称为超高模型。碳纤维制造工艺分为有机先驱体纤维法

3、和气相生长法。有机先驱体纤维法制得的碳纤维是由有机纤维经高温固相反应转变而成。应用的有机纤维主要有聚丙烯(PAN)纤维、人造丝和沥青纤维等。将有机母体纤维(例如粘胶丝、聚丙烯腈或沥青)采用高温分解法在10003000度高温的惰性气体下制成的,其结果是除碳以外的所有元素都予以去除。气相生长法制得的碳纤维称气相生长碳纤维。2、 碳纤维性能碳纤维具有低密度、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抗化学腐蚀、低电阻、高热导、低热膨胀、耐化学辐射等特性。此外还具有纤维的柔曲性和可编性,比强度和比模量优于其他无机纤维。但是碳纤维性脆,抗冲击性和高温抗氧化性较差。主要用作树脂、碳、金属、陶瓷、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增强体。它的

4、比重不到钢的1/4,碳纤维树脂复合材料抗拉强度一般都在3500Mpa以上,是钢的79倍,抗拉弹性模量为2300043000Mpa亦高于钢。因此CFRP的比强度即材料的强度与其密度之比可达到2000Mpa/(g/cm3)以上,而A3钢的比强度仅为59Mpa/(g/cm3)左右,其比模量也比钢高。材料的比强度愈高,则构件自重愈小,比模量愈高,则构件的刚度愈大,从这个意义上已预示了碳纤维在工程的广阔应用前景,综观多种新兴的复合材料(如高分子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的优异性能。3、 碳纤维应用世界碳纤维的需求在各用途领域都不断增长,特别是急速增长的航空航天领域拉动了碳纤维全体的增长。

5、2001年世界对碳纤维的需求量为17900t,2005年达到21920t,2005年比2001年增长225%, 2006年和2008年相应将达24190t和27740t, 分别比2005年增长104%和198%。预测到2010年世界碳纤维的需求量会增加到31910t,与2005年相比,增长456%。目前,国内有少数公司经过自主开发创新,成功地生产出了高质量的PAN基碳纤维原丝,预计摆脱了国外原丝控制的中国碳纤维行业,将迎来飞速的发展。据业内人士预计,2006年,我国碳纤维的需求量已超过3000吨,2007年将超过3500吨,2010年将突破5000吨达到5800吨。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素材料,含

6、碳量在90%以上。具有十分优异的力学性能,与其它高性能纤维相比具有最高比强度和最高比模量。特别是在2000以上高温惰性环境中,是唯一强度不下降的物质。此外,其还兼具其他多种得天独厚的优良性能:低密度、高升华热、耐高温、耐腐蚀、耐摩擦、抗疲劳、高震动衰减性、低热膨胀系数、导电导热性、电磁屏蔽性、纺织加工性均优良等。但碳纤维很少直接应用,大多是经深加工制成的中间产物或复合材料使用。在航空航天、体育休闲、工业应用等领域,碳纤维的应用相对成熟,世界碳纤维按应用领域需求的统计和预测,如表1所示,三大应用领域中,宇航、体育用品稳中有增,工业应用大幅度上升。第二章 碳纤维生产工艺碳纤维是纤维状的碳材料,其化

7、学组成中含碳量在90%以上。由于碳的单质在高温下不能熔化,而在各种溶剂中都不溶解,所以迄今无法用碳的单质来制碳纤维,即目前人们还不能直接用碳或石墨来抽成碳纤维,只能采用一些含碳的有机纤维(如尼龙丝、腈纶丝、人造丝等)做原料,将有机纤维跟塑料树脂结合在一起,放在稀有气体的气氛中,在一定压强下强热炭化而成 。碳纤维按照生产工艺可分为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粘胶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和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目前,全世界主要生产两种碳纤维:PAN基碳纤维和沥青碳纤维。在强度上PAN基的碳纤维要优于沥青基的碳纤维,因此在全世界的碳纤维生产中占有绝对性的压倒优势,聚丙烯腈基碳纤维产量约占全球碳纤维总产量的

8、90%, 2005年统计世界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生产量为33875t/a;沥青基碳纤维产量约为5500t/a。1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聚丙烯腈纤维制备碳纤维属于有机先驱体纤维法。即将有机纤维在200400氧化介质(如空气、氧、臭氧、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硫等)气氛中进行低温处理,纤维内部发生交联、环化、氧化脱氢、脱水、脱二氧化硫以及热分解等复杂的化学反应,使其变为热稳定型结构,能承受进一步高温处理,并保持现状而不熔融。此阶段是形成纤维的稳定化过程,也称预氧化。将这种纤维再在10001500的惰性气氛(高纯氮)中进行高温处理,此时纤维内部产生交联、环化、缩聚、芳构化等一系列化学反应。排除其中非碳原子

9、,使碳含量达90%96%,并形成石墨的乱层结构,即获得碳纤维。PAN纤维分子易于沿纤维轴向取向,碳化收率(10001500)为5055%,在脱除碳以外的杂原子时其骨架结构很少破坏,此外在180附件存在塑性,便于纺丝后的改性处理和经受高温碳化处理,这些特点使其成为迄今发展高性能碳纤维最受人注目的先驱体。先驱体纤维的质量和性质是生产高性能碳纤维的前提。优质的原丝具备高纯度、高强度、高取向度、细旦化、致密化、结晶度、原丝圆形截面形状,变导系数等性能。有了制造PAN基碳纤维的方法,也有了制造技术,所以制造高性能PAN 基碳纤维原丝质量又成为一个技术焦点。事实证明谁掌握了制造高质量的PAN基原丝谁就掌握

10、了主动权。 聚丙烯腈基碳纤维的生产主要包括原丝生产和原丝碳化两个过程。原丝生产过程主要包括聚合、脱泡、计量、喷丝、牵引、水洗、上油、烘干收丝等工序。碳化过程主要包括放丝、预氧化、低温碳化、高温碳化、表面处理、上浆烘干、收丝卷绕等工序。2、沥青基碳纤维沥青基碳纤维成为目前碳纤维领域中仅次于PAN基的第二大原料路线。沥青基碳纤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通用级,由各向同性沥青制造;另一类是高性能级,由各向异性中间相沥青制造纤维。沥青基碳纤维的制造工艺流程如下:精制或调制)200300)炭化惰性气氛(8001200)炭化 惰性气氛(10001400)20003000)3、粘胶基碳纤维木材棉籽绒或甘蔗渣等天然

11、纤维素与NaOH和CS2反应生成纤维素磺酸钠,提纯后采用一步或两步法制得粘胶,再经湿法纺丝成型和后处理等工序而制成碳纤维。从粘胶纤维开发成碳纤维有三个主要步骤:a、低温分解过程(小于400);b、炭化过程(小于1500);c、石墨化过程(大于2500)。工艺流程如下:水洗 酸洗 干燥干燥由粘胶纤维热解制得的碳纤维的得率通常在1030%,由粘胶纤维制得的碳纤维,横截面形状大多不规则,一般呈树叶状。粘胶基碳纤维主要用于耐烧蚀材料和隔热材料。到目前为止粘胶碳纤维仍占据着其他碳纤维不可取代的地位,仍是重要的战略物资。粘胶基碳纤维产量不足世界碳纤维总产量的1%。它虽然不会有大的发展,但也不会被彻底淘汰出

12、局。在碳纤维领域仍会占有一席之地。4、活性碳纤维活性碳纤维是随着碳纤维工业发展而开发的新一代多孔吸附材料,也是传统吸附材料粉状活性炭的更新换代产品,我国有许多生产厂,如山西东绿活性碳纤维厂、山西省长治市郊区霍家工业总司活性碳纤维厂、鞍山市化学碳纤维公司、辽源化工新材料厂、秦皇岛山海关金龙环保材料厂、安徽佳力奇碳纤维有限公司河北中环环保设备有限公司以及南通市活性碳纤维厂等。生产活性特性及其制品的原料主要有粘胶丝、PAN基纤维、沥青纤维和酚醛纤维等。原料虽然不同,但生产工艺基本相似,需经前处理或稳定化、炭化和活化工序。生产原理完全不同于碳纤维。生产活性碳纤维的过程尽可能造孔,使其具有多孔结构,而生

13、产碳纤维则不同尽可能消除孔隙裂纹或孔洞。5、气相生长碳纤维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和螺旋形碳纤维(CCF)属于功能型碳纤维。气相生长碳纤维(VGCF)以低碳烃类为碳源,过渡金属铁、钴、镍等及其他们的合金、化合物等超细离子为催化剂,在氢气还原性气氛中使其烃类热解(1100左右)成碳而制得纤维状产物。螺旋形碳纤维(CCF)的生成过程中,催化剂是基础,助催化剂是必备条件,如果没有助催化剂的存在,则生成VGCF。催化剂是过渡金属等,助催化剂为S/P等,他们生成共晶体;助催化剂的存在可降低共晶体的熔点,有利于CCF的生成。6、碳纤维的产品形式及制造工艺碳纤维有四种产品形式:纤维,布料,预浸料坯,和切短

14、纤维。布料指的是由碳纤维制成的织品。预浸料坯是一种产品,是将碳纤维按照一个方向一致排列,并将碳纤维或布料刚树脂浸泡使其转化成片状。切短纤维指的是短丝。按照不同的配比,这些产品和树脂一起应用将形成碳纤维强化塑料(CFRP)。将树脂附在纤维上可以制成压力容器和轧滚,将它们缠绕在一个芯儿上,然后进行塑化或硬化处理。这种方法被称为“缠绕成型法”。将布料放入一个模型中,然后用树脂浸泡,这就是所说的“树脂转注成型法(RTM)”。 飞机元件的制造是通过在高压釜中给预浸料坯加热,加压和塑化成型而成的。将预浸料坯缠绕在一个芯儿上,然后将其加热和塑化,这就是所说的“薄片缠绕法”,用这种方法可以用来制成高尔夫球棒利

15、钓鱼杆。7、碳纤维的技术难点我国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业存在的几个问题为:原丝质量差、生产规模小、质量低、价格高、应用基础研究薄弱等。尽管碳纤维生产流程相对较短,但生产壁垒很高,其中碳纤维原丝的生产壁垒是难中之难,具体表现在碳纤维原丝的喷丝工艺、聚丙烯腈聚合工艺、丙烯腈于溶剂及引发剂的配比等。目前世界碳纤维技术主要掌握在日本的东丽公司、东邦Tenax集团和三菱人造丝集团,这三家企业技术严格保密,工艺难以外露,而其他碳纤维企业均是处于成长阶段,生产工艺在摸索中不断完善。且由于国内原丝质量、生产技术及设备等原因,实际年产量仅为40多吨,无论是质量和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都很大。71、原丝制备和CF(碳纤维

16、)生产一体化原丝品质直接影响CF性能的稳定性以及企业对碳纤维品质和生产成本的控制。碳纤维生产成本中,原丝占50%60%成本,在市场中只有掌握高性能的原丝生产技术,才能处于优势。日本东丽集团早在1950年代就掌握了碳纤维的生产方法,但由于原丝质量差,严重影响了成品。该公司自1962年起暂停了碳纤维的生产,花了5年的时间研究原丝制造技术,之后才成为全球碳纤维霸主。现在,碳纤维生产厂商中无论是东丽、东邦人造丝(Toho Rayon)、三菱人造丝(Mitsubishi Rayon)、台塑、韩国泰光及英国RK,原都是压克力棉的制造商。最近韩国泰光的碳纤维原丝(Precursor)的供应者英国RK,退出了

17、碳纤维烧成市场,仅从事原丝生产。国外一些知名的碳纤维公司,如东丽、东邦和三菱人造丝公司等均拥有自己配套的原丝生产装置,即从制造原丝到碳纤烧成的厂商仅剩东丽、东邦、三菱人造丝公司等。我国PAN基碳纤维在原丝制备方面拥有多种工艺和生产实践经验,可供选择的空间较大。最近有信息透露,原美国杜邦公司专家Kenneth Wilkinson 先生开发了新的PAN-CF工艺,该工艺使用了专门的催化剂与添加剂,促进了碳化交链和取向过程,使氧化时间缩短了1/31/5,大大降低了纤维的制造成本。我国引进杜邦PAN纤维(奥纶)生产技术已经多年,具有改进国内PAN-CF原丝品质的有利条件,值得探索。对于国内逐步掀起的碳

18、纤维研发与生产热潮,吉林化纤对于自己的生产充满信心。据介绍,吉林化纤碳纤维最大的优势在于其领先的二步法生产工艺,技术与产品均优于目前国内常用的一步法生产。一步法生产的产品批次差别较大,缺乏连续性,而二步法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稳定,没有批次差异。由此我们可以认为,PAN基原丝应该是:1 具有超高分子量,以减少大分子末端造成缺陷;2 单丝直径要小,既有利于氧分子深入,又有利于非碳元素的驱逐;3 纤维必须有高的强度,即从结构上说:要有高的取向度,有利于碳纤维结晶向规整性方向靠拢;4 要有合适的共聚单体,有利于环化的发生。综上所述,可以认为进行超高分子量聚合体的制备及其干湿法细但高强PAN基原丝的纺丝成

19、形研究是当务之急,问题的关键所在。72、重视CF及其制品回收再利用CF制品多用于特殊领域,其使用寿命和更新周期均有严格要求,大量废弃的CF产品急待处理。据日本三菱人造丝公司估计,目前全球废弃的CFRP大约为1万t,2010年可达2万t。随着CF生产能力的扩大及增强材料的大量使用,环境友好要求企业重视CF的回收利用。发达国家已开始了这项工作:德国Thuringian (TITK)研究所开发的新工艺,不采用撕切处理就能从废弃CF纺织品中获取长度20mm,一般长度为3070mm的碳纤维;西班牙INASMET运输安全机构经过两年的研究试验,采用化学和热解处理技术开发了CF-环氧树酯复合材料回收再利用的

20、新途径,其回收产品可用于一般的CFRP。第三章 国内外碳纤维市场分析1 国内碳纤维行业的状况我国碳纤维现阶段绝大部分依赖进口。2004年全国碳纤维用量为4000吨,2005年用量在5000吨,年增长率在20%以上,到2009年将达到7500吨/年,而国内现有生产设计能力为90吨年,且由于国内原丝质量、生产技术及设备等原因,实际年产量仅为40多吨,无论是质量和规模与国外相比差距都很大。我国PAN基碳纤维的研究与开发始于20世纪60年代初,“九五”以来,我国碳纤维的发展经历了规模不大的技术引进及碳纤维民用制品领域的拓展,在生产规模及产品应用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一些高等院校,如北京化工大学、安徽大

21、学、中山大学等也相继开展了CF研究。但就碳纤维行业来说,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原丝品质低下,CF性能指标与国外差距大且不稳定,小型试验性生产及CF制造成本高昂,技术上还不具备规模化生产水平等。我国碳纤维的生产和使用尚处于起步阶段, 国内碳纤维生产能力仅占世界高性能碳纤维总产量的04左右,国内用量的90以上靠进口。而PAN 原丝质量一直是制约我国碳纤维工业规模化生产的瓶颈。另外,碳纤维长期以来被视为战略物资,发达国家一直对外实行封锁。因此,有关专家认为,强化基础研究是创新之本, 是发展国内碳纤维工业的根本出路。2、国外碳纤维市场分析世界碳纤维的主要生产商为日本的东丽、东邦人造丝、三菱人造丝三大集团

22、和美国的卓尔泰克(ZOLTEK)、阿克苏(AKZO)、阿尔迪拉(ALDILI)和德车的SGL公司等。其中日本三大集团占世界生产能力的75%。当前世界上PAN基炭纤维正处于迅速增长的发展期:产品性能趋向于高性能化,T700S加快取代T300作通用级炭纤维;产量增加较快,19962000增长481%;航天航空和体育用品用量增加稳定,民用工业用量增幅较大,已超过前两者,特别是随着大丝束炭纤维的大规模生产,价格的降低,民用工业需求增加迅猛。世界著名的碳纤维生产企业,它们都在积极扩展碳纤维生产,继续加强其在世界市场上的主导地位,并纷纷实现从原丝到下游复合材料一体化的配套生产体制,碳纤维及其下游产品己成为

23、这些公司的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美国是碳纤维生产大国,更是消费大国,世界碳纤维40%以上的市场在美国。美国1996年碳纤维生产能力约为4500,其中卓尔泰克(ZOLTEK)公司1997年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的亚平伦城和匈亚利的布达佩斯附近建了5条碳纤维生产线,1997年的总生产能力达3000左右,一跃成为世界上生产碳纤维的最大集团之一。目前,美国正在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五大新市场,即清洁能源车辆、土木建筑工程、近海油田勘探和生产、风力发电机大型叶片、高尔夫球杆和球拍。这是推动美国和世界碳纤维复合材料大发展的动力。随着碳纤维生产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成本的下降,在增强木材、机械和电器零部件、新型电极材

24、料乃至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应用必将迅速扩大。除日美之外,德国、英国和韩国也具有一定碳纤维复合材料生产能力。据预测,今后十年世界碳纤维及复合材料需求量将稳定高速增长。国外碳纤维及复合材料业已步入良性循环,而我国目前尚不具备国际竞争能力。3、国内生产厂家目前,国内研究开发以及生产碳纤维的呼声很高,发展趋势令人鼓舞。下面分别对各地区的开发情况作一简介。(1)上海地区。最近上海石化公司召开了碳纤维原丝发展研讨会, 该公司准备投资过亿元,采用NaSCN一步法生产数千吨PAN基原丝,真正形成工业规模生产。上海星楼实业有限公司也制定了一套碳纤维产业化发展计划,拟建立400ta 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总投资也超亿元

25、(包括下游产品)。此外,上海市合纤所采用亚砜两步法研制和小批量生产PAN基原丝以及碳纤维; 上海碳素厂也有小型碳化线及碳纤维下游产品。(2)安徽地区。“十五”期间,国家已批准在安徽蚌埠建立500taPAN 原丝和 TR 200ta碳纤维生产线,总投资过亿元。PAN原丝采用亚砜一步法,技术由国外引进;产品以12K的T300级碳纤维为主,并准备引进成熟的预浸料生产线。华皖集团(原蚌埠灯芯绒集团公司)二期建设规模将使碳纤维产量翻一番,达到400ta。下游产品的开发也列入发展规划。(3)浙江地区。中宝碳纤维责任有限公司在浙江嘉兴拟建400ta大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技术和设备引进,投资数亿元,并配套300

26、万m2预浸料。 该项目国家已批准,并积极开展了前期论证和考查工作。根据国内外市场动向及投资与回报等问题,暂缓建立碳纤维生产线,而集中力量开发预浸料等下游产品。同时,还成立了浙江省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全面推进碳纤维事业。(4)广西地区。桂林市化纤总厂拟建200ta碳纤维生产线,产品为312K的小 8-RD丝束碳纤维,投资也过亿元。(5)山东地区。山东省已把碳纤维列入全省十大高技术产品开发工程首位项目。 有以下几个单位从事碳纤维及其制品的研究与生产,或准备介入碳纤维事业。 山东天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作为国家计委示范工程将建立400t/a生产线,碳纤维性能为T300级水平,产品以12K 为

27、主。 计划 400t/a 投产后, 再翻一番到800t/a,投资超亿元。技术协作单位是山东工业大学等。同时该公司积极开发和生产多种下游产品。青岛将建立50t/a左右的碳纤维生产线, 青岛化工学院高分子工程材料研究所(恒晨公司)的介入,引起国内同行们的极大关注。山东威海光威渔具集团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钓竿生产,碳纤维预浸布的规格有30余种。根据发展趋势,有可能向上游即PAN基原丝和碳纤维发展。此外, 山东省东营生产力促进中心也在考虑招商引资建立碳纤维生产线,认为石油等工业是碳纤维的潜在市场。(6)北京化工大学与吉化公司树脂厂, 将依靠自己的技术建立 500t/a 原丝和 200t/a碳纤维生产线。放

28、弃硝酸法,采用亚砜一步法技术路线生产原丝。目前,正在进行中试实验。(7)兰化集团化纤厂已有100t/a原丝生产线和预氧化生产装置, 计划配套碳化装置生产碳纤维。原丝采用NaSCN一步法。 该单位的晴纶生产线是我国从国外首次引进的,有丰富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积累。(8)吉林碳素厂是我国小丝束碳纤维生产基地,已向用户提供50 余吨小丝束碳纤维,为国家作出了积极贡献。目前,该厂正在建立新的小丝束碳纤维生产线,扩大产量,以满足市场需求。(9)中科院山西煤化所研制碳纤维已有30多年历史。在70年代中期, 建成我国第一条纤维中试生产线;在90年代末期,又建成我国第一条吨级粘胶基碳纤维生产线。目前该所与扬州聚酯

29、责任有限公司共建碳材料联合实验室,研制高性能PAN 基碳纤维,并准备在扬州建立产业化基地。此外,山西榆次化纤厂是我国唯一用亚砜一步法生产PAN基原丝达数十年的单位,目前仍在生产。4、碳纤维盈利分析碳纤维的生产工艺短、成本构成比较简单,根据我们的实地调研、碳纤维相关行业资料及工艺参数, 我们可以大体测算出碳纤维原丝、碳纤维的生产成本。根据目前丙烯腈13万元/吨的销售价格,我们可以大体测算出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的生产成本,碳纤维原丝及碳纤维的生产成本分别为44万元/吨、18万元/吨。目前军工级碳纤维(3-6K)的售价为200万元/吨(这一点可以从吉林东方神舟碳纤维(*ST吉碳(000928)持股10

30、0%)年产10吨碳纤维,05年实现销售收入2295万元进一步得到验证),民用碳纤维(12K)的售价为55万元/吨,而碳纤维的生产成本为18万元/吨,如以民用碳纤维为例,其毛利为37万元/吨,即便加上3万吨的营业费用和33%的所得税率,民用碳纤维的净利润也用25万元/吨,如果考虑军品售价200万元/吨和33%的所得税减免,则其吨碳纤维的净利将会达到170万元/吨。由于巨额利润的驱使,将会导至碳纤维的快速增长。因此,质量是关健,投资须慎重。且碳纤维产业是由原丝(PAN)生产再到预浸料再到具体的终端产家这么一个产业链。每一级的深加工都有高幅度的增值。第四章 总结碳纤维及其增强材料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

31、和长期稳定的研究与开发经验,需要资金的持续投入。东丽公司碳纤维的技术发展历程表明没有别的捷径可走。目前,我国研究院所与企业在碳纤维原丝制备、纤维成型及应用领域方面虽然有所研究,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由于研究人员的素质及工作条件不尽人意,至今仍未能进行工业规模生产,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是显而易见的。依据中石化吉化研究院的信息,2006年我国主要PAN基碳纤维生产厂家约12家,产能约1 310 t/年,但设备运转率很低,实际产量只有40余吨/年(1K12K)。随着全球CF市场及需求量的普遍看涨,国内还有十几家在建或拟建的CF项目,产能在1 4001600 t/年左右。2000年国内CF的消耗量大约为

32、1200 t,2002年达到2000t,2005年超过5400t。预计我国CF的市场需求量会以每年9%11%的速度增长,2010年国内CF的消费总量有望达到7500t。具体生产厂家见附表。碳纤维生产工艺流程长、技术关键点多,是多学科、多技术的集成。发展我国的碳纤维工业,当前首先要解决工程化问题。可采用消化吸收引进技术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办法,尽快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在工程实践和生产实践中锻炼人才,积累经验,在发展中不断提升技术水平,真正掌握核心技术。首先必须解决原丝质量问题,同时还需要加强预氧化、碳化、石墨化设备及表面处理工程技术研究开发。总之,碳纤维工业化生产技术仍存在很多风险,也正因为这样,导致利润可观,社会影响大。是否投资,需领导慎重考虑。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