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5 ,大小:363.55KB ,
资源ID:2383814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83814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商业市场环境分析.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商业市场环境分析.docx

1、商业市场环境分析目 录 前言 第一章 总论1.1项目建设背景 51.2项目概况101.3项目报告编制的依据12 第二章 项目商业市场环境分析2.1沈阳市概况142.2大东区概况232.3周边楼盘及商业配套设施282.4建材家居市场调研33 第三章 物流园区发展现状及趋势3.1物流园区的内涵353.2物流园区的功能373.3物流园区的发展历程和相关经验373.4物流园区的建设发展模式393.5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模式分析403.6物流园区的发展政策分析413.7 2003年发展情况分析 41 第四章 规划设计条件、原则及设计方案4.1规划场地环境及周边环境444.2总体规划设计原则454.3规划

2、布局及业态分布454.4交通组织464.5景观设计464.6环境保护464.7规划指标、建筑技术经济指标47 第五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5.1项目管理措施485.1.1计划管理495.1.2工程管理495.1.3资金管理495.1.4信息管理505.2项目建设的保障措施505.2.1资金筹措的措施505.2.2施工组织措施50 第六章营销战略体系6.1 项目定位 516.2商业组合形态的构想 526.3走特色化的物流园区发展之路 536.4项目开发节奏 54 第七章 投资分析7.1项目投资估算 557.2项目盈利分析 577.3项目损益表及现金流表 58 第八章 结论 结论 59附件:附件

3、1:项目前六期地块分布图前 言东北振兴 沈阳先行 “振兴东北”是国家继“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的又一重要举措,旨在实现“两个东西经济互动的轮子”同时运转。东北亚经济中心的规划,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冀北”地区之后的第四个经济增长极。沈阳,各项产业蓬勃发展,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如何抓住机遇、展示自我、率先吸引世界关注?东北振兴,沈阳先行!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发展背景1.2项目概况1.3项目报告编制的依据1.1 项目发展背景1.1.1“第四增长极”与“东北大振兴”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发展,东北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和“京津冀北”地区之后的“国内经济第四

4、增长极”。东北大振兴是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新时期提高我国综合国力的需要,更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客观要求。环渤海经济圈处于东北亚经济圈的中心地带,是中国欧亚大陆桥的东部起点之一,其经济总量约占全国的1/5,是我国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在环渤海地区5800公里的海岸线上,近20个大中城市遥相呼应,数千家大中型企业虎踞龙盘,包括大连、青岛、秦皇岛等重要港口在内的60多个大小港口星罗棋布。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加剧发展,环渤海经济圈的一体化正在深化。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重心不断向亚太转移的趋势下,环渤海经济圈与东北(亚)地区发展互动潜力将得到发挥,位于东北、胶东半岛、辽东的沈阳、大连、天津、青岛等一大批

5、城市,共同构成东北(亚)地区城市发展群,吸引国际投资目光。2003年,党的十六大提出振兴东北的发展战略,加快调整和改造“东北老工业基地”已成为与“西部大开发”齐肩并重的国策。1.1.2与时俱进的沈阳沈阳即是东北重工业城市的中心,又是“第四经济增长极”的核心城市,在全面推进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进程中,必然起到决定性作用。沈阳市政府已提出“全国先进装备制造基地”的城市定位及发展“大沈阳”的策略,形成全国看东北,东北看辽宁,辽宁看沈阳的良好局面。发展规划: 2002年国务院批准的沈阳市城市总体规划,其理想模式为 “ 一个中心城区、四个副城区、两个边缘组团、七个卫星城 、二十个小城镇”。至此,中心城区

6、建成区面积将由186平方公里扩展到44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范围将达到1220平方公里。关注重点:浑南新区建设“北方浦东”:规划面积120.6平方公里,功能单元为“三区一城一带”。铁西新区现代“工业园区”:目前铁西新区面积已达126平方公里,功能定位:建设以装备制造业为核心,集研发、制造、商贸、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金廊工程核心“发展战略”:规划总面积36.6平方公里,从北陵公园到浑河桥,平均宽度1至2公里,全长17公里。包括“一轴”、“四区”和“九节点”。关注重点大东“商机平台”:作为未来城市经济发展的重点,大东区区域功能规划为“一城两带三区”。1.1.3无限商机在大东总体战略规划构想:

7、“一城两带三区”的战略构想搭建商机新平台;一城:沈阳汽车城。以沈海现代工业示范区为依托,构建集汽车研发、整车制造、贸易物流、维修服务、人才培训、零配件生产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新兴汽车城。两带:科教文化旅游服务产业带及中部商业带。三区:小东商贸区、八王寺吉祥北海商住区、沈海现代综合物流园区。经济地位:大东区经济走势强劲,区内聚集了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黎明航发集团、沈阳华润压缩机有限公司、沈阳三洋空调有限公司、沈阳东芝电梯有限公司、沈阳金杯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沈海热电厂等众多优势企业。同时,还吸引了一大批国外知名企业到大东区投资,如美国通用公司、德国宝马汽车公司、日本三菱自动车工业株氏会社、

8、沃尔玛(中国)有限公司、美国泰克公司、日本丰田通商株氏会社、三洋电机有限公司和美国吉列公司等。目前,大东区作为沈阳市最具竞争力的工业区的优势经济地位已确立。汽车产业:四大整车制造厂:沈阳金杯客车制造有限公司、金客中华轿车厂、沈阳金杯通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沈阳宝马华晨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三大汽车发动机制造厂 :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有限公司、沈阳新光华晨发动机有限公司、沈阳航天新光集团;另有汽车改装厂家以及汽车零部件生产厂28家,汽车贸易、维修服务企业20家,已形成了一个汽车产业集聚效应突出的城区。大东区正在规划一个集汽车生产及配送、汽车销售与服务及汽车文化社区为一体的汽车城,为汽车产业在大东区快速发

9、展提供优质的发展环境。沈海现代工业示范区是沈阳市人民政府最近批准在大东区设立的产业开发区,占地15.87平方公里,汽车贸易园占地0.65平方公里,汽车物流园占地1.5平方公里。2001年,沈海现代工业示范区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达到260亿元,占沈阳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32%,实现利税22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企业的48%。大东区经济战略地位确立,市场空间无可限量,具备发展各项业态的条件,有一定环境依托及形象基础。1.1.4物流业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1997年东南亚爆发经济危机之后,人们在分析和总结东南亚各国和各地区的情况时发现,以物流产业为重要支柱产业的新加坡、香港有较强的抗御经济危机的

10、能力。例如,1998年受金融风暴影响较大的马来西亚经济增长为68,泰国为80 ,东盟为94,与之相比较,香港情况较好,为51,而新加坡则实现了15的正增长。从此,人们意识到物流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物流发展水平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 物流业被视为未来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物流领域更被人看作经济增长的“黑暗大陆”,是“降低成本的最后边界”,是降低资源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之后的“第三利润源泉”。在不少发达国家物流业都已发展为大规模的产业。如日本,在近20 年内,物流业每增长26,经济总量就增加1。在美国,物流产业的规模已达到9000亿美元,几乎是高技术产业的两倍。经过多

11、年的物流业的发展,在日、美两国已成就了不少行业巨子。美国的联邦快递,1995年营业额达到125亿美元;日本的佐川急便,1995年营业额达到57亿美元。目前我国物流业经营额超过5亿元的企业还未出现,与UPS、联邦快递等国外物流企业相比,国内物流企业所占市场份额少,服务功能少,高素质人才少。企业竞争能力弱,融资能力弱,货源不稳定且结构单一,缺乏网络组合。事实上,我国现阶段物流企业从网络、功能、管理、服务、业绩等方面综合评估,物流企业的发展现代物流是调整我国产业结构的迫切需要,是传统运输业的发展方向,是运输与生产最佳融合的渠道,更是改变传统揽货方式,取得增值效益的需要。巨大的市场需求呼唤东北地区及其

12、它省市的现代化商品流通领域的长足发展。品牌观念仍未出现,国外称中国无纯粹的物流企业。1.2项 目 概 况1.2.1项目概述1.2.1.1.项目名称:沈阳光彩大东方商业物流园三期项目1.2.1.2.项目基本情况:项目位置:沈阳市大东区东北大马路钢泉巷8号,南至园区辅助规划路,东临一期项目,北至园区东西向主规划路,西至园区南北向主规划路。 总占地面积:48100平方米项目总建筑面积:95520平方米1.1.1.3.项目规划:三期项目规划围绕项目整体建成“建材家居家具采购基地”的伟大目标构想展开,是规划中十二个专业城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由三大建材城组成,作为整个园区高档精品橱柜、地板、陶瓷洁具专卖中

13、心,是集零售和批发于一体的具有国际水准的专业建材城。1.3项 目 报 告 编 制 的 依 据1.3.1参照沈阳市人民政府相关招商宣传手册;1.3.2参照沈阳市人民政府“投资指南”材料;1.3.3参照沈阳市人民政府及大东区政府规划;1.3.4参照沈阳市相关官方网站对外公开内容; 1.3.5参照东方置业公司与政府的相关报告。 本报告中引用数据和信息如有出入,当以沈阳市人民政府提供的数据、信息为准。第二章 项目商业市场环境分析2.1沈阳市概况2.2大东区概况2.3周边楼盘及商业配套设施2.4汽车及建材家居市场调研2.1沈阳市概况2.1.1城市概况沈阳是辽宁省的省会,东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通和商贸中

14、心,中国的工业重镇和历史文化名城。沈阳现辖九区一市三县,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市区面积3495平方公里。总人口736.9万人,市区人口488.4万人。沈阳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基础,城市规模居全国第四位, 在全国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东北的中心城市,是全省的贸易、经济信息和科技文化的中心,同时与周围的鞍山、抚顺、辽阳、本溪、丹东、营口、铁岭七城市构成了辽宁中部城市群和经济集聚区,成为东北地区的交通枢纽和政治、经济、文化中心。2.1.2位置与地貌沈阳位于辽宁省中部,东西长115公里,南北长205公里。沈阳市国土面积为1298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85公里

15、。沈阳地区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平均海拔50米左右,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北、东南部,属辽东丘陵的延伸部分。西部是辽河、浑河冲积平原,地势由东向本缓缓倾斜。2.1.3气候沈阳属北温带受季风影响的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全年气温在-29-36之间,平均气温8.3,全年降水量500毫米,无霜期183天。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温差较大,四季分明。冬季漫长;春季回暖快,日照充足;夏季热而多雨,空气湿润;秋季短促,天高云淡,凉爽宜人。2.1.4 经济地理位置沈阳背倚长白山麓,面向渤海之滨,是辽东半岛的腹地。在以沈阳为中心的150公里的半径内,有中国著名的铜都鞍山、煤都抚顺、煤铁之城本溪、煤电之城阜新、石油之城盘锦、

16、轻纺之城丹东、化纤之城辽阳和煤炭基地铁岭,这些资源丰富、实力雄厚的辽宁中部工业城市形成了世界上罕有的城市群。沟通世界的大连港,正在开发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也不超过250公里。沈阳作为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城市和通往中国长城以南地区的必经之路。长期的经济发展形成了密如蛛丝的航空、铁路、公路运输网络。沈阳民航以桃仙机场为中心开辟了70条国内国际航线。沈阳也是东北地区最大的铁路枢纽。沈阳的公路也四通八达,开成了少有的高速公路网络。2.1.5人口概况沈阳市现有总人口736.9万人,市区人口488.4万人。其中男性人口为377万人,占总人口的50.5%,女性人口363万人,占总人口的49.5%,

17、性别比为101.9。总人口中非农业人口435.7万人,占总人口的63.2%,家业人口252.5万人,占总人口的36.6%;未落常住户口1.1万人,占总人口的0.2%。沈阳居民年龄构成沈阳居民教育程度构成2.1.6 行政区域沈阳市下设和平区、沈河区、大东区、皇姑区、铁西区、苏家屯区、东陵区、新城子区、于洪区9个市区,辽中县、康平县、法库县、新民市4个县(市)。区、县(市)下设街道办事处112个,乡政府73个,镇政府68个。2.1.7 交通条件沈阳是联系东北地区和关内的交通枢纽,铁路密度居全国之首。沈山、长大、沈丹、沈吉等六条铁路汇集沈阳并通向四面八方。公路总里程5080公里,由沈阳至北京、沈阳至

18、大连、沈阳至抚顺、沈阳至本溪、沈阳至长春以及绕城高速公路和二环路构成的环绕沈阳,连接海港、空港的“三环五射”高速公路网已经形成。民航从沈阳过港航线有67条,通往国际及国内各大中城市。2.1.8沈阳的城市基础设施中心城区主要街路、铁路沿线、环路、出口路、街心、广场及公园的绿化面积和绿化水平逐年提高,建成区绿地率达28.2%。交通快速干道系统初具规模。城市道路以构建快速干道系统为重点,以加强城市景观建设为突破口,相继完成了大二环快速路、东西快速干道、六路三桥、沈新和建大零公里公铁地道桥等城市重点交通工程的建设。城市公用设施持续改善,供水、供热、供电、供气等设施功能加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2003年

19、,全市新铺设供水管网7.2公里,供水管网改造28.5公里,综合日供水能力161.6万立方米。全市供热面积10200万平方米。全年实际用电量131.2亿千瓦小时。其中,工业用电71.6亿千瓦小时,增长11.7。煤气供气管道总长度2160公里。房地产业健康发展,房地产开发与销售同步快速增长。2003年,全市房地产开发完成投资177.3亿元,比上年增长52.8。全年商品房施工面积1738.8万平方米,增长40.4;商品房竣工面积585.9万平方米,增长61.1;商品房销售面积324.8万平方米,增长57.6,其中商品住宅销售291.6万平方米,增长58.4。城市环境保护和治理城市整体环境进一步改善,

20、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突破。全年共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百余个,先后建设了东部满堂河、南部凌空、西部揽军等污水处理厂,完善了原有的北部污水处理厂。整治和恢复了浑河生态环境,城区段河水水质达到四类标准。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95万吨,污水处理率达到70.4。改造和新建了老虎冲、大辛两个垃圾填埋场,全市日处理垃圾4484吨,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全年共拆除烟囱1113根、锅炉房403座,推广民用型煤4.5万户,并采取扬尘覆盖工程、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等措施,烟尘控制区达标覆盖率达到100,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已达到298天,达到创模标准。全市噪声达标区覆盖率达到70,自然保护区覆盖率达到13

21、.52,建成生态环保模范住宅小区35个。城市绿化实施森林城市战略,全面推进城市绿化建设。2003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482公顷,建成大东广场、德胜公园、方家栏公园、高官台生态园等一批绿地精品,改造了和平广场和中山广场。全年新建居住区绿地341公顷。继续开展环沈阳生态森林圈建设工程,东北楔、西北楔绿化带建设稳步进行。全年植树428万株,铺草坪98.8公顷,新增绿地18.26平方公里。到2003年末,全市绿化覆盖率达33.16,建成区园林绿地面积8384.6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平方米。2.1.9 19962010年沈阳城市总体规划沈阳市的城市建设与发展遵循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

22、续发展战略。城市功能正由单一工业基地向多功能经济中心转变。现正在加速城市产业结构,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实现单一工业生产基础城市向现代化经济中心改变。具体如下:沈阳城市规划区由中心城区、桃仙国际航空港副城及新城子副城组成,总面积1220平方公里。城市拓展形成中心城区“分散集团式”布局形式。中心城区东起沈阳与抚顺市交界,西到新潘公路,北起蒲河,南至苏抚灌渠,总面积1150平方公里。现状城市人口401万人。到2010年城市实际居住人口规模控制在472万人以内。中心城区是沈阳市主体,是政治、经济、文化集中体现区。中心城区规划布局结构为东南组团布局形式,以中部核

23、心区为核心,周围分布东西南北四个副城及道义、汪家两个组团,为中心城区开辟良好的发展空间,使城市由单一中心结构向松散布局过渡。中部核心区以三环高速公路以内,重点发展第三产业,强化金融、商贸、文化、科技、信息中心职能;东部副城由棋盘山风景区及周围乡、镇组成。副城以中、高档为主,科研、旅游、办公设施为辅;西部副城以沈阳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体,重点以发展工业为主,配置必要的生活区和公共服务设施;南部副城以苏家屯现状建成区为基础继续扩建,规划建设综合副城。北部副城以虎石台现状建成区为基础继续扩建,规划建设综合副城;道义组团以道义屯为基础重点安排重点乡镇企业和生活区,形成独立的生活和产业组团。新建居住区主要

24、安排在浑南新区,大力开发浑南地区,使浑河变成内河。一环路内除棚户改造外,不再以住宅建设为主,核心区内,新建居住区主要安排在一环路以外,重点为浑河产业区,到2001年人均居住面积达到12平方米以上。东部副城、南部副城、道义组团作为远期发展用地。2.1.10沈阳经济概况沈阳城市发展现状沈阳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的工业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沈阳的工业门类增加到184个,全市工业企业达5800多家,初步构建了汽车、机械、电子信息、化工、环保、制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群,奠定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形成了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沈阳具有雄厚的资产存量和规模优势。现拥有资产存量已达1000亿元,占全省的1

25、/3,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4。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沈阳不断加快国有企业战略性调整和改组步伐,加速传统企业与高新技术、国际经济接轨的融合。以亚洲国家和地区为主的引资结构正在被多元化引资格局所代替,一批世界500强企业和国际知名跨国公司投巨资驻足沈阳。通过与国外客商合资合作,弥补了建设资金不足问题,引进了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加速了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支柱产业群体不断壮大,骨干企业和主导产品显示出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沈阳做为东北地区最大的中心城市,地处东北亚经济圈和环渤海经济圈的中心,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以沈阳为中心,半径15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了以基础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8大城市,构成了资源

26、丰富、结构互补性强、技术关联度高的辽宁中部城市群。沈阳拥有东北地区最大的民用航空港,全国最大的铁路编组站和全国最高等级的“ 一环五射”高速公路网。沟通世界各大港口的大连港、正在开发建设的营口新港和锦州港,距沈阳均不超过400公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区位优势,作为东北中心城市的沈阳,对周边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吸纳力、辐射力和带动力。 经济总体指标概述回顾沈阳市近几年的宏观经济,可以看出沈阳经济总量持续增长,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总结2002年整体的经济形势,沈阳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实现1400亿元,同比增长13.1,是近年来增长最快的年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2亿元,同比增长32.8。财政收入实现1

27、05亿元,同比增长29.9,连续两年保持30左右的增长。土地出让金收入由2000年的7000万跃升至2001年的10亿,去年又达到15亿元,土地出让金已成为城市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从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沈阳经济发展势头良好。这对于沈阳经济的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社会消费情况概述沈阳市大力引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现代超市等新型商业形态。积极发展金融、旅游、房地产、信息等现代化产业。200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计实现695亿元,同比增长11.5%;各类市场成交额达到812亿元,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达到2190亿元和1820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9.3%和19.1%。货币

28、净回笼连续12年居全国之首。 人民生活水平概述沈阳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截至去年12月末,沈阳市城乡居民储蓄余额已达1214亿元,比2002年年初增长156亿元,增幅为14.74,与2001年同期相比,这一增长率高过了2001年居民储蓄增长率4个百分点,居民储蓄持续呈升温之势。 市政规划概述两年来,全市城建累计投资89.3亿元。新增绿化面积17.7平房公里,城市绿化率跃升至29.1。完成了市府大路等10条街路的标准化改造,对213条市区道路进行了全面整修,总面积达到751万平方米,使全市的道路完好率由过去的70提高到90。棚户区改造使5.7万户居民迁入新居,新增公交车1

29、250辆。沈阳宏观经济发展趋势沈阳是国家“一五”时期重点投资建设的工业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沈阳的工业门类增加到184个,全市工业企业达5800多家,初步构建了汽车、机械、电子信息、化工、环保、制药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群,奠定了雄厚的制造业基础,形成了较强的综合配套能力。沈阳具有雄厚的资产存量和规模优势。现拥有资产存量已达1000亿元,占全省的1/3,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省的1/4。改革开放二十年来,沈阳坚定不移地实施外向牵动战略,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国民经济保持适度增长,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大。初步统计。2002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400.

30、0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3.6亿元,增长8.0%;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15.2亿元,增长14.6%;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01.2亿元,增长12.5%。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6.0%、43.9%和50.1%。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全年完成地方财政收入105.4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全年地方财政支出达105.4亿元,增长24.2%。用于农业支出5.90亿元,增长15.9%;用于教育事业支出25.1亿元,增长16.8%。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023.7元。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消费品市场成交额有所增长。2002年全市已有各类市场397个。各类市场贸易成交额达482亿元。县及县以下的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