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6 ,大小:457.62KB ,
资源ID:2383306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83306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吉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正文.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吉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正文.docx

1、吉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正文吉首城市总体规划(修编)说明书正文第一章 概 述吉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地处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云贵高原的余脉武陵山麓,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南部,地理座标为东径1094110945,北纬28202822,是州、市两级政府所在地。第一节 规划背景一、上版总规要点(一)城市性质:吉首是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首府,是全州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的中心;是湘、鄂、川、黔四省边区商贸、信息、物质集散中心之一;根据自然条件、民族、资源、区域和区位特点,应合理发展以轻工为主的加工工业和旅游事业。(二)城市规模:近期1995年建设用地面积为10km2,城市人口规模为12.

2、5万人,远期2010年建设用地面积为15km2,城市人口规模17万人。(三)功能分区:吉首组团以发展政治、经济、文化、商业、科研、教育机构为主;乾州组团以发展工业为主;鸦溪组团以综合发展畜牧良种、渔种、食品及其科研为主,构成田园风光型的混合居住区。(四)城市结构,采用组团呈带的结构模式,即以吉首城区为主体,连接鸭溪、乾州的城市空间格局。吉首市上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于1990年编制完成。10多年来的规划、建设、管理实践,其规划所采取的带状型的三组团的布局模式和城市性质、城市规模及整体规划,能较好的适应吉首市当时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总要求。但是,由于受到当时工作深度的限制,对诸如中心城市与区域发展之间

3、的关系,城镇化基本战略等关键问题研究分析得不够,而城市总体规划的具体内容也不全面。另一方面,城镇发展的条件在最近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给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第三,当时规划所确定的人口、用地等发展目标已基本实现。鉴于此,在本次对1990年版城市总体规划的修编中,深入系统地再次编制吉首市城市总体规划是非常必要的。二、主要背景因素(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中共中央高瞻远瞩,总揽全局,面对新世纪做出的重大决策,对于加快西部地区发展,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顺利实现中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具有时代的伟大意义。这一战略性决策的实施,必将加强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支持

4、力度(特别是对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等),为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带来新的活力和动力。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属于西部大开发的“10+2+3”范围(即西部十省市区加上广西、内蒙两个自治区,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湖北恩施自治州和湖南湘西自治州)。湘西自治州地处国家西部大开发范围的东缘,是中、东部地区参与西部大开发的前沿阵地和桥头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无疑给湘西自治州,特别是湘西自治州的中心城市吉首市带来重大发展机遇。也给吉首市未来的城市发展带来重新定位和调整的问题,也将给城市规划带来新的课题。(二)经济全球化与加入WTO经济全球化是一个世界性的潮流,加入

5、WTO则是21世纪初期对中国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二者相互叠加,进一步加快了我国各级城市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步伐,也标志着中国参与经济全球化进入了采取以完整的乡域行政范围划分方法,把现状城区,近城生态建设区和今后发展需要控制的地区作为吉首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包括石家冲、峒河、红旗门、乾州四个街道办事处和吉首乡、万溶江乡以及河溪镇的马鞍山村、寨阳乡的曙光村和跃进水库水源保护区。为了满足吉首市城市建设用地发展要求将凤凰县竿子坪乡的木林村、湾溪和牯牛坪、棒棒坳、廖家冲五个村划为规划区范围。规划区总人口19.3万人。第三节 本次总体规划修编所需解决的重点问题1. 结合新的形势和时空背景,在区域经济一

6、体化和西部大开发的大背景下,论证城市发展的技术经济基础和发展条件,在省、州社会经济发展计划的指导下,拟定吉首市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2. 在省域、州域城镇体系规划指导下,研究并确定全市域范围内各城镇的发展体系,建立适合于全市整体协调发展的城镇发展结构。3. 深入分析建设用地条件,选择城市发展方向,建立新的城市发展空间形态,合理确定未来城市的布局结构。4. 针对城市的现状发展特征,研究城市旧城更新与新区发展的规律,协调旧城和新区合理发展的关系。5. 论证产业发展方向,明确主导产业并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合理进行用地规划。6. 突出湘西民族特色和山区城市特色,研究城市形象特征,提出城市景观体系和城市设计

7、的相关规划及实施策略。7. 充分考虑城市周围山、林等环境要素,建设拥有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城市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的生态园林城市。8. 深化市政公用设施和基础规划,确定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重视城市给水、排水、电力、电讯、燃气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配套建设,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适应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第二章 社会经济基本情况第一节 自然条件与区位一、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湘西州地处云贵高原之东侧,西北高,东南低,属中国由西向东逐渐降低第二阶梯的东缘。州域地势由西向东南倾斜,武陵山脉由东向西南斜贯全州。对于发展农、林、牧、副、渔等的综合布局,创造了优越的自然条件。各类地型地貌组合,高低成层,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地貌

8、区:(1)西北中山山原地貌区主要位于龙山县,次为永顺县及古丈县东北及保靖县中部地区。(2)中部中低山山原地貌区主要分布武陵山地区,由凤凰、吉首、花垣、古丈、永顺等县的部分地区组成。(3)中部及东南部低山丘岗平地貌区主要分布在州域东南沅麻盆地,次为中部花垣到永顺盆地、龙山里耶盆地、龙山城郊盆地,面积占州域总面积18.98%。吉首市地貌以中低山、低山地貌为主,中低山和低山面积占全市总面积80%。主要特征为:西北高、东南低,呈中山、中低和低山三级阶梯下降,西北和东南部地势高差824.6m。地势以山地为主,山脉呈带状平行排列,西部、西北部为中山地貌,高峰重峦,山大坡陡,悬崖峭壁,山脉北东、北北东走向。

9、西南部为低山地貌,山脉北东、北北东走向。东部东南部是红岩低山地貌,山峰丛丛,岭岭交错,中部形成较开阔的盆地,盆地内平、丘、岗地貌发育。市境山峰林立,海拔900m以上的山峰有7座,600900m的有80座,较有名的有莲台山,岑头坡、阿婆山、天门山、人球坡、大坡、东门坡、狮子望楼台等。城区地貌地形属于低山、丘、岗、平地区,地势较平坦,四周山坡平缓。主要由连成19km长的北北东走向的振武营、吉首、雅溪、乾州四个小盆地组成。2气候气象湘西属中亚热带风湿润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夏半年受夏季风控制,降水充沛,气候温暖湿润,冬半年受冬季风控制,降水较少,气候较寒冷干燥。既水热同季,暖湿多雨,又冬暖

10、夏凉,四季分明,降水充沛,光热偏少;光热水基本同季,前期配合尚好,后期常有失调,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州境低海拔区,年平均太阳辐射能为37244091兆焦耳/米2,明显低于湘北、湘南,略多州境西部的渝南、黔北地区。州境8县市多年平均日照为12191406小时,总的分布趋势是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州境8县市平均气温15.816.9。州境主要农耕区无霜期271294天,最短为花垣县城郊,最长为保靖县城郊。州境主要农耕区年平均降水量12951450mm,最多的为古丈县城,最少为凤凰县城。境内多偏北风,少数县为东风和西南风。吉首市多年平均气温16.5,大于35和小于0气温全年各20天左右。冰冻、降

11、雪量较少,全年无霜期208天左右,历年平均降雨量1414毫米,平均相对湿度81%,年平均日照率31%,静风率50%。平均风速1米/秒。全年和夏季主导风向为北北东。表21 吉首市2001年与历年各月平均气温比较表 单位:月 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20016.37.913.016.421.524.728.726.524.518.512.95.717.2历年平均5.06.210.616.321.024.327.427.022.817.412.17.116.5表22 吉首市2001年与历年各月降水比较表 单位:毫米月 份123456789101112年平均200145.934.848.

12、8104.8110.1134.4124.9122.710.7166.446.729.3978.8历年平均38.150.881.4175.6227.6211.8169.9141.293.1115.673.236.11414.33地质湘西自治州境域地壳构造以花垣保靖张家界断裂带为界,分为南北两个变形区。西北变形区燕山期侏罗山式褶皱变形区,以褶皱变形为主并兼有少量压性的压扭性断裂。东南变形区以断裂变形为主,褶皱构造次之,由武陵山背斜和沅麻盆地组成,为加里东期逆冲褶皱变形区。根据地质构造,地貌及工程地质条件,湘西州域分为2个工程地质区,3个工程地质亚区。(1)湘西北区位于凤凰吉首古丈常德一线西北,又称

13、湘西北褶皱隆起岩溶发育山原山地工程地质区。(2)龙山石门中低山碳酸盐岩与碎屑岩相间地区:中山山原地貌。新构造运动降升显著。地壳较稳定。(3)湘西南区位于凤凰吉首古丈常德一线以南,又称湘西褶皱隆起山地工程地质区。湘西州境仅含该区西北的麻阳桃源红层低山丘陵亚区一部分。吉首市地质构造处于全国东部新华夏系构造第二个一级隆起带的南西段,西部为武陵山二级隆起带的南段,东南部为沅麻盆地二级泡降带的西缘,主要构造结呈北北东北东间展布,由一系列褶皱和断层组成。较大的褶皱有大兴寨简台背斜;沙坪乾州向斜;龙开寨阳向斜;三岔坪背斜;天堂背斜。断层主要有石家寨铜金坡逆断层和溪马瓦场泥断层;吉首区断层和大兴寨断层。市境内

14、岩溶地貌发育,石芽、溶沟、漏斗、落水洞等岩溶形态很典型。但城区内地质构造褶皱和断裂均不发育,岩石层里一般较清晰,产状倾角不大,走向比较一致,局部地形有渗漏和塌陷,但不明显,土层厚薄不等,多为红黄壤,地震列度在六度以内,对城市建设较为有利。二、资源条件1土地资源湘西自治州土地总面积15462km2,山地山原约占81.5%,丘陵占10.3%,平原占5.4%,水域占1.5%。吉首市土地总面积1058.5km2,山地面积大,海拔300m以上的山地面积(含山原)有10.09万公顷,占总面积的93%。在土地利用结构中,耕地面积为13049.4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2.28%,全市人均耕地面积为0.051

15、公顷(表23)。表23 吉首市按特征划分的土地状况表类 型耕 地园 地林 地牧草地水 面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面积(公顷)13049.471726.7875550.656.61630.933291.5910989.77结构(%)12.281.6271.110.011.543.0110.342水资源湘西州全境由沅水和澧水两大水系控制。其中沅江控制州内流域面积14215km2,占全州总面积91.9%,澧水控制州内流域面积1247 km2,占全州面积8.1%。据统计,全州内流程5 km以上的河流有368条,其中沅江在州控制区内348条,澧水20条。湘西州境主要河流水系南有沅江干流过境,酉水干流,武水干流横

16、穿东西,花垣西乡河的上中流段由南北向经茶洞入境。州境各河流坡降大,落差大,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按平均流估算理论储藏量1680兆瓦,现已开发599兆瓦。全州可供开发水能密度为30千瓦/km2。流经吉首市的主要河流有3条,分别为峒河、万溶江和沱江。其中峒河,万溶江流经城区。水利资源蕴藏量为5.3万千瓦,其中可供开发的有3.8万千瓦。3生物资源(1)野生植物湘西州是一个野生植物资源天然宝库,是具有极高价值的基因库。已查明野生木本植物94科、419种,纤维植物150多种,油科植物120多种。淀粉和干果类植物近100多种,鞣科、香料植物100多种。还有不少树脂、松胶、药材等野生植物。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分布

17、广,可开发利用的野生植物种类相当多,产量也很可观。吉首市野生植物资源丰富,共有木本植物7科336种,主要优势树种有樟科、壳斗科、木兰科、金缕梅科、桃金娘科共28个科205种。其中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珍稀植物有5种。属国家二级重点保护的植物有11种。(2)野生动物州境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野生动物资源丰富。湘西自治州森林中,野生动物繁多。鸟类有6目、13科、40种,兽类有28种,昆虫类有16目、69科、208种。经查其中主要有野生动物160余种,属国家保护的20种。吉市共有陆生脊椎野生动物42科108种,属国家一级保护的动物有2种,二级保护的有28种,属省定三级保护的动物有41种。4矿产资源

18、湘西州境的矿产种类、分布、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等已基本查明。探明的矿产35种。探明储量在湖南省有一定含量的有汞、铅锌、铝、锌、锰、钒、磷、紫砂、陶土矿、含钾贡岩10种。其中锰、汞、铝、紫砂、陶土矿居全省首位。锰的探明工业储量居全国第二,汞远景储量居全国第四位。磷保有工业储量排全省第三位。吉首市已发现15种矿产,探明储量的有6种,即钒矿、磷矿、黄铁矿、含甲页岩、石灰石矿、矿泉水。其中含钾页岩居全省首位,钒矿居全州重要位置。磷矿、黄铁矿、石灰石矿、矿泉水、建材用矿、石、粘土等利用开发潜力较大,开发利用价值较高。矾矿、磷矿、矿泉水、石灰岩等具有现实资源优势,含钾页岩、黄铁矿、云解石具有潜在资源优势

19、。5旅游资源湘西自治州现有旅游资源丰富,按资源结构可分成自然景观、民族风情、人文景观三个基本类型。全州已拥有七个国家品牌:凤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不二门国家森林公园、南华山国家森林公园、全国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塔卧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老司城、溪州铜柱;六个省级品牌:凤凰古城风景名胜区、吉首德夯风景名胜区、永顺猛洞河风景名胜区、龙山皮渡河风景名胜区、古丈栖风湖风景名胜区和凤凰两头羊九重岩省级自然保护区。吉首市基本形成了三区两园一城和六个景点等旅游资源。三区为德夯风景名胜区、八仙湖风景区、天星湖风景区;两园为东门坡公园、新桥森林公园;一城即湘泉酒城;六个旅游景点为一仙阁、观音阁

20、、吉首大学、浯溪书院、天星庵、狮子庵。三、生态环境 湘西自治州山地山坡面积占全州总面积的86%,年平均气温、无霜期、年平均降水量等都适宜于各种动植物生产繁育。现状植被相对较好、物种丰富、生态多样性的特点尤为突出,整体上可谓山青水秀、资源丰富,是世界上难寻的天然基因宝库。但是对“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狭隘理解,造成湘西乱砍滥伐一度失控,加上农村的燃烧用柴等,致使全州生态环境受到了一定破坏。“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地依稀别有天。吉首学中多俊彦,张家界顶有神仙。熙熙新市人兴旺,濯濯童山意怏然。浩浩汤汤何日见,葱茏不见梦难圆。”这是朱总理2001年四月在湘西州视察时写下的一首诗。诗中满怀对湘西州生态环境建

21、设现状的担忧和对未来的期望。四、交通区位吉首现有焦柳铁路贯穿全境,湘川(319国道)、湘黔(209国道)公路在吉首交汇。近年来,公路建设迅速,进一步改善了当地的交通条件。以吉首市区为起点,公路旅程:东至沅陵126km,至常德310km,至长沙460km,北经古丈至张家界190km,经龙山至来凤263km,至恩施412km,至铜仁116km,至松桃113km,至麻阳88km,至怀化147km,至秀山137km,至重庆863km。第二节社会经济发展一、行政区划与人口湘西自治州辖龙山、永顺、保靖、花垣、古丈、凤凰、泸溪七县和吉首市,下设65镇、153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175个居委会、2657个村

22、。2001年末全州总户数67.46万户,总人口为262.4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27万人,占全州人口的 16.48%;农业人口219.15万人,占全州人口的83.52%。市镇人口57.91万人,占全州人口的22.1%。吉首市2001年辖9个乡、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92个行政村。总人口 29.43万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人口为 27.85万人。全市以苗族、土家族聚居,总人口中苗族人口11.29万人,土家族人口10.32万人,分别占全市人口的38.4%和35.1%。二、综合经济实力1982年建市以来,吉首市国民生产稳定增长,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1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

23、1348万元,比1982年增长7.8倍,年均增长12.1%(见图21)。1987年,实现了全市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的目标;1993年,提前7年实现了国内生产总值翻二番的战略目标;2000年,实现了翻三番的战略目标。2001年,全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6928元,比1982年增加6630元,增长4.7倍,年均递增9.6%。2000年财政收入达到1.12亿元,比1982年增长16.5倍,年均递增16.3%。三、产业发展与产业结构建市以来,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取得较大进展,三大产业结构由上世纪八十年代的“一二三”型转化为建市中期的“三二一”型直至现在的“二三一”型(见图22)。第一产业20

24、01年比1982年增长2.5倍,年均增长6.9%;第二产业增长15倍,年均增长15.7%;第三产业增长7.0倍,年均增长11.6%。 1工业建市初期的吉首工业基础薄弱,结构单一,年工业总产值仅为2001年总量的 2.4 %。全市规模性工业企业由1982年的83户增加到2093户。产业格局已由“八五”时期“烟、酒、药、化”逐步调整成现在有一定地方特色的食品、冶化、建材、医药四大支柱产业。2001年全年工业总产值92197万元,比1982年增长16.5倍,年均增长16.3%。2001年与1982年相比,全年新增国内生产总值109506万元,其中工业增加额达51749万元,对全年经济增长贡献率达47

25、.3%。但也存在着工业产业结构的层次低,尚未形成在市场上有影响的支柱产业,技术水平低,工业仍处于粗放经营阶段。主要表现为:(1)大多数企业生产设备仍然落后,半自动化生产线较多;(2)职工文化素质低;(3)组织管理落后;(4)产品科技含量偏低;(5)企业处于半死不活的多。2农业2001年全市实现大农业总产值43710万元,粮食总产量48438吨,农民人均纯收入1867元,分别比1982年增长2倍,44%和10倍,在全州八县市中率先实现了脱贫。农村产业结构由过去单一的粮食作物种植向多种经营发展,发展壮大了“果、畜、烟、菜”四大支柱产业。全市农业呈现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市场化经营、社会化服务的发

26、展格局。尤其是蓬勃发展的龙头企业成为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主力军。图2-3 工农业总产值及增长速度四、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条件有明显的改善,基本形成了以铁路、公路为主干的运输体系;全社会完成的货运量由1982年的85万吨上升为216万吨,年均增长5.0%;货物周转量由3706万吨公里上升为14802万吨公里,年均增长7.6%;邮电通讯建成了光缆线路和数字微波线路以及大容量长途数字传输器、程控电话网、移动电话网、无线寻呼网、数据通讯网、电话语言信息服务网、可视会议电话网等7大现代电信通信网和相应的邮政通信工程。邮政业务增长较快,但邮政状况的城乡差距依然很大,农村邮政状况还没有得到根本

27、改变。吉首市社会工业的发展基本与经济发展相适应。2001年全年拥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3726人;近年,在继续普及义务教育的同时,加大了教育结构调整力度,提高了全社会成员的文化素质;城乡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受到重视,得到了全面发展,有力地推进了群众性文体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改善了群众就医条件,市民的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五、民族贸易商品交易市场快速发展,逐渐建成多种经济成份结合、大中小型结合、专业与综合结合多功能的市场体系,形成了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所有制结构,取代了单一的公有制结构。到2001年,全市有商品市场22个,其中专业批发市场7个,零售市场15个,年销售超过亿元的4个。消费品市场成交额达132

28、923万元,比1982年增长216倍。初步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小城镇为依托的市场网络。但要素市场不完善,开放型经济发展不快,经济外向度不高。第三节 历史沿革湘西自治州境域,战国时属楚黔中郡;西汉时,州境改属武陵郡,分属沅陵、辰阳、迁陵、酉阳4县;三国时州境域分属武陵郡与天门郡;西晋时州境域仍属武陵郡;南朝时,州境分属天门太守和武陵太守;陈代,自治州境分属沅州夜郎郡、沅陵郡、南阳郡和北园的北衡州;隋统一中国后,自治州分属沅陵郡和澧阳郡;唐代时,州境域分属山南东道与黔中道;五代时州境分属辰、澧、溪3州;宋朝时州境属荆湖北路;元朝时州境分属湖广行省与四川行省;清朝初州境域属沅永靖道。1952年8月,

29、湘西苗族自治区成立,辖乾城、凤凰、泸溪、永绥、保靖、古丈6县,代管永顺、大庸、桑植、龙山4县。12月四县正式列入。至此,境域10县统一隶属湘西苗族自治区。全区共设74个区,25个镇,1216个乡。1953年4月,乾城县改名为吉首县。9月1日,永绥县改名为花垣县。1989年1月,大庸、桑植划入张家界市,湘西州域由8县2市变为7县、1市,45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123个居委会,25个区,173个乡,2685个村,14699个村民小组。1995年实行撤区并乡,湘西州乡镇村组不变,区一级改办事处,属县政府派出机构。全州有52个镇,166个乡,4个街道办事处,140个居委会,2657个村,15001个

30、村民小组。五代、宋朝时,吉首市境属沪溪县,熙宁3年(公元1070年)置镇砦(今吉首城区),明洪武二十年(公元1397年)设“镇溪军民千户所”。嘉靖31年(公元1552年)镇溪设哨,康熙43年(公元1704年)设乾州厅,嘉庆2年(公元1790年)乾州厅升为直隶厅。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废厅设乾县,后改为乾城县,1953年4月1日,乾城县改名吉首县。1982年8月3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吉首县,设立吉首市,辖地不变,隶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第三章 城市发展的区域背景分析第一节 城市发展的优势一、地缘优势湘西州是湖南省发展与西部周边省(市)经贸关系的重要门户,也是地缘关系复杂敏感的地区。湘西自

31、治州正处在中西部结合带的中心和西部大开发地区的东缘,与重庆、贵州、湖北三省(市)接界,是西部大开发地区接壤省份最多、边界最长的区域之一。并有多个民族跨境而居或与周边省(市)民族有密切的族缘关系,与周边地区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有悠久的历史,经济技术合作有良好的基础。边境贸易的特点是区域互补性强、形式多样、灵活方便、民族特色浓郁等,利用地缘优势发挥边境贸易的功能,全面推动湘西地区的经济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湘西地区发挥地缘优势发展边境贸易,已成为湘西自治州获得经济活力的重要来源。湘西自治州通过多年努力,经济发展已形成一定的基础,与周边省市的邻近地、州(区)相比,湘西自治州人均GDP居中等偏上水平。2000年自治州人均GDP为2534元,略低于湖北恩施州(3183元),高于重庆黔江区(2317元)和贵州铜仁地区(1698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