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39.39KB ,
资源ID:2382552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82552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docx

1、一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反思0的认识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使学生知道0的两种含义,同时给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感受到数的意义,也感受到的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教学我深刻的体会到:1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根据这一新的数学课程标准理念,我在教学设计时,大胆打破了教材的编排顺序,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直接利用生活情境切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于教材更多的融于了自己对新课程新课标的理解,使数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陶行知先生说:“教育只有通过生活才能产生作用并真正成为教育”。所以数学课堂的生活化是加

2、强学生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必要途径。学生的生活经验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实际上,小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0”已经有了丰富的体验,本节课没有把认识“0”和理解“0”的含义作为全新知识来进行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原有对“0”的经验,因而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这说明尊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基础上开展教学能够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而且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可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最佳途径。使学生真实感受到了数学就在身边,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对数学产生亲切感,从而自觉地去探索数学问题。2创设生动活泼,利于学生主动参与的数学课堂环境。在教学本课时,我

3、采用0的卡通形象和可爱的小猴子形象,创设悬念,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眼睛”,引导学生进行积极自主的观察活动;为学生自由猜测、讨论、交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过程中体验、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在活动时,教师创设一种宽松的开放的空间,使学生能根据自己的体验,以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开放地去探索数学知识,从中享受到学习成功的快乐。正是因为孩子们有了自由的时间和空间,才敢于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敢于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学生敢“动”。整个一节课,让学生在动中完成学习。观察“眼”动,操作“手”动,讨论“嘴”动,多种感官参与,一人动,同桌动,四人动,在动中不断体验成功,使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

4、,主动完成学习。每个学生在探索地道路上乐此不疲,在数学的世界中尽情享受。5以内的加法5以内的加法是让在学生初步了解加法的含义,使学生体会生活中有很多的加法问题,能够比较熟练的计算5以内的加法。我在备课上、上课过程中始终贯穿的一个理念是一切从“学生的生活”出发。第一部分,主要是利用谈话,自然而然地过渡到鱼市买鱼的情景,为了帮助孩子们学会加法,我把小金鱼带进了课堂,先让学生猜一猜两缸金鱼合起来是几条金鱼,教师再通过把两缸金鱼合起来的演示,进一步验证了学生们的猜测。随着小金鱼嬉戏地游在一起,加法的概念形象而生动的在孩子们的脑海中形成。在合作探究环节中,我通过演示使学生牢牢记住了加法是表示合起来的意思

5、。同时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事情能够用数学表示,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愿意用数学来表示生活中的情景。当学生列出算式后,我没有过多地追问1、2、3分别表示什么。之所以这样做的想法,是我把学生的发展看成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后面的例题及练习中再进行相关内容的认识。而在例1中不处理,这样做的目的是更加突出让学生去感受数学情境,更加突出“合起来”的意思。一部分再添上一部分,也要用加法计算。我设计了停车场停车问题这一个情境,在学生理解了加法的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1、4、3各数的意思,分散了难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然后继续通过多媒体手段,我找到了学生做值日这一个每天都要接触的事情更进一步认识到,使学生又发现

6、身边的事也存在数学问题。最后游戏部分,我挑选了许多有趣的加法开放题,学生可以挑选自己喜欢的图画,和自己的好朋友说一说,即复习了新知,又增加同学之间的友谊,从学生愉快的笑容、轻松的作答、热烈的讨论中,不难看出,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只有在这种开放的学习情境下,学生的思维才能充分活跃,才能迸发出创新的火花。在这里开放包含两层意思:一是从题目的选择上,给了学生一个自由选择和开放空间。学生有自己的想法,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去挑选喜欢的图画。二是题目的设计上体现开放。在这里也有两层:A是在设计图画时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了一些开放的题目。如在游戏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幅图:一个篮子里,左边2个红萝卜,右边1个红萝

7、卜1个绿萝卜,学生既可以左右看,列出2+2=4,也可以从颜色上区分,列出3+1=4,B是最后的连加。这幅图的设计,就充分体现了开放,在这里,不但要看学生表示的结果,更要重视给学生机会,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即重视反馈的环节,学生只要“自圆其说”就可以了8、7、6加几教学反思8、7、6加几是再学生学习了9加几的基础上进行的,学生对“凑十法”解决问题已有了初步的认识,因此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比较、实现知识的迁移过程。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如在导入时,我先让学生观图,并说说这幅图的图意,再引导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学生们经这

8、思考,踊跃发言。在学习86时,通过动手操作巩固上面学到的算理,结合9几的计算方法,拿出小棒,摆一摆,算一算,同桌讨论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在这节课中,学生们学得生动活泼,大胆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想法,创新的火花在课堂中自然而然的迸射出来,充分的体现出算法多样化。课后,我又仔细想了一下,在课堂上是否可以向学生讲明哪种方法最好。强化“凑十法”的计算方法。可是反思一下,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思想。鼓励学生学习算法多样化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思想。学生的表达多样化,学生的解题多样化,但不是学哪种方法最好,学生喜欢的方法就是最好。如果从过去的教学理念出发,的确可以向学生点明哪种方

9、法是最好的,既节约时间,又把科学的东西简单明了地教给了学生。可新的课程标准,就不可轻易下结论。因为,新的课程标准要求“三维”目标,除了过去我们一再强调的知识与技能外,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者浑然一体。怎样让每个相信自己的能力,建立学习的信心,热爱数学课堂?这样的情感与态度,是应该从每一节课开始培养的。一年级,这是一个刚刚燃起思维火花的年龄。这时候,教师任何一个不恰当的眼神、手势,一句不经意的言语,都有可能化作浇灭儿童思维火花的冰水。这几种算法,在我们看来,有些确实不尽完美,但这毕竟是孩子自己想出来的,所以适合他们的方法就是最好的。9加几的教学反思9加几的教学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

10、的第一课。它是在学生学习了1120以内各数的认识及10加几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根据标准的基本理念及学生已有的经验,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觉得比较成功的地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创设了富有儿童情趣的活动情景。根据一年级儿童的思维特点,新课一开始,我以学生熟悉的运动会为例,用投影展示一幅学校运动会的一个场面,并用语言描述小朋友在比赛场上的情景,并播放着运动员进行曲的音乐吸引学生“进入运动场”。目的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动机,并使学生从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2、转变教与学的关系,计算教学体现多样化,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标准认为:“由于学生生活背景和思考角度

11、不同,所使用的方法必然是多样化的。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供算法多样化。”根据这一理念,在教学时我是分为这几个层次进行的:以运动员进场情景展开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画面,从图中发现信息,当有学生发现图中的小朋友问:剩下的饮料共有多少瓶?这问题,此时我就借此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帮助图中的小朋友解决这个问题,同学们纷纷议论着,看着学生争先恐后地争着发表自己的见解,为了让每个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我采用以四人小组分开进行讨论交流,然后由各组一名代表在班级交流演示,说一说他们自己的想法,充分尊重学生自己的想法和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议一议每一种方

12、法,在学生评议的基础上,老师给于赞扬和鼓励,并着重让学生在投影仪里演示“凑十”方法,使学生对把“9凑成10”有个清晰的印象。不急于评价每一种方法的优劣,教师只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并通过学生间的相互交流,让学生了解计算的多种方法。3、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为学生学习进位加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由于一年级学生年龄小,自己提出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在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从画面中去发现信息,再从自己熟悉的信息中提出有关数学问题,有的小朋友就能根据画面中的信息提出:赛跑的和跳绳的共有多少人?赛跑的和跳远的一

13、共有多少人?等。但有的学生在提问题时只是从图里看到得情景中提出较为简单的问题,例如:有几个小朋友在赛跑?有几个小朋友在跳绳?在学生不同的认知中,我再次引导学生说,听完同学的提问你有什么要补充的吗?较好的同学也就纷纷举手,说说自己不同的意见,通过让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不仅促进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但是,我也感觉在情景教学中让学生讨论提出问题的同时,采用“小组讨论”在低年级进行是不是很恰当,平时我也有让学生以“小组讨论”这样的形式开展,发现有的小组在讨论中,好的学生占据着整个小组的发言大权,其他学生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意见,只能是当“配角”,学生之间往往是竞争过多,合

14、作不够。我想“小组讨论”对低年级学生可能还不适合,由于年龄小,思维水平低,识字量少,语言表达困难,以及合作意识淡薄等,有必要一定进行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学习吗?如果不以小组讨论,是否就不符合课程标准中关于“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主要方式”的思想。要体现:现代社会要求尊重每一位学生的权利,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它无疑是现代教育的一个原则。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教学情景与生活情景、问题情景的关系如何?创设情景需遵循什么原则?需注意哪些问题?在教学中时常让我感到有些困惑。10的认识教学反思10的认识一课是在学生认识09,会数09的基础上学习的,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并不存在多少新的

15、知识,他们对于数10,写10,10以内数的顺序,只是还欠缺一个系统化的认知,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教学时,不仅要考虑到新课程标准对数学教学的要求,还要从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力求突出以下几点:1、注重与实际生活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小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兴致盎然,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在本课的教学中,我注重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由于上课时间刚好接近“十一”国庆,我就问学生马上要到的节日是什么节日?在这样的节日里人们都会怎要来庆祝?随着学生的回答播放唱歌的音乐,展示跳舞的挂图,自然地引出10的认识。初步学习数10后,让学生说

16、说人身上的“10”,人都有10根手指,找找学校里的10,家里的10,外面的10。通过这些来源于生活的数学材料,即创造了让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引发了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还让学生体会到了生活中处处都有数10,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2、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成为课堂上的主角。传统的教学,往往教师以讲为主,课堂上经常能看到都是的滔滔不绝、学生静声聆听这样的场景。而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数学学习不应是单纯的知识的接受,而是以学生学习的数学活动,学生是用自己的活动建立对人类已有的数学知识的理解。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数学学习方式,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

17、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学习活动的主要素材,让学生体验学习的过程,获得数学活动的经验。在数10环节中我设计了摆圆片,通过摆圆片让学生感受到10的组成,有的学生2个2个摆,有的学生5个一行,也有的学生用圆片摆成花朵的形状;在渗透“十个一就是一个十”这个环节,先是猜一猜老师手中1捆有几根,又让学生自己动手数10根小棒捆成一捆让学生感受到满十进一的数学思想。3、创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一年级学生刚进入正规的课堂学习,许多基本的课堂纪律常识还不清楚,经常会发生课上随便讲话、随意走动的情况,有的学生又特别胆小,上课不敢发言,或声音非常轻。为此,我做到尊重学生,对于学生的回答认真倾听

18、,微笑许可,营造一种民主、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并始终鼓励学生自主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让更多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机会,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性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能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体验学习的过程,学习兴趣也非常浓厚,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学生合作学习不够:由于一年级学生刚开始正规学习,对于学习的一些常规还不够适应,本节课我设计了说一说、问一问、猜一猜等由小组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在合作化过程中出现了合作小组不围绕学习内容、合作小组不合作等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教师应走下讲台,成为学生中的一员,另外,适当创设情景,适时调整整个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

19、主作用。10加几教学反思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教学的关键在于诱导学生的学习兴趣,只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学也就相当于成功了一半,因此, 在10加几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设计了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让他们在活动中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了他们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整节课我以故事为线索,创设了三个活动情境:小狗过生日了,小刺猬、小老鼠和小猫都要给小狗送礼物,在“小刺猬送礼物”这一情境中我进行了新知的导入,让孩子们在具体地情境中学习10加几,孩子们都表现出相当高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有了初步的感知,下一步就需要孩子们亲自去经历知识发

20、生、发展的过程,从中体验到探索的乐趣,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于是,我精心设计了合作探究这一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学习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通过让学生合作摆小圆片,既培养了他们动手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小组合作意识,同时,让学生通过口头表达的方式,将原本零乱的、具体的感性信息进行整理,有利于学生建立准确的、清晰的表象,为后面正确计算10的加法打下坚实的基础。由于每个孩子的知识基础和个性差异不同,因此为了能让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学生拥有同等学习和表现的机会,我在合作探究这一环节,先安排的是同桌合作学习,再小组合作,给学生留有足够完成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并对于班上部分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特别的

21、关照,让每个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到我们的学习中来。新课程改革中也对我们教师提出了挑战,要求我们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我的每个教学环节基本上都安排成游戏式的活动,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能在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中学习数学,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1120各数的认识教学反思又一节课上完了,回顾我教学的这节课,感觉效果挺好的。本节课的内容是1120各数的认识。我结合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场景,用年历卡上的数引入了本课,再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试着写数、排数,加深对1120各数的认识,然后充分发挥学生思维

22、的创造性鼓励学生发现问题,主动探索。最后让学生拨球猜数游戏,巩固新知。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反复修改了几次,结合课程标准中提出的数学来源与生活,要与生活紧密相连,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巩固练习实际运用的这一数学学习模式引领下,进行了精心的设计。数学课需要静心思考学习,不像语文学科可以通过读、背、演、说等方式体现“四动”的教学,唯一的途径只有游戏,但是怎样使课堂能够收放自如,成为我要思考的问题。在组织教学时,我遵循一条原则:开展任何活动都要学生能够遵守课堂纪律。但是一年级的孩子你给他进行硬性规定是不行的,因此我设计了争夺大胆表达之星,积极动脑之星,开心合作之星。在课前告诉孩子们如何才能当上这样的

23、小明星,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比,缩小评比范围,争取多一些孩子能得到这一称号,有了学习的目标,孩子们比平时更认真了,表现欲也强了许多。最大的缺憾也是我这一年教学一直在思索的问题:教材建议通过实际情景引出新知,再解决这一难题,在实际的教学中,这样学习往往使得孩子们对于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过于仓促,而且没有时间进行相关的事例练习,因此从学习效果来看,孩子们对于两个知识点掌握得都不是很牢固,所以我想,是不是先拿出一节课时的时间先预习一下,然后在研究这一类型的实际问题要好一些。第二个不足之处,还应加强孩子们数学语言的训练。分类教学反思分类这节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经历按自己确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的过程,

24、体验分类的结果在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在设计教学环节时,我觉得要体现出分类的多样性,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是最好的办法。因此,教学过程中我充分的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分类方法,以便能使更多的学生发现分类原来是可以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确分出了我所预料到的各种分法,并且也都能把自己的分类标准大致说明白。但是,我也发现,学生对分的兴趣大于对交流的兴趣。要知道交流是互动的,是要师生间,生生间建立起一个交流网络。课堂上,学生们大多很乐意说出自己的分法,发言都很积极,小手甚至都举到了我的鼻子底下,但是当需要他听别人发言时,却都不能认真的倾听,自顾自的玩起了手中的东西,交流没有达到我预期的效果。学生的这些

25、表现说明了首先在学生心目中仍然把交流的对象指向老师,把交流当作回答问题,别的同学也因为事不关己,当然就高高挂起了。其二,在交流时,老师的注意力只集中在发言的学生身上,忽视了给其他学生布置听的要求,学生没事干,自然也就不认真听了。其三,学生缺乏交流的意识,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这些情况,我想,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注意把这种回答问题式的交流转变为介绍式的交流,介绍的对象就是全班的同学;再一个就是教师要给听的同学树立一种意识,每个人既是听众,又是小评委,听后要说出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之间就会形成互动性交流;另外,教师要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多给学生创造交流的机会,从而培养学生的交流意识,养成良好的听

26、的习惯。高矮长短教学反思 “高矮长短”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针对新教材,我在设计本课时,力求体现课标的精神,把新的教学理念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我在教学中的设计突出了以下特点:一、新课标提倡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问题,发现问题,从而使学生感到数学的实用性、趣味性。激发学习欲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课学生对高矮有一定的生活基础,为了引起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用幻灯片出示一个大鹅领着一群小鸡,一位小同学搀着一位老奶奶的动画。生动形象的画面,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因此使学生在比较中,掌握观察和比较的要领,从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二、教学中给学生创设参与的机会。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

27、,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如同桌是我们学习的伙伴又是好朋友,想了解身高吗?同桌比,小组内比,另外找两名学生身高基本相同的学生一名站在讲台上,一名站在地上比较观察,问这样比合理吗?想出办法说出理由?学生答案很多。另外又找到三名学生,问:为什么一会高,一会矮?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亲身经历比较事物高矮的过程,体验高矮的相对性,同时也体会到比较高矮的方法。三、精心设计练习,发现身边数学。课标中提出: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重要手段。强化练习,及时矫正,提高教学效率,所以练习设计了独立完成的练习、游戏、讨论等合作学习。形式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尤其是同桌合作想比什么就比什么?有

28、找到身边文具等进行比较的等等,学生尝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四、及时奖励,重视评价。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教学中及时用激励的语言,正确、对、ok、真棒等调动学习的欲望,激发学习的情感和竞争的心理,关注情感与习惯的培养。【反思】我在教学时把比高矮方法的“任务”交给各组来完成。各组学生都能积极进行讨论,而且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想出了多种比的方法,既体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多样化,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学习的意识。创设情境时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就在身边。我在引入时用了平时最常见的一件事,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而在学会比高矮之后,又安排了排队游戏,让学生用

29、自己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或平时要遇到的问题。这样有力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存在不足:在合作讨论时,有的小朋友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听别人的发言,显得有点乱,讨论后学生不能很静下来,时间也用得比较多。快乐的大森林教学反思 “快乐的大森林”是新课标教材数学第一册第六单元的内容。从本单元开始,教材安排了大量的“用数学”的内容。在这些内容中,教材通过具体画面创设恰当的情境,用大括号表示把两部分合起来,用问号“?”表示所要求的问题,让学生自己选择恰当的计算方法求出所要求的问题。针对以上的问题,秉承新课标改变教与学方式的要求,我确定了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改变了教材的呈现方式,让数学课堂贴近学生实际,

30、走进学生生活,焕发生命的活力。一、做教材的“建设者”,创生课堂,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课前我想,是轻淡无味地照本宣科,还是学生不知道什么就解决什么;学生想学什么就学什么呢?新课程指出: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实施者,更是教材的“建设者”,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1、创设生活情境,体现数学生活化,让学生学习现实的数学。 (1)数学情境是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来设计的。上课伊始,我就以“森林里的早晨”那美丽的画面、鸟儿的叫声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使孩子们仿佛身临其境。整节课我设计了引导学生去郊游大森林的事理情境,把教材中的例题、习题有机地串了起来,使学生仿佛

31、置身于愉快的旅途之中,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学、学中乐。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静态的画面动态化,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形成了生动活泼、兴趣盎然的学习氛围,促成了认识活动的探索化、动态化和情感化。同时,借助“大森林”的背景适时引导,对学生进行热爱环境、保护自然的教育。(2)“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学完例题后,我借助课中活动的契机设计了符合孩子们实际的生活情境,让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培养了他们初步的“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3)设计了生动有趣的“去小动物家做客”的练习,再加上小问号的“调皮”使孩子们在“玩”中进一步理解、掌握新知,同时也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2

32、、改变教材的呈现顺序。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理解知识的现有的认知结构特点,改变了例题的呈现顺序。3、设置情境“和企鹅交朋友”,提出富有挑战性的问题:为什么第一幅是用减法计算,而第二幅却是用加法计算呢?使学生全体投入于集体合作学习之中。在探究过程中,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精神,进而使孩子们从小就学会学习。二、“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注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课前设计时,我充分了解学情,分析学生到底需要什么?以学生需要学习的内容、以学生需要的学习方式、以学生需要的学法指导以及学生需要的学习氛围来设计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在思考,学生感悟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以此来调控课堂教学。课下,我反思这节课,我是否依照了设计这节课的教学理念来展开与学生的教学活动呢?由于学生在前面已经解决过本节课这样的问题,他们对这样的内容已经不陌生了,所以,我教学时放手让学生观察情境动画,根据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出算式并计算。在教学时,我注意让学生体会用数学的过程,并感受用数学解决问题的乐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