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4.02KB ,
资源ID:2380918      下载积分:1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8091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docx

1、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一、总则二、学校规模、用地与建筑设施(一)学校设置(二)学校规模(三)校地面积与规划(四)校舍建筑及附属设施三、教学、办公及生活设备(一)常规通用教学设备(二)分科学习领域专用教学设备(三)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四)图书馆设备(五)办公及生活设备四、教师和工作人员(一)教师和工作人员的配备(二)教师和工作人员的资质五、学校教育辅助中心设置(一)选址和选项(二)建筑设施和设备(三)人员配备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一、总则为促进本市基础教育高标准高质量均衡发展,提高中小学校办学条件的现代化水平,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本市经济社会及教育发展规划,按照推进

2、素质教育的要求,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北京市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本标准是本市各级政府规划、设置和管理普通中小学校的重要依据。标准规定的各项办学条件标准是本市举办普通中小学校应当执行的基本标准。标准有关场所建设及配置设施、设备的具体要求,由市教育行政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实施细则和实施意见,并根据经济社会以及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修订。标准的实施遵循分级负责、分类实施、分步推进的原则。市教育行政等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和监督、指导本标准的实施;各区县政府根据标准及其实施细则和实施意见,制定本区县实施标准的学校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在确定学校用地规模时要从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资源

3、的实际情况出发,新建学校原则上应达到标准要求,改建和扩建学校参照标准执行。要加强本区域内教育资源的统筹规划,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社会资源,推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注重资源共享,提高资源使用效益。二、学校规模、用地与建筑设施(一)学校设置1.设置学校应当依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及中小学布局调整规划,以方便学生就近入学且适应城市建设实际需要为原则,合理设置并调整学校布点,并使学校适应现代教学特点,具有适宜规模和可持续发展空间。市区内历史形成的不合理布局,可与城市改造建设相结合,进行调整。2. 新建学校应首先注重安全因素,选址不应设在近污染源处、地震断裂带、山丘滑坡段、悬崖旁、泥石流地区及水坝泄洪区等不

4、安全地带。高压线缆、易燃易爆市政管线和市政道路等不应穿过校园。3. 学校的设置应当避开公共娱乐场所、集贸市场、医院传染病房、太平间、气源调压站、高压变配电所、垃圾楼及公安看守所等场所。4. 学校设置要充分照顾学生就学便利,其服务半径要根据学校规模、交通环境及学校住宿条件等因素确定。学生上学路线不应跨越无立交设施的铁路干线、高速公路及车流量大的城市主干道。5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可在学校相对集中的区域内,设置学校教育辅助中心。该中心作为实现资源共享的辅助性教学机构,由相关学校的举办者共同设置,对一些投入大以及受利用率、用地、建筑等条件约束,单个学校难以配置的设施设备实行集中配置,以提高教育资源的利

5、用效率。(二)学校规模为保证学校教育质量、管理效率和办学效益,一所学校的规模(班数规模、学生人数规模、用地及建设规模)应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凡符合本标准规定规模的学校为“适宜规模学校”。新建或改建学校应以适宜规模为标准进行规划建设。依据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本市学校初中和小学每班学生人数原则上不超过40人,高中不超过45人。学校的适宜规模如下:(表1)学校适宜规模学校类型适宜规模班额独立设置的小学每年级24班,合计1224班40人独立设置的初中每年级610班,合计1830班40人九年一贯制学校每年级24班,合计1836班40人完全中学每年级4-6班,合计24-36班初中段和高中段分别

6、执行初中和高中的班额独立设置的高中每年级812班,合计2436班45人(三)校地面积与规划1.学校占地面积本市的学校用地面积标准,按照中心城和中心城以外地区分别确定学校用地面积的基本要求。设置具体学校的实际用地,应根据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规划、建设时按照节约和集约用地以及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规划配置。(1)本标准颁行后新建学校的用地,原则上应根据本标准的规定进行规划和配置。其中确因用地条件限制和本标准颁布之前已审批规划方案的学校,依据本标准可适当调整用地指标,但不得低于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教育设施配套建设指标。(2)改建和扩建学校时的用地可以参照本标准进行计算和配置。若需增加用地,应经教育行政部门

7、会同发展改革、规划、土地管理部门审查批准。(3)城市二环线以内个别改建学校受条件限制达不到本标准规定的,其改建方案应报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部门同意后方可实施改建。(4)中心城已有学校的占地面积因受环境限制达不到本标准规定的,学校的举办者应当通过资源共享,以及就近利用学校教育辅助中心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满足该校正常教育教学的需要。其共享校外设施的占地面积可以折算为该校的占地面积。(5)学校占地面积应满足建设必要的教学及附属设施、体育场地、绿化用地的需要,其中建设用地和体育场地应当满足以下基本要求:建设用地:应当满足相应学校规模所需的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图书馆(室)、阶梯教室、风雨操场(体育

8、馆)等建筑所需用地。体育场地:应当满足相应学校规模所需的200米(或300米、400米)环形跑道和100米直跑道用地,以及篮排球场地、器械场地所需用地。(6)不同地区、不同规模学校占地总面积参照表2-表6:(表2)独立设置的小学校地面积()学校规模中心城学校面积(m2)中心城以外地区学校面积(m2)12班15500 18班14500 18900 24班17300 22700 注:中心地区不宜设置12班规模学校(表3)独立设置的初中校地面积()学校规模中心城学校面积(m2)中心城以外地区学校面积(m2)18班15400 18900 24班22000 26500 30班24300 30000 (表

9、4)九年一贯制学校校地面积()学校规模中心城学校面积(m2)中心城以外地区学校面积(m2)18班15000 18900 27班224002680036班3400040000(表5)完全中学校地面积()学校规模中心城学校面积(m2)中心城以外地区学校面积(m2)24班22000 26500 30班24500 30000 36班34500 41000 (表6)独立设置的高中校地面积()学校规模中心城学校面积(m2)中心城以外地区学校面积(m2)24班220002650030班317003660036班34600 41000 2.校区规划与设计(1)校园的总体规划和设计应当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地形、地

10、貌,将人工设施、自然环境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北京城市建设总体规划要求。具有优秀历史文化重大价值的校园及校舍应依法保护,并合理保持其特色。山林、绿化带环绕中的远郊区学校建设应与自然协调,创建有利于学生观察和体验自然的教育环境,形成校园文化特色。(2)校区规划应功能齐全,布局设计宜按教学、体育运动、生活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以达到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整体协调。有关建筑用地、体育活动用地及绿化用地等,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3)校区规划设计应当适应和符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以有利于学生和教师学习、工作、交往,确保师生安全为宗旨,最大限度地提供较为宽裕的活动空间。(4)学校设施的规划设计应当考虑学校资源

11、向社会开放的需要,为促进学校与社会资源共享创造条件。(四)校舍建筑及附属设施校舍建筑及附属设施建设要严格执行国家的设计规范、建筑规范、环保规范、安全规范等标准。同时应特别考虑到在紧急意外情况出现时师生避险、疏散的需要。 设计和建设学校基础设施,应充分考虑学校进行现代化教学所需通讯、强弱电、燃气、采暖、采光等方面的要求。学校各类设施应兼顾残疾学生的使用和安全,实现无障碍的要求。1.教学建筑指标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是指普通教室、专用教室和多功能教室等。专用教室包括:科学教室(小学)、实验室、音乐教室、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史地教室、劳技教室、信息技术教室、心理咨询室等。城市中心区学校在配置教学建筑设施

12、时如果能够就近利用学校教育辅助中心相应条件的,其专用教室总面积标准可做相应适当减扣。教学建筑的具体标准如下(表7-表11):(表7)独立设置的小学教学及其辅助用房建筑设施(K=0.55)规 模项 目12班18班24班专用教室教室数(个)101213总面积(m2)1104 14241544普通教室总数(个)班级数2普通教室总面积(m2)(班级数2)72多功能教室面积(m2)普通教室总面积0.1校舍总使用面积(m2)358747635804(表8)独立设置的初中教学及其辅助用房建筑设施(K=0.55)规 模项 目18班24班30班专用教室教室数(个)182426总面积(m2)2144 291432

13、64普通教室总数(个)班级数2普通教室总面积(m2)(班级数2)72多功能教室面积(m2)普通教室总面积0.1校舍总使用面积(m2)596978009149(表9)九年一贯制学校教学及其辅助用房建筑设施(K=0.55)规 模项 目18班27班36班专用教室教室数(个)161823总面积(m2)180021442864普通教室总数(个)班级数2普通教室总面积(m2)(班级数2)72多功能教室面积(m2)普通教室总面积0.1校舍总使用面积(m2)547471939407(表10)完全中学教学及其辅助用房建筑设施(K=0.55)规 模项 目24班30班36班专用教室教室数(个)252933总面积(m

14、2)298434403920普通教室数(个)班级数2普通教室总面积(m2)(班级数2)72多功能教室面积(m2)普通教室总面积0.12校舍总使用面积(m2)8036953611053(表11)独立设置的高中教学及其辅助用房建筑设施(K=0.55)规 模项 目24班30班36班专用教室教室数(个)232730总面积(m2)279433603720普通教室数(个)班级数2普通教室总面积(m2)(班级数2)72多功能教室面积(m2)普通教室总面积0.12校舍总使用面积(m2)79599593111042.图书资料设施学校图书资料及设施的配备标准如下(表12-表13)。其中九年一贯制学校和完全中学的图书资料用房及图书设施分别参照独立设置的初中和独立设置的高中的标准执行。(表12)独立设置的小学、初中图书馆(室)设施规 模项 目24班及以下25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