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8.10KB ,
资源ID:2379772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79772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pkpm相关参数取值.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pkpm相关参数取值.docx

1、pkpm相关参数取值SATWE分析与设计参数定义一总信息:*水平力与整体坐标角:1.一般情况下取0度,平面复杂(如L型、三角型)或抗侧力结构非正交时,理应分别按各抗侧力构件方向角算一次,但实际上按0、45度各算一次即可;当程序给出最大地震力作用方向大于15度时,应按该方向角输入计算,配筋取大值。2.根据抗震规范5.1.1-2规定,当结构存在相交角大于15度的抗侧力构件时,应分别计算各抗侧力构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3.有弱联系楼盖的对称结构(哑铃形平面),由于对称性,沿主轴的地震作用不能在连廊上激起剪力,故此不论有无斜向抗侧力构件都应多算几个非主轴方向来保证计算的安全性。*砼容重:钢筋砼计算重度

2、,考虑饰面的影响应大于25,不同结构构件的表面积与体积比不同饰面的影响不同,一般按结构类型取值: 结构类型 框架结构 框剪结构 剪力墙结构重度 26 27 28*钢材容重:一般取78,如果考虑饰面设计者可以适量增加。*裙房层数:1:高规第4。8。6条规定:与主楼连为整体的裙楼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部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措施;因此该数必须给定。2:层数是计算层数,等同于裙房屋面层层号。*转换层所地层号:该指定只为程序决定底部加强部位及转换层上下刚度比的计算和内力调整提供信息,同时,当转换层号大于等于三层时,程序自动对落地剪力墙、框支柱抗震等级增加一级,对转换层梁、

3、柱及该层的弹性板定义仍要人工指定。(层号为计算层号)*地下室层数:1:程序据此信息决定底部加强区范围和内力调整。2:当地下室局部层数不同时,以主楼地下室层数输入。3:地下室一般与上部共同作用分析; 4:地下室刚度大于上部层刚度的2倍,可不采用共同分析; 5:地下室与上部共同分析时,程序中相对刚度一般为3,模拟约束作用。当相对刚度为0,地下室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不考虑风作用。当相对刚度为负值,地下室完全嵌固6:根据程序编制专家的解释,填3大概为70%80%的嵌固,填5就是完全嵌固,填在楼层数前加“-”,表示在所填楼层完全嵌固。到底怎样的土填3或填5,完全取决于工程师的经验。*墙元细分最大控制长度:

4、可取15之间的数值,一般取2就可满足计算要求,框支剪力墙及短肢剪力墙结构可取1或1.5。*墙元侧向节点信息:1:内部节点:一般选择内部节点,当有转换层时,需提高计算精度是时,可以选取外部节点。2:外部节点:按外部节点处理时,耗机时和内存资源较多。*是否对全楼强制采用刚性楼板假定 计算位移、周期比与层刚度比时选是,高规5.1.5条; 计算内力与配筋及其它内容时选否*结构材料信息: 按主体结构材料填写*结构体系: 规范规定不同结构体系的内力调整及配筋要求不同;同时,不同结构体系的风振系数不同;结构基本周期也不同,影响风荷计算。宜在给出的多种体系中选最接近实际的一种,当结构体系定义为短肢剪力墙时,对

5、墙肢高度和厚度之比小于8的短肢剪力墙,其抗震等级自动提高一级。*恒活荷载计算信息:一般情况选模拟施工3,计算框剪结构基础荷载选模拟施工2,计算框剪结构柱截面和配筋时取模拟施工2或3的大值。有吊柱或悬吊结构时必须选一次加载。1:一次性加载计算:主要用于多层结构,而且多层结构最好采用这种加载计算法。因为施工的层层找平对多层结构的竖向变位影响很小,所以不用采用模拟施工方法计算。 2: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先建立全楼刚度模型,再逐层加载。对高层结构,一般都采用这种方法计算。但是对于“框剪结构”,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在导给基础的内力中剪力墙下的内力特别大,使得其下面的基础难于设计。于是就有了下一种竖向荷载加载

6、法。 3:模拟施工方法2加载:这是在“模拟施工方法1”的基础上将竖向构件(柱、墙)的刚度增大10倍的情况下再进行结构的内力计算,也就是再按模拟施工方法1加载的情况下进行计算。采用这种方法计算出的传给基础的力比较均匀合理,可以避免墙的轴力远远大于柱的轴力的不合理情况。由于竖向构件的刚度放大,使得水平梁的两端的竖向位移差减少,从而其剪力减少,这样就削弱了楼面荷载因刚度不均而导致的内力重分配,所以这种方法更接近手工计算。 但是这种方法人为的扩大了竖向构件与水平构件的线刚度比,所以它的计算方式值得探讨。所以,专家建议:在进行上部结构计算时采用“模拟施工方法1”;在基础计算时,用“模拟施工方法2”的计算

7、结果。这样得出的基础结果比较合理。(高层建筑)4:模拟施工加载3:刚度模型逐层增加,每加一层刚度模型后,再加一层荷载,与实际施工过程更接近。*风荷载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风荷载.选计算风荷载*地震力计算信息: 计算X,Y两个方向的地震力.选计算水平地震力,抗规5.1.1条(强条),6度(除建造于类场地的较高的高层建筑外)乙、丙、丁类建筑可不计算地震作用。8、9度时的大跨度和长悬臂结构及9度时的高层建筑,应计算竖向地震作用。详见抗规5.1.1条及其条文说明二风荷载信息:*地面粗糙类别: A类:近海海面,海岛、海岸、湖岸及沙漠地区。 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及中小城镇和大城市郊区。

8、 C类:指有密集建筑群的城市市区。 D类:指有密集建筑群且房屋较高的城市市区。*修正后的基本风压:一般取50年一遇,对于60m以上高层建筑应按100年一遇采用。*结构的基本周期:宜取程序默认值(按高规附录B公式B.0.2);规则框架T1=(0.08-0.10)n,n为房屋层数,详见高规3.2.6条表3.2.6-1注;荷规7.4.1条,附录E;程序中给出的基本周期是采用近似方法计算得到的,建议计算出结构的基本周期后,再代回重新计算。*体型系数:荷规7.3.1表7.3.1;高宽比不大于4的矩形、方形、十字形平面取1.3,1) 风荷载作用面的宽度,多数程序是按计算简图的外边线的投影距离计算的,因此,

9、当结构顶层带多个小塔楼而没有设置多塔楼时,应注意修改风荷载文件,从风荷载中减去计算简图的外边线间无建筑面的空面面积上的风载,否则会造成风载过大,特别是风载产生的弯矩过大。2) 顶层女儿墙高度大于1米时应修正顶层风载,在程序给出的风荷上加上女儿墙风荷。3) 当计算坐标旋转时,应注意风荷计算是否相应作了旋转处理。4) 用SATWE进行多塔楼分析时,程序能自动对每个塔楼取为一独立刚性块分析,但风荷载按整体投影面计算,因此一定要进行多塔楼定义,否则风荷载会出现错误。三地震信息:*结构规则性性息:根据结构的规则性选取,满足抗规2条以上不规则性或楼层位移比或层间位移比超过1.2时,选不规则结构。*地震烈度

10、: 抗规1.0.4条,1.0.5条,3.2.4条,附录A*场地类别: 抗规4.1.6条表4.1.6(强条);见地勘报告*设计地震分组: 抗规3.2.4条,附录A*框架的抗震等级: 抗规6.1.2条表6.1.2(强条)*剪力墙的抗震等级: 抗规6.1.2条表6.1.2 (强条)*偶然偏心、双向地震作用:验算结构位移比时,总是考虑偶然偏心A) 位移比超过1.2时,则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不考虑偶然偏心。B) 位移比不超过1.2时,则考虑偶然偏心,不考虑双向地震作用。例: * 一31层框支结构,考虑双向水平地震力作用时,其计算剪重比增量平均为12.35%; * 规则框架考虑双向水平地震作用时,角柱配筋增

11、大10%左右,其他柱变化不大; * 对于不规则框架,角、中、边柱配筋考虑双向地震后均有明显的增大; * 通过双向地震力、柱按单偏压计算和双向地震力、双偏压计算比较可知,后者计算柱的配筋较前者有明显的增大。建议:若同时勾选双向地震力、柱双向配筋时,要十分谨慎。 *计算单向地震力,应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5%的偶然偏心,是从施工角度考虑的。 *计算考虑偶然偏心,使构件的内力增大5%10%; *计算考虑偶然偏心,使构件的位移有显著的增大,平均为18.47%。 注:对于不规则的结构,应采用双向地震作用,并注意不要与“偶然偏心”同时作用。“偶然偏心”和“双向地震力”应是两者取其一,不要都选。 建议的选用方

12、法: *当为多层(8层,30m),考虑扭转耦联与非扭转耦联均可; *当为一般高层,可选用耦联+偶然偏心; *当为不规则高层、满足抗规2条以上不规则性时,或位移比接近限值, 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计算振型个数:1) 按侧刚计算时:单塔楼考虑耦联时应大于等于9;复杂结构应大于等于15;N 个塔楼时,振型个数应大于等于N9。(注意各振型的贡献由于扭转分量的影响而不服从随频率增加面递减的规律)一般较规则的单塔楼结构不考虑耦联时取振型数大于等于3就可,顶部有小塔楼时就大于等于6。2) 按总刚计算时;采用的振型数不宜小于按侧刚计算的二倍,存在长梁或跨层柱时应注意低阶振型可能是局部振型,其阶数低,但对地震作

13、用的贡献却较小。3) 规范要求,地震作用有效质量系数要大于等于0.9;基底的地震剪力误差已很小,可认为取的振型数已满足。*活荷质量折减系数: 一般民用建筑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取0.5 详见抗规5.1.3条表5.1.3(强条)组合值系数*周期折减系数: 框架 砖填充墙多0.6-0.7,砖填充墙少0.7-0.8; 框剪 砖填充墙多0.7-0.8,砖填充墙少0.8-0.9; 剪力墙 0.91.0;高规3.3.16条(强条),3.3.17条*结构的阻尼比 (%): 砼结构一般取5.0;抗规5.1.5条1款;高规3.3.8条*特征周期 II类场地一、二、三组分别取0.35s、0.40s、0.45s, 抗规

14、3.2.3条,5.1.4条表5.1.4-2(强条)*多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7度取0.08,抗规5.1.4条表5.1.4-1(强条)*罕遇地震影响系数最大值 7度取0.50,抗规5.1.4条表5.1.4-1(强条)*斜交抗侧力构件方向的附加地震数 无斜交构件时取0;抗规5.1.1条2款(强条); 斜交角度15应考虑;高规3.3.2条1款(强条)四活载信息:*考虑活荷不利布置的层数 多层应取全部楼层;高层宜取全部楼层,高规5.1.8条*柱、墙活荷载是否折减 PM不折减时,宜选折算,荷规4.1.2条(强条)*传到基础的活荷载是否折减 PM不折减时,宜选折算,荷规4.1.2条(强条)*柱,墙,基础活

15、荷载折减系数.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计算截面以上的层号-折减系数 1 1.00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2-3 0.85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4-5 0.70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6-8 0.65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 9-20 0.60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20 0.60 荷规4.1.2条表4.1.2(强条)五调整信息:*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主梁弯矩调幅,高规5.2.3条;现浇框架梁0.8-0.9;装配整体式框架梁0.7-0.8*梁设计弯矩增大系数: 放大梁跨中弯矩,取值1.0-1.3;已考虑活

16、荷载不利布置时,宜取1.0*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一般工程取0.7,位移由风载控制时取0.8;抗规6.2.13条2款,高规5.2.1条。7度时不宜小于0.7,8度时不宜小于0.5。*梁扭矩折减系数: 现浇楼板(刚性假定)取值0.4-1.0,一般取0.4;现浇楼板(弹性楼板)取1.0;高规5.2.4条*中梁刚度增大系数: 高规5.2.2条;装配式楼板取1.0现浇楼板取值1.3-2.0,一般取2.0*全楼地震力放大系数: 用于调整抗震安全度,取值0.85-1.50,一般取1.0*0.2Qo 调整起始层号: 框剪结构必选 KQ1 = -2.用于框剪(抗震设计时),纯框填0;抗规6.2.13条1款;高规

17、8.1.4条。填正值时调整系数最大为2。分段调整0.2Q0的要求在程序中未自动考虑,需人工干预。地下室取1.0为宜*0.2Qo 调整终止层号: 按计算层数,出屋面塔楼取1.5 *顶塔楼内力放大起算层号: 按突出屋面部分最低层号填写,无顶塔楼填0*顶塔楼内力放大: 计算振型数为9-15及以上时,宜取1.0(不调整);计算振型数为3时,取1.5 *九度结构及一级框架梁柱超配筋系数 取1.15,抗规6.2.4条*是否按抗震规范5.2.5调整楼层地震力 是 用于调整剪重比,抗规5.2.5条(强条)*是否调整与框支柱相连的梁内力 一般不调整,高规10.2.7条*剪力墙加强区起算层号 抗规6.1.10条;

18、高规7.1.9条*强制指定的薄弱层个数 强制指定时选用,否则填0,抗规5.5.2条,高规4.6.4六设计信息:结构重要性系数: RWO = 1.00.砼规3.2.2条,3.2.1条(强条);安全等级二级,设计使用年限50年,取1.00柱计算长度计算原则: 有侧移.一般按有侧移,用于钢结构梁柱重叠部分简化: 作为刚域.高规5.3.4条,当选定时,梁负筋应按计算配筋配足,此种简化更符合实际,建议采用。当不选用时,梁负筋可按柱边弯矩计算配筋,即适当削峰配置。是否考虑 P-Delt 效应: 1) 据有关分析结果,7度以上抗震设防的建筑,其结构刚度由地震或风荷载作用的位移限制控制,只要满足位移要求,整体

19、稳定自然满足,可不考虑P-DELT效应。2) 对6度抗震或不抗震,且基本风压小于等于0.5/M2的建筑,其结构刚度由稳定下限要求控制,宜考虑。3) 考虑后结构周期一般会加长。4) 考虑后应按弹性刚度计算的,因此,柱计算长度系数应按正常方法计算.一般不考虑;砼规5.2.2条3款,7.3.12条; 抗规3.6.3条;高规5.4.1条,5.4.2条柱配筋计算原则: 按单偏压计算.宜按单偏压计算;角柱、异形柱按双偏压验算;可按特殊构件定义角柱,程序自动按双偏压计算钢构件截面净毛面积比: RN = 0.85.用于钢结构梁保护层厚度 (mm): BCB = 25.00.室内正常环境,砼强度C20时取25m

20、m,砼规9.2.1条表9.2.1,环境类别见3.4.1条表3.4.1柱保护层厚度 (mm): ACA = 30.00.室内正常环境取30mm,砼规9.2.1条表9.2.1,环境类别见3.4.1条表3.4.1是否按砼规范(7.3.11-3)计算砼柱计算长度系数: 是.一般工程选是- 多高层结构要选用,详见砼规7.3.11条3款及条文说明;单层刚性屋盖结构不选用。七配筋信息:梁主筋强度 (N/mm2): IB = 300.设计值,HPB235取210N/mm2,HRB335取300N/mm2;砼规4.2.1条,4.2.3条表4.2.3-1(强条) 柱主筋强度 (N/mm2): IC = 300.砼

21、规4.2.1条,4.2.3条表4.2.3-1(强条)墙主筋强度 (N/mm2): IW = 300 .砼规4.2.1条,4.2.3条表4.2.3-1(强条)梁箍筋强度 (N/mm2): JB = 210.砼规4.2.1条,4.2.3条表4.2.3-1(强条)柱箍筋强度 (N/mm2): JC = 360.砼规4.2.1条,4.2.3条表4.2.3-1(强条)墙分布筋强度 (N/mm2): JWH = 360.砼规4.2.1条,4.2.3条表4.2.3-1(强条)梁箍筋最大间距 (mm): SB = 200.00.砼规10.2.10条表10.2.10;可取100-400,详见抗规6.3.3条3款

22、(强条)柱箍筋最大间距 (mm): SC = 100.00.砼规10.3.2条2款;可取100-400,抗震设计时取加密区间距,一般取100,详见抗规6.3.8条2款(强条)墙水平分布筋最大间距 (mm): SWH = 200.00.砼规10.5.10条;可取100-300,抗规6.4.3条1款(强条)墙竖向筋分布最小配筋率 (%): RWV = 0.25.砼规10.5.9条;可取0.2-1.2;八荷载组合:一般情况不需调整恒载分项系数: CDEAD= 1.20.一般情况下取1.2,详荷规3.2.5条1款(强条)活载分项系数: CLIVE= 1.40.一般情况下取1.4,详荷规3.2.5条2款

23、(强条)风荷载分项系数: CWIND= 1.40.一般情况下取1.4,详荷规3.2.5条2款(强条)水平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H= 1.30.取1.3,抗规5.1.1条1款(强条),抗规5.4.1条表5.4.1(强条)竖向地震力分项系数: CEA_V= 0.50.取0.5,抗规5.1.1条4款(强条),抗规5.4.1条表5.4.1(强条)特殊荷载分项系数: CSPY = 0.00.无则填0,荷规3.2.5条注(强条)活荷载的组合系数: CD_L = 0.70.大多数情况下取0.7, 详见荷规4.1.1条表4.1.1(强条)风荷载的组合系数: CD_W = 0.60.取0.6,荷规7.1.4

24、条活荷载的重力荷载代表值系数: CEA_L= 0.50.雪荷载及一般民用建筑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取0.5,详见抗规5.1.3条表5.1.3(强条)组合值系数九地下室信息: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 一般为3,当相对刚度为0时,地下室考虑水平地震作用,不考虑风作用。当相对刚度为负值,地下室完全嵌固单边有回填土的情况简化为无侧向约束。 当地下室的体量和刚度本身已经很大时,再把其放大3倍作为土的侧向约束,则土的约束估计就偏大很多了。此种情况“回填土对地下室约束相对刚度比”宜取小。人防设计信息: 按有关规定填写特殊构件补充定义一.特殊梁 可定义梁调幅与否(悬挑梁不调幅)、连梁、转换梁、铰接梁等。二.特

25、殊柱 可定义铰接柱、角柱、框支柱(必须确认)等。三.抗震等级 可定义独立构件的抗震等级。四.材料强度 可定义独立构件的材料强度等级。五.刚性梁 可定义刚性梁。六.系数调整 可调整梁的刚度、调幅及扭矩折减系数,可调整柱的剪力系数。多塔结构补充定义1 可分塔定义层高、材料强度、风荷载遮挡面等。2 可分层定义材料强度等级(材料强度不同不必在PM中单独定义标准层)。修改构件计算长度系数可修改梁、柱计算长度系数及人防荷载修改人工干预人防荷载(非人防处不能按人防荷载为0计算)0.2Q0调整系数人工干预0.2Q0调整系数(对框架柱数量从下至上分段有规律变化的结构,分段调整0.2Q0的要求在程序中未自动考虑,

26、需人工干预。地下室取1.0为宜,局部出屋面塔楼取1.5为宜。)SATWE计算控制参数层刚度比计算:1) 剪切刚度:判断地下室嵌固点、一层转换结构的刚度比2) 剪弯刚度:高位转换结构刚度比3) 按层地震剪力与层地震位移差之比计算(抗震规范方法):一般均可采用总刚与侧刚问题:1) 按总刚计算耗机时和内存资源较多。2) 有弹性楼板设置时必须按总刚计算。3) 无弹性楼板时宜按侧刚计算。4) 规范控制的层刚度比和位移比,要求在刚性楼板条件下计算,因此,任何情况下均按侧刚算一次,以验算层刚度比和位移比。计算结果的分析一.结构的设计信息查看各层的质量、质心坐标信息,各层构件数量、构件材料和层高,风荷载信息,

27、各楼层等效尺寸,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抗倾覆验算结果,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刚重比,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注意质心、刚心的偏心率是否过大;相邻层侧移刚度比是否满足要求(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邻层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邻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刚重比是否满足要求(高规5.4条);楼层抗剪承载力比值是否满足要求(A级高度的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的一层受剪承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等。二.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

28、查看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地震作用最大的方向,地震力,剪重比,有效质量系数等1结构第一周期的合理范围:框架结构;T1=0.10.15N(其中N为结构层数)框剪结构:T1=0.080.12N(其中N为结构层数)剪力墙结构:T1=0.040.06N(其中N为结构层数)筒中筒结构:T1=0.060.1N(其中N为结构层数)并且有T2(1/31/5)T1;T3(1/51/7)T12底部总剪力与总重量的比为: Q/W=0.12%0.28%(7度、二类土) Q/W=2.8%5%(8度、二类土)3 判断周期比是否满足要求: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

29、自振周期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平动系数大于0.5时,可认为是以平动为主的自振周期;最长的周期可认为是第一自振周期。4剪重比应满足抗规第5.2.5条要求,根据规范组的解释,如果不满足,就应调整结构方案,直到达到规范的值为止,而不能简单的调大地震力。(地下室及大底盘可适当放松)5有效质量系数要大于等于0.9,否则应增加振型数重新计算。三结构位移输出文件查看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1最大弹性层间位移角应满足抗规表5.5.1限值要求。(不考虑偶然偏心)2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最大位移与层平均位移的比值、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1.2,不应大于1.5;B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1.2,不应大于1.4。3当剪力墙作为薄壁杆件计算时,最大层间相对位移取u/h小于等于1/1100;较佳取值取1/16001/2500.当剪力墙作为墙元模型(包括壳元、膜元等计算时;最大层间相对位移取满足规范要求为基准,较佳取值1/12001600。四框架柱倾覆弯矩及0.2Q0调整系数查看框剪结构框架柱地震倾覆弯矩百分比、框架柱地震剪力百分比及0.2Q0调整系数1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