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35.93KB ,
资源ID:2379040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79040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必备.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必备.docx

1、心理学复习资料教师资格证必备一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产生标志:德国冯特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2、亚里士多德灵魂论西方最早研究心理现象的著作。3、人的心理现象包括:(重要)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知、表象、思维、想象、记忆等情感过程:情感、情绪意志过程心理状态:注意、个性心理: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4、试分析人的心理的实质: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答:人的心理是客观现实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1)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性,客观现实是心理源泉和内容。(3)人的心理对客观现实的反

2、映是具有主观性、能动性。(4)人的心理是实践中发生发展的。 5、高级神经系统活动:过程:兴奋和抑制。兴奋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发动或加强相联系的神经过程。抑制是指与有机体的某些活动的停止或减弱相联系的神经过程。规律:扩散与集中规律;相互诱导规律。6、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反射是指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反射弧是实现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它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躯,传出神经、效应器等。 7、人的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反射是不学而能,生来就会,从遗传获得的反射活动,如食物反射、防御反射等。条件反射是在无条件反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

3、反射活动,如望梅止渴。(人的心理活动是后天学会的,其生理基础是:条件反射) 8、两种信号系统:有具体的刺激物建立的条件反射系统叫第一信号系统引起的条件反射以语言为条件刺激而建立的条件反射叫第二信号系统。(人类特有的)9、人的心理的高级水平和主要形式:意识 意识就是凭借语言而实现的心理反映,其核心因素是:语言与思维。 人的意识可以分为自我意识和对周围事物的意识。 10、心理学主要流派:构造主义学派 ,冯特美,研究人的经验、意识内容,意识能分为不同因素,“内省法”。机能主义学派,詹姆士美,注重意识作用和意识过程的研究。格式塔心理学学派,韦特海默、考夫卡、苛勒。认为心理是一个整体。行为主义学派,华生

4、【美】,研究人的行为,“环境决定论”, 反对研究意识。精神分析注意学派,弗洛伊德,研究人的潜意识(原始冲动、本能、欲望)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对人的的潜意识、潜能的研究。“需要层次论”认知心理学,奈瑟尔。11、心理学任务:描述、解释、预测、控制、提升 心理学研究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实践性原则、系统性原则。 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测验法。 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感官或借助于一定的科学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研究方法。实验法:按研究目的,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人为地影响研究对象,从而验证假设,探讨条件和教育现象之间的

5、因果关系的一种研究方法。分为:实验室试验法、自然实验法。调查法:通过问卷、谈话等方式,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研究对象的有关资料,对取得的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的研究方法。测验法:运用具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的测量工具,在较短的时间内,对被试的某些心理特征测定、鉴别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最早:高尔顿【英】12、在实际教学 过程中,应如何创设问题情境? 答:(1)要想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状态,使新的学习内容与学生已有的水平构成一个适当的跨度。(2)创设问题情境的

6、方式可以多种多样,既可用教师设问方式提问,也可用作业方式提出,既可以从新旧教材联系方面引进,也可以从学生日常经验引进,也可以在教学过程,教学结束时进行。 二注意13、注意: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或集中。基本特点:指向性与集中性。功能:选择功能、维持功能、调节功能。外部表现:(有是内外不一致)适应性运动、无关运动的停止、呼吸运动的变化。14、注意的分类:根据产生和保持注意有无目的以及意志努力程度的不同,可分为: 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无意注意:又称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规律或引起条件: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和差异程

7、度;刺激物的活动与变化;刺激物的新异性。 个体的主观状态: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有意注意:又称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有预定的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引起条件:对活动任务的认识;对活动的间接兴趣对活动的精心组织;个体的意志努力(如何保持有意注意?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的组织活动;用坚强的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有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注意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有意注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引起规律:对活动浓厚的兴趣;活动的自动化15、注意的品质:广度、稳定性(持久性)、分配、转移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

8、一时间内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影响因素:对象的特点; 个体的经验;活动任务的特点; 个体的情绪状态注意的稳定性:也称注意的持久性,只在同一活动或同一对象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广义的稳定性:保持在同一活动上的是时间;狭义的稳定性:保持在同一对象上的是时间。 影响:内部条件:个体的心理状态外部条件:活动对象的特点。分心:即注意分散,是指心理活动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离开当前应该注意的对象。 (试分析产生分心的原因,怎样克服分心? 影响注意分散有客观,生理、心理等方面因素。(1)从客观看、无关诱因的吸引、噪杂环境的干扰、目标刺激对象或活动太单调、乏味都可导致分心。(2)从生理看,过渡疲劳与困倦,激活

9、与觉醒水平太低、身体有病或不适,小儿多动症等容易引起注意分散。(3)从心理看,学习动机不明、朦胧杂念与牵肠挂肚的思绪,情绪低落或波动、不良的作息工作、学习习惯等都易使人分散注意力。 要克服分心、保持注意集中,应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排除干扰、保持学习和工作环境安静;(2)组织好学习与工作活动,生动有趣,形式多样,有教强的吸引力;(3)要有明确的目的任务、把看、听、说、写、想象联合起来;(4)养成良好的情绪体验,有坚强意志力和抗干扰能力;(5)要劳役结合,防止过渡疲劳,加强锻炼,保持身心健康。)注意的分配:指个体的心理活动同时指向不同对象的特点,即“一心二用”注意的转移:个体根据新的任务,主动

10、地把注意由一个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对象上。 区别:分配(同时);转移(先后)。16、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答:(1)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2)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3)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4)要考虑学生的个性差异有针对性的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17、如何运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活动?(重要)根据主义的外部表现了解学生的听课状态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排除不利的教学因素: 教师应注意教室外环境对课堂的干扰,尽快排除因素。还应注意教室内的环境。教师的服饰、发型不宜过于耀眼。教学过程中教师迅速妥善处理突发事件,要以自己

11、平静的情绪与学生一起审慎、迅速地处理好,保持课堂教学秩序的稳定。利用刺激物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注意演讲,板书技巧,教具的使用根据学生的特点组织教学活动,注意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运用有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提高活动的目的性,有意注意的维持与活动目地有关;激发学习动机;训练良好的注意习惯;合理地组织教学活动以避免分心,维持学生的有意教学注意。运用有意后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运用无意注意与有意注意相互交替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18、如何培养观察力?(重要)观察目的性训练,使学生明确观察目标教给学生如何观察的目的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形成学生观察的好习惯做好观察前的知识准备注重

12、观察结果的整理三感觉与知觉19、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指引起感觉秉持需一定时间的客观刺激量。)20、感觉现象:感觉后像、感觉适应、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后像:当刺激对感官的作用停止以后,我们对刺激的感觉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继续维持一段很短的时间,这种现象就是感觉后像。 感觉适应:当刺激持续地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对刺激的感觉能力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感觉对比:当同一感官收到不同刺激的作用时,其感觉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感觉对比。 感觉的相互作用

13、:在一定条件下,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感官的感受性造成一定的影响的现象。21、知觉分哪些种类? 答:知觉分类标准和依据不同,种类划分不同。(1)根据分析器不同,简单可分视、听、嗅、味、触摸等不同知觉形式。(2)依据刺激物体特性不同,可分为空间知觉(含大小、形状、方位、距离和立体知觉)时间知觉(含速度、节奏、顺序和延续)。(3)运动知觉(含真动、似动,诱动,自动)各种错觉等。22、知觉的特征:(重要)意义性(理解性)完整性(整体性)选择性恒常性23、感知规律:目的律、差异律、组合律、活动律、调节律、协同律(在直观教学中,如何运用感知规律提高教学效果?提出明确的感知目的加强感知对象与背景的反

14、差注意区分不同的感知对象提高感知对象的活动性形象与语言相结合发挥多种分析器的协同活动,可以提高感知成效)24、观察: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较持久的认识活动和知觉现象。观察力:个体有目的,有计划进行观察与感知的能力,是一种心理能力。25、如何培养观察力?(重要)观察目的性训练,使学生明确观察目标教给学生如何观察的目的和方法培养学生观察的主动性,形成学生观察的好习惯做好观察前的知识准备注重观察结果的整理26、怎样顺利地进行观察?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制定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观察所必须的具体方法。在观察是必须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的进行,并要设法让谁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在观

15、察时及时作好记录。四记忆27、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认识,是人脑对有关信息进行编码、储存和提取的认知加工过程。 过程:信息的编码、储存、提取三个环节。(或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 分类:根据记忆内容: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情景记忆:个人以亲身经历,发生在一定时间和地点的事件为内容的记忆;语义记忆:以各种组织的知识为内容的记忆。)根据记忆目的:有意记忆、无意记忆。(有意记忆:(外显记忆),个体在需要有意识、有目的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是所表现出来的记忆。无意记忆:(内隐记忆),在不需要意识参与的情况下,个体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

16、忆。)根据记忆方式: 理解记忆、机械记忆。(理解记忆:(意义记忆)通过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将新知识与已有知识联系在起来,以把握材料的意义而产生的记忆;机械记忆:只根据材料的外部联系或表现形式采用简单重复的方式进行的记忆。)28、记忆分三个阶段;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又称瞬时记忆或感觉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5秒2分钟),短时记忆的容量一般为7+2个组块。长时记忆:对经过深入加工的信息的记忆。29、记忆策略:主体控制自己的记忆活动,增强记忆效果的方法。常用:注意策略、复述策略、精细阐述策略、组织策略、提取策略。理论依据:记忆的信息加工系统制约因素:个体的

17、经验、思维发展水平(最重要)、学习动机等30、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在大脑中保持的客观事物的形象。特点:明显的直观性和概括性意义:表象常被人们看做知觉与思维相互联系的桥梁和中心环节。31、记忆的过程: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识记 分类: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识记;有意识记又分为:机械识记和意义识记。 方法:整体识记、部分识记、综合识记 影响识记因素:目的任务材料的性质、数量活动的性质心理条件识记的方法知识经验及对识记活动的态度保持与遗忘 经验在头脑中保持并不是静止的,它会发生质和量的变化。记忆恢复现象:延缓会议的数量超过直接回忆的数量。【美】巴拉德遗忘:对过去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或重现,或表

18、现为错误的再认或重现。 (有暂时性遗忘、永久性遗忘)遗忘规律:遗忘过程是不均衡的,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提出:艾宾浩斯,有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怎样复习才能克服遗忘,提高记忆效果? 只有按心理活动规律复习才能事半功倍: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复习自觉性、积极性;复习时间要合理安排,应趁热打铁及时复习,避免过分紧张与疲劳,每次复习内容不应过于集中,长时间复习,中间要短暂休息,以平时分散复习为主;复习方式不要太单调,要多样化;采取“记忆术”有助于提高复习效果。)遗忘机制:干扰说、消退说、压抑说。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后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

19、。影响遗忘因素:记忆材料的性质记忆材料的长度个体的心理状态个体的学习程度恰当的“过度学习”:当学习重复的次数达到能刚好完全背诵的150%,对遗忘的效果最好。如何正确组织复习?(重要)1及时复习2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3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4选择适当的识记方法和复习方式5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式,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6活动有助于记忆。再认和回忆 (重要)再认:对过去识记的事物,再次遇到它,能够认出来的称为再认。回忆:根据一定的目的,把存储保持在大脑中的事物提取出来,成为回忆。能再认的不一定能回忆,能回忆的必能再认。联想:由一个事物想起与之相关的其它事物。 (种类:接近联想、对比联想、类比联想(

20、相似联想)、因果联想)32、记忆的品质:敏捷性、持久性、准确性、准备性。(良好的记忆品质有什么特点? (1)记忆的敏感性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2)持久性的保持与巩固特征;(3)准确性是记忆正确与精确性特征;(4)准备性是记忆提取和应用特征。)33、如何培养记忆力?(重要)响起记忆的愿望增强记忆的信心教授记忆的方法培养自我检查的习惯讲究记忆卫生五想象与思维34、想象:个体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作用:想象是掌握知识的必要条件。想象是智力发展中的主要成分。想象是创造活动所必需的。想象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有影响。 种类:按有无一定目的性和自觉性:有意想象、无意想象。 有意想象:事先

21、有预定目的的自觉性的想象。 无意想象:一种没有目的的、不由自主的想象。 (梦是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根据想想创造性程度,有意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35、(重要)再造想象:根据别人的描述或图样,在头脑中形成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 产生条件:要正确理解语言及图样标志的意义。要有丰富的表象储备。 意义:使得人们有可能超越个人狭隘的经验范围和时间、空间的限制,获得更多的知识。借助与再造想象所产生的形象,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抽象的知识,是他们变得具体、生动、易于掌握。 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的目的任务,不是根据现成的描述,而在大脑中独立的产生新形象的过程。 产生条件:创造的动机表象的积累与储备积极的思维

22、活动原型启发和灵感36、幻想:一种与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与未来的想象。(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 分类:理想:可能实现,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幻想。空想:脱离现实、不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无法实现的幻想。37、想象的方法,即想象的认知加工方式。 方法:粘合、夸张、人格化、典型化38、如何培养想象力(重要)丰富表象积极的思考深入的实践善于幻想学习想象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个性39、思维:一种高级的认知活动,是个体对客观事物本质和客观规律的间接的、概括的认知。 特点:间接性、概括性思维与感知觉的关系:区别:名称内容形式水平感知事物的个别属性和整体属性对事物的直接反映一种感性的认知思维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间接的

23、、概括的一种理性的认知联系:感知是思维的基础;思维是感知觉的深入与发展。40、思维的分类:1根据思维活动所凭借的工具: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2根据思维活动的方向和思维成果的特点:辐合思维(集中思维、求同思维)和发散思维(求异思维)3根据思维活动及其结果的新颖性:常规思维、创造思维 (动作思维:以具体动作为工具来解决直观而具体的问题的思维形象思维:以头脑中的具体形象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抽象思维:以语言为工具来进行的思维辐合思维:人们利用已有知识经验,向同一方向思考,得出唯一结论的思维。发散思维:人们沿着不同方向思考,得出大量不同的结论的思维。(重要)常规思维:对已有知识经验没有进行明显的改

24、组,也没有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创造思维:对已有知识经验进行明显的改组,同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重要)41、思维的过程(认知加工方式):分析与综合;比较与分类;抽象与概括;系统化与具体性42、思维的形式:概念、判断、推理思维的品质:敏捷性、灵活性、广阔性、深刻性、独立性、批判性、逻辑性、创造性。43、创造力,也称创造性,是指运用个人的才智产生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重要)如何让培养创造力?(重要)1要保护学生的好奇心。2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3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情绪与情感44、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个体需要而产生的态度的体验。(人和动物都有)

25、 情感:情的感受方面,即情绪过程的主观体验。(人类特有) 情绪的三个方面:内部的主观感受体验外在的行为表现形式独特的神经生理基础 情绪与情感的关系区别:情绪情感产生原因生理性需要(人和动物共有)社会性需要(人来特有)发生情绪比情感出现的早,不同时表现具有较大的情景性、暂时性、冲动性、外显性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感是在情绪体验逐步稳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通过情绪表现出来。45、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情绪。 体现在:从快感度方面来说,有肯定的、愉快的情绪,也有否定的、不愉快的情绪。从紧张度来看,情绪有轻

26、松和紧张之分。从强度来说,人的任何情绪在强度上都有着由弱到强的变化等级。从激动水平来说,情绪有激动和平静之分。46、情绪的功能 情绪对环境具有适应功能。 情绪对其他心理和行为活动具有调节功能。 情绪对社会交往活动具有协调功能。4情绪与个体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5信号功能、驱动功能。47、表情:情绪与情感的独特的外部表现形式。 分类:面部表情、体态表情、言语表情 (体态表情:借全身姿态和四肢活动表达情绪。言语表情:情绪发生时在语言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情绪表达:个体将其情绪表现通过表情反映个体内在的情绪体验。48、情绪状态:原始情绪:快乐、悲哀、愤怒、恐惧基本情绪状态:心境、激情、应激

27、心境:一种微弱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具有弥散性。(重要) 如何形成良好的心境?(重要)1心怀宽广,眼光远大2增强生活的适应能力3协调好人际关系4培养一定的兴趣爱好5注意心理卫生和保健,再保持心理平衡。 激情: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重要)如:呆若木鸡,暴跳如雷。 如何调节和控制激情?(重要)1通过理智加强对它的调节与控制2利用一定的方法,包括转移注意力、适当的释放、艺术升华3通过语言调节控制激情4加强个性修养和意志力的锻炼 应激:个体在出乎意料的紧张情况下产生的情绪状态,是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做出适应性反应。 (中等程度应激对个体产生积极作用。心理压力:持久的情况产生。应激:出乎意

28、料的情况产生。)高级的社会情感: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道德感:人根据一定的道德需要评价自己和他认识所产生的内心体验。 三种表现形式:直觉的道德情感形象的道德情感伦理的道德情感理智感:人在智力活动过程中认识、探求和维护真理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内心体验。列宁:“没有人的情感,也就没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这里的“情感”就是指理智感。)美感: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进行评价是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美感特点:具有愉悦的体验带有倾向性的体验具有直觉性49、如何培养良好情绪?(重要)了解自我 管理自我自我激励识别他人的情绪处理人际关系(怎样培养学生调适不良

29、情绪? (1)矫正学生脑中消极情感,半糊涂观念;(2)不应简单禁止,应用疏导方法。辅导学生以适度节制,合理释放等方法减少心理压力,紧张度;(3)要动之以情,以情感人、尊重学生人格、消极逆反心理。对立情绪;(4)加强正面教育;(5)辅导学生扩大胸襟、热爱生活、主动交际、努力学习,获得心理上的乐趣与满足。 )50、情绪、情感在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情绪与情感的亲切功能。教师情绪与情感的理解功能,可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共鸣。教师情绪与情感的迁移功能,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情绪与情感的内化功能,可使学生效法教师。七意志51、意志:个体自觉的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是意识能动性、积极性的集中体现。(人类特有) 意志行动:由意志支配的行动。52、意志行动的特征: 意志行动是具有自觉目的性的行为。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意志行动具有调节作用,以随意动作为基础。(调节作用表现在:发动抑制)53、意志与认知、情绪的关系。意志与认知的关系:意志的产生是以认识过程为基础,离开了认识过程,意志便不可能产生。意志对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