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8 ,大小:28.66KB ,
资源ID:2377091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77091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docx

1、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 她头发的颜色像胡萝卜一样,两条梳得硬邦邦的小辫子直挺挺地竖着。她的鼻子长得就像一个小土豆,上边布满了雀斑。鼻子下边长着一张大嘴巴,牙齿整齐洁白。她的连衣裙也相当怪,那是皮皮自己缝的。原来想做成蓝色的,可是蓝布不够,皮皮不得不在这儿缝一块红布,那儿缝一块红布。她的又细又长的腿上穿着一双长袜子,一只是棕色的,另一只是黑色的。她穿一双黑色的鞋,正好比她的脚大一倍。这双鞋还是她爸爸在非洲给她买的,当时考虑到她的脚还要长大,而皮皮一直穿到现在,别的鞋都不爱穿

2、。(选自长袜子皮皮)(1)选文共有_句话,第_句话描写了人物的头发,第_句话描写了人物的鼻子,第_句话描写了“她”穿的袜子。 (2)选文主要描写了人物的( ) A.动作和语言。B.外貌和衣着。(3)读了长袜子皮皮这本书,我知道“她”就是_(填人名)。 【答案】 (1)八;一;二;六(2)B(3)皮皮 【解析】【分析】(1)考查这篇短文有几句话,一是看句意,二是看标点。按句号数一数即可。 (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故答

3、案为:(1)八、一、二、六;(2)B;(3)皮皮 【点评】(1)此题考查对短文中句子的把握能力。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2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美丽的小兴安岭(节选) 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的山葡萄,_的榛子,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药材。(1)按课文内容在文中横线上填空。秋天,白桦和栎树的叶子变黄了,松柏显得更_了。秋风吹来,落叶在林间_。这时候,森林向人们献出了酸甜_的山葡萄,_的榛子,_的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_药材。

4、(2)读了这段话,我知道了小兴安岭是一座_,因为_。 【答案】 (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结合课文内容,写出对应的词语即可,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 (2)理解课文内容,结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进行填空。故答案为:(1)苍翠;飞舞;可口;又香又脆;鲜嫩;名贵;(2)巨大的宝库;它有山葡萄、榛子、蘑菇和木耳,还有人参等名贵药材。【点评】解答本题,要熟练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背诵,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填空。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木偶探海记刘征 木偶想测量大海的深

5、浅,他到海上考察了一番后,回到海滩上召开大会,向听众介绍他探海的观感: “海,人们常说是很深的,其实,这是不可靠的传言。我在海上_几千里地,海水只能_我的脚面。我_在海上东摇西晃,海水也只能_我的后肩。我生怕自己的体验不可靠,还特地观察了海鸥和海燕,他们从高空俯冲下来,浪花也只在胸脯下轻轻飞溅” 话没说完,全场乱起来了:老蚌(bng)掩着嘴唇哧哧地笑,螃蟹举起大锤咚咚地敲,连沉默的石子也又蹦又跳。 木偶气得浑身发抖,用手拍着讲台大声叫道:“你们为什么不好好听讲,乱吵乱闹?难道我没有到海上去考察?难道我的见解是主观臆(y)造?” 怎么才能跟木偶说得清楚呢?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不知道:_。 (1)按查

6、字典的要求填空。“测量”的“测”是_结构,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_,读音是_。“考察”的“察”是_结构,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_部,再查_画。 (2)把下面的词语准确地填入第2自然段的横线上。沾湿 走了 没过 躺我在海上_几千里地,海水只能_我的脚面。我_在海上东摇西晃,海水也只能_我的后肩。 (3)画线句“这是不可靠的传言”中“这”指的是_。 (4)文中的木偶的性格特点是( ) A.自信、有质疑精神,但过于浮浅B.认真、仔细,但看不起别人C.严谨、自信,但脾气暴躁(5)寓言结尾说木偶“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到底是什么呢?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B.

7、过于自信是不足取的,要虚心听取有经验的人的意见C.要获得真知就要深入下去,浮在表面上什么也看不到D.个人的力量有限,集体的智慧才是无穷的【答案】(1)左中右;C;c;上下;宀;11(2)走了;没过;躺;沾湿(3)海很深(4)A(5)C 【解析】【分析】(1)此题考查汉语拼音、音序、汉字结构、偏旁部首、笔画笔顺、字义等方面的知识。因此,应全面扎实地掌握各方面的知识,同时在运用知识时,注意把握其不同的特点和要求。“测量”的“测”是左中右结构,按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先查C,读音是c。“考察”的“察”是上下结构,用部首查字法要先查宀部,再查11画。(2)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

8、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我在海上走了几千里地,海水只能没过我的脚面。我躺在海上东摇西晃,海水也只能沾湿我的后肩。(3)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画线句“这是不可靠的传言”中“这”指的是海很深。(4)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文中的木偶的性格特点是自信、有质疑精神,但过于浮浅 。(5)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

9、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寓言结尾说木偶“一个简单的道理他不知道”,这个“简单的道理”到底是要获得真知就要深入下去,浮在表面上什么也看不到。故答案为:(1)左中右 C c 上下 宀 11(2)走了 没过 躺 沾湿(3)海很深(4)A(5)C【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查字典的能力。对不认识的字用部首查字法,对不会写的字用音序查字法。(2)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3)此题考查对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4)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性格。(5)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4课内阅读。 先生收起戒尺,摆摆手让孙

10、中山坐下,说:“我原想,书中的道理,你们长大了自然会知道的。现在你们既然想听,我就讲讲吧!” 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 后来,有个同学问孙中山:“你向先生提出问题,不怕挨打吗?” 孙中山笑了笑,说:“学问学问,不懂就要问。为了弄清楚道理,就是挨打也值得。”(1)第1自然段的意思是( ) A.先生认为不懂就问是对的,同意讲解书中的道理。B.先生感觉学生年龄太小,认为他们没必要知道书中的道理。(2)孙中山向先生提出问题,挨打了没有?先生是怎么做的? (3)读第4自然段,说说你是否赞同孙中山说的话。当你遇到不懂的问题时,你会怎么做? 【答案】 (1)B(2)没有。先生很详细地讲解了书中的道理

11、。(3)我赞同孙中山说的话。我也会像孙中山一样,不懂就问。 【解析】【分析】(1)概括段意,可先看看这段有几句话并了解每句话的意思,接着找出每句话中的重点词或中心词语,然后再结合选项判断。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谈自己的看法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言之有理,没有语病。 故答案为:(1)B (2)没有。先生很详细地讲解了书中的道理。 (3)我赞同孙中山说的话。我也会像孙中山一样,不懂就问。 【点评】(1)此题主要考查概括段意的能力。 (2)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

12、以概括的能力。 (3)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个人的认识,表述合理,文通句顺即可。5课内阅读。 手术台就是阵地 1939年春,齐会战斗打响了。气焰嚣张的日军刚刚到齐会镇就挨了当头一棒,被我军消灭了五百多人。 敌人不断反扑,战斗非常激烈。我军的伤员陆续从火线上抬下来。在离火线不远的一座小庙里,白求恩大夫正在给伤员做手术。他已经两天两夜没休息了,眼球上布满了血丝。突然,几发炮弹落在小庙前的空地上。硝烟滚滚,弹片纷飞,小庙被烟雾淹没了。白求恩仍然镇定地站在手术台旁。他接过助手递过来的镊子,敏捷地从伤员的腹腔里取出一块弹片,丢在盘子里。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炸。师卫生部长

13、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一连几发炮弹落在小庙的周围。庙的一角落下了许多瓦片。挂在门口的布帘烧着了,火苗向手术台扑过来。助手们赶忙把火扑灭。担架队抬起做过手术的伤员,迅速向后方转移。白求恩仍然争分夺秒地给

14、伤员做手术,做了一个又一个。 齐会战斗进行了三天三夜,胜利结束了。白求恩大夫在手术台旁,连续工作了六十九个小时。(1)课文的2-4自然段主要讲述了_。( ) A.白求恩是如何抢救伤员的。B.白求恩以手术台为阵地,坚持在前线抢救伤员的经过。C.白求恩如何在硝烟中帮助撤退伤员的经过。(2)从课文中我们可以读出白求恩大夫_。( )(多选) A.临危不惧B.不考虑个人安危C.白求恩医术高明(3)从文中划线部分可以读出( ) A.白求恩对工作极端负责,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事业的伟大的精神。B.白求恩很是生气。C.白求恩觉得阵地上没有什么危险。【答案】 (1)B(2)A,B,C(3)A 【解析】

15、【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B;(2) A B C ;(3)A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6课外阅读。 放青蛙 星期五下午,小丽、小刚和小文一起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看见一个老爷爷在路边卖青蛙,盆里只剩一只青蛙了。小刚想:“青蛙是有益的动物,我们得保护它。”于是,他掏出自己的零花钱买下了这只青蛙,对伙伴们说:“我们到郊外把它放了吧。” 他们来到郊外的池塘边,小刚在池塘边蹲下,双手小心翼翼地捧着青蛙说:“小青蛙,去找你的伙伴吧,去找你的家吧!”小青蛙一下子就蹦进了池塘里,欢快地游来游去。一只青蛙在碧绿的荷叶上欢

16、快地唱着,好像在说:“谢谢你们,小朋友,你们放了我的伙伴,我们会把庄稼保护得更好。”(1)请联系课文内容,选出和下面的意思相符的词语。 A依依不舍 B欢快 C小心翼翼 D有益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_形容很留恋,十分舍不得。_(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描写小刚_的句子。( ) A.动作B.心理活动C.语言(3)读了这篇文章,我明白了( )。 A.要保护伙伴B.要保护有益的动物。C.放了青蛙的伙伴,青蛙会把庄稼保护得更好。【答案】 (1)C;A(2)B(3)B 【解析】【分析】(1)此题是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单就根据意思写词语来说会有很多近

17、义词,但结合选项来分析,词语就锁定了。 (2)人物描写方法概括为: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解答时要结合句子抓住关键词语分析作答。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C、A ;(2)B;(3)B 【点评】(1)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可结合语境或查字典理解词义。 (2)掌握常用的描写方法。要求平时阅读时会分辨,写作时会应用。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7课内阅读。 带刺的朋友 秋天,枣树上挂满了一颗颗红枣,风儿一吹,轻轻摆动,如同无数颗飘香的玛瑙晃来晃去,看着就让人眼馋。 一天晚上

18、,新月斜挂,朦胧的月光透过树枝,斑斑驳驳地洒在地上。我刚走到后院的枣树旁边,忽然看见一个圆乎乎的东西,正缓慢地往树上爬 我非常惊讶,赶忙贴到墙根,注视着它的一举一动。 “是猫,还是别的什么?”我暗暗地猜测着。 那个东西一定没有发现我在监视它,仍旧诡秘地爬向老树杈,又爬向伸出的枝条挂满红枣的枝杈慢慢弯下来。 后来,那个东西停住了脚,兴许是在用力摇晃吧,树枝哗哗作响,红枣辟里啪啦地落了一地。 我还没弄清楚是怎么回事,树上那个家伙就噗的一声掉了下来。听得出,摔得还挺重呢! 我恍然大悟:这不是刺猬吗? 很快,它又慢慢地活动起来了,看样子,劲头比上树的时候足多了。它匆匆地爬来爬去,把散落的红枣逐个归拢到

19、一起,然后就地打了一个滚儿。你猜怎么着,归拢的那堆红枣,全都扎在它的背上了。立刻,它的身子“长”大了一圈。也许是怕被人发现吧,它驮着满背的红枣,向着墙角的水沟眼儿,急火火地跑去了 我暗暗钦佩:聪明的小东西,偷枣的本事可真高明啊! 可是,它住在什么地方呢?离这儿远不远?窝里还有没有伙伴?好奇心驱使我蹑手蹑脚地追到水沟眼儿,弯腰望去,水沟眼儿里黑洞洞的,小刺猬已经没了踪影。(1)在“监视”刺猬偷枣的过程中,“我”的心情经历了“_-_-_-_-_”的变化过程。( ) A.惊讶、不解、怜惜、喜爱B.惊讶、不解、好奇、怜惜、喜爱C.不解、惊讶、好奇、怜惜、喜爱(2)作者被刺猬偷枣的_所打动,心生_、_之

20、情,以“带刺的朋友”为题,表现了作者对刺猬的_,以及爱护动物,与动物和平相处的愿望。( ) A.高明本事;钦佩、喜爱;喜爱B.高明本事;钦佩、喜爱;熟悉C.动作迅速、惊讶、疑惑;喜爱(3)随着“我”心情的变化,“我”对刺猬的称呼也不断地改变,从一开始的“_”,到“_”,再到“_”。( ) A.那个东西、那个家伙、那东西B.那个家伙、那个东西、小东西C.那个东西、那个家伙、小东西(4)文中划线的句子中的“玛瑙”指的是_,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 ) A.枣树;比喻B.红枣;拟人C.红枣;比喻【答案】 (1)B(2)A(3)C(4)C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

21、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B;(2)A;(3)C;(4)C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的内容的理解的能力。8课外阅读。 字字皆辛苦 唐朝的李绅,自幼丧父,家境贫困。母亲为了把他教育成人,就亲自教他读书作文。李绅天资聪明,又十分好学,因此,15岁的时候就能写出挺不错的诗来。 为了读书,李绅寄居在一个环境幽静的寺庙里,李绅常常独自坐在庙前的石阶上,面对满山的苍松翠竹诵读古诗,或者用树枝作笔,在地上练习写诗,写了改,改了写。后来,因为他在佛经没有字的纸页上写诗,被和尚赶出了庙门。李绅离开了寺庙,无处可归,过着漂泊流浪的生活。他风餐露宿,有时在山下的竹林里露宿,有时在湖边的渔船上过夜

22、。低矮的土地庙,露天的破牛棚,都曾经当过他的住所。尽管生活十分艰苦,但他从来也没有停止过读诗和写诗。 李绅的写作态度很认真。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其中悯农诗就是经过这样的千锤百炼才写成的。李绅从小和劳动人民生活在一起,亲眼看到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于是他决心写一首诗,来表达对农民的同情。他苦苦思索了三四天,经过十几次修改,才写成了悯农诗。他写悯农诗时,正值酷暑盛夏,天气闷热,蚊蝇叮人。人们都摇扇乘凉,惟有李绅坐在蒸笼似的小屋里埋头写作。他脸上、身上满是汗水,衣衬全湿透了,两只细瘦的胳膊被蚊子叮了一个又一个疙瘩。然而,他把这一切全置之度外。

23、想啊,改啊,改啊,想啊,悯农诗终于写成了。其中一首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1)这首诗短小精悍,通俗易懂,很快就流传开了。人们在赞美这首诗的同时,对李绅刻苦认真的写作态度更是赞叹不已,说他写的诗“字字皆辛苦”。为了读书,李绅先是寄居在 , 后来他漂泊流浪, 、 、 、 都当过他的住所,从中可以看出李绅 。( ) A.寺庙里;竹林、渔船、土地庙、破牛棚;生活十分艰苦B.寺庙里;竹林、渔船、土地庙、破茅房;生活十分艰苦C.寺庙里;竹林、渔船、土地庙、破牛棚;生活勉强维持(2)李绅写悯农诗是因为 。他写悯农是为了 , 从中可以看出李绅 。( ) A.他亲眼看见农民一年四

24、季辛苦劳作;表达对农民的同情;看不起农民。B.他亲眼看见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表达对农民的关心;不想与农民有一样的处境。C.他亲眼看见农民冒着酷暑、顶着烈日锄草,很辛苦;表达对农民的同情;十分热爱、同情劳动人民。(3)“他每写完一首诗,都要十几遍,甚至几十遍诵读、修改,直到满意为止。”这句话表现出李绅( ) A.拥有很多的空闲时间。B.写作态度很认真。C.写诗的能力还不是很好。(4)选择意思相同的成语。 A短小精悍 B风餐露宿 C赞叹不已 D置之度外 E千锤百炼风里吃饭,露天睡觉。形容旅途或野外生活的艰苦。_比喻经受多次的艰苦斗争的锻炼、考验。也指写作的反复琢磨。_不在自己考虑的

25、范围之内。指不放在心上,不去管它。_形容文章、讲话简短有力。_称赞不止。_【答案】 (1)A(2)C(3)B(4)B;E;D;A;C 【解析】【分析】(1)、(2)、(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4)此题是根据意思找出相应的词语。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熟练掌握词语和意思。 故答案为:(1)A;(2)C;(3)B;(4)B E D A C 【点评】(1)、(2)、(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4)本题考查的是词义理解的能力,关键在于平时的理解、积累和识记。9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我家的小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流连忘返。小

26、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开不断。 其中,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的玫瑰。北面有个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们在葡萄架下乘凉,大人们在这里看报。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气。院子的东面种着几棵高大的白杨,它们像巨人一样守卫着小院。院子的南面是一片碧绿的小菜园。园里种着黄瓜、茄子、西红柿,还种着绿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真惹人喜爱。(1)本段中有两个形容“绿”的词语,分别是:_和_。 (2)“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挂在葡萄架上,不时发出醉人的香气。”这句话写出了( ) A.葡萄长得多,有时香气会使人像喝醉酒一样糊里糊涂。B.葡萄不但长得多,而且香气使人陶醉。(3)本段有

27、_句话,第二到第九句是按_(A方位顺序 B时间顺序)写的。小院西面是_,北面有个_,院子东面种着_,南面是_。其中写得最多、最详细的是_。 (4)本段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请用横线画出来。 (5)仿照本文的写作顺序,写一写你喜欢的地方,如我家的阳台、我家的客厅 【答案】 (1)碧绿;绿油油(2)B(3)10;A;花圃;葡萄架;白杨;小菜园;葡萄架(4)我家的小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让人流连忘返。(5)略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带着问题细读读短文就能找到答案。 (2)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3)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回顾短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4)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 (5)本题旨在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仿照仿照本文的写作顺序,将自己观察时的思法、提出的问题用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要求句式相似,能做到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语意连贯即可。 故答案为:(1)碧绿、绿油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