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4 ,大小:20.48KB ,
资源ID:237595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7595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docx)为本站会员(b****1)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docx

1、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不良资产与中国金融体系的未来摘要本文针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是否会对中国金融体系构成威胁的问题提出了如下观点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政策性贷款是在经济体制转型中逐渐形成的其形成原因主要是制度原因;不良贷款的处置损失将在未来由国家财政、中央银行和国有银行之间分担未来分担损失降低了对当前金融体系的冲击;在对中日两国银行不良贷款处置问题进行比较后发现中国由于拥有国家政府担任主导者和终极责任承担者的角色与日本相比中国不良资产的处置进程迅速并且前景甚佳;随着中国的经济改革进程中国人民的财富安全性和经济安全性在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和中国经济的长期增长在西方国家

2、中长期以来一直有一种广泛传播的观点中国国有银行对非盈利的国有企业发放的“政策性贷款”对国家的金融体系是一个严重威胁将是未来爆发金融危机的潜在源头进一步会使得中国的经济增长严重停滞甚至后退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这种观点更成为西方社会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主流观点之一目前仍有很大的影响在西方出版的文献中Lardy(19981999)、Dornbusch和Giavozzi(1999)以及Lau(1999)为这种观点提供了理论基础而Chandler(2002)和Bradshear(2002)等更是继续宣扬这个问题本文将质疑上述西方学者的观点我们不认为中国银行业的不良贷款会对中国的金融体系构成威胁本

3、文将从4个方面论证我们的观点即不良资产的制度成因中国处置不良资产的实际进程和前景中日两国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比较以及中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等一、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制度成因中国银行体系的不良资产主要是政策性贷款它们是在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以及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过程中逐渐积累形成的政策性贷款一般是在以下三种情况下产生的(1)价格体系失灵价格杠杆不能调动企业进行投资并增进社会福利比如中国职工住房的房租和工业及居民用电的价格在改革前和改革初期一直处于不合理的低水平在这种价格水平下如果是市场经济中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就不会对住房和电力进行大规模投资但是国家通过指令银行发放优惠的政策性贷款解决了企业的投资资

4、金来源不过这种贷款的偿还自然无法解决(2)产业政策需要在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初期中国政策性贷款的规模非常大许多贷款被用于推进工业现代化和发展重要产业从接受贷款的企业当时拥有的技术水平看并不先进对企业产品价格和成本进行分析企业也不能盈利但是这些贷款无疑是成功的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上海大众汽车厂的建立在2O世纪80年代;上海大众汽车厂只能从德国大众公司迸口高成本的零件进行组装它所组装的桑塔纳轿车的成本是日本相似进口轿车价格的两倍以上虽然企业当时不能盈利政策性贷款无法偿还但是政策性贷款帮助建立了上海大众汽车厂并逐步发展了中国的汽车组装以及零部件工业从汽车工业的长远发展来看政策性贷款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5、(3)避免许多老国有企业破产清算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开始建设市场经济市场作用不断扩张政策性贷款在避免国有企业破产方面的作用非常重要在纺织、机械、电气、矿山等行业中国有企业设备的技术水平已经至少落后西方25年有些行业生产的产品过时甚至价格已经不能补偿变动成本比如生产布匹的价格还不能补偿其消耗的棉花成本等在西方市场经济中这样的企业已经关门解散工人了因为关闭企业可以减少损失但是在中国政策性贷款却维持着这些企业继续进行着过时的生产其原因在于企业提供着职工的就业、住房、医疗、子女教育和退休金等传统的保障和福利二、银行不良贷款的处置进程与前景首先由于上述制度成因中国的银行不良资产就具有了损失可能性大的特

6、征在资本主义国家中所有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预计都能够被偿还即使是高风险贷款也能通过高利率得到补偿只有借款人发生某种未预见的特殊情况、贷款偿还的可能性接近于零时贷款才变成不良贷款(non-performingloanNPL)一般正常情况下不良贷款只占贷款余额的5以内西方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处置方法是尽量帮助借款人恢复盈利能力以求贷款偿还在无力回天的最坏情况下该笔贷款直接冲销银行利润与西方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相比中国的银行不良资产的损失可能性大得多其次由于中国的银行不良资产主要是政策性贷款所以在不良贷款的处置中国务院及其下属的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经济管理职能部门必须发挥重要作用我们知道中国改革的最

7、终目标是实现现代化为实现最终目标改革必须在各种相互冲突的阶段目标之间进行平衡将改革给人们带来的困难最小化将改革的动力或者说压力最大化在处理银行不良资产问题上中国也一样试着在寻找最优平衡点即如何在各相关利益主体(财政部、人民银行、国有商业银行、国有企业)之间分担政策性贷款的损失目前采取的办法是在四家国有银行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AMC)对于四大国有银行来说在1999年剥离了14万亿政策性不良贷款之后未来存在的风险集中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来是否会产生新的不良贷款四大银行释放负担之后将像西方商业银行一样经营只有企业效益非常好银行预计贷款能够获利回收时才发放贷款贷款本息的偿还概率大大

8、提高银行的获利能力将被用来评估银行业绩并决定管理人员和职工的收入所以银行有动力进行商业化经营客观上形成的商业贷款硬约束环境也将强化中国国有企业投资决策的效率国有银行被政策主导成为政府实施产业政策投资政策、社会稳定政策工具的现象终于结束了国有银行未来的不良贷款预计将大大减少二是银行按面值出售不良贷款获得的主要不是现金而是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券这些债券是否能按期付息、到期还本呢资产管理公司的债券从名义上并没有获得国家的直接担保但资产管理公司是国家全资所有的金融机构其债券的清偿应是获得了国家的隐含支持这种债券最终偿还担保上的“模糊性”我们相信是有意安排的是为了未来在国有银行、国有资产管理公司、国家财政之

9、间分担不良贷款处置损失的一种需要对于国有银行来说其不良政策性贷款换成了等额的资产管理公司债券资产风险性质发生了变化由于资产管理公司为国有非银行金融机构按照巴塞尔协议规定其债券的风险系数只有20而不良贷款的风险系数为100按照4的核心资本充足率要求计算14万亿的资产置换减少了对四大国有银行448亿元的核心资本要求明显提高了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另外从2002年开始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对其债券进行了利息偿还这是一个良好开端但是支付的利息并没有达到国有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这也反映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贷款回收现金的困难资产管理公司未来最大的风险是能否对不良贷款顺利回收以及现金回收率如何表1是截至2003年1季度末

10、的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累计情况2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4月19日可见资产管理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进程相对顺利当然越往后困难越大因为优先处置的是质量相对较好的和有抵押的一些不良资产由于现金回收率只有20与资产管理公司债券付息和未来还本之间还存在差额这个差额将由资产管理公司向中央银行融资解决同时国有银行也将适当降低所要求的债券利息承担部分损失最终在未来资产管理公司终止清算时将由国家财政、中央银行和国有银行按适当比例分担损失但这对金融体系的冲击已经十分微弱了这是因为一则经过多年的现金回收、股权转让等处置活动不良贷款资产的总体损失已经下降二则最终损失的清算已是在未来十年以后了三、中日两国

11、银行不良资产问题的比较日本银行业的不良资产问题已拖了十年至今不仅未能得到有效解决而且因宏观经济的严重通货紧缩局面不良资产还在加剧日本银行的不良资产和中国银行的政策性贷款相比占银行贷款余额的比例并不更为严重为什么日本银行的不良资产至今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办法呢问题的关键在于日本银行的股权结构及其公司治理机制日本银行在股权结构、公司治理机制方面不同于中国国有银行的最大特点就是银行与企业之间、银行与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之间、以及企业与企业之间形成相互持股关系并构成以主银行为核心的企业财团在企业财团中相互持股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互相提供商业利益的关系已经超越了股东利益股东对经理的监督机制丧失债权人对贷款企

12、业的监督机制丧失企业经理的权力高于股东权力银行管理层地位异常巩固在处置不良资产过程中银行的管理层不愿为在泡沫经济时代造成的大量不良贷款负责由于相互持股关系任何一家银行处置不良资产会引起贷款企业及相关企业发生信用危机甚至破产减少银行持有的这些企业的股票价值反过来损害银行本身的股权资本并会造成连锁反应而导致波及面的扩大在处理不良资产问题上银行与企业、股东与经理没有任何一方有动力去揭开银行不良资产的窟窿并设法处置没有人愿意打破相互依赖的利益平衡关系另外日本银行不良资产的起因之一是由于日本资产市场(房地产、股票市场)的暴跌日本银行业寄希望于资产市场未来价格能够上升所以采取拖延战术期望能够解决问题但是在

13、宏观经济的通货紧缩局面下日本资产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由于相互持股的股权关系和企业治理机制造成日本银行业不良资产问题沉疴难愈反观中国由于国家完全拥有国有银行贷款损失的终极承担主体是政府当政府认识到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问题可能危及银行业未来发展时政府能够主导开展对银行不良资产的处置工作当然中国银行业不良资产的起因也与日本有所不同(见前文)2002年10月日本政府宣布实施“加速改革综合对策”在处置银行不良资产方面提出政府向银行注资并采取普通股注资的方式这等于是逐步将部分问题严重的商业银行国有化日本政府希望通过国家持有银行股权来打破银行与企业之间的相互持股关系改善银行和企业的公司治理机制通过中日两国银行不良

14、资产处理问题的比较我们深刻地领悟到在处置银行不良贷款危机中需要有一个主导者发挥重要作用需要有一个终极责任承担者承担最终的资产损失责任这个主导者和终极责任承担者就是国家政府日本一直以来缺乏这个条件直到目前才有所改变而中国具备了这个条件四、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与人民的经济安全性最后让我们来总结“中国银行的不良资产会导致未来金融危机”的观点我们已经客观分析了中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的现状及前景那么未来是否会发生由于人民主观信心危机或者外来危机而导致的金融风暴呢首先中国百姓是否有一天发现他们的存款没有被银行盈利资产所保护而冲向银行要求提款呢目前根本看不到这种可能反而中国百姓看上去很乐意持有银行存款这是因为他

15、们喜欢存款带来的经济安全感以及存款带来的收入因此只要存款的真实利率水平维持为正他们本身就不可能进行挤兑即使发生挤兑中央银行将出面提供货币给国有银行以满足兑付需要最终结果是这些货币又将回归银行就像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发生大萧条时的情形一样其次中国百姓是否会认为他们拥有的银行存款太多了以至于要花费掉这些存款或者将存款转为其他财富形式(如股票、债券、房地产等)呢如果通货膨胀率预期较高将会刺激人们进行狂热消费(如同中国在1988年发生的情形一样)但是中国已经不会再有因全面价格改革而引发的通货膨胀至于因宏观经济失控而引发的通货膨胀则是政府不能接受的不过人们的财富结构会发生变化人们可能将财富的一部分保持

16、为银行存款另一部分财富以其他金融资产或房地产的形式持有人们资产组合中股票、债券和其他资产种类的增加和组合的变化取决于中国百姓的偏好以及政府对提供这些资产的鼓励措施银行存款的分流并不会威胁银行体系的安全一方面是因为金融体系本身内在的相互依赖性、融合性在增加;另一方面当个人财富从短期流动性的银行存款转移为长期的金融资产或者实物资产特别是住房的时候资产的流动性下降金融体系的安全性反而增加了再次我们认为与不良政策性贷款资产的威胁相比资本的国际流动才是中国金融体系面临的最大威胁也是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的最大威胁Carvalho(20002001)、Felix(19931994)、Stigilitz(2002)以及其他一些人的文章详细记录了亚洲、拉美和非洲第三世界国家遭受资本外逃的痛苦经历目前外国在中国的投资主要是直接股权投资不能随意撤走;在严格的限制条件下银行存款不能转移到海外;国有企业和私人企业在海外外汇收入的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