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23.66KB ,
资源ID:23676937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6769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docx

1、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的加发和减法第一课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主备人:郑瑶珍 参备人:二年级全体教师 时间:2013.3.3导学内容:教材第9193页例1、例2及做一做,练习十九第13题。导学目标:1、理解、掌握扩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2、培养学生解决问题是方法的多样化,提高思维的灵活性。3、是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以及积极思考和与同学合作学习的习惯。导学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导学难点:培养学生口算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过程:1、热身准备口算:快速计算并说一说是怎么计算的。 50+70 30+60 80-40 30+4

2、0 20+70 60+40 80+20 80-302、创设情境春天到了二年级同学准备去鸟岛春游,码头上多热闹啊!在码头上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同学们能帮他们解决吗?(课件出示教材第91页主题图)【自学阶段】1、自习课本第91页 出示自习要求:1、认真观察主题图,从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2、根据图上的信息,可以提出哪些与乘船有关的问题?3、小组同学说一说,论一论,你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些问题。二、结合自习要求,自主学习,确立目标,组内交流存疑。【导学阶段】三、导学释疑(1)我们找到的数学信息二(1)班有23人,二(2)班有31人,二(3)班有32人,二(4)班有39人。一条船限乘68人。(2)小组

3、派代表说出本组所提的问题:1、二(1)班和二(2)班合乘能坐下吗?2、二(3)班和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3、二(1)班和二(2)班坐下后还能上几人?4、二(3)班上一些人后,还剩下多少人?(3)师生共同解决问题:1、二(1)班和二(2)班合乘能坐下吗? 23+312、二(3)班和二(4)班合乘能坐下吗? 32+39(4)互相交流算法。4、巩固小结 计算时,需要大家注意什么?【反馈阶段】五、巩固练习(1)随堂练习 1、练习十九第1题 2、练习十九第2题六、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7、作业布置课时特训第65页第3、4题板书设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例1: 23+31=54(人) 例

4、2: 68-54=14 32+39=71(人) 32-14=18 第二课时 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练习课 主备人:郑瑶珍 参备人:二年级全体教师 时间:2013.3.4导学内容:练习十九第48题。导学目标:1、巩固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导学重点:熟练掌握口算方法。导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学过程:1、复习回顾 (1)口算教师一次用卡片出示算式,学生“开火车”口算,全班集体订正。 (2)找房子

5、请10位同学拿着写着答案的卡片当房子站在讲台前,其他同学手里拿着不同的算式,根据手里算式的答案找到相应的房子,再小组中相互交流检查,你找的房子对吗?2、练习讲练 (1)练习十九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校对。 (2)练习十九第5题每组拿出事先准备好的自制抽拉学具,两人一组,每人一题轮流进行将两数相加减计算的练习。 (3)练习十九第6题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计算接力赛,看哪组最先冲过终点,再全班进行校对。 (4)练习十九第7题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找出有用的数学信息,再列式计算,然后同桌交流自己的解题思路,最后全班校对答案。 (5)练习十九第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校对。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组

6、织学生小组讨论,提出问题,并列式解答。3、总结在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先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个位数加减个位数,再合起来;或向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再加、减个位数。4、作业布置 课时特训67页第2、3、4题。板书设计:第三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主备人:郑瑶珍 参备人:二年级全体教师 时间:2013.3.5导学内容:教材第96、97页例3、例4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14题导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类推能力。3、经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4、使学生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

7、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导学重点: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方法。导学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探索突破难点。导学过程:1、创设情境 学校组织“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活动,二(1)班同学表现地非常积极,看!他们在做什么?(课件出示主题图)【自学阶段】2、自主学习 自学要求:1、认真观察图片,收集有用的数学信息。2、根据收集的数学信息独立解决问题。3、提出自己的学习目标3、汇报交流1、学生自由发言,交流自习成过。2、全班共同制定学习目标。3、组内存疑:180+340=?应该怎么计算呢?【导学阶段】4、导学释疑 (1)怎样计算180+340呢? 1、学生独立思考,算一算,再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和计算结果。指

8、名汇报。 用口算 用竖式计算2、教师让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再请学生扮演小老师,根据板演的过程讲解用竖式计算的方法。3、师生共同小结笔算过程中要注意的地方。 (2)怎样计算340-180呢?1、独立计算。2、全班交流算法。3、板书竖式,小结笔算减法时要注意的地方。5、巩固小结 请学生总结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适当补充。【反馈阶段】六、效果测评 (1)完成教材第97页“做一做”。 (2)完成练习二十第2题。七、拓展提升 想一想:最小三位数加上最小四位数的和是多少?8、总结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9、作业布置 课时特训第68页第1、3题。板书设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例3

9、例4180+340=520 340180=160 2 14 1 8 0 3 4 0 + 314 0 1 8 0 5 2 0 1 6 0第四课时 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口算练习课 主备人:郑瑶珍 参备人:二年级全体教师 时间:2013.3.5导学内容:导学目标:导学重点:导学难点:导学过程:板书设计:第五课时 估算主备人:郑瑶珍 参备人:二年级全体教师 时间:2013.3.6导学内容:教材第98页例5及做一做,练习二十第58题。导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估算,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2、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经历估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估算的策略。4、感受数

10、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情感。导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导学难点: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过程:1、复习回顾 (1)口算教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开火车”口算。 (2)与200接近的数有( )、( )。199接近( ),213接近( )。(写出整十整百的数) (3)点出课题:估算【自学阶段】2、自主预习日常生活中,有时不需要计算出准确的结果,只要估算出结果就行。那到底怎么估算呢?自习课本98页例5。自习要求:1、大约是什么意思?2、怎样估算?3、试着完成“做一做”。3、汇报交流 1、师生共同确定学习目标。2、学生自由发表自己自学的成果。3、小组交流

11、怎样进行估算。 4、组内存疑。【导学阶段】4、导学释疑 (1)第三、四大洲大约一共收集了多少个?小组汇报交流的结果:1、192接近200,219接近200,200+200=400个。2、192接近190,219接近220,190+220=410个。师小结:估算时,采取的策略不同,估算的结果也不同,两种估算的结果都是合理的,第一种方法要粗略写,第二种方法要精确些。 (2)在收集多少个,又可以送一次?让学生根据问题1的估算方法,先独立进行计算,再小组交流自己估算的方法,最后小组派代表汇报。(3)根据表内的数据,你还可以提出书面问题?组织学生在小组中合作讨论:先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后进行估算,再在小组

12、中交流,说以说自己提的问题与估算方法。(4)集体订正“做一做” 让学生根据例题中学的估算方法,先自己订正练习,再全班集体订正。5、巩固小结 在估算时,算式后面不用“=”连接,而是“”,估算时先将数字估计成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整百的数,再进行计算。【反馈阶段】6、测评反馈 (1)练习二十第5题。 (2)练习二十第6、7题。 (3)练习二十第8题 引导学生从图画中找到隐含的条件,然后估一估。7、课堂总结你改过这节课的学习后动,你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强调:估算是,要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进行估算。8、作业布置课时特训第69页第1、2、3、5题。板书设计:估算方法一: 方法二:192接近20

13、0 192接近190219接近200 219接近220 200+200=400 190+220=410 500-400=100 500-410=90第六课时 练习课导学内容:练习二十第912题。导学目标:1、巩固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和估算的方法,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进一步培养学生计算和估算的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学重点:熟练掌握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笔算和估算的方法。导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导学过程:1、复习回顾2、练习讲解 1、完成练习二十的第9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要求讲清楚计算方法。 提醒:列竖式时相同的数位要对其

14、,遇到满十要向前一位进一;不够减时要向前一位借1单十后再减。 2、完成练习二十第10题 读题后,独立解答,指名汇报,相应板书150+170=,让学生用口算表述计算过程和列竖式计算。 强调:竖式计算要做到相同的数位要对其,并让学生明确百位上为什么要写3? 3、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1题 382+246= 504+198= 693381= 486315=先与同桌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再指名说,最后教师强调:可以用不同的策略,但只要方法合理就行。 4、完成练习二十的第12题 审题,理解题目的意思后再独立完成。指名汇报,教师引领点拨3、总结 计算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时,我们要注意什么?估算是我们要注意什么?

15、4、作业布置 课时特训第71页第2、3、4、5题。板书设计:第七课时 整理和复习主备人:郑瑶珍 参备人:二年级全体教师 时间:2013.3.8导学内容:教材第102的内容,练习二十一第13题。导学目标:1、整理归纳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口算、笔算及估算方法,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2、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计算能力、估算意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导学重点: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归纳概括能力。导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导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学生自己梳理本单元学习了什么? 汇报交流: 1、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102页第1题:独立完成后,指

16、名说说口算的过程。 强调:进位和退位的的注意事项。 2、102页第2题 笔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笔算的方法。 提醒:相同的数位对齐及满十进一和不够向前一位借的计算。二、练习讲练1、练习二十一第1、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中互相交流计算,检查计算的结果,2、练习二十一第3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估一估,在全班交流估算的过程。3、总结 本单元的学习,是有关计算的,是我们今后学习的基础,同学们要认真掌握方法,细心计算,不断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4、作业布置 课时特训第73、74页。板书设计:第八课时 有多重主备人:郑瑶珍 参备人:二年级全体教师 时间:2013.3.10导学内容:教材

17、第104、105页内容。导学目标:1、进一步加深学生多所学质量单位千克的认识,建立质量单位的正确概念。2、通过后动,感受称重工具的作用。3、是学生初步了解收集、整理数据的方法,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4、经历称体重及物体质量的实践活动过程,体会在我们周围处处有数学。导学重点:建立质量单位的正确概念,感受称重工具的作用。导学难点: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方法,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导学过程:1、复习导入同学们,这学期我们认识了几个称重量的称,还记得它们吗?(课件出示天枰称、盘秤、弹簧秤、电子称等。)二、称一称,比一比 (1)出示电子称,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称一称体重,教师注意指导。 要求小组长将本

18、组同学的体重情况用表格形式记录下来。注意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记录称体重的结果。 (2)分小组汇报动活情况。组织学生互相背一背,体验体重的轻重,互相交流,说说自己的体会。3、称一称,掂一掂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体重,如果给你一些物体,你知道它们有多重吗?怎样能知道?I (1)出示天平秤,说明天平秤是称量质量很轻的物体的工具。1、让学生用手掂一掂自己的书、文具盒、本子等较轻的物体,感受它们的重量。2、将书、文具盒、本子等放在天平上,称出它们的重量。四、拓展知识课件出示不同的称,教师介绍这些称一帮都是称量多重的物体,拓展学生的知识面。5、实践应用1、回家后先给爸爸、妈妈估计体重,然后让他们称一称,看看寄估计的是否准确。2、利用课余时间与好朋友玩一玩“称东西”的游戏,做一位合格的小售货员。六、作业布置 课时特训第74、75页。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