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4 ,大小:43.05KB ,
资源ID:23668410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66841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上里古镇规划文本说明书.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上里古镇规划文本说明书.docx

1、上里古镇规划文本说明书前 言 1982年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提出:历史文化名城(镇)应是“保存文物特别丰富、具有重大历史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在1986年第二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镇)审批中,又对历史文化名城规定了核定原则:目前是否还保存有较丰富完好的文物古迹和具有重大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现状格局和风貌应保留着历史特色,并具有一定的代表城市传统风貌的街区。按照以上对历史文化名城的定义和核定原则,审视分析上里古镇今天的现状,我们有理由确定:上里古镇自1992年被确立为四川省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虽也历经城镇建设发展的强烈影响,但从系统保护、特色保护、物质形态的保护与

2、非物质形态的保护并重的角度来看,他仍不失为一个具有很高品质的历史文化名镇。 80年代以来,我国已批准公布了100多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众多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四川省自1982年以来被确定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7个,而上里为46个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总体来看,无论国家级、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在四川省内,象丽江、平遥古城那样,整体保护下来的历史文化风貌的名城(镇)已经屈指可数,而上里古镇可算其一。究其原因大概有两条:一是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上里镇已编制了对保护其风貌起到基本作用的规划,其二上里古镇较为偏远,他坐落在雅安、芦山、名山和邛崃四县市交界处,而这一地区至今仍保持着农耕社会典型的生产、社会、文

3、化形态。 随着经济建设发展,上里古镇现阶段正处于建房需求较大的一个阶段,农民的建房积极性很高,在古镇和他的外围已出现了较多的新建筑,风格和形态完全与传统民居建筑相左,形势可谓岌岌可危。这一现象已为许多有识之士所严重关注,并做出了许多努力和有益的工作。其中,最为重要的措施是将2005年8月23、24日的第三届省旅游发展大会将在雅安召开,而上里古镇又是此次活动的分会址,其目的,主要是想通过此次会议,促进上里古镇的风貌保护和经济发展。在省领导的整体指导和受雅安市雨城区人民政府的委托,我院承担了此次规划设计,主要是在原有规划的基础上着重对古镇的总体风貌进行保护和整治规划。同时,对建的建筑及场地环境进行

4、方案设计,并且对现有保留的建筑提出具体保护、修缮、改造的实施措施。本项目的特殊性之一为规划的近期建设内容必须在旅发大会之前建成。分解后的项目由区政府各职能部门具体负责。委托方要求我项目组在此过程中进行规划设计现场指导,项目组进行了约100多人次的现场技术服务,保证了施工进度和规划设计的内容要求。项目组2004年初进场,经过反复踏勘、座谈,规划方案向区、市、省主管领导和专家征求了意见并通过了评审。 说 明 书1. 规划背景 历史沿革上里镇汉以前为青衣羌人领地,汉至隋归严道县管辖,隋末唐初曾一度属临邛郡,尔后归雅州府。古时的西蜀称“西南夷”,为开发这片宝地,从先秦到明清间,曾有几次大规模的移民活动

5、。如秦灭赵国后,迁赵国臣民来西南夷,汉代迁楚国臣民来青衣,明末清初又一次次大规模的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活动。上里早期为多民族的聚居之地,民族中主要以本地土着的巴蜀民族青衣羌人为主。由于南方丝绸之路的不断繁华,常有外地民族来此定居。他们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和境外文化,同当地文化融合成了统一的汉文化,给后人留下遍及全镇的文物古迹,使观者目不暇接。如“九世同居”石牌坊。明末清初从中原晋南花池子入川的韩氏人家,选中上里这块地方建业经商,曾在自贡经营盐井,做过盐务官员,后成为巨富,韩家从清代至民国初先后办过三个川剧科班,对地方戏曲作出了一定贡献。古镇名称的更迭,根据境内尚存文物记述,古镇初名“罗城”,昔日古

6、道上的驿站、关隘之意,是巴蜀平原通往境外民族的关卡,是我国南方丝绸之路经临邛进入雅安的驿站之一,从这里到邛崃(临邛城)至芦山(姜城)和雅安(雅州城),各为一日路程。到明末清初,由于古镇人口不断增加和商贾的繁荣,这个地方便以镇上五大姓氏更名为“五家口子”,至今还流传着这五大家族的趣闻和称谓。如:杨家顶子(官运亨通)、韩家银子(钱财丰厚)、陈家谷子(地方世家)、许家女子(世出美人)、张家锭子(地方一霸)。古镇上里地处深山,从一个驿站发展成为一座商贾繁荣的城镇,主要是它处在蜀中重要的交通要道(临邛古道),当年从成都过邛崃到到雅安可至青衣羌国(今芦山县),从雅安南行经石棉可到南诏国(今西昌地区)。所以

7、古道上茶帮、烟帮、盐帮商旅络绎不绝,镇上应运而生的旅馆、茶馆、烟馆、酒馆、赌馆、妓馆林立,构成一幅车水马龙、繁荣昌盛的景象。随着川藏、川滇公路的修建,古镇渐渐失去昔日的光采。上里镇东南临水,北依磨子岗,面对十八座馒头似的小山丘,俗称“十八罗汉拜观音“。镇北良田平畴、阡陌纵横,山边绿树修竹,四周幽雅宁静,环境野朴纯真。上里镇早年被定为革命老区。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途经上里时,曾先后在此驻扎半年之久。为宣传党的抗日政策,在镇境内刻下了代号为认真、德诚、紫光和崇安四个政治部的数十幅的石刻标语。红军北上后,当地群众用石灰和泥土将其覆盖起来,解放后,又将覆盖物去掉,使这批革命文物又恢复了原貌,

8、成为今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实物教材。 区位 上里古镇位于雅安市雨城区北端,南距雅安市区27公里。镇域地理座标为东经10303071030737,北纬300102300439,镇域面积平方公里,属川西平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上里古镇南与中里镇相连,西为雨城区与芦山县交界的罗绳岗山系,东面与名山县接壤,北面与成都市所辖的邛崃市为邻,古镇据守在陇西河上游的白马河与黄茅溪交汇之地。古镇街区保存较完好的历史街区约30公顷。 环境 经济环境:上里镇总人口约10482人,农业人口占,人均纯收入1228元。 交通环境:古镇通过高、平两座石桥与雅上公路相连,古镇经雅上公路向南至雅安市区27km,向北距邛崃平乐

9、镇32km。 古镇经雅上公路转成雅高速至成都约一个半小时车程。 历史文化环境:上里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镇内文物景点众多。 风貌、景观环境古镇风貌独特,是四川省着名的历史文化名镇,传统文化沉淀丰厚,文物古迹分布广泛,景观环境优美,自然生态上佳,古镇、溪流、田园、林木、山丘与红军文化相互渗透,历史建筑群体与自然生态景观有机地融为一体。 古镇因民居多为木结构建筑,年久失修,部分民居较为破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镇内居民为改善住房的要求十分迫切,违章建房的现象较明显,对古镇风貌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沿雅上公路新修的建筑为现代建筑风格,层数和体量较大,作为古镇核心区一部分,对古镇形象

10、破坏较明显。 绿化环境 上里镇地处雅安市北部峡谷风光历史文化旅游片区北部,该片区山青水秀,空气清新,具备较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资源。 古镇区处在深丘围合的山间河谷小平台之中,背靠磨子岗,白马河与黄茅溪沿场镇边环绕,在镇东南汇流成陇西河,向南流去,南岸良田平畴,阡陌纵横,田园南面十八座馒头状的小山丘排列环绕,枝繁叶茂,构成了上里镇独特的群山环抱,双溪缠绕,田园镶嵌,林木苍翠的自然环境风貌。 旅游环境 根据雅安市旅游资源特色和分布特点,雅安市旅游开发总体布局的形体框架为“一个中心两个片区”。北部峡谷风光历史文化旅游片区主要景点景区是:碧峰峡、黄龙湖、后盐溪、永兴寺、上里古镇、陈家山九世同居坊、白马泉、

11、喷珠泉、南方丝绸之路遗踪、红军长征文物陈列馆,上里古镇是该片区开发战略中的重中之重。 总之,雅安市地理环境及其历史发展特点,与周边的市县和地区相比,在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四川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中的“旅游结构规划”把雅安作为四川省四个优先发展的旅游区域之一,它为雅安市旅游业的总体布局的形成,框架的确定提出了行动指南。2、现状分析及评价 相关规划分析 根据2004年3月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规划:镇域总体规划范围为,镇区规划控制范围:含古镇区、乌龟山以及十八罗汉以南,字库塔以西的黄家坝新区及周边农田区,规划控制区面积约。对镇区的功能定位为:古镇区以古镇风貌和环境保护为主,严格控制建设

12、,并转移出行政、教育等功能。以黄家坝新区开发促进古镇保护,新区以现代城镇功能和旅游配套服务为主,是城镇未来的拓展区域。 管制措施为:区内用地严格遵循本区规划和有关法律、法规,严禁其他各类建设占用;禁止开山炸石,破坏植被修基,乱砍滥伐等破坏景观资源的行为;影响本区自然、人文景观的其它用地,调整到其他适宜地区。 历次规划在功能分区、环境控制上较为客观实际,较好地指导了镇区的规划建设,但由于核心保护区规模小,没有将山、水、田、屋作为一个整体划进核心保护区,并对具体的建筑及景观进行设计研究,致使古镇已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开发建设未能形成有序的空间形态和景观风貌,土地利用与功能配置与古镇发展旅游功能不

13、相匹配。 规划区现状评价 土地利用 (1)居住建筑用地约占现状用地40,由于古镇保护的限制,居民的居住问题日益尖锐。 (2)古镇公共建筑配套不完善,缺少必要的公建、商服设施。 (3)镇区内绿化植被丰富,区域环境较好。 空间形态 以古镇为中心,北靠磨子岗,向南依次为黄茅溪、田园风光带、“十八罗汉”小山丘,形成由高到低再到高的态势,磨子岗海拔高约950m,高出古镇30m,“十八罗汉”海拔高约980m左右,距古镇100至150m,高出古镇60m左右。形成较佳的观赏角度,古镇建筑以12层为主,局部3、4层。 古镇内建筑密度较高,肌理致密,尺度较小,与周围尺度较大的自然山体、田园及河流形成依赖对比关系,

14、使彼此之间和谐共处,相得益彰。 步行系统与公共空间 古镇步行区为戏台坝及“井”字型街道区域,与沿白马河河岸的临邛古道,和至二仙桥以远的滨河路未形成系统,使古镇西侧和东北侧用地及建筑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 镇区内公共开敞空间尺度宜人,作用明显,包括戏台坝和现有电影院前两处公共开敞场所,都是镇内最吸人的地方,是场镇的中心,赶集、集会、活动之处。 建筑景观 古镇街区是清及民国建筑风貌街区,但由于房屋破旧,沿河搭建严重,使整体风貌难以彰显。 建筑质量 上里古镇传统建筑多为木结构,与其它中国大多数古镇一样,建筑年久失修,结构破败严重,内部设施欠缺,建筑质量较差。 建筑空间利用 临街建筑底层临街部分多为商铺

15、,楼上住人,其余建筑多为居住院落。 历史文化 (1)古镇历史悠久,初名“罗城”,是历史上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也是茶马古道的必经之路。 (2)古镇历史遗迹丰富,这里有成片的古街坊、古院落,大量的古民居、古建筑,独特的古戏台、各式的石墩;有精美庄重的双节孝石牌坊,有别具一格的二仙桥和清代立交桥、踏水桥、水冲磨房;有巧夺天工的建筑雕刻,有古朴自然的石板街道,“井”字形街坊格局保留完整,至今保留着大量红军石刻标语。 (3)历史上,上里古镇居民院落、驿站、庙宇、宗祠等建筑类型齐全,规模小巧,而现状的传统公建已基本完全毁掉。 环境卫生 古镇区沿街的商铺,沿河的居民后院,因缺乏统一严格的管理,脏乱差现象

16、确实存在,垃圾沿道路投放,环境较恶劣。 市政公用基础设施 古镇无系统给排水设施,电话、电线随处挂牵,存在严重安全隐患。 交通现状分析 (1)外部交通:雅安通过上雅公路经碧峰峡镇、中里,行程27公里可至上里,向北32公里可至邛崃平乐镇。上雅公路为双向双车道,在古镇口平桥高桥外侧经常形成拥堵,特别是赶场天、黄金周,镇口经常停放一些出租等待的车辆,致使交通瘫痪。加之没有客运中心,沿路载客的车辆给行车造成阻碍。 (2)内部交通:古镇内以步行为主亦可行车,进入镇内的机动车和经古镇到西面治安村的机动车辆造成人车混流,也影响整体游览氛围。3 规划的主要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年国务院 关于乡土

17、建筑遗产的宪章1999年10月ICOMOS墨西哥大会 雅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四川省雅安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雅安市上里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保护规划; 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规划月,四川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 雅安上里白马泉景区规划; 上里古镇历史文化保护区调研报告、现状分析、测绘图本。 国家、省、市有关的规划、建筑、绿地设计的规范和条例。4 规划原则及指导思想 规划原则保护上里古镇区的历史文化环境,保护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氛围。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协调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坚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关系。积极建设新区,结合山水人文景观特色,营造现代化、高效率、高品质、有文化

18、的川西高山峡谷的山水古镇。 规划指导思想 全面保护突出特色:上里古镇规模较小,古镇及其富有特色的山水人文环境构成的整体景观在国内外较为罕见。因此,应对构成上里古镇的山、水、田、屋四大要素进行全面保护。 保护与改造相结合:保护好现有的传统建筑,同时应对近年新建的砖混及砖木建筑进行改造。应改善人们的生活居住环境。 古镇保护与新区建设相结合:古镇保护应同新区建设同步进行,以减轻古镇的压力。 名镇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使其成为外向型经济的古镇。5. 规划目标及主要构思 规划目标1999年10月,ICOMOS大会(关于文物建筑和历史地段的国际议会)在墨西哥通过了关于乡土建筑遗产的宪章。宪章里认为:“乡土

19、性很少通过单幢的建筑来表现,最好一个地区又一个地区经由维持和保存有典型特征的建筑群和村落来保护”,保护的对象应该是一些“有典型特征”,携带丰富历史信息,建筑质量较高,还侥幸保存着建筑的多样性和建筑系统的完整性的古镇。将此做为总体风貌整治战略目标,规划区通过规划建设应成为具有山、水、田、屋一体化构成的本土文化特色的川西古镇。内容包括: 布局合理,产业成链,满足功能安排的需求。 便捷、通畅、有序的交通,现代的交通服务设施和舒适的行驶环境。 优美、有序、相得益彰的空间形态,层次丰富,富有情趣、舒适宜人的空间尺度,品质高尚、内涵丰富,具有浓厚本土文化特色,设施现代的公共空间环境。 序列清晰,重点突出,

20、整体协调,特色鲜明,令人愉悦的风貌景观与展示。 高效率的空间利用和适量的建筑容量。 现代、舒适、安全的市政公用设施系统通过以上目标的实现使古镇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可代表西部成为山水自然环境中具有独特风貌的传统历史文化古镇,传播传统历史文化,并实现区域经济、文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规划主要构思由于开辟了建设新区,古镇需要新增建设的压力得到了疏解,使本规划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完善古镇格局具有较大的可行性。2004年3月由四川省村镇规划建筑设计院编制的雅安市雨城区上里镇规划已通过了评审,该规划将上里镇的新区设在古镇的黄家坝新区,既可避免古镇大拆、大改、大动迁、大振动,又能投资省、见效快,这是西方国家

21、在经济加速发展、城市规模迅速膨胀阶段所通常采用的有效办法。新区迅速发展成为新镇,将成为现代综合功能较集中的地方;而古镇主要承担旅游、文化和商业功能,这样既保证了发展经济所需要的空间,又避免或大大减轻对古镇的冲击。我国列世界历史文化遗产名录的历史古城丽江和平遥就是采取了辟新区、保古城的做法,同时又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又带动了“三产”和“二产”的发展,使整个名城的经济获得振兴。相反,如果象许多城镇只是在老城中求发展,大拆、大建、大动迁、盖高楼,古镇风貌将所剩无几,甚至荡然无存。 古镇历史风貌和整体空间环境的保护分四个层次,而不是通常采用的三个层次。 针对上里古镇的价值、现状条件,本规划

22、扩大了核心保护区的范围,划定了建设控制区、风貌协调区,同时考虑到上里古镇与南侧的中里和东北的白马泉的空间序列和特有的优美的大地景观,本次规划设置第四层次的田园风光保护区,使上里古镇的各层次空间环境中的建设得到合理的控制和引导。 保护修缮、拆除重建、改建新建同时并举。规划、建筑、环境设计一举到底。考虑到上里古镇建筑量较少和新建筑多为2层木构,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完成核心保护区的风貌整治具有较大的可能性。 较好地解决了新区和古镇,近期建设和未来发展的关系。本次规划第一次提出将过境公路绕过古城和新区交通与古镇相对独立的概念,并规划了新的道路使这一概念得以落实。6 古镇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规划 原生历史文

23、化价值的发展与挖掘 历史价值深邃,是一座保留着清及民国风貌的山区古镇。 历史悠久,历史遗迹丰富,影响深远。 建筑尺度完美,刻工精巧,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本土传统民俗文化载体,如民间工艺、民间活动等。 整体空间风貌较为完整 真实展现了古镇古街区的格局模式。 民清风貌文脉延续。 原真的川西清及民国建筑街区:寺庙、戏台、商铺、民居融于一体,建筑12层,木结构,整体风貌统一。 整体格局保存完好。 空间层次丰富完整:由广场到街到巷再到院落的空间层次非常清晰。 空间尺度人性化:传统小尺度空间,人行其间,倍感亲切、舒适。 建筑布局与营造具有特色,集中代表了民清建筑的营造工艺。 古镇街区内分布有戏台、沿街商

24、铺、沿街民居,独立民居院落,建筑布局各有特色。 建筑结构主要为清代的木结构及少量民国时期的砖木结构。 建筑构件、细部装饰如入口、门扇、窗扇、雀替、垂花、雕梁、龙门、滴水、瓦当、家俱等至今美观、精巧、细胞、独具匠心,充分反应了当时工匠的心灵手巧。 众多古树保存至今,尤为珍贵,为古镇带来灵气。室外水井、地漏保存完好,展示了当时处理给排水的技术水平。 保护现状及前景的评价 保护现状令人担忧:长期以来因保护资金的匮乏使街区的历史文化保护无从实施。由于房屋年久失修,屋主乱搭乱建,街区内大部分房屋破坏,面貌走样,部分房屋受到严重破坏。 保护前景受到威胁:由于大部分是木结构建筑,若要进行保护,必须对其结构、

25、构件重新整修,费用较为高昂。整修后如何进行商业利用商业利用的收益是否能抵消整修和居民安置的费用谁来进行整修诸多问题不解决可能使街区环境更加恶劣,建筑继续破旧,最终倒塌。 保护更新目标与原则 保护更新目标 通过保护与更新使古镇区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具有浓郁本土原真与原创特色的历史文化片区;具有时代经济活力,环境品质高尚的现代旅游文化商业片区。使其成为四川省珍贵的历史文化“活”遗产一直伴随发展传承至未来。 保护更新原则 经济性原则 调整功能配置,发挥古镇历史文化价值作用,复苏古镇区的经济活力,从经济活力的更新促进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历史原真性原则 对于历史文物古迹,有历史代表性的传统公共建筑民居院

26、落应悉心保护,包括艺术特点、细部处理、结构特征及周围环境,使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特点原真延续,并作为历史考证的真实证物。 更新原创性原则 街巷的改造,新空间的引入,建筑的更新及环境景物设施的设置都必须在总体风貌统一协调原则下进行,其尺度、质感、比例关系、材料和色彩都必须与地域传统建筑、环境、文化协调一致并进行了现代艺术创作,不能是简单的仿造。功能的更新必须是具有本土文化特点和时代特征的文化商业。 整体控制,重点保护,统一协调原则 注重十八罗汉、田园风光、河流风光带、场镇整体统一的保护,重点整治古镇建筑及环境,以体现上里镇的特色。 保护分级区域划分及保护要求 保护分4个层次,即核心保护区、建设控制

27、区、风貌协调区、田园风光保护区。 核心保护区 范围:治安村岩腔背乌龟山十八罗汉整体南侧韩家前院雅上路东侧山体,皇隆寺,白马泉。 保护要求:核心区内按文物保护法实行绝对保护,使文物古迹原真、原样流传下去。建筑以木构为主。 建设控制区 范围:东北至白马泉,南至甘露寺,西至黄茅溪上游,东含雅上路山体。 保护要求:新建建筑为木构或砖混结构,其中砖混结构外观为小木作(栏板、门窗)。 风貌协调区 范围:东北至白马泉以上,南至碧峰峡入口黄龙湖处。 保护要求:现有建筑整治与传统建筑相协调。 田园风光保护区 范围:沿雅上公路视线所及范围。 保护要求:保护农业用地,严格控制新建建筑兴建,风格与传统建筑相协调统一。

28、 禁用材料 屋面禁用琉璃瓦,墙面禁用瓷砖。 物质空间保护更新的方案与对策 整体风貌格局保护与更新 保护清及民国建筑群风貌 历史街区内部搭建、插建的低层、平屋顶现代建筑进行清理,拆除或进行传统建筑改造。 拆除地块的新建建筑或新增建筑按古镇川西明清建筑风貌进行建设。 破损的瓦顶采用小青瓦进行修补。 保护街巷格局 保持古镇现有的“井”字形街巷格局不变,新增设街区也沿用井字形街巷格局,保持古镇街巷空间肌理的统一和完整性。 重塑主导序列空间,引入开敞空间,打造步行商业街区 从镇区南入口至古镇平桥新辟一步行走廊,新辟的步行空间将入口山门、韩家前院、四家坝、双节孝牌坊、字库桥、古镇区几个部分串联了起来。 古

29、镇区韩家大院以西至牛栏沟新增设茶马古驿文化片区,自韩家大院列牛栏沟除沿黄茅溪河岸已有的景观步行道外再开辟出一条商业步行水街,提高该地块的商业利用价值。 自字库桥沿陇西河西岸,沿田园风光增设步行散步道至韩家老院。 自高桥处白马河西岸开辟商业步行街至磨坊,再至徐向前故居处三角地带,再至乌龟山娱乐景区,提高地块的商业利用价值,提供游人更多的游赏空间。 除镇区已有的台坝广场和韩家大院前广场,新增设古镇区南入口广场、四家坝广场、红军文化广场、元帅坝广场、乌龟山景区入口广场,增加传统街区引入性、识别性与趣味性,提高街区环境品质。 传统空间尺度与层次的保护与更新 保护传统人性化的空间尺度 新建建筑不能超过2

30、层,新拓道路不能超过6米。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比应控制在1:11:3之间。 保护由街巷院落的空间层次。 开辟新开敞空间,满足现代生活。 建筑保护与更新 绝对保护:古镇历史文物古迹。 原样保留维修:选择具有代表性,具有一定建筑价值、格局、造型、构件、细部都较完好的建筑进行原样保留维修。 保存风貌整修保留:对于建筑有一定破损,但立面风貌犹存的建筑进行内部结构加固、墙体维护,建筑构件、细部装饰进行维护、修补、替换、保留立面风貌。 对传统建筑进行内部更新 由于功能的调整,原有建筑部分内部空间不能满足现代商业的需要,对其内部空间进行改造、拓宽。 现代设施如空调、卫浴、给排水、广电网络线路等,要进行重新设置

31、和排布,但应尽量隐藏,不能影响外在传统风貌景观和内部传统装饰效果。 对房屋破旧、腐朽,又没有历史价值的传统建筑以及后期在镇区内部插建的现代建筑进行改造或拆除,原地新建或进行立面改造。 环境及景观设施的保护与更新 道路的拓宽,广场的建设,新建建筑的设计都必须保留和避让古树。 保护原有环境小品,作为景观和趣味元素。 在公共空间,街道两侧,院落内部种植乔木、花卉等绿化。 在广场、街巷、院落设置街灯、路灯、庭院灯和休息座凳。座凳及灯的尺度、风格、色彩应以木材,石材为主,与传统风貌一致。 商业街两侧的店铺招牌、广告应统一设计,要求与古镇传统风貌一致。 街巷全部进行红砂石板铺砌改造。 功能的保护与更新 恢复观音阁,完善十八罗汉观音意境,复建城隍庙,反映整体的传统场镇的型制构成,突出古镇入口景观。 恢复古镇庙会、灯会活动,恢复传统工艺品制作、销售。 改变现有历史街区的居住功能为传统文化商业功能,迁出教育设施,迁出中心校。 恢复戏台和增设演艺中心,形成地方戏曲、评书、博奕、茶艺欣赏休闲娱乐区。 开设传统小吃美食街。 划出文化艺术专区,形成文化创作室、特色酒吧、音乐坊、咖啡屋等文化交流、展示、休闲区。 开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