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1 ,大小:58.79KB ,
资源ID:23652738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6527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构建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操作体系.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构建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操作体系.docx

1、构建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操作体系 激励评价 焕发儿童生命光彩构建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操作体系的实践研究 杭州市求是教育集团 周爱芬内容提要: 构建以激励为核心的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操作体系,主要包括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两部分。保障机制,侧重于学校德育工作评价,重在提升学校德育的软件建设和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侧重于学生道德品质评价,反映德育目标的达成度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保障机制,以整体思想进行统领,围绕育人目标,德育与其它各育有机整合,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整体高效育人的效果。主要包括:整体融合,明确要素,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全员德育,落实到位,完善班级德育工

2、作评价体系。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运行机制,以激励为核心,把评价作为学生发展的新起点,催生成长的自信,提升生命的质量。主要包括:构建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操作模式,搭建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实践载体,实施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操作策略:激活评价主体,构建评价内在机制;关注个体差异,实现评价内容多元;捕获有效契机,实现评价动态生成;流露自然真诚,实现评价生命互动。课题成效明显,学生道德面貌明显改善,人格逐步完善;教师形成新的评价观,提高了提高了有效评价能力和教育成效;构建和完善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操作体系,发挥了发展性评价的应用实践价值。关键词:激励评价 保障机制 运行机制

3、要通往儿童的心灵,并不是经过一条纯净平坦的小路,教师只要在路上经常用心做拔除野草的事;而是要经过一片道德品质幼苗的肥沃田野,教师要在路上像播种耕耘的庄稼人那样,十分小心地保护那些尚未茁壮的幼苗的柔弱根部和向着太阳生长的新叶。 苏霍姆林斯基(前苏联)德育作为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整体思考,系统分层地设计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途径、德育评价,形成一个统一高效、融合的良性循环系统,产生德育的整体效应。德育评价是整个德育运行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起着反馈、管理、激励、教育、研究等作用,是提高德育实效性的客观依据。德育评价,是评价者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及评价标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途径,多方面收集事实材

4、料,对德育工作及其效果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德育评定对象包括德育的过程和结果两方面。德育的过程是由德育工作来运行的,而德育的结果体现在学生的品德之中。因而,德育评价的内容,由德育工作评价与学生品德评价两方面组成。构建以激励为核心的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操作体系,主要包括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两部分。保障机制,侧重于学校德育工作评价,重在评价学校德育的软件建设和制度建设。运行机制,侧重于学生道德品质评价,反映德育目标的达成度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一、课题研究的缘起与意义(一)学校拥有良好的德育评价研究的基础和成果1999年6月,学校在省级课题构建小学德育一体化模式的研究框架下,提出小学生思想品德多元激励

5、性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这一区重点课题。突破传统品德评价过于注重诊断功能,强化评价的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积极探索并形成了“评价主体多元、评价内容综合、评价契机动态、评价方法多样”的“多元激励性评价”实践体系。该课题实践深受师生欢迎,成果获得市德育优秀论文一等奖、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 2002年9月,随着新课程改革和教育的迅速发展,给德育评价研究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学校在上述课题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小学生道德品质评价的操作模式、实践载体和操作策略,提出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该课题被立为2003年度浙江省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同时又是国家级课题一体化德育区域性创新性

6、研究的子课题,实验成果获得杭州市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并入选杭州市“德育精品工程”建设项目。2004年9月,学校在前五年研究的基础上,发现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大激励环境有待优化,德育工作的管理和评价存在局限性,行政管理全过程应成为激励评价的强大推动力。德育激励评价研究要向深度和广度进行拓展,提出激励评价 焕发儿童生命光彩构建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操作体系的实践研究这一课题。该课题被立为2005年度浙江省教育科研重点课题。拟通过课题研究,建立一套良好的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保障机制和运行机制,使成果更具实践价值,也为其他研究成果提供有益的参考。(二)新世纪呼唤德育发展性评价传统的品德评价,把评

7、价作为学生发展的“终点”,重在“回头看”。把道德知识游离于理念之外,把显性行为游离于动机之外。同时,漠视学生的体验,忽略生命的需求,太看重生命以外的东西,没有把“人”放在重要的位置上。具有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单一化、评价过程静态化的缺陷,而且主要目的是对教育目标达成的检验,对学生显性行为规范的鉴定,不够公正,不够科学,失去了应有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不能很好地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发展。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的人。教育评价起着导向、激励、调控的作用,是教育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此,新课程实施非常注重教育评价的改革和实践。生命是教育之本,是教育能够生动存在的灵

8、魂。教育的神圣和崇高,就在于它和生命联系在一起。呼唤人性的回归,关注人文精神的培养,注重人格的完善、发展,教育学生热爱生命,指导学生光大生命,发挥学生潜在优势,提高学生生命质量,成为当今教育的主题。“教育的本质是塑造健全的人格,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由此,有必要重新认识、定位德育评价的功能。我们认为:评价应是学生发展的新起点,出发点和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发展人、完善人。小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处于启蒙时期,犯错、迷茫是很正常的,成人尚且还有一时糊涂的时候,更何况是未成年的孩子?学生是一个个有思想、有活力、有潜力的生命,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

9、中。教育者应该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引路人,通过科学的评价,为学生的成长创造和谐的环境,提供心灵的呵护,进行精神的塑造,激励生命,品味成功,提升生命价值。二、课题研究的设计与思考(一)概念界定与假设“小学生道德品质”:包含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等四种心理成分。“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在关注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理念指导下,把评价作为学生发展的“新起点”,把“促进学生的发展”作为评价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把激励性作为评价的灵魂,通过主体互动、内容多元、过程动态的评价,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形成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操作系统”:主要包括保障机制和运

10、行机制两个部分。保障机制,侧重于学校德育工作评价,重在评价学校德育的软件建设和制度建设,促使学校、教师、家长等树立现代教育理念,运用激励评价,共同为学生成长营造良好的大环境。运行机制,侧重于学生道德品质评价,反映德育目标的达成度和学校德育的实效性。从探索激励评价的具体方法入手,构建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操作模式、实践载体和操作策略。本课题研究,在前期德育评价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扩展,旨在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和方式多样、动态持续的激励评价机制。基本假设如下:1、上下联动,横向互动,整体激励评价的保障机制不断拓展要有效进行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有赖于所有的教

11、育者、教育机构对儿童成长投入的关爱和热情,对儿童成长施予的教育和激励。教育局对学校的评价,学校对教师的评价,社会和家长对学校的评价,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教师对学生的激励评价。因此,学校整体激励评价保障机制的健全,重在凝聚方方面面的教育力量,并引导它们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发挥各自在激励学生成长中的不同作用,齐心协力服务于学生的发展。(1)教育局评价学校教育局评价学校,非常注意:宏观把握,创设空间;注重发展,塑造品牌;区域联动,整合资源。努力做到共性和个性、统一性和灵活性的辨证统一,给学校的自主发展“留白”。从而给学校实施整体激励评价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学校评价教师学校评价教师,努

12、力做到:理念回归实践,干好干坏不一样。注重评价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整体育人的实绩,引导教师专业化发展,在教育实践中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和教育个性。从而激励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想方设法激励学生潜能,提升生命质量。(3)家长和社会评价学校家长和社会评价学校,重在评价学校在承担社会进步和发展职能方面发挥的作用,即培养的学生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综合素养,学校在未成年人的教育中是否担当主导力量等。学校可以引导家长、社会共同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施予更多的关爱和激励。2、方式多样,动态持续,整体激励评价的运行机制不断完善 (1)评价方式多样课题研究进一步调动了各种评价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最终目的旨在使学生

13、既关注自我成长,又关爱他人。评价内容进一步回归学生生活,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以质评为基础,灵活应用各种先进的评价方法。在前期实验使用口头激励、激励卡等方式上,进一步整理完善,形成寓教育和评价于一体的成长的足迹。这套手册,既蕴含着学校对教师的评价导向,教师对自身的评价要求,又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激励评价的有效载体。(2)评价动态持续在前期实验注重契机评价(包括生日、节日、重大活动等)的基础上,课题研究进一步扩展评价的时间和过程,努力把激励评价贯穿在学生生活、学习的全过程中,提高教师、家长、伙伴对学生成长过程的关爱,提供多方关怀与支持,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使评价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

14、加油站”、“催化剂”,引导学生不断向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坚持纵向比较,鼓励横向学习,让学生为自己的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自信与营养。(3)评价理性辨证课题实施中,教师能理性辨证地认识并正确处理发展性评价与批评的关系。激励评价要宽而有度,并不排斥批评教育。适当的批评教育是需要的,批评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分清是非,指明前进的方向,并不是判明等级,一竿子打倒,更不是就事论人,侮辱人格。因此,批评要爱字当头,以情感人,严而有度,用语诚恳,方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也是一种激励,而且是学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对现在的独生子女。(二)课题研究目标和内容学校、家庭、社会都能树立正确的评价观,

15、坚持“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建设整体、和谐、人性化的育人环境,对学生作出具有积极倾向的评价,鼓励成功,宽容失败,为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奠基。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研究并确立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保障机制,形成相应的学校德育管理理念和制度。教师能具备先进的评价观,提高有效评价的能力。2、构建与完善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运行机制,形成一套操作模式、实践载体和操作策略。学生道德面貌得到改善,人格逐步健全。(三)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1、营造整体性的激励性的道德教育“生态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类个体与社会的美好生活。道德教育要真正以学生的美好生活为价值取向,就要关注人的完整性与生活的完整性

16、,维护学生现实生活中的人格尊严和道德创造的生动性,营造出有利于个体道德发展生成的合乎人性的环境,以宽容、健康、快乐、向善的精神展开教育与个体的道德交往。“生活是一本无字的书”。道德教育是在“润物细无声”中进行的。暗示心理学告诉我们,个人与环境之间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信息交流,而且是有意识和无意识同时并存,并由两者共同构成整体活动。作为社会规范的承载者的成人,对儿童负有“传道”的职责,要关注儿童的生存环境,珍视生命、尊重生命成长的自然规律,创造与儿童的生命形式相一致的令人心动的道德教育新形态建构人性化的、整体性的、激励性的道德教育“生态场”,追求评价的激励性,创建上下联动、横向互动的大激励环境。评

17、价的最终目的是教育,是实现学生的德性发展,这是高于一切的教育原则。品德评价的过程应当成为不断激励学生品德发展的历程。儿童的成长是美丽的,儿童的发展是美丽的,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息息相关的道德教育,也应当是美丽而富有魅力的。帮助每个儿童获得自尊,过上安全、积极、友善、向上的生活,是全体教育人员、教育机构持之不懈的努力目标。2、激励使儿童生命焕发动人的光彩道德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没有脱离生活的纯道德活动。儿童对道德的认识、理解,源于他们对生活的感受、体验。道德存在于儿童生命之中,没有游离生命成长的纯道德活动。道德活动是人的生命活动与精神需要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只有源于儿童的实际活动的道德学习,才能引

18、发内心的道德需要,获得道德体悟,建构道德品质。美国著名道德哲学家弗兰克纳(william K. Frankena)指出:“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好的生活”。 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的各种需要归纳为五大层次,并按其水平高低排列成一个需要等级,即:生存、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他认为这五种需要是人的一切行为内在动机的内驱力,每个人都有一种逐层提高需要层次并最终实现人生最大价值的本能倾向。这一理论给道德品质评价带来许多启示:我们应该相信并尊重每一个学生都有自我完善、争取进步的内在需要,以及不断前进、实现自我价值的潜力。道德品质评价的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的这种潜力,不断给予积极

19、的刺激,催生成长的自信,提升生命的质量。激励犹如阳光雨露,会使学生的童年生活焕发灵动的光彩。“童年是人生最重要的时期,这不是对未来生活的准备时期,而是真正的、灿烂的、独特的,不可重现的一种生活”(苏霍姆林斯基)。(四)课题研究的方法本课题作为一项应用研究,主要采用行动研究法。通过观察、访谈、问卷、文献等收集资料,记录典型事例,加以判断、研究。每班确定2-3名学生为个案对象,重点进行记录、研究。三、课题研究的实践与探索(一)构建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保障机制小学生道德品质发展性评价的保障机制,侧重于学校德育工作评价。学校德育工作评价,是指政府教育主管部门或学校管理层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学校

20、德育工作或班级德育工作的运行状况进行督导、检查或评估,并对其工作成效作出评判的过程。从德育评价的分类来看,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侧重于德育过程评价,以区别于学生品德评价侧重于结果评价。从学校管理的角度来看,德育工作评价属于学校管理工作范畴,是学校德育工作管理过程的最后环节,德育工作评价体系的科学与否,直接影响和制约着整个学校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目前,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大致可分为两个层次,即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和学校管理层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评价。这两个层次的评价方式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应以整体思想进行统领,围绕育人目标,德育与其它各育有机整合,形成教育合力,达到整体高效育人的效果,努力营造全

21、员参与、服务学生发展的大激励环境。1、整体融合,明确要素,完善学校德育工作评价体系依据德育的目标,学校全面思考,融合各育,整体实施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评价贯穿在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进行动态考评,责任到人。德育工作的评价内容全面具体,包括领导机构、队伍建设、校风校纪、制度建设、德育管理、德育学科、学科渗透、德育活动、经费投入、基地建设以及家庭社区协调等。每一项内容又分成几条评价要素,具有可操作性。在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估内容中,主要测评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德育工作管理评定、德育队伍素质评定、德育活动质量评定、德育课程质量评定。(1)德育工作管理评定 德育管理是德育的核心与灵魂。学校德育工作,要整体思

22、考,整体实施,建立一套高效运行的德育工作机制,有目标、有计划、有措施、有评估,责任到人,经费到位,硬件与软件建设并重。 尤其重要的是学校校长的管理思想和领导能力,一个好校长就有一所好学校。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在正确的教育理念引领下,统整校内外德育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力、物力、财力的作用,提高德育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学校中层以上干部要有整体德育的意识和能力,围绕教育主题同心协力,分工合作,责任落实,形成强有力的德育管理合力。从而保证德育氛围浓厚,运行通畅,实效明显。 在参与“一体化德育区域性创新性研究”课题过程中,学校特别注重管理改革,每一学期都根据要求进行德育管理的自查自评,主要

23、指标和要求见下表:表一 “一体化德育区域性创新性研究”课题工作反馈表内 容好一般不好领导的重视度正校长是否真正理解德育,有学校德育工作的思路学校有否建立德育机构,有无发挥有效的功能学校有否建立德育工作制度学校德育工作制度有否发挥实效学校中层以上干部对德育工作有否合作意识与主动性要素的把握度确立一组理念“一体化德育”,体现德育在学校的核心地位“一体化德育”,全体教工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的理念“一体化德育”,全体教工要时时处处体现在对每个学生的个性发展上体现两个主体教师的主体作用,表现在受命于国家、人民,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负责学生的主体作用,表现在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全方位参与,

24、达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达到三个整体学校领导和教师整体思考德育学校领导和教师整体规划德育学校领导和教师整体实施德育构建四个一体构建一体化的教育目标构建一体化的教育内容构建一体化的教育途径构建一体化的教育评价(2)德育队伍素质评定 学校教师,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承担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重任。社会环境的复杂性和儿童发展的新特点,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与要求。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提高学校德育实效的关键。德育工作者的素质,可从思想素质、理论素养、业务能力等方面去考评。思想素质主要是指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理论素养主要是指对教育基础理论和有关德育文件精神的理解和运用。业务能力主要是指

25、:和学生情感交流、沟通、转化的能力;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的能力;德育综合课程的教学能力。具体评定指标和方法如下表。表二 德育工作者素质评定表项目内容评定指标标准分测评方法得分思想素养40分职业道德敬业爱岗2020自评、他评、学生评、家长评理论素养25分理论知识课题研究1015书面考试、面试论文评比、答辩业务能力35分沟通能力组织能力教学能力101015检查个别教育考查班级管理与活动听课说课评课总分全面素养100实得分(3)德育活动质量评定 德育活动是小学德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体验、实践、内化的舞台。学生是发展中的生命。学生的道德生命,犹如一颗颗种子,需要广阔的田野,肥沃的土壤,才能茁

26、壮成长。广阔的空间带给学生的是心灵的放飞,犹如小鸟展翅翱翔于蓝天,犹如船儿扬帆于大海。空间,是儿童道德生命自由生长的重要条件。没有空间,就没有儿童的自主;没有自主,就没有儿童的可持续发展。审视学校的德育活动,能不能少一些功利、选拔和作秀?能不能多给学生一些自由?放手让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活动全过程作品制作(节目准备)、布置展览(舞台设计)、作品介绍(节目表演)、作品评比(节目评奖)等。让教师“空下来”,做好必要的指导和组织;让学生忙起来,成为活动的真正主人。可能看到的场面不那么辉煌了,作品不那么精致了,但学生真真切切参与了。只要自主体验,不论酸甜苦辣,都是学生生命成长中的宝贵财富。因此,评价德育活

27、动,应该多从学生角度来考虑:学生喜爱这样的活动吗?每个学生都参与了吗?学生是活动的真正主体吗?学生收获多吗?表三 德育活动质量评定表项目指标好一般欠缺参与度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体验度兴趣浓厚体验深刻(4)德育课程质量评定 德育课程指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专门课程,主要指小学的思想品德课。传统思想品德课,以分科状态下的学科课程出现,以认知学习为基本方式,重在完成道德认知的建构。新课程实施以来,德育综合课程分为品德与生活(一、二年级)、品德与社会(三六年级),由分科课程转向综合课程,由学科课程转向活动课程,由认知型课程转向体验型课程,以生活的逻辑来编排教材。道德存在于生活之中和儿童的生命之中,道德教育的

28、定位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发展生活。道德学习的过程,是儿童沟通书本世界、经验世界、生活世界的过程,而三者沟通的中介是儿童的活动,只有源于儿童的实际活动的道德学习,才能引发内心的道德需要,获得道德体悟,建构道德品质。道德教育应该关注每一个儿童的生命质量,尊重个体生命的独特性,珍视童年幸福的价值。引导儿童高质量的生活,营造属于儿童自己的健康快乐、有意义的生活,培养儿童感受幸福、体验与创造幸福的能力,为成为适应社会的合格公民奠定良好的基础。德育综合课程侧重过程评价,具体指标见下表。表四 西湖区小学教师课堂教学评估表一级指标二级指标评价要点等级分值得分ABCD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5分)清晰具体、针对

29、实际151296教学内容(15分)沟通生活、体现价值151296教学实施实践体验(10分)活动有效、体验深刻10864动态生成(10分)利用资源及时、资源生成丰富10864多维互动(10分)互动程度(倾听、引导)10864教学成效目标达成(30分)知识技能掌握30241812过程方法到位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教学特色教学个性(10分)教学新颖、富有创造10864总评优:90100分 良:7589分中:6074分 差:59分以下总分:等级:教学建议 对学校德育工作的评定,应该全面、客观、公正。首先,用多种方式尽可能多地收集信息,如现场考察、观摩活动、听取汇报、个别访谈、听课评课、召开座谈会、问卷调

30、查、查看会议记录等。其次,在全面掌握信息、资料的基础上,汇总整理,综合分析,提炼特色,肯定成绩,指出不足,以求较客观准确地反映全貌。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作为社会公共事业,作为特殊的服务行业,迫切需要体现公平优先,需要为群众提供优质教育。从2001年起,杭州市教育局开始“百万家长评学校”活动,对学校办学质量进行“满意、比较满意、基本满意、不太满意、不满意”的测评。这是纳税人在行驶自己的教育评价权。从几次测评的结果分析看,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较多。这说明家长对学校德育工作关注度很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全员德育,落实到位,完善班级德育工作评价体系 班集体,是学校基层的组织单位,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沃土。学校德育的效果,能直接从班级德育工作中得以体现。学校对班级德育工作的评价,是“基于学生发展,基于教师发展”的评价,最终要达成育人目标,获得学生、教师、学校共发展的“三赢”。(1)抓好班级德育队伍的评价 班级德育工作质量如何,关键在于班级德育队伍的素质。学校把德育工作制度化,明确每位教师在德育中的岗位职责。每学期和教师签订书面的岗位目标责任书,期末进行自评、他评,奖优罚劣。 班主任评价学校德育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必须紧密依靠班主任。因为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教育者、组织者和领导者,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引路人。班主任的工作,对保证本班的教育质量、对学生人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