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6 ,大小:28.28KB ,
资源ID:2363090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63090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方剂期末复习填空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方剂期末复习填空题及答案.docx

1、方剂期末复习填空题及答案方剂学填空题第一章 方剂学总论1. 方剂学是研究和阐明_的理论及其临床运用的一门学科。2. 医学史上复方的出现,最迟应在_时期。3. 现存历史上最早的方书是_。4. 现存历史上载方最多的方书是_。 5.医学心悟医门八法为_代_ 所著。6. 在方剂分类方面,_代医家_著_,开创了综合分类法。7. 汗法具有_ _、_ _、_ _等作用。8. “八法”的内容是_。9. 治法具有多_和多_的特点。10.“和解少阳”是属于_治法体系。11.“透热转气”是属于_治法体系。12. 方剂和治法的关系是_。13. 以法统方包括_,_,_,以_等四个方面。14. 关于调和之法,戴天章总结说

2、_之谓和,_之谓和,_之谓和,_之谓和。15. 在辩证审因,确定治法之后,具体遣药组方时,必须重视两个环节,一是_,二是_。16. 运用配伍方法遣药组方,从总体而言,其目的不外_、_两个方面。17. 佐药包括_药、_药和_药三类。18. 使药包括_药和_药二类。19. 臣药的意义有_和_两种。20. 方剂的变化有_、_以及_等三种基本形式。21. 由于里寒证有部位浅深、程度轻重的差别,故温法又有_、_和_的差别。22. 清法是通过_、_、_、_等作用,以清除里热之邪的一类治法。 23.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_以主治各种_的一类治法。24. 消法是通过_、_、_等方法,使_等有形实邪_的一类治法。

3、25. 和法是通过_或_的方法,使半表半里之邪、或脏腑、阴阳、表里之证得以解除的一类治法。26. 下法是通过泻下、荡涤、攻逐等作用,使停留于胃肠的_、_、_、_、_、_等从下而出,以祛除病邪的一类治法。27.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是历史上第一部_。28.“十剂”是指:宣、通、_ _、 _、 _、 _、 _、 _、_ _、 _。29. 关于君臣佐使组方基本结构的理论,黄帝内经说:_ _,_ _, _。30. 方剂的服法包括_ 和_ _两个方面。第二章 解表剂1. 解表剂通常分为 、 、 三类。 2. 麻黄汤的功用是 , 。3. 以组方基本结构论,麻黄汤中的杏仁属于 药。 4. 桂枝汤中 , 等量合用,

4、是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 5. 九味羌活汤的功用是 , 。 6. 九味羌活汤主治 , 证。 7. 香苏散配伍苏叶的意义是 , 。 8. 小青龙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 9. 小青龙汤中具有温肺化饮,兼助麻、桂解表祛邪的药是 。10. 止嗽散的配伍特是 , , , 。 11. 银翘散配伍荆芥穗、淡豆豉的意义是 。 12. 应用桑菊饮的辨证要点是 , , , 。 13. 麻杏甘石汤中的君药是 、 。 14. 柴葛解肌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 。 15. 败毒散中的 、 是畅通气机、宽胸利膈的常用组合。 16. 败毒散用于痢疾初起有表证者,称为 法。 17. 参苏饮的臣药是 、 。

5、 18. 麻黄细辛附子汤中的 、 是助阳解表的常用组合。 19. 治疗大寒客犯肺肾所致咽痛声哑的常用方是 。 20. 滋阴解表的代表方是 。 21. 被 温病条辨称为“辛凉轻剂”的方剂是 。 第三章 泻下剂1. 泻下剂分为 、 、 、 和攻补兼施五类。2. 寒下剂,适用于 证。3. 大承气汤用法:水煎,先煎 、 ,后下 , 溶服。4. 大黄牡丹汤的功用是 , 。5. 大黄牡丹汤主治 , 证。6. 温脾汤的君药是 、 。7. 十枣汤的君药是 ,大枣为 药 。8. 十枣汤为 的代表方,又是治疗 的常用方。9. 大黄附子汤的君药是 、 ,臣药是 。10. 大黄附子汤功用为 , 。主治 。11. 麻子

6、仁丸由 汤加麻子仁、 、 、 而成。12. 麻子仁丸主治 , 证。13. 黄龙汤的组成是 、 、 、 、 、 、 、 。 14. 黄龙汤中配桔梗 , ,上宣下通,以降为主。15. 济川煎具有“ , ”的配伍特点。16. 温下法的代表方是 。17. 温脾汤主治 。18. 调胃承气汤由 、 、 组成。第四章 和解剂1. 和解剂通常分为 、 、 三类。2. 小柴胡汤因方中柴胡升散,芩、夏性燥,故对 者禁用。3.大柴胡汤是由 与 两方加减而成。4. 主治少阳阳明合病。5. 少阳湿热证,应选用 治之。6. 蒿芩清胆汤具有 , 之功用,宜于少阳胆热偏重,兼有湿热痰浊者。 7. 主治阳郁厥逆证的方剂是 。8

7、. 逍遥散为 的代表方,又是 的常用方。9. 痛泻要方的君药是 ,在方中的作用是 。10. 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脾功用的方剂是 。11. 半夏泻心汤主治 之痞证。12. 具有疏肝解郁,养血健脾功用的方剂是 。第五章清热剂与祛暑剂1. 清热剂具有_ _、_ _ 、_ _ 、_ _ 等作用。 2. 清热剂分为_ 、_ 、_ 、_ 、_ _ 等五类。 3. _ _ 方原为治阳明经证的主方,后世温病学家又以此为治_ 的代表方。 4. 竹叶石膏汤是白虎汤去_ ,加_ _ 、_ _、_ _ 、_ _而成 .5. 清营凉血方证中由于入营邪热由气分传来,故应采用_ _ 之法。 6. 犀角地黄汤由水牛角、生地黄

8、 、 _、_ _ 组成。7. 犀角地黄汤组方中以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_ _ 之虑,凉血止血又无_ _ 之弊。 8. 清热解毒剂适用于_ _ 、_ _ 、_ _及_ _ 等证。 9. 普济消毒饮的功用是 _ _, _ _。 10. 普济消毒饮中有“火郁发之”之义的药物是_ _ 、_ _ 。 11. 仙方活命饮中的_ _ 被前人称之谓疮疡圣药。 12. 导赤散主治_ _。 13. 龙胆泻肝汤主治:_ _ 、_ _证 。 14. 左金丸的功用是_ _,_ _ 。 15. 苇茎汤是治疗_ _ 的常用方剂。 16. 泻白散的功用是_ _ ,_ _ 。 17. 清胃散的功用是 _ _,主治_

9、 _ 。 18. 玉女煎的辨证要点是_ _, _ _, _ _。 19. 葛根苓连汤的功用是_ _ ,主治_ _ 。 20. 芍药汤的功用是_ _,_ _ 。 21. 青蒿鳖甲汤主治 _ _证。 22. 后世以 _ _五字概括导赤散主治证病机较为贴切。 23. 龙胆泻肝汤中甘草为佐使,一可_ _ ;二可 _ 。 24. 暑为火热之邪,故_ _ 是暑病最基本的治法。 25. 香薷散由_ _、_ _、_ _组成。26. 仙方活命饮若用之得当,则“脓未成者即_ ,已成者即 _ 。” 第六章温里剂1. 温里剂通常分为 _ _、 _ _ 、_ _三类。 2. 理中丸的功用是_ _、 _ _ 。3. 小建

10、中汤是由桂枝汤倍_ _加饴糖组成。 4. 吴茱萸汤是由吴茱萸、_ _、 _ _ 、_ _组成。 5. 四逆汤主治 证。 6. 当归四逆汤是由桂枝汤去生姜,加_ _、 _ 、_ _组成。 7. 阳和汤由熟地、肉桂、鹿角胶、白芥子、生甘草、_ _、_ _组成。 8. 理中丸证的病机是_ _。 9. 小建中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_ _。 10. 治疗阴疽的代表方剂是_ _。 11. 阳和汤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 第七章补益剂1 补益剂可分为 、 、 、 、 、 六类。 2. 四君子汤加 ,名曰异功散,主治 证。3. 六君子汤即四君子汤加 、 组成。 4. 参苓白术散中桔梗的配伍意义是 , ,又能

11、, 。 5. 参苓白术散是治脾虚湿盛证及体现 治法的常用方剂。 6. 补中益气汤以 为君药, 、 为佐使药。 7. 补气升阳,甘温除热的代表方是 。 8. 补中益气汤的功用是 , 。9. 生脉散由 、 、 组成。 10. 生脉散的辨证要点系 , , , , 。11. 玉屏风散由黄芪、 、 组成。 12. 玉屏风散的功用是 。 13. 玉屏风散为治疗 证的常用方剂。14. 完带汤主治 , 之证。 15. 完带汤的配伍特点是 , , , 。 16. 完带汤的君药是 , 。 17. 四物汤是补血调经的主方,是从金匮要略中的 减去阿胶、艾叶、甘草而成。 18. 当归补血汤中重用黄芪意在 ; ,以资化源

12、,使气旺血生。 19. 当归补血汤具有 之功,其中黄芪与当归用量之比是 : 。 20. 归脾汤具有 , 之功,主治 证和 证。 21. 炙甘草汤的功用是 , ,方中重用 , 为君药。 22. 炙甘草汤中用量最大的药物是 ,方中清酒辛热,可,是为使药。 23. 六味地黄丸的配伍特点是 , ;, 。 24. 六味地黄丸中三补之药是 、 、 ;三泻之药是 、 、 。 25. 大补阴丸以 , , 为辨证要点。 26. 一贯煎中配伍少量 以 , ,复其条达之性。 27. 一贯煎可治疗 , 证,其君药是 。 28. 肾气丸中配伍少量桂枝、附子,意在微微生火以鼓舞肾气,取“ ”之义。 29. 体现“益火之源

13、,以消阴翳”治法的方剂是 。 30. 主治喑痱证的方剂是 ,其功用是 , , 。31. 治疗肝肾阴虚证的基础方是 。 32. 补肾助阳的常用方是 。33. 治疗气阴两伤证的常用方剂是 。 第八章固涩剂1. 固涩剂分为 、 、 、 、 五类。 2. 生黄芪在牡蛎散中的作用是 , 。 3. 木香在真人养脏汤中作用是 ,使全方补涩不滞。 4. 桑螵蛸散的组成中具有收敛固涩且能镇心安神功用的药物是 。 5. 固冲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 。6. 固冲汤的功用是 , 。7. 四神丸的功用是 , 。 8. 五味子在四神丸中的作用是 。 9. 四神丸由普济本事方的 与 两方组合而成。 10. 固经丸中重用龟板、

14、白芍、黄芩,是为 的常用组合。 11. 易黄汤的功用是 , 。 12. 易黄汤主治 带下。 第九章安神剂1. 安神剂分 和 两类。 2. 朱砂安神丸的功用是 , 。 3. 应用酸枣仁汤以虚烦失眠, , , 为辨证要点。 4. 酸枣仁汤中配伍知母的意义是 , 。 5. 天王补心丹重用 为君药。 6. 治疗心火亢盛,阴血不足而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是 。7. 天王补心汤的功用是 , 。8. 治疗心肾阴血亏虚所致神志不安的常用方是 。9. 酸枣仁汤的功用是 , 。 第十章开窍剂1. 凉开剂,适用于 证。 2. 紫雪的辨证要点是高热烦燥 , , , 。 3. 至宝丹主治 证。 4. 苏合香丸所治诸证,系因

15、 , 所致。 第十一章理气剂1. 理气剂通常分为 和 两类。 2. 越鞠丸的功用是 。 3. 越鞠丸的君药是 。 4. 枳实薤白桂枝汤主治 证。 5. 半夏厚朴汤的功用是。 6. 具有行气疏肝,散寒止痛功用的代表方剂是。 7. 暖肝煎的功用是。 8. 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宜选用治疗。 9. 暖肝煎的君药是、。 10. 苏子降气汤的功用是。 11. 肉桂在苏子降气汤中的作用是。 12. 定喘汤主治证。 13. 具有宣降肺气,清热化痰功用的代表方剂是 。 14. 主治胃虚痰阻气逆证的代表方剂是。15. 旋覆代赭汤的功用是 。 16. 病人呃逆或干呕,虚烦少气,口干,舌红嫩,脉虚数。宜选用治疗。 第

16、十二章理血剂1. 理血剂分为 和 两大类。 2. 使用活血祛瘀剂时,还应根据病性的 、 、 、 而酌配相应的药物。 3. 补阳还五汤是 治法的代表方。 4. 使用止血剂时,上部出血可酌配少量 药,下部出血则配少量 药。 5. 失笑散由 、 组成。 6. 桂枝茯苓丸由茯苓、 、 、 组成。 7. 出血而兼有瘀滞者,止血又应适当配以 之品。8. 小蓟饮子是治疗 、 属实热证的常用方。9. 桃核承气汤的功用是 ,主治 证。10. 血府逐瘀汤的功用是活血化瘀, 。11. 活血祛瘀法属于“八法”中的 法。 12. 理血剂中五个逐瘀汤共有的药物是 。13. 补阳还五汤主治证的病机是 , 。14. 具有活血

17、祛瘀,疏肝通络的功用的方剂是 。15. 温经汤的组成中,性味寒凉的药物是 、 、 。 16. 生化汤方中重用 为君,炮姜在方中的作用是 , 。17. 温阳止血法的代表方是 。18. 咳血方是由青黛、瓜蒌仁、海粉和 与 组成的。第十三章治风剂1. 治风剂分为 和 两类。 2. 川芎茶调散的功用是 ,主治 。 3. 大秦艽汤的功用是 , 。主治 。 4. 由白附子、僵蚕、全蝎组成的方剂是 。5. 消风散主治_ _、_ _。方中用以养血活血的药物是_ _、_ _ 、_ _ 。6. 羚角钩藤汤的臣药是_ _、_ _, 其在方中的配伍意义是 。7. 镇肝息风汤重用 为君药,其在方中的作用是 ,并有补益肝

18、肾之效。 8. 镇肝息风汤的临床应用应以 ,脑部热痛,面色如醉,脉 为辨证要点。 9. 消风散主治风疹、湿疹,应用时应以 , ,脉浮为辨证要点。 10. 羚角钩藤汤主治肝热生风之证,应用时应以 ,手足抽搐, ,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11. 具有平肝息风,清热活血,补益肝肾功用的方剂是 ,其主治 , 。 12. 大定风珠的应用以 , , 为辨证要点。 13. 大定风珠的君药是_ _、_ _。 14. 天麻钩藤饮的临床运用应以头痛,眩晕, , ,脉弦为辨证要点。 第十四章治燥剂1. 燥证有 和 之分。前者是 所致,后者是 所致。 2. 治燥剂分为 和 两类。 3. 杏苏散主治 证,桑杏汤主治 证。

19、4. 清燥救肺汤具有 , 功用,主治 证。 5. 治疗虚热肺痿的常用方是 。6. 增水行舟法的代表方剂是 。7. 麦门冬汤的药物组成是麦冬、粳米、大枣、 、 、 。 8. 百合固金汤具有 , 功用。第十五章祛湿剂1. 凡以祛湿药物为主组成,具有 、 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一类方剂,统称为祛湿剂。 2. 祛湿剂属八法中之 法。 3. 祛湿剂中常配伍理气之品,以求 。 4. 祛湿剂多由 或 之药组成,易于耗伤阴津。故素体阴虚津亏,病后体弱,以及孕妇,均应慎用。 5. 平胃散以 为君,其作用为 。 6. 平胃散是治疗 证的基础方,其辨证要点为 、 。 7. 藿香正气散中配伍桔梗,取其宣肺利膈,既益 ,

20、又助 。 8. 茵陈蒿汤的功用是 。 9. 临床应用茵陈蒿汤的辨证要点为 、 、 、 。10. 八正散与导赤散共有的药物是 、 。 11. 甘露消毒丹主治证的病机是 、 。 12. 连朴饮中用量最重的药物是 ,其作是 、 、 。 13. 当归拈痛汤的功用是 、 。14. 当归拈痛汤中配伍益气养血滋阴之品,其作用是 、 。 15. 二妙散的组成是 、 。 16. 五苓散以 为君,作用为 。 17. 猪苓汤五药合方,其功用以 为主, 为辅。18. 防己黄芪汤主治 证。19. 苓桂术甘汤的功用是 、 。 20. 真武汤主治证的病机为 。21. 实脾散主治 。 22. 萆薢分清散的功用是 、 ,主治

21、之膏淋、白浊。 23. 羌活胜湿汤重用 、 为君,作用为 、 。 24. 独活寄生汤中能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药物是 、 、 。 25. 当归拈痛汤与独活寄生汤均可治疗痹症,但后者的病机应属 、 。第十六章祛痰剂1. 二陈汤中半夏、橘红以 ,故方以“二陈”为名。 2. 二陈汤中用少许乌梅 ,与半夏相伍, ,使祛痰而不伤正。 3. 温胆汤用竹茹为臣, ,止呕除烦。 4. 小陷胸汤原治伤寒表证误下,邪热内陷,痰热结于心下的 。 5. 小陷胸汤证与半夏泻心汤证均有胸脘痞闷一症,但前者按之 ,后者但满而 。 6. 贝母瓜蒌散为润燥化痰之剂,临床应用以咳嗽呛急, ,咽喉干燥,苔白而干为辨证要点。7. 苓甘

22、五味姜辛汤中佐以五味子 ,与细辛、干姜相伍,为仲景用以 的常用组合。8. 半夏白术天麻汤主治 证,临床应用以眩晕头痛, ,脉弦滑为辨证要点。第十七章消食剂1. 消食剂属于“八法”中的 。 2. 消食剂分为 和 两类。 3. 保和丸中三味消食药是 、 、 。 4. 健脾丸中三味消食药是 、 、 。 5. 消食剂中药物组成含“四君子汤”的方剂是 和 。 6. 枳实消痞丸主治 证;半夏泻心汤主治 证。 7. 患者脾胃虚弱,食少难消,脘腹痞闷,大便溏薄,倦怠乏力,苔腻微黄,脉虚弱,宜选用 治疗。 第十八章驱虫剂1. 凡以 、 ,统称驱虫剂。 2. 乌梅丸的功用是 。 方剂学填空题答案第一章 方剂学总论

23、1. 治法与方剂2. 春秋战国3. 五十二病方4. 普济方5. 清代 程钟龄6. 清代 汪昂 医方集解7. 开泻腠理 调畅营卫 宣发肺气8. 汗法 吐法 下法 和法 温法 清法 消法 补法9. 层次 体系10. 六经11. 卫气营血12. 治法是指导遣药组方的原则,方剂是体现和完成治法的主要手段 13. 以法组方 以法遣方 以法类方 以法释方14. 寒热并用 补泻合剂 表里双解 平其亢厉15. 严密的组方基本结构,熟练的配伍技巧 16. 增效、减毒17. 佐助 佐制 反佐18. 引经、调和19. 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或主证作用的药物,针对重要的兼病或兼证起主要治疗作用20. 药味加减的变化 药

24、量增减的变化 剂型更换的变化21. 温中祛寒 回阳救逆 温经散寒22. 清热 泻火 解毒 凉血23. 气血阴阳 虚弱证候24. 消食导滞、行气活血、化痰利水 气血痰食水虫 渐消缓散25. 和解、调和26. 宿食 燥屎 冷积 瘀血 结痰 停水27. 由政府组织编制成药典28. 补 泄 轻 重 滑 涩 燥 湿29. 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30. 服药时间,服药方法第二章 解表剂1. 辛温解表 辛凉解表 扶正解表 2. 发汗解表 宣肺平喘3. 佐助4. 桂枝 白芍5. 发汗祛湿 兼清里热6. 外感风寒湿邪 内有蕴热7. 发表散寒 理气宽中8. 外寒里饮9. 细辛10. 温而不燥 润而不

25、腻 散寒不助热 解表不伤正11. 解表散邪12. 咳嗽 发热不甚 微渴 脉浮数13. 麻黄 石膏14. 外感风寒 郁而化热15. 枳壳 桔梗16. 逆流挽舟17. 人参 葛根18. 麻黄 附子19. 麻黄细辛附子汤20. 加减葳蕤汤21. 桑菊饮第三章 泻下剂1. 寒下 温下 润下 逐水2. 里热积滞实证3. 厚朴 枳实 大黄 芒硝4. 泻热破瘀 散结消肿5. 肠痈初起 湿热壅滞6. 附子 大黄7. 甘遂 佐8. 泻下逐水 悬饮及阳水实证9. 附子 大黄 细辛10. 温里散寒,通便止痛 寒积里实证11. 小承气 杏仁 芍药 白蜜12. 胃肠燥热 脾约便秘证13. 大黄 芒硝 枳实 厚朴 当归 人参 桔梗 甘草14. 开肺气以利大肠 以助通腑之大黄15. 寓通于补之中 寄降于升之内16. 温脾汤17. 阳虚寒积证18. 大黄 芒硝 甘草第四章 和解剂1. 和解少阳 调和肝脾 调和肠胃2. 阴虚血少3. 小柴胡汤 小承气汤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