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8 ,大小:498.85KB ,
资源ID:23627399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62739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新能源汽车准入审查作业指导书.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新能源汽车准入审查作业指导书.docx

1、新能源汽车准入审查作业指导书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许可条件及审查要求一生产能力和条件实施细则1应有必要的生产场 地、存储场地或设施及 适宜、整洁的生产环境。在常规车辆四大工艺的生产线上,应明确新能源汽车生产所增加工序的具体工位和区域标识,关注能源装置、驱动装 置、整车控制系统等关键部件和零件的存储区域的设置和标识。整体作业环境应达到及时清理、清扫、整理、 安全的初步要求;生产线上应适宜、合理配置动力系统专用配送器具,应明确物料配送活动中安全防护措施;生产和存储区域应有效识别危险源,对主要危险源电池的存储及其环境管理、运输、 安装、电力接线、整车运行方面,都应制定安全防护措施(包括管理方案和应急措施

2、) 。生产线上应明确提出所应增加温度与湿度、用电安全(电线 /线缆的绝缘与裸露情况的处理)、强电警示标识、 安全与防护方面等环保、安全措施,并配备专用装置。2*生产设备的加工 精度和能力应当与产品 特性要求相适合。应具 有新能源汽车生产所必 须的专用设备、工装和 工具,制定和实施安全 防护措施;必要时,还 需有充电设备。申请企业的生产条件在满足常规汽车生产要求的基础上,在整车装配及新能源汽车系统装配方面,应 添置新能源汽车生产所必须的专用 工装、夹辅具、专业电工装配工具和 电工仪表、绝缘手套和绝缘鞋;申请企业如生产具有可充电功能的 新能源汽车,还需 配备充电设备。如申请企业自制新能源汽车的关键

3、或重要零部件、总成,其机加工、表面处理及装配生产所配置设备、加工范围、精 度和能力等应与产品特性、生产规模相适。二二二设计开发能力注1:对于底盘生产企业与改装车辆生产企业冋时申报新能源汽车的准入项目,首先应根据核心技术的掌握主体来确 定申请主体。当底盘企业为申请主体时,审查项目将围绕该企业的申报资料和产品设计开发场所、生产场所来进行,但可能会涉及 采购该底盘进行改装车辆的生产企业外部场所。当改装车辆生产企业为申请主体时,审查项目将围绕该企业的申报资料和产品设计开发场所、生产场所来进行。与此 同时,改装车辆的电动底盘还应满足同样类别传统车辆底盘的生产条件要求。注2 :已经具有公告新能源汽车产品、

4、从未接受新能源汽车准入审查的企业,在申报新能源汽车产品时,应按 44号文件提出申请、实施审查。审查时应结合已有产品和新申报产品的技术原理、技术方案、技术来源的整体状况,对企业的生产能力和条件、核心技术掌握情况进行审查,给出准入审查结果,并在生产准入报告中对已公告产品和新申报产 品的核心技术掌握情况均给出明确说明。1、应专门设置机构,长期负责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开发与改进活动。可以设置在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内部,也可专门设置一个并行的部门。对于集团化管理的公司,可由其上级部门 /集团统一设立、 管理产品设计开发工作(集团化公司应按照内资企业、合资企业分别设置研发中心) ,申请企业至少承担与新能源汽车开

5、发相关部分的主要设计工作。其人员需要固定(特别是整车控制系统、车载能源装置系统、驱动系统等方面开发的人员) ;其它涉及常规汽车开发过程的人员可以兼做常规汽车相应的开发工作。公司需要提交开发团队的人员清单,包括姓名、身份证号、发放工资证明、社保基金号(注明是否由本公司交付) 要开发人员(不少于 10人)至少在公司从事开发工作一年以上(或者至少有从事核心技术研发工作的核心人员 硬件、系统集成、总线技术、模拟分析验证 5人以上)在进行技术交流、现场考核时,公司可邀请外部专家到场,但是不能参与交流、答辩工作。外部专家可解释非核心技 术方面的技术情况(1) 对于自主研发及合作研发的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

6、,应有明确的职责人员负责以下设计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具体活动如下:1整车控制系统和动力总成系统中关键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开发;2,主如软件、整车总布置、车身设计、底盘总布置、车架设计;3整车动力系统的动力匹配计算和设计选型;4整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策略开发;5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6各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代码的开发;7机电耦合装置和变速装置结构设计;8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评审、验证、确认;9技术文件管理;10新能源汽车和标准化工作等等。(2) 对于购买技术和委托开发的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应有明确的职责人员负责以下相关设计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具

7、体活动如下:1整车控制系统和动力总成系统中关键零部件功能、性能参数要求的提出;2与其它相关系统和总成的匹配、通讯和控制;3产品测试和评价;4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的设计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设计控制等。(3) 对于直接购买的系统、总成及零部件产品,应有明确的职责人员负责以下相关设计开发或技术管理工作。具体活动如下:采购的相关系统与其它总成和整车匹配、 与整车通讯和控制系统接口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的提出,2、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系统及动力系统的设计开发活动,必须有明确的人员分工。研发机构中应有明确的职责人员负责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技术及标准的跟踪、试验及评价、样车及样品试制与调试、3、上述职责人员应具有

8、相应的专业背景、工作经历和研发岗位所要求的能力。1、申请企业应建立适于本企业新能源汽车产品设计开发工作的流程和程序化管理文件,包括从设计输入、设计输出、设 计评审、验证和确认、设计更改的整个过程;该流程和程序文件必须完整覆盖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整 车的设计全过程。如果某种产品属于合作开发,或部分设计工作委托其它企业完成,设计开发流程和程序文件也必须覆盖合作开发或委 托设计的活动环节和管理要求。开发流程和程序文件可与常规汽车结合、统一设立,也可单独设立。2、申请企业还应建立指导具体设计工作的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应满足以下要求:(1 )具有转让技术和委托开发技术的系统、总成及关键

9、零部件,应建立相应的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建立的文件应能指导产品核心技术的后续开发、改进工作,内容包括多种控制策略方案、各个功能模块、整车数据通 讯、系统总成之间匹配设计、整车动力系统匹配和选型设计、参数计算模型及经验数据、技术原理、设计验证活动等方面 内容。其中功能模块应包括硬件、软件两方面内容,硬件应说明控制器的物理结构及组件,软件应说明控制系统的主程序 模块、各个部件控制程序模块和执行程序模块。转让技术,是指企业将已经开发完成、并具有全部知识产权的技术,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申请新能源车辆的生产企业, 转让后申请企业具有该技术的全部或部分知识产权。委托开发技术,是指申请新能源车辆的生产企业,在

10、产品的设计开发活动中,将核心技术的某一系统、子系统、部件、零件委托具有相应技术能力的企业进行开发, 双方签定委托开发合同, 开发技术成果由申请企业享有全部或部分知识产权。注2 :具有转让技术和委托开发技术的企业,应提供双方(企业与委托方技术开发过程中各自应有的职能、权限、设计任务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2)对于自主研发及合作研发的系统、总成及关键零部件,应建立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1)(2)、控制器等硬件和软件(含系统源程序) 。载充电管理、通讯和数 据交换等系统和子系统 功能与性能要求的开发 和验证等工作。至少掌握新能源汽 车车载能源系统、驱动 系统及控制系统三者之 一的核心技术。应理解享有

11、所掌握 的核心技术的技术原 理、结构、功能和性能 要求、控制方法、通讯 和数据交换、失效模式 和安全风险以及测试评 价方法、主要故障模式 的诊断和解决措施等。:整车控制系统、动力建立的文件应包括:1整车控制系统和动力总成系统中关键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开发;2整车总布置、车身设计、底盘总布置、车架设计;3整车动力系统的匹配和选型(尤其是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与传动系统的匹配和选型)系统及关键零部件的结构设计;5整车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和控制策略开发;6各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代码的开发;7机电耦合装置和变速装置结构设计;8整车、整车控制系统和动力总成系统的设计评审、验证、确认和更改时应注意

12、的事项;技术文件管理;标准化等方面的内容。注3 :合作研发的技术,企业应提供双方签定的技术合作协议,其中应明确双方在核心技术开发过程中各自应有的职 能、权限、设计任务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设计规范或作业指导书内容,可根据协议要求中所规定的设计任务适当放宽。以上两项为判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的条件。直接购买的系统、总成及零部件产品,只要求在设计输入、设计验证和确认时提出应注意的事项,以及与其连接 的系统总成匹配整车数据通讯和控制等方面应建立设计规范及作业指导书。该项判定为不掌握核心技术。(4)申请企业应按照建立的文件,提供设计开发活动的应用实例。1、掌握核心技术的基本要求理解整车、关键系统或总成的技术

13、原理、控制方法、通讯、结构、功能、主要技术特性、失效模式和测试评价方法; 理解各系统的边界划分与接口定义,包括各系统之间接口定义、逻辑关系图、技术特征参数等; 理解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及主要环节的加工参数(仅对掌握的核心技术) ;理解产品的安全性及潜在风险(必要时进行产品安全性的失效模式和后果分析 );(5)2、在上述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对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三种核心技术的掌握程度,应按不同的要求处理。(1)掌握整车控制系统作为核心技术整车控制系统包括通讯线缆及接口、通讯协议、仪表(显示屏)控制器是由周边器件和主芯片(或单片机)组成。理解产品主要故障模式、诊断方法和解决方案。周边器件是

14、一些功能件,如电阻、传感器、桥式开关电路等器件,完成执行、采样等功能;或是辅助单片机、专用集 成电路等完成控制过程的器件。申请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应从以下方面把握掌握程度: 申请企业应能够提供:1整车控制系统的整车控制策略框架、控制原理图、电气结构原理图、电路图、总成图、装配图和整车布置图;2整车控制系统与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交换代码;3整车控制系统及子系统的源程序软件;4整车设计与新能源相关的驱动系统、能源装置匹配设计和结构设计、计算验证等方面的说明。申请企业应具有:1整车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和性能检验、测试能力;2控制系统和子系统的主要故障模式诊断能力

15、和维护、维修能力;3具备整车动力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检测能力。申请企业应演示并说明: 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开发工具,包括设计开发程序及软件设计程序,如整车性能及控制策略仿真软件(Cruis,Matlab/simuli nk, Psat , target link ),Ds pace ( autobox )硬件在环仿真系统,快速成形开发软件,控制系统源程序自动代码生成软件,编译器,仿真调试器 i-system/hitex ,电路仿真软件 multisim , PCB电路板设计软件Protel/power PCB/SPICE ,整车控制系统标定工具 CANape,Etas ) , CANOE/CA

16、NSCOPE 总线开发系统, 包括开发源程序所依据的软件系统、设备、环境,以及开发工具对驱动系统的验证活动和各类设计验算过程。注1 :审查过程中,若整车控制策略框架和控制原理、各种功能模式判断和逻辑运算已经说明详细而具体,可演示软 件程序的部分功能模块。编辑转换信号、综合处理信注2 :纯电动系统的整车控制系统作为核心技术掌握时,整车控制系统应具有采集信号、号、输出指令信号、控制功能模块运算(至少一个功能模块)等逻辑运算和信号处理功能。MCU的核心技术,此时要求系注3:可以由电机控制系统整合实现整车控制系统的功能,但要求整车企业必须掌握统集成商应向整车企业开放整合系统的技术。(2)掌握驱动系统作

17、为核心技术驱动系统包括控制器、通讯线缆及接口、通讯协议、变换器(电压升变速器、离合器、换档变速操纵机构等硬件和软件(含系统源程序)控制器是由周边器件和主芯片(或单片机)组成。周边器件是一些功能件,如电阻、传感器、桥式开关电路等器件,完成执行、采样等功能;或是辅助单片机、专用集 成电路等完成控制过程的器件。允许申请企业采购驱动系统中 零部件,但应提供与零部件供应商长期合作的技术协议和商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战略合 作关系,确保供应商能够及时提供满足整车驱动系统所要求的零部件(如动力耦合装置或电机、变速器及换档机构等)申请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应从以下方面把握掌握程度:申请企业应能够提供:驱动系统及子系

18、统的技术要求、功能和性能指标、测试评价方法;驱动系统及子系统的控制策略框架、控制原理图、源程序功能模块、结构原理图、电气结构原理图、电路图(含控制 器)、总成图、装配图和整车布置图;控制源程序软件(包括主要控制程序、子程序) ;驱动系统与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交换代码;变换器(包括升压、降压器)、逆变器的电气结构原理图、电路图;整车设计与新能源相关的驱动系统、能源装置匹配设计和结构设计、计算验证等方面的说明。申请企业应具有:1具备简单的电性能(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绝缘等) 、高压电安全、温度测量等项目的检测能力;2具备驱动系统及子系统的主要故障模式诊断能力和维护、维修能力

19、;3具备驱动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检测能力。申请企业应演示:,包括开发源程序所依据的软件系统、设备、环境,应能够说明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开发工具(程序及软件)以及开发工具对驱动系统的验证、各类设计验算过程。应能够结合整车行驶工况模式,说明驱动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车载能源系统、其它相关辅助系统之间的关系。注1:审查过程中,若驱动系统控制策略框架和控制原理、各种功能模式判断和逻辑运算已经说明详细而具体,可演 示软件程序的部分功能模块。掌握车载能源系统的核心技术-交流电压转换器)、通讯线缆及接口、通讯协议、车载充电装置。车载能源系统包括动力模块(动力电池、控制器和直流动力电池,包括电池单体、电池模块、

20、电池箱、动力电池组;控制器是由周边器件和主芯片(或单片机)组成。周边器件是一些功能件,如电阻、传感器、桥式开关电路等器件, 完成执行、采样等功能;或是辅助单片机、专用集成电路等完成控制过程的器件。直流-交流电压转换器,包括 DC/DC电压升/降压器、DC/AC直流变交流的转换器、 AC/DC交流变直流的逆变器等。 允许申请企业采购其它企业开发的动力电池,但应提供与供应商长期合作的技术协议和商务协议,明确双方的战略合 作关系、确保供应商能够及时提供满足 整车驱动和行驶所要求的动力能源需求。企业应自行开发(或者联合开发)车载能源的管理系统。当联合开发管理系统时,企业应提供双方签定的技术合作协 议,

21、其中应明确双方在核心技术开发过程中各自应有的职能、权限、设计任务和知识产权的所有者。特别说明以下两个问 题:1对于电池管理系统硬件的生产, 可以委托加工。但企业应确定委托加工的生产企业, 并对其生产过程实行监督管理,包括制定检验规范、实施检测、评价。2对于电池单体及电池箱,应与生产企业形成战略联盟(或者密切合作关系) ,保证其按照规定的方式与整车企业同步开发电池,有稳定的生产供应体系,供应商可根据整车企业的需求予以调整、改进电池产品(单体电池、电池模块、成组电池),生产适用于整车配套用电池产品。申请企业是否掌握核心技术应从以下方面把握掌握程度:申请企业应能够提供:应能够提出车载能源系统的技术要

22、求、功能和性能指标、测试评价方法;能供提供车载能源系统的电池种类、单体个 数、模块结构、成组电池连接方式、成组个数;能够提出控制策略框架、控制原理图、电路原理图、成组电池结构图、总 成图、装配图;能提供车载能源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和数据交换代码;具备简单的电性能(包 括电压、电流、电阻、绝缘等)、高压电安全、危险气体浓度、温度测量等项目的检测能力;具备车载能源系统的主要故 障模式、诊断方法和维护、维修能力;应能够提供整车设计与新能源相关的驱动系统、能源装置匹配设计和结构设计、计 算验证等方面的说明。申请企业应具有:具备简单的电性能(包括电压、电流、电阻、绝缘等) 、高压电

23、安全、温度测量等项目的检测能力;具备车载能源系统及子系统的主要故障模式诊断能力和维护、维修能力; 具备整车动力系统功能和性能的检测能力。申请企业应演示:在设计开发过程中所采用的开发工具(程序及软件) 具对驱动系统的验证、各类设计验算过程。应能够说明车辆可实现的行驶工况模式,并能够结合整车工况模式说明车载能源系统与整车控制系统、驱动系统、其 它相关辅助系统之间的关系。3、 核心技术在多能源管理系统等方面的兼容对于已经申请准入并审查通过的企业,其所掌握的核心技术存在扩展使用和技术兼容事宜。详细审查控制要求,详见 附件新能源汽车生产许可准入补充审查要求 。4、 对于“掌握”的核心技术,企业应具有相应

24、的知识产权。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应具有完整的知识产权, 此时需要详细说明自主知识产权相关的工作过程及成果评价验证、流程规范等)。当采用非完全自主研发(包括转让技术、委托开发、合作开发等)的核心技术时,企业应具有 完整系统的部分或全部知识产权,至少包括设计更改权和使用权。转让技术、委托开发的相关定义,详见上述第 4条款的解释说明。对于企业不“掌握”的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方面不做要求。1、 企业应提供与申请公告产品技术路线、技术方案一致的新能源汽车样车,包括掌握核心技术的样件。同时还应具 备样车、样件的试制能力,包括应配置必要的设备、模具、胎具、夹具、辅具、验具等设备或工装。2、 整车控制系统、车载能

25、源系统和驱动系统如果为自制,应配置试制工艺要求的加工设备,同时应具备按照技术规范进 行作业试制能力。上述系统的硬件部分采取对外委托加工方式时,需要对供方的试制及验证能力进行评审、确认。3、 试验验证设备注意:在进行资料审查、技术交流时要落实:试验设备投入使用不少于 12个月对于设备原值的要求:所有开发验证设备(以及新能源系统的检验设备)投入:纯电动汽车企业、燃料电池汽车企业 均不少于300万元;混合动力汽车企业不少于 400万元;-整车控制系统开发,企业应具备整车和系统集成测试设备,包括整车性能试验设备,驱动系统性能、功能台架测试设备;控制系统采集数据、计算处理数据、发出执行指令的功能测试设备

26、;整车通讯系统模拟试验设备。(4)软件测试及分析工具(CRUIS JTAG)硬件在环测试工具(DSPACE,NI-PXI,LABCAR )。电子电器件耐环境性(高低温、振动)试验设备-驱动系统开发,企业应产品和制造过程设 计开发的输入应当充分 适宜;产品和制造过程 设计开发的输出应当以 能针对设计输入进行验 证的方式提出,应当对 其进行评审、验证和确 认,并保存相应记录。具备电机与驱动系统的功能、性能测试设备。电机控制器测试仪器,控制器程序软件测试仪器及相应工具;电子电器件耐环境性(高低温、振动)试验设备, -车载能源装置管理系统开发,企业应具备电池、电控系统的电性能测试设备,单体电池的充放电

27、试验设备、耐环境性(用(过压、高温、穿刺、挤压)试验设备可不作要求。作为核心技术的开发, 上述项目不可委托资质试验室进行验证试验。个别项目,如耐久性(充放电次数)和电磁兼容,可以委托资质试验室进行验证试验。-HCU、MOTORECU、BMS 等控制器(硬件)应具备环境振动试验设备。产品设计开发活动:1、 设计输入应包括:市场研究、示范运行记录和质量反馈信息;以往开发经验或同行经验数据;3设计目标、可靠性和质量目标;产品水平基准数据;5产品可靠性研究数据;顾客要求。2、 设计输出应包括:1工程图纸,关注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相关的电路原理图、电子元器件结构图、控制策略框架图、控制系统原理图、源程 序

28、开发逻辑图、控制系统与车载能源系统及驱动系统之间的通讯协议(含通讯代码)和数据通讯方面的规定等。2产品(包括新能源汽车及能源装置、驱动系统、控制系统)企业标准和技术规范,包括必要的材料规范和性能要求。3样车和控制系统样件(PCB板、PLC控制模块、电子电路模块)。4设计验证、设计评审、设计确认的报告。5新能源汽车相关的新技术、新结构原理说明。用户使用手册。7自制件和采购材料清单。8新设备、工装和设施要求。9量具/试验设备要求。过程设计开发活动:1、 设计输入:源于产品设计开发活动的输出。-作为企业应该掌握的核心技术,在产品设计开发过程中应冋步进行过程设计开发。结合整车和控制系统硬件和软件的产

29、品图纸(整车控制策略框架、控制原理图、电气结构原理图、电路图、总成图、装配图和整车布置图)和技术规范,确定 生产流程,评价车辆和控制系统的可制造性、可装配性。2、 设计输出应包括:过程流程图;新能源车生产在车间平面布置图(明确新增工序的位置) ;制造过程工艺文件作业指导书;检验规范(进货 /过程/整车)5生产确认试验报告(对于小量试生产的情况,提出评价报告)6新增设备、工装和设施、量具 /验具、试验设备清单。8在实施产品和制造 过程的设计更改(包括 由供方引起的更改)前, 应当重新进行评审(包 括评审设计更改对产品 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 的影响)、验证和批准, 适当时应当征得顾客同 意,并满足

30、生产一致性 要求和产品追溯性要 求。设计开发流程和相关程序文件中,应说明产品更改活动中各个环节的工作内容和控制要求。设计更改主要涉及以下五 个方面的控制(适用于掌握的核心技术) :1、 系统和子系统的更改,应关注各系统之间的合理匹配;2、 更改所涉及系统、部件和零件的图样和技术规范,应关注各系统图纸和技术要求的协调一致;3、 同时应关注更改所涉及工艺流程图和新增设备、工装、检具;4、 同时应关注更改所涉及工艺 /检验规范;5、 设计更改必须保留相关评审、验证和确认的记录,应能够支持产品生产一致性要求的检查和必要时产品追溯性活动的 要求。三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9与产品质量有关的人员 应当具备相应的

31、能力, 严格按程序文件、作业 指导书或相关工艺文件 操作。应当建立和落实 人员能力评价和考核制 度,并保持适当的记录。1、 从事新能源汽车的设计人员、生产人员和质量控制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教育背景、工作经验和岗位所需的技术能力, 特别是有关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的生产(安装、装配)和质量人员,应接受电工专业所开展的安全意识教育。2、 建立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质量人员档案,根据需求适当安排培训活动,建立培训有效性评价、人员能力评价和人 员考核机制,确保各类人员能熟练操作、并处理突发的安全事件。10应当为重要的进货检 验、过程检验、最终检1、建立整车产品检验规范-整车检验规范至少包括试验方法、判定准则、检验 /试验项目、与样车对照表、检验 /试验频次、路况及里程分配、顾客特殊要求等方面的要求。-整车项目指车辆主要功能、性能的检验,至少包括 整车仪表通电显示完好、故障模式诊断可靠、动力性、经济性等检验项目以及整车下线常规安全检测项目 ;此外还应包括电性能(包括电压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