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41.03KB ,
资源ID:236050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6050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哈佛网络公开课走红 我们为什么没有牛校.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哈佛网络公开课走红 我们为什么没有牛校.docx

1、哈佛网络公开课走红 我们为什么没有牛校哈佛网络公开课走红 我们为什么没有牛校.txt你不用一上线看见莪在线,就急着隐身,放心。莪不会去缠你。说好的不离不弃 现在反而自己却做不到 本文由barbare_97212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哈佛网络公开课走红 我们为什么没有牛校 来源: 新民周刊 作者: 发布日期:( 2010-12-03 ) 我要评论 国外大学的“网课族”所学习的资源要比国内的广泛。 台下听哈佛大学 Niall Ferguson 教授演讲。 在中国,多数老师有时还是单方面的传声筒,学生是被排除在外的。 “网课”风靡

2、,原来人文也性感 历史找到了梵高,但我们错过了多少梵高? 人文学科,不就是纸面上的那些东西吗?都是浮云。 见识了哈佛、耶鲁、麻省理工的公开课原来,传说中的“人文精神”确有其事, 人文学科也能这么性感。教育者传授的不单是知识,还有道德、审美、智慧、伦理。 不过,能达到这种水准的教师有多少?有这样的水准,为什么要去当教师呢? 好在,有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公平、公益、自由、免费则是分享的要义。这群在 幕后为我们搭起知识转接桥梁的人,从个人到字幕组,从网站机构到爱好者,因为共同的 理想聚合在一起:把门打开,让知识进来。 (季天琴) 名校公开课,今天你淘了吗 不用点名,不用占座,没有考试,没有学分,想

3、上就上的国外名校课程让中国的高校 学生、白领阶层趋之若鹜,大声宣称以前爱逃课,现在爱“淘”课! 记者/邵乐韵 你知道 2006 年哈佛大学最受欢迎的讲师是谁, 去年最火爆的新生公共课又是哪门吗? 你知道耶鲁大学那个半仙一样盘腿坐在讲台上大谈死亡哲学的大胡子老头吗?你知道即便 不能坐在鼎鼎大名的常青藤院校课堂里,在家照样能够免费聆听大师的授课、理化工商文 哲医史任君选择吗? 2001 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率先拉开了网络公开课程的序幕,计划将该学院的全部课 程资料都在网上公布,让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里的任一网络使用者都可以免费取用。嗅觉 敏锐的人惊呼:高高在上的象牙塔正在卸下门锁、拆掉围墙,这是教学

4、史上继远程函授之 后又一令人激动的创举! 果然,麻省理工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耶鲁、哈佛、剑桥、牛津等世界名校以及财力丰 厚的基金会的陆续加入,犹如水滴汇成浪花,将“公开教育资源”(Open Educational Resources,O.E.R)运动推向了正轨,并且一发不可收。 2002 年,台湾青年朱学恒第一次在网上知道了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如今,朱 学恒也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经历了最初几年的鲜为人知,到今年年初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 VeryCD 与美剧字幕组联合推出中文版网络公开课,再到新浪等加入,国外网络公开课的汉 化工程出现“众人拾柴火焰高”的热闹场面。 不用点名,不用占座,没有考试,

5、没有学分,想上就上的国外名校课程让中国的高校 学生、白领阶层趋之若鹜,大声宣称以前爱逃课,现在爱“淘”课! 大家都来 OER 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老早就说过,世界是平的。课堂也不例外。 83 岁的玛丽安戴蒙德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解剖学已有 50 载。她授课的教室是 学校最大的讲堂,能容纳 736 个人,学生们还是需要早作准备才能找到座位。但是有了网 络视频,他们不再烦恼。 2005 年以来,全球已经有 150 万人次在 YouTube 上浏览过戴蒙德教授的网络课程“综 合生物”。除了她以外,还有许多世界顶级学校的大师 比如耶鲁大学经济学教授、当 代行为金融学主要创始人罗伯特希勒、哈佛大学“

6、积极心理学幸福课”的讲授者泰 勒本沙-哈尔、耶鲁大学的哲学“大仙”雪莱卡根等,都成了走出校园、走向世界的网 络新一代学术明星。 “我看起来上镜吗?不然我们可没办法开始。”麻省理工学院哲学系教授欧文辛格 如此幽默地开始他的爱情哲学课。 麻省理工学院 72 岁的物理学教授瓦尔特勒温同样因为网络开放课程成为千万学子 顶礼膜拜的对象。这位身高 188 厘米,满头白发的教授,为了介绍钟摆的周期与吊挂物体 的质量无关,曾躺在从天花板垂下的吊索上,让自己像钟摆一样摆荡。“各位请看,这可 是钟摆之母。”接着他在讲台上荡来荡去,然后喊道:“物理学果然不假!”教室立时爆 出欢呼声,这段画面也通过网络传遍全世界。

7、以欧美高校为主的公开课免费传播俨然成了一种时尚,分门别类的讲座录像、教学大 纲、课堂笔记就这样大方地摆在各校的官网上,任人分享。而自从 2006 年苹果公司开放 了 iTunes U(U 代表 University,大学)学习频道,把乔治华盛顿大学、杜克大学、密歇 根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等多所高校的课程资料集中起来后,更像是开辟了一块新的知识自 由市场,截至去年年底,iTunes U 已经突破了 1 亿的下载量。 英国公开大学(Open University)的开放课程经常出现在 iTunes U 下载排行榜前五位 中,课程依难度分为“导论、中级、进阶、研究”四个等级。该校名誉副校长玛丁比恩 说

8、,公开大学的网络公开课程已经有 1600 万人次的下载量,其中英国以外的下载量占到 89%。有 6000 名左右的学生在尝试了免费网络课程后,还购买使用了非免费课程。 有数据显示,麻省理工开放课程的使用者中,42%是在校注册学生,43%是校外自学人 士。耶鲁大学的情况也类似,校外的资源使用者占到了 69%。 正如普林斯顿大学前校长威廉博文所说:“越来越多的大学,包括那些最顶尖的学 校,正使用新技术让世界进入它们的辖区,再也不可能紧锁大门了。”美国非营 利服务机构 Ithaka S+R 专门帮助学术机构利用网络技术进行调研和教学普及,调研经理罗 杰斯科菲尔德更表示乐观:“如今大家都在搞 OER(

9、公开教育资源)。” 开放课程虽然免费,但打造这样一个平台却是耗钱的。OER 运动主要资助者 William&Flora Hewlett 基金会在过去 8 年投入了逾 1.1 亿美元,有 1400 多万美元投给了 麻省理工学院(该校另一资金支持者是 Andrew W. Mellon 基金会)。目前为止,麻省理工已 经开放了 1975 门课程,其中 33 门课有网络视频版,另有百余门课程配有动画等多媒体教 材,剩下的课程提供简单的文字版如教学大纲、课堂笔记、阅读材料、问题设置、课余作 业等。 耶鲁大学网络视频课程制作的主要资金来源也是 William&Flora Hewlett 基金会,每 门课的

10、视频录制要 3 万到 4 万美元。这笔费用包括摄影师、字幕制作,还要确保“耶鲁公 开课程”负责人戴安娜科莱纳所强调的“高质量”正是上乘的视频质量让耶鲁公开 课成为特别受追捧的对象。明年秋季,耶鲁将实现 36 门课程数字化的目标,而且计划制作 更多课程。 Ithaka S+R 的斯科菲尔德估计,过去 10 年投在公开课程上的钱已经有 1.5 亿美元, 还有更多的基金会加入到这一行列中来,像比尔盖茨夫妇创建的基金会就捐赠了 800 万 美元。当年从哈佛大学辍学的比尔盖茨曾说,未来最好的大学就是互联网。在看了麻省 理工的开放课固态化学导论后他留言,“我从这些讲座和课程资料中学到了很多,谢 谢你们把它

11、放到网上。”这句评价让麻省理工也颇为得意。 OER 在中国 网络公开课在中国的走红可以借鉴这样一个例子:今年 3 月 19 日,复旦大学邀请哈佛 大学的人文艺术与科学院院士迈克尔桑德尔来讲讲什么是正义,结果据到场的学生 讲,“场面从来没有这么火爆过”,能挤进讲堂站着旁听的同学已经是极其幸运的了 现场版如此爆棚,更不难推断网络版的受欢迎程度。 由于 OER 运动起自美国,大多数公开课程都是以英语形式传播。iTune U、YouTube 等 国外资源平台固然给力,但对于非英语国家的学习者来说,只有英语够好的人才能先行尝 到甜头,英语水平较低的网民则不免望“课”兴叹。 字幕组,让语言不再是传播的障碍

12、。按照那些名校的版权解释,使用者只要遵循 CC 版权许可协议,即 Creative Commons(创作共用)协议,遵循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 绎再创作和相同方式传播(即基于 CC 产品产生的新产品仍遵循 CC 协议)四个条件,作品就 可以免费传播。 如果说朱学恒的 OOPS 计划是华人界翻译海外公开课程的先驱, 让网友们开始了解和接 受这样一种学习方式,那么大陆的互联网资源分享平台 VeryCD 与美剧字幕组的合作,就是 第二个里程碑,让网民有了更多选择。 从今年 4 月份开始,VeryCD 开始筹备这个新的教育频道。夏宏毅找到著名美剧翻译人 人影视 YYeTs 字幕组,寻求长期合作Ve

13、ryCD 提供课程资源和发布平台,字幕组负责翻 译。起初,人人影视有些犯难,虽然这是个好东西,但翻译难度比美剧大得多,非常耗时 耗力。 在夏宏毅的软磨硬泡下,人人影视终于答应“做一个试试看”。 5 月 28 日,由人人影视翻译的耶鲁大学教授卡根的死亡课程出现在 VeryCD 首页。 一时间,网友的反应出于字幕组的意料下载量远远超过热门电影。人人影视开始大量 招募一批精兵强将,专攻公开课程翻译。不久,TLF 字幕组、OOPS(提供部分翻译,并与国 外院校沟通)、内地的超星大学堂 (负责提供国内院校课程)等也加入了协作的行列。 7 月 9 日,VeryCD U 正式上线。夏宏毅在公告帖中写道,“我

14、们希望通过对这些课程 的整理、发布、翻译能够带动起网上学习的热潮,如果还能自下而上的推动国内院校的积 极响应,更是我们乐见其成的。”“2010 年 7 月 9 日,我们回望 1919 年 5 月 4 日,会不 会与有荣焉?” 中国网民的热情被一下子激发了,从浏览量看,VeryCD U 上各热门课程的浏览量都突 破了百万,尤其是人文类课程,而且“很大一部分使用者是在读大学、研究生”。论坛里 好评如潮:“有了这个等于免费无偿的在家上国外名校啊!如果我们的大学也能做到那么 开放就好了!”“我也是超级支持,毕业后我就在这里继续充电,继续我的后大学时 代!”“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刻地体会到了开源与开

15、放对教育的帮助!” 我们为什么没有牛校? 国人重视各种排行榜。在我们这里很被看重的全美大学排行榜,没有一个美国大学校 长会把它们当回事。哈佛是高贵的人文传统,斯坦福是地道的美式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 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以科技领先自豪。各有各的个性,风格千姿百态,适应市场的不 同需求。不过,国内各个高校的理念看似高度统一 大跃进式地堆砌大学城、跻身各大 排行榜前端已成为各校领导乃至各地政府炫耀其政绩的“面子工程”。 记者/季天琴 牛校牛在哪? 清华、北大的学生算是见过世面的了吧,但是,看看网上那些欧美名校的公开课,那 些曾经的优越感会不会骤然间灰飞烟灭? 今年 3 月里,复旦大学延请哈佛大学迈

16、克尔桑德尔(Michael J. Sandel)教授讲座。 前往追星的粉丝无数,提前两个小时到达会场还嫌太迟,才能勉强挣得一个站位。 忍渴挨饿的同时,在现场观看 Sandel 如何与前后左右挤满的热切渴望的学生们讨论, 观众仍然大呼值得。在散场之后,在门口买 Sandel 授课讲义的人挤成了一堆,抢到最后一 本讲义的学生乐得飞飞的。 这位 Sandel 教授 1982 年就因批判罗尔斯的正义论而在学术上扬名了,还曾任职于小 布什总统生命伦理委员会。不过,他在中国的突然走红,全仰仗于网络公开课的流行。他 在哈佛教授的那门课程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算得上是网课的里程碑,其意义如同越 狱之于美剧在中国的

17、流行。 网络名人和菜头在“以人格保证”强烈推荐该课程,曾说:“并非因为它只适合涉世 未深的年轻人,又或是只适合于哈佛学生那样的高智商人群。单看西方思想家的思辨过程, 就已经足够性感。” 这个道德与政治哲学的入门课程,是最受哈佛新生欢迎的公开课。每周,超过 1000 位学生坐在哈佛的大礼堂里,听 Sandel 口吐莲花,学生们同时还将接触过去一些伟大哲学 家亚里士多德、康德、密尔、洛克,然后师生们一起评判性思考关于公正、平等、民 主与公民权利的一些基本问题。 所谓“思辨的性感”大体可以理解为:彼此尊重,在对话中修改或坚持自己的判 断,虽然没有统一的最高原则,但都以不侵犯他人正当利益的自由最为重要

18、。 网友 Frederick Wang 在看完该片后感慨:“推荐它不是课上得多么好,而是社会体制 在高等教育里的体现。民主的精髓就在这里,争取大多数的同意,那么精英就要把自己的 观点和理由解释清楚。这样的社会是思辨和成熟的。相反,把民众排除在外,就必然会愚 民。长此以往,两种社会表现出的智识差距判若云泥。” 对于那些求知欲很强的人而言,这些各路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如同一个挤满了山珍海 味的菜单耶鲁大学的哲学系教授 Shelly Kagan 为本科学生开设名为“死亡”的公开 课,这个穿着牛仔裤、帆布鞋,长相酷似萨达姆的“大仙”坐在讲台上,手舞足蹈地和一 帮年轻人大谈生命和死亡的本质。他还花了五节课

19、的时间和来自物理系、电子系、化工系、 政治系的学生讲解柏拉图的斐多篇对灵魂本质的讨论,这可不是随便在哪花上一点钱 就可买到的心灵鸡汤。 “再怎么比较也是血泪” 哈佛、耶鲁之所以能成为牛校,当然是因为人家很有钱,也有良好的声誉积淀,所以 能雇到最牛的教授,招到很牛的学生。 同时,也因为他们蕴含了丰富的博雅精神。这点, 从哈佛的“核心课程”上最能集中体现。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开放给本科生的基础课,学生们从中挑选几门作为必修课。 对此,哈佛开宗明义声称,核心课程是为了让学生们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其“核心课程”被分成七个领域:外国文化、历史、文学、道德判断、数理判断、科 学、社会分析。仅“道德判

20、断”这一板块而言,除了上述招致万人空巷的那门公正:该 如何做才好,还包括另外 13 门课程,罗列如下: 民主与平等、 国际关系与伦理、 伦理学中的基本问题、 儒家人文主义、 有神论与道德观念、自我,自由与存在、西方政治思想中的奴隶制、社会 反抗的道德基础、共和政府的理论与实践、比较宗教论理、传统中国的伦理 和政治理论、古代与中世纪政治哲学史、现代政治哲学史。 这还是九牛一毛。事实上,仅仅是针对本科生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以及对这些课程 3-5 行的介绍,哈佛就一口气列了 1000 多页。 这些课程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媒体人士贺某毕业于北大中文系,他自称是咽着口 水看完了这个课程清单,过去多少还

21、有点的牛校感不堪一击,当场崩盘。 他悲凉地声称,“我显然已经不敢把我读的学校叫做大学了。” 其实北大曾经还是有点样子的。在陈平原老北大的故事中,附载了(民国二十三 年度)国立北京大学一览,1934 年北京大学中文系开设的课表,豪华得令人目眩神迷。 就连当年外系所开供中文系学生选修之课程中,梁实秋、周作人、钱穆、向达等牛人的名 字也频现。 不知道现在的清华北大,能给那些一心向象牙塔里扑腾的 18 岁孩子,开出上述课程中 的几门? 好事者在网上检索出2007 年北大中文系上半年本科生课程表,整理出必修课寥寥 十几门。对比完了新旧两个时代的课程表,网友们纷纷感慨“那时的大师还是上课的”, “俱往矣,

22、再怎么比较也是血泪”。 专栏作家刘瑜在论及名校等话题时声称,“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突破 由事务主义引起的短视,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 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深蓝的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个星叫 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又为什么在那里。” 就像 Sandel 教授在公正一课的结尾语中告诉他的广大粉丝,学习的本质,不在于 记住哪些知识,而在于它触发了你的思考: “一旦我们开始反思我们的环境,世界将不再一样。我希望你们,至少已经体会到了 一点点的不安。这种不安,会促发我们的批判性思考,以及政治和道德生活的完善。这门 课程的目的就是要

23、唤醒你们永不停歇的理性思考,看看它将把你们带向何方。如果我们至 少做到了这点,如果理性的不安继续在折磨你,那么,我们就不是一无所获的。” 因为国内的大学闹出的笑话不少,所以媒体也动不动就会把“大学精神”这个话题拿 出来讨论一下。基本上大家都会达成一个共识:大学不是职业训练所。 据说,大学应该熏陶的,是一种人文精神。不过,国内的名校,经常为自己是不是一 流名校争得脸红脖子粗,这点就很没人文精神了。 国人重视各种排行榜。在我们这里很被看重的全美大学排行榜,没有一个美国大学校 长会把它们当回事。哈佛是高贵的人文传统,斯坦福是地道的美式实用主义,普林斯顿以 理论研究著称,麻省理工以科技领先自豪。各有各

24、的个性,风格千姿百态,适应市场的不 同需求 不过,国内各个高校的理念看似高度统一大跃进式地堆砌大学城、跻身各大排行 榜前端已成为各校领导乃至各地政府炫耀其政绩的“面子工程”。 在世俗化的今天,如何建设所谓的“大学精神”?对此,新民周刊记者专访了全 国政协常委、复旦大学图书馆馆长、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葛剑雄教授。 “教育是有普世价值的” 新民周刊:总体而言,英美这些名校的课堂还是思辨的。但是我们的多数老师有 时还是单方面的传声筒,学生是被排除在外的。 葛剑雄:其实我们并不缺少这种传统。上世纪 30 年代,我的导师谭其骧先生在燕京大 学做研究生时,他就曾经指出他的老师顾颉刚在课堂上的错误,顾先生

25、跟他写信,进行了 几个回合的讨论,最后顾先生非但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还把他们的往来信件当作补充教材 在课堂中分发。 我在课堂上也会鼓励自由探讨。其实,中国有很多教授都是受过西方教育的,问题是 如何在体制上保证他们教学的自由。我想,教育是绝对存在着普世价值的,严格地讲,就 是塑造一个“人”字。要鼓励他去追求真理,有时也意味着,他要挑战一个现有的真理。 新民周刊:确实如此,什么样的教育产生什么样的人才。 葛剑雄:是的。不过,什么样的社会,也会产生什么样的教育,这跟鸡生蛋、蛋生鸡 一样,都是循环往复的。 从晚清以来,不少寻找真理的人,最后都想把自己的真理普及他人。所以,毛泽东当 年说,教育是为了培养人

26、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他还加了一句,“教育要为无产阶级的政 治服务”,可能他年轻时说过的话,做过的事,跟他的这个方针并不符合,因为他的地位 不同了。 新民周刊:学生们说,那些欧美的教授能把问题直接切入生活的横截面。而我们 的不少高校教师要么就是照本宣科,要么就是不着边际。 葛剑雄:这个也不能一概而论,中美两国缺乏可比性。据我所知,欧美混日子的老师 还是有的,还得放到不同的教育体制下来考察。 我们的培养目标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的的 建设者和接班人,现在我们还在编写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材,英美有这个吗? 我们有些课是硬性规定要上的,但是老师、学生其实心里都明白,这些课是毫无意义 的。我校也有个老师想

27、开一门课,后来被禁止了。那这是教授的问题么? 在一个自由竞争的情况下,如果我们真正能落实教育传授知识、培养一个“人”的宗 旨,那么很多问题,只是个技术问题。 现在学生逃课,也有些是根本不愿学。我就收到过一封学生的来信,说他根本不想上 那个专业,是家里逼着上的。不上也不行,现在社会不公正,如果他爸不是李刚的话,拿 不到大学的文凭,就找不到工作。 新民周刊:相比那些网课中的欧美教授,现在国内高校,有个性的名师很少。 葛剑雄:这个也要分开来看的。有个性的老师,那个中学教师袁腾飞,他的有些话我 是反对的。他说“拿破仑绝对是个爷们”,这是给高中生上课么?“爷们”具体内涵是什 么?大学的选修课可以,但是基

28、础课,如果我是系主任,我是不允许这么上的。 在普通高校,有个性、有才华的老师注定不可能出现。要么他被更好的学校挖走,要 么他所在的那个土壤也未必容得下他。这是毫无办法的。我们学校的 3208 教室以前是发布 各种新奇观点的,现在还有吗? 在这个体制下,看不到任何解决的希望。无论是学术腐败、学风不端,真正的弊端在 于权力对学校的干预。权力比金钱更加容易腐蚀大学。光是金钱,大学还不至于这样,大 学经费增加,老师稍微有点骨气,还能抵挡得住。但是权力和金钱一结合,老师们就没有 办法了。 新民周刊:您对中国的教育是十分悲观的。 葛剑雄:根本原因就是行政控制一切、腐蚀了高校。 比如说,中央党校的学历,教育

29、部都不承认的,但是中组部承认。一些官员动不动就 党校学历,有本事你去念个正常的学校?重视这个学历,一是没有自信,二是权力控制一 切。我们学校中文系的陈思和教授,谁都知道他就是个本科学历,谁敢嘲笑他? “我们从没有过大学精神” 新民周刊:现在我们的高校除了教育的逻辑,还流淌着官场的逻辑。 葛剑雄:现在,行政机构掌握的钱或资源不受制约,以至于它的权力凌驾在学术之上。 根源是整个国家都是这样,“泛行政化”。 现在的教授如果没有行政职位,还不如一个科长。现在一个小小科长都指手画脚,因 为他掌握着资源。去行政化,是怎样保证学校有经费,有学术自由。 有些人成天谈这个问题,我笑他们太天真了,这简直是与虎谋皮

30、。你看朱清时去深圳 创办南方科大,难得不得了呀!动不动就要去求当地政府部门,行政化只是换了个手段而 已。如果这样,那还不如给他个行政级别算了。 新民周刊:跟欧美大学相比,我们的高校也存在着资金利用效率不高的问题。您 怎么看? 葛剑雄:现在都在大惊小怪,说你们大学有钱,其实资金也没有增加到该增加的程度。 我们的图书馆,英文书不如哈佛也也就算了,连中文书都输给人家,这说明我们其实没钱。 所以,你给我几个亿,我也用得完。 现在大学的经费条款分割,国家财政拨款只占到了总经费的 14 左右,其余 34 来 自各个项目和学校自筹经费。这个项目最后落到谁手中,你以为是评委么?在评委之前首 先是一批行政官员。

31、如果这些钱无条件发到学校,校长要去教育部“跑部烧香”?如果校 领导无条件地分发到各个院系,我要去跟你磕头、拍马屁吗? 新民周刊:国外的私立大学也各有特色,但是我们的大学是被包办的。 葛剑雄:现在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就送到外国去,每年几百亿、上千亿的钱就流到外 国。如果是能够花钱在中国得到非常好的教育,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这样做。 教育不能包办,只能依靠市场。现在我们的收入差距这么大,应该容许增加学校,这 实际上减轻了国家的负担,也有利于穷人上学。有的国家规定,私立学校需要提供一定比 例的经费让穷人也入校接受教育,或者拿出办学实际收入的一定比例捐给教育工程。这样, 私立学校完全可以办成最好的学校。

32、对这些学校,国家只有监督的权力,没有管理的权力,比如监管它们的教育质量有没 有达标。我们现在就莫名其妙地去限制民办大学的学费,这是不应该的,你给补贴了没? 新民周刊:现在国内不也在讲“教育家办学”吗? 葛剑雄:这又是一个空炮。现状是领导的不负责,负责的不领导,这到底为什么?! 我曾跟中央领导提过,请他们明示一下,到底哪些权归党委、哪些归校长?现在模式 不一,得有个条文和规矩。 新民周刊:您怎么看“重建大学精神”这个话题? 葛剑雄:不是“重建”,我们从来就没有过完整的大学精神。西南联大那会儿,清华 的教授拉帮结派,你轰我,我轰你,也是经常的事,并不像我们今天所想的那么美妙。所 以说,即使是教授治校,也要有好的体制保障。 我们现在连“教授治校”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