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7 ,大小:95.42KB ,
资源ID:2357429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57429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docx

1、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七年级历史第二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个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1、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主要是评价A、世袭制B、禅让制C、分封制D、郡县制2、小说封神榜中有关“炮烙之刑”、“以酒为池”“悬肉为林”的描写,反映了统治者的极度暴虐腐朽。这与哪一位统治者有关?A、夏王桀B、商纣王C、周厉王D、周幽王3、2009年6月10日是我国第四个“文化遗产日”。按照“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类,下列那一项的存在形式明显不同于其他三项A、三星堆 B

2、、都江堰 C、端午节 D、故宫4、下列三幅图片反映的是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农具,对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青铜农具 石斧 石锛 六角形铁锄A、B、C、D、5、学习历史有一基本结论就是“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有教无类”,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B、夏桀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6、下列关于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和兼并战争的评价正确的有争霸战争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在争霸过程中,有些诸侯国被消灭,出现了一些疆域较大的国家,有利于国家走向统一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

3、,促进了民族融合。A、B、C、D、7、妈妈领着小明去看中医,某位自称是“神医”的人,给小明看一看气色,问了问病情,听了听小明的声音,就给小明开了药方。小明对妈妈说:“这个神医是冒牌的”。小明的判断依据是A、他没给小明切脉 B、他没有给小明量血压C、他没有问小明得了什么病 D、他对小明不够客气8、成语的来源以及构成形式复杂,又往往包含典故史实,警世箴言,散见于历代典籍。富含许多古代人的智慧结晶,也可视为先民的历史写照。下列成语中与我国春秋战国历史有关的是破釜沉舟纸上谈兵风声鹤唳退避三舍A、 B、 C、 D、9、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舞动的北京”融合了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是书法雕塑杂技舞

4、蹈绘画 A、 B、 C、 D、10、对联:“哀怨托离骚,生而独开诗赋立;孤忠报楚国,余风波及汉湘人”。所描写的人物是( ) A李冰 B孔子 C屈原 D司马迁11、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 D行书12、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A.长平之战B.城濮之战C.桂陵之战D.马陵之战13、战国初年,晋国的卿大夫瓜分了晋国,形成的三个国家是()A.齐、楚、赵B.韩、赵、魏C.楚、燕、韩 D.秦、齐、魏14、战国时期

5、,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从根本上说是由于( )A各国的变革 B士人的四处游说C阶级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的飞速发展15、春秋战国时期的土地利用率和农作物产量显著提高,主要是因为()A.农业重视使用肥料B.青铜器在农业中的广泛使用C.水利工程的兴修D.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16、下列关于我国历法方面知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今天的农历,又叫“殷历”,是比较完备的历法B.战国时期,将一年分为12个月,有大小月之分和闰月之说C.相传在八千年前的夏朝,我国就已有了完备的历法D.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24个节气,这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17、下列属于“三星堆”文化代表的是( )司母戊大方鼎 青铜立

6、人像 四羊方尊 青铜神树A.B.C.D.18、“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张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这句话最准确的认识是: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于师19、最能代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音乐文化已达到很高水平的是:( )A编钟 B铜钟 C七孔骨笛 D陶埙20、商鞅变法成攻的主要原因是:( )A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B百姓的欢迎C个人才能卓越 D符合历史发展潮流二、非选择题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

7、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请回答:材料中的“

8、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22、(7分)阅读下列材料: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1分)(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2分)(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1分)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

9、受其赐。” 论语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6分)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24、(13分)读图做题。读下图,做一下题目(1)在图上,填出战国七雄的位置(7分)(2)在图A、B、C中写出围魏救赵的战役、减灶诱敌深入的战役、纸上谈兵的战役。(6分) 25读右图 (1)在图中的相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的阶层的名称:(6分) (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 。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

10、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请回答: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1+1+1分)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1+1+1+1分)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参考答案1-5CACCD6-10AADCC11-15AABDD16-20DDCAD21、(7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对中国古今的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民族心理素质的养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家所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

11、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的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再次强调,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请回答:材料中的“仁”的含义是指什么?(1分)儒家所强调的“和”是指哪两种“和谐”?(2分)“和谐”。 “和”的一是人与人

12、的和谐,二是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和谐,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梦想。请举例两位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家(除孔子以外)及他们关于和谐的观点。(4分)孟子保护环境,墨子“兼爱”“非攻”22、(7分)阅读下列材料:霸道通宵论,强国先富民。令规传万户,徙木赏千金。十载游羊地,三年悍将林。称雄当做首,变法古标今。(1)这首诗歌赞颂的人物是(1分)商鞅(2)诗中与右图相关的一句话是(1分)城门立木(3)说一说使诗中划直线部分现象出现的原因。(2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竣工的旧贵族的特权。(4)最能证明划波浪线部分历史事实的是:(2分)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

13、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5)诗中哪一句评论对于我们今天的改革最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1分)强国先富民23、(10分)子曰:“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阅读上述材料,请回答:上述内容反映了什么时期的历史事实?(1分)战国时期管仲是如何“相”桓公的? (6分)积极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组建强大的军队以“尊王攘夷”为号召,扩充疆界。管仲相桓公有何结果?(3分)齐国国富兵强,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24、(13分)读图做题。读下图,做一下题目(3)在图1、2、3、4、5、6、7上,填出战国七雄的位置(7分)(4)在图A

14、、B、C中写出围魏救赵的战役、减灶诱敌深入的战役、纸上谈兵的战役。(6分) 25读右图 (1)在图中的相应的位置标出相应的阶层的名称:(6分)(2)为了巩固统治,西周实行了 分封制 。西周通过这个制度起到了什么作用?(1+3分)开发了边远地区,加强了统治,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26、(秦孝公)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备,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过秦论请回答:材料反映的是哪次变法事件?这次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商君”指的是谁?(1+1+1分)商鞅变法 356年 商鞅写出“内立法度”的具体内容。(1+1+1+1分)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商君因变法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最后惨遭车裂而死。你认为商君变法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你觉得商鞅的死值不值得?(2+1分)成功, 商鞅的死值得,看变法是否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