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44.08KB ,
资源ID:2356431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56431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docx

1、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课标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冷战”的形成及其背景,以及与此相关的重要史实,理解两极对峙格局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通过对二战结束后国际关系格局演变原因的分析,引导学生从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出发,弄清重大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综合归纳以及全方位观察问题的能力。过程和方法:能够利用课本中的图表及附件材料,论证文字资料中提出的历史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少数大国控制世界、争夺霸权不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培养反对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意识。教学重点:美苏两极对峙格局

2、的形成的背景教学难点:美苏的“冷战”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导入新课 : 1945年,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和世界人民一起赢得了二战的胜利,世界人民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空前的灾难后,在治疗战争创伤的同时祈求世界和平,然而“二战”结束了,战时反法同盟之间的合作关系是否能够继续维持下去?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进入第24课的学习:讲授新课:一、“冷战”兴起的背景1、战后国际力量的对比(1)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资本主义)“二战”后,美国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与军事力量。军事上,美国不但垄断了原子弹,还拥有1200多万军队,30艘航空母舰和1000多艘其他战舰;在世界各地建

3、立了近500个军事基地。经济上,美国拥有最雄厚的工业实力(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的53.9%)和最丰富的黄金储备(占资本主义世界的74.3%),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货币金融体系。(2)苏联:成为战后惟一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社会主义)“二战”后初期,苏联总兵力接近美国,建立有强大的军事工业,仅作战飞机的年产量就4万架,苏军驻扎在欧亚许多地区。在战争中,苏联大大扩展了疆土,并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苏联成为战后唯一能与美国抗衡的大国。(3)西欧:各国普遍衰落。(资本主义)英国在二战中损失兵力120万,军费开支几乎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一半,国家预算的4/5被用于军事需要,战争使英国由战前

4、的债权国变成了债务国,共欠外债350多亿美元。法国在战争中曾经被德国占领,战后才依靠盟国的力量恢复了作为大国的地位,但实际上法国实力已经严重衰退,海外殖民地几乎全部丧失。阅读课本109页的解析与探究,结合课本106-107页的知识分析问题。材料一这次战争和过去不同了:无论谁占领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 斯大林表明:战后苏联扩展自己势力范围的意图。材料二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固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罗斯福(1

5、944年) 表明:美国要争夺世界霸权,称霸世界的意图。材料三苏联“狂热地坚信,它同美国之间不可能有永久的妥协。它坚信,如果苏联政权要得到巩固,那么搞乱我国社会的内部和谐,破坏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以及损害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权威,这种做法是可取和必要的”。 美国驻苏代办乔治凯南(1946年)材料四 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基本特征就是争夺世界霸权,苏联是美国通往世界霸权道路上的“最主要障碍”,美国正积极扩充军备,准备针对苏联的战争。 苏联驻美大使诺维科夫表明:战后双方由于社会制度与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双方缺乏合作的基础,双方互不信任,片面夸大对方给予自身的威胁。 2、美苏关系的变化(1)国家利益的冲突

6、(最根本);国际关系领域流传着19世纪英国首相巴麦尊的一句话:“在国际关系中,没有永远的朋友 没有永远的敌人 只有永远的利益。”战后双方失去了合作的基础(共同敌人法西斯被打败);美国将苏联看作其称霸全球的主要障碍;战后苏联努力确保东西部边界安全,进而扩展自己的势力范围和扩大在世界上的影响,并存在大国沙文主义;拓展:大国沙文主义:不尊重对方的独立平等地位,而是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甚至粗暴干涉对方的内政,侵犯对方的利益,损害对方的主权。意识形态: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人对于世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看法和见解,哲学、政治、艺术、宗教、道德等是它的具体表现。意识形态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在阶级社会里

7、具有阶级性,也叫观念形态。(2)美苏两国社会制度、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3)两国(领导人)之间存在严重的猜疑和不信任,夸大了对方对本国的威胁;(4)英国推波助澜的作用(丘吉尔“铁幕”演说);思考题:你认为应该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关系的原则吗?不应该。各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都有权力选择适合自己的政治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不但应该,而且可以和平共处。应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准则,不干涉别国的内政。(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二、“冷战”的具体表现阵营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

8、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欧共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经济“马歇尔计划”(1947)“经互会”(1949)军事“北约”(1949)“华约”(1955)“冷战”中的“热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代理人战争)1、杜鲁门主义的出台(1947.3.12)A、含义:P106B、实质:干涉别国内政,实现美国的全球霸权;C、标志:“冷战”的正式开始,两极对峙格局初步形成;2.“马歇尔计划”:从1948年到1950年,共有16个国家接受了美国13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美国援助西欧的目的很明显,一

9、是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来增强遏制苏联的力量;二是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将西欧纳入以美国为首的战后格局。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复兴经济的方案,故名“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对于复兴西欧、抗衡苏联起了重大的作用。同时也为后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奠定了基础。3.面对美国抛出马歇尔计划后,对东欧国家也颇有诱惑力,东欧各国曾希望通过接受马歇尔计划获得美国的经济援助以恢复经济。但由于马歇尔计划是想使整个欧洲摆脱苏联的控制和影响,因此遭到苏联的拒绝,东欧各国也只好仿效苏联。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防止东欧国家的离心

10、倾向,在1947年成立了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1949年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决定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经互会的成立,对于社会主义国家打破西方的经济封锁,促成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标志着战后初期欧洲在经济上的分裂。4.北约和华约建立的背景:柏林危机(1948)与德国分裂(1949-1990)1948年,西方国家将在德国占领区合并,实行货币改革。苏联切断西方占领区同西柏林间的水陆交通,并发行了新货币,这就是“柏林危机”。这是“柏林危机”时的空运。苏联的反击是在苏占区发行新货币苏占区发行新货币,封锁柏林。5.北约和华约的成立两极格局的正式形成(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在

11、政治、经济、军事领域的全面对峙)19556.朝鲜战争及影响;1950-1953中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采取遏制中国的政策,冷战从欧洲扩大到亚洲。美苏冷战中,美国执行的是重欧轻亚的全球战略,而此时却将朝鲜战争扩大到中国,并将大量资源和人力虚耗在一个次要的地区与一个次要的敌人上,因此后来美国陆军上将布莱德利将军认为:“朝鲜战争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打的一场错误的战争”。7.越南战争及影响;19611975投下800万吨炸药,造成越南160多万人死亡和整个印度支那1000多万难民流离失所;美国也损失惨重,战争长达14年,5.6万余人丧生,30多万人受伤,耗资1000多亿美元。越南战争

12、:美国人永远挥之不去的噩梦越南战争耗费了美国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导致美国的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军事实力上大体上赶上了美国。三、“冷战”的影响1.“冷战”持续40多年,对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深远的影响。2.美苏“冷战”关系压低了其他国际关系,造成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的局面,世界被分裂成两部分。3. 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全面对抗,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处于毁灭性的核战争的威胁之下。两大集团势均力敌,彼此不敢轻易动武,又使得近半个世纪没有爆发新的世界大战。4.美苏两国为争夺势力范围和世界霸权,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政,甚至不惜大举用兵,严重破坏了世界和平。课后小结: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变

13、化是两极格局的确立。美苏两极格局存在近半个世纪,对二战后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两极格局虽然已经解体,但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角度而言,学习这段历史仍然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以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思考与探讨,最后将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表列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板书设计:一、“冷战”兴起的背景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的变化美苏关系的恶化“冷战”兴起二、“冷战”的具体表现阵营领域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政治“杜鲁门主义”(1947)欧共和工人党情报局(1947)经济“马歇尔计划”(1947)“经互会”(1949)军事“北约”(1949)“华约”(1955)

14、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代理人战争)三、“冷战”的影响课堂习题:1.美国在朝鲜和越南进行的战争都是 ( )利用当地分裂局面插手别国内政 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 提供援助并派兵直接参战 乘机对中国进行武力侵略A D C D分析:这两场战争都是美国推行霸权主义,遏制共产主义,配合“冷战”而在亚洲发动的“热战”;两国的分裂局面为其干涉提供了借口;两场战争都发生在中国的邻国。因此项均符合史实,故在当选之列。而本题干扰项“打着联合国旗号实行侵略”只在朝鲜战争中出现,越南战争中不存在,应予以排除。答案选D2.“二战”期间美苏建立的同盟关系在战后破裂,其主要原因是( )A美苏争霸必然导致双方对立 B反法西斯斗争

15、取得胜利C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 D两极格局间关系的实质是两强争霸分析:战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政策,美国认为阻碍它扩张的是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因此挑起“冷战”、企图遏制社会主义、稳定资本主义,并最终称霸全球。由此可见,挑起矛盾而导致同盟关系破裂,主要在美国。在美国看来,正是苏联和各国人民的革命力量,妨碍了它实施霸权计划,国家利益和意识形态的冲突,最终导致美苏同盟关系破裂。答案选D。3.二战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标志是( )A“铁幕”演说发表 B资本主义阵营形成C“杜鲁门主义”出台 D“马歇尔计划”提出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美苏之间“冷战”进程的把握能力。A项为“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B

16、,D两项是美国推行“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三项均不符合题意。C项标志着“冷战”正式开始,表明美国公开放弃同苏联合作的政策。答案选C。4.“冷战”时期针对“马歇尔计划”,苏联采取的对抗举措是( )A参与“马歇尔计划” B成立经互会C建立华约组织 D支持越南战争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与对比理解。“马歇尔计划”是美国以经济手段扶植和控制西欧,遏制苏联的措施。苏联及东欧国家与美国针锋相对,成立经互会。二者体现了美苏在经济领域里的对抗。A结论不对,C是针对北约而采取的对抗措施,D与题意无关。教学反思:第25课 世界多极化趋势课标要求:简述欧洲共同体的形成、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和中国的振

17、兴以及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多极化趋势和对世界的影响、欧盟的形成和扩展、日本的成为经济大国的过程和原因、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等基本史实。2.过程方法与能力目标:通过学生亲自对朝鲜战争和伊拉克战争立场和态度的决策,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信息能力,并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外部环境,正确应对重大事件。 通过创设置重大国际事件为情景,培养学生关注和关心国际、国内焦点,并具备一定的敏锐洞察力。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提高认识二战后美苏两极以外的各种政治经济力量的增长,初步理解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形成及影响,树立世界走向多极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的价值判断标准。

18、 教学重点:欧洲走向联合的过程和日本成为世界就经济大国的原因。教学难点: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与曲折。导入新课: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冷战”给世界带来了哪些影响?教师归纳: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对世界各国的安全和主权以及世界的和平都构成了严重威胁。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争霸双方受损;生活在美国的羽翼下的欧洲和日本,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开始了联合自强和崛起,逐渐走出了美国的阴影;不结盟运动兴起和发展;中国开始振兴,都极大的改变了冷战背景下的国际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的力量对比,世界格局出现了多极化的趋势。讲授新课: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背景(1)在近代很长一段时间内,欧洲曾是

19、世界舞台上的主角,但是,进入20世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无论是政治还是经济都遭受了重创。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意大利作为法西斯国家被打败,英国、法国虽然是战胜国,但也遭受了巨大的战争创伤,法国还一度被占领。(战使欧洲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际地位严重下降。 欧洲不得不依靠美国以恢复经济和对抗苏联的威胁。)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丘吉尔从丘吉尔的话可以看出欧洲在二战后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是一落千丈。(2)50年代,西欧各国的生产力得到较快发展,经济联系加强。如果我们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上走下坡路的话

20、欧洲的联合是绝对必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必须在联合起来的欧洲建立第三种力量。 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 当时的国际形势如何?阿登纳的话反映了西欧国家为维护自身安全与发展的方法采取的措施?国际形势:两极对峙格局;方法:在两极格局之下,只有走联合之路,才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3)在两极格局之下,只有走联合之路才有可能保障自身的安全与发展。2.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过程(1)1951年,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卢森堡、荷兰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8年,六国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1967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合并成欧洲共

21、同体。(2)发展:建立关税同盟;从1958年-1968年,经过10年的努力,成员国之间取消了全部内部关税,并实现了对外统一关税率。实行共同的农业政策;(统一农产品价格制度)建立欧洲货币体系,并加强科技合作。1969年12月,欧共体政府首脑召开会议,决定开始组建经济和货币联盟。经过长时间的酝酿和筹备,1979年3月正式建立了欧洲货币体系,其中心内容是统一成员国之间的货币政策和建立欧洲货币,同时加强各国之间各项政策的协调,采取共同的政策措施,以达到商品、劳动力、劳务和资本的自由流动,使共同体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经济实体。1991年,欧共体政府首脑举行会议,明确规定了实现经济货币联盟的具体步骤和日程,

22、要通过建设欧洲内部市场和欧洲中央银行体系,发行单一货币(即后来的欧元)来实现经济的高度一体化。2002年1月1日在欧元区12个国家正式流通。欧洲一体化的特点:经济领域的局部合作到全面合作;从经济领域开始到政治经济一体化。拓展:在欧洲大陆上,有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可算是世仇,那就是法国和德国,因此欧洲联合的关键在于法国和德国的和解,政治上的长期不和是使得欧洲联合首先从经济领域开始。其实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都对这两个国家有利。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有利于联邦德国,因为其经济实力发达;而共同的农业政策更有利于法国,因为法国存在着大量的小农经济。政治上的联合法国与联邦德国也存在分歧,联邦德国希望凭借其雄厚的经济

23、实力把共同体建成一个超主权国家的联邦。而法国虽然经济实力不如联邦德国,但在政治上却拥有更多的发言权,一方面它希望联合联邦德国来加强自身对抗超级大国的实力,另一方面它又不愿意受任何超国家组织的控制,因此主张建立一种国家主权基础上的邦联,双方对此争论不休。但随着60年代末美苏争霸的加剧,西欧感到有必要进一步加强联合以确保自身的独立和安全,1973年欧共体9国召开首脑会议,明确了要把欧共体建成欧洲联盟的目标。3.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经济上与美国竞争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使美国的霸权地位严重削弱。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思

24、考题:想一想,这段话说明了什么?这段话说明,联合起来的欧洲成为独立于两个超级大国之外的第三种力量的愿望已经基本实现,欧共体由于经济实力的增长,政治外交方面的独立倾向已经日趋明显,摆脱美国控制的决心也更加强烈,在国际政治领域已经慢慢与美国鼎足相处。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以盟军的名义单独占领了日本。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死亡约310万人,经济损失约6500亿日元。工厂倒闭,农业歉收,人民生活极端贫困,整个社会经济一片凋敝。但日本在美国的单独占领下,战后经济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1.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1)美国的扶植;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主义”的提出及6月5日马歇

25、尔计划发表之后,欧洲“冷战”加剧。在亚洲,美国执行扶蒋反共政策,但随着中国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美国依靠中国大陆“遏制”苏联的战略构想成为了泡影。在这种形势下,美国重新估价了日本的地位和作用,从1948年起对日占领政策发生了根本转变,即从削弱日本转为扶植日本,使之成为美国称霸亚洲的基地,帮助日本恢复经济。(2)民主化改革;战后日本进行了一系列民主化改革,美国要求日本修改宪法,以推动资产阶级民族制度的建立。从1945年起,美国在日本进行土地改革,基本上消灭了封建土地制度。对旧财阀采取了限令解散的政策,整肃军国主义势力和审理战犯等活动,解除了战犯,职业军官,特别警察职员和各种法西斯军国主义团体的骨干

26、分子的公职。设立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战犯。解放日本妇女,赋予参政权等。这一系列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日本长期残存的封建因素,使日本国民中蕴藏的创造力迸发出来,成为推动日本经济复兴的基本动力。但后来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对日本的垄断资产阶级和军国主义势力采取了容忍和扶植的态度,这种改造的不彻底性成为今天日本右翼势力猖獗的根源。(3)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制定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也是日本经济迅速复兴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日本政府利用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国防费用小的有利因素,将大量的财力、物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主要力量集中到经济建设上。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扩大出口贸易,使日本迅速积累了资本和外汇储备,

27、提高了国际支付能力。战后的日本还极其重视教育,教育经费占整个政府预算的25%以上,居各资本主义国家之首。2.日本经济发展的表现经过恢复和调整,日本经济逐渐达到了战前水平,并在1956年-1972年期间呈现出高速发展的局面。在此期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上升到资本主义世界第二位,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3.影响(1)在成为经济大国的同时,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美国一边倒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2)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居民,冲击了美苏两极格局。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日本谋求从经济大国走向政治大国,又想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20世纪90年代以来

28、,日本经济持续低迷,国内右翼势力趁机抬头。日本政要一再参拜靖国神社,右翼势力编写历史教科书时极力否认日本所犯下的战争罪行,在领土问题上挑衅邻国,在外交上追随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对亚洲乃至世界的和平与安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拓展:“二战”结束以来,美国对日本外交政策所呈现的趋势是:控制扶植竞争、合作。三、不结盟运动的兴起1.兴起的背景二战后,亚非拉地区掀起了民族解放斗争的浪潮,诞生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在两极格局之下,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诞生了一系列的民族独立国家。与此同时,世界分化成以美国为首的资

29、本主义阵营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以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两个军事集团互相对峙,为加强自身实力,激烈地争夺亚非广大中间地带。特别是美国企图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填补因英、法等殖民主义者撤走所造成的权力真空。这就对新兴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在这种形势下,广大新独立国家主张在国家交往中不卷入大国军事集团之间的冲突,走团结合作,反帝反殖反霸、和平中立和不结盟的道路。2.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1)召开: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有25个国家出席。(2)会议内容:通过了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宣言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

30、团的基本原则和宗旨。(3)意义:标志着不结盟运动的正式诞生。(4)不结盟运动的含义:不结盟的含义不是消极的中立,而是要积极地反对殖民主义和霸权主义,主张用和平共处代替“冷战”,实行全面彻底裁军,销毁核武器。3.不结盟运动兴起的历史意义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物的局面,有力地冲击着战后美苏两极对峙格局,使世界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到今天为止,不结盟运动已经拥有115个成员国,覆盖了全世界近2/3的国家和1/2的人口。不结盟运动的形成,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姿态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并从根本上冲击着当时以美苏为主的两级世界格局。思考

31、题:在1971年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由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中国得以冲破美国设置的种种障碍,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这件事情说明了什么?“二战”后初期的联合国实际上为美国所把持,成为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的工具,但随着亚非拉一些民族独立国家的诞生,这种局面逐渐被打破。1971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一方面表明第三世界力量的强大,开始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与此同时,从50年代中期开始,中苏关系开始恶化,1968年苏联入侵捷克斯洛伐克,同年阿尔巴尼亚退出华约,1969年苏联军队入侵中国黑龙江珍宝岛。社会主义阵营日趋瓦解。1971年第26届联大上,在广大亚非拉民族独立国家的支持下,中国成功地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国在世界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经济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中国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这一切都有力地冲击着美苏主宰的两极世界格局,推动着世界日益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课堂小结:在本节课中,欧共体的成立,日本的崛起,不结盟运动的兴起和中国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