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2 ,大小:40.30KB ,
资源ID:2355311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55311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实验诊断学重点.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实验诊断学重点.docx

1、实验诊断学重点第一部分血液的一般检验名词解释1核右移:周围血中若中性粒细胞核出现5 叶或更多分叶,其百分率超过3者,称为核右移,主要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及造血功能衰退,也可见于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2核左移:周围血中出现不分叶核粒细胞(包括出现晚、中、早幼粒细胞及杆状核粒细胞等)的百分率增高(超过5%)时。常见于感染,特别是急性化脓性感染、急性失血、急性中毒及急性溶血反应等。3棒状小体:白细胞细胞质中出现呈红色的杆状物质,长约1-6um,1 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其对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亚型呈阳性,而急淋则不出现棒状小体。4网积红细胞:是晚幼红

2、细胞到成熟红细胞之间尚完全成熟的红细胞,胞质中尚残存核糖体等嗜碱性物质。表明骨髓造血功能的指标。5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6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7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较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深蓝紫色或蓝黑色的颗粒称为中毒颗粒,多见于较严重的化脓性感和大面积烧伤等情况。8贫血:单位容积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及血细胞比容低于参考值低限,称为贫血。9小红细胞:红细胞直径小于6m,中央淡染区扩大,红细胞呈小

3、细胞低色素。见于低色素性贫血,如缺铁性贫血。10血细胞比容:又称血细胞压积(PCV),是指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容积的比值。问答题1网织红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是什么?答:网织红细胞计数(Ret)是反映骨髓造血功能的重要指标。(1)判断骨髓增生能力,判断贫血类型: 网织红细胞增多,表示骨髓造血功能旺盛。常见于溶血性贫血(尤其急性溶血)、急性失血;造血恢复期可见Ret短暂和迅速增高,是骨髓功能恢复较敏感的指标; 网织红细胞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危象。( 2)评价疗效,判断病情变化:Ret 是贫血患者随访检查的项目之一。(3)骨髓移植后监测骨髓造血

4、恢复。2红细胞沉降率(血沉)病理性增快的临床意义:答:病理性增快可见于: 各种炎症:感染是血沉加快最常见的原因,如急性细菌性感染;结核病、结缔组织炎症、风湿热等慢性炎症于活动期血沉增快,病情好转时血沉减慢,故血沉(ESR)可动态观察病情变化。 组织损伤及坏死:见于较大范围组织损伤或手术创伤。心肌梗死时血沉增快,而心绞痛时血沉多正常,可作为两者鉴别指标。 恶性肿瘤血沉增快,而良性肿瘤血沉多正常。 高球蛋白血症。 贫血。 高胆固醇血症。血沉是较为常用而缺乏特异性的指标,血沉常作为疾病是否活动的监测指标。3试述中性粒细胞病理变化的临床意义。答:1)急性感染,特别是化脓性球菌感染如败血症,大叶性肺炎等

5、;2)严重的组织损伤,如手术创伤,大面积烧伤,急性心肌梗死等;3)急性溶血;4)急性大出血,特别是内出血如脾破裂,肝破裂等;5)急性中毒,如代谢性中毒或化学性药物中毒;6)恶性肿瘤和白血病。4何谓中性粒细胞核象变化?其临床意义是什么?答:中性粒细胞核象是指粒细胞核的分叶状况,它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而核象变化则可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正常人周围血液中中性粒细胞的分叶以3叶居多,但可见到少量杆状核粒细胞(1%-5%),杆状核与分叶核之间的正常比值为113,中性粒细胞核左移是指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超过5%,甚或出现杆状核以前更幼稚的粒细胞。常见于化脓性感染,基辛溶血,急性失血及急性中毒等。核

6、左移可伴白细胞总数增高,也可不增高甚或减少。中性粒细胞核右移是指外周血分叶核粒细胞和分叶过多,分叶在5 叶以上的粒细胞超过3%。常见于巨幼细胞贫血,应用抗代谢化学药物治疗后及骨髓造血功能减退等。5简述何为棒状小体及其临床价值。答:在Wright 或Giemsa 染色的血涂片中,白细胞细胞质中出现呈紫红色的杆状物质,长约16um,1 条或数条不等,称为棒状小体,其对急性白血病类型的鉴别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如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部分亚型呈阳性,而急淋则不出现棒状小体。6简述白细胞增多的常见生理情况及特点。答:饱餐,情绪激动,运动,高温,严寒等,新生儿,胎儿期,妊娠5 个月后及分娩等可见白细胞增多。其

7、特点:都是一过性的,通常不伴有白细胞质量的变化。7简述中性粒细胞有那些形态异常的改变答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A核变性B中毒颗粒C空泡形成D杜勒小体E细胞大小不均;巨多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棒状小体;其它:与遗传有关的异常形态变化。8简述中性粒细胞中毒性改变时出现细胞大小不均的可能机制。答:可能是在内毒素等因子的作用下,骨髓中幼稚中性粒细胞发生不规则的分裂增殖所致。9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的定义及临床意义答:是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参数,由血细胞分析仪测量而获得。对贫血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用于缺铁性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10红细胞沉降率的定义及影响因素答:红细胞在一定的条件下沉降

8、的速率,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血浆中各种蛋白的比例改变;红细胞数量和形状等11按贫血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可分为几类答:红细胞生成减少: 造血干细胞或红系祖细胞增殖与分化异常; DNA 合成障碍; 血红蛋白合成障碍; 红细胞生成调节异常; 不能分类或多种机制;红细胞破坏增多: 红细胞内在异常 红细胞外在异常;红细胞丢失12简述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临床意义。答:过敏性疾病;寄生虫病;皮肤病;血液病;某些恶性肿瘤;某些传染病;其它,如风湿性疾病常伴有增多。第二部分骨髓细胞学检查名词解释1粒红比值:骨髓中粒细胞系的百分数除以有核红细胞系的百分数,参考值为24:1。2巨幼细胞贫血:是由于叶酸及(或)维生素B12

9、 缺乏使DNA 合成障碍所引起的一组贫血。3Ph 染色体:Ph 染色体典型的核型为t(q:22)(q34:q11),是慢粒的遗传标志。4急性白血病MICM 分型:指急性白血病的形态学(Morphology), 免疫(Iosmunology,I) 细胞遗传学(Cytogenetics)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Biology)分型。5急性白血病FAB 分型:1976 年法英美血液学家在传统形态学的基础上结合细胞化学染色制定FAB分型方案。6白血病: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其特征是造血组织中一系或多系细胞恶性增殖并浸润肝、脾、淋巴结等组织器官。7. 白血病裂孔:白血病时,可见大量原始细胞伴少量成

10、熟细胞,而缺乏中间过渡的细胞的现象。8.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由于获得性骨髓造血干细胞受损导致一系、多系细胞减少,骨髓中增生活跃伴病态造血的一组疾病。9. Auer 小体: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白血病细胞细胞质出现紫红色棒状、针状,一根或多根。在原始细胞中出现,对诊断AML 有意义。简述题1试述蓝细胞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答:退化的淋巴细胞胞质消失,仅剩一散乱的长圆形核,或胞膜破碎,染色质被推拉成散乱的扫帚索状,形如竹篮筐,而称之为“篮细胞”这类细胞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中较多见。在诊断上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试述急性微小分化型髓细胞白血病(AML-M0 型)特征?答:特征为:原始细胞30。髓过氧化物酶(

11、MPO)苏丹黑B 反应阴性,B 细胞和T细胞系标记阴性,至少表达一种髓系抗原(CDl3 或CD33)以及免疫细胞化学和(或)电镜分析证实MPO 阳性。3简述巨核细胞裸核形成机制?答:产血小板型巨核细胞的胞质裂解成血小板完全脱落后,仅剩细胞核,而形成裸核。4简述巨幼细胞贫血血液学改变的典型特征?答:典型特征是除出现巨幼红细胞外,粒细胞亦可出现巨幼特征及分叶过多,严重时巨粒细胞和其他系统血细胞及黏膜细胞也可发生改变。5简述Ph 染色体的基因分析?答:Ph 染色体典型的核型为t(q:22)(q34:q11)。基因分析发现其9 号染色体3 区4 带的癌基因c-abl 易位至22 号染色体的断裂点集簇区

12、组成ablbcr融合基因,与慢粒的发病机制有关。6试述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ML-M3 型)特征?答: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以颗粒增多的异常早幼粒细胞占20%,易见胞质中多条棒状小体, Auer 小体,NSE 染色呈阳性反应,被NaF 抑制,POX 染色呈强阳性,t(15;17)( q22;q11-12)易位形成的PML-RARA 融合基因。7试述急性红白血病(AML-M6 型)分期:红血病期,红白血病期,白血病期8试述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AML-M5b 型)特征: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单核细胞占21-80%,可见幼稚及单核细胞,NSE 染色呈阳性反应,被NaF 抑制,POX 染色呈弱阳性。

13、9试述急性部分分化型原粒细胞白血病(AML-M2 型)特征:骨髓增生极度或明显活跃,原粒细胞占21%-90%,单核细胞占20%,早幼粒细胞以下阶段细胞增多。NSE 染色呈阳性反应,不被NaF 抑制,POX 染色呈阳性。10试述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特征:骨髓增生极度活跃、原粒+早幼粒细胞10%、嗜碱性粒细胞和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巨核细胞增多、Ph 染色体阳性。11缺铁性贫血的骨髓象表现: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增生明显,幼红细胞胞体小,胞浆少且兰,边缘不齐,常有核质发育失衡,成熟红细胞大小不等,中央淡染区扩大,粒系增生相对减低,巨核细胞无变化,外铁染色消失12骨髓穿刺的适应症:造血系统疾

14、病,血液病及相关疾病,恶性肿瘤骨髓转移,类脂质沉积病,不明原因的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贫血,寄生虫感染性疾病13. 骨髓穿刺的禁忌症:对严重的凝血因子缺陷病,如血友病等禁忌骨穿。第三部分止血、凝血障碍的检查名词解释1出血时间:将皮肤毛细血管刺破后,血液自然流出到自然停止所需的时间。2. 二期止血缺陷:指凝血和抗凝血异常所致的止血障碍。3. 一期止血缺陷:指血小板和血管壁异常所致的止血障碍。4. 外源性凝血途径:当组织和血管损伤后,TF 释放、a 激活形成复合物(TF-Fa),该复合物可激活FX 的过程。5内源性凝血途径:当血管壁损伤后,a 激活到形成复合物(Fa-Ca2+-Fa-PF3),该

15、复合物可激活FX 的过程。6. 凝血共同途径:指激活FX 到纤维蛋白形成的过程。7抗凝血系统:指抗凝血酶,蛋白C,蛋白S 等,它们对血液中被激活凝血因子能进行灭活。简述题1简述DIC 的实验诊断标准?答:同时有下列3 项以上异常:1)血小板计数进行性下降100X109L(白血病,肝病50X109L);2)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1.5gL(肝病1.0gL,白血病20mgL,(肝病60mgL)或血浆D 二-聚体水平较正常增高4 倍以上(阳性);4)PT 延长或缩短3 秒以上(肝病5 秒),APTT 延长或缩短10 秒以上;5)AT-活性60(不适用于肝病)或蛋白C(PC)活性降低。2何为INR,试述其

16、临床意义?答:INR 为国际标准化比值,即PTR(凝血酶原比值),指被检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与正常血浆的凝血酶原时间(S)的比值,参考值1.00.1,是监测口服抗凝剂的首选指标。国人以INR 为2.0-3.0 为宜。3简述正常的止血机制?答:有效的血小板,完整的血管壁,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以及血液流变学等功能完整性和凝血系统和纤溶系统之间的平衡和生理性调节。4简述血管的止血作用:答:止血功能:(1)收缩反应(2)激活血小板(3)激活内外源凝血系统(4)局部血粘度的增高。5简述血小板的止血作用?答:血小板作用: (1)血小板粘附作用(2)血小板聚集作用(3)释放反应(4)促凝

17、功能(5)维持血管的完整性血小板GP Ib-经VWF 介导粘附于胶原;血小板GPIIb/IIIa 经Fg 介导相互粘。附;白色血栓形成等血型鉴定名词解释1. 血型系统:由若干个相互关联的抗原抗体组成的血型体系,称为血型系统。2.何为交叉配血: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悬液相配一管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液相配的一管为次侧;两者合称为交叉血。第四部分尿液检查、肾功能检查名词解释1.管型:在一定条件下,肾脏滤出的蛋白质以及细胞或碎片在肾小管(远曲)、集合管中凝固后,可形成圆柱形蛋白聚体而随尿液排出,称为管型。尿中出现多量管型表示肾实质有病理性变化。2.酮体: 是-羟丁酸、乙酰乙酸、丙酮的总称

18、。3.选择性蛋白尿:肾小球病变较轻时,只有中小分子量的蛋白质(以清蛋白为主,并有少量的小分子蛋白)从尿中排出,而大分子量蛋白质(如IgA,IgG 等)排出较少,此种蛋白尿称为选择性蛋白尿,半定量多在+,典型病种是肾病综合征。4.细胞管型:细胞含量超过管型体积的1/3,称为细胞管型。5.颗粒管型:是由肾实质性病变崩解的细胞碎片、血浆蛋白及其他有形物凝聚于T-H 糖蛋白中形成的,颗粒总含量超过管型的1/3。6.本-周氏蛋白(BJP):是免疫球蛋白的轻链,能自由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当浓度超过近曲小管重吸收的极限时,可自尿中排出。7.镜下血尿:尿外观变化不明显,离心沉淀后,镜检时每高倍视野红细胞平均大于

19、3 个,称镜下血尿。8.血尿:尿内含有一定量的红细胞,称为血尿。9.透明管型:主要由Tamm-Horsfall 组成,尚有少量清蛋白和氯化物参与,为无色透明、内部结构均匀的圆柱状体,两端钝圆,偶尔含有少量颗粒。10. 蛋白尿:当尿蛋白含量100mg/L 或150mg/24h( 小儿)4mg/m2/h),蛋白定性试验呈阳性反应即成为蛋白尿。11.胆红素尿:尿内含有大量的结合胆红素,尿液成豆油样改变,振荡后出现黄色泡沫且不易消失。12.肉眼血尿:每升尿中含血量超过1ml 时即可出现淡红色,称肉眼血尿。13.肾小球源性血尿: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其后在各肾小管中受到不

20、同酸碱度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使红细胞出现大小形态及血红蛋白含量变化,此种血尿称为肾小球源性血尿。常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14 肾性糖尿:血糖浓度正常,由于肾小管病变导致葡萄糖的重吸收能力降低所致,即肾阈值下降产生的糖尿,又称肾性糖尿。15、多尿:尿量多于2500ml/24h,称多尿。可见于肾脏疾病和某些内分泌疾病。16肾清除率:系指双肾于单位时间内,能将若干毫升血浆中所含的某物质全部加以清除而言,用m1分或L24 小时表示。17 肾小球滤过率:单位时间内经肾小球滤出的血浆液体量,称为肾小球滤过率。18 肾性糖尿:血糖正常,葡萄糖耐量试验正常而尿糖阳性,就称为肾性糖尿,系由于近端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

21、收功能减退所致。19 内生肌酐清除率:肾单位时间内,把若干毫升血液中的内生肌酐全部清除出去,称为内生肌酐清除率。20 少尿:尿量少于400ml/24h 或17/h,称少尿。可见于休克、肾实质性改变及肾路梗阻等。简答题1.病理情况下尿中形成哪几种管型?答:细胞管型、颗粒管型、透明管型、脂肪管型、蜡样管型2.肾小管性蛋白尿形成机理?答:炎症或中毒等因素引起近曲小管对低分子量蛋白质重吸收减弱所致。3.病理性尿液外观有哪些改变?答: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脓尿、菌尿、乳糜尿4.尿蛋白产生的机制?答:当肾小球毛细血管壁断裂或电荷屏障改变,使大量高、中、低分子量的蛋白漏出,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而出现于

22、终尿中。5.如何鉴别混浊尿?答:尿酸盐沉淀:加热或加碱可溶解;磷酸盐或碳酸盐沉淀:加酸后可溶解;脓尿和菌尿:加热或加酸均不能使浑浊消失。6.尿糖升高的原因有哪些?答:血糖升高性糖尿;血糖正常性糖尿(肾性糖尿);暂时性糖尿(生理性糖尿、应激性糖尿);假性糖尿(药物性)。7.简述尿管型形成的条件?答:尿中清蛋白、肾小管上皮细胞产生的T-H 糖蛋白是构成管型的基质;肾小管仍有浓缩和酸化尿液的功能,前者可使形成管型的蛋白等成分浓缩,后者则促使蛋白变性聚集;仍存在可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处于休息状态的肾单位尿液淤滞,有足够的时间生成管型。当该肾单位重新排尿时,已形成的肾管型随尿排出。8.简述各种病理性蛋白尿

23、形成原因及常见疾病。答: 1)肾小球性蛋白尿:各种原因导致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增加,原尿中蛋白超过肾小球重吸收能力所致,常见于肾病综合征、肾小球肾炎以及糖尿病、高血压、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病早期;2) 肾小管性蛋白尿:因近端肾小管病变,影响尿中蛋白重吸收所致,可见于肾盂肾炎,氨基甙类抗生素、解热镇痛药、重金属对肾小管损伤,以及肾移植后排斥反应等;3)混合类蛋白尿:肾小球和肾小管均发生病变所致。上述可产生肾小球性或肾小管性蛋白尿的疾病进一步发展,均可形成混合性蛋白尿;4)组织性蛋白尿:由于肾组织破坏或肾小管分泌的蛋白所致,一般仅为轻度蛋白尿;5)一过性蛋白尿:以血浆中出现异常增多的低分子蛋白,超过肾小

24、管重吸收阈值所致,常见于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凝溶蛋白尿。9.简要说明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常用指标及评价。答:肾小球滤过功能常用指标有:1)血肌酐(Cr):临床常用,但严重损伤时才会出现改变,敏感性差;2)生肌酐清除率(Ccr):在严格控制外源性肌酐,内生肌酐相对稳定的条件下,Ccr 与GFR 有较好的相关性,能相对较早地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3)血尿素(BU):体内尿素的生成不如肌酐稳定,且受肾外影响因素大,特异性,灵敏性均差;4)血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蛋白C(cystain C):灵敏性高、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可靠指标,比其他指标均敏感。10、试述尿红细胞形态检查的临床意义答:尿红细胞形态检查

25、主要是用相差显微镜观察尿中红细胞的形态,肾小球源性血尿时,由于红细胞通过有病理改变的肾小球基膜时,受到挤压损伤,其后在漫长的各段肾小管中受到不同pH 和渗透压变化的影响,使红细胞出现大小、形态及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见于各类肾小球疾病,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主要指肾小球以下部位和泌尿通路上的出血,多与毛细血管破裂出血有关,不存在通过肾小球基膜裂孔,因此形态可完全正常,呈均一型,见于尿路系统炎症、结石、肿瘤等。11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测的临床意义。答:内生肌酐清除率检测的临床意义如下: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Ccr50时Scr 正常;评估肾功能损害程度:肾功能衰竭临床分期依据;指导治疗:临床常用指导利

26、尿药,抗菌素的使用等。12 肾脏的主要功能及肾功能检测方法。答:肾脏的主要功能: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以维持体内水、电解质、蛋白质和酸碱等代谢平衡。同时兼有内分泌功能如产生肾素、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 等,调节血压、钙磷代谢和红细胞生成等。临床常用的肾功能检查方法包括:(1)肾小球功能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血BUN 及Cr 浓度测定。(2)肾小管功能试验:远端肾单位功能试验:包括浓缩稀释功能试验和尿渗量测定;近端肾单位功能试验:包括对小分子蛋白的重吸收功能测定和肾小管葡萄糖最大重吸收量试验;尿酸化功能测定。第五章临床常用的生物化学检查名词解释1. 耐糖现象:正常人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

27、后,在短时间内暂时升高的血糖即可降至空腹水平。2. 血清C肽: C肽(C-peptide)是胰岛素原在蛋白水解酶作用下,转变为胰岛素的过程中裂解出来的肽类,胰岛B 细胞在分泌胰岛素的同时,释放等克分子的C 肽,测定C 肽可以了解胰岛素的分泌代谢和胰岛B 细胞的储备功能。3. 糖化血红蛋白:HbA1c 是血红蛋白链末端氨基酸与葡萄糖类进行缩合而成的酮氨化物,一旦形成不再解离。它可以反映2-3 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是糖尿病控制良好与否的指标。4.OGTT :是检测葡萄糖代谢功能的试验,主要用于诊断症状不明显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5. 同工酶:是指具有相同的催化活性,但化学结构、物理性质存在

28、一定差异的一类酶。6. 糖耐量异常:是指当糖代谢紊乱时,口服一定量的葡萄糖后,血糖急剧升高,或升高不明显,但短时间内不能恢复空腹水平。7. 胰岛素释放试验:在进行OGTT 的同时,于餐前、餐后30 分钟、60 分钟、120 分钟、180 分钟各抽一次血,检测血清胰岛素的变化。借以了解胰岛B 细胞的基础状态和储备功能。简述题1. 简述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在诊断糖尿病的临床应用?答:诊断糖尿病:如有明显的三多一少症状,当随机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oralglucosetolerancetese,OGTT) ,2 小时血糖值11.1mmol

29、/L。以上3 条单独符合1 条,即可作为诊断依据和标准,但要求在第一次测定后,隔一段日期,再用以上方法再复查一次,若结果仍符合诊断标准时,诊断即可确立。2. 简述糖化血红蛋白(GHb)检测的临床意义?答:.用于糖尿病诊断和疗效的观察指标。.区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前者升高,后者正常。预测血管并发症。3. 简述血清脂蛋白分类及其与冠心病发病率的关系/答:各种脂蛋白因所含脂类及蛋白质的不同,其密度、颗粒大小、表面电荷的不同等,可将其分为四类,根据密度从低到高分别为:CM、VLDL、LDL、HDL。脂蛋白电泳时可脂蛋白分为CM、脂蛋白、前脂蛋白、a 脂蛋白。与冠心病发病率成正相关的有CM、

30、VLDL、LDL。与冠心病发病率成负相关的有HDL。4简述血清载脂蛋白的临床意义及其检测方法?答:载脂蛋白A1(APO-A1)由肝脏和小肠合成,是HDL 的主要载脂蛋白成分,它可催化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LACT)将组织细胞内多余的胆固醇酯运至肝脏处理,有清除组织内脂质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对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极为重要。载脂蛋白B(APO-B)有APO-Bloo 和APOB48 两种。前者由肝脏合成,是LDL的主要载脂蛋白,后者在空肠合成,主要含于CM 中。ApoB 有调节肝内、外细胞表面LDL 受体与血浆LDL 之间平衡的作用,对肝脏合成VLDL 有调节作用。APO-A、APO-B 均

31、可采用ELISA 检测,并且据此可计算出APO-AB 值,是诊断冠心病的危险度常用的指标之一。5. 简述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血清学指标有哪些,特异性、灵敏度如何?答: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酸脱氢酶(LD)及其同工酶(LDI)、(TnT)、肌钙蛋白I(Tnl)、肌红蛋白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均有升高,其中Mb、CK-MB 亚型出现最早改变,CK-MB,CK-MB 亚型、TnT 灵敏度高,CK-MB、CK-MB 亚型、TnI、TnT 特异性高。6.超速离心法将血清脂蛋白分为几类?血清TC 和TG 测定标本采集有何要求?答:超速离心法将血清脂蛋白分为五类: CM(乳糜颗粒); 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 IDL(中间密度脂蛋白); LDL(低密度脂蛋白);HDL(高密度脂蛋白)。测定TC 和TG 的血标本,要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