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9 ,大小:33.20KB ,
资源ID:2354363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54363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产生和历史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b****8)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产生和历史发展.docx

1、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产生和历史发展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产生和历史发展 宫锡准 “军事辩证法”这个概念是毛泽东于年首先提出的,至今已有多年了,但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则是近几年的事。现实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的合理发展,军事辩证法是由历史上军事辩证法思想发展而来的。为了对军事辩证法有个历史的、整体的了解,我想简要回顾一下军事辩证法思想的产生和发展是有必要的。然而要从几千年来的战争和军事史中把军事辩证法思想那怕是做一最粗浅的描述,也是一件非常困难的工作。好在,若干年来我国军事理论界的同志在这方面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由林伯野同志主编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史,可以说是集多年来研究的新成果,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基础。

2、这里我也把学习和研究的一些看法提供出来,以求教于大家,望批评指正。(一)军事的客观辩证法是军事主观辩证法思想产生和发展的源泉战争或其它军事实践活动同任何其它事物一样,是辩证的矛盾运动,这就是军事客观辩证法。“事物的辩证法创造观念的辩证法”(),军事客观辩证法在人们头脑中的正确反映,就是军事主观辩证法。军事客观辩证法是军事主观辩证法的基础和源泉,因而作为一门科学的军事辩证法,只能从战争和其它军事活动的实践中去寻找,而不能从观念自身中产生,这就是军事辩证法科学的唯物主义基础。当然,一种理论一旦产生,理论本身又有着继承性,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发展也是如此,因此,我们学习军事辩证法就必

3、须重视了解军事辩证法思想发展的历史。从原则上讲,自从原始社会母系氏族的发展繁荣期有了战争之后,在战争中就产生了某些关于战争的辩证思考。战争形式和方法来源于狩猎。人们关于战争指导的某些辩证思想在那时就已经萌芽了,虽然没有文字记载,给我们的研究带来了困难,但是我们从古代传说中,从后来的某些片断文字记载中,还是可以发现其端倪。在中国,夏禹伐三苗的战争,可以认为是最初的阶级战争。在那之前的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同蚩尤部落的涿鹿之战,黄帝率领以熊、罴、貔、虎为图腾的部落同炎帝的阪泉之战,也是不乏谋略的。黄帝与蚩尤的涿鹿之战,开始两大部落联盟在今河南中部地区接触,最后到河北涿鹿地区决战,距离约公里,黄帝利用

4、有利的天候和地理条件,诱敌深入彻底打败并擒杀了蚩尤。可以看出,黄帝是一位有辩证谋略思想的战争指导者。当然,我们说在战争实践中存在着客观的军事辩证法,并不等于人们对它已经有了正确的认识。人们对这种客观的军事辩证法的认识是在实践的基础上,经过经验的逐渐积累,才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些理性认识,开始只是零星的、片段的,可以说只是有了某些军事辩证法思想,经过长期的探索、积累,才有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二)中国古代的军事辩证法思想 中国古代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正式产生从什么时候算起,目前理论界尚有不同看法。我们认为夏、商、西周(约公元前世纪前年),为中国古代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诞生时期。这不仅因为这时已经产生了正式

5、编制的军队和从生产工具中分化出专门生产的兵器,出现了夏启与有扈氏的甘之战,商汤伐夏桀的鸣条之战、武王伐纣的牧野之战这样大规模的战争,而且在春秋之前已经有了专门的军事文献军志和军政,这可以看作是古代军事辩证法思想诞生的标志。这两部书虽已亡佚,但从其它典籍的引录中仍可见其一斑。如军志把政治作为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说:“有德不可敌”;在作战指导上提出“见可而进,知难而退”(),首次提出哀兵必胜的思想,说“哀兵可吉”。还说“败不可馁”,“先人有夺人之心,后人有待其衰。”()军政对作战时的通信信号做出解释,说“言不相闻,故为金鼓;视不相见,故为旌旗”()。其它文献也记载了这时期对战争的看法和战争中采用军

6、事谋略的情况。如易经师提出战争的正义性问题,有一个卜辞说“师贞丈人吉”,意思说师正了就能成王。还提出军队必须有纪律,“师出于律,失律凶也”。这时期领导伐纣的军事家姬发和具有文韬武略为其出谋划策的姜尚都具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在牧野之战前,姜尚建议周文王采取麻痹商纣、争取邻国、剪商羽翼的策略,出现了三分天下文王有其二的局面,为灭纣奠定了基础。武王继位后,孟津观兵,举行伐纣演习,牧野之战时,姜尚与武王趁商纣军队主力在外、朝歌空虚之机,制定了乘虚捣隙、直捣朝歌的作战方针,联合诸侯,战前进行动员(“牧誓”),再加姜尚指挥正确,一举取得了牧野之战的胜利。据研究,姜尚曾有过军事著作,但已失传,六韬是后人

7、伪托姜尚之作,但六韬体现了姜尚的军事思想则是无疑的,所以有人认为姜尚是中国古代兵家权谋思想的鼻祖。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年前年)是我国古代军事辩证法思想成熟和大发展时期。这是奴隶社会向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制过渡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科学文化大发展,军事也是大发展时期。各诸侯国争霸、兼并,逐渐向统一方向发展。战争频繁、激烈,战争时间长,战争式样和方法多样、复杂。平丘之会晋国有兵车乘,据说秦国有兵万。春秋是车战的全盛期,战国时骑兵和步兵成为独立的兵种。最早的水、海战发生在公元前年。这时期的铁制兵器达到了相当水平,如莫邪、干将、龙泉宝剑相当锋利。战国时有了弩,可射数百步。开始筑城,攻城有了云梯。在军制

8、上出现了征兵制,农兵结合,“寓兵于农”,“寓兵于政”。军事技术的发展,战争的频繁,产生了许多杰出的军事家和新的军事理论,兵家已成为独立的学派,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据汉书记载,张良、韩信整理兵法“凡百八十家”,可见兵书之多。著名的有管子、司马穰苴、孙子兵法、墨子、吴子、孙髌兵法、尉缭子、六韬、商君书等。此外,荀况、白起等人的军事思想也很值得重视。在这些军事理论家中,孙武尤为突出,他系统地总结了春秋及其以前的兵学理论和战争经验,孙子兵法被后人称为兵学经典。孙子兵法以及这时期的其他军事著作,一个很大的特点是哲理性强,概括的军事思想层次高,从战争和军事领域一般规律的角度思考问题。这个特点也是一大优点

9、,有较大的适应性,具有方法论的作用,它为我国后来的军事理论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留有充分发展的余地。两千多年来对孙子兵法的研究经久不衰,这可能是重要的原因。孙武是以“道”为主的战争力量诸因素综合制胜论者,他认为分析敌我双方的“五事七计”,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这是他军事思想的基础。他所说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是一条普遍的战争规律。如何“知彼知己”?他认为要“庙算”、“用间”、战场侦察等。总之是“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而“不可取于鬼神,不可象于事,不可验于度。”()这是同“敬天”、“占卜”的战争观相对立的。还必须指出,他的多因素综合制胜论,并不是把战争力量因素并列看待,而是把“道”即

10、政治放在首位。他还看到了经济是战争的基础,说“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提出要“取用于国,因粮于敌”()。他的“兵贵胜不贵久”的速决战的作战思想,是他根据当时的经济情况提出的。在军事力量的建设方面,孙武特别重视将帅的作用,认为“将者,国之辅也。”对将帅的条件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认为“智者之虑,必杂于利害”,作战要考虑到利害得失;“将有五危”,必须防止;为将要“无武进”,不能盲目进攻;在心理修养方面,“将不可愠而致战”;如果国君的命令不合作战的实际情况,则“君命有所不受”。对士兵既要教育又要有严格的纪律,“令之以文,齐之以武”,“视卒如婴儿”;作战时要有统一步调,“不独进、不独退”。

11、在战争力量运用上,孙子总的指导思想是强调人的主动精神,要“致人而不致于人”,掌握主动权。用兵的最高目标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强调“伐谋”、“伐交”。兵力运用强调正确处理众寡、奇正、虚实、劳佚、专分、迂直、攻守等辩证关系。对敌要“并力”、“乘人不备、攻其所不戒”。他还强调要根据情况的变化,改变用兵方法,说“兵无常势”,要“践墨随敌”,“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春秋战国时期,除孙子外,还有其它一些很有价值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如,在战争观方面,战国时提出义战、义兵,以战止战思想,司马法提出“仁本”思想,孟子提出“仁者无敌”的思想,商君书提出“战伐必本于政胜”的思想,吴起与魏武侯在黄河边上讨论

12、地理形势时提出战争胜利“在德不在险”的思想,尉缭子兵令上“兵者,以武为植,以文为种。武为表,文为里”的思想,以及不少人提倡“富国强兵”,实行“奖励耕战”等等。在建军方面,吴子的“励士”,培养士兵的荣辱观很有意义。这时期“合纵连横”的联盟战思想较前有较大发展。秦汉至五代时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这一时期共年,是我国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统一的封建大国建立、巩固和曲折发展时期,其中经过秦汉、隋唐两次大统一和三国、五代两次大分裂。汉朝经济、科技文化比较繁荣,唐朝经济、政治、科技文化都有较大发展,是我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这时期的战争有王朝统一战争,农民起义战争,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在军事技术上,由于冶铁、

13、炼钢技术的进步,汉朝弩的张力达公斤,射程米。三国时诸葛亮改进了连弩,一弩十矢,运输工具有木牛流马。三国时期开始使用“舰”这一概念,造船技术比较发达。北燕时有了马蹬,对提高骑兵技术有很大促进作用。据说在中唐时发明了火药,但真正在军事上的应用当在宋朝。由于军事技术的发展,在作战方式上也有了发展。汉朝骑兵已成为主要兵种,三国时出现了大规模的水、骑、步各兵种配合作战的战争。城邑坚守战有重大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不少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在他们的军事实践和军事著作中丰富和发展了军事辩证法思想,但与春秋战国时期相比,有很大的不同。春秋战国时军事学术上是兵家多,军事辩证法思想各个方面都已形成,所以秦汉以后兵家多

14、是继承前人,尤其是继承孙子兵法的军事思想,方式多是对孙子兵法的集注和解释,从解释中发展了某方面的思想。这是一个优良传统,但也有副作用的一面,即在体系方面创新的不多。这时期著名的军事著作有黄石公的三略,张良、韩信的序次兵法,曹操的孙子注,诸葛亮的诸葛亮集,李世民的唐李问对,李靖的阴符经,李筌的太白阴经等。其中三略、唐李问对被宋朝列为五经七书。这时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主要表现在:战争观方面,三略提出:“庶民者,国之本”的“民本”思想,认为“主将之法,力揽英雄之心,尝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怎样得人心?三略认为:“利一害百,民去

15、城郭。利一害万,国乃思散。去一利百,人乃慕泽。去一利万,政乃不乱。”()这就是要与民众同善恶、共利害,以民众的利益为转移。这比起孙子“令民与上同意”和吴起“教百姓而亲万民”是进了一步,颇有点民主精神,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刘邦得天下后改变“马上治天下”的思想,实行“网疏”政策,富国强兵,强调文武并重长久治国治军,这种在和平时期解决军事与政治、军事与经济的关系的辩证思想为后来历代有为的统治者所遵循。曹操实行“修耕植以蓄军资”的政策,并在许下屯田,这也为后来不少军事家所仿效。从政治、经济、军事、地理等整体上分析战略形势,提出正确的措施,诸葛亮的隆中对比较典型,刘备接受他的意见,在三国多集团、多角斗

16、争中获得很大成功。在军事力量建设上,曹操“唯才是举”,张辽、徐晃都是被俘的,成为名将。曹操尝功罚罪从严治军也颇有名。他认为:“明尝罚,虽用众,若使一人也”。()“不官无功之臣,不尝不战之士”。()他对军队规定了严格的纪律,自己亲自实行。一次行军中,他的马踏了麦田,自己割下头发,“以发代首”,为后来统治者所称道。这时期在战争指导上有比较大的发展。韩信在实践上因事设奇,出奇制胜,发展了奇正的辩证思想。曹操特别强调奇正用兵的重要性,说:“奇正者,用兵之 (左边金右边今,读“亲”)键,制胜之枢机也。” ()他还把“奇正”与“分合”联系起来,根据情况灵活运用。李世民在唐李问对卷中中对作战指挥的要令概括为

17、:“千章万句,不外乎致人而不致于人而已”。他对虚实、奇正、攻守这些范畴都有着辩证的思考,而且围绕着“致人而不致于人”的目标展开,认为孙武十三篇“无出虚实”,“夫用兵,识虚实之势,则无不胜焉。”()他发展了孙武“虚实”这对概念,认为虚实的含义一是指兵力的强弱优劣,二是指敌我双方情况的真假。他在唐李问对中还揭示了虚实与奇正的内在联系,说:“奇正者,所以致敌之虚实也,敌实,则我必以正;敌虚,则我必为奇。”他还进一步把虚实之运用与攻守联系起来,提出了对将帅的要求,说:“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 ()李靖在与李世民的问对中发展了孙武“攻有余、守不足”的看法,认为

18、攻守之法,不一定要以强弱为转移,巧妙地运用攻守,就能使敌不知所守,从而致敌于死命。唐李问对强调了攻守二者的相互依存、相互联系,并认为二者是可以转化的。诸葛亮在作战中善于分析敌我双方力量的强弱,并用谋略变化强弱,充分地体现了他的辩证法思想。他认为了解、分析、比较敌我十二个方面的情况(比孙子更详细、更全面),就可以“强弱之形可决也”。而“将善者,其刚不可折,其柔不可卷,故以弱制强,以柔制刚。”()诸葛亮认为“军以奇计为谋,绝智为主”,所以他重视心战,“用兵之道,攻心为上,兵战为下。”()在实战中,他能把兵战与心战结合起来,七擒孟获就是卓越的证明。宋、元、明到清前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宋结束了五代十国

19、分裂割据的局面,封建中央集权制度得到了进一步强化。蒙古灭掉夏、金、宋,建立了空前规模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朱元璋经过农民起义建立了明朝,生产力得到较大发展。明朝在李自成农民起义打击下倒台了,满族又建立了清朝。这时西方资本主义已经发展起来,中国的封建主义制度已进入最后的阶段了。在这整个年中,中国在内外交往、科学技术与军事技术上都有很大发展。最突出的是火药在战争上的应用,开始了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公元年陈规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长竹杆火枪,后来安徽寿县又发明了有子巢的突火枪,在发射原理上是欧洲现代枪炮的先导。中国发明的指南针,在世纪已用于舟师导航,郑和下西洋时已有舰船多艘,多人。这一时期战争频繁,

20、除了王朝统一战争、国内民族战争、农民起义战争外,又增加了对外战争。在科学技术与军事技术发展、战争式样变化的情况下,又出现了一些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他们在某些方面又丰富和发展了军事辩证法思想,较著名的有赵匡胤、岳飞、许洞(著有虎左边金右边今读“钦”经)、朱元璋、刘基(著有百战奇略)、戚继光(著有纪效新书)、王敬则(著有三十六计)、李自成、努尔哈赤、郑成功等。这一时期在战争制胜理论方面,许洞的虎经做了综合分析。总的说他是“先胜”思想,唯物主义分析制胜因素。他认为先胜要“先务三和,次务三有余,次务三必行。”(先胜)三和指和于国,政治清明;和于军,处理好军内各种矛盾;和于阵,作战时布阵行列合理。三有余

21、指力有余,食有余,义有余。三必行指谋必行,尝必行,罚必行。他认为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强于敌人,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刘基总结了历史经验,认为要使战争服从政治,战争必有度,否则,“好战必亡”、“亡战必倾”。朱元璋实行“高筑墙,广积粮”,“且战且耕”政策,这样处理军事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是有见地的。在建军、治军方面,岳飞组建的“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戚继光严格训练“戚家军”,实行军政联防,整体设防,协同作战都很有名。成吉思汗根据蒙古的特点组织领户分封制度,努尔哈赤根据满族的特点组建的八旗军制都是具有辩证头脑的。在作战指导方面,岳飞作战不习成规,提出“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这是对指挥艺术

22、的高度总结。成吉思汗在兵力的总体上是以少胜多,但他创造的“进如山桃皮丛,摆如海子样阵,攻如穿凿而战”的优良战术,则强调:“以聚攻散”,因此在每一战役、战斗中,总是形成己强敌弱,取得胜利。努尔哈赤在大战萨尔浒中,明军三路来攻,他说:“凭尔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集中兵力、连续作战、各个击破消灭了明军,这些作战指导思想都是值得称赞的。此外,戚继光建立了车营,解决了火炮的机动问题,并解决了车营和骑兵、步兵、辎重兵相配合的编组问题。明代针对元代的残余势力,实行点、线、面结合,机动与守城结合,利用长城,以墙制骑,较好地解决了边防问题。针对倭寇侵扰,实行截“流”治“本”,海陆结合,沿海分区要点设防的海防政策

23、。郑成功对侵占台湾的荷兰军队实行了成功的登陆作战,这些都具有丰富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值得认真加以总结。(三)世界古代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中国以外,世界各国远古时代的战争,多见于神话和传说,最早有文字记载的战争发生在埃及。古埃及、印度、亚述、巴比伦、波斯等奴隶制国家在形成中进行过无数次战争,人们总结战争经验,产生了一些军事辩证法思想的萌芽,如亚述帝国在征服邻国时采取逐步蚕食、各个击破的战略就有朴素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世界古代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最早产生于这些东方国家,后来经波斯传到希腊,并由希腊加以发展,传到罗马达到最盛期。古希腊时代与古代中国不同,军事著作大多是战争史的著作,理论性的特别是高层次的军事理论

24、著作不多。军事著作著名的有希罗多德的希腊波斯战争史、修昔底德的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色诺芬的长征记、艾涅的战术和奥尼山得的军事长官指南等。这时期的军事辩证法思想见于这些著作中。古希腊的战争,首先是希波战争。波斯的扩张失败,雅典胜利,接着是争夺统一希腊的伯罗奔尼撒战争,斯巴达成了盟主,但不久又被底比斯的霸权所代替。然而底比斯也没有统一希腊,这一任务是由北方的马其顿完成了。在这些争霸战争和统一战争中,出现了一批有名的具有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军事家和军事思想家。如波斯王一世大流士组成了比较完整的军事集权制,他在战争中能把军事进攻和政治手段结合起来。雅典将军米太雅得,他知道希腊城邦小,在军事上不是波斯军队的对

25、手,于是便靠希腊人的爱国主义精神,提出:“要奴隶的锁链还是要自由”来激发公民的勇气,同时争取同盟共同对敌。在作战中他强调保存军力、诱敌深入、待机破敌。泰米斯托克利知道波斯的骑兵强大,而“雅典的未来在海上”,于是他扬长避短,发挥希腊舰船轻便灵活、水手素质好、地理熟的长处,取得了萨拉米斯海战的胜利。伯里克利的突出之点是认识到战争的胜利依赖于政治、经济、精神等条件,并特别强调“战争的胜利靠聪明的裁断和经济来源。”他特别注重人的因素,认为我们所应当悲伤的不是房屋和土地的丧失,而是人民生命的丧失。人是第一重要的,其他一切都是人的劳动成果。色诺芬在指导战争时,特别强调纪律,说“纪律保证安全”,并且有了只有

26、消灭敌人才能有效地保存自己的思想。埃帕米农达斯认为强国要先练兵,练兵要练精兵。他建立了一支“神圣战斗队”的职业军队。在兵力运用上提出:“把兵力集中在决定性地点进行主攻。”亚历山大在统一古希腊的战争中,达到了古希腊军事辩证法思想的顶峰。他自觉地把军事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工具。他的政治目的就是建立世界帝国的思想,这比希腊城邦的民族主义和东方的君主掠夺战争就先进得多了。古罗马时代的军事辩证法思想是古希腊军事辩证法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正当亚历山大帝国分裂,邦国君主们纷争不已时,古罗马较为民主的奴隶制代之而起。先进的打败落后的,这是永恒的规律。罗马人经过三次布匿战争、三次马其顿战争、叙利亚战争、二次米特拉达

27、特斯战争、巴勒斯坦战争、高卢战争、罗马内战和帕提亚战争等,使它成为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其影响广泛而深远。在这些战争中涌现了汉尼拔、西庇阿、斯巴达克、马略、凯撒和屋大维等一批军事家和军事理论家。反映这一时代较有名的军事理论著作有韦格蒂乌斯的罗马军制和弗朗蒂努斯的谋略。在这些军事家的战争实践和军事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它们是继承了古希腊时代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并有所发展的。如,汉尼拔在作战上有较高的指挥艺术,他能以弱诱敌,以虚对实,尽量创造和发挥自己的优势,使之在局部上己强敌弱。坎尼战役,他以万人几乎把万军队全歼。西庇阿虽然是被汉尼拔打败从坎尼逃出的罗马将领,但从失败中得到了教训,认为对于一个失败的军队来

28、说,精神支柱特别重要。斯巴达克是奴隶起义的领袖和统帅,他针对自己所进行的是正义战争的性质和较敌弱小的特点,在政治上提出“为自由而斗争”,在作战指导上强调因地制宜,斗智斗勇,而不同敌人硬拼,并且采取机动灵活的游击战术。马略突出的贡献是他的经济建军思想,他把公民兵改为职业军队,军队由国家供给,发给武器,这样,既解决了小农破产后的出路问题,又建立了一支精干的有严格纪律的军队。凯撒是罗马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很明确军事手段要服从政治目的,自觉为政治而从军。他综合政治、经济、军事的全面估量制定战略,然而又有重点,他说“有两种东西可以确立、保卫和扩大权力,这就是军队和金钱。”()建立和使用预备队是

29、凯撒的一个创举。屋大维是以军事实力为基础,力图以政治谋略取胜,颇有点象中国孙武“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他抓住安东尼与埃及女王不正当的关系这种政治上的弱点,大造舆论,使安东尼的士兵纷纷投降,迫使安东尼与埃及女王双双自杀。“屋大维完成了把罗马军队变为常备的正规军的事业”(),采取以积极进攻和对强邻分化、骚扰为基础的“守成战略”,为罗马年的和平奠定了基础。 欧洲中世纪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古希腊、罗马的奴隶制被封建制度所代替。从公元年西罗马帝国灭亡,直至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这一时期称为欧洲中世纪时期。自公元世纪至世纪,欧洲政治上处于分裂的闭塞状态,经济上封建割据,再加上宗教神学统治,生产力虽有较大发展

30、,但文化思想被禁锢,人们称为黑暗时代。这种情况从根本上就限制了军事辩证法思想的发展,当然在某些方面也还是有发展的。这时期的军事著作主要有拜占庭帝国佚名作者的战略和其后里欧的战术。军事上的代表人物是拜占庭著名将领贝利萨留。他注重将军事的、政治的、心理的和外交的诸因素巧妙地结合起来。他对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比前人的看法前进了一步,认为“力求以和平来结束战争的统帅,才是最伟大的统帅。”()在建军方面,他特别重视心理的、精神的和勇气的作用。世纪中叶,即中世纪后期,欧洲法兰西、英吉利、德国、西班牙、俄罗斯、瑞士等中央集权国家的建立,再加中国火药的传入,欧洲出现了军事上的复兴,同时出现了不少军事著作和军事代表

31、人物。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马基雅弗利的战争艺术比较有名,奥地利的蒙特库科利、法国的沃邦和萨克斯、普鲁士的腓特烈二世等人的著作都反映了些军事辩证法思想,为尔后资产阶级军事科学的形成创造了条件。马基雅弗利在军事辩证法方面的贡献主要在战争观方面,他认为战争与政治的关系不像许多人主张的那样是“不调和与对立的”,“它们不仅互相协调,相辅相成,而且还是必须联合成为一个整体。”()因此主张,要改革军事制度必须先作政治性的改革。他还认为国君与军事统帅最好合而为一,说“凡有国者宜自将兵,亲临前敌。反之,必为人所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他是杰出的军事统帅和伟大的军事改革家。他的军事辩证法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进

32、行的一系列军事改革和指挥战争的实践中。他所处的时代正值先进的火器在战争中得到应用,他在欧洲最先使作战思想和方法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把提高瑞典步兵、骑兵和炮兵联合作战能力作为总目标,对军队实行了多方面的改革,独创了线式灵活战术,从而保证了他在布赖滕费尔德和吕钦会战大败敌军。(四)近代资产阶级的军事辩证法思想年英国揭开了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欧洲主要国家进入了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由于产业革命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直接推动了军事技术的发展。如前装线膛枪逐步改变为击针后装线膛枪;出现了后装线膛炮;榴弹和榴霰弹代替了球形炮弹;出现了装甲车、装甲战船。在资本主义革命战争中发动人民参战,建立了群众性的军队,有些国家实行了义务兵役制。武器装备的改进和士兵成分的改变,在战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