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23.74KB ,
资源ID:2354275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54275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历史地理学基础教程 三10页精选文档.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历史地理学基础教程 三10页精选文档.docx

1、历史地理学基础教程 三10页精选文档历史地理学基础教程 三第三节唐、宋时代道制与路制区划一、唐代的贞观十道、开元十五道反映意义及其演变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了二百七十年的分裂局面。鉴于原来的州、郡、县三级制已经过于分散、杂乱、重叠,不利于中央王朝的统一管理,遂于开皇三年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废诸郡而独以州、县二级制区划制度,州的职掌与郡守相同,无刺举之任,形同秦汉,全国共190个郡,1255个县。唐代前期-贞观十道代表的地理空间唐太宗贞观初年虽经裁并,仍有三百多个州。这么多州都直属中央政府管理,显然不便,于是李世民将全国疆域按山川形势之便划分了十个道,神龙二年(706)置巡察使或存抚使,景云二年(

2、711)又置按察使巡视各道州县,临时派遣,不常设。贞观十道的划分是:开内道:东距河,西抵陇坂,南据终南,北边沙漠。(河,即黄河;陇坂,指六盘山;终南,即秦岭)河南道:东尽海,西距函谷,南滨淮,北薄于河。(函谷,指今河南灵宝境内的故函谷关;)河东道:东距常山,西距河,南抵首阳、太行,北边匈奴故塞。(常山,本名桓山,今河北唐县境内,此处经指太行山;首阳即雷首山,今山西永济县境内;匈奴故塞指今山西省北部)河北道,东并海,南迫于河,西距太行、常山,北通榆关、蓟门。(榆关,在今河北抚宁县境,蓟门指北京八达岭)陇右道:东接秦州,西输流沙,南连蜀及吐番,北界沙漠。(秦州,即今甘肃天水市;流沙指河西走廊西端,

3、与新疆交界处)山南道:东接荆、楚,西抵陇、蜀,南控大江,北距商、华二山。(荆、楚指今湖北省长江以北地区;陇,指六盘山;商山,在商县东南、秦岭东南余脉;华,即华山)淮南道:东临海,西抵汉,南据江,北距淮。(汉,指汉水)江南道:东临海,西抵蜀,南极岭,北带江。(岭,指五岭)岭南道:东南际海,西极群蛮,北据五岭。(群蛮,经指今湖南、贵州交界处的少数民族区)剑南道:东连牂牁,西界吐番,南接群蛮,北通剑阁。(牂牁,指今贵州东部,剑阁,指四川剑阁县剑门关)贞观元年,设立的十道并无固定长官和治所,类似西汉武帝时开设的十三部刺史制度,道之划分也只是为了临时派巡访使巡行时各自有个范围。所以道的划分多以自然山河为

4、界标。贞观十道实际上只代表地域而非行政区。所以,唐前期的行政区划仍是(府)州一县二级制。州刺史直接向中央尚书省负责。十道的划分对我国历史上划分区域的观念影响很大。贞观十道出现之前,人们往往托古于禹贡九州之说,无论地理书籍或是人们习惯上的天下分野。自此以后,凡大区域之划分则多比拟于十道。盛唐时期-开元十五道代表的检察区唐玄宗李隆基在位时,感到十道统辖区域太宽,治理上带来不便,而且南方某些地区的社会经济也较前有进一步发展,乃在贞观十道的基础上经过调整,于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7)将全国重新划分为十五道。主要是在首都长安附近增置了京畿道,在东都洛阳附近增置了都畿道,原江南道太广阔,经济文化又已发达,

5、遂一分为三,置江南东、西道和黔中道,原山南道横跨巫山,东西过宽不便管理,遂分置山南东、西道,以大巴山、巫山为界。从自然地理单元来看,开元十五道的区划,更符合地貌类型单元。譬如:川东和湖北分开了,浙江、福建与江西也分开了。与汉代十三州部比较,唐代的划分更显得合理了。开元十五道各置采访处置使,专管弹劾不法州县官吏,并有固定治所,这样道的含义由地理区划演变为正式的监察区划:京畿道治:长安都畿道治:洛阳关内道治:凤翔,多以京官遥领(通典172)河南道治:汴州(开封)山南东道治:襄州(襄阳)山南西道治:梁州(汉中)江南东道治:苏州(苏州)江西西道治:洪州(南昌)黔中道治:黔州(四川彭水县)河东道治:蒲州

6、(永济县蒲州镇)河北道治:魏州(大名县东北)陇右道治:鄯州(青海乐都)淮南道治:扬州(扬州)剑南道治:益州(成都市)岭南道治:广州(广州)开元十五道作为监察区,一切事务要上报中央,不能自行处置,所以,不能作为一级行政区。直到唐肃宗乾元元年(758)改采访使为观察处置使,插手民事,才渐渐成为各道的行政长官,(这一点与东汉末年刺史演化为州牧极相似)。不过,此时已在安史之乱后,节度使已开始独霸一方,节度使统辖的地区亦皆称道。意味着军事上的道与监察区的道渐渐合流,过渡到实际的一级行政区。因此,下面我们将谈谈唐代道发展的第三阶段。唐代后期-道的演变方镇节度使统辖诸州唐代节度使之置是由行军道大总管演变下来

7、的。初为临时设置,唐玄宗改称节度,为常设的军事区划,开元、天宝之际已有十节度之名,这些边防地区节度所辖地区也称道,军事性质的道级序是:道-镇-军-守捉。例:陇右道-安西四镇-新泉军-葱岭守捉。边州十节度为:河西道节度使治:凉州(武威)陇右道节度使治:鄯州(乐都)北庭道节度使治:庭州(吉木萨尔)安西道节度使治:龟兹镇(库车)范阳道节度使治:幽州(北京)平卢道节度使治:营州(朝阳)此五道与监察区道有别,河北、山南、淮南属内地,无军事道。河东道节度使治:太原府朔方道节度使治:灵州(灵武)剑南道节度使治:成都府岭南五府经略使治:广州节度使最初主管军务,其后在内地也开始设立,总揽区内数州军民财政大权,亦

8、可用留后的办法使子孙、镇将承袭。唐肃宗以后全国已有40多个道的节度使,其辖区也称:节镇、藩镇或道,成为实际上的地方最高行政区划。唐代的州县依其地位与人口开始分若干等级。州县等级的划分一方面是通过提高地位加强地方管理,另一方面便于官吏的考绩转迁,不同级别授不同等级的州、县官位,所以是与中国封建王朝官僚体制分不开的。少数民族地区设羁縻州府,凡奉唐朝为天子可汗的地区都划在唐版图之内。当地首领充(部分地区设汉官参治)可以世袭,中央命之,不征税,要求朝贡,军队受中央调遣,形同自治州,促进多民族统一国家的发展。小结道由最初的地理区划,无固定治所-监察区,有固定治所-行政区划,兼理民政、统辖数州,有一个逐步

9、形成的发展过程。五代十国时期,其行政制度皆因于唐。二、宋代路制的发展演化唐宋之际,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变革时期。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实行州(府、军、监)、县二级制,与州等级相当的还有府、军、监。州,北宋建国以后,鉴于唐后期藩镇权力过大,形成割据的教训,尽罢节镇统辖支郡,使各州直属中央,由朝廷委派京朝官管理州事,称知某州军州事,即全权管理本州军政、民政,直接向朝廷奏事。以后为牵制其权,又设通判某州军州事同领州事,行文与知州联署,其主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等事,但是兼有刺举监察权。府,与州相等,但设府者体制较尊,京师、陪都所在地,称京府。如:北宋有四京,首都东京开封府,陪都西京河南府(今河南洛

10、阳),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大中祥符七年升),北京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庆历二年升)。其余称次府,多因皇帝即位前所封位于此,或因形势冲要而升。军,多设在沿边地区,统辖县、城、镇、寨、堡,内地所设,均兼领县政,形同州级。宋朝将唐代内地军的名号符之名实,成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划。监,为管理国家经营的矿冶、铸钱、牧马、制盐等区而设,兼理民事。这是由于上述行业与国家财政收入关系甚大,不能由地方官兼管,需划出专门区域由中央监管。县,仍分作赤、畿、次赤、次畿、望、紧、上、中、中下、下10等。次赤、次畿是指陪都,辅京所在的城池或郊区。宋代面对数百个州府,难以由中央直接统管,但又不愿意在府州以上再增设一级行政

11、机构,导致其与中央分权,分庭抗礼。遂设置了一种由中央直接控制的监司机构,每一机构专司五种事务,各司其职,中央监控,于是产生了路制。宋太宗至道三年(997)按天下土地形势,分路而治,始分全国为15路:边防、盗贼、刑讼、金谷、按廉之任,皆委于转运使,成为北宋中央政府派遣至各路掌管财赋和监察之官。宋真宗时,考虑转运使事权过重,几乎控制了全路地方行政事务,于是设置另外二个司职来分权。一为提点刑狱使,总揽一路司法,俗称宪司;一为安抚使,主持一路军政,也兼管民政、司法和财政,常由本路最重要的州府长官兼任,俗称帅司。宋神宗时,还一度增设了提举常平司,主管本路常平仓、义仓、免役,市易、坊场、河渡、水利之事,俗

12、称仓司,置新法后废。而转运使则只管一路财赋转输和民政,简称漕司。这样宋代一路就有三位长官(神宗时为四位),帅、漕、宪三司总称监司,又号外台,具有监察职能,权位颇重。他们虽然权位不同,但往往兼及他务,而互相制约。北宋一百多年中,路制变了几次,共二十三路。宋代的路名与范围已经与今天我国的省区界限和名称相近,因此,虽然省的建置不始于宋。譬如:宋真宗咸平四年分西川为益州、利州二路;分峡路为夔州、梓州二路,全国是十七路制。四川的名称就是这个时期开始出现的。天禧四年又分江南为东、西二路,遂成十八路制。江西省界大致在此时确定,唐江南四道范围过大。二十三路制是北宋中后期较稳定的路制区划。中国历史地图集第六册是

13、依据宋史地理志按宋徽宗政和元年转运使司24路制绘制。列于下:京畿路治:开封府京东东路治:青州(山东益都)京东西路治:应天府(河南商丘旧城)京西南路治:襄州(襄樊市)京西北路治:河南府(洛阳市)河北东路治:大名府(大名县)河北西路治:真定府(正定)河东路治:太原府永兴军路治:京兆府(西安)秦凤路治:秦州(天水市)淮南东路治:扬州淮南西路治:寿州(安徽省凤台县)两浙路治:杭州江南东路治:江宁府(南京市)江南西路治:洪州(南昌市)福建路治:福州荆湖南路治:谭州(长沙市)荆湖北路治:江陵府(湖北江陵县)广南东路治:广州广南西路治:桂州(桂林市)成都府路治:成都府梓州路治:梓州(四川三台县)利州路治:光

14、元府(汉中市)夔州路治:夔州(奉节县)前面说到的路制,均指转运使分路,至于安抚使和提点刑狱使的分路则有所不同。北宋仁宗庆历(1041)以后,以防御契丹和西夏的军事行动是否指挥灵便考虑,将河北分为四路安抚司,陕西分作六路安抚司。河北四路安抚司分路为:大名府路治:大名府(今河北大名东北)高阳关路治:河间府(今河北河间)真定府路治: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定州路治:定州(今河北定州市)陕西六路安抚司分路为:永兴军路治:京兆府(今陕西西安)鄜延路治:延安府(今陕西延安)环庆路治:庆州(今甘肃庆阳)泾原路治:渭州(今甘肃平凉)秦凤路治:秦州(今甘肃天水)熙河路治:熙州(今甘肃临洮)南宋高宗听从李纲的建议,于

15、南方各路普遍设置安抚使,掌一路兵民之政,地位在转运使之上,所以,南宋的路制皆指安抚司的分路。南宋偏安江南,与金朝划淮水、秦岭大散关为界,半壁河山,只存17路制。总体来说,诸路监司分治是宋代强化中央集权制思想的一种表现,是避免地方权力集中,作为防弊之政而立的国法,从而使得宋代的路始终未能形成为一级权力完整的地方行政管理机构。三.辽、金、西夏及周边政权公元七至十三世纪期间,在我国疆域内还先后存在过几个非汉族为主体的王朝,他们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区划,在其发展过程中,既保存有本民族特有的部族制度,也接受了中原政权曾经实行过的地方行政体制。渤海国公元七至十世纪期间,在中国东北流域以靺鞨族为主体的政权。76

16、2年被唐王朝册封为渤海国,建庭于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宁安西南,初都今吉林敦化一带,天宝末迁此。)一直于中原王朝保持着臣属关系。渤海国的地方行政制度和区划受唐制影响,设5京、15府、3直隶州,实行府-州-县三级制。其五京为:上京龙泉府治:龙州(今黑龙江宁安西南东京城),为渤海国首都。中京显得府治:显州(今吉林敦化)东京龙原府治:庆州(今吉林晖春西南)西京鸭渌府治:神州(今朝鲜慈江道鸭绿江东岸)南京南海府治:沃州(今朝鲜咸兴)。南诏国、大理国公元七至十世纪在中国西南地区,由今属彝语支各族的先民乌蛮、白蛮建立的民族政权,其辖境包括今云南全省、四川西昌地区、贵州六盘水地区以及老挝、缅甸北部与中国接壤地

17、区。初都太和城(今云南大理太和村),779年徙都洱海西岸的阳苴咩城(今大理县西)。南诏国接受唐王朝封赐,在沟通本地区与中原及东南亚经济、文化联系方面,起着积极作用。由于受唐朝制度影响较深,其地方行政区划分为六节度,二都督和十赕。赕相当于唐代的州。南诏国的地方机构是军政合一的区划。唐昭宗天复二年(902),南诏权臣郑买嗣反蒙氏自立,928年又被杨干贞所灭。后晋天福二年(937)通海节度段思平驱杨干贞,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理,建立以白族为主体的民族政权。大理国疆域与南诏相当,仍以大理(即阳苴咩城)为都。大理国时期社会经济较南诏有较大发展,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水平已与四川相差无几,商业和对外贸易的繁

18、荣和兴旺,促进了西南地区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大理、善阐、永昌、威楚等区域中心城市。大理王室自认是汉人的遗裔,故大力推行汉文化及宋朝的礼制。大理政区前期建置一如南诏,六节度二都合为八个地区,故有云南八国之称。后期除首都大理所在的直辖区外,分全国为9府、4郡和1地区,共计15个政区。今西双版纳景洪地区及老挝、缅甸、泰国北部交界地带设置景陇地区。辽代的地方行政制度与区别契丹政权的建立早与北宋,所以其地方行政区划沿袭唐朝后期的制度。全国分为五京道,道不设行政机构,各领有府、州、军、县。五京道为:上京道:治上京临潢府(今内蒙巴林左旗东南),辖境为西拉木伦河流域及大兴安岭以西的蒙古草原地区。这是辽朝立国前契

19、丹族世代繁衍生息的本土。东京道:治东京辽阳府(今辽宁辽阳),此为原渤海国领地。南京道:治南京析津府(今北京城西南),即后唐清泰三年(936)石敬塘割与契丹的燕云十六州之燕山以南五州之地。中京道:治中京大定府(今内蒙宁城西大明城),这是奚族住居的地区。西京道:治西京大同府(今山西大同),即燕云十六州之燕山以外九州。契丹政权在原契丹民族聚居地和北方游牧民族地区还实行了特殊的地方行政制度:其一为斡鲁朵制,在辽朝帝后行宫周围形成由军队、民户、奴隶构成独立的军事兼生产集团,用于拱卫中央廷帐,集中分布在上、中、东三京道。其二为头下军州,契丹贵族以俘掠的人户和私有部曲,在契丹本土建立的州县城堡,从事农业生产

20、。辽代地方行政建置的级别、名号和官制兼采唐、宋制度。金代的地方行政区划金代的地方行政区划承袭了辽、北宋既有的划分,但一律采用路制。金代除总管府路制外,还有掌一路财赋的转运使司路制、掌一路司法的提刑(后改按察)使司路制和掌一路兵马的统军司路制,皆于都总府分路不同。金代与地方行政区划还有猛安谋克制,是战时形成的军事编制单位。300户为一谋克,10谋克为一猛安。金朝初期收降的外族人口也被编入猛安谋克。在女真、渤海人居住地区-东北外兴安岭以南的黑龙江流域,金代还设有蒲与路、曷懒路、恤品路、速府路、胡里汶路,也属地方行政单位,但不领州县,只辖猛安谋克。金代路以下设府、州、军、县,各级地方长官兼领军事。这

21、些府后来都发展成区域中心城市。西夏的地方行政区划西夏是以党项民族为主体的政权,参仿北宋的组织机构建立其地方行政制度,同时考虑对其辖域内多民族杂居地的监控及对周围辽、宋、回鹘、吐蕃的军事攻防,还将全境分划十二个军事区:12监军司,由党项豪族分统军马,各镇一方,以备契丹、宋、回鹘和吐蕃。西夏地方行政制度是府、州领县。全国有四府:首都东京兴庆府(兴州,今宁夏银川)。记录激动时刻,赢取超级大奖!点击链接,和我一起参加2010:我的世界杯Blog日志活动!特别声明:1: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版权归属原作者2:资料内容属于网络意见,与本账号立场无关3:如有侵权,请告知,立即删除。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1、生命对某些人来说是美丽的,这些人的一生都为某个目标而奋斗。2、推销产品要针对顾客的心,不要针对顾客的头。3、不同的信念,决定不同的命运。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