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5 ,大小:23.07MB ,
资源ID:2353612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53612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汽车燃油系统.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汽车燃油系统.docx

1、汽车燃油系统汽车燃油系统1燃油系统的各部分结构近些年来,由于机动车安全立法,排放标准的要求日趋严格,同时,对于驾乘舒适性,客户也更加挑剔,汽车工程中所涉及的现代燃油系统已发展成为一种涉及多种学科的复杂的结构单元。今天,除了向发动机提供燃料以外,燃油系统还具有降低噪音,油位控制,燃油辅助加热的功能,对于降低排放,燃油系统也成为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这方面的例子如三元催化转换器的预热,车载诊断系统以及碳罐的再生。根据发动机的形式(汽油发动机或是柴油发动机),以及车辆的应用领域,燃油系统的设计也有所区别,但是,组成燃油系统的基本零件包括:燃油泵,油箱,燃油管路,计量与控制单元(图1)对于各个系

2、统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图1CPV:碳罐排放阀ACF:活性炭碳罐燃油箱目前,基于材料的物理特性与成本方面的考虑,市场上存在两种材料制成的燃油箱:金属油箱或是塑料油箱(主要是高密度聚乙烯),塑料油箱的主要优点在于它的成型性能。(图2)吹塑成型是将塑料的管状熔体通过气体加压的方法制成特定的形状,通过这种技术,我们可以将油箱制成适合于车体空间的任意形状,但是,汽油对塑料的渗透性又会使这种优点大打折扣,为此,我们需要加上特别的防渗层,吹塑时塑料共挤的方法是其中之一,我们还可以通过氟化的方法即将氟原子注入油箱壁中以形成阻隔层。此外,我们通过将油箱的进出油管等零件预埋在模具中减少油箱的开口数量,从而达到减少

3、排放的目的。而对于传统的吹塑,我们只能通过燃油泵在油箱上的预留孔来安装这些零件。相比而言,金属油箱则不存在这类问题,金属油箱一般由上下两个壳体拼接而成,在这类油箱上,我们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装配,如装配一些已焊接好的组件。一般就燃油系统而言,驾驶人员在日常行驶过程中只会接触到加油管。如果我们无法将加油口与油箱集成在一起,那么,就需要用一根直径为30到50毫米的弹性软管连接油箱与加油口,这时,这根油管还能补偿油箱与车体之间的装配工差。图2空气通风系统油箱的空气通风是油箱的基本功能之一。当燃油系统的油位与环境温度改变时,这项功能保证了系统内外的压力平衡,由于立法对燃油挥发的限制,燃油蒸汽严格禁止排放

4、到大气中。为此我们需要对加油与行驶时的不同情形区别对待。蒸汽回收系统的原理:当我们在向油箱加注燃油时,将燃油与空气的混合物通过加油的管路排出。我们在燃油加注管的一旁并联一根排气管,它的一端置于油箱的最高处,另外一端放置在加油口附近,这样,燃油油雾将由于加注时的负压被引回加油口,这种系统目前在欧洲得到绝大多数国家的认可。在德国,所有加油站在1998年之前必须将它们的油泵更换成如上的系统,而在北美,这类系统的要求是必须在车辆中安装车载油雾回收系统,因此,所有销往北美的车辆,车上都装有活性炭滤清器(碳罐)来吸收燃油蒸汽(图3)。图3图4滤清器中的活性炭可以通过表面吸附来吸收碳氢化合物,这些碳氢化合物

5、在新鲜空气的作用下又会从活性炭上分离出来,我们通过连接在油箱上的碳罐与发动机舱中进气系统之间的排放阀CPV(图4)来实现这种功能。当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排放阀门定期打开,进气系统产生负压,吸入新鲜空气,新鲜空气通过碳罐,将碳氢化合物带入发动机燃烧室中。不仅在加油的过程中,在正常行驶或是怠速状态,燃油蒸汽也会产生,因此,在其他国家销售的车辆也需装有活性炭滤清器来满足环保的需要。由于燃油温度的变化或者燃油消耗,油箱需要与外界空气保持一种呼吸的状态以免油箱中的压力发生太大的变化。尽管在欧洲加油站中装有法规规定的油雾回收系统,活性炭滤清器的作用不是那么至关重要,即便如此,那些不受美国法规(车载油雾回收系

6、统)限制的车辆,也都在排气管路中安装一只体积较小的活性炭滤清器,滤清器的另一端与发动机的进气单元相连。所不同的是在美国碳罐的安装位置接近油箱,而在欧洲,碳罐一般都装在发动机舱中。以上我们所谈到的活性炭滤清器主要用于汽油车辆,而对于柴油车辆,由于燃油的挥发性较小,因此,它的系统一般都做成开放式管路。但不管是哪一种系统,都不允许车辆在倾覆时发生燃油泄漏。发生此类意外情况时,安装在油箱或管路尽头中的倾覆截止阀便会起作用。油箱的通风,燃油蒸汽的回收系统,与底盘下的管路一般全部采用带有快速接头的塑料管路,而在发动机侧,其管路所涉及的材料品种却非常庞杂,它们包括织物增强或无增强的橡胶管,可能是直管,也可能

7、是波纹管,一般上其内径为612mm,而加油的排气管为了尽可能快地排出空气,则相对来说要粗一些,在欧洲,其直径为10-16mm,而美国的标准为16-20mm。我们可以通过车载诊断系统来对油箱,燃油回收系统,以及加油管路进行气密性检测。这类系统可以检测出0.5毫升的泄漏,由此可以减少排放的程度。电动燃油泵恒定的燃油压力是现代喷射系统正常工作的先决条件,当发动机起动时,电动燃油泵可以满足此类要求,电动燃油泵可以使系统的压力在流量为50到200l/h时维持在2.5到4.5巴之间的某一恒定值,对于直喷系统,电动燃油泵作为高压泵的初始压力来源,其压力可能高达8.0巴。电动燃油泵(图5)可以与油位传感器,燃

8、油滤清器,燃油压力控制阀,吸油泵,燃油泵预滤网,燃油挡板装配在一起组成一个整体后再装在油箱上(图6)。图5图6燃油供给与回油系统燃油供给系统的主角是油箱内的电动燃油泵,燃油通过燃油管,滤清器总成,提供给发动机上的油轨。油轨上的燃油压力调节阀将油轨中的压力调节到4.0巴左右,这个压力与车辆的工况无关(图7)。图7多余的燃油通过压力调节阀经回油管路回到油箱内的燃油挡板中,燃油泵放置在燃油挡板内,它可以保证车辆在突然加速或是其他极端条件如燃油基本耗尽或是车辆急转时,燃油泵能够吸入充足的燃油。对于后轮驱动或是四轮驱动的车辆来说,燃油挡板的内外部管路连接较为复杂,需要在设计时特别对待。在这些车辆中,由于

9、车辆的后置驱动轴的缘故,油箱需要做成特别的马鞍形。这样,油泵另外一侧的燃油需要首先输送至油泵一侧的油箱中,柴油商用车也会涉及到类似结构,但是柴油车中的电动燃油泵的压力更低,只有大约0.15巴,它的实际喷嘴压力是由发动机所驱动的机械泵所产生。对于商用车,这种机械泵所产生的真空吸力足以保证系统的供油,所以,油箱中的燃油泵变得无足轻重。商用车与乘用车的另外一个区别是燃油滤清器的位置,乘用车的汽油滤清器一般设置在油箱附近,而商用车的柴油滤清器却被设置在发动机舱中。在寒冷的天气中,柴油易于析出石蜡晶体,这些结晶会堵塞滤清器,而发动机所产生的热量会对柴油进行加热从而降低堵塞的程度。在有些车辆中,我们也采取

10、如下的设计来避免滤清器堵塞:将柴油回油管接入滤清器,利用回油来提高燃油的整体温度。然而,对于柴油直喷系统,发动机的回油会带来一些问题,这种回油的油温较高,如果未经冷却直接流回油箱,会带来安全以及油箱材料老化等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在回油油路中使用油冷器。部分回油系统在装有供给与返回燃油系统的汽油车辆中,汽油在发动机舱中被持续地加热,由此引起汽油箱温度升高。一般来说,平均每小时燃油泵向油轨输送100升的燃料,而其中仅有10升左右被消耗,其他的90升燃油在发动机舱中被加热后重新输送回油箱,会引起大量的汽油蒸发,而这又与目前的法规背道而驰,这样,部分回油系统便应运而生。在该系统中,燃油并非

11、任何时刻都完全经过油轨与调压阀流回油箱,只是在刚开始点火时,燃油充满油轨的那一小段时间才是如此,我们可以在车身下安装一个两位三通的电磁阀以及调压阀来实现该功能。(图8)这个电磁阀可以在两种回路之间进行切换,在刚点火时,燃油进入油轨达到额定的压力,然后,电磁阀将多余的燃油直接流回油箱,只有正常工作所需要的那部分燃油才流进油轨。无回油管路系统虽然上述系统有效地避免了燃油过热,但是其复杂的设计仍然使成本居高不下,从油轨回流图8的管路实际上工作时间很短。因此,汽车管路设计目前的趋势是无回油管路。这该系统中,我们将燃油压力调节阀安装在油箱附近,而大多数情况下,我们还可以将压力调节器与滤清器集成在一起(图

12、9)。图9最近的开发方向是最终将回油管路彻底取消,其方法是将压力调节阀与油箱中的燃油泵连在一起,在这种设计中,燃油挡板中的燃油补充来自输油管路中少量的旁路燃油或是来自内部的回油。我们在此所讲述的供油与回油管路均安装在油箱上或是车辆底部,它们与油泵及油箱相连,由一系列组合在一起的塑料或金属油管(一般直径在612mm)通过一系列的方式连接在一起,燃油管路的材料取决于它们的安装位置,环境温度,系统条件(压力,压力波动,油温,振动,安装便捷性),车辆等级,所在国的法律法规,以及车辆制造商对安全质量环境的理念。发动机舱安装在车辆底部与油箱相连的燃油供给系统由于车辆的等级的差异而在设计上的区别非常明显,同

13、样,发动机舱中的布局也是千差万别,这主要取决于发动机的布局以及车底的管路。特别是对于横置式发动机,油轨与车底的管路的连接需要以单一的材料进行简单的布局。由于法律的规定,复杂的管路布局需要在发动机舱中占用很大的空间,设计中需要特别考虑碰撞以及防火的要求,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管路的设计。除此以外,由于发动机隔音封闭的要求,三元催化转换器,涡轮增压器的位置与发动机更近,直喷发动机系统中更高的燃油温度,所有这些因素,都对燃油供给系统的材料,布局以及连接提出了更高要求。汽油发动机目前,那种由单个喷嘴向所有缸体供油的单点电喷系统已被多点电喷系统或直接喷射系统所取代,多点电喷系统是由油轨上与各缸体对应的喷嘴

14、向各自的燃烧室供油(图10),而直接喷射系统则是将燃油直接喷射到燃烧室中。图10图11燃油供给及回油管路的一段与油轨相连,另外一端与车底的管路相接。这些管路具有一定的挠性,足以抵偿车辆发生事故时发动机的移位,直喷系统与无回油系统仅有一根管路与喷油泵相连。大多数公司选择胶管作为发动机舱中的燃油管,这主要由于胶管优异的耐温,耐火,耐冲击性能以及其良好的弹性。有一些公司基于成本考虑,现在已经开发了一些带有耐温阻燃涂层的塑料管,但是由于塑料管的弹性欠佳,其管路布局设计比胶管要复杂得多,另外,由于塑料管无法用卡夹与接头连接,其安装方式也需重新设计。柴油发动机由于柴油的渗透性相对较小,其管路材料的选择范围

15、要广得多,另外由于其管路压力较低,接头的方式也多种多样。然而,由于柴油滤清器需布置在发动机舱中,输油管首先与滤清器连接,再由滤清器引出至喷油泵(图11),这使得管路的整体布置比汽油管路复杂得多。发动机舱中的高温以及喷油泵中回油的热量保证了柴油车辆在冬季可靠地运行,在这种情况下,回流的柴油通过滤清器上的温度阀进入滤清器中。有时为保证柴油不在滤清器中凝结,我们还可以在滤清器中集成一个电加热器,此时,回油管路便直接接入输油管。柴油乘用车的发动机舱中的燃油管路主要由胶管或是塑料管构成。为了保证管路正确连接避免泄漏,在管路接头上需做有特殊标记或是采取特别设计。2法律法规燃油蒸汽的挥发有以下几种途径:管路

16、的接头与连接处的蒸汽泄漏,以及管壁处的渗漏,由于聚合物的分子结构与金属不同,这使得燃油易于从其管壁中挥发出来,形成渗漏(图12)。据统计,1990年在欧洲,这种渗漏占到所有烃类物质排放的36%。这使得渗漏成为各国立法的众矢之的。根据美国的“密闭空间的排放测定”试验,欧盟制订了70/220/EEC:“根据附录4,每试验循环的蒸发物排放不得高于2克”,附录4还依次规定了具体试验循环次序。这里的“2克”是指车辆整体所释放的碳氢化合物的总和。根据车型的不同,燃油系统占所所释放的碳氢化合物综合的50%以上。图12图153燃油燃油提供汽车前进的动力,燃油是从原油中提炼出来的一系列化学材料的总称(图15),

17、其主要成分是碳氢化合物,也被称为烃类燃料。在发动机中烃类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形成热稳定性更高的CO2与水,同时释放出能量。汽油火花点火式发动机所消耗的燃料主要是由分子中碳原子数量介于4-12之间的烃类物质构成(图16),而每一种燃料其中的组成成分的比例差别很大,但是汽油具有以下的共性:无色透明,易挥发,具有特殊气味,易燃易爆。由于其成分的差异,其特征也不太明显,但是我们可以以一定的“波段”将它们区分开来。图16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就是以辛烷值RON来表示的爆震指数,这种分类所表示的是汽油在发动机中可控的燃烧能力,我们将正庚烷的指数规定为0,而将异辛烷的指数规定为100,而在实际中这种指数依靠

18、添加剂来调节,以往,我们用有机醇酸铅来调节爆震指数,而目前所使用添加剂的毒性要小得多。但他们共同目的是使得燃烧过程更加稳定并尽量避免早期燃烧。添加剂的目的不仅仅是增加燃油的抗爆震能力,同时还可以改善汽油的其它特性,这些添加剂包括:燃烧促进剂,抗氧化剂,抗蚀剂,金属钝化剂等。在很多情况下,这些添加剂并不是纯粹的烃类物质,它们还包含有许多种的杂环原子:一般是氮,氧,以及卤素原子。虽然这些添加剂的成分仅占燃油体积的1%左右,但是这些物质会与燃油管路发生远较烃类激烈的反应。从1970年以来,原油的价格一路飞涨,替代能源已经吸引了公众越来越多的目光,这其中主要是醇类物质,特别是甲醇乙醇,同时也包括异丙醇

19、与异丁醇。柴油与汽油发动机不同,柴油发动机需要燃料具有较低的易燃性,柴油通常是由原油中碳原子数10到18的烃类物质构成。由于其分子量较大,粘度也较高,并且挥发性较低。对于我们来说,柴油的两个特性是较为重要的,首先是它的燃烧特性:十六烷值。其次,倾点是反映柴油在冬季工作特性的重要指标。3燃油管路燃油油管按其组成结构可以分为:阻隔层,增强层,外覆层。不同的功能可以由单独的材料实现,也可以通过不同的材料的组合实现。金属硬管的作用是在两个接头之间实现相对刚性的连接,而胶管的连接较为柔性,减震性能与装配公差补偿的能力也较硬管明显,对于温度要求不高的场合,胶管也有一定的成本优势。金属管主要应用在温度较高的

20、场所,同时它的机械性能及耐化学腐蚀性能也较高。对于以上这些情况,在设计中需要分别对待。车辆底部油管的设计要求取决于正常的行驶条件,发动机舱由于发动机的散热,其温度常常会超过室温。直喷柴油发动机的回油温度与喷射压力成正比,其回油管路须承受较高的热应力。而在输油管路中,交变应力是我们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其材料需承受脉冲压力与持续振动。从燃油管路的作用中我们不难得出对其化学性能的要求,首先,管路必须能够抵抗燃油的侵蚀,必须在车辆的寿命周期内经受各种环境条件的考验,另一方面,燃油不会被管路材料所污染,这里我们需要指出的是:磨损或产品残留物与化学过程产生的污染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燃油中的氨基甲酸酯与燃

21、油泵中的铜发生反应产生氨基甲酸铜便是一种化学反应,这种反应会导致燃油泵失效。在讨论燃油管路的耐化学性能时,我们有必要引入这样的两个词汇:惰性与劣化,后者会导致管路材料的膨胀,分解,燃油渗透,有关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材料的空间结构与其极性上做出解释。“同性相溶”是材料之间相互反应的原则,例如:极性材料(氢键)溶于极性的溶剂中,非极性材料溶于非极性溶剂中,反之,这就是说极性材料对非极性溶剂的耐蚀能力较高。在有机分子中,氢键是主要的极性来源,这是由于其他原子相对氢原子来说有较强的电子亲和力。管路的耐渗透性能取决于材料分子的空间结构,燃油分子越大,管路材料的分子量越高,燃油渗透的可能性就越低(图17)。图

22、17图18选择管路材料时需要考虑这两种物质的相互反应,一般来说,燃油是非极性物质,而其管路则是由极性大分子物质构成以减少膨胀降低渗透,燃油管路的膨胀是由于管路材料中的烃类物质溶解所致,这会导致尺寸上的变化并降低机械性能,而这又直接损害了接头的气密性,影响了管路的总体尺寸布置。燃油胶管一般由橡胶材料构成,橡胶与热塑性聚合物的区别在于其分子链中包含了很多化学交联的结构,硫化是形成交联的主要手段(图18),交联结构使得橡胶拥有一致均匀的弹性。这类物质被称为非结晶或是无定形物质。4橡胶燃油管一般上来说,橡胶燃油管由以下三层组成:内层,增强层,外覆层(图19)。在某些场合,这三层材料其中的某一种可以省略

23、或是重复出现。图20列出了几种最为重要的燃油胶管材料。内层燃油胶管中内层最为常用的材料是丁碃橡胶(NBR),这种橡胶的极性的大小可以通过调节胶料中的丙烯氰与丁二烯的比例来获得。由于柴油的分子量较高,中等极性(38%ACN)的丁碃橡胶对于普通柴油具有足够的耐蚀能力,而对于汽油来说,含有40%CAN的极性更大的丁碃胶才适合。而在乙醇汽油中,我们需要使用含有45%的丙烯氰胶料。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于减少烃类物质的挥发但同时却增加了醇类物质的逃逸。所以丁碃橡胶在高醇汽油中便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同样的情况也会发生在RME或是含硫油品的场合,这些酸性物质会与丁二烯中的双键反应破坏其分子结构(图21)。图19图

24、20图21氢化丁碃橡胶(HNBR)是丁碃橡胶中的双键被氢原子饱和交联所得的产物,由双键所产生的耐蚀性与低温性能不佳等缺点也被一一克服。但是这种材料不能改善丁碃橡胶的耐渗透的性能,而且这种材料的性价比不是很好。氯醇橡胶(ECO)一般上是一种氯醇的均聚物与氧化乙烯的共聚物的混合体,其极性主要来之氯化甲醇。与丁碃橡胶相比,由于其结构的饱和性,它的优点主要在于抗氧化性能。除此以外,这种胶料的耐酸能力较差,同样也不适合在RME中使用,在汽油中它的耐膨胀性能也不比丁碃橡胶更出色。在元素周期表中,氟是化学电负性最强的元素,与碳元素相比,其与氢原子形成的共价键的键能要强得多,键长也相对较短。因此氟素聚合物的化

25、学性能非常优异,其密度与极性也较高。这使得它们成为理想的胶管内层材料。氟胶是极性最强的胶种,氟原子与碳原子形成的键能也是所有键中最高的。其胶料具有最好的耐化学性能,最高的密度与极性,它是燃油胶管最好的衬里材料。FPM一般上指的是偏氟乙烯与四氟乙烯的共聚物,有时会添加一部分的全氟丙烯,其中的氟含量决定了橡胶的耐油性,通常其氟含量为66%到71%,而胶管的氟含量一般为70%到71%。对于耐油性与抗渗透能力来说,热塑性材料明显地优于橡胶材料,但是其硬度与脆性却限制了它们的使用,因此,只有那些相对较软具有弹性的塑料材料才适用于燃油软管,然而这些材料一般上来说都是低结晶的材料,这就意味着它们的抗渗透性能

26、较弱(图22)。图22热塑性氟塑料(THV)由此在市场上占据了一席之地,在多层材料的胶管中,虽然其厚度仅有0.2mm,但是由该种材料构成的胶管,无论是耐渗透能力或是耐化学品的腐蚀能力均胜过其他的胶管。并且由于它的厚度较小,这种胶管的经济性也相对较好。波纹状金属阻隔层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观念(图23),波纹金属管可以满足管路弯曲的要求,由于波纹管在承受压力时会自动身长并且壁厚较小,因此其抗振动的性能不佳,必须将其包裹在橡胶材料中使用,而且需要增强层来保持稳定。同时它也无法与普通的接头连接,而只能以焊接的方式与管路的其它部分结合在一起。这种结构可以100%地防止渗透的发生。图23增强层为

27、了承受诸如管路内部的压力,拉伸力,弯曲扭转等机械应力,同时也为了获得更好的冲击性能,根据使用条件的不同,我们对胶管采用了不同的增强手段,这同时也取决于制造工艺及其材料之间的相容性。编织材料诸如棉,人造丝,涤纶,黏胶纤维,芳纶等是主要的增强材料,为了提高层与层之间的结合力,编织层需通过浸渍的方法进行化学处理。增强编织的工艺有如下几种:辫状编织,螺旋编织,针织(图24)。图24对于辫状编织,最重要的参数是编织角,它决定了线束在橡胶中的网络结构(图25),对于相同的线长,编织角为中性角54度44分时,其所包裹的体积最大。若角度不符,在管内有压力的情况下,胶管会产生倾向该角度的偏位。利用编织管的这个特

28、性,我们可以有目的地同时增加其接头的插拔力,同样还可以利用这种特性部分抵消压力对管路的冲击。图25当编织层采用螺旋编织时,线束并没有像辫状编织那样互相交织在一起,而是单股以螺旋形缠绕在胶管上,前面所讲过的中性角的原则在此同样适用,但是这种编制方法由于线束没有相互交织,其耐压比辫状编织要低得多。而针织增强的胶管由于线束的使用量更少,其使用压力最低,但是由于其较高的弹性,使得加工较为方便,因此可以用于尺寸较大的复杂零件的成型。外覆层为了保护内部的增强层,胶管一般都加有外覆层。这类橡胶层能抵抗外界的不同的物理化学侵蚀,特别是抵抗燃油侵蚀,耐磨,耐冲击,且具有阻燃能力。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其耐温特性,必须

29、根据其汽车发动机与油箱之间的具体情况来选择材料,表1列出了一些典型材料的使用温度。橡胶种类持续使用温度(摄氏度)氯丁橡胶(CR)90氯磺化聚乙烯(CSM)110氯化聚乙烯(CM)115氯醇橡胶(ECO)125醋酸乙烯橡胶(EVM)150乙烯丙烯酸酯(AEM)150氟胶(FPM)200表1成本是我们选择材料时所需考虑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一般说来,温度要求越苛刻,成本也越高。中间层对于由氟胶衬里的燃油管,其中间层的主要作用是降低成本,这样内层就不必全部由昂贵的氟胶来构成。而对于热塑性材料作为内层的管路,我们就可以将热塑性材料层做得尽可能地薄,这样一来,胶管的弹性便会有所增加而又不致对性能有所削弱。而

30、在某些场合,中间层仅仅起着连接衬里与外覆层的作用。这种情况下,原则上所有衬里与外覆的橡胶种类均可作为中间层,但需注意的是,当热塑性材料非常薄时橡胶必须耐油。胶管结构原则上,不管是由几层材料组成,胶管必须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以下是几种最重要的结构类型(图26):图26不含织物的燃油胶管(图27)顾名思义,这种胶管不含有任何织物增强的成分,这类产品适用于低压燃油或其蒸汽管路(如加油管),可以由两层或以上的层数构成,这主要是由于橡胶材料不能同时满足耐油与耐候的要求。设计时必须考虑在管路内层加上阻隔层以防止燃油渗透。外层编织的燃油胶管(图28)图27图28这类胶管的内层与前一类胶管完全相同,外层织物的

31、主要作用是在受压时维持原有的尺寸稳定性以及较好的碰撞性能。目前此类胶管主要应用在真空及排气管路中,带有NBR衬里的标准燃油管路直到1980年左右才被取代,由于它的耐温耐臭氧耐磨性能不佳,同时与其他材料的兼容性相对较差,目前绝大多数车辆制造商已不再将其作为燃油管来使用。3到4层材料的复合管(图29)3层材料的复合燃油管是在织物外再包覆一层材料,这种胶管取代了外层为编织材料的燃油关(结构NBR/CMD/CR),到了1990年,四层材料复合的燃油管便开始崭露头角(图30),当下,这类燃油管已经成为汽车燃油系统的标准配置,这种油管的材料包括:阻隔层:氟胶或是热塑性氟塑料中间层:氯醇橡胶或是丁碃橡胶(低

32、温适用),AEM(乙烯丙烯酸酯)(高温适用)编制增强层:芳纶(Aramide)外层胶管的制造无论是橡胶或是塑料管,我们都要涉及挤出这样一个工艺,我们需要通过一根供料螺杆将原料在受压状态下从圆型的挤出模具中挤出,为了保证尺寸公差,橡胶材料一般被挤在以橡胶或塑料制作的管芯上,我们也可以向管内输入压缩空气,但这样会增加尺寸公差。胶管典型的加工工艺如下:内层及中间层挤出-增强织物缠绕(图31)-外层挤出-硫化-取出管芯这其中每一过程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进行单独生产,在这之间,织物缠绕工序决定了胶管的生产速度。硫化过程是吸热反应,其反应温度一般在150-180度之间,一般上我们在烘箱中以热空气对产品进行硫化,也可以用高压釜以过热蒸汽作为媒介来硫化,后者由于在压力下硫化,产品硫化的热传输较为均匀,各层之间的结合也较稳定。预成型胶管在汽车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