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41.31KB ,
资源ID:23534926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534926.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整理移动通信基本原理.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整理移动通信基本原理.docx

1、整理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本文由267405041贡献 ppt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国电信无线维护 岗位认证培训教材 技术原理篇系列教材之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1 通信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移动业 务渗入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人们 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 CDMA是移动通信领域中发展最快 的数字无线技术之一,它提供的各类业 务在信号质量、安全性、功耗和可靠性 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强的技术优势。 随着全球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开 通运营,移动通信新时代正在来临并蓬 勃发展,本课程介绍移动通信基本原理。 2 学习完此课程,您将会: 移

2、动通信的组成、特点、 分类及工作方式 移动通信信道的电波传输 CDMA技术标准的发展、 CDMA2000的发展趋势等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新技术、 业务及其特征,等 3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第 7章 无线电波传播基本理论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CDMA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CDMA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CDMA频段的划分 CDMA频段的划分 CDMA网络基本架构 CDMA网络基本架构 编号计划 常用名称解释 4 无线信号的传输的简单模型 信源(发射机)信道信宿(接收 机) ? 空中接口的信道是开放的,很容易引入干 扰。 5 无线电波的传播速率、 无线电波的传播速率、频

3、率 无线电波是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是每秒30万千米。 ? 无线电波的波长 波长无线电波的速率/无线电波的频率。 800M电波的波长:约37.5CM 1900M电波的波长:约15.8CM 6 无线传播概述 传播特性直接关系到通信设备的能力、天线 高度的确定、通信距离的计算、以及为实现 优质可靠的通信所必须采用的技术措施等一 系列系统设计问题。 ? 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信道环境比固定无线通 信的信道环境更复杂,必须根据移动通信的 特点按照不同的传播环境和地理特征进行分 析和仿真。 7 电波的各种传播方式 表面波传播 电波是紧靠着地面传播的,地面的性质, 地貌,地物等的情况都会影响电波的传播。

4、 一方面使电波发生变化和引起电波的吸收。 另一方面由于地球表面是球型,使沿它传播 的电波发生绕射。 ? 外层空间传播 电磁波由地面发出,经低空大气层和电 离层而到达外层空间的传播,如卫星传播、 宇宙探测等均属于这种远距离传播。宇宙空 间近似于真空状态,传输特性比较稳定。 8 电波的各种传播方式 天波传播 籍此电离层的反射作用,电波在地面与电离层 之间来回反射传播至较远的地方。我们把经过电 离层反射到地面的电波叫作天波。 ? 散射传播 当天线辐射出去的电波,投射到那些不均匀体 的时候,类似于光的散射和反射现象,电波发生 散射或反射,一部分能量传播到接收点,这种传 播称为散射传播。 9 移动通信电

5、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 ? 在移动通信中,影响传播的三种最基本的 机制为反射、绕射和散射。 ? (接收功率或它的反面,路径损耗)是基 于反射、散射和绕射的大尺度传播模型预 测的最重要的参数。 ? 这三种传播机制也描述了小尺度衰弱和多 径传播。 10 移动通信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 移动通信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反射 当电磁波遇到比波长大得多的物体时发生 反射,反射发生于地球表面、建筑物和墙 壁表面。 ? 反射波和传输波的电场强度取决于费涅尔 Fresnel)反射系数G。反射系数为材料的 函数,并与极性、入射角和频率有关。 11 移动通信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 移动通信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绕射

6、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的无线路径被尖利 的边缘阻挡时发生绕射。由阻挡表面产生 的二次波散布于空间,甚至于阻挡体的背 面。当接收机和发射机之间不存在视距路 径,围绕阻挡体也产生波弯曲。在高频波 段,绕射与反射一样,依赖于物体的形状, 以及绕射点入射波振幅、相位和极化的情 况。 12 移动通信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 移动通信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散射 当电磁波穿行的介质中存在小于或等于波 长的物体并且单位体积内阻挡体的个数非 常巨大时,发生散射。散射波产生于粗糙 表面、小物体或其它不规则物体。在实际 通信系统中,树叶、街道标志和灯柱都会 引发散射。 13 移动通信电波的三种基本传播方式 ? 电磁波直

7、接从发射天线传播到接收天线, 另外还可以经地面反射及其他物体的散射而 到达接收天线。所以接收天线处的场强是直 接波和反射波、散射波的合成场强,直接波 不受地面影响,地面反射波要经过地面的反 射,因此要受到反射点地质地形的影响。 空间波在大气的底层传播,传播的距离 受到地球曲率和低空大气层的影响。收,发 天线之间的最大距离被限制在视线范围内, 要扩大通信距离,就必须增加天线高度。一 般地说,视线距离可以达到50km左右。 14 空间波传播环境 覆盖区大小与天线的高度和增益成比例。在 蜂窝系统中,基站天线高度从20m100m不等, 其具体取值由环境确定,例如城市中天线高 度约为30m,郊区高度取5

8、0m,乡村取80m。天 线增益的取值同样依赖于环境 15 各个波段的传播特点 长波传播(波长1000米以上) 以表面波或天波的形式传播。 对其他接受台干扰很强烈;天电干扰对长波的接 收的影响严重,特别是雷雨较多的夏季 中波传播(波长100-1000米) 以表面波或天波的形式传播 波长在2000200米的中短波主要用于广播 短波传播(波长10-100米) 靠表面波和天波传播。 16 各个波段的传播特点 超短波和微波(波长为10米以下)的频率很高,表 面波衰减很大;电波穿入电离层很深,甚至不能反 射回来,所以超短波、微波一般不用表面波、天波 的传播方式,而只能用空间波、散射波和穿透外层 空间的传播

9、方式。 ? 超短波和微波的频带很宽。超短波广泛应用于电视, 调频广播,雷达等方面。利用微波可同时传送几千 路电话或几套电视节目。 ? 超短波和微波的传播特点基本上相同,主要是在低 空大气层做视距传播。因此,为了增大通信距离, 一般把天线架高。 17 传播性能的指标 传送的功率指的是发射机所发射的能量。拥有较高 的传输功率将有助于压制它的频带内其他的干扰信 号,但是拥有较高传输功率的设备也将可能耗电较 多,同时对别的信号的干扰也加强。 ? 灵敏性指的是在信道中可以被接收机接受的最弱信 号的测量。数值愈低的那台接收机的设备就愈好。 但是这要求所有的制造商和标准都用相同的参考值 (如包丢失率)来定义

10、灵敏度。 ? 信道是对无线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通路的 一种形象比喻,信道有一定的带宽。 18 移动信道的复杂性(特点) 移动信道的复杂性(特点) 易衰弱。移动信道中信号的强度与距离的高次幂成反比。而 在有线信道中,信号的强度与距离成反比 ? 干扰强。自然环境中的干扰,工业干扰、系统内干扰。 ? 不稳定。陆地移动系统中,移动台处于城市建筑群之中或处 于地形复杂的区域,其天线将接收从多条路径传来的信号, 再加移动台本身的运动,使得移动台和基站之间的无线信道 多变且难以控制。衰落是经常发生的,衰落深度可达30dB。 ? 无线信道包括了电波的多径传播,时延扩展,衰落特性以及 多普勒效应 19 阴

11、影效应 由于高频的无线电波以直射波为主,高大建筑和 山峰会成为无线电波的阻碍,这就象阳光被高大 建筑的阻挡,会产生阴影一样。 ? 在高大建筑背后,接收信号的强度大幅度下降, 这种效应称为阴影衰弱效应。 ? 阴影衰弱是慢衰弱的一种,也就是接收信号的强 度主要随空间变化而变化随时间变化不大。 ? 阴影衰弱服从对数正态分布。 20 多径衰落 多径衰落1 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各个路径 来的反射波到达时间不同,相位也就不同。不同相 位的多个信号在接收端迭加,有时迭加而加强(方 向相同),有时迭加而减弱(方向相反)。这样, 接收信号的幅度将急剧变化,即产生了快衰落。 ? 多径衰弱,可以从时

12、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来描述和测 试。 ? 多径衰弱是产生小尺寸衰弱的重要原因。 21 多径衰落 多径衰落2 多径传播使接收端的信号近似于一种叫做 Rayleigh瑞利分布的数学分布,故多径快 衰落又称为 Rayleigh瑞利衰落。 ? 在城市环境中,一辆快速行驶车辆上的移 动台的接收信号在一秒钟之内的显著衰落 可达数十次。 22 慢衰落 接收信号除瞬时值出现快衰落之外,场强平 均值也会出现缓慢变化。这种由阴影效应和 气象原因引起的信号变化称为慢衰落。慢衰 落接收信号近似服从一种叫做对数正态分布 的数学分布,变化幅度取决于障碍物状况、 工作频率、障碍物和移动台移动速度等。 ? 快衰落和慢衰落是由相互

13、独立的原因产生, 随着移动台的移动,这二者构成移动通信接 收信号不稳定的因素。 23 时延扩展 由于电波通过各个路径的距离不同,因而各个路 径来的反射波到达时间不同,也就是各信号的时 延不同。当发送端发送一个极窄的脉冲信号时, 移动台接收的信号由许多不同时延的脉冲组成, 我们称为时延扩展。 24 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频移1 在移动通信中,当移动台移向基站时,频 率变高,远离基站时,频率变低,所以我们在 移动通信中要充分考虑“多普勒效应”,这也 加大了移动通信的复杂性。 最大多普勒频移fm与载波频率fc及接收机最 大移动速度vm相关: fm= fc vm/C 其中c为无线电波传播速度。 发射机的载

14、波频率为910MHz, 25 多普勒频移 多普勒频移2 以步行速度1.33m/s移动由此引起的最大多普勒频 移为4Hz; ? 以60英里/小时的速度移动,则多普勒频移将增加 到120Hz左右。 26 菲涅耳区 菲涅耳区一个直接环绕在可见视距传播路径周围 的椭球区域,其半径会因信号传播路径长度和信号频 率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 当发射机和接收机处于视距时,可以建立直达的 传播路径。如果路径中有凸出障碍物进入了菲涅 耳区,尽管其高度不足以阻挡信号的传播,但无 线电波的衍射仍会使部分信号偏转,致使其到达 接收机的时间略晚于直达信号。由于这些绕射的 信号与直达信号有相位差,叠加的时候就会削弱 直达信号

15、,干扰了直达信号。总而言之,尽管发 射机能够看到接收机,但这并不意味着发射机就 能够建立到接收机良好的信号传输路径。 27 移动信道研究的基本方法 (1)理论分析,即用电磁场理论或统计理论分析电波在移 动环境个中的传播特性,并用各种数学模型来描述移动信 道。往往要提出一些假设条件使信道数学模型简化,所以 数学模型对信道的描述都是近似的。 (2)现场电波传播实测,即在不同的传播环境中,做电波 传播实测试验。测试参数包括接收信号幅度、延时以及其 它反映信道特征的参数。对实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 得出一些有用的结果。 (3)移动信道的计算机模拟,计算机具有很强的计算能力, 能灵活快速地模拟各种移动

16、环境。 相辅相成, 相辅相成,可用于研究进程的不同阶段 28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无线电波传播基本理论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CDMA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CDMA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CDMA频段的划分 CDMA频段的划分 CDMA网络基本架构 CDMA网络基本架构 编号计划 29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1G 1G模拟蜂窝(FDMA) 模拟蜂窝( ) 话音通信 主要系统: 主要系统:AMPS、TACS、NMT、J-TACS、其它 、 、 、 、 2G 2G数字蜂窝(TDMA、CDMA) 数字蜂窝( 、 ) 2.5G 话音通信、低速数据通信: 话音通信、低速数据

17、通信:9.6Kbps 主要系统:GSM、IS-95 CDMA、TDMA IS-136、PDC 主要系统: 、 、 、 2.5G数据通信(TDMA、CDMA) 数据通信( 、 ) 话音通信、数据通信: 话音通信、数据通信:115Kbps/144Kbps 主要系统: 主要系统:GPRS、cdma2000 1X 、 3G 3G多媒体数据通信(CDMA-DS/MC/TDD、TDMA) 多媒体数据通信( 、 ) 话音通信、数据通信、 话音通信、数据通信、移动多媒体 :2Mbps 主要系统: 主要系统:W-CDMA、cdma2000 EV、TD-SCDMA 、 、 30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一代移动

18、通信系统 采用频分多址(FDMA),模拟系统 代表系统:美国的AMPS、欧洲的TACS 主要缺点 ? ? ? ? 频谱利用率低 采用FDMA所致 业务种类有限 采用模拟方式所致 无数据业务 采用模拟方式所致 保密性差 采用模拟方式所致 设备成本高、体积、重量大 采用模拟方式所致 3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2G) 采用时分多址(TDMA)或窄带码分多址(CDMA), 数字系统 代表系统:美国的IS95A(CDMA)、欧洲的GSM (TDMA)、日本的JDC 对第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缺点的改善 频谱利用率提高 (CDMA) ? 业务种类增加 ? 窄带数据业务 ? 保密性较好 ?

19、 减小了设备成本 降低 提高了2倍(GSM)或10倍 提供了较丰富的电信业务 提供了低速数据业务(最大64Kbit/s) 具有良好的保密性能 设备(尤其是终端设备)成本大大 体积、重量也大大减少 32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IMT2000 采用宽带码分多址(CDMA),实现移动宽带多媒体 通信 IMT2000:2000年,在2000M频段实现2000K的数据 通信 3G对数据通信速率的要求 ? ? ? 室内环境至少2Mbps 室内外步行环境至少384kbps 室外车辆运动中至少144kbps 卫星移动环境至少9.6kbps IMT2000推荐的3种制式:WCDMA

20、(欧洲)、 CDMA2000(美国)、TDSCDMA(中国) TDSCDMA:中国的第一个国际通信标准 33 3G三种制式比较(1) 三种制式比较( ) 三种制式比较 制式 双工方式 带宽( 带宽(M) WCDMA FDD/TDD 5/10/20 前向:WALSH( 前向:WALSH(区 分信道) GOLD序 分信道)+GOLD序 区分小区) 列218(区分小区) 反向:WASLH( 反向:WASLH(区 分信道) GOLD序 分信道)+GOLD序 区分用户) 列241(区分用户) 异步/ 异步/同步 CDMA2000 FDD 1.25/5/10/20 前向:WALSH( 前向:WALSH(区

21、 分信道) 分信道)+M序列 区分小区) 215(区分小区) 反向:WASLH( 反向:WASLH(码 片转换) 片转换)+M序列 区分用户) 241-1(区分用户) 同步 TDTD-SCDMA TDD 1.2 前向:WALSH( 前向:WALSH(区 分信道) PN序列 分信道)+PN序列 区分小区) (区分小区) 反向:WASLH( 反向:WASLH(区 分信道) PN序列 分信道)+PN序列 区分用户) (区分用户) 同步 34 扩频方式 基站间同步 3G三种制式比较(2) 三种制式比较( ) 三种制式比较 制式 接收机结构 闭环功率控制 越区切换 解调方式 码片速率 Mcps) (Mc

22、ps) 发射分集方式 同步方式 核心网 WCDMA RAKE 支持 软、硬切换 相干解调 3.84 TSTD STTD FBTD 异步 GSM MAP CDMA2000 RAKE 支持 软、硬切换 相干解调 N*1.2288 OTD STS 同步 ANSIANSI-41 TDTD-SCDMA RAKE 支持 软、硬切换 相干解调 1.28 无 异步 GSM MAP 35 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不同发展趋势 3G移动通信技术标准的不同发展趋势 PDC US-TDMA GPRS GSM EDGE WCDMA/ TD-SCDMA HSPDA IS-95A CDMA Cdma2000 1X cdma2

23、000 3X IS-95B CDMA Data Only 1XEV-DO Data & Voice 1XEV-DV 36 CDMA的发展历程 的发展历程 cdma2000 CDMA 1X 3X IS95A 9.6kbps IS95B 115.2kbps 307.2kbps 话音业务容量更大 手机待机时间更长 cdma2000 1X EV 1995 1998 2000 1X EV-DO 1X EV-DV 2002 更高的频谱效率和网络容量 更高的分组数据速率和更丰富的业务 平 滑 向 3G过 渡 37 CDMA2000空中接口演进 空中接口演进 4-6Mbps cdma2000 1xEV-DV

24、cdma2000 1xEV-DO cdma2000 1x IS95B IS95A 1995 1999 2000 2001 38 2.4Mbps 153.6/ 307.2kbps 64kbps 9.6kbps CDMA网络发展趋势 网络发展趋势 CDMA2000 路标 CDMA2000 1X 下行:153.6k 下行 上行:153.6k 上行 CDMA2000 1xEV-DO 下行:2.4M 下行 上行:153.6k 上行 1xEV-DO Rev.A CDMA CDMA/TDM OFDM 1xEV-DO Rev.B UMB 下行:3.1M 1.25M-20M 下行 上行:1.8M 下行 下行:4

25、6.5M 上行 上行:27M 上行 LTE 1.25M-20M 下行:280M 下行 上行:50100M 上行 WCDMA 路标 R99/R4 WCDMA 下行:384k 下行 上行:384k 上行 R5 HSDPA 下行:14.4M 下行 上行:384k 上行 R6 HSUPA R8 R7 HSPA+ HSPA+ 下行:40M 下行:14.4M 下行 下行 上行:10M 上行:5.76M 上行 上行 2001 2002 2003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39 CDMA2000标准进展情况 标准进展情况 2000年6月,公布IS-2000 Release A

26、标准 ? 1xEV-DO (Data Only) 与IS-95 A、B、cdma2000 1X RTT同一频段 前向峰值数据速率2.4 Mbps;反向峰值数据速率 1Mbps ? 1xEV-DV 目前有多家公司提出技术方案 2001年5月将形成最后的标准 与IS95-A/B 以及cdma2000 1X RTT系统后向兼容 前向和反向均高于IMT2000要求的数据速率 前向4.8 Mbps ,反向 614 Kbps 40 1XEV-DO、1XEV-DV技术对 、 技术对 比 ? 1XEV-DV:同一窄频内 ? 1XEV-DO:利用单 独的载频实现高速数 据传输; ? 优点:多个接入终端 ? (A

27、T)实际上时分复 用所有载频资源进行 数据传递,控制简单, 成本较低 ? 缺点:由于话音和数 ? 据呼叫的呼叫模型不 同,可能会导致频率 资源浪费 既可以传送话音,又可 以传送高速数据; 优点:使频率资源得到 了有效地利用 缺点:控制复杂,成本 较高 41 第三代移动通信的数据业务 154 131 运营商部署的业务统计 62 46 39 19 7 6 摘自: 3G today 5 娱乐与媒 多媒体消息 Web连接 个人定制 定位业务 移动广告 体 移动电?Email ?Internet ?彩铃 ?导航 移动交 Internet 彩铃 导航 Email 视 ?即时信息 接入 ?移动 ?用户位置

28、易 即时信息 移动 用户位置 音乐 ?视频信息 ?移动 portal ?位置搜索 拍卖 视频信息 移动 位置搜索 web浏览 web浏览 游戏 ?博客 广告 博客 社区 调研 比赛 社交 一键通 一键通 语音 一键通 视频 其他 生产 远程理疗 公共安全 42 第 1章 第 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 5章 第 6章 无线电波传播基本理论 移动通信的发展简史 CDMA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CDMA的特点及基本原理 CDMA频段的划分 CDMA频段的划分 CDMA网络基本架构 CDMA网络基本架构 编号计划 43 CDMA移动通信的特点 移动通信的特点 AMPS, D-AMPS, N-AMPS 无

29、线网络 规划简单, 频率复用 系数高, 工程设计 简单,扩 容方便 1 3 1 Users Vulnerability: C/I ? 17 dB 7 6 2 1 5 3 4 30 30 10 kHz Typical Frequency Reuse N=7 GSM 8 200 kHz Typical Frequency Reuse N=4 Users Vulnerability: C/I ? 12-14 dB 1 4 2 3 CDMA 20 Users 1250 kHz Vulnerability: Eb/No ? 6-7 dB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Typic

30、al Frequency Reuse N=1 44 CDMA移动通信的特点 移动通信的特点 覆盖范围大,是标准GSM的2倍左右, 相同覆盖范围所用的基站少,节省投资; 覆盖1000 km2: GSM需要 200个基站,CDMA只需50 个 基站。 45 CDMA移动通信的特点 移动通信的特点 频谱利用率高,相同频谱情况下容量是模拟系 统的810倍;是GSM的5.5倍; FDMA 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 采用调频的多址技术.业务信道在不同 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频段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TACS、 TACS、AMPS 采用时分的多址技术。 采用时分的多址技术。业务信道在不 同的时间分配给不同的用户

31、 GSM、 GSM、DAMPS Power TDMA Power CDMA是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 CDMA是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所 是采用扩频的码分多址技术 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 有用户在同一时间、同一频段上、根 据不同的编码获得业务信道 CDMA Power 46 CDMA移动通信的特点 移动通信的特点 隐蔽性好,保密性好。有效信号淹没在噪声中。 扩频信号 信源信号 TX RX 解调信号 伪随机序列 伪随机序列 47 CDMA移动通信的特点:掉话率低 移动通信的特点: 移动通信的特点 采用独特的软切换技术,降低了掉话率; 更软切换:同一基站、相同频率、不 同扇区的CDMA信道间。 CDMA:小区/扇区切换采用软/更软切换切换是先接续 再中断服务质量高,有效减低掉话 其他无线系统:小区/扇区切换采用硬切换切换是先中 断再接续容易产生掉话 48 CDMA移动通信的特点: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