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5 ,大小:475.36KB ,
资源ID:2351647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51647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浙江金华十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浙江金华十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浙江金华十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浙江金华十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 2018年4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汉字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字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泱泱古国,悠悠华夏。诚信是中华民族自身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修养。五千年的风霜雨雪没有将优良传统埋没,而是 火相传,历久 新。诚信是立身之本,刘邦入守关中,之所以深得民心,在于他和手下约法三章,秋 无犯;李世民 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他对百姓有诚信,为百姓谋福祉,是以创造了“贞观之治”凡此种种,皆以诚信为立人之本。心中有诚信,以此修身,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我们要传承民族的美好品德,将诚信铭记于心, 记天

2、道酬诚信。 A心 弭(m) 豪 稔(rn) 紧 B心 弭(m) 豪 稔(shn) 紧 C薪 弥(m) 毫 谂(shn) 谨 D薪 弥(m) 毫 谂(rn) 谨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纪晓岚不是现代科学家或民俗学家,他尚古考据,更愿意将所见所闻与古人记载相对照,进而获得与古人穿越时空的晤对,其趣味性远大于科学性。 B每回搬家换居所,我都要先决定谛听音乐的角落,再以其为中心发想、布置。哪怕再便宜的音响,我也能将之放在效果最佳的位置,让它物超所值。 C面对高官及其周围爪牙的不情之请,为什么下面的一些官员就可以罔顾原则和法律,不惜放弃起码的职业道德和做人底线,去助纣为虐,为虎作伥?

3、 D把过错往文化人身上一推了事,这是统治者的惯用伎俩,但是遇到倚老卖老的康有为,横竖不吃这一套,北洋军阀拿他老人家也没办法。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因为所爱的出轨和离世而患上重度抑郁的夏洛特,在生死离别中得到的经验放诸于作品里不是大开大合的悲喜,而是不动声色,是从容,是无所畏惧。 B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商品房销售总量是169亿平方米,而土地共成交173亿平方米,房地产新增加的土地面积大于销售面积,库存不减反增。 C三位女演员的共同特质可能不仅是银幕上的活色生香,而是在自己演艺事业中的主动性,跳脱了工业链中演员身份被选择的窘境,将主动权抓回自己的手中。 D狭义相对论的一个重

4、要推论是能量和质量相等同。在该理论中,时间和空间被合并成平坦的四维时空,而物体的尺度、同时性、时间间隔都丧失了绝对性。4填入下面空缺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那是两间破旧的老屋,和后来用碎砖垒成的几间新房, ,使天空显得更蓝,使得飞起来的鸽子更洁白。 A颤色与条条小巷一致,芜杂灰暗,在密如罗网的小巷深处挤着 B在密如罗网的小巷深处挤着,颜色与条条小巷一致,芜杂灰暗 C挤在密如罗网的小巷深处,与条条小巷的颜色一致,芜杂灰暗 D与条条小巷的颜色一致,芜杂灰暗,挤在密如罗网的小巷深处5看下面图片,根据要求答题(5分)霍金 1942-2018(1)描述这张图片传达的内容。(3分)(2)根据图片内容拟写

5、一句富有哲理性的感言。 (不超过15个字,2分)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完成题目(3分) (1)在交通不发达的过去,对天各一方的亲友而言,书信是其唯一的交流工具。字如其人,见字如面,又使书信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纯粹的交流载体。 (2)数字时代,人们动动手指,打通电话,发个短信,写封邮件数字信息即时传输,沟通交流方便迅捷。然而,我们又分明感到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离。 (3)从中国邮政运行数据中得知,邮政函件业务从2008年73亿件缩减到2017年的315亿件。考虑到函件业务还包括印刷品、商业信函、明信片等十几种分类,10年时间,中国人写的信很可能不止减少了一半。80后可能成为最后一代写信人。 对此

6、,你有怎样的思考?请写一则关于纸质书信的公益广告,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共1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佛教在西汉之际经西域传入内地,为了适应中国社会环境,逐渐与中国传统封建宗法文化融合,从而得到发展。南北朝以后的佛教文化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释迦氏也被中土群众接受并奉为圣人,与中土孔子、老子并称“三圣”,佛教与儒、道两教并称“三教”。因而佛教史也就是中国文化思想史的组成部分。南北朝时,中国有了大量汉译佛经,随着对佛经的不同理解和解释,形成了许多学派。到了隋唐时期,不少学派发展成为宗派,禅宗属诸多宗派之一。各宗派都有自己的特色

7、。唐中期以后,宗派争鸣,禅宗以其独特的传教方式及其僧团组织方式得以发挥其特殊优势,成为势力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宗派,影响不但遍及全国,还远播海外。宋代理学(我称之为儒教)兴起,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部分已被儒教消化吸收,隋唐三教鼎立的形势不复存在。表面上佛教好像衰落了,事实上佛教的心性论及其宗教修养方法都被儒教移植过去,成为儒教的核心。儒教学者自称远绍洙泗,并得尧舜禹的心传。我们不能说儒教不受孔孟影响,但是更应指出儒教是经过佛教,特别是禅宗洗礼的孔孟之学,不是汉唐以前的孔孟之学。儒教是接着隋唐佛教、道教的心性之学发展起来的,儒教与佛、道两教不是唱的对台戏,而是连台戏。宋以后的学术界常用禅学指佛学,称

8、某人思想近禅,即指其人学术有佛教思想倾向。禅宗在中国宗教界、思想界影响深远,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有两方面值得注意。第一,理论上讲明心见性。禅宗的宗教哲学,抓住了当时时代思潮的中心问题。中华民族的认识史,从魏晋开始即开展本体论的探讨。此时佛教般若学的六家七宗与玄学本体论相呼应,由本体论进入心性论,是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佛教涅盘学继般若学而兴起,佛性问题引起中国学术界的重视。佛教界关心的热门话题,从般若学到涅盘学,恰恰与中国哲学史的逻辑发展同步进行,都是由本体论向心性论转移。禅宗大发展时期各宗各派无不涉及心性问题,把心性论的研究提到新的高度,不但充实了禅宗的理论,也加深了中国哲学史思维的深度。第二

9、,经济上自给自足。秦汉开始,中国建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政权,直接统治着千千万万小生产者一家一户的个体农民,这些个体农民成了社会基层细胞。除禅宗外,佛教各宗派都靠收租过活,不断引起与政府争劳力、争租税的矛盾。只有禅宗保持中国封建社会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他们的原则是自己劳动,自己消费,“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而在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7下列对文中“连台戏”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A指儒教消化吸收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部分,儒佛道三足鼎立,三教之间的相互影响与相互渗透。B指儒佛道三教合一,儒教消化并吸收佛道两家的心性论及宗教修养方法,并以佛教心性论为核心。C指儒教得尧舜禹的心传,远绍洙泗,受孔

10、孟影响,虽经禅宗洗礼但仍以孔孟思想为核心。D指儒教消化吸收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部分,并继隋唐佛道两教的心性之学发展而来。8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禅宗是站在佛教的立场上,熔各家于一炉,大量摄取了佛道两教的宗教哲学,从而形成自己的特色,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化佛教宗派之一。B禅宗大发展时期各宗各派对心性论的研究紧扣当时的思潮,这是逻辑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些研究不但充实了禅宗的理论,也加深了中国哲学史思维的深度。C从般若学进而至涅盘学,这既是魏晋以来佛教发展的大致历史过程,也体现了中国化佛教包括禅学演进的内在逻辑,即由本体论向心性论发展。D禅宗自己劳动,自己消费,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11、使禅宗在经济上立于不败之地,避免了佛教其他宗派与政府争劳力、争租税的矛盾。9佛教思想中国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请根据文本内容加以概括。(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命若琴弦(有删节)史铁生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黑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也无所谓到哪儿去,每人带一把三弦琴,说书为生。老少二人都赤着上身,各自拎了一条木棍探路。这正是说书的旺季。老瞎子领着小瞎子一个村子一个村子紧走。老瞎子心里算定:弹断一千根琴弦的日子就在这个夏天了,说不定就在前面的野羊坳。接近村子的时候,老瞎子喊住小瞎子

12、,在背阴的山脚下找到一个小泉眼。“过来洗洗吧,洗洗你那身臭汗味。”泉水清凉凉的。小瞎子又哥哥呀妹妹的哼起来。老瞎子挺来气:“我说什么你听见了吗?”“咱这命就在这几根琴弦上,您师父我师爷说的。我都听过八百遍了。您师父还给您留下一张药方,您得弹断一千根琴弦才能去抓那付药,吃了药您就能看见东西了。我听您说过一千遍了。”老瞎子显得有些激动,盼了多少年了呀,老瞎子想,盼了五十年了!五十年中翻了多少架山,走了多少里路哇,挨了多少回晒,挨了多少回冻,心里受了多少委屈呀。现在快盼到了,绝出不了这个夏天了。老瞎子动了动,抓起自己的琴来摇了摇,叠好的纸片碰在蛇皮上发出细微的响声,那张药方就在琴槽里。老瞎子说书已经

13、说了五十多年。开头常是这么几句:“自从盘古分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有道君王安天下,无道君王害黎民。轻轻弹响三弦琴,慢慢稍停把歌论,歌有三千七百本,不知哪本动人心。”于是,听书的众人喊起来,老的要听董永卖身葬父,小的要听武二郎夜走蜈蚣岭,女人们想听秦香莲。这是老瞎子最知足的一刻,他不慌不忙地喝几口水,待众人的吵嚷声鼎沸,便把琴弦一阵紧拨,唱到:“今日不把别人唱,单表公子小罗成。”或者:“茶也喝来烟也吸,唱一回哭倒长城的孟姜女。”满场立刻鸦雀无声。他会的老书数不尽。人人都称赞他那三弦子弹得讲究,轻轻漫漫的,飘飘洒洒的,疯颠狂放的,那里头有天上的日月,有地上的生灵。老瞎子的嗓子能学出世上所有的声音。

14、男人、女人、刮风下雨、兽啼禽鸣。这天晚上,在野羊坳说书。老瞎子把琴弹得如疾风骤雨,字字句句唱得铿锵。小瞎子听见那小妮子兰秀站在离他不远处尖声细气地说笑,心猿意马,手底下早乱了套数。野羊岭上有一座小庙,离野羊坳村两里地,师徒二人就在这里住下。小瞎子蹶着屁股吹火,老瞎子坐在一旁淘米,凭着听觉他能把米中的砂子捡出来。老瞎子终于开了腔:“听我一句话,保准对你没坏处。以后离那妮子远点儿。”一早起来,小瞎子病了。一连好几天,老瞎子无论是烧火、淘米,还是给小瞎子挖药、煎药,总想着那药方和琴弦。弹断最后一根就可以去抓药了,然后就能看见这个世界:他无数次爬过的山,无数次走过的路,无数次感到过温暖和炽热的太阳,梦

15、想着的蓝天、月亮和星星。心里总在说:“我非要最后看一眼不可。”晚上仍一个人到野羊坳去说书,终于弹断了最后一根琴弦。他几乎是连跑带爬地上了野羊岭,回到小庙里。“明天我就去抓药。你就先留在这儿,我用不了十天就回来。”老瞎子早忘了兰秀儿的事。“吃的、喝的、烧的全有。你要是病好利索了,也该学着自个儿出去说回书。行吗?”“行。”小瞎子觉得有点对不住师父。蛇皮剥开了,老瞎子从琴槽中取出一张叠得方方正正的纸条。小瞎子把那药方放在手里摸了一会儿,也有了几分肃穆。“你师爷一辈子才冤呢。他本能弹够一千根,可他记成了八百。要不然他能弹断一千根。”老瞎子天不亮就上路了。老瞎子回到野羊坳时已经是冬天。小瞎子已经走了些日

16、子。村里人都说是在兰秀嫁到山外去的那天。老瞎子心里便一切全都明白。若不是还想着他的徒弟,老瞎子就回不到野羊坳。那张他保存了五十年的药方原来是一张无字的白纸。请了多少个识字而又诚实的人帮他看,人人都说那果真是一张无字的白纸。“您别死,再活几年,您就能睁眼看一回了。”说这话时他还是个孩子。他师父久久不言语,最后说:“记住,人的命就像这琴弦,拉紧了才能弹好,弹好了就够了。”在深山里,老瞎子找到了小瞎子。“师父,您现在看得见了?”小瞎子伸手去摸师父的眼窝。老瞎子把他的手抓住。“记住,得弹断一千二百根。”“一千二?”“把你的琴给我,我把这药方给你封在琴槽里。”老瞎子现在才懂了师父当年对他说的话咱的命就在

17、这琴弦上。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走着两个瞎子,一老一少,一前一后,两顶发了黑的草帽起伏攒动,匆匆忙忙,像是随着一条不安静的河水在漂流。无所谓从哪儿来、到哪儿去,也无所谓谁是谁10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6分)11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内涵是什么?(4分)12结合小说内容,请简析老瞎子这一人物形象的特点。(6分)13小说当中多次提到“弹断最后一根琴弦”有何作用?(4分)三、古诗文阅读(40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8题(20分)游士失职之祸苏轼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夫说客、谈天雕龙、坚白同异之流,下至击剑扛鼎、鸡鸣狗盗之徒,莫不宾礼,靡衣玉食以馆于上者,何可胜数。越王句践

18、有君子六千人;魏无忌、齐田文、赵胜、黄歇、吕不韦,皆有客三千人;而田文招致任侠奸人六万家于薛,齐稷下谈者亦千人;魏文侯、燕昭王、太子丹,皆致客无数。下至秦、汉之间,张耳、陈余号多士,宾客厮养皆天下豪杰,而田横亦有士五百人。其略见于传记者如此,度其余,当倍官吏而半农夫也。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苏子曰:此先王之所不能免也。国之有奸也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吾考之世变,知六国之所以久存而秦之所以速亡者,盖出于此,不可以不察也。夫智、勇、辨、力,此四者皆天民之秀杰者也。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皆役人以自养者也,故先王分天下之贵富与此四者共

19、之。此四者不失职,则民靖矣。四者虽异,先王因俗设法,使出于一: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虽不尽然,取其多者论之。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此其所以少安而不即亡也。始皇初欲逐客,因李斯之言而止。既并天下,则以客为无用,于是任法而不任人,谓民可以恃法而治,谓吏不必才取,能守吾法而已。故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向之食于四公子、吕不韦之徒者,皆安归哉?不知其能槁项黄馘以老死于布褐乎?抑将辍耕太息以俟时也

20、?秦之乱虽成于二世,然使始皇知畏此四人者,有以处之,使不失职,秦之亡不至若是速也。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世以始皇为智,吾不信也。楚、汉之祸,生民尽矣,豪杰宜无几,而代相陈豨从车千乘,萧、曹为政,莫之禁也。至文、景、武之世,法令至密,然吴王濞、淮南、梁王、魏其、武安之流,皆争致宾客,世主不问也。岂惩秦之祸,以为爵禄不能尽縻天下士,故少宽之,使得或出于此也耶?若夫先王之政则不然,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呜呼,此岂秦、汉之所及也哉!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类不能恶衣食以养人 好像 B于是任法而不任人 信任C故隳名城,杀豪杰 毁坏 D以为爵禄

21、不能尽縻天下士 约束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故先王分天下之贵富与此四者共之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B先王因俗设法 相如因持璧却立C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 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D萧、曹为政,莫之禁也 为国以礼,其言不让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苏轼认为六国争相养士这是它们没有立即灭亡的原因,只要把那些“士”养起来,老百姓想造反也找不到带头的人,国家就可以安定了。B文章善用对比,既有六国和秦对游士态度的对比,也有游士在失职前后对社会影响的对比,从而指出游士没有尽到责任是社会动荡的原因。C文章通过大量事例以及反问句的运用,极大地增强了说服力;语句整散

22、结合,比喻、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则又使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D苏轼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意在提醒统治者要依据当时的社会实际来制定选拔制度,使百姓中那些优秀杰出的人参与到对社会的治理中来。17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国之有奸也犹鸟兽之有鸷猛昆虫之有毒螫也区处条理使各安其处则有之矣锄而尽去之则无是道也18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此皆奸民蠹国者,民何以支而国何以堪乎?(4分)(2)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4分)(二)阅读下面李贺的这两首诗,完成19-20题(8分)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

23、书生万户侯?南园十三首(其六)寻章摘句老雕虫,晓月当帘挂玉弓。不见年年辽海上,文章何处哭秋风?【注】关山五十州:指当时唐代中央政府不能控制的地区。凌烟阁:在长安,唐太宗贞观十七年在阁上画开国功臣二十四人。雕虫:雕虫小技,表示轻视辞章。辽海:指东北边境,当时这一带割据势力先后发生兵变,全然无视朝廷的政令。19南园十三首(其五)两度运用 修辞手法。(2分)20请简要赏析这两首诗所包含的共通的思想感情。(6分)(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柴也愚,参也鲁,师也辟,由也喭。(论语1117)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论语621)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

24、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28)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25)21孔子熟悉教育对象,对“柴”“参”“师”“由”等弟子的品评都很中肯。在所学课文关于“闻斯行诸”一问两答的对话中,孔子对冉有、子路的评价分别是 、 。(用原文回答)(2分)22上述材料体现了孔子什么教育思想?说说你对这教育思想的体会。(4分)(四)古诗文默写(6分)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1)故木受绳则直,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荀子劝学)(2) ,宫车过也;辘辘远听, 。(杜牧阿房宫赋)(3)风急天高猿啸哀, 。 ,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4)曾子曰: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论语)(5)过春风十里, ,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 。(姜夔扬州慢)四、写作(60分)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印度诗人泰戈尔说:离你越近的地方,路途越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旅客要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对此你有什么思考?写一篇论述类的文章阐明你的观点。注意:(1)题目自拟,观点自定。(2)不得少于800字。(3)不得抄袭、套作。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