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39 ,大小:119.50KB ,
资源ID:2351185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51185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物理组青年教师比赛课总结.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物理组青年教师比赛课总结.docx

1、物理组青年教师比赛课总结2011-2012年上学期物理组青年教师比武课总结教师是办学的主体,而课堂教学是教学组织的基本形式,课堂教学质量和水平很大程度上代表着学校的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从管理的视角看,抓住课堂教学这一环节,就抓住了学校提升教学质量的“牛鼻子”,此外,抓课堂教学还可以更有效地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的各项基本建设。鉴于此,全校教师都要积极加入到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估以及提高课堂教学水平的活动中来。为了交流和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形式和经验,进一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也为我校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经研究决定,在全校开展中高级观摩课展示活

2、动之后,又举行了青年教师比武课。本次活动既是我校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水平、风采的一次展示,也是学习和借鉴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方法和艺术的一次良机,学校寄希望于通过活动的开展,达到进一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的目的。按照本学期我校教学工作计划,11月14日-11月28日如期举行我校中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现总结如下:一、各位教师的教学实施、宋艳萍老师的课:时间:11月16日第五节地点:高一16班课题:力的合成听课教师:王爱杰 姜友兴 刘玉琴 朱新婉 倪向新 吴敬伟 王建峡 代建山 季春 周军 吴东东 李银珠 陈虹 力的合成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为大家说课的课题是力的合成。一、教材分析

3、 本节课是高中物理必修1第三章第四节内容,前三节学习了力的概念,这节内容主要探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及力合成的基本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它是矢量运算的工具,矢量运算贯穿了整个中学物理,善于并掌握好矢量运算,是突破力学难点的一个关键问题。因此如果这节课力的合成不过关,后续课就无从谈起。同时这节课又会让学生体会到物理中一种重要的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等效替代法。因此,这节课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二、教材处理由于新课程更强调学生的参与和体验性学习方式,将验证性实验转变为探究性实验,在理解了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之后,我就会给学生较多时间通过实验探究出“平行四边形定则”,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探究。

4、最后把矢量合成定则上升到理论阶段,进行巩固提高。三、教学目标、重点与难点鉴于以上分析,本节课主要完成的知识目标有:(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等效性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并能用直角三角形的关系求解合力。通过教学就是让学生理解合力与分力,力的合成概念,并在作用效果相同的基础上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这是这节课的重点;由于学生缺乏较多的感性认识,对此还是比较生疏,所以这也是教材的一个难点,在课堂上我会用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另外学生在初中已学习了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代数和”的运算在头脑中已成定势,如何突破思维定势,是本节课成败的关键

5、。因此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探究和应用是教材的重点也是教材的难点。所以无论是课堂讲解,还是实验的设计操作、习题练习、课后作业等,都应围绕平行四边形定则展开。 【教法与学法】,为了让学生能心悦诚服地接受平行四边形定则,调动学习兴趣,采用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交流合作完成。具体流程:为了增加课堂教学密度,把一些抽象的知识形象化、直观化。会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做到动手操作,知道用恰当的方法和规范的操作可减小误差 ,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团结协作、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下面就来谈谈我的教学过程如何安排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新课导入首先让学生通过图片观察一个大人提水和两个小孩提水现

6、象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这件事件启发学生思考一个力可以代替几个力达到相同的作用效果,并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引出合力、分力的概念,并引导学生理解求力的合成是用合力等效替代分力,不是物体又多受一个力。从生活实例出发使学生感受到物理知识不是遥不可及,就在我们身边,对物理学产生亲和感。第二环节:新课教学1、接着让学生回顾同一直线上力的合成,在这个基础上提出问题:如果两个力不在一条直线,互成角度,求它们的合力是否也可代数相加。学生就会初步进行猜测与思考。2、创设情景,提出问题,引导猜想。创设一个真实的小情景让学生初步探究:叫同学上来先用两个弹簧秤拉着物体静止,记下读数,再用一个弹簧秤拉着物体静止,读出

7、合力大小,学生会发现合力F不等于F1与F2的代数和。那么它们到底是什么关系?这时我会启发学生:要探究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得要想办法把力的方向大小记录下来并方便地表达出来,这时学生就会产生很强的求知欲和急于探究的冲动。接下去的探究环节就很自然的引出,而且学生一开始就清楚实验目的,为实验探究铺下第一个台阶。3、实验探究1实验设计将学生分组,利用桌上的器材进行探究这个实验难度较大,为了降低难度,为实验探究铺下第二台阶,要求学生先分小组讨论以下问题有些学生可能不知如何下手,我会要求学生先阅读课本中的实验描述从中得到一点提示,然后回答问题,这样既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又可提高学生自主思考和语言表达能力,

8、之后我再通过播放视频进行补充完善,并用幻灯片把实验步骤展示出来,在学生实验过程一直保留,使学生能朝正确的方向进行猜想和操作,为实验探究铺下第三个台阶。2实施探究在学生分组进行探究过程,教师巡视解惑,随时观察学生情况,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还可用自言自语方式提示应注意的一些问题,如仪器的正确使用,操作的规范等,帮助学生尽量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3分析交流完成了上述步骤后,我会有意识的引导:你们所画出的四边形是一般的还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真的是平行四边形吗?为了科学的严谨性,要求学生以两个分力为邻边做一个平行四边形,并画出对角线,来比较画出来的合力和实际合力之间的关系,最终得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9、。论证总结最后和学生一起总结平行四边形定则,结合多媒体动画,加深理解。此时还应该强调物理学上任何一个规律的得出,并不是一两节课的探究就可总结,它是前人经过多次精细实验最后确认的。让学生再次感知科学的严谨性和科学家的艰辛付出。第三环节:定则应用以课本例题分析,学生说解题思路,教师在黑板上进行作图的板书演示,并强调各力的标度必需一致,加强培养学生规范的画图习惯。再采用数学中关于直角三角形知识进行合力的求解,比较两种方法的优劣。第四环节:1、小结(幻灯片展出)2、作业(幻灯片展出) 作业部分:布置两道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撑握,反馈学生情况。3、板书设计在板书设计方面左侧为知识点用来突出重点,中间进行作

10、图演示,右边进行一些必要的辅助书写和演算步聚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全部内容,敬请各位老师的指导。谢谢!力的合成教案: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技能(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等效性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并能用直角三角形的关系求解合力。2、过程与方法(1)了解物理学常用的方法等效替代法 (2)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3)学生在亲自探究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知道实验结果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准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在

11、科学探究中即要大胆猜想,又要严谨求证。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难点理解合力与分力关系、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教法与学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协作学习,分组探究。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套(两根)、弹簧测力计(两只)、刻度尺 教学课时1课时教 学 过 程一、新课导入图片展示:请两个小孩学把一桶水抬起,然后再让一个大人把水提起.对两次情况进行受力分析,不管是只有一个力F作用,还是有两个力F1、F2共同作用,

12、两次对于水桶来说,效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F与“F1和F2”是等效的,我们可以用F替代F1和F2作用,也可以用F1和F2来替代F作用,效果一样,此时,我们就可以称F为F1和F2的合力,而F1、F2就成为F的分力一个力与几个力产生了同样的效果,可以用这一个力代替那几个力,这一个力与那几个力是什么关系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二、新课教学(一)合力、分力、力的合成1.合力、分力的概念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那几个力叫做分力。注意:力合成的思想:为了问题简化,用一个力等效代替

13、几个力,并不是物体多受了一个合力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如果两个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但不共线,而是成一定角度,那么求这样两个力的合力是否也可用算术加减法?2、演示实验:用两只弹簧测力计成一定角度提起一个钩码保持静止,分别读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然后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提起这个钩码也保持静止,看这时弹簧秤的读数要求学生需要仔细观察读数,注意读数方法,且计下读数。判断两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之和是不是等于一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 3、学生观察实验现象,由实验数据得出一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不等于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之和,而是比

14、两只弹簧测力计读数之和稍微小一些。而且两只弹簧测力计所成角度改变,读数也改变。4、 小结引出问题: 在这里一只弹簧测力计的弹力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弹力的合力,可见力的合成并不是简单地相加减那么它们之间的关系到底是怎样的呢? 为了得到它们的关系,这节课要求同学们用实验亲自探究。(三)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演示实验:选择的仪器:方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细绳套(两根)、弹簧测力计(两只)、刻度尺。阅读教材P页,回答问题(1)怎样保证两分力F1、F2和合力F有用效果相同? (2)如何确定力的大小? (3)如何确定力的方向? 播放视频,帮助学生完成探究过程并回答问题(4)(4)实验应记录些什么?

15、 实验步骤设计 :(帮助学生完成实验)(1)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用图钉把白纸定在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G点(G点的位置应该靠近顶端中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外一端是绳套,结点自然状态在E点。 (3)用两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并记下O的位置,用铅笔在白纸上从O点沿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分别读出记下两只弹簧测力计示数F1、F2的大小。(4)放开弹簧测力计,使结点重新回到E点,再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下细绳的方向。(5)按同一标度作出F1、F2和F的力的图示(6

16、)探究这三个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关系 观察得到:虚线和原来的两个分力构成了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好像是平行四边形。学生活动:以两个分力为平行四边形的两条邻边做一个平行四边形,画出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比较这条对角线和实验作出的合力F。展示学生实验成果发现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近似的可以看成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结论 :在误差范围内,F几乎是以F1、F2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这就是今天我们用自己设计的实验探究出的结论。实际上在我们之前伟大的人们已经做过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最后确认,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不是简单的两个力相加减,而是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

17、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1、下面我们通过一个例题进一步加深对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理解。【幻灯片展示例题】学生读题并尝试解决例题例题: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通过作图法求这两个力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自己的思路)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演示 解:(作图法:作出力的图示)取10长的线段表示15N的力作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量出对角线长为50,则合力大小F15 N (50/10)=75N用量角器量得合力方向:F与F1的夹角为532、知识延伸:(1)方法二:(计算法:作出力的示意图)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求解上例。三、小结 这

18、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得出合力的大小为以两个分力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会用作图法求两共点力的合力。四、板书设计 对同一物体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 求解已知分力 合力 力的合成 遵循 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李银珠老师的课时间:11月17日第五节地点:高一15班课题:力的合成听课教师:姜友兴 刘玉琴 朱新婉 倪向新 吴敬伟 王建峡吴东东 宋艳萍 陈虹 邹庆 力的合成(说课稿) 说课人:李银珠(物理组)力的合成是新课标人教版必修I高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在学生学过了力学中的弹力,摩擦力,以及初步学习了受力分析,熟练掌握力的图示法后的一节。掌握力的合成,会把物

19、体所受的几个力用一个力进行等效代替,同时也为其他矢量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 理解合力、分力、及力的合成的基本概念,理解等效替代法2 、能够通过实验的探究得出平行四边形定则3、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学生在自主找规律的过程中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善于交流的合作精神,并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合力和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遵循的规律和掌握平行四边形定则及其应用是本节课的两个重点;实验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是本节课的难点。三、教学方法及手段本节课设计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通过问题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进行猜

20、想,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使学生发现力的合成不是简单的代数求和。从而突出知识的产生过程与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四、教学设计1、复习:(4分钟)1、如何简单直观地描述力的大小和方向? 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引入新课(8分钟) 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能够体会一个力与几个力作用效果。通过并联电阻的等效以及位移的等效,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等效替换的概念,从而引出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时,合力与分力的等效。然后,师生共同总结出合力、力的合成概念3、实验探究(大约20分钟) 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大小和方向的关系,先将各组已制定好的探究方案进行交流,经互相补

21、充和完善后形成。学生开始实验,教师巡视,随时解答实验过程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以及及时指出学生在试验中出现的错误,尽量使学生在设定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实验。选择一组学生到黑板上演示,并说出自己是如何得出结论的,(演示课件)归纳总结平行四边形定则内容。说明:课堂上结合多媒体动画,向学生形象展示,启迪学生思维。4、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应用(大约5分钟)例题:力F145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N,方向竖直向上。用作图法求这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让学生说解题的思路,在黑板上展示,及时指出学生出现的错误,再多媒体出示规范的解题步骤。说明:示范作用是非常必要的,这有助于学生规范地解题。5、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

22、及布置作业(大约3分钟)教学反思:本节课上下来,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主要分成了两大块:一是关于合力、分力以及力的合成的概念,二是探究合力与分力之间的关系。在第二部分内容的教学中,我又分成三个层次来展开教学:首先是讨论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的合成,然后提问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力的合成是否依然遵循刚才的规律,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大家发现合力应与两个分力的大小和方向均有关系,从而进一步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这样处理使整个课堂教学的线路非常清晰,各个教学环节之间衔接比较紧。在实验方案的设计上,首先与学生一起探究实验步骤,在此过程中同时向学生点明操作中的一些注意点。在探究过程中,对于部分学生新出现的问题,再拿

23、出来共同分析讨论,改进后鼓励他们再次进行实验,最后得出结论。这样的一个过程对学生来讲也许会有更深刻的体验。由于自己的习惯,在语言上不够精炼,废话有点多,对于问题的设置也不是很好,由于实验耽误的时间要多,以至于后面的练习没有做完就下课了,实验细节处理能力还要进一步加强,多给学生铺设台阶,另外,情景引入太过单调、枯燥了,若能增加一些学生体验活动的话效果会更好些。今后要不断学习,提高自己的能力! 力 的 合 成 教案 教 学 目 标 授课人:李银珠 知识与技能:(1)能从力的作用效果等效性来理解合力与分力的概念。 (2)通过实验探究得出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3)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 (4)会

24、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求解合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培养学生交流的能力、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会在科学探究中即要大胆猜想,又要严谨求证。教学重点 1、通过实例理解合力、分力、力的合成概念。2、通过实验探究“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成”所遵循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教学难点理解合力与分力关系、实验探究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教法与学法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探究式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协作学习,分组探究。教具准备(1)多媒体课件 (2)实验器材:方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轻质圆环、细绳套(两根)、弹簧测力计(两只)、刻

25、度尺、量角器。 教 学 过 程一、复习提问 力的概念是什么?力的图示怎么画?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图示:按一定比例(标度)作出的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箭头的方向表示力的作用方向,箭头或箭尾表示力的作用点。 (2)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或使物体发生形变。 二、新课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力的概念,今天我们来学习力的合成,以电阻,位移为例介绍等效的概念,日常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物体受到的力常常不止一个力,那么我们能不能找到一个力等效的替代多个力的作用,以使我们对物体受力的研究简单化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实验:用一根绳子形成角度的穿过杯子,那

26、么杯子就受到了两段绳子的两个拉力的作用,我们给出力的示意图,下面我再用一根绳子作用下还有它自身重力作用在杯子上,同样给出力的示意图,对两种情况进行分析,它们的作用效果相同么?我们可以用F来等效的替代F1、F2呢,回答是肯定的。(一)合力、分力、力的合成的概念这样我们就得到了合力与分力的概念结合演示试验我们看什么是合力与分力呢?我们说当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时,我们常常可以求出这样一个力,这个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那几个力叫做分力。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2、注意力的合成的思想:为了问题简化,用一个力等效代替几个力,并不是物体

27、多受了一个合力。那么我们再用一个合力来等效替代它的分力的时候应该满足怎样的规律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力的合成,那么什么是力的合成呢?求几个力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3、那么几个力的合力怎样来求呢?下面我们先来回顾初中学的一条直线上的力的合成,我们从最简单的二力合成来研究,二力合成最简单的就是在一条直线上的两个力 哪位同学帮我们回忆一下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它们的合力有几种情况1、当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二力同向:F=F1 + F2 方向与F1、F2 方向相同二力反向:F=|F1 F2|方向与较大的力的方向相同(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现在我们知道了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力,但现实生活中物

28、体受到两个力的时候往往并非在一条直线上比如杯子的两个拉力他们就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它们的合力还是这样简单的直接相加减呢?我们今天就来探究这个问题,(三)实验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学生阅读实验部分,在探究之前,我们应该要注意什么呢:1、弹簧秤的使用方法2、研究力就应该注意力的三要素,把数据记录在白纸上,3、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要注意定义中的等效性的问题在此对等效性加以说明。【展示幻灯片】选择的仪器:方木板、白纸、图钉(若干)、橡皮条、轻质圆环、细绳套(两根)、弹簧测力计(两只)、刻度尺、量角器。实验步骤设计 :(1)把木板平放在桌子上,用图钉把白纸定在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G点(G点

29、的位置应该靠近顶端中点),在橡皮筋的另外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外一端是绳套,结点自然状态在E点。 (3)用两弹簧测力计分别勾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点。并记下O的位置,用铅笔在白纸上从O点沿两条细绳的方向画直线,分别读出记下两只弹簧测力计示数F1、F2的大小。(4)放开弹簧测力计,使结点重新回到E点,再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记下细绳的方向。(5)按同一标度作出F1、F2和F的力的图示(6)探究这三个力的大小及方向的关系4、学生开始分组探究(教师巡视解惑,观察学生实验情况,数据处理,要求操作的规范,遵从实验结果,尽量

30、把误差减小到最小。)提出注意事项:1、注意拉力要适度即在满足合力不超过弹簧测力计量程及橡皮条形变不超过弹性限度的条件下,应使拉力尽量大一些,以减小误差 2、在同一次实验中,两次要使橡皮条拉伸到相同的位置O3、弹簧秤不能与纸板发生摩擦,否则拉力不准确。4、尊重事实。学生开始合力与分力关系的探究实验建议用虚线把合力的箭头端分别与两个分力的箭头端连接,也许能够得到启示。 学生说出自己得到的结论。他们得到了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问:那么是不是一定是平行四边形呢,现在大家以F1、F2为邻边做一个标准的平行四边形看和刚才做的那个图形一样不一样呢,现在就开始。找一位同学来说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6、总结

31、大家可以发现我们所做出来的和标准的平行四边形相差很少,大家想想我们使用尺规作图的而且是用刻度尺量长度,必然在实验中会产生误差,那么如果能尽可能的减少误差那么这两个图形能重合么?实际上在我们之前伟大的人们已经做过很多次的、精细的实验,是可以重合的,这就是我们今天得到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法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就叫做平行四边形法则,在这里强调一下: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一个通则,以后只要是处理矢量的问题都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来处理。趁热打铁,我们来看一道例题(四)巩固练习【幻灯片展示例题】学生读题并尝试解决例题例题:力F145 N,方向水平向右,力F260 N,方向竖直向上通过作图法求这两个力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请一位同学说一下自己的思路)教师用课件演示:解:(作图法:作出力的图示)取10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