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1 ,大小:19.96KB ,
资源ID:23500138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500138.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综合I类II类理性人的博弈策略.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综合I类II类理性人的博弈策略.docx

1、综合I类II类理性人的博弈策略综合I类-II类理性人的博弈策略 I类理性,II类理性,混合战略,战略选择,不确定性 在 经济 学的博弈理论中,一般假设参与人(*)具有理性人的特征,即总是寻求自身的最大化利益,选择能使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策略。在 计算 收益的时候,使用的是个人所得。这是一个“绝对量”,而现实中,也存在着另外一种情况,也就是参与者之间除了考虑自己的所得之外,也很关心对方的所得,并比较相互间的差异,采取使“相对”所得最大化的策略。我们不妨把以追求相对所得最大化的行为人称为II类理性人,并从博弈论的角度对他们的行为模式进行研究。 具有II类理性特征的现象在很多方面都有存在。比如,我们在人

2、际交往中确实会碰到一些“损人利己”的人,也会见到“损人不利己”的人,从我们观点看来,他们是非理性的,但是进行换位思考就会发现,其实他们的行事原则是相对来说,总要让自己占便宜或者自己吃得亏比对方少,至于别人是否会吃亏,不是他们考虑的因素,这也是一种“理性”行为,也有出于心理层面的考虑,认为自己所得相对较少或者自己损失较大是一种不公平,并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进行策略选择。在激烈的市场角逐中,竞争双方在短期内有时会不计代价地采取大出血的策略而欲先致对手于死地,希望对手先被淘汰而自己会坚持到最后。如果做不到这点,也要最大程度地削弱对手力量,使其一蹶不振而不会对自己再构成威胁。这种商场竞争,并期望自己能笑到

3、最后的思维,也是“理性”的。有研究表明,国际关系中这样的II类理性的例子更不少见。这些虽然是比较极端的例子,现实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是,每个人或组织都会考虑自己的所得,并期望自己的所得比别人的大。关键是对两种所得在考虑时的权数是随情况不同而变化的。如果否定在策略选择中的II类理性因素,可能会对一些现象无法解释。尽管从道德角度讲不值得提倡,而且从价值评判上总是受到谴责,但作为一种存在的现象,仍然有必要加以研究。但本文从II类理性个体的博弈战略开始,并过渡到一个综合了I类和II类理性行为的博弈模型,对例中设计的参与人的战略选择,只进行经济学分析而不做道义上的衡量。 当博弈参与者是II类理性人时,此时

4、收益矩阵的取值有一定的 规律 。假设两个参与人甲和乙都是II类理性人时,对比在I类理性的得益矩阵(图) 乙 S1 S2 甲 S1 (m1,n1) (m2,n2) S2 (m3,n3) (m4,n4) 图类理性参与人收益矩阵 类理性参与人的得益矩阵如下图所示: 乙 S1 S2 甲 S1 (m1-n1,n1-m1) (m2-n2,n2-m2) S2 (m3-n3,n3-m3) (m4-n4,n4-m4) 图类理性参与人收益矩阵 很明显,在类理性参与人进行的博弈里,在每一个战略组合下,双方的得益之和必为零,此时的博弈具有零和的性质。这就是早期博弈论中重点研究的二人零和博弈的情形,在1910年1930

5、年间,作为绝对竞争的形式,零和博弈被认为是博弈理论中的主要形态得到了深入的研究。而且对零和博弈的研究成果成为了 现代 博弈理论中很多新理论的基础概念。 作为一个练习,我们把常见博弈模型改为零和博弈情形,来看相应的结果会是怎样的。一般认为,零和博弈是一种常和博弈,而最普遍意义下的博弈情形是非常和的。 例1囚犯困境 甲,乙涉嫌同谋犯罪,分别在两个房间被提审。提审官预先向两人交代政策:如果他们都承认犯罪事实,各判刑10年;如果两人都否认,双方都无罪释放;如果一方认罪一方抵赖,认罪方获500元奖励,抵赖方被判15年。在非零和博弈情形下的支付矩阵如下: 乙 承认 抵赖 甲 承认 (-10,-10) (5

6、,-15) 抵赖 (-15,5) (0,0) 图3 纳什均衡策略是(承认,承认),如果甲乙两人是II类理性人,他们的相应支付矩阵就变成了: 乙 承认抵赖 甲 承认 (0,0) (20,-20) 抵赖 (-20,20) (0,0) 图4 可以看出,纳什均衡策略还是(承认,承认)。 例2春节前夕,某小镇上两个商铺甲和乙同时看到一个赚钱机会:去城里贩一批鞭炮回来卖,购货款加上运输费共5000元,如果没有竞争对手,这批货在小镇上能卖6000元;但如果另一家商铺也同时在小镇上卖鞭炮,价格下跌使得这批鞭炮只能卖4000元。 对于甲乙都是I类理性人而言,有支付矩阵: 乙 进货 不进货 甲 进货 (-1000

7、,-1000) (1000,0) 不进货 (0,1000) (0,0) 图5 (不进货,进货)和(进货,不进货)为纳什均衡策略。但是问题在于,甲乙双方同时行动,而互相不知道对方采取的行动。 如果甲乙都是II类理性人,那么情况会变成: 乙 进货 不进货 甲 进货 (0,0) (1000,-1000) 不进货 (-1000,1000) (0,0) 图6 此时的纳什均衡策略就是(进货,进货)。 例3利己与利他 甲乙作为I类理性人,其支付矩阵为 乙 利己 利他 甲 利己 (1,1) (4,0) 利他 (0,4) (3,3) 图7 纳什均衡是(利己,利己); 甲乙作为II类理性人,其支付矩阵转化为: 乙

8、 利己 利他 甲 利己 (0,0) (4,-4) 利他 (-4,4) (0,0) 图8 纳什均衡仍然是(利己,利己)。 例4智猪博弈 一头大猪和一头小猪被关在同一个猪圈里。猪圈的一头安装着一个特制的按键,另一头安装着一个食槽。但一头猪按下按键时,会有10单位的食物进入槽中,但按键的猪会付出2单位的成本;如果大猪先到食槽,则小猪只能吃到1单位的残羹剩饭;但若小猪先到的话,则它能吃到4单位的食物。若两猪同时到,则小猪可吃到3单位的食物。 如果按照I类理性,有支付矩阵: 小猪 按键 等待 大猪 按键 (5,1) (4,4) 等待 (9,-1) (0,0) 图9 纳什均衡策略是(按键,等待)。 在II

9、类理性下,重写支付矩阵为: 小猪 按键 等待 大猪 按键 (4,-4) (0,0) 等待 (10,-10) (0,0) 图10 纳什均衡是(按键,等待)和(等待,等待)。 有趣的是,此时小猪一定会选择等待(占优战略),而大猪无论怎么做,都是一无所获!最终结果是两头猪都会饿死。 在这种情况下,两头猪的结局似乎和“布里丹的饥饿的驴”有共同点,后者因为面对同样两堆干草不能做出选择而饿死。在智猪博弈里,小猪认为自己的结果只能是损失或者既无损失又无所得,这时它会选择后者,而将责任推给大猪。现实中,不大可能出现两猪都饿死的结果,因为大猪最终会明白,与其被饿死还不如去按键,此时自己会得到4单位的食物;而小猪

10、也会因为大猪作出这样的选择,而同样得到4单位的食物。 例5性别战 两个恋人,男方想看拳击,女方想看芭蕾。如果需要的话,他们会牺牲自己的爱好而迁就对方。有下面的支付矩阵: 女 拳击 芭蕾 男 拳击 (2,1) (0,0) 芭蕾 (0,0) (1,2) 图11 纳什均衡是(拳击,拳击)和(芭蕾,芭蕾)。 将支付矩阵做个变换: 女 拳击 芭蕾 男 拳击 (1,-1) (0,0) 芭蕾 (0,0) (-1,1) 图12 那么,(拳击,芭蕾)就是纳什均衡策略。 例6斗鸡博弈 两个人举着火棍从独木桥两端向中间前进,每个人都有两种战略:前进或退下阵来。若两人都继续前进,则两败俱伤;如果一方前进,另一方退下来

11、,前进者取得胜利,退后者丢了面子;若两人都退了下来,则都丢了面子。支付矩阵如下: A 进 退 B 进 (-3,-3) (2,0) 退 (0,2) (0,0) 图13 纳什均衡策略是(进,退)和(退,进); 按II类理性对支付矩阵进行变换后得: A 进 退 B 进 (0,0) (2,-2) 退 (-2,2) (0,0) 图14 纳什均衡策略是(进,进)。 在上面的讨论中,可以看到,在例2中,对于I类理性参与人,(不进货,进货)和(进货,不进货)都是纳什均衡策略,采取哪个战略要取决于对方的行动,在一次静态博弈中是很难在行动之初就了解到对方的战略的,因此存在选择上的不确定性。在智猪博弈中,对于II类

12、理性参与人而言,不能根据支付矩阵决定出大猪的战略,如何才能避免在选择时出现这样的不确定状态呢?有必要考虑某种混合战略。 一般来讲,博弈的每个参与者在某些时间会按I类理性人行为模式行事,而有时又会采用II类理性人模式行事。不妨将这种组合看成是决定于概率p和q。这时候,假设甲遵循I类理性的概率是p,那么他是II类理性人的概率就是1-p,乙遵循I类理性的概率是q,相应他是II类理性人的概率是1-q。这时我们也可以构造出一种混合战略,得到支付矩阵: 乙 S1 S2 甲 S1 m1-(1-p)n1,n1-(1-q)m1 m2-(1-p)n2,n2-(1-q)m2 S2 m3-(1-p)n3,n3-(1-

13、q)m3 m4-(1-p)n4,n4-(1-q)m4 图15 对于类理性可以看作p=1,q=1时的上述混合战略的一个特例;而类理性对应p=0,q=0的情况。 在现实中,还可能出现另一种情况,也就是甲乙两个参与者中,一方是I类理性的,而另一方是II类理性的,为方便起见,我们假设甲是I类理性人,乙为II类理性人,那么支付矩阵具有下面一般形式: 乙 S1 S2 甲 S1 (m1,n1-m1) (m2,n2-m2) S2 (m3,n3-m3) (m4,n4-m4) 图16 这其实是在p=1,q=0时,混合战略的一个特殊情况。 对于上述常见博弈案例,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演绎,相应也会得到一些有趣的结果。 例

14、1囚犯困境 乙 承认 抵赖 甲 承认 (-10,0) (5,-20) 抵赖 (-15,20) (0,0) 图17 纳什均衡策略仍是(承认,承认); 例2进货与不进货 乙 进货 不进货 甲 进货 (-1000,0) (1000,-1000) 不进货 (0,1000) (0,0) 图18 纳什均衡策略是(不进货,进货)。 例3利己与利他 乙 利己 利他 甲 利己 (1,0) (4,-4) 利他 (0,4) (3,0) 图19 纳什均衡策略仍是(利己,利己)。 例4智猪博弈 小猪 按键 等待 大猪 按键 (5,-4) (4,0) 等待 (9,-10) (0,0) 图20 纳什均衡策略是(按键,等待)

15、。 例5性别战 女 拳击 芭蕾 男 拳击 (2,-1) (0,0) 芭蕾 (0,0) (1,1) 图21 纳什均衡策略是(芭蕾,芭蕾)。 例6斗鸡博弈 A 进 退 B 进 (-3,0) (2,-2) 退 (0,2) (0,0) 图22 纳什均衡策略是(退,进) 可以发现,在多数情况下,II类理性人的结果都好于I类理性人。 现在使用如图15的混合战略,看看在例2,性别战,斗鸡博弈和智猪博弈中,战略的选择情况: 在例2中,为方便起见,将原支付矩阵先转换成: 乙 进货 不进货 甲 进货 (-1,-1) (1,0) 不进货 (0,1) (0,0) 图 再设甲乙为类理性的概率为p,q: 乙 进货 不进货

16、 甲 进货 (-p,-q) (1,q-1) 不进货 (p-1,1) (0,0) 图 可以看到(进货,不进货)是一个可能的均衡策略,但若要使其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还应该要求q-1 -q,即q 1/2。同理,(不进货,进货)要在p 1/2才能成为唯一的纳什均衡。可以理解为,当甲更象是类理性人是,此时乙如果认识到这一点,就应该采取进货的战略来应对;而当乙更象类理性人时,此时如果甲认识到这一点,应该采取进货战略。这样,就给出了一个选择的指南,避免选择不确定性问题的关键在于是否可以把握好参与方的理性倾向。例4的情形与此类似。而斗鸡博弈中,相应地要求p 0.4,q 0.4即可确定出应该采取的唯一的纳什均衡

17、策略。 再看智猪博弈,得到支付矩阵为 小猪 按键 等待 大猪 按键 (4+p,5q-4) (4p,4q) 等待 (10-p,-10+9q) (0,0) 图 可以看出,大猪按键是占优战略,那么很容易得出(按键,等待)就是唯一的纳什均衡了。同样可以很圆满地解决选择的不确定性问题。以上通过实例,可以看出这里的两人一次静态博弈的混合战略,能够解决纳什均衡策略选择的不确定性问题,但讨论是从归纳的意义上,没有从理论上严格地证明这一点。 以上就是我们日常生活中,能碰到的三种基本的组合。p和q还可以取间的任何数,在理解上,我们认为任何人对收益的大小的判断都取决于他个人的效用函数,而效用函数本身,是与其看待或对待事物的观点以及客观条件密切相关的。在复杂的现实环境下,对每一次静态博弈,参与人更有可能采取的是一种综合的效用观点,如果在连续多次博弈中,参与人每次都有机会调整p和q的大小,有必要对这样的综合的理性行为进行更深入的探讨。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