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4 ,大小:751.59KB ,
资源ID:23483475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4834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数据传输系统误码率.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数据传输系统误码率.docx

1、数据传输系统误码率长沙理工大学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数据传输系统误码率测试器的 MATLAB实现及性能分析123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专 业通信工程级学号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课程成绩 完成日期 201课程设计成绩评定学 院计算机与通信工程 专 业 通信工程班 级 学 号_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课程成绩 完成日期 指导教师对学生在课程设计中的评价评分项目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课程设计中的创造性成果学生掌握课程内容的程度课程设计完成情况课程设计动手能力文字表达学习态度规范要求课程设计论文的质量指导教师对课程设计的评定意见综合成绩 指导教师签字 2017 年1月15日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 数字传输系统误码率测试器的

2、MATLA实现及性能分析主要内容:本课程设计的目的主要是仿真通信加密系统。 对输入随机数字信号与 m 序列异或运算以实现信号加密,送入含噪信道,在接收端与相同序列再进行 异或运算以解密,改变信道误码率大小,测试接收信号与发送信号之间的误 码率,分析该种加密传输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要求:(1)本设计开发平台为 MATLAB中的Simulink。(2)模型设计应该符合工程实际,模块参数设置必须与原理相符合。(3)处理结果和分析结论应该一致,而且应符合理论。(4)独立完成课程设计并按要求编写课程设计报告书。应当提交的文件:(1)课程设计学年论文。(2)课程设计附件(主要是模型文件和源程序)数据传输误码

3、率的MATLAB现性能分析学生姓名:席广然 指导老师:曹敦摘 要 本课程设计主要运用 MATLAB!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设计进行数据传输 系统误码率测试器的仿真。在本次课程设计中先根据9级m序列发生器的结构,从Simulink 工具箱中找所需元件,送入含噪信道,改变信道误码率大小,测试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的 误码率大小,其中可以通过不断的修改优化得到需要信号,最后通过对输出波形的分析得 出仿真是否成功。关键词Simulink;数据系统;m序列;误码率1引言本次课程设计主要运用 MATLAB软件,在Simulink平台下建立仿真模型。实现数据 传输系统的的误码率计算的过程,通过比较发

4、送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产生的误码率大小, 分析比较,改变参数设置,观察波形变化及误码率大小的变化,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1.1课程设计的目的通信原理是通信工程专业的一门骨干的专业课,是通信工程专业后续专业课的基础。 掌握通信原理课程的知识可使学生打下一个坚实的专业基础,可提高处理通信系统问题能 力和素质。由于通信工程专业理论深、实践性强,做好课程设计,对学生掌握本专业的知 识、提高其基本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本次的课程设计研究的是数据传输的误码率,通过改变噪声方差的大小,测试发送信 号与接收信号的误码率大小,用来理解实际生活的数据传输之间误码率大小的决定条件, 从而在实际中尽量减少误码率的大小。1.2

5、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本次课程设计的基本任务:(1) 使学生通过专业课程设计掌握通信中常用的信号处理方法,能够分析简单通信系统 的性能。(2) 使学生掌握通信电路的设计方法,能够进行设计简单的通信电路系统。(3) 了解通信工程专业的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4) 与运用学过的MATLAB基本知识,熟悉MATLAB集成环境下的Simulink仿真平台 的使用课程设计中必须遵循下列要求:(1)9级m序列发生器,送入含噪信道,改变信道误码率大小,测试接收信号与发送 信号之间的误码率,分析该种系统的抗噪声性能(2)要求编写课程设计论文,正确阐述和分析设计和实验结果。1.3设计平台Simulink是MAT

6、LAB最重要的组件之一,它提供一个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综合分析 的集成环境。在该环境中,无需大量书写程序,而只需要通过简单直观的鼠标操作,就可 构造出复杂的系统。Simulink具有适应面广、结构和流程清晰及仿真精细、贴近实际、效 率高、灵活等优点,并基于以上优点 Simulink已被广泛应用于控制理论和数字信号处理的 复杂仿真和设计。同时有大量的第三方软件和硬件可应用于或被要求应用于 Simulink。Simulink是MATLAB中的一种可视化仿真工具, 是一种基于MATLAB的框图设计环境,是实现动态系统建模、仿真和分析的一个软件包,被广泛应用于线性系统、非线性 系统、数字控制及数字信号

7、处理的建模和仿真中。 Simulink可以用连续采样时间、离散采样时间或两种混合的采样时间进行建模,它也支持多速率系统,也就是系统中的不同部分 具有不同的采样速率。为了创建动态系统模型, Simulink提供了一个建立模型方块图的图形用户接口 (GUI),这个创建过程只需单击和拖动鼠标操作就能完成,它提供了一种更快 捷、直接明了的方式,而且用户可以立即看到系统的仿真结果。Simulik是MATLAB软件的扩展,它与MATLAB语言的主要区别在于,其与用户交互 接口是基于Windows的模型化图形输入,其结果是使得用户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系统 模型的构建,而非语言的编程上。所谓模型化图形输入是

8、指Simulik提供了一些按功能分类的基本的系统模块,用户只 需要知道这些模块的输入输出及模块的功能,而不必考察模块内部是如何实现的,通过对 这些基本模块的调用,再将它们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所需要的系统模型,进而进行仿真与 分析。2设计原理2.1 Simulink工作环境(1)模型库在MATLAB命令窗口输入“simulink并回车,就可进入Simulink模型库按钮也可进入单击工具栏上的Simulik模块库按功能进行分为以下8类子库:Continuous(连续模块)Discrete (离散模块) Function&Tables (函数和平台模块)Math (数学模块)Nonlinear (非线

9、性模块) Signals&Systems(信号和系统模块)Sinks (接收器模块)Sources (输入源模块)用户可以 根据需要混合使用歌库中的模块来组合系统,也可以封装自己的模块,自定义模块库、从 而实现全图形化仿真。Simulink模型库中的仿真模块组织成三级树结构Simulink子模型库中包含了Continous、Discontinus等下一级模型库Continous模型库中又包含了若干模块,可直接加 入仿真模型。图 2.1-1 Simulink 工具箱(2)设计仿真模型在MATLAB子窗口或Simulink模型库的菜单栏依次选择 “File ” | “New | ,“即odel”可

10、生成空白仿真模型窗口图2.1-2新建仿真模型窗口(3)Simulatio n运行仿真两种方式分别是菜单方式和命令行方式,菜单方式:在菜单栏中依次选择| Start或在工具栏上单击 。命令行方式:输入“ sim启动仿真进程比较这两种不同的运行方式:菜单方式的优点在于交互性,通过设置示波器或显示模 块即可在仿真过程中观察输出信号。命令行方式启动模型后,不能观察仿真进程,但仍可 通过显示模块观察输出,适用于批处理方式。2.2 m序列产生器(1)m序列产生器的结构m序列是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 m序列是带线性反馈的移位寄存器产生的。由n级串联的移位寄存器和反馈逻辑线路可组成动态移位寄存器,

11、如果反馈逻辑 电路只由模2和构成,则称为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带线性反馈逻辑的移位寄存器设 定初始状态后,在时钟触发下,每次移位后各级寄存器会发生变化,其中任何一级寄 存器的输出,随着时钟节拍的推移都会产生一个序列,该序列称为移位寄存器序列。n级线性移位寄存器如图所示: 图2.2 n级线性移位寄存器(2) m序列产生器的性质均衡性:在m序列中一个周期内“1”的数目比“ 0”的数目多1,这表明, 序列平均值很小。(m序列和其移位后的序列逐位模 2相加,所得的序列还是 m序列,只是相移 不同而已。m序列发生器中移位寄存器的各种状态,除全 0状态外,其他状态只在 m序列中出现1次。m序列发生器中,并不

12、是任何抽头组合都能产生 m序列。m序列具有良好的自相关特性,其自相关系数:当j等于0时,p(j)=1;当j 不等于0时,p(j)=1/N,从m序列的自相关系数可以看出 m序列是一个狭义 伪随机码。2.3 误码率测量在数字通信中误码率是一项主要的质量指标。在实际测量数字通信系统的误码率 时,一般来说,测量结果与信源送出信号的统计特性有关。通常认为二进制信号中“ 0”和“1”是以等概率随机出现的。所以测量误码率时最理想的信源是随机序列 发生器,在实际通信中一般都是单程传输信息的,在测量单程数字通信的误码率时, 就不能用随机序列,而是用性能相近的伪随机序列代替它,如下图所示:图2.3单程测试法3设计

13、步骤3.1噪声信号加入噪声信号模块为:& m rG a n MoiseG e Heritor3.1-1噪声信号模块其参数设置为:3.1-2噪声信号参数设置示波器产生的图形为:5 , 1 0 20 0C 60 BO 1C0me olisst 03.1-2噪声信号波形图改变参数设置Varianee为0.01,其噪声波形变为EAVI 亠: l :I :1 i i丨11 20 40 60SO 1B0血时f* 03.1-4改变噪声信号参数后波形图(1)改变参数设置 Variance为1,其噪声波形变为3.1-5改变噪声信号参数后波形图(2)3.2 m序列产生器m序列产生器模块图形:3.2-1 m序列产生

14、器模型图其参数设置为:Un it Delay4 和 Unit Delay8 设置相同:I UMi t Dtaller1 a ho I -d. vri 3.或 If I 0-4 I| 5 tate ta-oprt i e =iTul t 1 4. I tOGdlJ t loifs :Femnril e ime tO5r 1 rJieFi t :| QK | Cm eel | 担噫 1r irrl r3.2-2参数设置(1)其余Un it Delay单元设置相同,为:Uni t Del 甩Shiifiijil w.riid 1 d. ulL t th Ct iq sd miTi j 1 * 丘 I

15、 Sd. d w I m./ .Illi Jill lJPrt t 1 41 eanai t H口tie :rq 11 C 1 r LiUiQiri tQK I ICjnc el I Helu I Atil v3.2-3参数设置(2)示波器产生的图形为:nj04.4* . 1b * 1I;-,- F 1s - juurwuimmiuinirimnlB * IK * _ 1; : i !:* : _ i _ i: e s * !I I I ;1.J J) 20 40 M BO 100ritaiuet 03.2-4 m序列产生器波形图3.3抽样判决器Quan-tizingMxEn coderDun

16、ilsj ngEr)cdd$r1l3.3-1抽样判决器其参数设置为:3.3-2抽样判决器参数设置3.4误码率计算比较实现误码计算比较所需要的模块有:3.4-1误码率计算所需要的模块参数设置为:3.4-2各模块参数设置将之前的模块连线之后,检查线路连接,整个模块框图为:3.6-3误码率测试器整体框图运行该模块,Display显示为:Error 帕卩刖CflloulBtlonl3.6-4第一次运行Display显示说明:Displayl显示的是误码率的大小;示波器显示为:3.6-5 示波器显示说明:第一幅图表示的是经过抽样判决之后的信号波形图; 第二幅图表示的是伪随机序列的波形图;第三幅图表示的是

17、伪随机序列加入噪声信道的波形;改变噪声参数设置,设置 Varianee为0.2,再次运行,结果为:TxError Rjfe aioulalion0 16311 DisplayError RtaGjlculati onl3.6-6改变噪声设置后运行结果 Display显示说明:Display1显示的是误码率的大小,为 0.1881;示波器显示为:3.6-7改变噪声参数设置后运行结果示波器显示说明:第一幅图表示的是经过抽样判决之后的信号波形图;第二幅图表示的是伪随机序列的波形图;第三幅图表示的是伪随机序列加入噪声信道的波形;3.7误码率曲线生成(1)在MATLAB界面下新建窗口:图3.7-1 新建

18、Editor窗口输入以下程序:for i=1:100 power=0.001*i;sim( un titledkeyi.mdl); error(i)=ErrorVec(1); end k=1:100.*0.001;plot(k,error);xlabel(噪声功率),ylabel(误码率); title(误码率变化曲线图);grid;此时相应的在整体框图中作以下改变:3.7-2噪声信号模块参数改变设置误码率计算 Error Rata Calulation1 中 Output Data 设置为 Workspace:3.7-3 Error Rata Calulatio n1 模块参数改变设置(2)

19、运行文件,生成的图:+丿 Figure 1叵区Fil Edit. Vi ew Tits art Tcolt Desktop Winds* Hlpy s剧愆$曹城困口 误码率变化曲线图噪声功率3.7-4 MATLAB运行程序后显示的误码率曲线示意图说明:当噪声功率小于等于0.01时,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误码率大小为 0;当噪声功率大于0.01时,发送信号与接收信号之间的误码率大小随着噪声功率的 增大而增大,呈阶梯形改变。(3)上述图形只显示了 100个数据,为了更明显的表示其变化曲线,取 600个数据, 相应的进行修改:程序的修改:for i=1:600power=0.001*i;sim(

20、un titledkeyi.mdl); error(i)=ErrorVec(1);endplot(k,error);xlabel(噪声功率),ylabel(误码率);title(误码率变化曲线图);grid;勿 Simulation Stop Time 修改运行文件,得到的图形为:3.7-6改变取值范围后得出的误码率变化曲线图4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在本次课程设计运用了 MATLAB软件建立工作模型,在仿真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不同的问题,通过自己的探索和在同学的帮助下都一一解决,总结分析分析如下:(1)运行后如没有出现波形、出现多路波形的混合或是出现波形的幅度过小或过大,可以点击scope菜单栏的

21、 或者点击鼠标右键,选择autoscale即可出现清晰波形。(2) 若出现波形很差,可以把修正因子(默认为 1)加大,具体步骤为选择模型菜单 中的 “Simulink|configuration parameters|Data import/export修改 Decimation 中数据(默认为1),可加大为50或100。(3)m序列产生器的设计,严格按照其原理和本原多项式连接线路图,进行加密和解 密时采用的m序列均为同一序列,其参数设置要一致,否则加密和解密之后的波 形不一致;(4)若波形出错或者波形变换不够明显,可以把模块参数适当减小或增大,得到适合 的波形,允许误差变大,便于波形的输出和

22、分析。(5)在整个仿真过程中,各模块的参数设置十分重要,一定要设置合适的参数,才会 得出所需要的信号。(6)各模块的连线要到位,深刻理解课程设计任务,发送信号和接收信号之间如何进行比较分析解决了上述问题后,就能顺利完成设计任务了5结束语信息作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和财富,其安全可能会受到种种认为的 和自然的威胁,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性可能遭到破坏。因此在信息的传输、交换、 存储和处理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的技术防范措施,保护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和可用 性,必须研究如何避免人为的和自然的对信息安全的威胁,如何保护信息不被他人篡改, 如何保证收到的信息不时伪造的,自己发送出去的信

23、息不被未授权的人截收。本次课程设计我的设计任务是数据传输系统误码率测试器的 MATLA实现及性能分析,设计的内容包括信息的加密和解密,以及误码率的测试等等,经过为期两周的课程设计, 我顺利的完成了任务。不同于在教室里上的理论课,本次课程设计需要我们运用到课本中 学到的理论知识,和自己的实际操作来完成。因为是以所学理论为基础,所以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又重温了 m序列产生器和通 信加密解密、误码率测量等知识,更加熟悉了 MATLAB里的Simulink工具箱,学会了独立建立模型,分析结果,通过自己不断的修改参数值,更好的理解加入噪声对信道的影响。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不少问题,在自己的努力和与同学

24、的交流中 解决。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我拓宽了知识面,锻炼了实际操作能力,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提高。 我觉得安排课程设计的基本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人与人的沟通,进一步提 高思想觉悟。尤其是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际工作能力,并学会理论结合实际来分析 结果。检验学习成果:看一看课堂学习与实际到底有多大距离,并通过这次课程设计,找 出学习中存在的不足,完善所学知识。在做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也认识到实际能力的培 养至关重要,而这种实际能力的培养单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课堂走向实践。 这一次的学习也是为以后的毕业设计工作打下基础,进一步激发了我们对专业知识的兴 趣,并能够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在专业领域内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参考文献1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62达新宇通信原理实验与课程设计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20033徐远明.MATLAB仿真在通信与电子工程中的应用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54丁桂春,邹慧娜;伪随机信号(序列)及其在仿真试验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1982年01期 Simulink 通信仿真开发手册,孙屹,国防工业出版社6通信原理(第六版),樊昌信等,国防工业出版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