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2 ,大小:2.96MB ,
资源ID:23469422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46942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原理.docx)为本站会员(b****7)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原理.docx

1、南京林业大学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园林规划设计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解答,论述1.概念:1)绿化:该词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由俄文OaeHue翻译而来,即栽种树木花卉、草皮等绿色植物,以改善自然环境和人民生活、工作、学习条件的措施称为绿化。2)城市绿化:城市中栽种植物和利用自然条件以改善城市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和美化城市景观的活动。3)绿地:最初来源于“开放空间”一词 辞海释义:“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 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 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均可称为绿地。” 绿地概念有广义

2、、狭义之分。广义的绿地指所有生长着绿色植物的地域,狭义 的绿地则指城市规划用地范围被植被覆盖着的土地、空旷地和水体形成的绿化用 地。4)城市绿地系统:由城市中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其整体应当是一个结构完整的系统,并承担城市以下职能: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满足居民休闲、娱乐要求,组织城市景观,美化环境和防灾避难等。2.城市与园林的关系:1)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利用一定规律利用自然物质穿凿的“人工环境”。2)城市化的过程是人和自然分离的过程,一定程度上是破坏自然环境的过程。3)城市绿地是将自然引入城市,是人与城市间充满自然气息的过渡空间。3.案例:1)世界园林史上第一个城市公园英

3、国伯肯海德公园 英国自然式风景园林创作方法:自然放线,自然场景 2)法国第一个城市公园凡尔赛公园 法国规整式园林代表作:中轴线多重处理,次轴线向两侧展开作主题小园组织, “障景”手法绿苔。(PS:理水:静水、动水) 3)美国第一个城市公园纽约中央公园 Green Sward方案:免费的,向所有公众开放的均等空间,体现对人的关怀。4.巴比伦空中花园为什么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有何特点?特点:悬空园;人造台地园:每层台地上植物生长状态良好;少有地形起伏,地势平坦;供水系统独特。被称为七大奇迹之一的原因(XX):此园采用立体叠园手法,在高高的平台上,分层重叠,层层遍植奇花异草,并埋设了灌溉用的水源和水

4、管,花园由镶嵌着许多彩色狮子的高墙环绕。园中种植各种花草树木,远看犹如花园悬在半空中。当年到巴比伦城朝拜、经商或旅游的人们老远就可以看到空中城楼上的金色屋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以,到公元2世纪,希腊学者在品评世界各地著名建筑和雕塑品时,把“空中花园”列为“世界七大奇观”之一。5.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勒诺特园林、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美国黄石国家公园的造林特色1)意大利台地园一般建于河流周边风景秀丽的丘陵山坡上,山坡上特殊的气候特点和地理条件,使台地园成为意大利庄园的主要布局形式。意大利庄园布局一般采取中轴对称,均衡稳定,主次分明,变化统一,比例协调,尺度适宜的构图方式,反映着古典主义的美学原则。台

5、地园的平面一般是严整对称的,建筑常位于中轴线上,有时也位于庭园的横轴上,或在中轴线的两侧对称排列,庭园轴线有时只有一条主轴,有时分主轴、次轴,甚至也有几条轴线或直角相交,或平行,或呈放射状。台地园的设计是将立面与平面结合考虑,一般愈接近城市,坡度愈缓,台层少,高差小;距离城市愈远,坡度愈大,台层多,高差较大。庄园内主体建筑府邸:设在庭园最高处:控制全园,显示权贵设在中间台层上:出入方便,给人亲切感设在庄园最底层:面积较大,地势较平缓的庄园2)法国勒诺特园林勒诺特的造园保留了意大利文艺复兴庄园的一些要素,又以一种新的更加开朗、华丽、宏伟、对称的方式重新组合,创造了一种更显高贵的园林。“大”表现在

6、园林的规模和尺度上,道路、台阶、花坛、模纹图样都大大胆的组织植物题材构成风景线,并创造了各个风景线上不同视景焦点,成为相互连贯式风景系统。勒诺特采用继承本民族传统并巧妙运用水池和河渠方式,这种大片的静水使法国古典主义园林更典雅。3)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在造园实施上最早开始抛弃严律格调的是1720年左右勃历格曼(Briagmon)在斯道(Stowe)地方的园林创作。自然主义风景园林的初期创作者中,肯特为代表,他把园林和周围自然界打成一片,他认为自然是憎恶直线条的,就应当把园林中的直线林荫路都毁去,而代之以无目的向四方盘绕曲折的苑路或步道。理水的形式主要是曲折的深涧和激流,以及曲线形的湖池。总的来说

7、,初期自然主义风景园林就是把绿色建筑形体和直线条弃之不用,而代之以树丛和圆滑的弧线苑路,以表现自然的风致。4)美国园林(国家公园)现代的美国园林形式是扩大而变化了英国风景式园林。表现其气魄雄伟、开阔,尤其是大面积的草坪,且常把建筑物附近的规整形式设计巧妙地融化或过渡到自然形式之中,这是美国园林已有其本身的特点。案例:美国国家公园十九世纪建立,创造国家公园这一名词和保护自然的这一独特形式,对世界各国甚有影响。6.中国古典园林萌芽形式囿囿:四周有墙垣相围的一片较大的区域,饲养禽兽供帝王狩猎,开凿池沼供养殖灌溉,筑高台供祭祀,建房屋供欣赏,具有狩猎、通神、生产、游赏功能。7.花石纲:宋徽宗建艮岳,文

8、人造宅院,君王与百姓同游西湖8.中国四大园林(明清园林)两大私家园林:拙政园、留园,两大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颐和园PS:留园入口空间处理:曲折小巷,幽闭曲廊,古木交柯,华步小筑,绿荫,曲蹊楼9.园冶作者:明末吴江人,计成,从理论上总结了江南私家造园的技法。10.中国古典园林特点1)本与自然,高于自然:以自然山水为地形地貌,“虽由人作宛若天开”2)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揉:力求不同要素间的有机组织3)诗画的情趣:静观,动观。4)意境的蕴含:画面感。11.风景园林释义:园林是在一定地块上,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生活境域。12.城市:

9、具有防御功能和交易场所的居民点。城:有防御功能的居民点(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市:交易的场所(第二次社会大分工)1)城市与农村的区别:主要是产业结构,也就是居民所从事的职业的不同,还有居民的人口规模、居住形式的集聚密度。2)城市是非农业性人口为主的人群集中居住的地方。城市的主要功能是化力为形,化能量为文化,化死的东西为活的艺术形象,化生物的繁衍为社会创造力。城市通过它自身复杂和持久的结构,大大的扩大了人们解释这些进程的能力并积极参加来发展这些进程,以便城市舞台上上演的每台戏剧,都具有最高程度的思想上的光辉,明确的目标和爱的色彩,通过感情上的交流,理性上的传递和技术上的精通熟练,尤其是,通过激动人心

10、的表演,从而扩大生活各个方面的范围,这一直是历史上城市的最高职责。13.古代城市规划:古巴比伦城、中国曹魏邺城、埃及卡洪城1)城市与防御要求西亚古巴比伦城6世纪,平面呈矩形,筑有两重墙,这两重墙间隔12米,大四周城墙又高又厚,城墙外有很深的壕沟环绕,有明显的防御目的。中国古代一些城市的平面也曾由一套方城发展成二套城墙,都城则有三套城墙,每层城墙外均有深而广的城濠。这些都是从防御要求出发的。 2)社会形态发展与城市的布局社会阶级分化与对立在城市建设方面也有明显的反映。在中国古代城市中,统治阶级专用的宫城居中心位置并占据很大的面积。曹魏邺城以一条东西干道将城市划为两部分;北半部为贵族专用,其西为铜

11、雀园,正中为举行典礼的宫殿,其东为帝王居住和办公的宫庭,再向东为贵族专用居住区一戚里;南半部为一般居住区。 埃及于公元前2500年,为修建金字塔而建造的卡洪城是奴隶制的典型城市。城为长方形,用墙分为两部分,墙西为贫民居住区,挤满250多个小屋;墙东路北为贵族居住区,面积与贫民区相同,有1011个大院,墙东路南为中等阶层的居住区。3)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中国:以皇宫为中心布局;西方:古代:以神庙、市政厅、议院等为中心布局。 中世纪:以宗教建筑为中心。4)经济发展对城市的影响 经济制度也直接影响城市的发展形态。在整个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小农经济是社会的经济基础,城市发展非常缓慢,中世纪后,随着手工业

12、及商业的发展,特别是16世纪新航行和新大陆的发现,刺激了商品经济和海上贸易,城市的发展较快,城市数目也有增加,但规模仍不大。 商品经济的发展仍然是促进城市发展的主要因素。中国封建社会中,商品经济发展虽然缓慢,但在一些商路交通要地、河流的交会点等,商业发达、手工业集中,往往形成一些商业都会. 欧洲罗马帝国盛期,地中海沿岸尽为罗马帝国统辖地区。很早这些地区就发展了海上交通,一些港口城市成为商旅交通繁荣的中心。中世纪时期,一些海港城市、通航河流的重要渡口和交会点的城市也成为商业都会,城市发展往往由沿海城市带动内陆城市。14.城市化:土地及地域空间的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比较分散、密度低的

13、居住形式转变为较集中成片的、密度较高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 比较集中的用地及较高的人口密度,便于建设较完备的基础设施,包括铺装的路面、上下水道、其他公用设施,可以有较多的文化设施,这与农村的生活质量相比有很大的提高。15.周礼考工记对都城、王宫、道路的描述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周礼考工记记述的周代城市建设的空间布局制度对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实践活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礼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开始进入到都城建设规划,这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最早形成的时代。A.关于都城: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维,经涂九轨。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B.关于王

14、宫:内有九室,九嫔居之。外有九室,九卿朝焉。前朝后寝C.关于道路:经涂九轨,环涂七轨,野涂五轨,环涂以为诸侯经涂,野涂以为都经涂。注释:涂:道路;经涂:城市主干道;轨:一轨等于八尺;夫:100100步;环涂:环城道路;野涂:城市郊外道路。16.唐长安城 建于7世纪,古代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城市干道系统有明确分工,设集中的东西两市。整个城市的道路系统体现了中轴线对称的布局。有些方面如旁三门、左祖右社等也体现了周代王城考工记的体制。整体布局:棋盘式布局严整,分区明确,充分体现了以宫城为中心,“官民不相参”和便于管制的思想。17.希波丹姆规划型式 希波丹姆:“城市规划之父”,公元前5世纪的规划建筑师,

15、最早的把这种“以棋盘式路网为城市骨架的规划结构型式”在理论上予以阐述,并大规模的在重建希波战争后被毁的城市予以实践。思想依据:循古希腊哲理,探求几何和数的和谐,以取得秩序和美。根据古希腊社会体制,宗教与城市公共生活要求。城市布局:两条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大街一侧布置中心广场,中心广场占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街坊,街坊面积一般较小。城市分为3个主要部分:圣地、主要公共建筑区、私宅地段。私宅地段划分为3种住区:工匠住区、农民住区、城邦卫士与公职人员住区。在米利都的实践:主要公共建筑靠近港口、南北两区。PS:米利都城规划1)位置:米利都城三面临海,四周筑城墙,城市用地的选择适合于港口运输与商业贸

16、易要求。2)布局:城市路网采用棋盘式。两条主要垂直大街从城市中心通过。中心开敞式空间呈“L”形,有多个广场。市场及城市中心位于三个港湾的附近,将城市分为南北两个部分。北部街坊面积较小,南部街坊面积较大。最大街坊的面积亦仅3052平方米。3)城市中心:城市中心划分为4个功能区,其东北及西南为宗教区,其北及南为商业区,其东南为主要公共建筑区。4)城市南北两个广场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崭新的面貌,是一个规整的长方形,周围有敞廊,至少有3个周边设置商店用房。米利都城18.田园城市的特征霍华德于1898年发表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中提出建设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他称之为“田园城市”。其特征为:A.土地

17、公有、低密度,不被个人所有而分解 B.城市有控制的发展 C.提出了田园与田园城市内部的家庭、工业、行政、社会福利设施、市场等 各种功能组合的概念。1/6片段的理论来源田园城市19.卫星城镇: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母城)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像卫星一样,故名。勒柯布西耶的昌加迪尔:1)建筑师勒柯布西耶。他的团队对昌加迪尔重新作了规划,将城市设计成方格状分布。2)勒柯布西耶更重视空间的分布和利用。3)现在昌迪加尔城市共划分为约60个方格,每个面积约为15公里15

18、公里。顺序命名为第一区至第60区,但由于勒柯布西耶认为13不祥,故此没有第13区。4)勒柯布西耶还为各主要建筑物作了设计,展现了1950年代的尖端建筑风貌。PS: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改造城市的基本原则:城市按功能分成工业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和中心商业区等。城市中心地区向高空发展,建造摩天楼以降低城市的建筑密度。他提出建筑物用地面积应该只占城市用地的5%,其余95%均为开阔地,布置公园和运动场,使建筑物处在开阔绿地的环绕之中。他认为城市道路系统应根据运输功能和车行速度分类设计,以适应各种交通的需要。他主张采用规整的棋盘式道路网,采用高架、地下等多层的交通系统,以获得较高运输效率;各种工程管

19、线布置在多层道路内部。他强调现代城市建设要用直线式的几何体形所体现的秩序和标准来反映工业生产的时代精神。勒柯布西耶还对城市规划提出许多设想,他一反当时反对大城市的思潮,主张全新的城市规划,认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完全可以既保持人口的高密度,又形成安静卫生的城市环境。首先提出高层建筑和立体交叉的设想,是极有远见卓识的。他在20和30年代始终站在建筑发展潮流的前列,对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的现代化起了推动作用。20.雅典宪章中城市的四大功能:1)居住:居住是城市的首要功能 住宅应占用城市中最好的用地 人口密度高的地方建高层住宅、沿城市干道两边不建建筑 按照邻里单位来建筑住宅2)工作:城市里合理分布工业性

20、质不同的工业用地 工作地点和居住地点间是最短距离 工作区与居住区间需用绿带隔离 小型、无污染工业区可放在城市中3)游憩:建住宅区时需预留出公园绿地 人口稠密区需拆旧建筑来作为绿化用地 对城市河流、湖泊、森林、海滩等风景优美的自然资源予以保护4)交通:局部的放宽、改造道路并不能解决问题,应从整个道路系统的规划入手;街道要进行功能分类,车辆的行驶速度是道路功能分类的依据;要按照调查统计的交通资料来确定道路的宽度。21.城市规划:预测城市的发展并管理各项资源以适应其发展的具体方法或过程,以指导已建环境的设计与开发。22.城市规划的本质任务是合理地、有效地和公正地创造有序的城市生活空间环境。中国现阶段

21、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保护和修复人居环境,尤其是城乡空间环境的生态系统,为城乡经济、社会和文化协调、稳定地持续发展服务、保障和创造城市居民安全、健康、舒适的空间环境和公正的社会环境。23.绿色通道:译自英文单词“greenway”,来源于greenbelt和parkway。“green”指有植被的地方,更深一次指存在自然或半自然植被的区域,“way”指通道。绿色通道具备较强自然特征的线性空间的连通体系,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休闲、美学、文化等多种功能。24.波士顿公园体系1880年美国设计师奥姆斯特德等人设计的波士顿公园体系,突破了美国城市方格网格局的限制,该公园体系以河流、泥滩、荒草地所限定的自

22、然空间为定界依据,利用2001500英尺宽的带状绿化,将数个公园连成一体,在波士顿中心地区形成了景观优美、环境宜人的公园体系。25.国外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发展历程的总结:国外城市绿地系统的发展反映了系统结构的发展,它走过了一个从集中到分散,从分散到联系,从联系到融合,最终达到系统化的过程。26.我国城市绿地系统存在问题:1)未充分从建立区域与城市生态系统的角度来构筑城市绿地系统的总体结构和进行城市绿地的总体布局2)未充分从整体上考虑塑造城市风貌、体现城市特色的需求3)布局上未充分考虑绿地的复合功能4)人均公园绿地指标低,且布局不合理,存在服务盲区27.城市规划理论和方法 规划理论1:田园城市规划

23、理论2:卫星城镇规划理论3: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规划理论4:邻里单位规划理论5:雅典宪章规划理论7:马丘比丘宪章28.城市规划的层次:1)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阶段的多个专业规划之一,属城市总体规划的必要组成部分,该层次的规划主要涉及城市绿地在总体规划层次上的统筹安排2)城市绿地系统专项规划:也称“单独编制的专业规划”,它是对城市绿地系统专业规划的深化和细化3)城市绿地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绿地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绿地设计;城市绿地的扩初设计和施工图设计29.2002年分类新标:新规范中将公共绿地改为公共公园的原因:1)充分体现绿地的功能和用途2)适应绿地建设与发展的需要3)具

24、备一定的延续性和协调性4)建立国际间横向比较的基础30.影响城市绿地指标四大因素:1)经济:国民经济水平2)城市:城市性质、城市规模3)自然条件:城市自然条件、城市所在地地形、地貌、水文、地质、土壤等条件4)城市现状:城市用地的分布现状、城市中的已形成的建筑物、园林绿地的现状及基础城市园林指标作用:1、反映城市绿地的质量与绿化效果; 2、作为城市总体规划各阶段调整用地的依据;3、指导城市各类绿地规模的制定工作;4、统一全国计算口径31.城市园林绿地三大指标计算、区别、影响因素指标单位公式其他人均绿地面积m2/人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城市人口数量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包括城市中的公园绿地G1、

25、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和附属绿地G4的总和城市绿化覆盖率%(城市内全部绿化种植垂直投影面积/城市用地面积)100% 城市建成区内绿化覆盖面积应包括各类绿地(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的实际绿化种植覆盖面积(含被绿化种植包围的水面)、屋顶绿化覆盖面积以及零散树木的覆盖面积。 乔木树冠下的灌木和地被草地不重复计算。城市绿地率%(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之和/城市用地面积)100%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包括城市中的公园绿地G1、生产绿地G2、防护绿地G3和附属绿地G4之和 指标单位公式城市园林绿地总面积公顷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城市建成区内绿地面积公顷公园绿地+

26、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人均公园绿地面积m2/人城市公园绿地面积G1/城市人口数量公园绿地包括了综合公园G11、社区公园G12、专类公园G13、带状公园G14以及街旁绿地G15。32.国家园林城市基本指标表(横向指标、纵向指标)100万人口以上50-100万人口50万人口以下人均公园绿地秦岭淮河以南7.589秦岭淮河以北77.58.5绿地率(%)秦岭淮河以南313335秦岭淮河以北293134绿化覆盖率(%)秦岭淮河以南363840秦岭淮河以北34363833.2004年,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暂行)中,提到我国城市绿化建设指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5%以上,人均公园绿地12平方米以上,绿

27、地率38%以上。”34.系统布局结构基本模式:点状、环状、网状、放射环状、放射状、楔状、带状、指状35.绿色网络:通过绿色廊道、楔形绿地和结点等,将城市的公园、街头绿地、庭园、苗圃、自然保护地、农地、河流、滨水绿带和山地等纳入绿色网络,构成一个自然、多样、高效、有一定自我维持能力的动态绿色景观结构体系,促进城市与自然的协调。同时把城市环境代谢作用从营养结构的直链模式转变为区域环境的分解循环代谢模式,即营养结构的环链模式。优点:1)绿色网络布局能够使城市生态系统达到相对的稳定性 2)绿色网络布局能够使景观具有相对的连续性和良好的可达性 3)绿色网络布局可以在城市出现灾害的情况下形成避灾与救灾的通

28、道 4)绿色网络布局具有很强的延展性36.楔形绿地:凡城市中由郊区伸入市中心的由宽到狭的绿地,称为楔形绿地。特点:能达到城市通风条件;利于城市艺术面貌的体现。37.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规划成果包含: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则和规划基础资料四部分。其中,依法批准的规划文本与规划图则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38.国家园林绿地分类标准G1 公园绿地 (public park) 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有一定的游憩设施和服务设施,同时兼有健全生态、美化景观、防灾减灾等综合作用的绿化用地。G11 综合公园 内容丰富,有相应设施,适合于公众开展各类户外活动的规模较大的绿地。G111全市性公园 为全市居

29、民服务,活动内容丰富,设施完善的绿地G112区域性公园 为市区内一定区域的居民服务,具有较丰富的活动内容和设施完善的绿地G12 社区公园 为一定居住用地范围内的居民服务,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施的集中绿地。(不包括居住组团绿地) G121 居住区公园 服务于一个居住区的居民,具有一定活动内容和设,为居住区配套建没的集中绿地。(服务半径:0.51.0km) G122 小区公园 为一个居住小区的居民服务,配套建设的集中绿地。 (服务半径:0.30.5km)G13 专类公园 具有特定内容或形式,有一定游憩设施的绿地G131儿童公园 单独设置,为少年儿童提供游戏及开展科普、文体活动,有安全、完善没施的绿

30、地G132动物园 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移地保护野生动物,供观赏、普及科学知识,进行科学研究和动物繁育,并具有良好设施的绿地G133 植物园 进行植物科学研究和引种驯化,并供观赏、游憩及开展科普活动的绿地G134 历史名园 历史悠久,知名度高,体现传统造园艺术并被审定为文物保护单位的园林G135 风景名胜公园 位于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以文物古迹、风景名胜点(区)为主形成的具有城市公园功能的绿地G136 游乐公园 具有大型游乐设施,单独设置,生态环境较好的绿地。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G137 其他专类公园 除以上各种专类公园外具有特定主题内容的绿地、包括雕塑园、盆景园、体育公园、纪念性公园等。

31、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G14 带状公园 沿城市道路、城墙、水滨等,有一定游憩没施的狭长形绿地。带状公园的宽度受用地条件的影响,一般呈狭长形,以绿化为主,辅以简单的设施。 G15 街旁绿地 位于城市道路用地之外,相对独立成片的绿地,包括街道广场绿地、小型沿街绿化用地等。绿化占地比例应大于等于65%。G2 生产绿地(Nursery) 为城市绿化提供苗木、花草、种子的苗圃、花圃、草圃等圃地。G3 防护绿地(Green Buffer) 城市中具有卫生、隔离和安全防护功能的绿地。包括卫生隔离带、道路防护绿地、城市高压走廊绿带、防风林、城市组团隔离带等。G4 附属绿地 (Attached Green Space) 城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