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61 ,大小:45.37KB ,
资源ID:23437950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4379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docx)为本站会员(b****2)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docx

1、最新人音版小学四年级下册音乐教学设计第1课 跳起来第一课时 : 新疆舞曲第二号教学目标1、感受这首钢琴曲的新疆民族风格。2、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教学重难点会敲击(X X X X|XXXX X X |)节奏为乐曲伴奏。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提问:你了解的有关新疆的特色有哪些?生讨论回答。 二、作曲家简介。师:有一位非常钟爱新疆民族音乐的作曲家丁善德,根据流传的新疆民歌创作了钢琴曲新疆舞曲第二号。三、师:初听乐曲,你从中听出哪些新疆风格的音乐元素?生听完回答。四、再次完整欣赏,注意倾听其中的主导节奏型。欣赏引子部分:(1)教师用钢琴弹奏引子部分。(2)这

2、段音乐模仿了新疆的哪件民族乐器?(手鼓)(3)观看一段简短的手鼓演奏视频。五、欣赏第一部分(这一部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这是一段新疆民歌主题,一起学一学、唱一唱。跟着录音再唱上面的曲调。六、欣赏第二乐段。和第一乐段相比有什么联系?(平行乐句的变化重复,“学生只要说出重复即可”;中间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学生可以运用他们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回答”)。参与体验:这段音乐重复了民歌主题的旋律,在长音处加入了琶音的音型做填充,(教师在钢琴上示范一小段琶音的音型),其后再听录音,学生边听边快速动手指,模拟琶音的演奏。接下来,第二乐段音乐在发展时,运用了很多对比的手法,你听到了其中的哪些方面的对比

3、?(力度的对比、明亮与暗淡的色彩对比。学生说的不全面时,教师给以补充)。参与体验:当听到强力度时,请紧握双手用力打节拍,当听到弱力度时,请伸出食指轻轻打节拍;当听到明亮的色彩时,摊开双臂,当听到暗淡的色彩时,请将双臂收回腰间。在这一部分音乐的结尾处,听到手鼓声一起敲击。七、欣赏第二部分(这一部分也分为两个乐段)(1)欣赏第一乐段。节拍、速度、情绪和第一部分相比有什么变化?能联想到什么?(由2/4拍变为6/8拍,速度稍慢,情绪变得绵延抒情、舒缓柔和,像是一个小伙子唱出高亢、悠扬的歌声。)再听这段音乐,并随音乐轻微摇晃身体,体会6/8拍摇曳的感觉。(2)欣赏第二乐段。此段音乐和第一乐段相比在速度、

4、节拍方面又有什么变化?描绘了什么场面?(速度恢复了开始时的速度,节拍由6/8拍又转回了2/4拍,描绘了新疆人民欢庆节日的欢乐歌舞场面。)再听此段音乐,可以用下面的节奏为其伴奏(注意速度与重音符号的变化)。也可在老师的带领下,跟随录音跳几个新疆舞蹈动作,表现欢乐的歌舞场面。八、小结下课!第二课时 : 那不勒斯舞曲教学目标1、通过带领学生欣赏那不勒斯舞曲,使他们感受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感受世界名曲的不朽魅力;培养学生高雅的音乐生活情趣。2、通过律动参与、听辨游戏、画旋律线、乐器伴奏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记忆乐曲主题;通过分段聆听,辅以肢体动作,发展学生的音乐听觉思维。3、让学生了解那不勒斯舞曲在速度

5、和力度上的特点;引导他们初步分辩二部曲式的音乐结构;体会音乐速度、力度、节奏、音区等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通过带领学生欣赏那不勒斯舞曲,使他们感受音乐热烈奔放的情绪,并能记忆一段乐曲主题;感受世界名曲的不朽魅力,培养学生高雅的音乐生活情趣。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那不勒斯舞曲在速度、力度、节奏上的特点;引导他们初步分辩二部曲式的音乐结构;体会音乐速度、力度、节奏、音区等要素对音乐情绪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钢琴、打击乐器若干、粉笔。教学过程整体欣赏1、导入:“同学们,你们参加过音乐会吗?谁能告诉大家在音乐厅里听音乐会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回答不能随意讲话)师:听音乐时你可以随音乐轻轻摇

6、摆,每个节目演出结束的时候要以热烈的掌声表示对演员的尊敬。观看乐曲的演奏录像那不勒斯舞曲。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2、主奏乐器。现在我们先来了解这首乐曲主要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呢?(听)听了一大半了,应该知道了,主奏乐器是什么?3、师:我们一起再来欣赏一遍,大家在听得时候注意听听语速有什么不同呢。生回答。4、作曲家介绍。音乐美吗?知道是谁带给大家这么美的享受吗?我要隆重地向你们介绍这首乐曲的作者,他就是伟大的俄罗斯音乐家柴科夫斯基。他是全世界最受欢迎的古典音乐作曲家之一,他的音乐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作品中流淌出的情感时而热情奔放,时而细腻婉转。那不勒斯舞曲是他创作的芭蕾舞剧天鹅湖第三幕中的一首舞曲

7、。5、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几张美丽的图片吧。6、结束本课。那不勒斯舞曲的版本还很多,希望以后还有机会跟大家一起欣赏。第三课时 小步舞曲教学目标1.通过对小步舞曲的欣赏、感觉及体验,学生能掌握“小步舞曲”的一般特点,感知乐曲的主题情绪。2.学生能乐于参与欣赏、演唱、演奏、律动等活动,并且与同伴交流实践后的感受和见解,分享学习过程中的快乐。教学难点能用歌唱、演奏、舞蹈等手段表现乐曲教学重点欣赏小步舞曲,感知乐曲表现的情绪。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舞蹈和舞曲吗?老师为大家带来这样一段,我们一起欣赏。 “宫廷舞蹈”的起源、发展及风格特点二、跳小步舞,铺垫设疑师:小步

8、舞在上层社会这么受欢迎,其主要原因是它充满了贵族气质,特别是与贵族鞠躬、屈膝礼节想配合,更显得文质彬彬。想不想学做一下?学跳小步舞 1.示范跳(老师请一位同学上来和老师一起表演一段。)2.讲解动作:师:我们先来学学脚的步伐,老师喊口令:右左右,左右左小步舞是3 拍子的舞蹈,第一拍一定要跳在强拍上。上身保持挺拔,我们站起来,试一下:左右左,右左右。我们可以横着跳也可以前后跳,我们试试前后跳:右左右,左右左。我们还可以加手的动作。(示范)两个人跳的时候可以把手架起来。三、初步欣赏、整体感知师:我们刚才跳的时候,同学们情绪总提不起来,好像缺了点什么?生:音乐。师:对,舞蹈是离不开音乐的。小步舞在上层

9、社会的极度流行,也激发了很多著名的作曲家为小步舞谱写舞曲。那“小步舞曲”又会具有什么特点呢?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走进伟大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小步舞曲,去感受小步舞曲的魅力。一段的重复,乐曲情绪从活泼,欢快又回到了优美,抒情的情绪中。四、整体感受,加深理解再次完整欣赏作品,再次感受那种高贵、典雅的气质,以及情绪、速度的变化,同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三拍子节拍韵律。(拍手、跺脚、弹舌、晃动身体、指挥.)五、小结师:不同的音乐会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音乐与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当音乐响起时,我们的心也会随着音乐的变化而起伏,在美妙的音乐中享受着,快乐着。老师希望同学们每天都是很快乐的。这节课就上到

10、这里,再见!第四课时 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目标1、欣赏小步舞曲,感受轻盈明快的节奏。2、学习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3、感受34拍的韵律,能用身体语言表现34拍的韵律。4、初步认识跳跃记号,初步了解音的走向。教学重点与难点感受三拍子的韵律,会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调动情绪1、师生问好。 2、学习音的走向。二、自主感受,鉴赏音乐1、导入歌曲:巴赫的小步舞曲真好听,接下来我们要学唱的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就是根据这首小步舞曲的第一主题旋律填词而成的。2、朗读歌词注意韵律。3、学唱歌曲我们大家跳起来。4、聆听范唱、学唱歌曲。5、全班同学跟着老师进行表演唱。6、让学生分组

11、讨论,进行重新填词演唱 7、再次齐唱这首歌。三、小结:音乐是具有可创造性的,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举一反三,勇于创新。第五课时 土风舞教学目标1、通过对歌曲土风舞的学唱,了解捷克人民喜庆丰收热闹的景象。2、懂得体验歌曲作品中的情绪、速度、节奏、旋律 等音乐要素。3、随音乐自编舞蹈动作。教学重点1、重点掌握重音记号、渐强、渐弱、反复记号。2、节奏型的正确把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歌曲介绍:土风舞是一首热情欢快的捷克民歌,歌曲节奏规整、旋律流畅、音乐朗朗上口,表现了人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的热闹情景。2、完整聆听歌曲土风舞,思考歌曲给你带来怎样的感受?3、发声练习,用笑声的状态来发哈音练习

12、。4、歌曲是什么调、什么拍子?其拍子特点是怎样的?你能够用不一样的肢体语言表现出来吗?5、找一找,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乐记号呢?6、节奏型练习,拍一拍下面的节奏性: | | | 0 | 、 |+、 + 连起来打节奏,你会吗?7、有节奏地朗读歌词。8、学唱简谱。9、唱一唱,老师唱一句,学生跟唱一句。10、唱一唱,跟着音乐和伴奏把歌曲完整的唱一唱。11、跳一跳,同学们跟着音乐自编一段舞蹈。小结:学习了捷克民歌土风舞,感受了捷克人们载歌载舞庆丰收热闹的情景,同时体验了歌曲作品中的情绪、速度、节奏、旋律,音乐记号等音乐要素。第2课 少年的歌第一课时 小小少年教学目标1、能用阳光有朝气的歌声演唱歌曲小小少

13、年,表现歌曲主人公乐观向上,勇敢地面对挫折与困难的少年形象,能准确表达歌曲情绪。2、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认识附点八分音符,初步感受其节奏特点。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导入歌曲。师: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中,遇到过烦恼吗?生:有。师:那你们都有哪些烦恼呢,能跟老师说一下吗?师:刚刚同学们都畅所欲言地说了自己的烦恼,那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小小少年这首歌曲,看看它是不是能表达出你们的心声。二、简介歌曲。歌曲小小少年是德国电影英俊少年中的主题歌,这个影片中的主人公是一个德国小朋友,他非常的聪明,还很爱唱歌。他的父亲被人诬陷,被判入狱,海因策和坏人展开了机智、勇敢

14、的斗争。最终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拯救了父亲。三、学习歌曲。1、请同学朗读歌词。2、聆听歌曲小小少年。3、学习附点八分音符。(1)看一看歌曲中用的最多的节奏是什么呢?用笔画出来。(2)听一听老师范唱与歌曲范唱的区别,哪种唱法好?(教师把附点音符改成八分音符来唱)(3)师从连音线的图解中讲解附点八分音符时值。得出结论:附点八分音符是在八分音符的基础上,延长八音符的一半。(4)听辨练习。4、跟琴学唱曲谱,感受歌曲的弱起节奏。5、演唱歌曲。分多种形式指导学生演唱歌曲。鼓励学生用明亮略带忧虑的情绪来演唱这首歌。6、在小小少年中小主人公遇到了不小的烦恼,他被烦恼打倒从此消沉了么?他是怎样做的?我们同学的年

15、龄跟他相仿,也许在某一天你的烦恼也会悄悄来临,希望你能像他一样用自己的智慧和爱心将困难克服掉,勇敢的迎接生活的挑战,做一个生活的强者!作业:回家把小小少年这首歌唱给爸爸妈妈听。第二课时 牧羊姑娘教学目标1、通过歌曲牧羊姑娘,使学生感受乐曲的悲伤情绪。2、通过对比欣赏使学生感到生活的快乐,从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3、使学生了解下行旋律对音乐情绪的表现作用。教学重点与难点1、感受牧羊姑娘的悲伤情绪。2、能体会稍慢的速度、疏松的节奏、旋律下行对表现悲伤情绪所起的作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介绍同名歌曲的歌词,以便了解乐曲所描绘的基本情绪。2、看着教材上的谱例,教师用钢琴奏出其旋律,简单分析该

16、曲调由高向低的下行进行,使音乐显得苍凉而悲伤。3、欣赏双簧管独奏牧羊姑娘全曲。师:双簧管音色演奏的这一乐曲给你的感受如何?是悲哀的还是欢乐的?生回答。4、讨论乐曲的相同与不同之处。5、师:刚才同学们说了,这三首乐曲主旋律是一样的,其实前两首器乐曲是根据后面的歌曲改编的,那现在咱们现在完整地听听这首歌曲表现了怎样的音乐形象?生:完整地听歌曲并体会音乐所表现的音乐形象。小结:师:因为生活在旧社会,牧羊姑娘挨冷受冻,还受欺负。而咱们同学穿着整齐的校服、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学习应该怎样做呢?生讨论回答。师:同学们有今天的生活很幸福,所以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和学习机会,好好学习。第三课时 小小少年教学目

17、标1、比较两种不同表现形式的小小少年,模仿口哨声吹一吹。2、旋律接龙(尾音与后组第一音相同),并唱一唱。教学重点和难点用口哨吹出整首歌曲。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我们上节课一起学习了歌曲小小少年,同学们还记得歌曲讲述的是什么吗?生回答。师:那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来唱呢?生回答。师:现在我们一起再来合唱一遍吧。生合唱。师:同学们唱的很好,我们今天再来用另外的方式来表现这首歌吧。二、欣赏歌曲。师:同学们会吹口哨吗?生回答。师:我们来一起欣赏一首口哨版的小小少年吧。师:好听吗?生回答。师:我们来试着吹一下这首歌吧。三、歌曲接龙。师:我们呢一起来玩个“歌曲接龙”的游戏吧。生回答。师:同

18、学们注意,我们旋律接龙的规则是要求前组尾音与后组第一个音相同。我先来唱第一句。(玩游戏学歌曲)师:同学们这节课表现得很好。我们下节课再见!第四课时 我是少年阿凡提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歌曲,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学习#记号,下滑音在音乐中的唱法。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情趣。2、唱准升记号,下滑音及切分音节奏。教学准备多媒体、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师:随音乐跳一段新疆舞,引导学生回忆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生(自由回答):新疆。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疆人,(多媒

19、体出现阿凡提图片)。师:阿凡提的形象是,头带一顶名族小花帽,背朝后骑着一头小毛驴,你心目中的阿凡提是什么样的人呢?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生自由发言。二、新歌。1、多媒体播放歌曲,初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请生说听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生:自由讨论歌曲的速度,情绪等。2、师总结:这首歌的名字就叫我是少年阿凡提。 3、复听歌曲。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这首歌的伴奏有什么特点,节奏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师:我们新疆的人们都非常喜欢阿凡提都用歌声来赞美他,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师范唱。师分别弹奏有升记号和没升记号的旋律,学生回答有何区别。 生回答。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吧。师:从歌词中你感

20、觉阿凡提是怎样的一个人?想象一下阿凡提看到破坏环境这样的情景会怎样? 生回答。师:把愤怒的语气唱出来,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三 、歌表演。全体学生随老师伴奏,并用动作表现。四、小结。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好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要像阿凡提那样,做一个爱护花草、保护动物、机智勇敢,做一个有正义的好少年。第3课 水乡第一课时 洪湖水,浪打浪教学目标1、演唱歌曲我是少年阿凡提歌曲,感受新疆维吾尔族民歌的特点,学习#记号,下滑音在音乐中的唱法。2、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自然的情感,增强环保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1、学习歌曲,并有感情的演唱歌曲,表现歌曲的情趣。2、唱准升记号,下滑音及切分

21、音节奏。教学准备多媒体、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师:随音乐跳一段新疆舞,引导学生回忆是什么地方的舞蹈动作。生(自由回答):新疆。师:同学们真聪明,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认识一位新疆人,(多媒体出现阿凡提图片)。师:阿凡提的形象是,头带一顶名族小花帽,背朝后骑着一头小毛驴,你心目中的阿凡提是什么样的人呢?用一个词或一句话概括。生自由发言。二、新歌。1、多媒体播放歌曲,初听音乐,感受歌曲的情绪,请生说听后的第一感受是什么? 生:自由讨论歌曲的速度,情绪等。2、师总结:这首歌的名字就叫我是少年阿凡提。 3、复听歌曲。师:我们再来听一遍,听听这首歌的伴奏有什么特点,节奏有什么特点? 生回答。师:我们

22、新疆的人们都非常喜欢阿凡提都用歌声来赞美他,我们一起来学习这首歌。 师范唱。师分别弹奏有升记号和没升记号的旋律,学生回答有何区别。 生回答。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有感情的朗读歌词吧。师:从歌词中你感觉阿凡提是怎样的一个人?想象一下阿凡提看到破坏环境这样的情景会怎样? 生回答。师:把愤怒的语气唱出来,并用动作表现出来。 三 、歌表演。全体学生随老师伴奏,并用动作表现。四、小结。同学们,我们作为新世纪的好少年,从身边小事做起,老师希望同学们也要像阿凡提那样,做一个爱护花草、保护动物、机智勇敢,做一个有正义的好少年。第二课时 水乡船歌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音乐让同学们感受水乡的柔美,激发同学们对祖国河山的热

23、爱。2、分辨出乐曲中出现的不同的乐器。教学重难点分辨出不同的乐器。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1、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歌曲采菱吗?生回答。师:采菱歌唱的是哪个地方呢?生回答。师:同学们一起再来唱一遍吧。生合唱。师:同学们唱的很好。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另一首好听的歌曲吧。2、师:我们先来看几张图片,大家猜一猜这是哪里。生看图片讨论回答。师:这些都是美丽的水乡的图片,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歌曲就是水乡船歌。3、师:我们先来听一遍。师:同学们,好听吗?生回答。师:接下来我们再听一遍,这次同学们在听的时候要认真的想一想这首乐曲分为几个部分,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这首乐曲里面都有哪些乐器的演奏?生听完讨论回答。师补

24、充同学们的答案。师:我们最后再边看图片边欣赏这首乐曲,大家去感受水乡的美丽。小结:师:水乡美吗?生回答。师:我们的家乡也很美,同学们回家之后去搜集一下我们家乡的美丽的地方吧。下课第三课时 采菱教学目标1、学习用连贯的气息和柔美的声音表现歌曲采菱,体验江南水乡音乐的细腻与柔美,感受江南水乡民歌的风格。2、通过观看图片、聆听乐曲,感受到江南的美,并将这种美感用自己的歌声表现出来。3、明白DS的反复记号作用,理清演唱顺序。4、通过演唱歌曲感受江南小朋友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用连贯的气息、柔美声音和优美抒情的情绪来演唱采菱。2、切分音节奏的正确演唱和间奏处的

25、衔接。教学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二、谈话导入:江南是个风景优美的好地方,同学们想不想去看看那里的美丽风景?今天老师就带同学们去走一走(播放课件)。课件出示古诗忆江南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老师有感情地朗读。然后设问:这首诗的作者是谁?诗名叫什么?这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唐)赞美了江南的美景。今天我们要学的歌曲也是具有江南的地方色彩,歌名是采菱三、学习歌曲采菱。1、设问导入,谁吃过菱角?知道菱是有什么植物长成的吗?2、介绍有关菱的知识:菱是生成在池塘的一种植物,根在泥里,叶子浮在水面呈三角形状,花白色,果实的硬壳有角,因此称

26、菱角,果肉可吃,甜而爽。但菱角这东西,娇气得很,成熟后,躲在水中,人不容易看见。倘若两日不采,便落入水底。那样,采菱人只能望菱兴叹了。(利用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有关菱的知识)3、歌词朗读:先请一个同学有感情地朗读,然后全班一起读。4、首先,静静聆听这首歌曲,同时注意这首歌曲的演唱顺序及情感表达。5、歌曲简介:这是一首由嘉兴南湖当地的小朋友演唱的歌曲,他们想通过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这是一首富有江南水乡色彩的歌曲,用优美的旋律抒发了水乡的孩子对自己乡土的深厚情感及通过劳动取得收获的喜悦之情。6、利用听唱法学习歌曲,因为这首歌曲的旋律比较难,我们今天就先来学唱歌词。(7、聆听完两遍后,让学

27、生放慢试唱,让学生找出不会唱的地方,师生一起来解决难唱部分。重点是切分音节奏和间奏的正确连接。8、学习认识反复记号D.S.。师:这首歌曲只有一段歌词呀!怎么刚才音乐中都唱了两遍那?生回答。师:原来都是因为有了它(D.S.),这是一个反复记号,见到它,我们就要从这里(D.S)再唱一遍,一直唱到这里结束。9、我们理清了歌曲的演唱顺序,现在我们再来跟范唱演唱一遍。注意提醒学生高音处一定要用轻声唱。10、下面跟着伴奏来演唱一遍,检验自己是否演唱准确?(伴奏)11、都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就是描写了江南的美景。四、小结水乡的孩子爱南湖,爱南湖的喷泉和菱角,江南水乡的小朋友用自己的优美歌声歌颂了自己的

28、家乡。我们的家乡也很美,同学们回家想想我们的家乡都有哪些特别的东西呢?这节课就到这里,同学们再见!第四课时 癞蛤蟆和小青蛙教学目标1、通过学唱癞蛤蟆和小青蛙,感受当地儿童的生活情趣。2、通过表现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培养学生音乐表现力及合作意识。教学重点与难点用中弱、中强的力度变化唱出这首歌曲。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磁带。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师:同学们都见过小青蛙吗?生回答。同学们都听过小青蛙的叫声吗?生回答。我们先来听一首关于青蛙的歌曲吧。(播放歌曲花蛤蟆)。二、新歌学习。1、师:今天呢,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青蛙有关的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首先,我们先一起来学习一下歌词,请一位同学有感情的朗诵歌

29、词。生朗诵歌词。师:通过歌词,同学们大概知道这首歌曲讲述的是什么样的故事吗?生讨论回答。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那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唱呢?下面我们一起来听一遍这首歌,注意思考老师刚刚提的问题。生听歌回答。师:接下来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在听的过程中想一下这首歌在唱的时候力度有什么不同?我们该怎么表现出来呢?生听完讨论回答。师:现在老师弹琴,同学们跟着轻声唱。师:同学们场的不错,不过有些地方有一点点问题,同学们跟着老师唱一遍。师:现在大家再来唱一遍吧。生合唱。师:很好,接下来我们分角色演唱吧。生分角色演唱。三、表现歌曲癞蛤蟆和小青蛙。师:这首歌曲可以很好地表现出来,我们接下来分组,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为歌曲编排动作吧。一会分组表演,看看哪些同学表现的好。四、结束。第4课 童年的音乐第二课时 彼得与狼教学目标1、聆听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件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色,讲出故事情节并进行表演。2、从外国音乐作品彼得与狼中感受外国儿童的童年生活与风土人情。教学重点与难点发展学生对音乐的听觉和想象力,提高他们对音乐的理解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磁带、录音机、画纸、画笔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2、出示西洋木管、铜管乐器的图片并介绍。3、介绍什么是音乐童话。4、介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5、初听乐曲,感受乐曲的表现方法。在欣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