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1 ,大小:38.78KB ,
资源ID:23426624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42662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欧盟新欧洲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欧盟新欧洲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docx

1、大欧盟新欧洲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 大欧盟 新欧洲 - 欧盟东扩进程的意义与影响评介 吴 弦 自上世纪90年代东扩进程逐步启动以来,历经10多年的艰苦努力,今年5月1日,举世瞩目的欧盟第5次扩大,终于宣告实现:中东欧8国,即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与斯洛文尼亚,加上塞浦路斯和马耳他,从候选国转变为正式成员国。根据安排,罗马尼亚和保加利亚,也将于2007年加入。同时应指出的是,欧盟进一步的努力方向,就是帮助西巴尔干地区各国加入。随着形势的发展演变,作为前南国家之一的克罗地亚,于今年6月正式获得候选国地位,并有望继罗、保之后不久入盟。此次扩大,加入国计有10国之多

2、,超过历次扩大新增成员之和, 使欧盟的成员国总数,从15国跃至25国;人口增加近三分之一(含罗、保两国),由3.7亿升至4.8亿,超过美、俄两国人口之和;面积则扩大了33%,从320万增至430万平方公里;经济总量亦增加了5000多亿欧元。总之,一个通常所谓的“大欧盟”,终于在欧洲确立。与此同时,随着东扩实现,欧洲的经济、政治版图,出现结构性重大变化:诸多中东欧国家的加入,导致欧盟边界东移,已直接与前苏联国家接壤:爱沙尼亚和拉托维亚与俄罗斯为邻,立陶宛、波兰、斯洛伐克和匈牙利4国,则分别与白俄罗斯和乌克兰相接;俄罗斯的加里宁格勒(位于立陶宛与波兰之间),甚至已成为欧盟中的“飞地”,波罗地海则几

3、乎成为欧盟的“内海”。而日后进一步的扩大,又将使地位敏感、复杂的巴尔干地区,为欧盟所逐步吸纳。由此可以说,“大欧盟”的确立,又导致了一个“新欧洲”之出现。 显而易见的是,正是东扩进程的启动与发展,推动了“大欧盟”与“新欧洲”的最终出现。而尤为值得强调的是,在一体化总体发展的大背景下,此次扩大所具有的种种特殊性,使得这一进程的意义与影响,具有了深远性、多重性与复杂性的特点,且随着东扩的进展,在逐步显现出来,势将直接左右欧洲与欧盟的未来发展方向,故有必要给予密切关注和认真研究。为此,本文拟从欧洲与欧洲一体化发展史、欧盟的体制性变革、政策调整与改革三个方面,对东扩进程所产生的意义和影响,作一初步的介

4、绍与分析。 一、大大提高了欧洲的同质性, 有助于欧洲的统一、和平与发展 众所周知,二战后的冷战与雅尔塔格局,以东西欧分裂和两大阵营的对抗为其主要特征。这种分裂与对抗的突出体现,就是双方在意识形态和政治、经济体制上的巨大差异与严重对立。而在此基础上产生的欧共体与经互会,又强化了两大阵营内部的经济联系,进而加深了东西欧之间的鸿沟。当然,在冷战格局之下,欧共体/欧盟的深化与扩大进程,也只能局限于西欧地区。上世纪80年代末以来的东欧形势剧变和冷战终结,终于为欧洲结束分裂,提供了框架性条件。中东欧国家要求加入欧盟、“回归欧洲”的强烈愿望,后者对历史联系的认同与现实利益考虑,则决定了结束这一分裂的主要途径

5、。然而,为了真正走向欧洲统一,仍存在着巨大的体制性障碍。正是欧盟促使东扩启动的一系列举措,以及举措日后的不断深化,最终使障碍得以克服。 其一,有力推动了中东欧国家的体制转型进程。 成员国在经济、政治体制上具有同一性,是实施区域深度一体化的必要条件(事实上,冷战时经互会的“一体化”模式,也以东欧国家的体制相同为基础)。故欧共体创始人虽始终以“整个欧洲的统一为最终目标”,但罗马条约明确规定,任何申请加入国,都必须以民主代议制和市场经济体制的实施为前提条件(西、葡处于军事独裁统治时,也曾被欧共体拒之门外)。欧盟的哥本哈根首脑会议(1993年6月),更是明确将中东欧实现对西欧政治、经济体制的趋同,作为

6、入盟的头两项标准。然而,尽管东欧形势剧变启动了改革进程,但因问题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中东欧国家能否成功实现转型,尚属未定,挫折、反复、倒退的可能性,随时存在。因此,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积极支持中东欧改革,促进体制趋同,就成为欧共体的首要选择,从而为东扩进程最终启动,从根本上创造了前提条件。事态发展表明,欧盟的三方面举措,曾有力推动了中东欧的体制转型。一是在“法尔计划”、即西方支持改革的多边援助框架内,发挥了主导作用。这包括“协调”24国援助,引导政策与战略制订,推行欧盟行动计划,并积极促成将“法尔计划”从波、匈两国扩大到所有中东欧国家等;二是筹组“欧洲重建与开发银行”。主要是提供贷款或投资,支持

7、中东欧的私人资本和私有化进程;三是与中东欧缔结欧洲协定,赋予其“联系国”地位,大大强化了双边特殊关系。其内容涉及向中东欧开放市场,经济合作与财政援助,机构性安排与政治对话,竞争法的适用性规定等各个方面,对推动10国体制转型,提供了一个独特、有力和全面的扶持框架,作用相当积极。总之,随着支持举措的启动和不断深入,欧盟终于1993年6月对有条件接纳中东欧国家,首次做出了明确承诺;1994年的欧盟公报承认,中东欧在“通向政治和经济改革的道路上已取得显著进展”。同年4月起,中东欧国家陆续提出申请,加入程序先后启动,进而为各国最终获得加入谈判资格,奠定了基础。其二,推行相关战略,帮助中东欧国家具备承担欧

8、盟全部法律义务的能力。 中东欧国家提出加入申请时,欧共体成立已半个世纪,一体化深化进展举世瞩目。在建立共同机构、关税同盟、共同政策与政策协调的基础上,又确立了“内部市场”框架,正向单一货币迈进,并通过欧洲联盟条约的谈判与生效,开始积极推进政治一体化建设(为此,除经济支柱外,欧盟还确立了另外两大支柱,即“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和“司法与内务合作”)。为使一体化水平不致降低,欧盟坚持东扩绝不能以“削弱”或“牺牲”深化为代价,故将中东欧国家“能够承担成员国义务”、接受欧盟全部立法(这是一体化发展成果的集中体现),作为实现加入的必要条件。而为此要求申请国采纳的欧盟立法,共有8万页之多。显然,这构成了中东

9、欧加入的又一巨大障碍。因为对它们而言,实现转轨已非易事,要在短期内从较低的起点上,准备融入到欧盟机制之中,采纳数量如此之多、要求如此之高的立法,更是意味着巨大挑战。而欧盟通过制定与实施东扩战略,在克服这一障碍上,又发挥了重大作用。事实上,这正是欧盟推进东扩举措的重心之所在。早在1994年12月,欧盟就通过了所谓“加入前战略”,旨在“推进和改善”中东欧“准备加入之进程”。其基石有二:一是与中东欧国家确立“结构性关系”,即创立“多边框架”(以欧盟机构为一方,全体联系国为另一方),举行定期对话。该制度适用于欧盟的所有支柱,使中东欧国家在机构层面上(这是一体化实施的组织保障),介入到欧盟的各政策领域中

10、来。二是帮助中东欧纳入“内部市场”,意义同样重大:1992年计划确立的“四大自由”框架,实际上构成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真正基础(四大自由适用于欧盟15国,但欧元区则有3国选择例外),规定新成员国加入时必须纳入其中(根据要求,虽然中东欧国家最终要接受欧元,但入盟后应有逐步达标的过渡期;而“内部市场”则在各国加入时必须接受),因此势必成为欧盟的战略基石之一。具体行动方案是,由欧盟确定中东欧须履行的有关立法,大力扶持、监督立法实施;后者则逐步采纳相应的体制、标准和认证方法,并制定工作计划,确认优先行动领域与时间表。值得指出的是,随着东扩谈判临近,鉴于各国采纳相关立法仍有较大差距,欧盟决计加大推进力度,

11、又提出了“强化加入前战略”,自1998年起付诸实施。主要做法包括,加强有关时间表的制定与实施,明确指出优先努力方向,动员各种财政扶持手段,并邀请申请国提前参与欧盟立法实施的计划与机制等。总之,从欧洲发展史的角度讲,正是欧盟以上两方面的举措,使得启动和推进东扩,具有了提升欧洲“同质性”、促进“欧洲统一”的含义。因为它在不太长的时期内,帮助中东欧国家实现了两大历史性飞跃:一是向西欧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转型,二是提高到了能够参与欧洲一体化的水平。换言之,东扩的实现,也使得欧盟这一独特的超国家组织形态,首次具有了全欧的意义。众所周知,尽管欧共体(欧盟前身)的一体化深化成就举世瞩目,且已历经4次扩大(由

12、6国增至15国),但其发展一直局限在西欧地区。在冷战终结、经互会(同时还有华约)解体的大背景下,得到诸多转轨国家认同,成功扩大到中东欧、且还将扩展到巴尔干乃至更多地区的趋向,无疑使欧盟的历史合法性,又有了某种质的飞跃, 其作为欧洲经济与政治一体化核心组织的地位,终于得以确立,进而将对整个欧洲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正是从这一点上讲,“大欧盟”又使得“新欧洲”具有了以下四方面的含义。(1)一个高度一体化的欧洲。 如上所述,东扩的成功实现,使诞生于西欧的欧盟,首次具有了全欧核心组织的色彩。这同时表明,一个以高度一体化为主要特征的欧洲,终于在历史上出现。10个新加入国,以及今后更多的欧洲国家,都将

13、认同和参与到欧盟高度发达的机制与运作之中。其中最主要的方面包括: 1)共同的价值观与目标;2)具有超国家因素的共同机构(如欧盟委员会、部长理事会、欧洲议会、欧洲理事会、欧洲法院等,此外还有经济与社会委员会、地区委员会等等)及其一整套相互作用方式;3)经济一体化的几大阶段性进展,即关税同盟、共同市场与经货联盟(根据条约规定,所有新加入国最终都将以欧元作为单一货币。但同欧元区成员一样,要首先达到加入经货联盟的趋同标准。为此,中东欧国家在入盟后,都需要有一过渡期。其间各国货币、财政政策的协调力度,至少会加强);4)各项共同政策,如在农业、外贸、竞争和地区政策等诸多领域;5)在提高竞争力、环境与健康保

14、护、渔业、文化、能源、旅游等方面,加强各国政策的协调与一致性;6)集中体现出政治一体化进展的欧盟第二、三支柱,即“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包括走向“共同防务”)和“司法与内务合作”(某些方面亦需过渡期)。凡此种种,都将对今后欧洲-无论作为一个整体还是就单个国家而言-的行为模式,产生重大影响。(2)一个和平与稳定得到更大保障的欧洲。历史上的中东欧地区,矛盾错综复杂,动荡不安,巴尔干更被视为欧洲的“火药桶”。欧盟支持转轨与推行东扩战略,曾抑制、缓和了该地区因转型所引发的经济、社会动荡。而东扩的实现,无疑使欧洲的长远和平与稳定,有了更大保障。推动欧共体模式产生的直接动因,正是为了保证欧洲和平。历史发展

15、表明,这一模式之“革命性”创新,如成员国自愿参与和平等原则,通过机构化、制度化、法律化方式转移和共享主权权利,不断打破国家间界限、推行经济与政治一体化等等,都有力维护了成员国共同利益,协调了各国的特殊利益,从而有力保证了欧洲和平。目前普遍认为,欧盟成员国之间爆发战争已不可能。显然,新成员国成功纳入到欧盟模式之中,必将有利于欧洲的永久和平与稳定。如考虑到欧盟对巴尔干地区的进一步扩展,这一意义就更加明显。对此,德国外长菲舍尔曾将东西欧作为一互动的整体明确指出,欧共体创始人所确立的,是“堪称革命性的欧洲国家体系新原则”,但如果“欧盟仅仅局限于西欧,就意味着存在一种分裂的国家体系:在西欧是一体化,在东

16、欧却是旧的均势体系”,而“如果没有一个建构其上的秩序”,这“就会使欧洲变成一块长期动荡的大陆,从一般观点来看,东欧这种传统的对抗路线也会渗入欧盟”;在1999年科索沃战争后,负责东扩的欧盟委员会委员沃荷根也曾明确称,危机的教训之一是,“我们仍然必须赢得和平与稳定,而扩大是赢得它们的最好途径”,故加快东扩步伐,已成为“委员会的首要选择”。 (3)一个更具国际经济竞争力的欧洲。 通过推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是导致欧共体产生的又一历史动因(二战后针对“美元荒”的考虑,是促成关税同盟建立的原因之一)。值得强调指出的是,自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为应对日趋激烈的经济全球化竞争,欧共体愈来愈强

17、调发挥区域经济优势,除大力推行深化举措外(单一市场与经货联盟建设,直至欧元的成功推出,都是明证),进一步发展与中东欧在地缘经济、历史和文化方面的紧密联系,同样被欧盟视为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为此,早在1993年报告中,委员会就强调说,为迎接全球化挑战,要促进西欧企业与东欧转型经济的合作)。随着东扩实现,一体化的种种深化举措,包括关税同盟、四大自由和单一货币(虽然需要一定的过渡期),共同的经济规则与经济政策,都将在“一个更大的经济区域内实现”,东西欧的资源可望得到更好配置(包括优势互补,如西欧的技术、管理与中东欧大量优质劳动力、矿产和各种生物资源相结合),规模经济效应进一步扩大,竞争和激

18、励因素增强,最终为“整个地区带来更高的增长率,更低的通胀前景”。因此,委员会曾明确指出,“扩大的经济影响从更长远看将肯定有益于欧盟”。(4)一个有望发挥更大国际影响的欧洲。二战后美、苏崛起与自身国际地位下降,同样是推动西欧国家谋求联合自强、创建与发展共同体的动因之一。而冷战结束后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向,更使欧盟感到,既有必要、又有可能借重集团性力量,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共同外交与安全政策”也由此得以推行。中东欧国家的加入,加重了欧盟作为一整体的分量。而从长远看,随着共同利益不断融合与协调机制加强,这一政策的影响力有望增大。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规则的制定(如在世贸组织中)与区域间

19、对话(如亚欧会议)都更加重要。在这方面,成员国增多,也有助于其影响力之发挥。为此,委员会曾明确指出,新欧洲“注定要作为一个世界力量均衡中的新力量而出现”。 二、 推动欧盟谋求重大体制性变革 值得强调指出的是,就对欧盟自身而言,此次扩大亦产生了前所未有之影响。其中最为突出者,就是对欧盟谋求重大体制性变革、特别是对事关效率之变革的直接、有力推动。众所周知,欧共体启动时的体制创新,始终是一体化实施之组织保障,重要性不言自明。而在东扩背景下,一方面,作为全欧一体化核心组织地位的确立,欧盟对欧洲民族国家与欧洲未来发展的重大、深远意义(特别是在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扩大国际影响力方面的重要性),使得其组织机

20、制的有效运行,显得愈发重要、突出;但另一方面,东扩实现可能导致的最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对欧盟体制运行的效率问题,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在欧盟东扩日程上,如何谋求体制性变革以应对挑战,实际上就具有了愈来愈大的迫切性。欧盟的体制,最初是为6个创始国设计的。半个世纪以来,随着一体化深化下的4次扩大,欧盟由6国增加到15国,其体制运行与成员国增多之不相适应的问题,也逐渐突出,促使欧盟不时有谋求改革之举,但因这一问题所特有的敏感、复杂性,始终难以有重大突破。而东扩实现在即,则将使问题的尖锐化程度,大为增加。其根本原因在于,发展不平衡与高层次的超国家调节,历来是一对矛盾。一体化程度愈高,成员国愈多,发展不平

21、衡愈大,各国就愈难于形成一致,从而严重影响到欧盟的机制运行与决策效率。此次扩大,加入国数量如此之多(超过历次新增成员国之和),与现有成员国的发展差距(甚至新加入国彼此之间的差距),又是如此之大,如不谋求相应变革,将使扩大后的欧盟运行,确有瘫痪之虞(遑论进一步发展以应付内外挑战)。与此同时,同样重要的是,东扩还将打破欧盟机制内部的各种平衡关系,对各方的地位与利益,带来种种影响。因此有关各方(特别是欧盟大国),亦都希望促成有利于己的体制更新,以保持和加强自身在未来欧盟中的影响力(如法国对其未来欧洲地位与欧盟发展模式之关系的思考)。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欧盟有关各方逐步形成共识。因此,自1990年代中后

22、期以来,谋求体制性变革,尤其是与效率相关的变革,就在欧盟的议事日程中,占据了极为突出的地位。但与此同时,又必须强调指出的是,体制改革问题,因直接关乎主权权利行使与利益保障,需要在欧盟各机构、欧盟机构与成员国、各成员国之间、特别是大小成员国之间, 保持微妙的权力平衡,故极为敏感、复杂,历来是欧共体/欧盟建设中的核心难点。加之改革常涉及政体形式之争,如关于“联邦”与“邦联”的争论,更使问题尖锐、复杂化了(近期最突出的例证是,菲舍尔在著名的5.12讲话中,曾明确主张,为保证欧盟东扩后具有“行动能力”,应超越以往叠床架屋般的解决方式,一举建立“欧洲联邦”,以真正达到精简机构、提高效率之目的)。一体化以

23、承认民族国家的历史合法性为起点(甚至连著名的联邦主义者,如德洛尔、菲舍尔等人,迄今都承认,民族国家目前仍不可替代,因此其所主张的,是建立一种新型的“民族国家联邦”),成员国的意志在体制改革中,依然起决定性作用。而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地位与利益都不尽相同,且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改革又关乎长远,故各国的立场与主张,往往歧异颇大,争论极为激烈。最终的结果,也只能是方方面面经艰苦讨价还价后,最大限度达成妥协的产物。尽些年来于欧盟最具根本意义的三次条约修改,则集中体现出成员国谋求变革的努力。早在1996/97年的阿姆斯特丹条约(简称“阿约”,后经批准后于1999年5月1日正式生效)谈判中,欧盟即开始就改革的

24、最大难点问题,进行过激烈争论而不果,遂不得不决定于东扩启动前,再专门召开政府间会议议决此事,终于2000年又启动谈判,经反复争论后,缔结了尼斯条约(经批准后于2002年生效),从而为东扩后的变革,做出了初步安排。其后,为了更有效地应付内外挑战,欧盟又于2002年启动“制宪”进程,经制宪大会提出“宪法性条约”草案和政府间谈判,最终于2004年6月就欧洲宪法性条约(简称“欧盟宪法”),达成最后协议。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继“阿约”特别是“尼约”之后,试图更全面、深入地推进体制性变革。尽管同历次谈判一样,最后的妥协往往只能取渐进方式,难于有激进举措。但迫于形势压力,还是在不少方面有所前进,有些方面甚至

25、不失为重大进展。以下仅从效率角度,就东扩引发变革的直接动因,成员国在“阿约”、“尼约”与“欧盟宪法”谈判中的立场、分歧与最终妥协,逐一作一简单绍介。 (一)欧盟委员会的规模与构成。 委员会的组成原则是,每国至少有一个委员名额。随着前4次扩大,人数已达20名之多,即德、法、英、意、西5大国各2名,其余小国各1名。人浮于事、相互扯皮、运转不灵的矛盾,早就暴露无遗。而东扩后,其规模还会大大膨胀,最终将臃肿不堪,无法正常工作。显然,大力精简机构,削减委员会人数,已势在必行。但这意味着,每国至少一名委员之原则,将被放弃。而事态发展表明,由于委员会地位至关重要,特别是由于涉及到大小成员国之间的权利、利益平

26、衡问题,精简方案又难于为各国接受,故曾是争论最大的难点之一。大小国在“阿约”谈判中对改革方案的立场,就截然不同。小国认为,应坚持各国保留一名委员之原则,如一定要控制委员会人数,也应是5大国各放弃一名;而大国则强调说,委员会人数应少于成员国总数,由各国轮流担任。双方争论激烈,相持不下。最后大国做出一定让步,同意欧盟日后首次扩大时,将各自放弃一名委员名额(同意委员会人数不超出20名),但以部长理事会投票权数改革必须有利于大国为条件(详下)。双方同意今后再通盘讨论此事。其后经2000年“尼约”谈判做出的决议是:自2005年起,委员会由每国一名成员组成,届时大国放弃一名委员名额。直至成员国数量达到27

27、国之时,才考虑实施大国方案。自27国欧盟的首届委员会起,委员人数应少于成员国总数,根据平等原则通过轮换制挑选。但确切数额和轮换次序,将在各申请国签署加入条约后,理事会以一致通过决定。随着“尼约”生效,这一安排正在逐步付诸实施(2004年底产生的新任委员会人数为25名,即5大国已每国放弃一名,但10个新成员国又各增委员1名)。值得指出的是,欧盟“制宪”又先后就此展开了激烈争论。制宪大会提出的宪法草案是,委员会成员仍是每国一名,但改成双层制。一层为15名主席团成员,由主席、欧盟外长/副主席和13名委员(委员平等地由各国轮流担任)组成,拥有表决权;另一层的委员,由15名成员出任国之外的成员组成,但无

28、表决权。该安排应于2009年11月1日起生效。其后的政府间谈判中,该条款再度引起争吵。不少小国反对将有权表决的委员减至15人,希望每国仍保留一名委员;大国则反驳说,若依小国建议行事的话,仅保留一名委员,对大国并不公平,最大6国应是每国2名(果真照此办理,欧盟首次东扩后的委员总数,应为31名之多)。经过讨价还价的最后妥协是,将宪法草案的安排推迟实行,届时每国一名投票委员的原则,将被真正放弃,改行双层制(为弥补最小成员国对此感到的缺憾,同时又规定,其欧洲议会的席位不应低于6席,即比目前多2席)。 (二)部长理事会投票权数与表决方式改革。 这是谋求改革中争论时间最长、也最为激烈的焦点问题,有必要加以

29、详细介绍。作为立法决定机构,部长理事会代表成员国利益,历来为各国所看重。其表决方式,除简单多数和一致通过外,“特定多数表决制”的适用范围,逐渐扩大。此系一种加权表决制。根据规定,15国加权票数总和为87票,其权数分配是:德、法、英、意各10票,西班牙8票,比、希、荷、葡各5票,奥、瑞各4票,丹、芬、爱各3票,卢森堡2票;满62票即构成“特定多数”,可通过一项提议;反之,如有26票反对,则构成“阻断少数”,将使提议遭到否决。各国票数权重分配之多寡,决定了其在欧盟决策中的影响力。权重票数多,影响力就大,反之则小;而“特定多数”与“阻断少数”门槛的设计,直接决定了通过一项决议的难易程度(例如,前者的

30、门槛高,意味着通过难度大,反之则小)。因此,关于权数与门槛的规定,集中体现出成员国之间、特别是大小国之间的某种微妙平衡。东扩于此引出的问题主要有二:一是大国影响力可能进一步下降。由于各国投票权数之分配,除以人口多寡为依据外,还有顾及国家间平等和小国地位的考虑(例如,卢森堡人口不足45万,拥有2票,约合 22.5万人1票;而8200万人的德国为10票,平均820万人1票)。欧共体初创时,(西)德、法、意3国占成员国人口总数的比重,约为88%,其加权票数之和占总票数之比重,则为71%;其后,因小国数目增加较多,尽管法、德、英、意、西仍占总人口80%左右,五大国票数之和的比重,却降到了55%。而在将

31、入盟的中东欧10国中,除波兰外,其余均是小国,由此意味着,大国票数比重,还将大大下降;二是从深层上讲,这会严重影响到欧盟决策的“民主合法性”。因为从理论上讲,将来不足欧盟50%的人口,即可通过或是否决掉一项决议。如希、比、葡、丹、芬、爱、卢7小国共26票,即可阻止决议通过。尽管其人口相加,仅略高于欧盟总人口的12%。 为此,早在“阿约”谈判时,德、法、英、西等大国,就力主在东扩前,必须确定大国的票数得到增加(西班牙则更是表示,不解决这一问题,将准备否决扩大)。“尼约”谈判中,会议主席法国提出的3种替代模式中,都主张5大国权数,应有充分增加。但为保证自身的影响力,小国始终强烈反对大国方案,从而构

32、成了两次政府间会议的突出难点。经艰苦谈判后,“尼约”涉及扩大后的相关规定如下: (1)关于表决权数调整。根据各国人口数量差别,调整了各国权数,适当增加了大国权数和划分档次;并对12个谈判国(包括中东欧10国,再加上塞浦路斯和马耳他)加入后的票数,也都作出规定。按照规定,27国总票数为345票,各国分配如下:德国、英国、法国、意大利4国各29票,西班牙、波兰各27票,罗马尼亚14票,荷兰13票,希腊、捷克、比利时、匈牙利、葡萄牙5国各12票,瑞典、保加利亚、奥地利3国各10票,斯洛伐克、丹麦、芬兰、爱尔兰、立陶宛5国各7票,拉托维亚、斯洛文尼亚、爱沙尼亚、塞浦路斯、卢森堡5国各4票,马耳他3票。由此可见,5大国与其它国家之间的权数差距,有所加大(还应指出的是,尽管德统一后人口已大大超出法,但在后者坚持下,两国的投票权数,仍保持相等),成员国的权数划分档次,在12国都加入后,将从当时的6个增为9个。 (2)关于“门槛”设计。根据规定,对通过决议所需的赞同票数,即所谓“特定多数”,仍接近于15国的现有门槛 (占总票数的71.26%)。这一门槛还将随着逐步扩大而有所提高。一旦12国全部加入后,将为345票中的255票,即为总票数的73.91%。为顾及大小国双方对决策的影响力,条约既根据10小国要求,明确规定,如表决时构成简单多数,即超出成员国半数时,可阻止决议通过(这对小国有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