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28 ,大小:32.37KB ,
资源ID:23405937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bdocx.com/down/2340593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导学案答案汇编.docx)为本站会员(b****9)主动上传,冰豆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冰豆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bdocx.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导学案答案汇编.docx

1、导学案答案汇编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上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日 教师:金老师 学生姓名: 班级: 组名:课题:第21课 小石潭记 第二课时一、课前导读板块:(用时:约4分钟)【学习目标】1 学习抓住特征,鲜明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法。2 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乡感情。【学习重点】学习抓住特征,鲜明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法。【学习难点】学习抓住特征,鲜明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法。学法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围绕学习目标进行阅读,再完成自主探究板块的填注内容,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二、自主探究板块:(用时:约15分钟)精心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题目,相信我能

2、行!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课文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写的: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头潭中气氛。2.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凄凉透骨,寂静幽深3.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 的手法;写出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移步换景文中写出了小潭石底的特点。4.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清。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来侧面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5.作者在描写小潭时分别抓住溪流和岸势的什么特点?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抓住溪流曲折的特点,岸势参差不齐、互相交错的特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将弯弯曲曲的溪流比喻成北斗七星,又比喻成蛇在爬行的样子。将溪岸的

3、地势比喻成参差不齐、互相交错的狗牙。6.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表现了作者因小石潭环境凄凉以及自己政治受挫遭贬后的忧伤心情。7作者在描写小石潭景物时,角度多变,手法灵活。请你探究:关于写景的角度:(1)绘声:如“ 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是比喻绘水声,写出了流水的清脆悦耳。(2)绘色:如“ 青树翠蔓 ”,用近义色彩的词语直接着色,表现了树木的青翠葱郁。(3)绘形:如“ 全石以为底为岩”是绘石形,表现其多姿多态。又如“ 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是绘木形,突出其变化万千;“ 斗折蛇行”是绘水形;“犬牙差互”是绘岸形。(4)绘神:如“似与游者相乐”,绘出了游鱼自由闲适的神韵

4、。关于手法的灵活:(1)点面结合。如写石:“全石以为底 ”是面;“为坻,为屿,为嵁,为岩”是点。(2)正侧面描写相结合。如写水,“水尤清冽”是正面描写,而第二段文字表面上是写 鱼,实质是写 水 ,完全是侧面描写。(3)动静结合。如写鱼:“ 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是静态,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则是动态。8、理解性默写: 1、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 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 2、描写小石潭周围景物的句子是: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3、写潭水清澈的句子: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4、写潭水源的句子: 潭西面而望,斗折蛇行,明来可

5、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写鱼静态的句子是: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写鱼动态的句子是: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6、写作者感受的句子是: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文章的点睛之笔)三、生生互动板块 (用时:约11分钟) 小结本课的知识脉络体系。主持人启发、引导学生们巩固知识目标。小组合作、互动板答。四、课堂效果评价板块(用时:约15分钟)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水尤清冽( )(2)日光下澈( )(3)佁然不动( )(4)俶尔远逝( )(5)斗折蛇行( )( )(6)其岸势犬牙差互( )(7)凄神寒骨( )( )(8)悄怆幽邃(

6、)(9)以其境过清( )( )(10)乃记之而去( ) (11)隶而从者( )2、翻译下列句子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2)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6)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 。(7)凄神寒骨,悄怆幽邃。(8)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3、文章第二段语句与“ ”相照应 水尤清冽4、文中写潭中游鱼的目的是什么?从侧面表现潭水的清澈。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表现

7、了作者因小石潭环境凄凉以及自己政治受挫遭贬后的忧伤心情。6、文中哪句话说明小石潭不易被发现,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伐竹取道,下见小潭”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作者从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到小潭,这样既交待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也使文章充满悬念和探奇的情趣;也为下文展开美妙的图画做铺垫。 B、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怡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C、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作者采用 “定点特写”,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写潭中小鱼,由静写动。既烘托出小石潭的幽寂,也从正面描写出小石潭水的清澈。 D、正面描绘外

8、还多处照应,如为突出“石”潭的特征,作者正面进行了描写:“全石以为底为岩。”还通过“如鸣佩环”“水尤清冽”“其岸势犬牙差互”等在前后加以照应。小石潭的环境幽静、优美显示出自然的原始风貌。 8、下列对选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本文渲染了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的气氛,抒发作者悲凉凄怆的心绪。 B第一段作者围绕着“石”来写,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去领略不同的景致。C第二段写了游鱼、阳光和影子,动静结合,展现生动的画面,目的是表现鱼的活跃、可爱。D柳宗元被贬失意,心情抑郁,所以认为小石潭“不可久居”。其实作者笔下的小石潭风景如画,如果我们能跨越时空到此一游,或许会流连忘返。9、下

9、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D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精练,语言优美。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冽”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五、我的收获: 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上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日 教师:金老师 学生姓名: 班级: 组名:课题:第22课 答谢中书书 一、 课前导读板块:(用时:约4分钟)【学习目标】1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 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3.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

10、的心境。【学习重难点】1重点: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2难点: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学法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围绕学习目标进行阅读,再完成自主探究板块的填注内容,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二、自主板块:(用时:约25分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相信我能行!1.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时代)的 家、 家、 家,时人称为 。2.解释下列加点字古来共谈 五色交辉 四时 俱备 晓雾将歇 夕日欲颓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3.翻译下列句子(1)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3)晓雾将歇,猿鸟

11、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 (4)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探究学习 (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 美(3)体会意境美:(4)把“晓雾将歇”“夕日欲颓”改成“晓雾将散”“夕日欲坠”好不好?为什么?不好。 “歇”“颓”把晓雾和夕日拟人化了,表现作者对景色喜爱的情感。(5)作者怎样描绘景物的美? 观察角度: 时间跨度: 景物状态: 感官冲击: (6)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意思是景物描写中必然蕴含作者的思想情感,哪些句子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露出作者沉醉

12、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高雅之士共赏美景的得意之感。三、生生互动板块 (用时:约13分钟)主持人启发、引导学生们巩固知识目标。小组合作、互动板答。四、课堂效果评价板块(用时:约3分钟)画出本课的思维导图五、我的收获: 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上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日 教师:金老师 学生姓名: 班级: 组名:课题:第23课 记承天寺夜游 二、 课前导读板块:(用时:约4分钟)【学习目标】1 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2 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3. 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学习重难点】1重点:感受文章中描写月色语句的精妙。2难点:揣摩作者写作本文时的心境。学法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

13、围绕学习目标进行阅读,再完成自主探究板块的填注内容,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二、自主板块:(用时:约25分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相信我能行!1. 本文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的 家, 之一。 派词的创始人。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2.解释下列加点字解衣欲睡 月色入户 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 水中藻荇交横 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3.翻译下列句子(1)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2)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

14、庭。(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4.“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几句话交代了哪些信息?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交代散步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5.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给人怎样的感受?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荇藻交横,盖竹柏影也。”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月色的清澈透明 6.作者描写月色时运用_ 比喻 _的修辞,把_ 月色 比作“_积水空明_”,把_竹柏倒影_比作“_藻荇交横_”,以高度凝炼之笔,点染

15、出一个_ 清澈透明_的美妙月景。 7.面对如此美景,作者发出了怎样的慨叹?这几话句中哪两个字是点睛之笔?“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 闲人8.文章结尾几句流露出作者什么感情?贬官后悲凉、落寞的心境 透露出作者自我嘲讽、自我排遣、自我安慰的复杂心境。三、生生互动板块 (用时:约13分钟)主持人启发、引导学生们巩固知识目标。小组合作、互动板答。四、课堂效果评价板块(用时:约3分钟)本文通过对 清澈透明的月色的生动描绘,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当时生活的一个片段,表达了他在贬谪中 自我嘲讽、自我排遣、自我安慰 复杂心境。但作者却借游览山水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 ,因此,我们也看到

16、了作者 乐观旷达的心境。五、我的收获: 满井游记四、课堂效果评价板块(用时:约3分钟)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1、鱼鸟的特点是什么?(用原句回答) 悠然自得 皆有喜气2、说说游人的心情怎样?为什么?喜悦 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3、为什么第一段要写“余寒”,第二段却写暖?欲扬先抑 4、作者说“城居者未之知也”,表达了一种什么感情?对城居者不知大好春光表示惋惜。5、作者为什么说”夫不能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此官”指谁?”惟此官也”有什么意思?因为那些热衷于功名的官僚是不愿意为了领略

17、大自然的美景而耽误仕途的,惟有作者这样的担任闲职,无功名进取之心的人才可以”潇然于山石草木之见”。“此官”指作者本人,“惟此官也”既是自嘲,也是自傲。五、我的收获: 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上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日 教师:金老师 学生姓名: 班级: 组名:课题:第25课 诗词五首 第一课时三、 课前导读板块:(用时:约4分钟)【学习目标】1 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2 激发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兴趣,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学习重难点】诵读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学法指导:

18、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围绕学习目标进行阅读,再完成自主探究板块的填注内容,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二、自主板块:(用时:约25分钟)自主完成下列题目,相信我能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 本诗选自 ,作者 ,字 ,自称 , 朝的 主义诗人,有 之称,其诗被称为 ,与 并称为“李杜”。2.为下列加点字注音怒号( ) 挂罥( ) 长( )林梢 庇( )护 突兀( ) 布衾( ) 三重( )茅 沉塘坳( )俄顷( ) 丧( )乱 广厦( ) 见( )此3.第一节赏析(1)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怒号(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怒号”说

19、明风之大,风之猛。运用了拟人的手法。(3)“三重茅”说明什么?秋风破坏之严重4.第二节赏析(1)落在地上的茅草拾回来还是可以修理茅屋的。可是被一群顽童抱跑了,诗人着急了。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可是当时杜甫写作此诗的时候才49岁啊,为什么用了一个“老”字呢?是不是用得不正确呢?诗人饱经战乱之苦,是未老先衰、心力憔悴。(2)“归来倚仗自叹息”,他叹息什么?一叹自己命苦,茅屋被风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 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像自己一样的穷苦人; 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5.第三节赏析(1)茅屋被风吹破之后,最怕什么?下雨 (2)文中的哪两个句子表现了作者的这种痛苦难眠的心情?自经丧乱少

20、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6.第四节赏析(1)漫漫长夜,作者无法入眠,他在想什么?(用原句回答) 安得广厦千万间吾庐受冻死亦足 (2)由此可见杜甫是一个怎样的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 三、生生互动板块 (用时:约10分钟)主持人启发、引导学生们巩固知识目标。小组合作、互动板答。四、课堂效果评价板块(用时:约6分钟)1、找出全文主旨句,用心领悟,读出韵味主旨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全诗的中心思想本诗通过自己贫苦生活的真实,推己及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3、体现作者忧国忧民思想,反映诗人美好愿望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4、体现诗人舍己为人,至死不悔的高尚情

21、操的诗句是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五、我的收获: 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上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日 教师:金老师 学生姓名: 班级: 组名:课题:第25课 诗词五首 第二课时一、课前导读板块:(用时:约4分钟)【学习目标】1 诵读过故人庄、游山西村,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2 激发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兴趣,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学习重难点】诵读过故人庄、游山西村,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学法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围绕学习目标进行阅读,再完成自主探究板块的填注内容,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

22、研讨。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二、自主探究板块:(用时:约27分钟)精心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题目,相信我能行!过故人庄1. 本诗选自 ,作者 ,字 , 代诗人。 派诗人代表之一,与 齐名。2.逐联精析 第一联写朋友邀我作客。“具鸡黍”、“至田家”,朴朴实实的叙述,表现了老朋友之间的真挚的感情,洋溢着愉悦的田家情趣。第二联写山村风光。绿树环抱村庄,这是近景;郭外青山逶迤,那是远景。由近及远,景色越来越开阔,一派清幽恬静的气氛。第三联写把酒闲话。轩窗一开,扑面而来的是打谷场和菜园,远处是绿树、青山,知心朋友们喝着酒,谈谈农事,风儿送来阵阵泥土和庄稼的气息。这田园风味简直令人陶醉!第四联

23、写诗人告诉朋友:重阳节我还到你家,喝菊花酒。朋友间那种融洽的感情、诗人对田园的喜爱溢于言表。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本诗着力描写了农家生活的朴实与故人的热情,表达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朋友情谊的重视。 游山西村1. 本诗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著名爱国诗人。2. 逐联精析.这首诗一、二两句写什么?答:写农民朋友的好客习俗。腊酒是自家酿造,鸡豚是自家喂养,客人来了,自有土产招待。.这首诗三、四两句写什么?答:写农村明媚绚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也表现了诗人的喜悦心情。乡村小道,弯弯曲曲,山重水复,怀疑无路可走,然而一座座村庄就掩映在柳暗花明之中。此句被后世称为

24、佳句,往往比喻人们在无路可走的时候,经过一番周折、努力,又有了新的出路、新的天地。.这首诗五、六两句写什么?答:写乡村民俗古朴。春社日即将到来,村里忙着迎神赛会,穿着简朴衣帽的村民们在迎神的策鼓中未来往往。淳朴、热情而好客。.这首诗七、八两句写什么?答:写诗人希望月夜随时到农家作客。由于诗人喜爱色彩明丽的农村风光,善良热情的邻家农民,古朴淳厚乡村民俗,希望自己随时能乘月夜,拄拐杖登门拜访,共话桑麻。3.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三、生生互动板块 (用时:约11分钟) 小结本课的知识脉络体系。主持人启发、引导学生们巩固知识目标。小组合作、互动板答。四

25、、课堂效果评价板块(用时:约3分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两句诗应作怎样的理解?我们能从中受到什么启发?z 写山西村山环水绕,柳暗花明,一派花团锦簇的景象,用来说明困境中仍然蕴涵着希望。在遇到挫折,身处逆境时,要充满信心,振作起来,就能摆脱困境,迎来光明和希望。五、我的收获: 八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上课时间:2013年 月 日- 日 教师:金老师 学生姓名: 班级: 组名:课题:第25课 诗词五首 第三课时一、课前导读板块:(用时:约4分钟)【学习目标】1 诵读渔家傲、浣溪沙,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这两首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2 激发学生阅读欣赏诗歌的兴趣,感受我国古代诗词的独特

26、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学习重难点】诵读渔家傲、浣溪沙,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这两首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学法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围绕学习目标进行阅读,再完成自主探究板块的填注内容,自己解决不了的可以和同学们合作研讨。最后,要利用一定时间强化记忆。二、自主探究板块:(用时:约27分钟)精心阅读教材,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题目,相信我能行!渔家傲1. 本词选自 ,作者 ,字 , (朝代)著名 政治家、 , 词牌名。2.逐句精析 3.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渔家傲通过写边塞的战地风光,表现了作者报国立功的英雄气慨和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感慨情怀,同时也写出了边塞战士的艰苦生活。 浣溪沙1.

27、 本词选自 ,作者 ,字 ,号 , (朝代) 书画家、 家, 词牌名。2.逐句精析 3.全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是一首触景生慨、蕴含人生哲理的词,体现了作者热爱生活、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三、生生互动板块 (用时:约11分钟) 小结本课的知识脉络体系。主持人启发、引导学生们巩固知识目标。小组合作、互动板答。四、课堂效果评价板块(用时:约3分钟)1. 渔家傲中点明地域和季节的句子以及写边地天气渐寒,北雁南飞的句子分别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2. 渔家傲中渲染古代西北边地秋景的悲凉奇异的诗句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表达自己和征人们想家却又不甘无功而

28、返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4. 渔家傲中抒发征夫戍边难归的无奈和对家乡的眷念之情且表达了主旨的诗句是: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5.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体现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中运用相似的景物渲染了边塞的悲凉,这句词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6.以互文的形式写出将士有家难回,功业难成,哀伤流泪的句子: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7.对范仲淹的渔家傲进行赏析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 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面对这首词的理解,不

29、恰当的一项是:( D ) A.“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写出了边塞秋天的景物与江南一 带不同。 B.“千嶂里”中的“千嶂”是指很多像壁障一样并列的山峰。 C.“浊酒一杯家万里”形象地写出了戍守边关的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D.“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出了边关虽寒冷,但有羌管鸣奏,生活并不 艰苦。(2)对这首词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从“塞下”“霜”等词语可以看出,这首词写出了我国北方秋季的景 物特点。 B.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家乡和亲人的感情。 C.“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非“大雁从衡阳飞走了”。 D.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3)对这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词的上阙写的是“落日孤城”的边塞景象。 B.词的下闻表现了将士们在艰苦抗敌的同时怀念家乡的心 情。 C.“人不寐”三字突出地反映当时孤城危急的战况。 D.这首词基调悲壮,意境开阔,风格和“苏辛”相似。(4)词中“异”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异”: 天冷。“衡阳雁去无留意”。 声杂。“四面边声连角起”。 城孤。“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 闭”。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